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中后期以来,为了消除心学末流耽空蹈寂、任情恣肆的思想流弊,部分阳明后学通过论证本心“生生不容已”的自然发用,强调人之本性是道德理性与自然欲求的统一,主张立根于本心,通过即体即用的诚意工夫达致寂感合一的良知本体并依心体发用。在现实层面,部分阳明后学为了维护民众的普遍性利益,限制统治者的私欲膨胀,将絜矩之道阐释为协调统治者个人欲望与民众社会性欲望的道德规范,赋予公私关系以新的内涵,进而发展了王阳明的亲民思想。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天府新论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封二、封三_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五、儒学研究_“儒学视域中的四川历史名人”系列之四:诸葛亮、思想空间、中国视点、文化广角等。于1985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