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校教学管理范文

时间:2022-05-28 23:08:00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教学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校教学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 教学管理 教学改革

近些年来,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地扩大,同样每年也都有大批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踏入社会,走上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然而,这些毕业生是否能够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是否能够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否能够适应社会与校园环境的转变等等,都是和学生在高校中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决定高校高等教育成果优劣的最关键因素就是高校是否有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系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再需要那种只单单会学习的人才,需要的是一些具有专业技术基础、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进行团队合作的人才。评定当前高等教育成果的标准已经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因素,但从某一个方面已经完全不能够说明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

虽然近些年来各大高校一直在逐年地扩大招生规模,但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几乎成为各大高校的“头疼事”。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最根本的因素就是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相对于当前社会的需求有些滞后,没能够完全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传统的教育方式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学习、自我创新能力。近些年来国家多次提出了创新教育的理念,但是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难以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导致口号很响亮,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同时当前的高校教学依然遵循着以往的全面教学方法,力求能够将该专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非常系统、非常全面地教授,这种方法固然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该专业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但是这并不能限制该专业当前技术发展以及前沿技术的渗透。对科技的研究就是为了能够取代之前的老的东西,有的新技术可能还会保留之前技术的关键内容,有的新技术可能完全与之前技术原理大相径庭。因此,高等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或者课程调整时,一定要根据当前实际的社会情况以及科技发展的趋势进行有条不紊的完善,构建一个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主攻方向调整的机制,能够与时俱进,对于一些老的过时的技术敢于否认,对于一些前沿科技敢于接受。何为创新,不仅仅高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高校自身就敢于创新,敢于接受新的东西。只有这样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敢于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性研究与设计。

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不够重视学校的教学工作。现在评定一个高校的教学成果主要是看学校一些专业学生的考证率、毕业生的就业率等。所以就导致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狠抓学生的过证率,将一些证书与学生的评优、评奖、毕业挂钩,硬性要求学生必须获得一些证书。这种做法毫无科学根据,并且很大程度上还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起到相反的效果。证书的考取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证书都适合所有的学生。没必要的证书而进行全面的学习,这是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长期以此下去,学校的教学成果只是最终的一个数字,看着很漂亮很绚丽,但实质上的教学效果恰恰相反。证书固然重要,它能够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对某种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我们这里并不是否定高校对证书的要求,而是要说明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所有的证书。这就需要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实际的调研分析,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有侧重点的证书设置。社会上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要求什么样的证书,这个专业的学生通过什么样的证书能够帮助其提高学习积极性,这些都需要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研究。

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提高了,但是学生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没有充分发挥这些教学设备的作用。每个高校在成立的初期就开始对自身的教学设施设备进行着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但是教学硬件设施的提高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更为系统更为有效的教学工作。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很多高校的实验设备、实验仪器几乎都是摆设,学生要么是没什么兴趣去学习去钻研,要么就是喜欢学习但是不能够充分的满足需求。这些问题已经长期的出现在很多高校当中,老师一直充当的是“教”的角色,学生往往都是“被动”的去学习。大学校园里课堂上学生睡觉、逃课、考试屡屡出现的作弊现象实际上都与这样的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关系。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及格而努力,这样下去何谈教学效果。硬件设施的提高固然对于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并不是说硬件设施齐全,教学效果就能够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所需要研究分析的是,如何能够使得这些硬件设施发挥最大的实际作用,让想学习的学生通过硬件设施的使用更加真实地了解所学知识的用处;硬件设施的充实丰富着学生的学习氛围,使得一些对专业理论知识不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

学校在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时,设定标准并不科学。现在各个高校都有专业的考勤人员,他们工作的主要职责就是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进行随机检查,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水平进行实际的考察。学校的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能够督促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去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但是这样的教学质量评估最大的弊端是只关注教师,没能充分注意到学生。什么样的教学课堂才是最佳的呢?这要看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接受方式,对哪些专业知识感兴趣,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接受和认识这些专业技能。当前高校的教师已经不能够只单单拥有丰富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人格魅力等,能够吸引学生认真地听课。所以高校的教学管理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不仅要培训教师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对教师其他方面素养的提高进行系统的培训。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新时期;教学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化调整

