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7 01:48:41
序论:在您撰写卫生评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引言
评估即价值的评定,是通过对照某些标准来判断测量结果,并赋予这种结果以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评估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从人类开始出现它就存在了。在公共卫生领域里的评估包括收集关于特定的医疗卫生保健产品或者服务的信息,意在达到这些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判断。
公共卫生评估的产生实际上可以追溯到流行病学,或者研究影响人类疾病的发生分布和原因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流行病学和医学一样古老。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被认为是现代医学之父,在公元前5世纪他就暗示一个人的外在环境和个人行为与生病是有关系的。流行病学自从希波克拉底时代就有明显的发展,在近年来它大大受益于社会科学里的方法和技术,尤其是心理学。然而,公共卫生评估的发展绝不囿于某个学科的发展,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本文探讨了公共卫生历史上应用的所有的评估方法,并提供了一些这个领域里的关键进展,对每种方法提供了人们或者组织要么使用该种方法要么在它的发展中有帮助的例子。一般而言,这个总结主要集中在监控和评估的方法而不是实际的用于说明项目或者活动成功的实际标准或者指标。我们对一般的程序和原理更感兴趣,因为我们想通过使用它们去监控和评估相关的项目以及从公共卫生监测和评估的历史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
二、西方公共卫生评估的演化逻辑
在这个部分我们提供了一个公共卫生评估历史的总结,讨论公共卫生评估是如何取得进展的。按照四种主要的评估目的,我们粗略的把公共卫生评估方法分为:基本研究、状态评估、衡量效力以及责任和遵从标准。对最重要的部分我们按时间的顺序讨论该种方法,有时和例子结合起来以更有效的说明该种方法。最后,重要的是注意某一种方法可能满足不止一个评估目的。下图是一个简化的公共卫生评估演化树,但是所提供的方法并没有涵盖公共卫生历史上应用的所有的评估方法。
(一)基本研究
在公共卫生中,任何评估回答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它发生的环境和影响它的结果的机制,例如:从业者需要理解疾病背后的原因,它们最终使用的任何活动的独立性。实际上,在从业者发展它的活动之前,它们首先必须理解疾病的分布以及它们如何转播的,对基本研究的知识积累在评估中是经常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它们为发现和或检验理论以及与活动相关的假设打下基础。
正如前面所指,早在公元前5世纪,像希波克拉底这样的学者至少已经思考到了环境、个人习惯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在希波克拉底工作后的两千年里人类思考疾病的原因,但是很少去衡量影响,直到1662年LondonerJohnGraunt出版了TheNatureandPoliticalObservationsMadeupontheBillsofMortality。该书第一次在人群中量化疾病谱,它用可利用的关于出生死亡和疾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去确定趋势,检查潜在的原因以及定量化影响,按标准化程序收集人口统计学数据形成了现代流行病学的基础,这种研究方法意味着公共卫生评估的起源。Graunt的工作也经常被认为是人口统计学的诞生,它是一个致力于研究人口的规模、构成和分布以及源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徙模式变化的学科。像流行病学一样,人口统计学在公共卫生评估里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状况评估
早期在理解疾病,疾病分布及其原因方面的努力为后来公共卫生的项目评估打下了基础。这样的信息是相当重要的,公共卫生评估者和政策制订者也需要去了解人类疾病的状况和潜在的威胁。他们甚至需要知道随着时间的过去,人类健康的变化。对状况的评估为政策制订者提供这方面的信息。状况评估包括评估特殊变量的条件和状况(例如,死亡率,儿童营养,心脏病的发病率),通常设计一些活动去影响变量。
在1970s之前,公共卫生研究者和从业者已经使用较小规模的或者非常特殊的研究和调查去理解卫生活动,以评估相关的小范围人群的健康状况。在1970s早期,尤其是在政策层面,越来越认识到需要数据进行大规模的对比。对大规模比较数据的需求促进了产生世界生产力调查(WFS),它在1972-1984年间实施。WFS是我们定义的大规模标准调查的例子。
大规模的标准调查像WFS在财务上,技术上和后勤上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导致需要确定成本-效益方法,这样才能收集到最需要的和最及时的信息。这样,快速评估方法在1970s的后期应运而生。在公共卫生领域,与在其他学科里一样,存在不同的快速评估方法。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快速评估方法可用于健康教育项目、计划设计和评估的各个环节,具有快速、无需大量理论数据资料,并能评估潜在信息等优点,但它不提供评估特殊项目层面的活动的细节性信息。
