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8 18:29:35
序论:在您撰写建筑研究生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两院一体化”模式下建筑学研究生培养探索
3.基于创造力构成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研究
4.寻找跨学科研究旨趣的交集——建筑学研究生跨学科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探索
5.中美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比较研究
6.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对策
7.全日制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8.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问题的思考
9.剖析与思考——论建筑学研究生教育
10.立足务实 寻求创新——从论文选题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
11.建筑设计构思的探索——荷兰TU Delft建筑学研究生课程毕业设计有感
12.基于IPA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以建筑学专业学位为例
13.对我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反思
14.中美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15.中美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16.建筑学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况及建议——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
17.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18.浅谈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19.建筑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
20.关于建筑学人才培养策略的反思与探讨
21.建筑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2.关于建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
23.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关系
24.浅析认识传统建筑学与思考新时期建筑学
25.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研究
26.建筑学重点学术期刊评价研究初探
27.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
28.嘉庚特色独立学院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9.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30.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创新实践
31.景观与建筑的融合景观建筑学的发展与实践
32.引进优质国外教育资源对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启示
33.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4.室内设计教育中建筑学背景的意义分析
35.以深化设计为主导的建筑学构成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36.建筑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37.浅析建筑学专业中环境设计课程的“以评促建”
38.对建筑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的困惑与反思
39.浅析应用型本科建筑学的实训课程模式
40.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41.对高职院校《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4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讨论
43.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44.建筑学专业教育中科学建筑观的培养
45.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46.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浅析
47.建筑地理学是有助于国强民富与国泰民安的中国特色建筑学
48.“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研究
49.基于建筑学角度的“成渝城市群”房地产价格持稳原因探析
50.低年级建筑学专业“设计结合建造”教学模式探析
51.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52.应用型本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改探讨
5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思考
54.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新模式
55.高校建筑学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
56.建筑学专业型硕士培养管理特色研究
57.关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探索
58.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
59.“一定要有自己的建筑学体系”:记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
60.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创新实践
61.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共建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
62.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63.建筑学专业国际联合教学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64.建筑学专业学生专业特长培养研究
65.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体会
66.建筑学重点学术期刊评价研究初探
67.建筑学专业型硕士培养管理特色研究
68.仿生建筑学及其应用相关探讨
69.建筑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英语教学初探
70.建筑学专业学习与教学楼的空间形态
71.关于生态建筑学的若干探讨
7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模式的优化
73.浅析对生态建筑学的几点探究
74.工程管理专业“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
75.关于生态建筑学的探讨
76.适应“卓越计划”的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77.浅谈建筑学教育中应强化建筑地域性特色
78.BIM技术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79.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学校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研究
80.建筑学专业地域性特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81.本科教育评估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评估机制探讨
82.英国建筑学学科、学位及其职业教育概述
83.刍议建筑学中的生态建筑
84.一般性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方向应面向实战的思考
85.建筑师执业注册制度下艺术类院校建筑学专业变革
86.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
87.美国大学建筑学专业Top10介绍
88.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内涵建设与优化研究
89.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90.立足务实 寻求创新——从论文选题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
91.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问题的思考
92.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93.全日制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94.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对策
95.中美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比较研究
96.寻找跨学科研究旨趣的交集——建筑学研究生跨学科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探索
97.建筑设计构思的探索——荷兰TU Delft建筑学研究生课程毕业设计有感
98.基于创造力构成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研究
我国是一个资源不很丰富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紧张已经给我们亮起了红灯。故应该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