一、前言

在现在教育格局改革的引领下,高校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具有差异性,这要求我们运营管理要深入学生们的生活之中,对待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绝对不能单纯依靠学生的成绩来选择对待的态度,要以来源平等的现代化方式进行教学管理。虽然作为管理者,我们依然要与学生交朋友,因为高校学生处在一个趋于成熟的阶段,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观念,重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注重高校阶段学生们心理和身体发展实践的过程。作为高校正常运行的保障,管理工作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学习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要落实到教学活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只将重心放在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更要抓紧对学生们进行社会技能人格提升的锻炼。我们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们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主人翁意识,怎样做到调动大学生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意识,要想让学生充满活力,管理者要调动整个集体的活力,要尊重学生们的表现欲和表达能力,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一个适合学生们成长的环境,如何做到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了解每个学生们的成长情况是我们今天要考虑的问题。

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方式的改进和优化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奖惩制度量化管理。表扬与批评是每个集体中管理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表扬是对一些表现对集体有积极主动向上的影响行为的一种鼓励和嘉奖制度,这是一种非常正能量的一种教育方式;与此相配合的是批评的方式,批评是指对集体活动中学生们出现的一些不正确的、消极的思想或者行为进行批判打压的一种教育方式[1]。作为高校老师来说,大学生在这个阶段趋于成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希望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不公开形式的奖惩计分管理。我们明确提倡表扬管理,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对高校大学生在校表现进行量化。对他们不好的行为或者思想也要保持一种适合的角度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与学生们交朋友,像朋友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一般找出来学生们问题,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跟学生们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这样的方式采用计算机网络形式,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又能够加强师生管理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以一种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统一化管理,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化家校联系平台。家长是学生们的第一个老师,家庭带给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无意识中不断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学生们从出生到成长,最能影响学生的成长的就是与他们家长。采用网络平台,让家长与教育工作者之间能够以一种配合的姿势,针对孩子们自身的性格或者学习特点上的差异进行适当交流,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观念的引导,让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采用计算机网络平台,使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更容易实现,在大学期间,学生与家长的联系渐渐变少,关心孩子们现状的家长也希望能够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的现状。记得苏活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和家长在培养人中起着举组轻重的作用。传统管理模式中教师要经常通过家访、电访等多种途与家长径保持联系。然而通过计算机网络,更加便捷更加实时地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将计算机网络应用到日常教学管理中。利用计算机媒体,让学生进行网上案例研究分析探讨[2]。管理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中研究如何将自我管理方式拓展到学生自我思想中,对学生开发素质,提升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出合理的管理规划。这样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获取资源进行学习,提供平台让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总结。另外,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应用,在新时期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真正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把自己与学生融为一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优化计算机网络平台管理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在运行及实施过程中,能够真正落实到日常管理中。“严师出高徒”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姑息和纵容,坚持用心做到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将责任进行到底[3]。不做传统教学模式中呆板传授知识,惩罚学生们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方式,而是要随着时代进步要慢慢改变它的模式来改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帮助他们成长,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做他们人生道路生的引路人。

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事业近几年实现了快速的、跨越式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这种大发展是在有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实现的,是在不断加强各项教学建设、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过程中实现的。在今后的发展中,高校需努力做到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改革,继续增强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

一、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1.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

要管理好学校,管理学生至关重要。要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学校必须根据《学生违纪处理办法》,结合《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每天由学生处带领辅导员老师值班检查学生们的到校及上课情况,同时检查他们的仪容仪表,纠正不规范的行为,为一天的学习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学生意识到,成绩要提高,良好的环境和纪律是保证。

