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03:24:15
序论:在您撰写群文职称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许昌发制品产业集群自发产生,属于内生型产业集群
现在的许昌,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假发生产集散地.并引领着世界假发的潮流出口额已经占了世界的70%。然而,许昌发制品业的发端可追溯到明清时候.约在明清时期就有了收人发的传统,在20世纪80年代许昌发制品业以灵井乡小官村为圆心逐步向周边辐射,后来发展到禹州市、魏都区、长葛市等数十个村庄。尤其是从小宫村走出来的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带动许昌发制品产业迅速发展.目前许昌地区有发制品生产企业170余家,个体生产专业户近万家,从业人员近25万人。产品覆盖人发和化纤两大系列、六大类、于余品种.产品出口到北美、欧洲、亚洲、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许昌发制品产业集群是自发产生的,属于内生型产业集群。小宫村的郑有全等人靠收人发、档发赚了钱,临近村落的村民也纷纷加入到发制品这个行业中来。逐渐地,大量“小而全”的发制品企业散落在许昌县、禹州、长葛等地。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企业之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太强的产业关联和分工协作关系,处于一种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产业关联上的离散状态。很快,这种内生型产业集群的不足便日渐凸显出来.即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低成本竞争上.且在许多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大多是通过模仿引进的,自主知识产权较少,而且产业群主要以生产最终产品为主,产业链较短。
1.2许昌发制品轴轮式集群发展模式存在不足
国际上.以内部市场结构为标准,将产业集群划分为轴轮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和无形大工厂式五种发展模式。许昌的发制品产业属于轴轮式集群发展模式,目前在一家非盈利性的网站E路企业网上.许昌地区已注册的发制品企业有108家,其中许昌县42家,魏都区29家,禹州市23家,长葛市14家.除瑞贝卡外,都是些中小企业,主要是从事发制品的生产。集群内瑞贝卡企业一家独大,年创汇上亿美元,其他企业都要借助瑞贝卡的国际影响力,寻求企业发展空间。
但是.与国际典型的轴轮式集群不同的是,许昌的发制品集群产业链不完整。集群内企业缺乏交流和配套,众多的巾小企业没有围绕瑞贝卡进行配套生产,相反,经常是小而全,多而不精,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业务重叠,互补性差.生产雷同化,多数产品档次不高,以低质扩量经营为主。集群的创新能力差、品牌运作能力不足,绝大多数发制品企业从事贴牌生产,普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且集群缺乏集体行动规则和规范.企业之间合作意识差、存在无序竞争,相互争夺原材料、产品竞相降价,缩小了产品利润空间。
2许昌发制品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分析
2.1招工困难.集群内外人才竞争压力大
2.1.1分配机制不够科学,加班问题严重.员工流失率较高
集群中的多数发制品企业仍是家族式的粗放管理.普遍存在分配机制不够科学、加班问题严重、员工流失率较高、招工困难等问题。很多发制品企业处在产业链最低端,仍是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作坊.靠着本地低廉的劳动力支撑其在世界上的竞争力,需要招聘大量的员工.且招聘对象大多为年龄在20岁上下的年轻女孩子,以当地本市人居多,还有一些来自周边农村。但很多时候由于劳动力不足.一些企业错过了许多订单。企业普遍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度,管理人员也不例外。而且计件工资制催生出不断的加班,加班赶工对员工来说趋于常态,尤其在圣诞节前夕等旺季,通常会工作10小时以上。在发制品企业中.员工工资相对较低,普通员工平的工资八、九百块钱。计件工资制虽然提倡多劳多得.但常年的加班赶工也让年轻工人不堪重负,开始出现脱岗、怠工等现象。对管理人员来说,虽然现在一些企业已开始实行管理人员工资与绩效挂钩,且实行了工龄奖励制度(年终红包),但奖励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1.2工作环境差,集群内外人才竞争日渐激烈.招工困难
工作环境差也导致较高的员工流失率和招工困难。在很多发制品企业都有这样一种现象,数千平方米的厂房里摆放着几百台机器.几千名工人在这些车间里工作。蜂鸣的机器声充斥车间,为了避免噪音污染.工人们都带着耳塞。工厂车间设施简陋,有些车间在夏天温度高达40℃。而且假发厂大多以化纤为原料.在生产车间.化纤和塑料的味道刺鼻。工作环境较差,也直接导致了较高的员工流失率和招工困难。此外.全球代工厂巨头富士康在郑州的第一条苹果手机生产线2010年8月初已开工.有官员称郑州富士康仅一期工程建成后.就能吸纳18万人就业。这些新进投资者对许昌发制品业等中小企业造成的多方面的挤出效应.尤其是人才竞争会更加明显.招工压力会增大。
2.2集群内企业利润不断下滑
2.2.1销售收入下降.利润减少
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了外向型为主的发制品企业出口量、销售收入的急剧下降。2008年河南瑞贝卡公司销售136704.5万元.同比仅增0.5%.公司利润总额24787万元.同比下降5.9%:2009年瑞贝卡公司销售收入探底回升,但盈利能力下降明显,2009年年报显示实现销售收入16.07亿元,同比上升17.58%.但由于欧美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加上被寄予厚望的非洲市场部分国家汇率大幅贬值.导致公司2009年毛利率较2008年大幅下降5.76个百分点,为23.61%。同样的,许昌森源和禹州市神龙发制品公司销售分别为3157.6万元和17543.5万元.分别下降了10.2%和8.6%:利润总额分别为-56万元和-295.1万元,亏损继续增加。
2.2.2原材料价格攀升、生产成本增加
许昌发制品业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消失.人发和化纤发是发制品的主要原材料。人发自然生长的特性决定了其作为资源的稀缺性.特别是10寸以上的长发.而且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染发、烫发人群的逐步扩大无形中也加剧了人发原材料的稀缺性.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许昌原有的发制品原材料(人发)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人发价格不断攀升。化纤发生产的原材料存在对日、韩产品的依赖。金融危机爆发前人发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造成许昌龙正公司原材料库存成本太高,在目前产品价格下降的形势下,企业难以消化。除此以外,发制品企业也存在着劳动力成本、污染治理成本也不断上升。
2.2.3同业恶性竞争导致利润下滑
许昌有发制品生产企业170余家.个体生产专业户近万家.且大多数处于恶性竞争的状态。这种同业的恶性竞争导致企业、行业利润不断下滑。以某假发企业为例,这家企业刚开始做假发时也是利润的最高时期.一个发圈的利润高达300%。但看到某些企业赚到了钱后.大批的追随者开始纷纷进入这个行业,1999-2001年.当地一下子冒出来五六十个假发工厂,最小的家庭式作坊也就十来个工人。2003-2004年,市场萧条时期,假发业的竞争和压价都进入了白热化时期.一个发圈从1.5元.一路下滑至1元、0.8元,甚至卖到了0.4元。
2.3产业链条短.集群并未实现从产品制造向产品创造、产品销售延伸
在全球发制品生产中,韩国、日本是化纤发原料生产基地,并垄断着有关生产技术,韩国在高档女装假发、化纤发等产品技术上领先,日本在教习头、男装头套等产品技术上领先。我国的青岛、深圳、天津多是韩资、日资企业,产品依托韩、日技术,中高档产品居多,化纤发也占有相当比重,只有许昌地区长期仍以低利润的工艺发条和档发等以人发为原料进行粗加工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较大生产规模的产业集群。许昌发制品尽管在1990年代初完成了从档发到工艺发的升级.迄今为止,在全球价值链上,仍偏重于制造环节.而且在大量的发制品企业基本上都有着一条价值链:10%~30%为生产企业利润,10%—15%贸易中介佣金,50%~60%零售商利润。亦即在发制品产业链上,利润最丰厚的是原材料生产(化纤丝生产)、研发和销售,并不是假发的生产。而许昌发制品产业集群内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大多数企业主要是进行假发的生产.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空间不大。
2.4集群内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有待巩固提高,附加价值有待开发
许昌发制品生产历史悠久.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较知名的发制品企业如瑞贝卡、优发、龙正等,但品牌的层次除瑞贝卡外多数仅处于中低档,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加工.而不是品牌。因此,着力培育品牌,是提升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以瑞贝卡为例,旗下虽然拥有SLEEK、NOBLE、SINA.MODEL等高端假发品牌,但被消费者所熟知的却几乎没有,品牌美誉度更无从谈起。而且,在假发品牌市场上,品牌与杂牌并存.现在的消费者几乎没有判别假发质量优劣的能力,所以,如何在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集群品牌上下功夫.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假发制品从外观比较难判定产品质量差别,且品牌标识在产品本身又较难凸显.导致假发制品的附加实用价值不易开发.