上一个世纪末,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s)就在西方国家兴起,进而成立了国际性组织,制定了有关绿色生态建筑指标体系,开展了不少活动。如1987年和1988年分别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关“健康建筑”的国际学术会。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一项名为《21世纪议程》的文件草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新的规范写入《里约热内卢宣言》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充分尊重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实行节约。包括节约矿物、能源、水、土地、保护海洋和大气,并且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接受了这一思想。
1、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必要性
绿色建筑以美国的奥杜邦协会总部为代表,它是纽约曼哈顿最节能的建筑物,被认为是建筑环保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何谓绿色生态建筑。目前,国内认为它必须是一种节约型建筑。它将作为21世纪建筑业的主旋律,应体现在健康、节水、节地、节能、制污、循环利用。
1.1健康
人们对于“健康建筑”的重视,主要是由于出现了“建筑综合症”产生的原因有:
(1)建筑材料。尤其是现代名目繁多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和室内用具的存在,使新装修的房屋室内含有大量的甲醛、氡气、石棉、氧化物及CO2、CO等等,影响人体的健康。
(2)不恰当的节能措施。降低了室内空气的质量,联合国卫生组织WHO统计,近30%的新建及改建的建筑是有病的。
(3)厨房及其它污染。燃料在灶具中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烹饪过程中发生的油烟,主要成分为焦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焦油中的3.4-苯并芘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易引发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另外,室内用的各种清新剂,除厕剂等散发的气味亦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1.2节地
近几年来,我国因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减少50万hm2耕地,由建国50年人均耕地面积0.2hm2多减少到0.1hm2,故有关节约土地的方针十分重要。
(1)积极推进墙体材料的改革,要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鼓励采用绿色建材。采用各种板材,空心砖砌块等来减少墙体厚度,并对墙体进行合理设计,以先进的建筑结构来增加使用面积,节约用地。
(2)旧城区改造要有新模式,以便节地,严格控制城乡居民建设用地是一项长期的措施。
1.3水资源
全球淡水资源短缺。我国北方城市的资源性缺水,南方一些城市的水质性缺水已经到了对经济和社会亮红灯的程度。城乡居民用水是水资源平衡分配的重要环节,这既包含了水量问题,也包括水质问题,住宅小区水系统问题:
(1)在小区中要建立水的大循环概念,自来水、雨水、地下水、污水等,均要统一列入考虑范围,进行系统优化设计。
(2)由于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同样严重,应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强制性措施。如实行分段,梯级提高水价,对耗水量大的设备、器具要强制淘汰并强制推行节水设施等。
(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管道直接饮用水已经进入小区,形成了第二水厂,它达到了提供优质直接饮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双重目的。
(4)小区应建立水的回收和再利用系统,缺水地区应设立小区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1.4节能我国是一个能源储量并不丰富的国家,又存在着能源利
1.4节能
我国是一个能源储量并不丰富的国家,又存在着能源利用低,浪费严重等问题。
(1)我国一些工业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要高4倍,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为日本的6倍,美国的3倍,韩国的45倍。
(2)能源结构不合理,煤占70%,由于清洁煤技术尚未普及,空气污染严重。
(3)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25%,住宅每平方米能耗为相同气候能耗国家的3倍。
(4)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3%,可开采的只有206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1.5治污
要加强对污染物的排放及治理工作,达到利废、节约、环保的目的。
2、绿色生态建筑小区的要求
当前,全国上下打出绿色生态建筑小区的旗号。但是,对于绿色生态建筑小区应具备什么条件,并未明确概念,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在研究制定有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技术细则,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能源系统
进入小区的能源在一般情况下有:电、燃气、煤。对这些能源要进行优化分析,采用最佳方案,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供热、空调系统要进行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至少要达到5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鼓励采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能等其他再生资源)。2.2水环境系统
对于小区的水系统要考虑水质和水量的问题。室外系统要设立将杂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利用的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杂排水循环利用系统等。用于水景工程的景观用水要进行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小区供水设施宜采用节能节水型,要强调淘汰耗水型室内水器具,推行节水型器具。在必要的地方,同步规划设计管道直饮水系统,以便提供优质直饮水。
2.2气环境系统
小区的气环境系统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方面。室外空气质量要求达到二级标准;居住室内达到自然通风,尽可能采用绿色建材,卫生间具备通风换气设备,厨房设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达到居室内的空气质量标准,保证居民的卫生健康。
2.3声环境系统
小区的声环境系统包括室外、室内和对小区以外噪音的隔阻措施。室外声环境系统设计应满足,日间噪声小于50分贝,夜间小于40分贝;建筑设计中要采用隔音降噪措施使室内声环境系统满足:日间噪声小于35分贝,夜间小于30分贝。对于小区周边产生的噪声,如果影响了小区的声环境则应采用降噪措施。
2.4光环境系统
小区的光环境一般着重强调满足日照要求,室内要尽量采用自然光。除此以外,还应注意居住区内防止光污染,如强光广告、玻璃幕墙等。在室外公共场所地采用节能灯具,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
2.5热环境系统
小区的热环境系统要满足居民的热舒适度要求、建筑节能要求以及环保要求。对住宅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保温隔热提出要求。
2.6绿化系统
小区的绿化系统要满足居民的绿化要求。在建筑旁边进行植树,草坪等绿化,可起到防风、隔热、防尘和美化环境的效果;另外亦可达到节能、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2.7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
小区的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目的是满足小区自然环境保持一种平衡状态。采用不同的处置方式对固体废物进行管理,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在国内采用物理化学法,固化法及高温焚烧法等。建议采用动物处理垃圾。管理方面,政府部门需要在制定法规计划,改革管理机制,建立监督执法,抓好宣传教育等方面通盘考虑综合治理,鼓励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活方式,生活垃圾的收费制度等。
2.8绿色建筑材料系统
绿色建筑材料系统是满足建筑节能、环保、生态的需要。绿色建筑材料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绿色生态建筑要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要加快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并引进或提高先进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可循环或回收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3、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短缺。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出发,绿色生态建筑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青睐,它势必成为21世纪建筑的弄潮儿,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各种绿色建材的出现,科技、信息业的发展定会带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未来的建筑将会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聂梅生。论新世纪的我国住宅产业化[J].中国建材科技,2001(4)。
[2]曹永康,叶启议著。墙的节能和GRC板[A].1965-1999纤维水泥制品行业论文集[C].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3]初操,钱宜伦2000年小康住宅[A].现代与未来的国内外新型建筑材料[C].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5.
