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国时期山东文学教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诸多学校对文学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成了一批批学生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与浙江作家群相比,山东并没有涌现出一大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核心位置的作家,这与民国时期山东文学教育有着内在的关联。一是深受政治的钳制,许多学校的文学教育未能得到有效的展开与推进;二是从文化传统来看,儒家文化的影响与占据主流的意识形态的"合谋",使得人们"学而优则仕"的情结深重,文学创作未成为学生的重要人生诉求;三是没有获得自身存在的独立价值和意义,国文教育未能得到有力的推行。尽管如此,民国时期山东文学教育依然在培育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