2.5集群内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不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集群内除了瑞贝卡公司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科技研发的资金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外,其他中小发制品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都是微乎其微,且鲜有专门的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产品设计及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均由相关的车间主任或外聘人员解决。此外,研发上仍处于劣势。即使如瑞贝卡这样的企业,其化纤发原料也要依赖日本进口。瑞贝卡目前使用的原料化纤丝都是从日本进口.而供应商的高价少量政策,阻碍了公司在赢利能力高的化纤发领域的发展。另一个问题就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一些大企业通过大力研发的投入,刚开发出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很快被其他企业模仿.品牌被冒用,不但损害了知名品牌的声誉,而且也挫伤了企业研发投入与品牌投入的积极性.
2.6产业集群内很少进行合作创新.集中办产业意识不够
哈耶克认为,企业网络(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种自发秩序的扩展.而此中的关键是现实利益的驱动。当集群内企业合作的收益大于合作的成本时,企业就会进行有效地分工。许昌发制品产业的特性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决定了集群内企业在价值链上的联结较少,大多数企业认为.企业之间联系的主要方式仅是地理上的邻近。从长远看,这种松散的联结不能充分享受分工带来的好处,集群企业产业配套不够紧密,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形成.内部存在无序竞争,由于只有集聚而没有协同.难以形成集群应有的竞争优势,集群的发展动力不足。比如,发制品企业都意识到发制品生产流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大大缩短加工周期、减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但是集群内企业面对这一共同的技术改造问题时并没有进行联合攻关。所以,许昌发制品产业集群需要进行由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办产业的跃升。
2.7产业集群发展中人才短缺问题日渐突出
随着时尚消费意识的逐渐增强,消费者对假发类产品的需求也逐步提升,随着国际化竞争的加剧,企业人才需求问题也日渐突出.以许昌瑞贝卡发制品公司为例.该公司自成立以来98%的市场在国外.生产的假发专门出口欧美亚非等国外市场,所以对掌握几门外语、懂营销会管理的人才需求巨大,当下这种状况依然突出。2010年世界杯选择在南非举办,举世瞩目,无疑将给瑞贝卡带来一次绝佳的品牌营销机遇,本可以借机展现企业全球第一的世界级品牌实力.由此步入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阵营,其隐形价值不可估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南非世界杯组委会主动找到瑞贝卡公司一次性定制2万余套公司产品时.公司才有与世界杯合作的想法.但招商时机已错过,南非世界杯赛场广告牌以及相关赞助品牌的名单中并没有瑞贝卡的影子。
3结语
2006年瑞贝卡公司已着手大力开拓国内市场,2008年开始销售网点全面铺开,短短1年时间开店近20家。与瑞贝卡类似的原来专做出口的发制品企业也纷纷开始关注国内市场.但是.由传统的外销转变为国内市场的开发在国内同行尚无前车之鉴,懂产品、令销售的市场开发人才尚属凤毛麟角,亟需大量人才以应对国内市场大繁荣的到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一、群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紧密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历史的浓缩,亦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当下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群众文化是中国主流文化中的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通过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群众文化并不是两个独立的概念,相反,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群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它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和群众文化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加入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都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直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也传颂着童话和故事,这就是不识字的小说家的作品;他们,就都是不识字的作家。”这段话形象地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扎根于群众文化之中的。可以说任何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正如原始音乐作品是从劳动工具与其对象接触时所发出的声音产生的,它们或是劳动者协调动作、调剂精神提高效率的“工具”,或是劳动之余的自娱自乐;又如封开麒麟白马舞是取材于唐代封开人莫宣卿赴京赶考荣登榜首、高中状元、衣锦还乡的故事,是无数代劳动人民口传心授的传统文化形态;再如德庆学宫祭孔活动,其祭孔活动宣扬了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精神,是岭南儒学的一大代表性活动,其源于中国五千年来拜祭的祖先的习俗,再次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取材于劳动者的日常劳作中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的基础
最初的原始的群众文化形态基本囊括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都是起源于劳动之中,它们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人民群众参与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活动,涉及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每个时代浓缩的精华,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包括了:口头传统、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等,从其形式中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的形式均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肇庆封开县的“五马巡城”舞是起源于宋末,历史悠久的舞蹈,其阵容壮观,表演者达四五十数,整个舞蹈取材于宋代五虎平西为防止外敌入侵日夜巡城的真实历史故事,鲜明突出戍边保国主体思想。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的源泉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的基础,所以群众文化大多取自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世世代代口传心授、承传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提炼出来,结合当时实际,使其传承、发展,如民间秧歌、戏曲,客家山歌等,又如延安时期群众文化活动起到了团结人民、振奋民族精神的一个作用,其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大多取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
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植于群众文化中,又具有浓缩文化的形态,是群众文化发展传承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群众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两项重要工作,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是让其“活态传承”,即要让其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掌握,否则便会出现文化传承断层这一现象。
对传统群众文化而言,形成后便会以某种固定不变的格局去进行时代相传,从中可以看出群众文化本身便具备传承和发展各种文化艺术遗产的社会功能,比如:肇庆四会民间音乐、德庆雄鸡舞、怀集春牛舞等,从创作下来便一直流传到现今。所以,对一些群众比较熟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传统群众文化艺术进行强化普及,让其成为一种当下群众所接受并喜欢的文化艺术形式,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问题便迎刃而解,既能更好的对中华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进行传承,且群众文化自身的传承性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内在要求相符合。
三、文化工作者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笔者据自身文化工作经验并结合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形势提出几点关于如何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的意见。
(一)用科学发展观去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真做好挖掘、整理与加工,提高以及发表,推广工作。
(二)继续抓紧发掘抢救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关心,扶持民间艺人和他们的艺术活动。
(三)研究、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改革,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原汁原味保护的前提下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所接受、推广、普及,使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青春。
(四)以群众为中心去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其形式不应该是阳春白雪的,应该是能让大部分群众所易懂并感兴趣的,在不改变其精华所在的前提应以大众能接受的形式去开展活动方能以最大程度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如:肇庆市开展的“流动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基层活动,以图片、视频展览的形式近距离给民众提供了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体验,无形中让非物质文化融入了现代的生活,起到了良好的传承作用。