关键词:建筑;风水;环境
《黄帝宅经》曰:“地善,苗旺盛;宅吉,人兴隆。”短短十个字就完全道出风水学的精髓。风水从字面上来理解,“风”是流动的空气;“水”是大地的血脉,万物生长的依靠。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万物就能生长,人群就能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正因为有了空气与水和适宜的温度,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所以,“风水”一说也有正确所在,正因如此,“风水”在现代建筑中仍然被人们重视。
1建筑风水之风
建筑风水之风是指空气的流动,古人看风水要看住宅周围是否有风吹过,眼前豁然开朗,并无高山阻隔,以断风脉,也不宜风力过猛。风宜徐来,最理想的居住环境应有柔和的轻风徐徐吹来,清风送爽,才符合居住之道。优化建筑布局,提高住区的风环境质量,达到夏季通风良好。而在冬季,住区局部最大风速不超过5m/s,建筑物前后压差不大于5Pa,减少冷风渗透。风应该在平流层范围内,而不宜有产生紊流或涡流的大风。应该确定一个风速对人体长期健康影响的标准,也是我们现代人为了自身的健康应该考虑的,因为强旺的风以及携带的灰尘等是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的。
一般来说,新风量越多,对健康越有利。国内外许多实验表明,产生“病态建筑物综合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风量不足。新鲜空气可以改善人体新陈代谢、调节室温、除去过量湿气,并可稀释室内污染物。室内新风量根据二氧化碳的含量来确定,这是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基本方法。二氧化碳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关,可以作为室内空气新鲜程度的指标。据统计,人每日吸入的空气量约为10m3。一般来说,保证每人每小时有30m3的新鲜空气,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控制在0.1%(体积分数)左右。
躺在椅子上,沐浴着和煦的微风中,把所有的劳累和烦恼的抛开,随风而去,这样的生活应该很惬意了。
2建筑风水之水
水―宇宙万千生命因它孕育而来。人类因水而有了生命,城镇因水而繁荣。建筑活动中对自然水环境的研究和利用,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经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在古典园林中水作为一种建筑要素被广泛的采用,并得到发长和传播,确立了建筑空间水要素的重要地位。
现代建筑中,由于寸土寸金,所以并不是每家都能有一大片水,更多的是在小区内有一池塘或喷泉。喷泉的活水发出的声音,亲切而自然,也能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流水至柔而善,可轻易流过路径上各处的障碍,而涓涓细流的汩汩之声很具抚慰性,有助于令住户度过漫长的人生路里的崎岖坎坷。还有不少住宅都配有游泳池,游泳是最好的健身运动之一。在风水上,常与水亲密接触,能为身心注入水的特质舒缓紧张的工作压力和疲惫的身心,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柔韧性。除了运动的功能外,一大池水可以给干燥的空气带来水分与湿润。国际上的豪宅无不择水而建,中国自古也有择水而居的传统,此外,水景还迎和了人们亲近自然和对健康的追求,水景的生态效益和给人心灵带来的共鸣与愉悦也是不言而喻的。
3建筑风水之阳
中国地处北半球,阳光终年由南照射,自古以来,人们都以坐北朝南之势建房造宅,以求能沐浴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之中。阳光、空气、水,生命组成重要元素,阳光在现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以光为装饰。阳光感在小区环境景观中的体现则更为直接,环境作为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自然、阳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对环境景观的要求上,小区中的环境景观有别于自然环境,它是一种抽象化的自然,阳光作为自然要素之一,在这样特定的场所中,与人、建筑发生着关系,通过小区内小环境,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让人能感受阳光,聆听风声、雨声的场所,满足现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来。让人充分与阳光、自然相交流,达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和谐统一。
为了使阳光能够照射到家里。房屋日照间距的要求,是使后排房屋在底层窗台高度处,保证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房间日照的长短,是由房间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决定的,这个相对位置以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它和建筑物所在地理纬度、建筑方位以及季节、时间有关。通常以当地冬至日正午十二时太阳的高度角,作为确定房屋日照间距的依据,日照间距的计算式为:式中L为房屋间距(日照间距),H是前排房屋檐口和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差,α为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当房屋正南向时)。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房屋的间距,通常是结合日照间距卫生要求和地区用地情况,做出对房屋间距L和前排房屋的高度H1比值的规定,如L/H1=0.8、1.2、1.5等等。在高纬度地区和农村,日照间距要求可大些,L/H1常取1.5~2.0,即房屋前后的间距是房屋高度的1.5~2倍。低纬度地区在1.2~1.5左右。城市用地很紧张,日照间距往往达不到日照卫生要求,但一般要求不小于1,但实际情况中,许多仅有0.8甚至更少,这种住宅状况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阳光中的可见光谱有各种颜色,在阳光下,能够让人感受到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黄一真.现代住宅风水[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
[2]王汉清.通风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助研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助研型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各年级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研讨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在公共实验中心或在教师研究团队实验室中参与多种形式的科研项目。为了建设整个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使其顺利运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精简理论教学,调整课堂教学安排,为助研型实践教学腾出时间生物技术专业所学基础理论课程较多。长期以来,学生一致反映“学得多,用得少”。过多过量的理论学习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容易对学生学习造成“消化不良”的效果,严重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精简理论教学,可以为实践教学腾出更多时间,使教学充分体现“学以致用”,提升教学效果。助研型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不同,它需要一段连续的时间,这就要求对目前十分分散的教学课程安排进行调整,使课堂教学日程更加紧凑,这样就可以在每个学期初或者学期末有一段连续的时间以进行助研型实践教学。
2.调整实验室资源,建立开放性实验中心,为助研型实践教学腾出空间
