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杂志多久能被SCI数据库收录?
来源:优发表网整理 2024-09-18 10:48:58 647人看过
通常情况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杂志发表的文章被SCIE数据库收录的时间没有固定标准,若想了解详细、准确的具体情况,建议直接与杂志社取得联系或者向在线客服进行咨询。
多久能被SCI数据库一般可以归纳出以下情况:
论文发表后到在线时间:SCI论文发表后,一般需要大约3个月的时间才能在期刊官网上线,这是论文初次对外公开的时间点。
在线后到数据库检索时间:论文在线后,通常还需要1-3个月的时间才能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检索到,这个过程被称为论文的索引或收录。
整体时间周期:从投稿到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整个周期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具体来说,投稿后可能需要5-6个月收到接收通知,然后经过2-3个月论文会在官网上线,再之后2-3个月论文会被WOS数据库收录。
然而,这个时间周期并不是绝对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期刊类型、论文质量、数据库更新等。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杂志已被SCIE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在JCR分区中位于ENGINEERING, MECHANICAL学科Q1区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学科Q1区MECHANICS学科Q1区,在CiteScore评价中位于Engineering学科的Q1区Engineering学科的Q1区Engineering学科的Q1区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在该领域受到广泛认可。
WOS分区(数据版本:2023-2024年最新版)
按JIF指标学科分区 | 收录子集 | 分区 | 排名 | 百分位 |
学科:ENGINEERING, MECHANICAL | SCIE | Q1 | 4 / 180 |
98.1% |
学科: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 | SCIE | Q1 | 59 / 438 |
86.6% |
学科:MECHANICS | SCIE | Q1 | 4 / 170 |
97.9% |
按JCI指标学科分区 | 收录子集 | 分区 | 排名 | 百分位 |
学科:ENGINEERING, MECHANICAL | SCIE | Q1 | 3 / 180 |
98.61% |
学科: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 | SCIE | Q1 | 27 / 438 |
93.95% |
学科:MECHANICS | SCIE | Q1 | 2 / 170 |
99.12% |
名词解释:
WOS即Web of Science,是全球获取学术信息的重要数据库,Web of Science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领域的信息,来自全世界近9,000种最负盛名的高影响力研究期刊及12,000多种学术会议多学科内容。给期刊分区时会按照某一个学科领域划分,根据这一学科所有按照影响因子数值降序排名,然后平均分成4等份,期刊影响因子值高的就会在高分区中,最后的划分结果分别是Q1,Q2,Q3,Q4,Q1代表质量最高。
CiteScore分区(数据版本:2024年最新版)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排名 | ||||||||||||||||
15.3 | 2.894 | 2.356 |
|
名词解释:
CiteScore:衡量期刊所发表文献的平均受引用次数。
SJR:SCImago 期刊等级衡量经过加权后的期刊受引用次数。引用次数的加权值由施引期刊的学科领域和声望 (SJR) 决定。
SNIP:每篇文章中来源出版物的标准化影响将实际受引用情况对照期刊所属学科领域中预期的受引用情况进行衡量。
作为一本专注于材料科学:综合 - 工程技术领域的学术期刊,它致力于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重要的学术资源。
该杂志出版周期是Monthly,平均审稿速度预计为: 约1.0个月 约9.1周。
该期刊的目的是报道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固体的塑性变形、损伤和断裂行为的各个方面的原创研究,包括塑性和断裂的热力学、连续理论以及宏观和微观现象。
感兴趣的主题包括单晶和多晶金属、陶瓷、岩石和土壤、复合材料、纳米晶体和微电子材料、形状记忆合金、铁电陶瓷、薄膜和聚合物的塑性行为,以及失效和断裂力学的塑性方面。对促进对固体塑性行为理解的重大实验、数值或理论贡献以及将固体的宏观行为与微观行为联系起来的研究特别感兴趣。也欢迎有关有限非线性弹性变形建模的论文,这些论文与塑性变形建模类似。
该期刊将包含研究论文、评论文章、研究笔记、致编辑的信和学术广告(书籍、期刊、会议和研讨会)。应变率相关和应变率独立的本构模型用于预测在准静态、动态或循环热机械载荷期间观察到的现象、颗粒或多孔固体在高围压和高温下的行为、各种变形机制(位错、孪生和相变)的多尺度建模,以及能够根据此类材料中基质和纤维的已知塑性行为预测复合材料行为的模型,是本期刊主要主题的一些例子。揭示塑性新模型的应用,包括对金属成型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的建模,也是令人感兴趣的。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不准确之处,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