2.强化教师的岗位意识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要把学生教好。一方面要求老师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制度。另一方面要制订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要求,致力于教师素质、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如《坐班制度》《备课、听课制度》和《教师工作失误处理办法》等,实现学校从管理制度到制度管人的跨越,这样既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也增强了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务处、系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针对以往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提出要求和改正意见,逐步引导全体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在认真搞好教学的同时,还要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确保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课堂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建立优秀教师队伍,优化课堂结构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正常、高效地开展的基础,是优化课堂结构的前提。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应该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情感,把“热爱教育”作为自己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信念。激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努力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重视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如组织年轻教师进行跟班考试、组织各类比赛、开展系部教研活动、外出参观学习等,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如参加课改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加学历进修,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等。

2.实施教学规范化

学校在建立正常而稳定的教学秩序的同时,要求教师严格执行教学常规要求,促使教学规范化。为了把握课改的内容,要求全体教师要互相学习和探讨,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探讨最优的教学方法,提倡与教研室的老师共同备课,深入体会教学内容,按学校统一的备课要求在上课前编写好详细的、高质量的教案,做到内容科学、准确、全面,结构完整,形式规范、合理、清楚,详略得当,切实可用,具有创新意识,不照搬旧教案。为了使全体教师能严格执行课堂教学规范化,教务处可以要求各个系部每学期安排有经验教师上示范课,再安排其他老师上公开课,新教师上汇报课,以老带新,促进教师的成长,课后进行评课,分析总结优缺点。

3.提高校园的学习氛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积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定期举行各类活动和比赛。第二课堂活动的正常开展不仅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也促使教师们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第二课堂是教师强化课堂意识的手段之一,能使教学安排有序、充实,课堂教学密度大、效率高、效果好,促使学生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三、强化学校内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步伐,离不开严格、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努力做好教学思想、教学环节、教学事务、教学质量的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将教学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人人会管理,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从最细事件入手,把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做好。同时加强教学工作的计划性和周密性,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高效达成,使每一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记载、有考评,把各项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管理效率也就能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建华.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J].中国高等教育,2007(20).

第4篇

[关键词]实践 教学 管理 强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021-01

1.高校实施实践教学管理的迫切性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由于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使得目前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许多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随着我国新时代大学生数量伴随着大学的增多而增加。高校不断扩张,高学历人才逐渐成为就业的主要力量。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我国新时代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率低的问题,都面临着“毕业就是失业”的困境。如何在就业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进行人生生涯规划、实现就业,是我国新时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一份工作对于学生非常重要,因此他们内心中还是会很想努力做好工作,而要获得一份较好的工作,学校就必须在实践教学方面多下功夫,综合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为其职业生涯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强化措施

强化实训和过程管理,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高校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人的实践能力。

第一,加大高校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水平,从而保障各种实践教学所必需的设备得到很好的落实。要实现实践教学的作用,首要影响因素就是各种实验、实训设备的配置,其作为硬件设施,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各种实践教学设施也是高校实践教学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之一,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支持高校的办学层次提升。实践教学的显著特征就是在于通过对各种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来培养社会亟需的各种机能性人才。优秀的实践教学开展必须有相应的设备给予支持。就目前情况来看,只有实践教学设备跟得上,才能促进各种实训活动的开展,无论是何种高校,如果纯粹的在理论层面给予实践教学以重视,而不能提供充分的设备操作的话,实践教学就很难培养出集应用性、实用性、社会性等于一身的人才。因此,配置实践设备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所在。

第二,努力提升双师型师资的引进与培训,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依赖于教师这一首要的生产力。高校教师是否拥有较为高超的实践教学水平,以及其相应的教学技能是否先进将直接决定能否为学生提供具有实践作用的课程。因此,高校有必要综合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学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首先要编制科学的教师培训计划,将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定时安排到企事业单位中进行考察、挂职、培训等,从而确保其能够直接与第一线的实践要求相契合。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通过创新各种规章制度来激励教师不断进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采取较为强制的措施,促使教师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各种实践教学的上岗证,从而提升教师技能层次水平,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实践教师的薪酬水平,从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来。