各类实验室多年来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有着严重的重复建设、设备利用率不高、占用实验室面积过多等现象。我们可以按照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实验仪器共享中心,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生物技术公共实验中心的雏形。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在现有的条件下,为助研型实践教学腾出资源和空间。实验仪器共享中心和生物技术公共实验中心在统一管理的情况下,面向学生开放。
3.创建基于网络平台、全开放的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模式创建崭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制作实验教学课件,按实验目的与用途、实验原理、数据结果测评、实验成绩评定等几个部分进行设计。实现实验课课件的课外辅导与课堂教学指导功能的有机统一。建立师生实验课研讨的交流平台,引入研讨式实验教学。在原来实验分组的基础上,以3至4个小组组成一个实验课研讨小组,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提前认真拟好对上次实验课的书面材料并提出自己的在实验中的收益或疑问,由教师来进行解答,最后归纳总结。
4.学生参与到助研型实践教学中的方式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是科研的主力军,有可能也有必要将科研活动渗透到教学中去。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科研工作是实验的延伸与深化,让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不仅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飞跃性的提高。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鼓励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从简单的科研前期工作开始充当老师的小助手独立设计、自查资料、自拟实验方法进行探索性、创造性实验,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或相关论文,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对本专业的兴趣及创新思维。二是组织学生进入开放的公共实验室。学生可以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或选择教师的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参加各种实验技能竞赛培训和开展其它类别的实践活动。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贫困大学生资助既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又是一项难点工作。资助工作实施的效果,不仅影响到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1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历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各大高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1987年以来,教育部和财政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奖、贷、助、补、减”五项内容,自这种体系形成以来,有效地缓解了贫困生求学过程中的暂时经济困难,对顺利地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根据教育部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20%,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面临着心理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这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1]。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2]。
1.2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①贫困生认定作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校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甚至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但在资助实际中,贫困生认定方法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认定标准的动态性大;其次是认定方法的主观性大。②受资助对象缺乏主体意识。目前高校的许多贫困生缺乏主体意识,“等、靠、要”思想较重,自强自立的少,安于现状的多,积极开拓的少。当外来的关怀和资助成为习惯时,人便容易变得麻木。许多贫困生却认为这些资助理所当然,不需承担任何义务,也无需任何回报。从而形成了不劳而获、不思进取的思想。③勤工助学岗位缺乏,不能满足贫困生需求。勤工助学政策是1994年国家教委通过颁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后开始在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开展起来的[3]。目前,我校在勤工助学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勤工助学岗位缺乏、报酬较低、在资助体系中的比例有待提高;第二,校外助学岗位开拓不够;第三,勤工助学岗位基本上属于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优势。④来自于社会方面的资助资金少,尤其是用于奖励贫困学生的社会助学金更少。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主要由国家拨款、学校自筹和社会捐助三个部分组成。但在这三部分中,国家拨款和学校自筹所占比例较大,而社会捐助仅占贫困生资助经费的一小部分。⑤助学贷款的信用体系有待完善。商业银行的原则是效益性和安全性统一,实际中又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来保障银行的利益,直接导致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4]。同时,高校毕业生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完善,而学生贷款的回收率是影响学生贷款政策能否持续并健康运行的关键。⑥受资助对象缺乏责任和感恩意识。大部分贫困生具有积极向上的、自强自立、意志坚强的品质;同时贫困生还具有自卑、敏感、内向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格特性,而以上的人格特征则很容易诱使贫困生产生抑郁[5]。在现行的资助体系运行过程当中,我们往往比较注重“物质资助”,而缺乏“精神资助”,这就导致很多贫困生在毕业后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回报社会、学校的感恩意识。
2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实施建议
2.1建立贫困生有效的认定机制日常工作中,应从源头控制,明确认定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包括政府、高校、社会和学生在内的“四位一体”贫困生认定监督机制;规范认定程序,建立专门的机构,从个人申请、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及动态跟踪调查等多方面加强管理和监控;合理科学的认定贫困生,对贫困生应分层次、分重点地进行。如可将贫困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面临生存和发展问题的,第二层次是面临生活和发展问题的,第三层次是面临发展困境问题,在同一层次上的学生,应从其心理特征、在校表现、诚信意识和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情况来区分鉴别[6]。同时,应建立贫困生资助过程的监督、考核制度,使资助过程“公开”、“公平”和“公正”。
