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米兰·昆德拉两个时期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不朽》为研究文本,通过探析“田园牧歌”(Idylle)这一特殊概念,透视小说主人公被赋予的“存在”隐喻。其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拷问的是取缔个体、融入集体意识的“共在”的田园牧歌理想,《不朽》探寻的则是自我意识觉醒后、个体存在形式与生命抉择的“此在”的田园牧歌理想。这两类牧歌主题均指向人的存在这一本质性问题。作者撒旦主义式的悲剧美学创作手法,在带给读者心灵震撼的同时,也启发了当世之人对生存本真意义的无尽思考。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专题·“战后思想”与右翼话语反思、专题·“9·11”:两种文学记忆和叙事、新作评论、动态研究、作家研究、理论前沿、重读等。于1955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