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2-12-15 04:45:39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责任 大学改革

一、众说纷纭:大学如何直面大学生就业困境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些学者从大学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措施,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一是对大学教育质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行政府评价与社会评价、特别是与劳动力市场评价相结合;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二是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适应市场能力、抗挫能力、动手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有条件的学校可采取“订单式”培养和“双证书”制度,增强大学生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大学就业指导机制,切实采取措施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从低年级起开设“创业与就业教育”课,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和指导工作。

二、正本清源:从大学职能看其在就业问题上的责任

如何认识大学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责任,学界和教育界众说纷纭,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要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应确定一个分析的立场,要认识到大学的责任是与大学的职能息息相关,而大学的职能又与大学的概念、大学的精神和理念密不可分。因此,可以从大学的概念这个角度来分析大学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责任。

从大学概念的外延上讲,西方的“大学(university)”特指综合性大学,而其他的单科性大学、专业学院、职业技术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等则不在此列,而中国的大学概念出现了泛化,这种泛化实际是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的表现,为大学发展带来了隐患。本文针对中国当前实际,采用中国人对大学的普遍理解,即以上所有类别的高校都包含在大学这一概念之内。众所周知,大学具有教学、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等三项职能,教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所以也有人把教学这项职能称为人才培养职能。从大学发展历史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首先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如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大学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大学,当时的大学主要是专门从事教学活动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机构。所以,中世纪大学的职能主要是教学,或者说是人才培养。到了19世纪初,德国洪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原则,从此大学开始具有科学研究的职能。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两个中心。20世纪初,威斯康星理念出现在美国,大学开始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能。现在,有些学者提出大学还具有第四种职能:文化传承创新。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学的职能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展,但是新的职能出现后,传统的职能并没有削弱。虽然,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不应也不可能取代大学的其他职能。

1.“就业职能”与大学本质和大学精神不符

从大学本质的角度看,有学者提出大学的使命决定了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作为社会历史的储存者、社会最高文化成就的保管者和社会道德的守望者,具有先天的保守性。但同时大学是新知识的源泉,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地方,它永不停顿地探索和追求真理。从大学精神的角度看,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自由、科学、创新的精神,是一种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过分强调大学的就业职能容易把大学演变成职业教育的机构,大学精神将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侵蚀,大学将变成年轻一代求职前的培训基地、教授谋财的市场,大学将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2.“就业职能”和大学两项传统职能冲突

培养人才与发展科学(特别是基础性的理论科学),或者说教学与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不能履行这两种职能。培养人才是大学存在之本,也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从教育方针的角度上讲中国大学毕业生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样的人才是不应存在很大就业问题的。如果存在重大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大学没有很好地实现培养人才的职能。如果仅提“就业职能”,特别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过分关注就业问题,那么培养的毕业生可能是“职员”“员工”,而不是所谓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大学“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职能将被淡化,不仅有损于大学教育本身,而且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损害。

3.“就业职能”是职业教育特有的职能,大学与高职院校在就业率上没有可比性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数目的增加,学生人数的扩大,但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不明显。在理想状态下大学和职业学校之间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而且两者既不同类且不具可比性。但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和综合型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展开了竞争,还有不少媒体不断地炒作本科生、硕士生就业率低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新闻。这种比较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因为二者没有可比性,学生就业不能单纯看数量和就业率,还要考察就业的质量。

4.“就业职能”与“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矛盾

当下市场经济的潮流不仅席卷了整个现实世界,而且浸润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人们精神境界的沦陷已经凸现。改革开放以来,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特别是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方面所做的工作并不理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滑坡”“信仰危机”和“文化缺失”。就业能力强的人常常不是全面发展的人。但反过来讲,全面发展的人一般能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就业。科学发展观中强调“以人为本”,实际这个“以人为本”的前提是人的解放和和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人的全面发展而强调就业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片面发展。

诚然,现代大学应该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毕业生终究要走向社会,因此大学也不能完全无视学生的就业问题。但“以就业为导向办大学”“以就业为中心”“就业至上”等提法是不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中国大学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并没有很好地承担责任,这并不是大学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责任,而是中国大学没有高质量地履行自身特有的职能所造成的。

三、任重道远:大学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承担哪些责任

大学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到底承担哪些方面的责任呢?从大学的基本责任来考察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大学应承担引领时代精神的责任