2.2加强对贫困生教育第一、学校必须转变观念,把加强贫困生的精神扶贫当作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所有开展的奖、贷、助、补、减多元化资助体系必须与教育目标完全合拍,一手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一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其自立意识;第二,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教育、使他们能正确的面对现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发挥勤工助学在资助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勤工助学是贫困生实现自我解困和自我资助的有效途径,是培养自立自强精神的有效措施,具有助学和育人的双重功效,理应成为资助贫困生的主要形式。[7]勤工助学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合理体系。第一,广泛开辟校外稳定可靠的勤工助学基地成为解决勤工助学岗位缺乏问题的突破口;第二,进一步拓宽勤工助学渠道,通过学校导师指导,充分发挥其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从以往的简单劳务型逐步向技能型、智力型、实体型转变。
2.4拓展社会资金来源,多渠道筹措经费,促使资助主体多元化第一,要做好校友的联系工作,加强与广大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方面合作,争取更多的岗位;第二,建立贫困生专项基金,由受资助的在校生、受过资助的毕业生和杰出校友三方按照一定的比例、规则和章程共同出资,设立专项的基金,使对贫困生的“爱心传递”得以维持和延续;第三,组织大学生创业。利用大学生团体社会实践或创业的部分收入来资助贫困生。
2.5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的一体化运作要实现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的一体化运作。加强对贫困生助学贷款的诚信教育,在学生贷款不同阶段突出不同重点:申请时要强调明礼诚信的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发放时要强调感恩、自强自立和社会责任的教育;离校前要强调金融信贷和法律知识的教育,建立毕业生信用平台,强化助学贷款清还督办功能[8]。
2.6培育感恩意识更培育责任意识培育感恩意识更培育责任意识。从社会层面看,助学金体现了保证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但从个体层面看,助学金体现了资助者对贫困生个人的关爱。因此,应该教育和引导每位受资助者深刻领悟和体味这种情感,通过感恩教育和责任意识培养使他们意识到有义务做出积极的心理回应。
3结语
综上所述,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关系到政府、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办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它所发挥的功能有着实效性、持久性、师范性的特点,值得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不断地利用。相信在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将得到有力的保证,贫困生资助体系也会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剑峰,等.高校贫困生的界定[J].江西教育科研,2005,(5).
[2]刘文伟,张锡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刍议[J].学工论苑340期.
[3]李汝宾.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7.
[4]刘溜.国家助学贷款为何大面积停贷[D].中国新闻周刊,2004-05-17
[5]庞衍松,金更欢.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
[6]刘黎,高朕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探析[J].科学之友,2004年10月.
论文关键词 高校 学生 法律援助 诊所教育
一、研究背景
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广义上的法律援助主体并不限于政府,社会各界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之下均可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国务院于2003年7月2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8条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在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后,我国已经形成了政府与社会混合型的法律援助运作模式。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起步晚,援助力量薄弱,法律援助供求严重失衡,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支撑。而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出现一方面对于缓解供求矛盾、补充政府法律援助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对于高校的法学教育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可以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然而,在现阶段,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发展还远不成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障碍,由于缺乏制度化的机制来规范,法律援助的效果也受到影响。但可以预见的是,高校法律援助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对于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现状
高校的法律援助活动与诊所式法律教育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其特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由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运用。诊所式法律教育一方面让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服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责任感;另一方面,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出现和普及也为高校学生开展法律援助铺平了道路。
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的起步则相对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引进这种法学教育模式。2000年9月,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别开设了诊所法律课程,并依托其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截至2012年12月,我国已有151个高校的法学院或法学系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这为高校学生开展法律援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以武汉地区的高校为例,武汉大学1992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2000年成立了“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中南民族大学于2004年12月成立了诊所法律教育中心,并依托该中心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华中科技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于2010年成立后与社区居委会有机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活动。