四、以群众文化促进非遗的途径探索
(一)对传统民间特色群众文化进行保护
首先,对肇庆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其次,对肇庆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民族民间风俗、传统节日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使其能够发展起来。
最后,对于肇庆市及其周边地区那些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艺术,要一丝不漏的保存下来,在本质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适度且有效的创新,使其能够符合当下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年龄段的喜好,这样能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便能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二)建设特色群众文化基础设施
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应该专门为其搭建展示及传承的平台,其中建立以民间文化、民间风俗及民间艺术为主体的场所及景点便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好办法。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来源于民间群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便越发显得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对群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关系的简单分析,并结合一些现实的例子,说明了将群众文化的发展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道,融合了发展群众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关于发展群众文化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途径和建议,以便能够为非遗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一】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六年多的博士研究生涯转瞬即逝。回首我在浙江大学这几年的求学之路,感触良多。于我而言,在职读博,求学之路充满艰辛,有无数次想着放弃。幸运的是,一路上有那么多师长的呵护和引导,有那么多同学和朋友的帮助和鼓励,有家人在背后默默的奉献和文持,让我终能完成学业。值此论文付梓之际,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谨向所有关心、支持与帮助我的师长、家人、同学及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恩师陆文聪教授。六年前,陆老师不嫌弃我才疏学浅,将我收于门下,打开了我的人生幸运之门。陆老师学贯中西、敏锐的学术眼光、严谨的学风和治学态度、睿智的思想和高尚的师德,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一生求学、治学和为师的榜样。从紫金港行政楼管院9楼会议室到启真卡特12楼会议室,陆老师放弃周末的休息,每隔一周召开例会组织出国留学网团队学习。
在例会上,陆老师就研究选题、框架构思、方法设计、论文撰写、遣词造句,无不倾囊相授、用心指导。更多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耳提命面和深夜飞鸿,“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有师如此,幸甚!因此,本文的写作,从题目选取、框架确定、研究设计、论文修改到遣词造句,无不倾注着陆老师的心血,如若本文尚有可取之处,首先应归功于陆老师的教诲和悉心指导。
感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韩洪云教授,张忠根教授,阮建青副教授、金少胜副教授等在论文开题及进展过程中给予的建议和指导,感谢霍宝锋教授、周洁红教授、宝贡敏教授和熊伟教授等在论文答辩会上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使我的论文更加严谨、臻于完善。
在浙江大学读博期间,有幸聆听了王重鸣教授、黄祖辉教授、吴晓波教授、钱文荣教授、魏江教授、张钢教授、宝f敏教授、贾生华教授、王端旭教授、熊伟教授、刘南教授等众多师长的授课,令我受益非浅,在此谨致以我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感谢一路陪伴走来的陆师门团队,各位同门在例会上的真知灼见、知识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感谢黄小丹、刘聪师妹无私提供的信息网络,感谢许为博士对我计量模型方面的答疑解惑。
同门情谊,皎如曰月,“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衷心感谢ChinaVenture投中集团郑经理、Clark经理给予的数据收集支持,你们热心的帮助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感谢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对本研究的资助。
博士论文的完成与家人的支持密切相关,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及儿子。父亲年逾古稀,母亲岁过花甲,均为普通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把我培养成才。父母从不知博士为何物,电话中只能叮嘱我要注意身体,好好读书。父母远在云南,子不能陪伴在身边,每思至此,深感愧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只愿父母安好!感谢妻子胡金叶女士的一路相伴,给予我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妻子的宽容、理解、支持和关爱使我能够兼顾工作的同时并安心学业,在艰辛中体验学术与科研的乐趣职称论文致谢范文职称论文致谢范文。最后要提及我可爱懂事的儿子万泓睿!读博期间,儿子正处于孩提到童龀期间,最需要父亲的陪伴。可由于要工作、看书和写作,只能不断的告诉他,自己去玩,爸爸要工作。每次儿子都默默的接受,从未对我工作学习造成困扰,并且总能给我欢声笑语,让我在艰辛的读博期间平添了许多乐趣,也是我生活、学习、工作的不竭动力。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帮助、鼓励、支持和关怀过我的亲人、师长和朋友们。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二】
杭州的冬天是寒冷的,我的心却是温暖的。此时此刻我想衷心地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
感谢我的导师黄祖辉教授!从2007年我第一次通过电子邮件向黄老师请教合作社理论至今巳有8年时间。这8年里我的每一份成长都离不开黄老师的帮助:
从教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到指导论文理论框架的构架,从指导设计调研问卷到帮助联系参访单位到组织汇总问卷数据,从辅导论文写作到给予对初稿的修改意见,黄老师的高瞻远瞩和学识渊博使我能够一步一步向梦想迈进!我还要感谢师母谢莉莎老师!在大学学习期间,谢老师给予了我非常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每当遇到困难时,听到谢老师温暖的鼓励话语,我都能振作精神克服困难。
感谢我的导师郭教授!2011年郭老师从电脑里找与大学论文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供我阅读、带我上统计学课程以及在办公室的白板上与我讨论设计技术路线图的场景历历在目。郭老师对农业产业化尤其是订单农业的研究成果丰硕,我的大学论文正是产业化的一个领域,能够得到郭老师的指点我倍感荣幸!曽经无数次我纠结于问题的表面现象徘徊不前,郭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后,我马上茅塞顿开,问题得以迅速地解决,这对我而言是相当幸运和幸福的!
感谢我的老师徐教授!从2009年第一次见面,徐老师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关心从未停止。每次研究所会议,徐老师都会问询我近曰的情况,向我提供多种帮助,令我倍加感动!
感谢我的曰本导师德永澄宪教授和纳口列子教授!2012年我作为交换生赴曰本筑波大学期间,德永老师严谨求真的态度使我非常钦佩!他不仅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在生活上给我细致入微的关心,得知我对曰本农协有浓厚兴趣后,还亲自把我带到纳口老师面前。我永远忘不了2013年春节我离开曰本回国的前夕,德永老师特意安排在中餐馆师门聚会庆祝我学成归国时的温暖。纳口老师亲自带领我赴曰本农协和曰本农林水产省参访,在参访过程中遇到随行翻译同志一时无法翻译出来的专业术语,纳口老师马上亲自为我提供曰英文翻译,令我非常感动!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与农民合作社发展: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中心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与优化研究”(编号:71333011)提供的资助!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运营模式、治理结构与比较研究”(编号:71020107028)提供的资助!
感谢为我们调研提供巨大帮助与支持的浙江省农业厅朱处长、四川省农业工作干部胡主任等所有政府公务员!感谢接受采访的陈、周等合作社的理事长和成员!感谢2011年利用署假时间参与调研和案例写作的王等浙江大学三农协会的所有同学!
感谢我硕士时期的导师黄教授!是她手把手地教我研究方法,将我带入合作社研究的领域里。在大学学习期间也一直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每次见面都热情款待我,黄瑾教授的师恩我永远铭记于心!
感谢梁巧大学!梁老师对我而言亦师亦友,无论是我遇到专业上的问题还是人生道路上的困惑,梁老师都是我寻求帮助的对象,她沉稳、积极的心态时刻是我学习的目标。
感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顾益康主任、林坚教授、钱文荣教授、卫龙宝教授、陆文聪教授、张忠根教授、杨万江教授、丁关良教授、陈随军副教授、叶春辉副教授、周洁红教授、韩洪云教授、鲁柏祥大学、潘伟光副教授、姚卫红老师、金少胜副教授、阮建青副教授、茅锐大学、季晨大学以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马述忠教授、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开发研究中心宝剑久俊研究员在大学论文写作过程中为我提供的建议和帮助!感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徐丽安副院长、办公室毛迎春主任、办公室胡伟斌副主任、资料室陈兴侬老师和张霞老师!
是他们为研究所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使我们能够在非常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进步!