第三,在实践课程安排上给予充足的保障。高校在具备了实践教学软硬件基础之后,如果没能在课程设计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则很难发挥出这些软硬件的作用,因此必须在课程设计上给予实践教学以充足的课时量。事实上,不少高校的实践教学存在着如下的问题,也即在实践课程开设方面,没有在设计上和理论课程形成很好的搭配,仍然倾向干理论说教,而学生实践操作方面有所不足,这导致了实践课程只能培养出“半吊子”类型的实践型人才,显然极大的降低了实践课程的开设水平。因此,大幅度的提升实践教学课程的时间,而有针对性的降低理论课程的讲授势在必行。另外,在提升实践课程时间的基础上,高校还应当协调好校内与校外实践课程的时间分配,有效将两者加以结合。从校内实习课程来看,其应当以课堂讲授与实验室的模拟演练为主,从而为学生提供较为基础的实践操作理念;校外实践课程也就是学生的实习过程,这应当按照企业的需求,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合理的安排到各种实习岗位当中,这实际上是校内实践课程的延伸,有助于对学生的实践水平与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第四,在实习单位或在学生实习所在地聘请一些人员来对学生实习进行管理,使实习学生的管理更加直接、细致。为了实现实习管理目标,实施系统的实习培训十分必要,这也是高校的教育、培训、学习与实习等途径必须破除形式化的弊端的必经之路,逐步转变为力求实践质量效益并具有连续效果的系统化实习培训措施。任何企业为实习学生提供的机会所牵涉的范围非常广,除企业组织本身的因素外,还涉及学校或社会的教育历程。关键点在于上述途径如不能相互配合,则必损害高校学生实习的成果。举例来说,大学所培养的通才或专才如不能为企业组织所用,或学与用之间严重脱节,则所学非所用或所用非所学,无异浪费培训阶段的精力。如果高校不能针对产业需要提供适当的人才培育课程,则必会影响学生实习与发展的绩效成果。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有必要与企业进行有效的协商,选送学生分赴企业的培训机构进修或深造。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的学生实习与企业的人才需求途径彼此间的相关性与互动性增强,这也最终使得有其系统化或连贯化导向的强烈趋势。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教学干事,教学管理,考试

教学干事是高等院校教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高校各个学院教务系统管理的具体执行者、实践者、服务者和信息反馈者,作为学院教学管理执行者,他是校教务处、老师、学生这几者之间联系的枢纽和桥梁,他的工作成绩直接关系到各类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任务多样化的复杂性增强,对教学干事的技能及应变能力相应增加了不少,如何正确理解教学干事这一岗位存在的意义,如何适应教学任务的多变化,如何在持续发展的高等院校教务管理系统中落实“好学力行、严谨办学”的办学观念,是高校领导首当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干事的工作职责

对高校中的各院系而言,教学干事是院系与校教务处教学管理工作不可缺的桥梁也是具体执行者和承担者,他必须要结合教学院长并分管教学方面的众多事务,保证教务管理工作的及时落实。

1.协助工作

教学干事是教学管理环节综合协调的实际执行者。他要做到上传下达,下情上报的工作。准确将校教务处的各项任务及指示,传达给相关相关系所负责人及分管学生领导,保障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2.基础教学工作的管理