近年来,尽管饱受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的侵蚀,但大学依然作为社会的良心而存在,发挥着对时代精神的监督和引领作用。从当今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上看,一是就业意向具有很强的扎堆倾向。在地域上首选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次是江浙、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最后才是农村或西部地区。二是创业意识淡薄,开拓进取精神不足。有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学生中有创业打算的为数不多,付之实践的会更少。三是在就业期待上,倾向以薪资作为最重要的条件。可见,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对社会方面考虑甚少,以个人意愿尤其是物质追求为主要导向。大学是孕育时代精神的地方,大学精神的陷落必然带来民族精神的落后,因此大学应承担引领时代精神的责任。职业本无贵贱之分,只有职业与个人特征是否匹配,如果大学能够引领学生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面对自身的职业,视职业为事业,那就证明大学很好地尽到了自身的责任。

2.大学应承担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

培养人才是大学职能之一。更确切地说,大学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应培养高层次人才。大学扩招以极快的速度满足了国家建设特别是经济发展对人才数量的需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目前,我国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顶尖级人才。“钱学森之问”一直在拷问着中国大学的教育者,为什么今天中国的大学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而当年物质条件十分匮乏的西南联大却培养出许多社会精英和世界级顶尖人才。西南联大的教育者可能很少考虑过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在这种恶劣的办学条件下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3.大学应承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责任

从古希腊时代的自由教育和博雅教育,到后来的通识教育和杨叔子先生大力倡导的文化素质教育,其主要宗旨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既懂科学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然而,在“就业至上”办学理念指导下,中国大学生过分关注一些就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及排行榜显示,大学本科毕业生工作要求的最重要的基本能力是:积极学习、有效的口头沟通和学习方法、积极聆听和理解他人。而统计结果也表明大学生普遍没有达到工作要求的能力水平。这些要求并不是职业技能上的要求,而是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显然,我们的大学在这一点上是失职的。目前就业市场专业对口率之低也说明许多岗位并不看中专业能力而是综合素养。当代中国既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也需要高素质的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而这些人才都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4.大学应承担推动经济合理调整的责任

在大学的职能中,服务社会的职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学者提出大学应该按照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名额,实质就是让大学来适应市场经济。实际上,市场经济与大学之间应存在一种张力,保持相互独立、良性互动,而不至于让某一方从属于另一方,否则将削弱大学的功能。大学应具有超前于当前经济发展的眼界,不仅要为今天的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也应为将来的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我们的大学应通过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精英人才的培养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升级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创造出一种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

四、路在何方:大学如何承担在就业问题上的责任

1.调整结构――优化中国大学的结构

目前我国大学在层次和类别划分上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在类别上学术型和技术型混淆不清。一些重点理工科院校既培养学术性人才又培养技术性人才。二是大量的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存在,这些学校本身从名称及培养目标上就让人费解,而且有很多学校想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再向研究型大学发展,忽视教学质量,在科研上也只重视项目的数量和获奖的多少。三是我国的高职高专取代了国外的技术性为主的学校。目前我国的大学分成一类本科、二类本科、三类本科、四类高职高专,这种分类不同于国外通常采用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大学教育(5级)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国外5A和5B之间是平行关系(类别划分),我们的高职高专和学术性为主的学校是层级关系,成绩好的分数高的学生就读学术性的大学,而分数低的学生是在无法进入学术性大学的情境下才作出一种十分无奈的选择:就读职业学院。

我国应采用5A(学术性为主)和5B(技术性为主)的总体划分。提高学术型大学的门槛,强调基础研究要以综合型大学为主,以国家主办为主,其层次不宜过多,其多样性只表现在学校特色和类型上。技术性大学可以适当扩大规模,提倡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办学体制,高层次技术性大学可以开展应用研究。美国约有85%的硕士生作为应用型人才来培养,其本科生的比率则更高。学术型院校和技术型院校之间不进行竞争和排名。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既要创建世界一流的学术性大学,也要创建世界一流的技术性院校。

2.合理定向――创建各具特色的大学

目前,我国大学纷纷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小型学校向大型学校看齐,单科学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增加硕士点、博士点,努力从二本大学升格为一本大学,省属一类成为部属一类,这样就成了名牌。实际是一种追虚名不实干的表现,导致大学性质严重趋同。目前中国大学特色不明,毕业生都是批量生产,民众在选择大学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关注学校特色,只看名气和排名。大学排名涉及大学质量评价的问题,我国比较重视硕士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专业、论文数等纯学术因素。这种定向导致学生在择校中不能够自由进入适合自己的院校特别是技术性院校,只能统一追求名牌的综合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应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政策上给不同学校同等的待遇,制订分门别类的评价体系,鼓励以特色创名牌。

