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扭动模式与传统爆破模式的临床研究

作者:计菁 罗敏 范先群 潘燚蕾 陆剑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上海200011

摘要:目的比较并探讨扭动模式与传统爆破模式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影响。方法前瞻f生随机对照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按照手术日登记将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扭动模式组94例,传统爆破模式组94例,分别使用扭动模式和爆破模式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术中记录超声时间(Ultrasound Time,UST),累计分散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CDE)和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1周、1月、3月接受复诊和随访。术后检查项目包括最佳矫正视力和角膜内皮计数。结果根据Emery白内障核分级:扭动组I+II、III、IV级以上核的超声时间分别是(31.06±14.29)s、(35.72±19.74)s、(74.11±41.50)s;爆破组I+II、III、IV级以上核的超声时间分别是(47.3±17.58)s、(53.34±19.51)s、(84.54±15.45)s,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45、5.643、7.814,P〈0.05)。扭动组I+II、III、IV级以上核的CDE值分别是11.2±5.33、12.42±5.49、18.19±1.31;爆破组I+II、III、IV级以上核的CDE值分别12.65±5.71、15.64±9.35、42.5±3.0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800、9.386、9.388,P〈0.05)。手术3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扭动组O.72±0.21,爆破组0.70±0.18,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1月、3月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扭动组分别为(2149±199)、(2222±177)、(2313±161)个/mm^2爆破组分别为(2055±218)、(2084±175)、(2259±179)个/mm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297、6.272、5.957,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采用扭动模式可以有效减少能量和缩短时间,减轻患者角膜内皮的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术模式。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实用眼科

统计源期刊 下单

国际刊号:1006-4443

国内刊号:21-1348/R

杂志详情

服务介绍LITERATURE

正规发表流程 全程指导

多年专注期刊服务,熟悉发表政策,投稿全程指导。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保障正刊 双刊号

推荐期刊保障正刊,评职认可,企业资质合规可查。

用户信息严格保密

诚信服务,签订协议,严格保密用户信息,提供正规票据。

不成功可退款

如果发表不成功可退款或转刊。资金受第三方支付宝监管,安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