(一)武汉大学的法律援助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一批成立法律援助机构的高校之一,其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自1992年成立以来,不断加强自身发展优势,在武汉群众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二十余年来,中心面向全国为社会弱者义务提供法律服务,许多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而又无法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依法讨回了公道,走出了绝望和无助的困境。截至2012年12月,中心已接待咨询约50000余人次,回复信件近21000余件,电话咨询约38000余次,通过中心的网站提供法律意见1000余次,诉讼案件达18650余起,胜诉率达78%。现在的社会弱者权利与保护中心已经不依托于武汉大学,成为一个独立运作的社会团体,其发展模式在我国高校学生法律援助中独具一格,特色鲜明。
(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律援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于2000年5月成立了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的窗口,中心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法律咨询和案件。截至2012年12月,中心共接待来访者9000余人次,回复电话、信件2000余件次,写作法律文书3000余份,各类案件1200余件,其中包括创中国民间法律援助标的额之最的阳新县8岁儿童石某某高压电电击人身损害赔偿案;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湖北某船厂150余名职工房屋纠纷集团诉讼案等重大案件,受益人群遍布全国各省市。中心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实现了尽最大努力,为最需要法律服务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以实现维护社会正义,促进社会稳定的目标。
(三)中南民族大学的法律援助
中南民族大学于2004年12月成立了诊所法律教育中心,它与中南民族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开展法律援助活动。通过法律援助维护少数民族的权利是中南民族大学法律诊所的特色之一。中心截至2012年12月已接受咨询2000余次,承办案件70余起,到社区服务8次,社会调查2次。其中办理的案件以劳务纠纷、合同纠纷、相邻权纠纷等案件居多。目前,中心已经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洪山区人民法院一起,就“少数民族及其他少数人语言法务翻译诊所援助教学法探索”课题进行调研,并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四)华中科技大学的法律援助
华中科技大学的法律援助中心于2010年成立,起步相对较晚,其最大的特色是依托于社区居委会开展法律服务,服务对象也仅限于该社区居民。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设立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与华中科技大学社区居民委员会相互合作、相互配合,遴选课业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居委会为据点,为寻求法律帮助的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写作法律文书等服务。该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案件及接受咨询40余次,其中20余起为家庭和财产纠纷。该校法律援助中心运作资金主要是由该校法学院与居委会共同负担。由于资金短缺等限制,该中心遭遇了不能扩大受众、进行更深入的法律援助的尴尬。
三、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学生开展法律援助在补充法律援助资源,扶助弱势群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高校援助机构在诉讼中存在局限性
第一,目前我国将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定位为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的补充,却没有在立法上得到确认和支持,这一状况使得某些高校法律援助机构遭遇诉讼时身份不明的尴尬和运作不畅通等问题。
第二,高校学生在提供法律援助时并不具有律师身份,他们只能是以一般公民的身份来办理具体案件,因此学生的调查取证权受到一定限制。由此可见,提供法律援助的学生,要想像律师一样开展法律实践,无论在法律规定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是不可能做到的。这种状况势必会影响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对法律援助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巨大的障碍。
(二)对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成立具有特殊性,其依托的是高等院校,因而其首先要受高等院校的领导。其次,由于司法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全国法律援助工作,故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又应受司法行政部门的领导和监督。这种双重管理模式有可能造成因管理权限不明确而带来的管理缺失或管理冲突。其负面效应在于,一方面使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运作缺乏合理规制,导致无序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管理和监督的不明确,会导致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缺乏社会支持,而生存艰难。
(三)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缺乏资金支持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遭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资金不足问题。这一问题在不同的高校存在的程度有所不同。有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可以获得外来援助,但是相关基金会对于受资助的高校法援组识的审查非常严格,因而获得资助的高校比较少。其他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学校团委、院、系资助(如中南民族大学获得学校专项拨款);社团会费;商家赞助(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通过拉外援的方式曾得商家赞助);各种基金会资助;律师事务所资助;社区组织临时性赞助(如华中科技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主要依托于社区居委会);律师赞助等等。经费不足使得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负担不起进行案件所需要的各种费用,不得已放弃了一些原本可以办理的援助案件,这直接影响了高校法律援助事业的健康、长足发展。
四、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完善
(一)完善法律援助立法
