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抗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的品种的水根际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多样性分析,探讨其根际细菌多样性差异与水稻抗细条病的相关性。采集孕穗期水稻品种CG2和IR24的植株根际土壤,采用多种培养基进行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并通过16S rRNA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Biolog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根际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水稻品种的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分析发现抗病品种CG2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群,而感病品种IR24以节杆菌为优势种群;对条斑病菌有抑制的菌株,筛选后以芽孢杆菌为主,且抗病品种的比率达47%以上,而感病材料中只有2.3%;抗病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Shannon均匀度指数(SE),Simpson指数(D),McIntos指数(U)和McIntosh均匀度指数(ME)分别增加了8.80%,48.49%,11.76%,41.88%和0.52%;主成份分析表明抗病品种CG2的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感病品种IR24相比,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酯类、醇类、胺类和酸类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52%、66.53%、3.78%、7.49%、27.98%和40.67%。研究表明,从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和种类上看,抗病品种CG2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和种类与感病品种相比,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更为丰富,发挥生防作用的菌群更多,为水稻条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思路和资源。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生态科学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研究报告、综述等。于1982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