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辽宁省市售海洋鱼类异尖线虫感染情况,并对异尖线虫Ⅲ期幼虫进行分子鉴定,确定感染异尖线虫虫种。方法采用直接剖检法从市售海鱼中检出异尖线虫Ⅲ期幼虫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形态进行初步鉴定;提取异尖线虫虫体总DNA,采用通用引物扩增异尖线虫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并对其ITS1和ITS2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采集222份市售海鱼样品进行剖检,共有70份检出异尖线虫幼虫,检出率为31.53%,其中小黄花鱼和带鱼的检出率较高,感染度最高为233条/份。测序结果经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检出的异尖线虫幼虫分别为异尖线虫属和宫脂线虫属的5种异尖线虫,包括简单异尖线虫(Anisakis simplex)、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fii)、典型异尖线虫(Anisakis typical)、内弯宫脂线虫(Hysterothylcaium aduncum)和厦门宫脂线虫(Hysterothylacium amoyense)。结论辽宁省市售海洋鱼类异尖线虫感染情况较严重,且感染的异尖线虫种类多样,其感染优势种为派氏异尖线虫。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论著、研究报告、实验技术与方法、调查研究、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其他、应用营养、食品安全标准、综述等。于1989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