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江苏社会科学 > 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与中华文明的主体性 【正文】

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与中华文明的主体性

作者:刘曙光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100871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本身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特色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内在逻辑要求。作为文化软实力,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仅是一种真理性、规律性的探索,更代表特定时代、特定国家的价值观念、意志和利益,必须“有补于治道”。哲学社会科学必然体现国家主体性,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大小取决于国家硬实力。哲学社会科学,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对立统一,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既体现“文明的冲突”,又体现文明的和谐与共同发展。中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坚持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中国特色、创新动力上的人民主体性;要通过融通古今中外,凸显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在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中建构中国话语。要着力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论、主张、方案,展示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拓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世界价值”。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于1980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

  • CSSCI南大期刊
  • 北大期刊
  • 统计源期刊
  • 1-3个月审核

服务介绍LITERATURE

正规发表流程 全程指导

多年专注期刊服务,熟悉发表政策,投稿全程指导。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保障正刊 双刊号

推荐期刊保障正刊,评职认可,企业资质合规可查。

用户信息严格保密

诚信服务,签订协议,严格保密用户信息,提供正规票据。

不成功可退款

如果发表不成功可退款或转刊。资金受第三方支付宝监管,安全放心。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