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疼痛不仅是生理层面的感觉与体验,还具有“情绪”层面的意义,它是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结合体。它存在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空间,具有不同生活经验、拥有不同痛苦感受能力个体的身上,不同的历史时期饱含着对疼痛的不同价值取向及意义的建构。面对疼痛社会与文化话语体系的长期缺失,对其从整体观、文化相对论等人类学视角出发,对疼痛的公开表达、意义建构及主体叙事方面进行剖析与探讨,不仅可以加深对疼痛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也是彰显生命伦理的重要方式。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医学与哲学杂志, 半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专论、临床决策与哲学思维、健康伦理、启事、医学人文实践、患者·医生·医院、医学与法、书刊评论等。于1980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