3.校际交流――为两类不同学校学生的成长提供空间

如前所述,我国的大学应分为学术型和技术型,学术性大学的师生在科研方面应有较高的标准,甚至与科研相关的图书馆员工的素质都应有更高要求。而对于技术性大学,要对行业所规定的素质标准进行界定,每一项要求逐一落实到教学中去。为了学生的成长,国家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允许不同类型大学的学生在学校之间流动,目前高考之后的大学填报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生的一生,建议创造条件变一次筛选为多次筛选,给学生不同学校之间流动的机会。技术型院校学生在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并有学术兴趣的可以转向学术型院校,学术型院校学生在条件符合情况下,也可以转向技术型学校,流动的前提是加强技术型学校的通识教育。

4.竞争机制――增强开拓进取的活力

当前大学中存在一些恶性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是大量的学校向学科求全、规模求大、研究型的综合大学发展,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这种竞争并不是正效应的竞争,带有错误导向。这种竞争很大程度是由于评价的标准过于数量化、外在化、直接化、肤浅化,应取消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比较,鼓励同类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

参考文献:

[1]田光哲,张春林.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 [J].教育研究,2007,(4).

[3]刘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和变革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张琳琳,张桂春.论教育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功能有限性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心理调适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其跨出校门融入社会的标志,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在就业过程中,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个体的发展历程中,处于较低水平,属于心理疾病高发群体。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负、自卑两极心理

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能力的不完善和缺乏自我评价的客观反馈 ,导致自我评价不准确。就业取向脱离现实。

(二)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

(三)沮丧失望心理

大学生容易出现沮丧、失望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毕业生面对就业时,不少毕业生对于能够接收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满意,认为环境差、待遇低,产生沮丧失望的情绪,导致就业不积极,甚至消极等待。

(四)嫉妒心理

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往往都存在很强的竞争意识,但同时由于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五)依赖心理

在面对就业问题上,不能主动争取就业机会,依赖学校、依赖家庭的心理突出。

(六) 功利心理重

急功近利,渴望高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就业时往往希望自己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不现实地期望自己获得此类工作。

(七) 就业期望与失落心理

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

二、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大学生整体就业压力的增大是直接原因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方向普及,大规模的扩招,从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数量上导致了向供给过剩的方向发展。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高是重要原因

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层次较低,缺乏有针对性地专业心理健康辅导,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还处在很低的水平。

(三) 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是内在原因

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家庭和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期望值较高,导致大学生自我定位容易出现偏差,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

(四) 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是外在原因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停留在“产品推销”阶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还是比较薄弱,专业心理辅导能力不足,长期的就业指导能力不足,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能力不足。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正视就业现状,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国家发改委官方网曾经消息说,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因此,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要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以平常心面对就业形势,以保持冷静的思维来进行生活中重大的抉择;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观念,建立新型的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冷静和坦然的对待挫折,客观地分析失败原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

(四)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大学生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不应单纯等待安排就业被动地寻求就业岗位,还要立志创业,主动走向社会,去开辟新领域、拓展新市场、创造新岗位。

通过以上综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新的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和实施,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必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虽然短期内无法根本消除,但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就业教育,而逐步得到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困惑,也将随着日益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要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大学生就业就困难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方成智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 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2、杨小琼 《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研究》 广西大学硕士生论文 2007;

3、张尚兵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及调适策略的研究》河海大学硕士生论文 2007;

4、杨英法 康建林 领导决策失误的自我预防略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5,45-47;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见心理现象的描述,分析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从学校、社会、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

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和今后的发展。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一)焦虑、虚幻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生活中预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造成危险的、或者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事物将要来临,而又感到自己对此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表现出的忧虑和不安,担心和恐慌。择业焦虑的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身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大学生择业中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急躁往往使他们烦躁不安,无所适从。焦虑在心理上会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许多大学生在焦虑之下产生虚幻心理,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害怕挫折引起的。他们或幻想不参与竞争,就能找到理想工作单位,或幻想用人单位能主动找上门来。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容易脱离现实,幻想代替现实,整日处于幻想状态中,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很难找到理想职业。

(二)自卑、胆怯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在择业前,往往踌躇满志,很想一显身手。而一旦受到挫折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损,从而对自己全盘否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会伴有胆怯心理,不敢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这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

(三)盲目、攀比、从众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十分盲目、缺乏理性思考。盲目、攀比、从众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就是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

(四)害怕挫折、依赖他人

挫折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阻碍时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在择业时,心理期望值过高,一旦受挫就容易怨天尤人,自惭形秽,丧失自信。由于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竞争意识,信心、勇气不足,所以将找工作寄希望于学校、家长、亲戚、熟人等,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就业市场中。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受到打击后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心理上的不完全成熟,自我同一性混乱,这种混乱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特长以及适合职业的判断上紊乱不清、自主性弱化、自我目标的追求受他人和同伴群体的影响。由于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在就业中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盲目从众和攀比。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操办一切,学生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容易依赖他人。