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基础上。就我国目前而言,法律援助缺乏系统明确的法律法规。除《法律援助条例》之外,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一般散见于《刑事诉讼法》、《律师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行政规章中。尤其是在民间法律援助方面,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对民间法律援助组织进行规范。因此,这就需要完善我国法律援助立法,为高校法律援助确立法律依据。
首先,应对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地位予以确认。像武汉大学的社会弱者权利与保护中心这样成功注册的案例并不多见。只有立法确认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合法主体身份,进行统一注册登记管理,才是高校法律援助组织迈向规范化的第一步。
其次,开展法律援助的高校学生的资格问题应当明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从法律职业化教育的角度出发,承认提供法律援助的学生的“准律师”身份,使其在真正地从事法律职业之前,充分地参与法律实践,同时也为法律援助的高效性提供制度保障。
(二)建立高校与司法行政部门双层管理体制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作为高校内设机构,应当在日常工作、人事安排、行政管理等方面接受本校职能部门的领导,以便正常运转,获得支持。作为法律援助制度的一部分,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与司法行政部门加强沟通,在人员资格、场地、工作范围等问题上服从其管理,接受其业务指导和监督,从而保证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服务质量,杜绝低质量的法律援助机构出现。
(三)开拓多样化的经费来源
1前言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所追求的目标时,建筑行业也在关注能源以及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中国,建筑能耗目前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25%左右,且呈递增趋势,因此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有巨大潜力。建筑能耗不仅仅影响国家能源供应,而且能源使用效率的高低还影响环境,例如据有关测试[1]表明:在城市内建筑四周挂满分体式空调时,将造成局部“热岛”现象,空调机的运行能效比COP显著下降,建筑周围热环境也被严重恶化。也就说,建筑节能和居住环境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问题。
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快速提高,建筑能耗以更高的速度增加,例如冬季供热地区正迅速南扩,而北方地区空调器拥有量也迅速增加。建筑物寿命一般较长,建筑节能改造难度很大,因此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建筑能耗与环境影响便显得至关重要。而我国广大地区、不同气候、不同类型的建筑节能不是依靠墙体保温等措施就可以解决的[2],更需要从建筑设计到建筑细布构造处理以及环境控制设备及系统等各种技术的集成来解决。
另一方面,建筑环境特别是居住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居住区内的空气质量、办公或居室内的空气品质、噪声水平以及交通状况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也注意到这一现象,相继推出了以“绿色”、“生态”为宣传点的建设项目,但真正的“绿色生态”建筑或住区不仅仅是依靠多绿化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建筑物理环境中综合因素的影响,包括声、光、气流、热、能耗等诸多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模拟为主要手段,从建筑声学、光学、气流、微气候、空气品质、能耗等角度,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价,不仅有助于房地产开发商提高建设水平、增强项目市场竞争力,也有助于提高普通消费者的生态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由清华大学提出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策略等,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具体的评价内容,以期为我国实施建筑“星级”评价标准进行有益的探索。
2评价系统简介
2.1国外经验
关于建筑节能的评价,国外已经有了一些已经成熟并在实施的规范,并且有相应的标准模拟软件来评价建筑的节能状况以保证规范的实施。在美国有“节能之星”标准(EnergyStar),这个标准实施已经有10年了。它比美国“标准能源法案”(ModelenergyCode)要求更加节能30%。通过这套标准的实施,在不增加初投资的前提下可以节省30~50%能源消耗,可以节省50%的建造时间。也是因为有了这套标准,可以创造出激励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节能技术和建材发明的氛围。由于这套标准针对美国某地区而专门制订的,因此在美国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标准,例如Title-24标准主要在加州实施。
芬兰建立了一套叫做“能耗认证系统”的标准(EnergyCertificationSystem)。在香港也通过授予“建筑认证证书”(BuildingPass)的方式来对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规范。俄罗斯在莫斯科也实行了一种叫做“能耗护照”(EnergyPassport)的建筑节能规范。它包括一套新的节能标准MGSN,希望能够控制建筑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的质量,而且它可以为节能建筑提供潜在的购买者等信息,从而来促进节能建筑的良性发展。这些规范中都没有包括环境质量的评价内容,然而实际上节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水平,减少污染排放,从而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完整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评价标准中应将环境质量的评价纳入其中。
2.2主要内容
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评价系统是对建筑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给予研究,从而对建筑环境给出客观的评价和可行的建议。建筑生态环境的评价系统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小区规划评价、建筑单体评价、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评价等等;牵涉到的关键技术较多,如建筑热环境模拟、计算流体力学(CFD),建筑日照分析与采光技术,噪声控制以及建筑材料技术等。这些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交叉形成了建筑生态环境评价系统的技术核心。
开发成熟的软件系统实施建筑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在我国形成可实施的评价系统,最终可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发一套可以广泛运用的评价建筑生态与节能效果的软件平台,并形成相应的激励、保障实施措施,从而形成体系。
2.3评价方法
