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国工匠”的推崇,“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和学界的热门话题,通过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进而推动国民生产和制造业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味宣扬传统工匠精神的优越性和盲目鼓吹吸收借鉴的倾向,对古代工匠精神的渊源与流变缺少系统深刻认识,尤其对古代工匠人身依附性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现实境遇,及被动生产机制下从事不自由的生产缺少客观评价。事实上,这种逼迫下形成的传统工匠精神,与当今提倡的作为一种信仰的“工匠精神”有本质区别。对中华工匠文化史的“还原”以及古今工匠精神的对比研究,将为新时代构建“积极、健康、自由”的中华工匠精神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文化遗产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实践等。于2007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