三、应对措施

(一)学校加强教育,完善体系

加强全面认识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自主择业、克服依赖心理,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课程中,同时加强对负责就业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就业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疾患,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利用校友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

(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取消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户籍、性别、身高、相貌等方面的限制条件;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三)学生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准备

在心理方面,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面临求职择业的人,只有对自己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才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从而克服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其次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同时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勇敢面对挫折。再次,及时排解心理障碍,调控情绪,及时求助于心理机构。

在专业知识方面,大学生应该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努力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在择业技巧方面,大学毕业生应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因为心理问题形成,部分原因是由于不了解或没掌握就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扩大就业视野,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减少盲目性;第二是学会自我推荐,掌握自我推荐的策略,写好求职自荐信;第三掌握面试面谈技巧,注意形象设计的训练和应对技巧。

参考文献

[1]黄静宜,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第12卷第3期

[2]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2期

[3]王贤来,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9卷第2期

[4]许拥旺,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对策研究,科教文汇,2007年6月

[5]王季桃,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探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4期

第4篇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生数量激增,紧跟而来的是就业问题。尤其近些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理想抱负的实现,同时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最早由奥地利学者庞巴维克于十九世纪末提出。20世纪70年代后期社会学家开始广泛关注这一概念,并逐渐发展成为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并列的理论概念。自20世纪90年以来,社会资本理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前沿问题。我国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该理论迅速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运用该理论来研究中国当前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成为新的认识视角。本论文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并通过在对J大学毕业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二、社会资本理论

关于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学者们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不同学者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对其有不同的界定。最早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到社会学的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所拥有的,表现在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许多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各种结构之中,并且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当前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主要有三种界定:一是认为社会关系网就是社会资本,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二是认为社会资本就是社会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三是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存在于每个人周围的社会、社区和家庭等环境因素。

本文中“社会资本”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某些行动者的利益部分或全部处于其他行动者的控制之下,行动者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相互进行各种交换,甚至单方转让对资源的控制,结果就形成了持续的社会关系,这种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资本。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两种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笔者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当前学术界所运用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取有用信息,结合实地调查得,这即为本文的出发点。

(二)实地调查

笔者在实地调查中,主要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100位即将毕业和已经毕业近一年的大学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0个典型个案进行深度访谈。

表一 样本构成表

人数

(人) 所占比例(百分比)

即将毕业的大四本科生 10 10%

已毕业近一年的本科生 90 10%

已找到工作 87 87%

未找到工作 13 13%

家庭因素(父母、亲戚、父辈关系等) 37 37%

社会因素(家教、兼职等所积累的社会关系) 16 16%

学校因素(老师、同学、社团组织等) 11 11%

专业因素 14 14%

其它原因 9 9%

笔者在调查中将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三大因素作为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自身所拥有的社会资本。通过调查发现这100位受访者已经找到工作的87位同学中有64位是通过这三大社会资本因素来获得工作的,约占工作人数的74%,可见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四、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获取就业信息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就业信息的获得,但如今在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加上出于节约人力、物力的考虑,其招聘信息往往在小范围流通,从而使只能有一部分人获知招聘信息,这时社会资本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调查,10%的被调查中因为其兼职过程中所建立的关系网络获知招聘信息后,转告他们并直接帮助其获得就业岗位。因此,大学生的社会资本会减弱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就用人单位来说,他们往往对求职者的素质、能力等个人信息以及真实求职期望等方面并不了解;而对求职者来说,他们又对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可信程度等方面并不熟悉,而这时,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方便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帮助其获取就业信息,而这个信息对于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方面来说都是有用信息。

(二)有助于降低就业成本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需花费大量求职成本,包括在就业信息的获取和求职中花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等。而拥有社会资本的大学生就可以直接获取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减少了信息传播的环节,降低了求职成本的投入。此外,由于大学生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本,他在就业中的精神压力就会减小,获得求职信息会较早,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且对工作获取的自信心也会坚定,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意外事情的发生。可见社会资本在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有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供给及其他创业支持

在当前我国就业的大学生存在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自主创业者。这在已就业的大学生中占比例很小,本此调查100位受访者中只有2位是自主创业者,依靠亲戚朋友为他们的自主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和其他必要的社会支持,就是凭着丰富的社会资本来支撑他们创业。可见正是拥有了丰富的社会资本才使得他们的自主创业成为了可能。

