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Diaspora”是比较文学学科、尤其是后殖民文学视域内广受关注的一个词,国内学界对它的译介集中为“流散”和“离散”两种,一直未得到统一。本文认为,“离散”与“流散”中文释义的差异不应简化为一个两者皆可的翻译问题,其背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作家群体及创作活动,彼此间有着深层次的鸿沟,不应混淆。文章通过对北美华人\华裔离散与流散作家们对中国的讲述问题的分析,从认知、讲述方式到中国形象及其隐喻的不同三个层面,指出了“离散”与“流散”这两个作家群体的区别。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