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非裔长期以来受到各种各样的非人对待,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刻画为变态的形象,因此,对于那些把他们类型化的文学作品,他们完全有理由运用平等的声音来加以评价.种族主义、性别主义、年龄主义,无论人们多么优雅或多么专一地支持,它们对人性都具有破坏性.然而,伦理批评在重新发现美国非裔文学传统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20世纪70年代,伦理批评为重新确立菲莉丝·惠特利对于具有革命性的美国非裔文学传统的地位作出了贡献,突显了表面顺从的惠特利如何操纵面具而行抗议之实.在伦理批评的视角下,美国非裔作家在文学样式、风格、模式上的选择都可视为伦理抉择.而将伦理艺术和伦理批评呈现给民众的最有效方法则是兰斯顿·休斯在20世纪40年代的激进作品乃至他的所有作品中运用的却又饱受批评的策略.他的风格表面简朴,与20世纪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主义路径不相兼容,却能以其伦理力量直达人心,原因就是他的作品易于理解,且深藏人文主义的伦理目标.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外国语文研究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学术大讲谈、文学研究前沿、族裔文学研究、翻译史研究、典籍翻译研究(汉诗外译专栏)等。于2015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