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民国建筑群和风貌区本身的空间分布特征入手,在空间聚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层级保护区的影响,提出了南京民国建筑整体保护的空间布局方案。这主要包括:南京市域民国建筑主要集中于主城区,呈“东北一西南”方向,与主城区人口、经济要素分布的错位性为其保护的开展提供先决条件;自西向东的团聚状特征鲜明,具体为下关综合类组团、鼓楼公馆行政类组团、玄武民居类组团和老城南工业类组团。文章建议增加西北部规划的地铁5号线(中山北路一方家营)次要轴线和南部中华路次要轴线,由此构建南京市民国建筑保护的“一带两轴四组团二十一核心”空间布局方案。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