教学干事管理着教学执行过程中的很多工作,主要管理着学籍管理、成绩库管理、考试管理、试题库管理、退学条件筛查及毕业资格审查五个方面。(1)学籍管理。新生入学初统计新生学籍信息,按规定格式导入教务管理系统,并进行定期维护,尤其对学生学籍异动及时处理,以便学生紧跟着新班级上课,参加各种班级活动。(2)成绩库管理。每门课考试结束后根据教师提交的成绩更新成绩库,及时将本学期成绩库内容移至历史库中;期末后将本学期成绩单打印出来寄给每位学生的家长。(3)考试管理。统筹安排各种正常的考试(专业学位英语考试、全国大学英语CET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专业及公共基础课期末考试等)及各项课程补考工作,根据教师申请考试后的考试审批表安排各考场监考老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考场巡视人员;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全体老师参加考试监考、巡视相关内容的培训,并将文件下发至每一位班主任、辅导员手中,以便其对所带班级进行考试考场纪律的相应培训。(4)试题库管理。根据学校文件规定购置专用试题库电脑,该电脑不可上网,定期更换密码,对每一位申请考试的教师,务必将本次考试所用试卷用试题专用盘考至该电脑,以便不断完善试题库,对已用过的考试试卷做标记并将其移至相应文件夹。(5)退学条件筛查及毕业资格审查。根据校相关规定,每学期开学初筛查学生一学期必修课不及格学分达到12-16学分以及尚不及格必修课学分累计达到24-30学分的学生给予退学警告或退学处理。毕业前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不同要求对毕业生做毕业资格审核。

二、教学干事的工作特点

1.工作繁杂

开学初要做好学生补考、课程补改选及课程重修、达到退学条件学生筛查,学生评优评先成绩排名。平时要应对各年级学生成绩单打印;从期中开始进入考试高峰期,要做好各类考试的相关工作,如:试题库更新、安排监考、教师考试成绩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录入完毕、学生是否对任课老师评教及课程成绩核查等。

2.服务对象众多

教学干事的服务对象有校教务处、院系领导、老师、学生等群体。因各类对象层次不同,要求该岗位工作人员善于与各类人员打道,在处理问题的同时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更正。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而且更有利教学工作的执行。

3.较强的心理素质

教学干事的工作内容和业绩主要体现在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按要求开展等,因工作的繁琐、面对的对象较杂,工作很难做到很细致、很到位,也可能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和理解。反之,一旦出现纰漏,便会遭到指责和批评。因此,教学干事应具备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胜任教学管理工作。[1]

三、教学干事队伍的问题

虽然如今在高等院校中对教学干事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除了某些岗位被大家认为是有发展前途的,其它的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现象,尤其是教学干事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教学干事岗位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该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因此造成该岗位人员素质层次不齐,有的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有专业不对口,迫于形势不得不在该岗位任职。

2.教学干事任职时短、岗位流动性大,往往成了从其它岗位往行政岗位过渡的跳板,严重影响了教学干事队伍建设的发展。[1]

3.教学干事对岗位的敬业意识不强,整体素质难以提升,缺乏工作能动性。由于对该岗位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该岗位工作人员职称及职务的晋升机会不是很多,且得到与工作的付出不匹配。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重视教学团队发展

1.正确认识教学干事队伍建设的地位、作用和现状。尊重教学干事的劳动和权利,为其个人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环境,从而让每个人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体现自身价值,进而提高从事教学工作的成就感和荣誉感。[2]

2.树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岗位机制。在做好教学干事工作的正确引导的同时,提供继续学习深造业务能力的相关培训及各类思想教育理念课堂,使教学干事能从思想上热爱并做好本职工作,并配套合理的薪酬机制,为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大学教育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培养各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是提高教学水平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正确认识教学干事岗位、工作的重要性是建设一支一流教学管理队伍,进而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2]

参考文献

[1]温艳.试论教学干事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3

[2]褚佳强.新时期高校教学干事工作的思考.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

[3]杨光.论教学秘书如何在提高本科教学教育质量中起积极作用.教育教学论坛.2013

第6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学术视角;问题;改革

近几年,随着社会改革不断进步,高校教学管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学管理模式应该根据学术发展的要求不断改革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综合发展的依据,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科学、有效、规范的教学管理。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管理队伍建设是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高校需要全面认识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发展,将教学与科研结合到一起,顺应教育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学术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的内涵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涉及很多方面,其具体工作可以按照管理部门的差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等院校教育部所属下级教育机构对其自身的教育管理工作组织,保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遵守学校教学管理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另一类是教学管理,也就是高校对自身的教育管理。本文主要对高校自身教学管理问题从学术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二、学术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主要以教学评价和科研成果为依据。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来说,很多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更多注重科研成果,对教学成果并没有更完善的评价标准。高校教学难以进行明确的对比,所以很多高校将教师考核评价放在学术和科研成果方面,促使教师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专业领域的科研和论文方面,忽视了教学工作。然而,正是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制约了教师在学术方面的提高和发展,这也导致高校教学管理在学术管理方面不被认可,阻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