在公共卫生领域,快速评估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由扩大的免疫计划(EPI)所使用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在1974年设立扩大的免疫计划,以增加对白喉、破伤风、哮喘、麻疹和肺结核的免疫覆盖率。为了评估项目进展,在信息不是太可靠的情况下,世界卫生组织需要一个简单的调查设计以衡量各国的免疫覆盖率。为扩大的免疫计划而设计的抽样战略虽然没有传统研究方法的严格,但是它更简便和快速。
(三)衡量效果
经常地,公共卫生评估者尤其是那些工作在第一线的人不仅仅对知道一般人群的状况感兴趣,而且它们更想知道它们的项目是否对目标人群有理想的效果以及它们如何能为现在和将来的项目取得更好的效果,评估效果反映了这种需求。通过使用评估结果去确定项目的效果,在一些情况下,这种类型评估很明显的和项目活动评估紧密地连系在一起,因而直接地有助于项目的实施。然而,直到
1960年代早期这种类型的评估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此时,用在公共卫生和社会服务上的资金却增长迅速,随着在社会项目上的投资,捐赠人、政府机构和公众想知道他们的资金运行效果的证据,这样公共卫生机构开始把重点集中在更系统地衡量特定项目的效果。以项目导向的衡量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和前述的为状态评估而使用的监测与评估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模糊的,主要的区别正如我们已经定义的一样,就是状态评估独立于一个活动,然而评估效果必须与一个活动效率相连。在公共卫生衡量效果中出现了一些主要方法和创新,这些既包括以影响评估又包括采用的一些管理办法,我们主要讨论健康影响评估和实践研究。
健康影响评估,它源于前述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可以追溯到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案,该法案在确保新的发展项目、行动或者政策时充分考虑到环境问题的一股强制力量。它反映一些特殊的,在环境影响评估里没有得到充分地对待的健康问题。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在1986年世届卫生组织报告关于环境影响评估的卫生安全之后,在1980年代后期开始更多地直接提出这些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环境影响评估定义为“政策、计划和项目可能是用于判断关于人们卫生的潜在影响以及在人群中这些影响的分布的程序、方法和工具的结合。”
实践研究。在1960s中后期,由于试验研究较之在实践、技术和伦理等方面地问题难以实施,作为一个替代选择,实践研究出现了。实践研究的主要贡献来自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它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决策合理的基础。实践研究是公共卫生评估方法在严格和可靠性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在项目计划和在项目编制中监控和评估系统却落在了后面,作为回应,在70年代早期,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由LeonRosenburg领导的咨询小组,应用投入产出原理,开发出第一个逻辑框架分析法(LFA),用于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1973年由USAID正式采用逻辑框架分析法(LFA),接着传遍了世界各地,迅速被一些组织采用。
公共卫生从业者从1980年代后期广泛使用该逻辑框架,在一个完整的形式里,逻辑框架为理论以及项目的基本假设提供了一个的图形化的解释,描述投入活动、产出、结果和影响的结构已经成为公共卫生标准评估框架,它可以确定这些因素之间的项目关系和相应的指标。逻辑框架最完整的形式可以提供一个明确评估问题、衡量数据来源和数据收集点的操作性框架。
1980s尤其是90年代更加把重点放在可问责性上,虽然已经设立一些改进的方法去确定项目影响,但是效率问题仍然广泛存在,公共卫生活动也许会产出理想的结果,但是和这些结果相关的支出是多少呢?资源用在其他的活动是不是更好呢?效率分析——结果分析的一种类型,通过衡量效果或者是单位成本(财务的和非财务的)的效果回答上述问题。效率分析是评估研究回答的是关于项目成本与其收益的资金价值或者它提供的设备状况的产生的效果这样的一些问题。效果评估的两个众所周知的类型就是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率分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公共卫生领域内绩效监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需要说明影响的具体指标,尤其是在卫生保健管理领域和地区政府机构,如,美国卫生和人力服务部。加拿大政府定义绩效监测为:“正在收集资料的过程意在评估满足战略结果的进展,可能的话提供进展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警告。”
