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验,提高儿童IBD的诊疗水平。方法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制定的标准,2000年12月-201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共确诊IBD患儿24例,通过调阅病例、随访获取资料,并对24例IBD患儿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内窥镜、组织病理学检查,按照Sutherland指数和Harvey和Bradshow标准疾病活动性评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BD24例中溃疡性结肠炎(UC)组16例,克罗恩病(CD)组8例;男童略多于女童;IBD主要肠道表现有腹痛、腹泻、便血,主要肠外表现有发热、贫血、关节痛/炎、消瘦、生长发育迟缓;UC组与CD组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便血症状UC组占优势。病变侵犯部位:UC病变主要侵犯左半结肠(P=0.027);CD病变可侵犯全消化道任何部位,以回盲部及其周围肠管(P=0.002)和上消化道(P=0.028)受累最为多见。经过积极治疗IBD患儿疾病活动度显著下降,其中英夫利昔单抗对常规治疗无效的UC患儿可迅速控制临床症状。结论儿童IBD的诊断需要对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内窥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综合分析,尤其结肠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儿童IBD积极治疗仍可获得显著疗效。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