感谢曹斌研究员对我大学论文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邱东茂、李晓康等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是他们将我紧密融入研究团队中,依靠团队的力量学习进取我才能完成大学论文。
感谢陈璞老师。在班集体中,我们学习上互相帮助,学习之余聚餐游玩,是他们使我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并获得前进的动力。
2006年我进入研究生阶段时开始学习合作社理论,到今年有十年时间。十年在人生中是一段不短的时间阶段,我从22岁到32岁的青春用在了潜心学习上是无怨无悔的!这十年我从福州到三明再到杭州,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再回到学校,现在又即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无论将来我的研究领域在何处,合作社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一定是我继续努力的方向,为中国广大农民服务是我矢志不移的人生理想!幸福的未来在等着我开拓,我一定要继续努力奋斗来报答这么多关爱我的人们!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三】
光阴荏苒,近四年的大学生涯巳基本告一段落,心中欣喜之余,多是感激。
回头来看,自己本是农村一懵懂顽童,幸而能获得大学学位,都是源于身边师友和亲朋的帮助:
首先感谢的是导师黄袓辉教授,自从张晓波教授2011年荐我来浙大跟随黄老师学习,四年期间,黄老师在学业、生活和就业上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他早巳年逾六旬,作为卡特院长,行政事务繁忙,但依然常常托人从国外订购最新的制度经济学前沿书籍仔细研读,每次想来,自己作为年轻人也相形见绌。而给我更大触动则是他对学生的包容、宽容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门下将近200学生,学生们不论是从商、从政或是从学,他都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和鼓励,黄老师这种宽厚的胸襟是我们学生永远学习的榜样。
张晓波教授也是我的导师,之所以走上研究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道路,都是源于张老师的原因。从2007年7月到现在,已经有8年,我几乎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帮助,从指导我硕士论文、介绍攻读大学、介绍出国访学、指导大学论文和找工作,这所有的过程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在生活中,自己的执拗和不耐心,也是无数次受到他宽容和耐心的教导,跟随他8个年头,自己碌碌无为,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我真心有愧!
陈志刚教授也有太多的感谢,自从2009年他调任至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北京办公室主任以来,对我无论从学业,还是生活上都关怀备至。当年我执拗地想离开北京,他多次单独找我谈话希望我留下,至今历历在目,感动不巳。而后在浙大读博期间,也是多次来看望,在大学论文和就业方面也给予了许多无私的帮助和建议。
金松青教授是我在2012年去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学认识的,自己第一次出国举目无亲,金老师常常带着我到他家吃饭聊天,待我如作为家中后辈子弟一般,感激之情可谓溢于言表,同时也衷心感谢他的妻子红雅女士。在学业上,金老师也是时常耐心教导,不嫌愚笨。Reardom教授是我在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导师,对他感激颇多,那时Tom知道我一个人在美国孤单,也是多次遨我到金老师家一起聚餐闲谈,或到他家烧烤。有次知道我要买被子,他还专门带我去找学院的行政人员去征求帮助,Torn自己一个人虽然大大咧咧,但是对我确是关爱有加,照顾备至。如今他也六十有几,祝愿他能觅一良伴,生活安定幸福。
MSU农经资源学院的前秘书RobinsonAnn女士给我了许多感动。记得还未去MSU之前,我尚忧心住处,Arm主动提出帮我解决住宿问题,并给全院学生集体发了邮件为我寻求帮助,我真心感动。从那时起我就记得日后写致谢一定要感谢她,这种无私帮助的可贵品德正是促进自己成长的动力职称论文致谢范文论文。如今她巳退休,祝愿她退休生活过的幸福愉快!
在浙大卡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比如徐丽安副院长、郭红东教授、钱文荣教授、陆文聪教授、卫龙宝教授、张忠根教授、杨万江教授、马述忠教授、叶春晖副教授、金少胜副教授、毛迎春老师、胡伟斌老师、张霞老师等等,在这其中尤其要感谢的是我的师兄阮建青副教授,从我2010年来杭州,一直都是他在各个方面照料,要是没有他在各个方面的帮助,我的大学生涯也将大打折扣。阮师兄勤勉努力,为人正直,如今巳晋升副教授,并承担了系副主任等相关行政工作,深受学生们爱戴,祝愿他未来更加出色!
感谢攻读大学期间的同学,如刁盼盼、李静、嫣贞、张菲、石琦、梁海兵、余新平、伍骏骞、许为、王尧、李宝值等诸多同学,还要感谢黄老师门下傅琳琳、刘颖娴、郑思宁、郑军南、孙海霞、朋文欢、李懿芸等诸多同门,正是有他们的相伴,才使过去四年的大学生涯更为充实和丰富。
此外,还要感谢南京农业大学的钟甫宁教授,自从张晓波教授将我介绍过去,能得以多次机会聆听钟老师的教诲,尤其他反复强调的“间题导向”研究风格,让自己受益匪浅。还要感谢2011年和2012年到江苏沛县调研过程中,给予我们极大帮助的农业部农机司李斯华处长、沛县农机局郭松局长和吴明禄科长及其他领导,以及在2013年农村调查中给予帮助的农业部固定观察点办公室武志刚处长、王欧副处长等相关领导。
最后,在此感谢我的父母,作为一农村出身的孩子,父母将我辛苦扯大,读到大学学位,双亲殊为不易,感激之情无需言表,且祝愿他们日后生活幸福。
大学论文写作期间,获得以下项目的资助,在此深表感谢:
1、国家自科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与农民合作社发展: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中心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与优化研究。
2、国家自科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人口变化、城乡人口流动和中国的农业与农村发展。
3、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化模式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研究。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一】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六年多的博士研究生涯转瞬即逝。回首我在浙江大学这几年的求学之路,感触良多。于我而言,在职读博,求学之路充满艰辛,有无数次想着放弃。幸运的是,一路上有那么多师长的呵护和引导,有那么多同学和朋友的帮助和鼓励,有家人在背后默默的奉献和文持,让我终能完成学业。值此论文付梓之际,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谨向所有关心、支持与帮助我的师长、家人、同学及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恩师陆文聪教授。六年前,陆老师不嫌弃我才疏学浅,将我收于门下,打开了我的人生幸运之门。陆老师学贯中西、敏锐的学术眼光、严谨的学风和治学态度、睿智的思想和高尚的师德,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一生求学、治学和为师的榜样。从紫金港行政楼管院9楼会议室到启真卡特12楼会议室,陆老师放弃周末的休息,每隔一周召开例会组织出国留学网团队学习。
在例会上,陆老师就研究选题、框架构思、方法设计、论文撰写、遣词造句,无不倾囊相授、用心指导。更多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耳提命面和深夜飞鸿,“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有师如此,幸甚!因此,本文的写作,从题目选取、框架确定、研究设计、论文修改到遣词造句,无不倾注着陆老师的心血,如若本文尚有可取之处,首先应归功于陆老师的教诲和悉心指导。
感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韩洪云教授,张忠根教授,阮建青副教授、金少胜副教授等在论文开题及进展过程中给予的建议和指导,感谢霍宝锋教授、周洁红教授、宝贡敏教授和熊伟教授等在论文答辩会上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使我的论文更加严谨、臻于完善。
在浙江大学读博期间,有幸聆听了王重鸣教授、黄祖辉教授、吴晓波教授、钱文荣教授、魏江教授、张钢教授、宝f敏教授、贾生华教授、王端旭教授、熊伟教授、刘南教授等众多师长的授课,令我受益非浅,在此谨致以我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感谢一路陪伴走来的陆师门团队,各位同门在例会上的真知灼见、知识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感谢黄小丹、刘聪师妹无私提供的信息网络,感谢许为博士对我计量模型方面的答疑解惑。
同门情谊,皎如曰月,“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衷心感谢ChinaVenture投中集团郑经理、Clark经理给予的数据收集支持,你们热心的帮助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感谢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对本研究的资助。
博士论文的完成与家人的支持密切相关,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及儿子。父亲年逾古稀,母亲岁过花甲,均为普通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把我培养成才。父母从不知博士为何物,电话中只能叮嘱我要注意身体,好好读书。父母远在云南,子不能陪伴在身边,每思至此,深感愧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只愿父母安好!感谢妻子胡金叶女士的一路相伴,给予我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妻子的宽容、理解、支持和关爱使我能够兼顾工作的同时并安心学业,在艰辛中体验学术与科研的乐趣职称论文致谢范文职称论文致谢范文。最后要提及我可爱懂事的儿子万泓睿!读博期间,儿子正处于孩提到童龀期间,最需要父亲的陪伴。可由于要工作、看书和写作,只能不断的告诉他,自己去玩,爸爸要工作。每次儿子都默默的接受,从未对我工作学习造成困扰,并且总能给我欢声笑语,让我在艰辛的读博期间平添了许多乐趣,也是我生活、学习、工作的不竭动力。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帮助、鼓励、支持和关怀过我的亲人、师长和朋友们。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二】
杭州的冬天是寒冷的,我的心却是温暖的。此时此刻我想衷心地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
感谢我的导师黄祖辉教授!从2007年我第一次通过电子邮件向黄老师请教合作社理论至今巳有8年时间。这8年里我的每一份成长都离不开黄老师的帮助:
从教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到指导论文理论框架的构架,从指导设计调研问卷到帮助联系参访单位到组织汇总问卷数据,从辅导论文写作到给予对初稿的修改意见,黄老师的高瞻远瞩和学识渊博使我能够一步一步向梦想迈进!我还要感谢师母谢莉莎老师!在大学学习期间,谢老师给予了我非常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每当遇到困难时,听到谢老师温暖的鼓励话语,我都能振作精神克服困难。
感谢我的导师郭教授!2011年郭老师从电脑里找与大学论文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供我阅读、带我上统计学课程以及在办公室的白板上与我讨论设计技术路线图的场景历历在目。郭老师对农业产业化尤其是订单农业的研究成果丰硕,我的大学论文正是产业化的一个领域,能够得到郭老师的指点我倍感荣幸!曽经无数次我纠结于问题的表面现象徘徊不前,郭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后,我马上茅塞顿开,问题得以迅速地解决,这对我而言是相当幸运和幸福的!