五、对大学生通过社会资本促进就业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利用家庭因素

调查中发现,在就业的87位大学生中有37人是通过家庭因素来帮助就业的,占到就业者比例的43%,是大学生就业的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成长环境单纯,自己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数量少,交往范围小,因此,充分利用家庭因素来帮助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利用家庭因素促进就业的方面,不能只注重与父母关系密切的强关系,还要注重联系不太密切的弱关系,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格拉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中讲到,“弱关系是传播信息的有效桥梁”、“在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朋友(强关系)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弱关系)而获得的。由于家庭因素建立起的社会关系稳定性比较高,容易交流,且有比较强的意愿性,它是大学生各种社会关系中比较容易开发的部分。

(二)广泛参与学校的各种团体、组织

笔者在调查中所列的社会资本的第三大要素是学校因素,学校里各种团体、组织包括各级学生会、学术团体、社团等,还有很多非正式组织,如俱乐部、同乡会等在大学生就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多参加这些学校里的团体活动,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人力资本,还可以在参加这些团体组织的过程中建立起他们的关系网络,它可以突破班级、宿舍甚至学院的空间限制,这些团体和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学校期间多参加各种团体和组织,建立广阔的朋友交际圈,积累大学生的社会资本。

(三)积极开发利用校友资源

校友资源也是大学生重要的潜在社会资本。大学校友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同学关系网络,为毕业生在就业和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调查中,有几位受访者正是通过毕业于本校前几届的学长的帮助获得了工作。因此校友资源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资源,假如大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好这一巨大的社会资本,将会对自己的就业提供非常重要的帮助。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一直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当前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目前,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矛盾的突出、就业难度的加大,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就导致了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就业心理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依赖心理

部分毕业生缺乏独立意识,意志薄弱,缺乏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认真考虑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单位或就适合什么样的就业岗位,寄希望通过家人帮助或其他社会关系实现就业,

表现出较强的就业依赖性。这种心态也是与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自认为有门路,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然而面对竞争,他们无所适从,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消极、被动地等待。

(二)焦虑心理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十分普遍。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信息和渠道,面对还不大成熟和完善的就业机制,大学生在?国家需要、个人志愿、有限的就业岗位、多样的就业环境和个人选择等各种因素构成的职业选择中,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职业渴望,另一方面相当多的大学生面对未来焦虑不安。这种表现在一些冷门专业大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大学生、工科女大学生身上尤为突出。他们焦虑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就业单位,能否胜任工作。他们渴望尽早落实单位,幻想着无需经过周折就能找个称心如意的单位,然而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往往会事与愿违。这种焦虑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常常表现出心理紧张,无所适从,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毕业环节的完成[1]。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当个人的期望值与社会期待不太吻合时,就表现出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还有一些大学生面对签约与违约、就业与考研等矛盾时职业生涯规划论文,难以取舍,精神上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三)自卑与自负

在求职过程中,有的毕业生因为就读学校不是名牌、所学专业不景气、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表现出自我评价过低,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往往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不敢竞争,从而严重影响了择业效果。与自卑心理相反,有些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盲目自信。在这种心理作用的支配下,他们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往往把就业的目标仅仅锁定在大城市、国有企业,而对于那些市县单位、民营企业则不屑一顾,甚至对用人单位提不合理要求等,这类学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

(四)从众与攀比

从众是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现象论文格式。有一些大学生由于思想发展不成熟和生活阅历的限制。缺乏个人主见,遇事随大流,表现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不是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而是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千方百计挤热门,结果热门单位进不去,适合自己的单位也被别人捷足先登而失去了就业良机。攀比是大学生中存在的最为普遍的求职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往往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部分毕业生,见到别的同学被挑中,自己落选,就感到脸上不光彩,心里蒙上一层阴影,滋生攀比心理和好高骛远的心态。

(五)盲目心理

求职的盲目心理也比较普遍。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政策等缺乏深刻全面的了解,无法确定自己的择业方向,因而在就业时产生了随波逐流的盲从心理。这类学生往往不虑及自身的能力、专业和条件,只追求时髦职业、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以至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结果错过择业良机。一部分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毫无目的性,对他们未来所从事的工作感到迷茫,因此,他们往往会参加各类招聘会。凡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他们就会前去应聘,这样简历投出了很多,可往往大都没有消息。因为盲目,没有目标,见别人忙于找工作,而自己不忙。心里不踏实,存在着浮躁、不安、无名的苦恼;还有些大学生存在盲目求高的心理,他们只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赏识接纳自己。由于不能给自己合理定位,最终导致择业受阻[2]。

另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求稳心理也是非常普遍。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多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倾向于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作为首选。还有许多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往往选择高校、科研单位,认为这些地方虽然收入不高,但安全稳定。大学生追求职业稳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避免毕业生在认知方式上陷入非理性状态,将职业稳定绝对化。还有部分学生期待第一份工作就能够达到理想状态,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这样的工作不是说没人碰到职业生涯规划论文,但是碰到的几率是很低的。

