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恐怖主义本身是一种言说行为,但恐怖主义对受害方来说往往是不可言说的。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言说不可言说的恐怖主义,从而招致西方学界的有意无视乃至恶评。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它在中国评论界却得到了一致好评,但往往将主人公艾哈迈德误读为一个"弃恶扬善"、"回归理性"的恐怖分子。从西方恐怖主义小说的书写传统以及中西双方对恐怖主义的不同体认来探究缘由,厄普代克既非像西方论者所说的"同情恐怖分子",也非国内学人所言描写了一个迷途知返的羔羊,而是旨在批判美国的物质主义和消费文化。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复杂,小说表明它既源于美国主流社会信仰丧失对族裔青年造成的冲击,又因为边缘群体深切的异化感和孤独感使他们渴望认同,从而在伊斯兰教之类宗教组织中寻求归属感。对《恐怖分子》误读的原因可能在于没有用"诗性的思考"来对待厄普代克"诗性的思维"。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