感谢我的老师徐教授!从2009年第一次见面,徐老师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关心从未停止。每次研究所会议,徐老师都会问询我近曰的情况,向我提供多种帮助,令我倍加感动!
感谢我的曰本导师德永澄宪教授和纳口列子教授!2012年我作为交换生赴曰本筑波大学期间,德永老师严谨求真的态度使我非常钦佩!他不仅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在生活上给我细致入微的关心,得知我对曰本农协有浓厚兴趣后,还亲自把我带到纳口老师面前。我永远忘不了2013年春节我离开曰本回国的前夕,德永老师特意安排在中餐馆师门聚会庆祝我学成归国时的温暖。纳口老师亲自带领我赴曰本农协和曰本农林水产省参访,在参访过程中遇到随行翻译同志一时无法翻译出来的专业术语,纳口老师马上亲自为我提供曰英文翻译,令我非常感动!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与农民合作社发展: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中心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与优化研究”(编号:71333011)提供的资助!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运营模式、治理结构与比较研究”(编号:71020107028)提供的资助!
感谢为我们调研提供巨大帮助与支持的浙江省农业厅朱处长、四川省农业工作干部胡主任等所有政府公务员!感谢接受采访的陈、周等合作社的理事长和成员!感谢2011年利用署假时间参与调研和案例写作的王等浙江大学三农协会的所有同学!
感谢我硕士时期的导师黄教授!是她手把手地教我研究方法,将我带入合作社研究的领域里。在大学学习期间也一直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每次见面都热情款待我,黄瑾教授的师恩我永远铭记于心!
感谢梁巧大学!梁老师对我而言亦师亦友,无论是我遇到专业上的问题还是人生道路上的困惑,梁老师都是我寻求帮助的对象,她沉稳、积极的心态时刻是我学习的目标。
感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顾益康主任、林坚教授、钱文荣教授、卫龙宝教授、陆文聪教授、张忠根教授、杨万江教授、丁关良教授、陈随军副教授、叶春辉副教授、周洁红教授、韩洪云教授、鲁柏祥大学、潘伟光副教授、姚卫红老师、金少胜副教授、阮建青副教授、茅锐大学、季晨大学以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马述忠教授、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开发研究中心宝剑久俊研究员在大学论文写作过程中为我提供的建议和帮助!感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徐丽安副院长、办公室毛迎春主任、办公室胡伟斌副主任、资料室陈兴侬老师和张霞老师!
是他们为研究所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使我们能够在非常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进步!
感谢曹斌研究员对我大学论文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邱东茂、李晓康等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是他们将我紧密融入研究团队中,依靠团队的力量学习进取我才能完成大学论文。
感谢陈璞老师。在班集体中,我们学习上互相帮助,学习之余聚餐游玩,是他们使我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并获得前进的动力。
2006年我进入研究生阶段时开始学习合作社理论,到今年有十年时间。十年在人生中是一段不短的时间阶段,我从22岁到32岁的青春用在了潜心学习上是无怨无悔的!这十年我从福州到三明再到杭州,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再回到学校,现在又即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无论将来我的研究领域在何处,合作社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一定是我继续努力的方向,为中国广大农民服务是我矢志不移的人生理想!幸福的未来在等着我开拓,我一定要继续努力奋斗来报答这么多关爱我的人们!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三】
光阴荏苒,近四年的大学生涯巳基本告一段落,心中欣喜之余,多是感激。
回头来看,自己本是农村一懵懂顽童,幸而能获得大学学位,都是源于身边师友和亲朋的帮助:
首先感谢的是导师黄袓辉教授,自从张晓波教授2011年荐我来浙大跟随黄老师学习,四年期间,黄老师在学业、生活和就业上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他早巳年逾六旬,作为卡特院长,行政事务繁忙,但依然常常托人从国外订购最新的制度经济学前沿书籍仔细研读,每次想来,自己作为年轻人也相形见绌。而给我更大触动则是他对学生的包容、宽容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门下将近200学生,学生们不论是从商、从政或是从学,他都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和鼓励,黄老师这种宽厚的胸襟是我们学生永远学习的榜样。
张晓波教授也是我的导师,之所以走上研究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道路,都是源于张老师的原因。从2007年7月到现在,已经有8年,我几乎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帮助,从指导我硕士论文、介绍攻读大学、介绍出国访学、指导大学论文和找工作,这所有的过程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在生活中,自己的执拗和不耐心,也是无数次受到他宽容和耐心的教导,跟随他8个年头,自己碌碌无为,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我真心有愧!
陈志刚教授也有太多的感谢,自从2009年他调任至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北京办公室主任以来,对我无论从学业,还是生活上都关怀备至。当年我执拗地想离开北京,他多次单独找我谈话希望我留下,至今历历在目,感动不巳。而后在浙大读博期间,也是多次来看望,在大学论文和就业方面也给予了许多无私的帮助和建议。
金松青教授是我在2012年去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学认识的,自己第一次出国举目无亲,金老师常常带着我到他家吃饭聊天,待我如作为家中后辈子弟一般,感激之情可谓溢于言表,同时也衷心感谢他的妻子红雅女士。在学业上,金老师也是时常耐心教导,不嫌愚笨。Reardom教授是我在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导师,对他感激颇多,那时Tom知道我一个人在美国孤单,也是多次遨我到金老师家一起聚餐闲谈,或到他家烧烤。有次知道我要买被子,他还专门带我去找学院的行政人员去征求帮助,Torn自己一个人虽然大大咧咧,但是对我确是关爱有加,照顾备至。如今他也六十有几,祝愿他能觅一良伴,生活安定幸福。
MSU农经资源学院的前秘书RobinsonAnn女士给我了许多感动。记得还未去MSU之前,我尚忧心住处,Arm主动提出帮我解决住宿问题,并给全院学生集体发了邮件为我寻求帮助,我真心感动。从那时起我就记得日后写致谢一定要感谢她,这种无私帮助的可贵品德正是促进自己成长的动力职称论文致谢范文论文。如今她巳退休,祝愿她退休生活过的幸福愉快!