一个重要的工作是研究住区生态与节能效果评价指标,以及如何从模块化软件的模拟仿真结果中提炼出能充分反映建筑生态环境、能耗特征的评价参数,从而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建筑环境评价软件平台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可采用的是模拟其运行状况的方法。这个方法有两个层次的标准,首先对于规划设计层次来说,可以通过模拟其日照、噪声、空气流场以及微气候等,对其规划和建筑设计直接进行评价。第二个层次,对于节能效果,需要对其进行全年模拟分析,而不是仅仅依靠稳态计算或者是设计计算,从而给出节能效果星级评价等级。这两个层次应该是必须同时满足的。
2.4评价策略
对于评价策略,可以分两步:一、在房屋建造之前,运用评价软件对规划和设计图纸进行模拟,给出相应审核评价(Plansreview);二、在建造完成之后,对建筑进行实地抽查考核,以确定建造是否与审核后的图纸相一致,如果是一致的,可相应授予一定的环境和节能效果星级等级。
2.5系统特点
归纳起来,这一评价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a、清晰明了,易于理解与实施
b、相对灵活,可允许通过不同的手段达到相同的环境和节能效果;;
c、数据丰富且准确,能给予用户和房地产开发商明确的结论和指导依据;
d、激励机制完善,可操作。
3评价实例
以下通过实例,简要介绍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
3.1居住小区声环境
某居住小区位于北京东四环路东侧,距四环路约400m,被现状住宅区和规划的城市干道分成东、西两区。小区总面积26公顷,容积率2.0,户型以一梯两户或三户的高层、小高层单元(11~18层)组成的板楼为主,边角处辅以一梯四户或六户的点式高层(14~18层),板楼前后间距40至60m。小区的周边环境好,交通便捷,但是随着小区及周边道路、用地建设的完善,过境交通量可能会增大,小区的安静可能会受到干扰,为此业主要求进行声环境评价。
经现场实测,图中的三个主要带状噪声源可能影响到居住小区声环境,为此分别进行了模拟分析。
图1—居住小区声环境分析
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居住小区内的噪声分布,可以看到,颜色愈深的建筑所处的声环境越差,在没有采取设防噪绿带等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其临街一面的室外噪声级不能满足居住区室外白天低于55dB、夜晚低于45dB的国家标准。为此,笔者对合理降噪提出了建议。
图2—居住小区噪声分布及小区示意图
3.2建筑群空气流场分析
仍以前述居住小区为例,这种高层建筑、多层建筑混合存在的小区,其建筑群内部的空气流动情况对其微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风速太大可能对人们的生活、行动造成不便,也有可能在某些地方形成旋涡和死角,不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因此,业主提出在规划设计阶段预测居住小区内的空气流动状况,以对小区内微气候作出合理的评价。
图3—建筑群空气流场分析
上图给出了该居住小区在北京冬季典型工况(北风,风速5m/s)下,1m水平高度上的空气流速分布图,暖色调表示风速高。原本业主担心在建筑群中部的南北大通道上会有较强的气流,但由于建筑布局比较合理,模拟分析显示在这一大通道区域内风速基本小于1.2m/s,适于居民走动、生活。倒是在建筑群的一些其他局部发现,由于绕流等的影响会形成局部气流过强,笔者对此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值得说明的是,此分析结果可以多媒体三维动画显示,效果更加逼真。
3.3建筑群日照分析
当现代建筑越来越密集,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穿过的一缕阳光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建筑群日照分析被越来越重视,人们不满足于冬至日一小时日射这样的要求,而更关心在周围建筑物遮挡和建筑物自身遮挡的情况下,究竟自己等实实在在接受多少阳光。下图给出某建筑群在夏季清晨的日照与遮挡状况,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三维动画效果可将分析结果表现得更加逼真。
图5—建筑群日照分析
3.4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分析评价
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的评价内容,主要是考察人们在室外生活时切身感受到的诸如室外温度、湿度、太阳辐射、气流组织和绿化状况等微气候参数。其中温度作为人们感受居住环境好坏的主要参数,对评价小区热环境至关重要,也是影响人们在室外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它同时综合反映了诸如小区的太阳辐射及绿化状况等其它因素的作用,也是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相对较容易进行预测和比较的热环境参数。
值得指出的是,即便是同一个地区的气候情况也并不是处处相同的。“城市热岛”现象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城市化对气温影响的最突出特征,显著反映了由于城市化的结果使得城市气温与郊区或其它地区气温的不同,并将给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一般说来,认为某个区域的实际气温是由基础气温、太阳辐射、长波辐射的线性叠加得到的。区域地貌、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等因素决定了区域温度。即:M(I,t,x)=C(I,t,x)+L(I,t,x)+E(I,t,x)
其中M是区域气温,C是基础气温,L是局地地貌,E是城市化程度,I是天气状况,t是时间,x是地点。具体来说,在建筑群集地区,小区不同地方的温度环境在受相邻位置的建筑的材料结构和布局、小区的下垫面(如沙土或水泥路面)、绿化情况(包括水景布置)、以及交通和家电等人为排热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使得局地气温出现热岛或冷岛、以及滞后或提前等现象。
结合建筑群空气流动分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预测居住小区不同位置小范围内的逐时气温,同时进行比较并给出评价;所得结果既可供居民选择适合个人习惯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出参考意见,同时也能为改善居住小区热环境指明方向。
下图是某居住小区中不同位置的“热岛强度”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居住小区内热岛强度小,温度适宜,利于人们的室外活动以及室内持续进行自然通风,温度环境令人满意。其中的原因在于居住小区建筑布局合理,建筑间距选择合适(天空视角系数较高而利于长波辐射冷却);且集中绿地多,绿化好,并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人工水景布置(使得其与空气的热湿交换加强,有效地降低了空气的温度)。值得一提的是,环境最好的区域均为小区居民日常生活、起居、休憩、娱乐等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区域内的健康适宜的温度环境将极大地利于居民的室内外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图6—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分析评价
4小结
目前,该项目以被列为建设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并逐步开展整合软件系统、实际检验使用情况的工作,从对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项目入手,在实践中完善这一评价系统,并通过将建筑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理念的应用,明晰建筑生态环境的真正内涵,推广建筑节能概念,并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一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T.T.Chow,Z.Lin,ThermalProblemsofSplit-typeAir-conditioningUnitsInstalledatHigh-riseBuildingsofHongkong,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AirConditioninginHighRiseBuildings’97,pp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