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咯血是一种呼吸系统急危重症,一直以来文献对大咯血的定义各不相同,往往依赖于对咯出血液的定量估计,如24h内咯血300~600ml或1周内咯血大于3次,且每次咯血量大于100ml可认为是大咯血,但这一出血量难以准确估计^[1-4]。因此,大咯血可被定义为任何危及生命的咯血量以及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和窒息的任何咯血量^[2,5]。大咯血约占所有咯血患者的5%,通常提示存在潜在的严重呼吸系统或全身性疾病^[6]。大咯血的病死率大约为6.5%~38%^[5,7-12]。死亡原因一般为气道梗阻导致窒息或出血量过多导致休克,其中窒息是死亡的主要原因^[13]。目前由于对大咯血的认识不够,在病因诊断方面存在技术手段有限以及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导致大咯血的病死率居高不下。因此,对于大咯血的诊断与治疗需规范化。经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呼吸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结合临床经验及相关文献并经过整理讨论后制定此规范。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论著、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病例报告等。于2007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