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中国养老金制度转轨20年来养老金缺口、转轨成本与隐性负债三种术语的界定和辨析,分析了导致养老保险缺口的相关因素与导致计算偏差的原因,认为既有文献忽视了死亡率改善与制度设计因素诱发的选择行为,因而测算结果偏低。基于当前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在考虑死亡率改善要素的基础上,测算了2015—2050年新参保者的养老金收支情况。文章发现,死亡率改善要素使得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财务可持续压力远超预期;制度设计缺乏激励效应,更易导致参保者的逆向选择。上述两个原因会导致未来养老金缺口迅速扩大,建议将男性、女性退休年龄统一为60岁,并建立主权养老基金来应对未来支付高峰。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社会保障研究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老龄化与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与工伤保险、社会救助与公益慈善、综合、全球社会保障等。于2008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