在浙大卡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比如徐丽安副院长、郭红东教授、钱文荣教授、陆文聪教授、卫龙宝教授、张忠根教授、杨万江教授、马述忠教授、叶春晖副教授、金少胜副教授、毛迎春老师、胡伟斌老师、张霞老师等等,在这其中尤其要感谢的是我的师兄阮建青副教授,从我2010年来杭州,一直都是他在各个方面照料,要是没有他在各个方面的帮助,我的大学生涯也将大打折扣。阮师兄勤勉努力,为人正直,如今巳晋升副教授,并承担了系副主任等相关行政工作,深受学生们爱戴,祝愿他未来更加出色!
感谢攻读大学期间的同学,如刁盼盼、李静、嫣贞、张菲、石琦、梁海兵、余新平、伍骏骞、许为、王尧、李宝值等诸多同学,还要感谢黄老师门下傅琳琳、刘颖娴、郑思宁、郑军南、孙海霞、朋文欢、李懿芸等诸多同门,正是有他们的相伴,才使过去四年的大学生涯更为充实和丰富。
此外,还要感谢南京农业大学的钟甫宁教授,自从张晓波教授将我介绍过去,能得以多次机会聆听钟老师的教诲,尤其他反复强调的“间题导向”研究风格,让自己受益匪浅。还要感谢2011年和2012年到江苏沛县调研过程中,给予我们极大帮助的农业部农机司李斯华处长、沛县农机局郭松局长和吴明禄科长及其他领导,以及在2013年农村调查中给予帮助的农业部固定观察点办公室武志刚处长、王欧副处长等相关领导。
最后,在此感谢我的父母,作为一农村出身的孩子,父母将我辛苦扯大,读到大学学位,双亲殊为不易,感激之情无需言表,且祝愿他们日后生活幸福。同时,也感谢我的女朋友杨林芳女士,正是她对我的支持才使得自己顺利拿到大学学位
大学论文写作期间,获得以下项目的资助,在此深表感谢:
1、国家自科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与农民合作社发展: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中心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与优化研究。
2、国家自科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人口变化、城乡人口流动和中国的农业与农村发展。
3、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化模式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研究。
喜欢涂涂画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征,抓住兴趣点,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得知识、表现艺术情感的欲望,从而主动自觉地进入想象氛围。
1.猜谜激趣。如第十一册教材中《古诗配画》一课,我首先就以猜谜形式揭示课题,引入新课。“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不是我们第二册时学过的《画》那首谜语诗么?”一时,小手像雨后春笋一齐竖了起来。接着,我把课前画好的范画一出示,诗与画一搭配,学生思维就更加形象化了,只用几分钟时间就帮助学生想象到了“古诗配画”的题意。
2.故事激趣。第八册教材《字谜画》一课,我先给学生讲一个《唐伯虎卖画》的故事:“……唐伯虎挂出一幅水墨画来,上面画着一只黑狗。他对围观的入说,这是一幅字谜画,谁猜对了,我就把这幅画送给他,可是很久都没有人猜中。突然,人群中走出一个少年学生,他说:‘我猜中了!’说完就一声不响地把画取走了,唐伯虎望着少年学生的背影哈哈一笑,说:‘多聪明的小家伙!’”故事讲完了,有不少小朋友也猜出来是个“默”字,大家很自然地沿看“故事”导向的思路想象开了。
3.儿歌激趣。第一册教材中《我喜爱的动物》一课,教师课前编好一首儿歌,一进课堂就朗诵给小朋友们听:“妈妈带我上公园,各种动物真好看:大灰象喷水玩,小猴子荡秋千,熊猫戴上黑眼镜,孔雀展开大花扇……”听着听看,小朋友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在动物园里看到的那些动物。教师话音未落,大家都抢着说开了:“我也去过动物园,有很多很多动物,我最喜欢猴子,它们非常玩皮。”“我最喜欢长颈鹿!”“我最喜欢青蛙!”这样,小朋友们自觉地随着记忆进入了想象世界。
4.音乐激趣。《小鸟齐飞》是第一册教材中的一课,课前,我与音乐教师联系,教唱好《快乐的节日》这首歌,上课铃一响,录音机里轻轻播放《快乐的节日》,教师随着音乐唱起来:“小鸟在前面带蹈,春风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小朋友们也跟着唱了起来。唱着唱着,小鸟齐飞的画面自然地呈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激发了学生学习小鸟画法的兴趣。
1.直观引伸。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很强,根据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创造的心理过程,直观引伸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一种有效方法。《小鸟齐飞》一课中新授小乌画法时,我先用课前绘制的挂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各种鸟的形体特征,再看教材上介绍的照片《小鸟齐飞时的不同姿态》,接着运用课前制作的活动幻灯片演示飞鸟的不同姿态,一边演示一边板书:①当头、身子不动时,变动翅膀的位置,看乌的姿态发生了什么变化;②当翅膀、身子不动时,变动头的位置,看乌的姿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告诉小朋友在画飞乌时,根据这些道理想象出飞乌的不同姿态。懂得了这些,小朋友们进行画飞乌想象时,就不那么困难了。
2.儿歌牵引。小朋友喜欢儿歌。教学时我运用这个特点,把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编成儿歌,加强教学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易懂易接受。以《我喜爱的动物》一课为例。我把动物特点归纳成生动有趣的儿歌:“小花猫,喵喵喵,蹬蹬腿,弯弯腰,又蹦又跳练功夫,乐得老猫胡子翘。“长颈鹿,真出奇,多像一架起重机,够树梢,不费力,吃着嫩叶甜如蜜”……听着听着,小朋友们浮想联翩,自然地想象出各种动物可爱有趣的形象来。
3.故事启发。故事对小朋友的吸引力特别大。教学中,我投其所好,让学生从故事中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古诗配画》一课中,我首先运用教材提供的范例《月是故乡明》来指导学生如何大胆想象。接着,我利用古代画家的创作故事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宋朝一个皇帝赵倍招考画工,要求给‘深山藏古寺’这句诗配一幅画,当时不少人画的都是茂密茂密的森林呀,高大古老的寺庙呀,虽然绘画技巧都很不错,但并没有考龋而另一个考生却被录取了,原来呀,他的画面是这样的:一个和尚在井边挑水,一条石板小路伸入深山……”同学们的眼睛眨巴眨巴的,不一会儿,小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好像一下子懂得了许多。
4.典范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少年儿童对艺术偶像是很崇拜的。我顺其童心,充分利用艺术偶像的力量为教学服务。学生都很喜欢齐白石的画,他们说,一只小鸡,一对小虾,在其笔下都特别的有趣。《古诗配画》一课中,我便抓住这一点来启发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齐白石爷爷曾经画过这样的一幅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意思是说,青蛙的声音从十里山泉里传出来。大家知道,山呀,水呀,人呀,物呀,都好体现。这声音要画出来可就麻烦了。”我先让学生去思考议论,而后讲述齐白石爷爷是这样体现的:几只小蝌蚪从山泉里流出来。听到这里,学生己是恍然大悟了。
总之,只要教师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大胆想象提供催化与导向,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能力。
二、交金钥匙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一】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六年多的博士研究生涯转瞬即逝。回首我在浙江大学这几年的求学之路,感触良多。于我而言,在职读博,求学之路充满艰辛,有无数次想着放弃。幸运的是,一路上有那么多师长的呵护和引导,有那么多同学和朋友的帮助和鼓励,有家人在背后默默的奉献和文持,让我终能完成学业。值此论文付梓之际,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谨向所有关心、支持与帮助我的师长、家人、同学及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恩师陆文聪教授。六年前,陆老师不嫌弃我才疏学浅,将我收于门下,打开了我的人生幸运之门。陆老师学贯中西、敏锐的学术眼光、严谨的学风和治学态度、睿智的思想和高尚的师德,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一生求学、治学和为师的榜样。从紫金港行政楼管院9楼会议室到启真卡特12楼会议室,陆老师放弃周末的休息,每隔一周召开例会组织出国留学网团队学习。
在例会上,陆老师就研究选题、框架构思、方法设计、论文撰写、遣词造句,无不倾囊相授、用心指导。更多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耳提命面和深夜飞鸿,“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有师如此,幸甚!因此,本文的写作,从题目选取、框架确定、研究设计、论文修改到遣词造句,无不倾注着陆老师的心血,如若本文尚有可取之处,首先应归功于陆老师的教诲和悉心指导。
感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韩洪云教授,张忠根教授,阮建青副教授、金少胜副教授等在论文开题及进展过程中给予的建议和指导,感谢霍宝锋教授、周洁红教授、宝贡敏教授和熊伟教授等在论文答辩会上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使我的论文更加严谨、臻于完善。
