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RADS v2的多参数MR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于娟; 马宜传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目的基于PI-RADS v2探讨3.0T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回顾性分析经3.0T MRI扫描、由病理证实的149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63例,前列腺增生86例,后处理测量外周带、中央带病灶的ADC值、绘制TIC曲线,统计学方法分析ADC值及TIC曲线类型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2)综合T2WI、DWI、DCE-MRI得出PI-RADS v2评分,统计学方法分析PI-RADS v2在前列腺病变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1)利用ROC曲线得出外周带病灶ADC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界值为0.995×10-3mm2/s,敏感度90.2%、特异度89.8%、准确度90.1%,约登指数0.800;中央带病灶ADC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界值为1.023×10-3mm2/s,敏感度81.4%、特异度84.2%、准确度82.3%,约登指数0.656;外周带、中央带ADC值诊断前列腺癌具有高度一致性。(2) TIC曲线类型Ⅰ、Ⅱ型诊断为良性,Ⅲ型诊断为恶性,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1.7%、70.8%、67.1%,TIC曲线类型诊断前列腺癌的一致性一般。(3) PI-RADS v2评分本研究取1、2、3分诊断为良性,4、5分诊断为恶性,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6%、90.5%及87.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I-RADS v2诊断前列腺癌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1) DWI和DCE-MR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2) ADC值在诊断外周带癌及中央带癌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3) TIC曲线类型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一般。(4) PI-RADS v2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下单

国际刊号:1002-1256

国内刊号:23-1278/R

杂志详情
相关热门期刊

服务介绍LITERATURE

正规发表流程 全程指导

多年专注期刊服务,熟悉发表政策,投稿全程指导。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保障正刊 双刊号

推荐期刊保障正刊,评职认可,企业资质合规可查。

用户信息严格保密

诚信服务,签订协议,严格保密用户信息,提供正规票据。

不成功可退款

如果发表不成功可退款或转刊。资金受第三方支付宝监管,安全放心。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