二、应对措施

基于以上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本文从社会教育、学校指导与教育以及毕业生的自我教育这三个方面介绍一些应对的措施。

(一)社会教育

一方面,正确的舆论引导对高校毕业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电视、网络等媒体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地方的就业政策,介绍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技巧、社会状况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民主、积极的家庭教育有助于毕业生独立、有针对性地充分就业;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使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稳定的职业,从而失去一些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另外,还有少部分父母专制性强,使得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矛盾、难以决策等心理。因此,家庭成员和亲友除了给予毕业生的引导之外,还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让毕业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决定的环境氛围和机会。

(二)学校指导与教育

1.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在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指导学生求职和将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职业规划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找准自身发展目标;帮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并努力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挖掘自己的各种潜能,努力提升和锻炼自己;通过职业目标的引导,能够自觉按职业目标的要求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系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大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类的课程。这时大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渐渐的从躁动和兴奋中冷静下来,有些学生已经开始考虑将来的发展方向了。通过集中授课的形式,让大学生建立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兴趣,调整、完善自己的目标,并做积极准备,为日后的就业和发展储备相应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在大三加强实践、创业教育。开设一些创业指导课程,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载体,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另外,可以举办一些模拟招聘会,也可以请一些专业人士开展就业讲座。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训练让大学生提前体验求职过程,了解社会需求,让他们有的放矢地为今后的求职工作做好准备,增加就业成功率。

2.做好就业心理指导与教育

建立心理咨询、辅导机制,为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要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让大学生对自身素质和能力有客观的评价,并能加以合理调适。这样,才不会盲目自信和自卑,才能克服一些就业的心理问题论文格式。通过成功求职策略的训练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态,是求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3.建立高校实习就业基地、创业孵化基地

建立高校实习就业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锻炼。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或教育实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就业与职业的实际状况,为今后的求职积累宝贵经验,同时还会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价值标准。通过搭建专门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基地,促进创业成果转化,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创业经验。

4.就业技巧的指导

就业技巧的内容包括求职目标指导、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有针对性地制作求职信、简历等求职材料、学会面试的文明礼仪和语言技巧等。掌握就业技巧可以调整学生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帮助学生熟悉社会、熟悉职业状况,以及提高求职成功率。如果你忽视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必然会在竞争中吃亏。这方面,大学生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书籍事先武装一下自己,也可向有关的专家、老师咨询请教。另外,良好的心态是应聘成功的关键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它来自对自己实力的自信。

(三)毕业生自我教育

一方面,摆好心态,科学定位。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有些学生就业面试时到处碰壁,有的错过了应该抓住的好机会。这时需要毕业生保持乐观的心态,正视择业受挫的现实,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同时,应养成客观分析形势、正确评价自我的好习惯,学会认识自身优势,了解自身不足,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做到有的放矢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很看重的。用人单位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还很看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一般来说,在学校和社会上担任一定职务的人是用人单位所青睐的。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等,而这些综合能力又都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

三、小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通过高校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科学定位职业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不断完善心理素质,有效地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规划好职业之路并为之努力奋斗,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加强学习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应该端正心态,根据形势,调整就业期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庆国,李祥印,刘强.当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初探[J].青少年研究,2003,3.

[2]杨国欣.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其解决对策[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指导的内容以及就业指导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一、就业指导的内涵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的涵义是对社会放出有益贡献的有偿劳动,而就业指导也称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之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帮助大学生按照国家就业政策的导向,及时落实就业单位。正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选择职业的技能及应对职场变化的能力。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各高等学校都对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许多高校也将就业指导工作列入高校常规工作。但是无论从满足学生需要、就业指导工作范围或是工作效果上来讲都并不理想,没有达到社会和大学生们所期望的要求,笔者认为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因:一是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尚重视不够,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就业指导的重要工作内容: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和帮助实施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二是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不稳定,人员未达到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很难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三是高校进行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有局限性,开展就业指导的手段和工具匮乏。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就业指导的课时少,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系统化、科学化、靛范化。

二、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1.更新就业指导工作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转变观念,宣传和提倡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观念可以变成生产力,观念也可以变成就业率。进一步增强为大学生服务的意识,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加强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应是就业指导的内容,也是就业指导重要的实施途径,是指导大学生确立的职业理想的重要方法;深刻理解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涵义,积极开展择业、就业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指导大学生确立和实现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给大学生播下创业的种子。以其将来抓住机会创业。