绩效衡量一般有三个特征。第一,开发一个明显的目的目标和战略;第二,开发和实施战略以评估绩效;第三,使用绩效信息以改善管理实践或者资源配置。当绩效监测可能包括过程指标时重点经常首先放在记录结果和影响上,当绩效监测紧紧集中在结果和影响上时它就不能说明投入和过程可能会有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以及这些产出和影响的获得。同样的紧紧基于绩效结果和绩效影响的评估没有提供充分的信息去完整的理解活动的效用和它实施的效果。
在1990年代早期,责任运动在公共部门里得到广泛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1993年美国政府绩效和结果法案相联系的结果管理运动,无论是动机还是责任运动都促成了在公共卫生组织里采用基于结果的管理方法。例如,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他们在1990年代后期采用了基于结果的管理方法,基于结果的管理运动直接回应了监控和评估往往只集中在产出而不是项目的实际影响的批评,基于结果的管理完全把绩效管理和监控相连。在文献中,最完整的定义之一来源于加拿大政府,它清晰地区分了RBM(results-basedmanagement)和PM(performancenitoring)。按照这个定义RBM是“一个综合地有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它整合商业战略、人、过程和标准以提高决策和驱动变化。该方法集中于过程早期的正确设计实施绩效衡量,学习和变化以及报告绩效”。同样的UNFPI定义RBM为一种改进项目和管理效力和责任的方法。根据UNFPI,RBM使用结果作为计划管理报告的基础。RBM努力通过比较和分析实际结果和计划结果通过一般的监测和评估报告,反馈和调整来提高绩效。RBM方法在公共卫生里的评估通常在大型的多边的捐赠组织里是非常普遍的。在那里,政府的政策需要结果导向的方法。
同时绩效监控和基于结果的管理变得流行起来,一些组织开始采Cracknell所描述的项目循环管理方法去监控和评估。Cracknell使用该术语是针对开发领域的,尽管有一些公共卫生组织使用监控和评估系统被归入到项目循环管理中去,这种方法结合了逻辑框架和基于结果管理的优点。项目循环管理认识到监控和评估在孤立的项目计划和实施情况下是行不通的,所以它必须溶入到项目循环中去,一些项目循环管理在公共卫生中的运用,强调直接与项目目的、目标和活动相联系的投入、过程、产出、结果和影响指标应该是混合的。当用这种办法实施时,该种方法使组织沿着活动和产出的因果链以获取特定的影响,从而显示进展,把经验教训反馈到项目管理中去,也是公共卫生项目循环管理中一些方法的普通要素。
(四)责任/和遵从标准
评估要完成的第四个目的就是责任或者遵从标准,遵从标准评估一个项目或者组织遵从规则授权标准或者其他的正式规则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捐赠人使用遵从标准监控以确保他们的资金接受者完成合同或者要求所强调的活动。在这种意义上,在衡量效力评估中的影响评估方法在有些时候就是用于责任和遵从标准目的。
在1970年,随着环境保护组织的建立和1970和1980年代对有毒废弃物的恐慌,政府和公民一样在监控环境和卫生问题时变得很积极,我们把这类的公民和监控活动称为是守门人和公民监控。环境保护署(EPA)和职业安全和卫生管理局(OSHA)是法律授权的,保护公民健康和环境的看门人组织的例子。EPA和OSHA起着正式的规范的作用去监控环境的和工厂暴力的组织,当这种暴力发生时,工厂会受到罚款和可能会失去从业的执照。公民监控是指较在不正式的场合下公民经常不是在法律授权范围类执行监控的。
当守门人和公民监控采取“大棒”的方法来监控和遵从标准时,资格认定和委派使用“胡萝卜”的方法去引诱组织满足保证人民健康和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标准,这在卫生领域里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其主要是由于医生被迫获得营业执照。直到近来这才开始作为一种给组织和公司一个竞争的契机的战略而变得流行起来。资格认定和委派在组织层次上可以使那些公司和机构区别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满足较高的质量标准,这种监控战略在管理保健领域越来越流行。
三、启示
按照评估的四个基本目的,我们讨论了在公共卫生领域里的监控和评估的演进:基本演进,状态评估,衡量效力以及责任和遵从标准。这是一个讨论公共卫生监控和评估演进的有用框架,也有些讨论了其他的一些评估目的倾向,但这里没有得以展开。这里提出了当今公共卫生监控和评估系统里的更一般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没有在演进讨论里出现,但是对理解公共卫生监控和评估的方向任然是重要的。我们之所以对一般的程序和原理更感兴趣,是因为不仅使用它可以监控和评估项目,而且还从公共卫生监测和评估的历史中可以得到的启示。这里我们总结了那些一般的因素和交叉的趋势以及强调一些上面讨论的更广泛的倾向。
(一)项目循环管理方法倾向
公共卫生评估开始把重点放在可量化的方法上(例如健康风险评估、大规模标准调查),同时现在许多公共卫生组织相应的开发出了很好的、系统的和整合的监控和评估系统。尽管在开发监控和评估系统的这些组织中,具体的步骤都不一样,但是监控和评估应该包括以下项目应该取得广泛共识:概念模型开发,计划编制,实施,监控和评估系统的修正和调整,数据分析,沟通,以及反馈到项目层和管理层的决策制定中去。
