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建筑与环境杂志 > 杂志问答

如何缩短《建筑与环境》杂志的审稿周期?

来源:优发表网整理 2024-12-10 18:17:38 1051人看过

想要缩短《建筑与环境》杂志的审稿周期需要作者、编辑部和审稿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者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间接地加快审稿进度,提升稿件的处理效率。

建议如下:

一、提高论文质量

(1)严格遵循投稿要求:在投稿前,仔细阅读《建筑与环境》杂志的投稿指南,包括格式要求、字数限制、参考文献格式等。确保稿件符合杂志的规范,避免因格式问题被退回修改,从而耽误时间。

(2)提高论文质量:确保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数据准确,论证严谨,语言表达清晰流畅。高质量的稿件更容易通过初审,进入同行评审阶段。

二、选择合适的投稿时机

(1)关注期刊审稿周期:在投稿前,了解《建筑与环境》杂志的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和发表周期(季刊),以便合理安排投稿时间。

(2)关注期刊动态:了解期刊的专题征稿或热点话题,针对性地投稿,可能获得优先处理。

三、与编辑部保持良好沟通

(1)主动了解审稿进度:如果超过预计的审稿时间仍未收到回复,可以礼貌地向编辑部发送邮件,询问稿件的审稿进度。

(2)尊重审稿意见:认真对待审稿意见,积极修改论文中的不足之处,共同探讨论文的改进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缩短审稿周期的前提是保证稿件的质量,不能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学术严谨性。

《建筑与环境》杂志是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理论季刊。国际刊号ISSN:1819-6217。该杂志以推动建筑改革与发展、探索建筑规律为宗旨,致力于为建筑工作者、研究者和管理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建筑与环境》杂志的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建筑人物、城乡规划、宗教建筑、文物建筑、图书馆建筑、回忆与随笔、建筑技术等多个方面,能够满足不同建筑领域研究者的需求。

《建筑与环境》杂志投稿建议:

<一>稿件应具前瞻性、独创性和科学性,要求资料真实、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精炼。

<二>本刊自发表之日起,如无电子版、网络版、有声版等方面的特殊说明,即视作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电子版、网络版、有声版等的复制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转授权等专著权。

<三>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

<四>题目简明扼要,紧扣主题,要有足够的信息,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便于检索。一般不用符号、公式和缩略语。题目中不建议过多使用定冠词,尤其首字母不使用定冠词。

<五>引言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一问题。

<六>引征注释以页下脚注形式连续编排,翻译文章中,译者需要对专有名词进行解释说明,并以【*译注】的方式在脚注中表明;如译者对原文内容进行实质性补充论述或举出相反例证的,应以【*译按】的方式在脚注中表明。

<七>来稿请附上作者简历,包括真实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所在单位、职称(或学位)、职务、详细地址、电话(传真)号码、邮政编码,以及电子邮件信箱。

<八>摘要应是文中主要观点、内容的摘录,应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过200字,中文摘要排在作者署名之后。

<九>文稿凡属基金资助项目,应写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正式名称填写,投稿时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本刊将优先录用和发表。

<十>如图表下有标注补充说明或资料来源,格式为:先标注补充说明,再另起一段标注资料来源,具体为:“注”须标注于图表的下方,以句号结尾;“资料来源”须标注于“注”的下方,并按正文引用格式标注文献。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有不准确之处,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

《建筑与环境》杂志,出版地:广东,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建筑人物、城乡规划、宗教建筑、文物建筑、图书馆建筑、回忆与随笔、建筑技术。

省级期刊 1个月内审核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投稿咨询 润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