2.大学生就业指导要有稳定、高素质的就业工作队伍。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结构的全员化加强培养、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是就业工作队伍建设的根本,就业工作队伍的高尚师德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全面负责上。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配备力度;二要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本环节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任务迫切。在职培训要规范化、讲实效。随着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对就业指导老师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理论素质等要求也水涨船高,学校要及时给他们以必要的培训指导,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要按“专家化”、“专业化”、“知识化”、“专职化”、“稳定化”来充实与调整,最终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结构的全员化。

3.加强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

如果说“无业可就”反映的是就业制度、政策等大环境中的同题,那么“有业不就”反映的则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更新择业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择业过程中,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避免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高标准的职业选择不仅要对社会职业含义有高度的认识,还必须具有高水平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只有把对职业的社会认识、道德认识与职业的能力、兴趣结合在一起,才可能使职业价值指向远大的目标,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择业动机;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拓新就业观念,积极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将个人建功立业的志向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联系起来,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去就业、创业;第三,要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灵活就业,一旦机会来临,学生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并能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从就业到创业,既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也是传统职业价值观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即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因此,要结合实际,进行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顺利就业。"

4.实行全程化、层次化、多元化就业指导,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决不能只放在毕业阶段。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正确择业观念的树立,应该从他们入学开始,直至毕业,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在校教育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将求学和求职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实行全程化、层次化、多元化、连续化,根据学生学习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一是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使每一位大学生知道就业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核心是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理想,树立远大学习目标;二是告诉大学生现在的就业已从“精英”就业转向“大众化”就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并付诸实践;指导学生形成就业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定位个人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三是对“大学生求职技巧”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就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大学生掌握正确求职的技巧与方法;四是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信息、自荐材料”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掌握国家肴关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掌握各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指导学生作好一个内容详实的个人自荐材料。明确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做好求职应聘的准备。有计划、分层次、多元化地安排就业指导的内容,保持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

5.注意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义;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双转”时期,大学生就业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要问题,但现实情况却是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而广大基层特别是艰苦行业和西部边远地区人才却严重匮乏,需要优秀毕业生到这些基层行业和地方实现去工作和建设。因此,我们应努力引导大学生走上基层就业岗位。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义

(一)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利于农村及偏远地区发展

大学生知识面广、信息丰富、渠道多样,可以更加与时俱进地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发挥作用。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利于实现高校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先进的生产力、促进我国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基层群众转变固有观念和致富理念,加速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建设

大学生进基层可以改变农村原有的管理人才体系, 促进农村干部队伍优化, 推动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基层干部整体知识水平。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带来新的工作思路和想法, 有助于提升基层工作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 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利于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就业平衡

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是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现实选择。我国劳动力总量长期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目前,受全球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用人单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期望之间的偏差以及高校教育中存在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矛盾等因素,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困难。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缓冲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过于追求大城市、好地方

大学生毕业后总是带着高期望值走向社会,对于就业起点要求高。权威调查机构麦可思对201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7月底,即大学生刚毕业离校时期,大学毕业生工作的初始签约率为49.5%,这一数据基本与麦可思对2010届、2009届毕业生的同期抽样调查的就业率数据基本一致。不难看出,除去部分继续深造的学生,仍然有大量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许多毕业生宁愿在大城市从事相对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也不愿到基层单位或偏远地区从事受国家支持和富有挑战性的基层工作。这就造成了目前大学生宁可在家待业也不选择到农村基层工作,而农村基层的建设和发展却急需大量优秀大学毕业生这样极为尴尬的局面。正确引导和解决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必将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这样一个目前我们面对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大学生拥有高学历,可基层在世人眼中属于低职位。学历高与职位低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一个重要瓶颈。许多大学生片面认为在大城市、大单位工作体面、待遇好、有利于个人发展,去基层农村工作只能吃苦受累,难以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念造成了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选择时,不选择到农村基层锻炼自我的结果。从而造成了我国整体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分布不均衡,层次差别大。基层岗位和艰苦地区、艰苦行业人才严重匮乏,急缺大量人才,但却难以吸引大学生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人才匮乏—— 经济上不去—— 对人才没有吸引力——人才更加匮乏——经济更加落后”的恶性循环。

从现实来看,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大都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起点,需要长时间的磨练,跨越很多级别,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职务职位,这对渴望在较高发展平台上起步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此外,基层对人力资本的培训不能足够重视。许多基层单位由于资金和观念的制约,为到基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提供的教育、培训等机会极其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工作。

(三)理论知识与基层实践的矛盾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双向选择市场化, 但人才培养单位的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改革仍相对滞后, 无法跟上我国目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部分高校仍然未能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对本校的学科设置进行科学定位,专业设置与基层需求联系不够紧密, 完全了脱离市场需要。基层一线工作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缺乏, 无法满足基层人才需要,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

