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别采用靛酚蓝比色法、3. 5-二硝基水杨酸法、高锰酸钾滴定的方法,探究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加入粘质沙雷氏菌和咪唑乙烟酸及三者相互作用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后,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培养10~30 d中均呈现激活趋势;在土壤中加入粘质沙雷氏菌,5~20 d中,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均呈现激活趋势,粘质沙雷氏菌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在土壤中加入100 mg/kg浓度的咪唑乙烟酸,土壤脲酶呈现恢复—抑制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在10 d时开始激活,30 d时呈现抑制状态,过氧化氢酶活性在10 d和30 d时均有激活趋势;在土壤中种植大豆、加入粘质沙雷氏菌,再加入100 mg/kg的咪唑乙烟酸,土壤脲酶呈现抑制—恢复—抑制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呈现激活—恢复—抑制—激活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抑制—激活—抑制的趋势。综上所述,说明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产生的变化显著。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森林工程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森工技术与装备、道路与桥梁、物流与信息等。于1985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