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是以高寒草甸常见的毒杂草南山蒿为供体材料,通过比较毒杂草直接分解和埋藏分解,以及埋藏前后土壤理化性质、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为阐明化感作用地下部分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数据和理论参考。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残体在土壤中分解虽然有一部分化学物质减少,但部分化感物质仍然存留。南山蒿植株中的红没药醇、庚烷、1,7-二甲基萘、甲基萘、1,2,3,4,5-五甲基苯、庚二烯等化合物在分解后进入土壤并保存下来,而且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改变。因此,植物残体的分解是化感作用地下部分机制的一个有效途径。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西藏科技杂志, 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科技政策与法规、科技兴农、科学与管理、西部大开发、资源开发、学术探讨、科教论坛、高原医学等。于1976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