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翼表面结构对细菌细胞作用的理论研究

作者:薛福东 刘俊杰 郭龙芳 李前忠 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呼和浩特010021

摘要:实验研究发现鸣蝉(Psaltoda claripennis)蝉翼表面特殊的纳米结构可以有效杀死某些附着在其表面的细菌,而且,这种杀菌过程完全是一种物理效应,并不涉及任何化学反应。蝉翼这种特殊的抗菌能力为研制新型抗菌材料提供了依据。作者由蝉翼表面纳米结构对细菌细胞壁形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解释细菌细胞壁在蝉翼表面机械性破裂机制的弹性力学模型。模型中,由细菌细胞壁的拉伸度来确定蝉翼表面纳米结构对细菌细胞壁的影响。分别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在蝉翼表面上的拉伸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细菌细胞壁在蝉翼表面纳米结构上发生的拉伸形变有明显差异,绝大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拉伸度超过其承受能力,可发生机械性破裂。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生物物理学报

部级期刊 下单

国际刊号:1000-6737

国内刊号:11-1992/Q

杂志详情

服务介绍LITERATURE

正规发表流程 全程指导

多年专注期刊服务,熟悉发表政策,投稿全程指导。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保障正刊 双刊号

推荐期刊保障正刊,评职认可,企业资质合规可查。

用户信息严格保密

诚信服务,签订协议,严格保密用户信息,提供正规票据。

不成功可退款

如果发表不成功可退款或转刊。资金受第三方支付宝监管,安全放心。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