在浙江大学读博期间,有幸聆听了王重鸣教授、黄祖辉教授、吴晓波教授、钱文荣教授、魏江教授、张钢教授、宝f敏教授、贾生华教授、王端旭教授、熊伟教授、刘南教授等众多师长的授课,令我受益非浅,在此谨致以我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感谢一路陪伴走来的陆师门团队,各位同门在例会上的真知灼见、知识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感谢黄小丹、刘聪师妹无私提供的信息网络,感谢许为博士对我计量模型方面的答疑解惑。
同门情谊,皎如曰月,“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衷心感谢ChinaVenture投中集团郑经理、Clark经理给予的数据收集支持,你们热心的帮助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感谢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对本研究的资助。
博士论文的完成与家人的支持密切相关,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及儿子。父亲年逾古稀,母亲岁过花甲,均为普通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把我培养成才。父母从不知博士为何物,电话中只能叮嘱我要注意身体,好好读书。父母远在云南,子不能陪伴在身边,每思至此,深感愧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只愿父母安好!感谢妻子胡金叶女士的一路相伴,给予我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妻子的宽容、理解、支持和关爱使我能够兼顾工作的同时并安心学业,在艰辛中体验学术与科研的乐趣职称论文致谢范文职称论文致谢范文。最后要提及我可爱懂事的儿子万泓睿!读博期间,儿子正处于孩提到童龀期间,最需要父亲的陪伴。可由于要工作、看书和写作,只能不断的告诉他,自己去玩,爸爸要工作。每次儿子都默默的接受,从未对我工作学习造成困扰,并且总能给我欢声笑语,让我在艰辛的读博期间平添了许多乐趣,也是我生活、学习、工作的不竭动力。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帮助、鼓励、支持和关怀过我的亲人、师长和朋友们。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二】
杭州的冬天是寒冷的,我的心却是温暖的。此时此刻我想衷心地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
感谢我的导师黄祖辉教授!从2007年我第一次通过电子邮件向黄老师请教合作社理论至今巳有8年时间。这8年里我的每一份成长都离不开黄老师的帮助:
从教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到指导论文理论框架的构架,从指导设计调研问卷到帮助联系参访单位到组织汇总问卷数据,从辅导论文写作到给予对初稿的修改意见,黄老师的高瞻远瞩和学识渊博使我能够一步一步向梦想迈进!我还要感谢师母谢莉莎老师!在大学学习期间,谢老师给予了我非常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每当遇到困难时,听到谢老师温暖的鼓励话语,我都能振作精神克服困难。
感谢我的导师郭教授!2011年郭老师从电脑里找与大学论文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供我阅读、带我上统计学课程以及在办公室的白板上与我讨论设计技术路线图的场景历历在目。郭老师对农业产业化尤其是订单农业的研究成果丰硕,我的大学论文正是产业化的一个领域,能够得到郭老师的指点我倍感荣幸!曽经无数次我纠结于问题的表面现象徘徊不前,郭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后,我马上茅塞顿开,问题得以迅速地解决,这对我而言是相当幸运和幸福的!
感谢我的老师徐教授!从2009年第一次见面,徐老师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关心从未停止。每次研究所会议,徐老师都会问询我近曰的情况,向我提供多种帮助,令我倍加感动!
感谢我的曰本导师德永澄宪教授和纳口列子教授!2012年我作为交换生赴曰本筑波大学期间,德永老师严谨求真的态度使我非常钦佩!他不仅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在生活上给我细致入微的关心,得知我对曰本农协有浓厚兴趣后,还亲自把我带到纳口老师面前。我永远忘不了2013年春节我离开曰本回国的前夕,德永老师特意安排在中餐馆师门聚会庆祝我学成归国时的温暖。纳口老师亲自带领我赴曰本农协和曰本农林水产省参访,在参访过程中遇到随行翻译同志一时无法翻译出来的专业术语,纳口老师马上亲自为我提供曰英文翻译,令我非常感动!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与农民合作社发展: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中心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与优化研究”(编号:71333011)提供的资助!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运营模式、治理结构与比较研究”(编号:71020107028)提供的资助!
感谢为我们调研提供巨大帮助与支持的浙江省农业厅朱处长、四川省农业工作干部胡主任等所有政府公务员!感谢接受采访的陈、周等合作社的理事长和成员!感谢2011年利用署假时间参与调研和案例写作的王等浙江大学三农协会的所有同学!
感谢我硕士时期的导师黄教授!是她手把手地教我研究方法,将我带入合作社研究的领域里。在大学学习期间也一直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每次见面都热情款待我,黄瑾教授的师恩我永远铭记于心!
感谢梁巧大学!梁老师对我而言亦师亦友,无论是我遇到专业上的问题还是人生道路上的困惑,梁老师都是我寻求帮助的对象,她沉稳、积极的心态时刻是我学习的目标。
感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顾益康主任、林坚教授、钱文荣教授、卫龙宝教授、陆文聪教授、张忠根教授、杨万江教授、丁关良教授、陈随军副教授、叶春辉副教授、周洁红教授、韩洪云教授、鲁柏祥大学、潘伟光副教授、姚卫红老师、金少胜副教授、阮建青副教授、茅锐大学、季晨大学以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马述忠教授、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开发研究中心宝剑久俊研究员在大学论文写作过程中为我提供的建议和帮助!感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徐丽安副院长、办公室毛迎春主任、办公室胡伟斌副主任、资料室陈兴侬老师和张霞老师!
是他们为研究所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使我们能够在非常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进步!
感谢曹斌研究员对我大学论文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邱东茂、李晓康等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是他们将我紧密融入研究团队中,依靠团队的力量学习进取我才能完成大学论文。
感谢陈璞老师。在班集体中,我们学习上互相帮助,学习之余聚餐游玩,是他们使我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并获得前进的动力。
2006年我进入研究生阶段时开始学习合作社理论,到今年有十年时间。十年在人生中是一段不短的时间阶段,我从22岁到32岁的青春用在了潜心学习上是无怨无悔的!这十年我从福州到三明再到杭州,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再回到学校,现在又即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无论将来我的研究领域在何处,合作社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一定是我继续努力的方向,为中国广大农民服务是我矢志不移的人生理想!幸福的未来在等着我开拓,我一定要继续努力奋斗来报答这么多关爱我的人们!
【职称论文致谢范文三】
光阴荏苒,近四年的大学生涯巳基本告一段落,心中欣喜之余,多是感激。
回头来看,自己本是农村一懵懂顽童,幸而能获得大学学位,都是源于身边师友和亲朋的帮助:
首先感谢的是导师黄袓辉教授,自从张晓波教授2011年荐我来浙大跟随黄老师学习,四年期间,黄老师在学业、生活和就业上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他早巳年逾六旬,作为卡特院长,行政事务繁忙,但依然常常托人从国外订购最新的制度经济学前沿书籍仔细研读,每次想来,自己作为年轻人也相形见绌。而给我更大触动则是他对学生的包容、宽容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门下将近200学生,学生们不论是从商、从政或是从学,他都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和鼓励,黄老师这种宽厚的胸襟是我们学生永远学习的榜样。
张晓波教授也是我的导师,之所以走上研究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道路,都是源于张老师的原因。从2007年7月到现在,已经有8年,我几乎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帮助,从指导我硕士论文、介绍攻读大学、介绍出国访学、指导大学论文和找工作,这所有的过程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在生活中,自己的执拗和不耐心,也是无数次受到他宽容和耐心的教导,跟随他8个年头,自己碌碌无为,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我真心有愧!
