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国中期孟子倡导性善论,对告子等人进行批评;战国后期荀子倡导性恶论,又对孟子进行针锋相对的批评;汉代流行性三品说,对孟荀提出批评;宋朝兴起人性二元论,又对汉代人性论展开批评。中国人性论陷入陈陈相因的批评怪圈。面对这个怪圈,从第三者视角进行反观或许有助于对诸家得失看得更清楚。以荀子人性论而言,其三个观点难以经受解释人类学关于文化与人之间关系论述的检验,所反映出诸子人性论共性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临沂大学学报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文史研究、沂蒙精神论坛、教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哲学研究、沂蒙文化研究、文学地理学研究、社会学/政治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社会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书评等。于1975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