此外,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大多是理论专业知识,而基层工作的性质决定很多学生在面临此类工作时的不顺心、不如意、不适应。同时,由于社会、家长等多方面的价值导向,部分学生在高考专业报考时已经表现出很强的留在城市工作的特点,导致大学毕业生形成了专业技能适合城市工作,无法适应农村基层工作。

三、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

(一)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工作,很大程度上受“重城轻村”的就业观影响。目前,大多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上,表现出对物质回报的高期望,如追求高福利待遇,高社会地位、高社会认同等。这些要求是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是无可非议的,但现阶段,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存在的较大差距使大学生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和压力。我们应采取更加多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们抵御挫折的能力,转变他们的错误观念,使大学生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将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他们认识到走向基层既有挑战又有机遇,不仅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可以大有收获。国家应引导大学生明白,农村基层单位比生活压力和成活成本小,且没有非基层单位那么激烈的职业竞争,虽然成长阶梯较长,但横向发展空间大,职业上升前景更为广阔。由于大学生在基层单位的比较优势明显,再加上现有国家、地方及企业倾斜性支持政策,许多大学毕业生一到基层就被予以重用,易获得职业培训和晋升的机会,并快速进入到高层岗位。

(二)国家应适时调整教育和政策方向

大学毕业生也应尽快实现从“高级专门人才”向普通的务实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的转变,对自我的精英意识、特殊身份意识应即时消除。国家也应尽快完成现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改变城乡教育资源和水平差距大的局面,尽可能以人为本的设定新型教育政策,尊重人类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能,从个人现实需求角度出发,以实际利益吸引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

目前,国家对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进行帮助和扶持,极大的提升了基层岗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各高等院校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就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为大学生赴基层就业提供更加完善的条件。学校关于基层就业的指导必须找准定位, 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识、工作能力和职业品德,寻求个人与社会、国家需要的结合点, 达到职业的要求与自身和谐发展的目的。它的起点是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它的落脚点, 就是发展一种和谐的职业, 力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此外,高校应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到基层学习、实践、锻炼的机会。通过开展与基层党支部的交流和共建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到基层实习的机会,让大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够真正体验和感受基层工作的实际状况, 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了解我国新农村现阶段真实情况,加深其对基层和农村的了解,增强投身基层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大力改善基层工作条件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诺(A.Maslou)发表的《人的动机论》一文对人性本能的探讨,人的需求可分为五类,即: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社交需求;4、尊重需求;5、自我实现的需求,或者说自我发展的需求。马斯诺这个理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人这种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需求本质上具有利己主义和“趋利避害”的特点。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人的自利性特征,借鉴马斯诺有关人类“五种层次需求”的哲学理论,充分考虑人类“趋利避害”的生存本能,适时地调整和完善就业指导方针,吸引城市中过剩的知识人才流向农村基层单位工作,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但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的尴尬难题。

近年来,中央为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做出了一系列政策性努力。特别是2009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公布第一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函[2009]135号)》中指出,为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对毕业后从事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 基层农业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基层文化科技服务, 基层法律服务, 基层民政、托老托幼助残服务, 基层市政管理, 基层公共环境与设施管理维护和其他类等基层岗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人力社保部门将给予一定的补贴。但近两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年上涨,先前的福利待遇已经难以满足部分基层工作大学生的物质生活需求。地方政府部门可依据自身客观情况和发展需要安排专门经费,用于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只有不断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大学生才愿意走进基层,走上基层岗位。

(四)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基层自主创业。

创造、创新、创业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动力。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希望,其智慧的头脑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创业必备的雄厚条件。农村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探索适合农村基层开展创业的途径,引导大学生毕业后前往基层创业,在解决就业问题和人才需求的同时创造获取新财富的机会,为大学毕业生接受社会挑战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激情是人类创意的源泉,大学生到基层创业首先要充满激情,才能提升和凝聚人气,才能坚定开展创业。其次,大学生到基层创业还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有助于合理有效地进行创业工作。同时,还要认识到创业是一项过程艰苦复杂、时刻充满挑战的工作,要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持之以恒地开展和实现创业目标。

在创业教育中,高校和人力部门应强化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把握住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将支持转化为商品。为创业学生在不同的创业阶段提供不同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学校教育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导入学习创业的教育模式,让大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掌握创业的本领,培养创业精神。

四、结语

大学生应该树立走向基层,建功立业的志向和抱负,这是我国现阶段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党和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向基层倾斜,为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敢于、勇于、愿意到基层去,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柴剑.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机制探索[D].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25.

[2] 曾霞.确立以马斯诺理论为哲学基础的教育体制——论如何把城市知识人才引流到中国农村基层教育单位[J].河南社会科学,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