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文化资本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作用,以及该作用在我国不同阶层之间的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1)文化资本对学业成就仅具有有限作用;(2)文化资本诸类型产生的作用有所不同:制度化文化资本有显著的正面作用,客体化文化资本没有显著作用,而与高雅文化有关的身体化文化资本甚至有显著负面作用;(3)文化资本的作用存在阶层差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文化资本的正面作用越大,负面作用越小。上述结果表明,文化再生产模型适合解释当前中国教育分层,同时不可高估文化资本对学业成就和教育获得的作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教育与经济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扶贫与绩效评估、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生论坛、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教育财政、学生资助、“双一流”建设及绩效评估、教育投资与收益、教育与乡村振兴等。于1985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