三、学术视角下如何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

1.完善学术视角下的教学管理理念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重视学术性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学术性教学评价带入教学管理制度中,促使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将研究成果带入教学实践中。教学实践也应该接受教学管理的约束,提出相应的奖惩措施,为进一步普及学术性教学管理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可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启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为教学管理改革提出更多的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教学管理理念创新,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在学术基础上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认清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加大学术教学在整个教学质量评价中的比重,完善学术教学的考核标准,将日常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质量评价。

(2)规范高校教学管理质量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应该以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为第一目标。首先,高校可以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制定科学的学生信息制度,建立教学监督小组,对教学进行随机抽查,形成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其次,教学管理工作者需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探索适合高校发展的教学管理方法,建设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再次,学校应该严格依照教学管理制度实施教学管理工作,坚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为教学管理改革创造一个民主自由的环境,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高校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高校的教育质量问题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必须紧跟时展的脚步,全面进行改革创新,否则落后的教学管理制度将严重制约高校的发展。只有教学管理改革得到足够的重视,才能让教学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学校服务,才能切实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实现教学管理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毛艺林.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及其践行途径[J]. 中国成人教育,2014(12).

[2]安志宏.精细化理念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2(75).

[3]刘Z.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4]傅昌德.高校教学督导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5]王小梅.西北民族大学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7).

[6]王俊生.教学引领.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种价值取向[J].教育探索,2012(12).

第7篇

(一)教学管理制度过于陈旧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大部分都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创新和改革的精神,面对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无法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没有机会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也的不到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高校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地方,应顺应时展的脉络,不断创新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二)教学管理制度系统性不强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系统性不强,管理工作大部分依靠以往的经验,为了完成管理任务而管理,管理工作缺乏目的性,这都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对管理制度缺乏明确认识的表现,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根据高校的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

(一)创新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理念对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完善教学管理的理念,不断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努力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促进教职工共同发展。要做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是具有权威性的硬性制度,柔性管理是以情感和精神来感染人,这是实现高校教学民主管理的有效方法,也有利于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之间关系,当前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要实现良好的发展,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还应学会合作,在健全竞争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高校各级人员之间的合作,从而做好管理工作。此外,教学管理制度应坚持民主管理,加强教师、学生等参与高校管理的权利,不断提高他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优化教学管理的制度环境建设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教学管理制度环境的建设,有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管理制度的实现也就变为可能。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首先全社会都应积极树立教学管理的意识和观念,为高校制度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高校本身也应积极不断改善校园的生态教育环境,为教学管理制度的实现提供有力的资源,高校应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校园形象,管理工作应逐步向开放式转变。此外,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也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保障。因此应逐步健全法律法规,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确立提供法律依据,使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提高教学管理制度中的服务意识

以往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控制、管理学生、教师等的行为、工作、学习,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硬性管理。而当前,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就不仅仅是为了管理学生,控制学生的行为举止,也应把服务学生作为新的管理内容,为高校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中,学生不是被管理的对象,而是被服务的对象,高校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管理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这种服务意识不仅仅是理念上的,要应用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完善的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

完善的监管和评价体系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找出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监管和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显现出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而且也是教学管理制度的有效保障。建立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时,应遵循客观性的原则,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做出真实、科学的反馈,保证教师、学生等管理效果的实现。此外,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也要满足高校发展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要求,以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为指导开展工作。与此同时,高校的教学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强调学生文化知识的提高,也要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教学质量的实现。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