陈志刚教授也有太多的感谢,自从2009年他调任至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北京办公室主任以来,对我无论从学业,还是生活上都关怀备至。当年我执拗地想离开北京,他多次单独找我谈话希望我留下,至今历历在目,感动不巳。而后在浙大读博期间,也是多次来看望,在大学论文和就业方面也给予了许多无私的帮助和建议。
金松青教授是我在2012年去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学认识的,自己第一次出国举目无亲,金老师常常带着我到他家吃饭聊天,待我如作为家中后辈子弟一般,感激之情可谓溢于言表,同时也衷心感谢他的妻子红雅女士。在学业上,金老师也是时常耐心教导,不嫌愚笨。Reardom教授是我在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导师,对他感激颇多,那时Tom知道我一个人在美国孤单,也是多次遨我到金老师家一起聚餐闲谈,或到他家烧烤。有次知道我要买被子,他还专门带我去找学院的行政人员去征求帮助,Torn自己一个人虽然大大咧咧,但是对我确是关爱有加,照顾备至。如今他也六十有几,祝愿他能觅一良伴,生活安定幸福。
MSU农经资源学院的前秘书RobinsonAnn女士给我了许多感动。记得还未去MSU之前,我尚忧心住处,Arm主动提出帮我解决住宿问题,并给全院学生集体发了邮件为我寻求帮助,我真心感动。从那时起我就记得日后写致谢一定要感谢她,这种无私帮助的可贵品德正是促进自己成长的动力职称论文致谢范文论文。如今她巳退休,祝愿她退休生活过的幸福愉快!
在浙大卡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比如徐丽安副院长、郭红东教授、钱文荣教授、陆文聪教授、卫龙宝教授、张忠根教授、杨万江教授、马述忠教授、叶春晖副教授、金少胜副教授、毛迎春老师、胡伟斌老师、张霞老师等等,在这其中尤其要感谢的是我的师兄阮建青副教授,从我2010年来杭州,一直都是他在各个方面照料,要是没有他在各个方面的帮助,我的大学生涯也将大打折扣。阮师兄勤勉努力,为人正直,如今巳晋升副教授,并承担了系副主任等相关行政工作,深受学生们爱戴,祝愿他未来更加出色!
感谢攻读大学期间的同学,如刁盼盼、李静、嫣贞、张菲、石琦、梁海兵、余新平、伍骏骞、许为、王尧、李宝值等诸多同学,还要感谢黄老师门下傅琳琳、刘颖娴、郑思宁、郑军南、孙海霞、朋文欢、李懿芸等诸多同门,正是有他们的相伴,才使过去四年的大学生涯更为充实和丰富。
此外,还要感谢南京农业大学的钟甫宁教授,自从张晓波教授将我介绍过去,能得以多次机会聆听钟老师的教诲,尤其他反复强调的“间题导向”研究风格,让自己受益匪浅。还要感谢2011年和2012年到江苏沛县调研过程中,给予我们极大帮助的农业部农机司李斯华处长、沛县农机局郭松局长和吴明禄科长及其他领导,以及在2013年农村调查中给予帮助的农业部固定观察点办公室武志刚处长、王欧副处长等相关领导。
最后,在此感谢我的父母,作为一农村出身的孩子,父母将我辛苦扯大,读到大学学位,双亲殊为不易,感激之情无需言表,且祝愿他们日后生活幸福。同时,也感谢我的女朋友杨林芳女士,正是她对我的支持才使得自己顺利拿到大学学位
大学论文写作期间,获得以下项目的资助,在此深表感谢:
1、国家自科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与农民合作社发展: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中心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与优化研究。
2、国家自科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人口变化、城乡人口流动和中国的农业与农村发展。
3、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化模式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研究。
一、何谓团队及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就是一群人同心协力用群体的智慧结合成巨大的创造力,实现共同的目标。实质上就是项目管理者的联盟。
团队精神是什么?集合大家的脑力共同创造一项智能财产其产生的群体智慧将远远高于个人智慧和个人的创造力。这种神奇的东西源自于潜在的人类心智潜能它被情感丰富而被技术束缚。一群人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的创造力将产生巨大的力量。结合的创造力由于这一群人的互动关系彼此激荡而更加复杂。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之下领导变成人际互动的“交响乐指挥”辅助并疏导各种微妙的人际沟通。沟通顺畅能使思想在团队中充分交流传达并形成最佳效果,这就是“团队精神”。
团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团队精神”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推崇。比如现在就流行一种团队应聘的新方式。就是在企业招聘过程中,以一个组合、一个团队来接受企业的招聘,承担一个项目。利用集体的合力来完成工作。
二、高效团队的要素及特征
团队是由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构成的。
(一)团队的内部结构团队规模。
根据社会公平理论,每个人都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贡献和收入的平衡问题。团队成员的各种能力。包括:技能因素、个人成为团队成员的条件。团队角色。团队由许多角色构成:队长、评论员、执行人、外联负责人、协调人、出主意者、督察。这些角色各司其职,在自己的位置上为团队的工作负责。
(二)团队的外部环境
包括组织结构与权利机制。它们是:组织战略;正式规范;组织文化;组织中人员的甄选、绩效评估和奖励体系;组织的环境。
(三)高效团队的特征
有效的领导和工作开放的沟通。取长补短和相互信任与尊重。团队成员是相互依赖和互动的,他们共同完成任务。共同目标。团本队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评价标准来评价成功与否。高效的工作程序。团队有责任和义务,并根据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对与之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控制。持续地学习。
三、高效团队的建设策略
首先是尊重。一切的前提是尊重,不懂得尊重人,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个尊重不是来自“人人生而平等”的一般概述,而是来自于坚信“只要是个人,就有比你自己强的地方,就有用”。这个尊重是有形的,是可以看得出来、感觉得到的,比如说,守时、守信、虚心听取意见等。而最大、最可贵、最有效的尊重就是信任!这体现为对团队成员的合理授权和委任。
其次是沟通。把情况了解上来,把影响施加下去。好的沟通就像一个灵敏有效的神经系统,又像是机件运行的剂。沟通的手段多种多样,比如,聊天、娱乐、文字记录等。聊天也是工作。因为,那不是乱聊的,尤其在时机和话题的选择上。目的是拉近距离,融洽气氛,了解情况,施加影响。
第三是服务。这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尽可能地把自己是领导、有权发号施令的念头压下去,把监督、控制等字眼压下去。更多地想的是对这个团体的责任,目的是要把工作做好。工作最终要靠整个团队,而不是某个人来完成。要立足于服务,给团队成员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换句话说,组织者的任务是把台子搭好,让团队成员把戏唱好。不要担心会被抢了风头,不要吝啬在上级面前肯定团队成员的成绩,更不要邀功于己,诿过于人。要让团队成员放手工作,“错了,责任是我的,对了,功劳是你们的”这句话,不但要说,更要做。这里讲的服务,既是工作上的,也是生活上的,都很重要,都要尽可能细致、周到。服务做好了,管理基本上也就到家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服务不等于迁就,应该有原则。
第四是协调和组织。也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实际上,作为一种具体的技能和工作内容,这是和尊重、沟通与服务连在一起的。把前几项做好了,协调组织基本上就是个水到渠成的问题。有两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要注意实际情况,因人就势;二是要注意尽可能多地、合理地授权,管得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