摘要:《柏梁台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名篇,长期以来被视为七言诗或联句诗之始,不过其成篇时间却仍存争议。本文在梳理前人论述的基础上,通过辨析《柏梁台诗》最早出处的《东方朔别传》与《汉书·东方朔传》及东方朔故事流传的关系,指出《别传》虽非《汉书》蓝本,但其成书却不晚及束汉,由此确认《柏梁台诗》成于东漠之前。进而以《柏梁台诗》中若干“另类”叙述为线索,推测《柏梁台诗》并非如序文所说作于西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而是成篇于平帝元始五年(5)以後,七言诗体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文体背景。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文史论丛杂志, 季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从先秦到五四时期的文学、史学、哲学、语言文字学、版本目录学、中国古代科技、敦煌学、民俗学和中外关系、文化交流等。于1960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