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牦牛放牧是若尔盖泥炭地一个普遍现象,牦牛排泄物直接返还于泥炭地.通过室内短期培养实验,利用15N稳定同位素成对标记法结合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随机采样方法(MCMC)数值模型,研究牦牛排泄物输入对泥炭地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粪组土壤NH4+-N的总生产速率(17.49 mg kg-1 d-1)约为对照组的2倍(8.94 mg kg-1d-1),其中有机氮的矿化作用是其主要来源途径.两种处理土壤NH4+-N的总消耗速率均大于各自总生产速率,其中被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固定于难分解有机氮库中的NH4+-N分别占其总消耗量的70%(对照组)和91%(施粪组).微生物的自养硝化作用是两种处理土壤NO3--N的主要产生途径,分别为5.31 mg kg-1 d-1(对照组)和2.13 mg kg-1 d-1(施粪组),均占各自NO3--N总生产量的80%以上.对照组和施粪组土壤NO3--N的主要利用方式均为NO3--N的异化还原作用,分别为0.20和0.24 mg kg-1 d-1.施粪组土壤N2O累积排放量最高,为7.81 mg kg-1,对照组次之,为6.08 mg kg-1,施尿组最少,为3.04 mgkg-1.施粪和施尿使土壤CH4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2.08和9.49 mg kg-1.施粪组和施尿组土壤CO2累计排放量分别为对照组(145.17 mg kg-1)的3.89倍和22.63倍.总体来说,牦牛粪便输入通过促进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作用、抑制微生物的自养硝化作用以及促进NO3--N的异化还原作用,提高了土壤的供氮能力和减少了NO3--N的淋溶风险.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