逻辑框架在项目循环监控和评估中是重要的工具,他们为概念化理论因果联系、活动点以及活动和目标状况之间的假设关系提供了图示化帮助。一些组织使用理论模型,提出在项目活动和目标情况之间的假设联系;其他组织使用逻辑框架作为计划编制工具。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逻辑框架既包括理论之间的联系也包括项目因素。
(二)结果和过程评估的增加
尽管一些公共卫生组织把结果和影响方法加入到监控和评估系统中去,但是也有一些组织强烈地争论要完全地把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完全整合到一起,他们认为评估不是简单地检查过程或者影响而应该是他二者都很重要,过程评估提供环境和对产生结果的项目的理解。然而许多公共卫生组织对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同等对待,一些组织认为过程导向评估和参与导向评估是为新公共卫生而设计的。
(三)强调方法上的精确
公共卫生领域使用精确的方法和确保在评估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整合方面相应的更为重要。在以研究为导向的组织里尤其是这种情况。在其他许多组织中,对一个特殊活动的变化指标和变化的归因进行区分有一个清清晰的认识,衡量工作尤其是后果和影响衡量必须显示因果和影响关系。
公共卫生评估的演进显示了越来越选择更复杂的方法和工具以区分项目影响和所属原因。随着这些方法和工具也越来越多的用于实践,把总项目影响从净项目影响中区分开来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加。
使用更复杂的方法和工具的趋势可能更易于面向未来,正如一些公共卫生评估专家所支持的,重新回到使用实验设计以及多阶层模型的增长,纵向的调查回归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也成为一个通用的工具,随着对健康监测和监控服务配置应该反映人群需求而这些需求随着地理状况变化而变化。
一般地,在公共卫生内部越来越重视生物学方法和系统思想。这些模型认识到真实世界装置具有动态的和不可预料的特征,模型建议卫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之间的,社会文化的,环境的政治因素所影响,为了反映这些更复杂的模型,一些评估方法开始从定量分析、实验分析到一个更广阔的系统分析。
(四)越来越多地使用定量的和混合的方法
出现在公共卫生机构里的普通的监测和评估原理使评估应该既使用定量数据也使用定性数据。定量数据来自于那些易于量化的情况,取得这些定量数据所使用的方法变化的范围很大,但是必须包括调研,实验,和直接的衡量。然而另一方面,定性数据不能以量化的数字的形式进行总结,使用收集定性数据的方法一般包括焦点人群调查,参与式调查和人种学。
CDC(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强调数量信息和质量信息的整合可以帮助确定证据是充分而全面的。Buckner等指出越来越多的兴趣放在对评估项目绩效的质量标准上来,例如,保健的质量。从业者也认识到数量方法和质量方法的互补性质,从那些不同方法的到的数据帮助确定更可靠的结果。质量评估方法越来越受到欢迎,尽管他们仍然处在使用的早期阶段。
(五)对公众的责任
近20年公众越来越重视可问责性。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者通过对项目实施促进参与的方法提供一个平台。这样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在公共卫生评估中,这成为一个基本的准则,即公共卫生利益相关者必须参与到活动中去。
对公众的责任也隐含在绩效和基于结果的衡量方法后面,这些方法反映了对更清晰地说明取得的结果和确保资源在获得这些结果时以最有效的方式来使用等等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资格认定和委派项目也反映了公众对了解和他理想的高质量的服务的需求。
总之,公共卫生评估方法可以大致分为四类:基本研究、状态评估、衡量效力以及责任和遵从标准。通过对公共卫生评估方法演变的考察,我们可得知在改领域对需要良好的监控和评估已经达成共识;越来越多地使用项目循环管理方法,该方法把监测和评估和项目计划编制清晰的连系在一起;在项目管理中重点放在结果的反馈和使用上;既使用的定性数据也使用定量数据;在机构内与监控有关的问题开始考虑合作。超级秘书网:
本文在梳理以上分析理论和工具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3A评估步骤(充分性评估、可行性评估、可能性评估)[5],并结合水和环境卫生服务在中国农村的供给情况,重点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1)水和环境卫生服务是否容易获得?主要从时间成本进行评判,包括取水时间为往返厕所耗费时间等。(2)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使用情况如何?主要从设施、服务的质量以及可持续性方面进行评价,涉及问题有饮用水的质量、厕所的质量、以及能否长期使用。(3)水和环境卫生服务能否覆盖目标人群使用。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等。(4)水和环境卫生服务能否产生预期效果?着重从经济、社会、生活质量,以及人的尊严等方面进行评估。陕北黄土高原梁峁丘陵沟壑区。近年来,该地在各级政府、国际组织的指导和帮助下一直致力改变取水难、环境卫生差的状况。2005-2007年间志丹县改厕受益人口28975人、解决饮水人口7540人、全县卫生饮水的普及率达到52.6%,居民生活饮用水4项指标合格率100%。课题组于2009年10-12月随机选取了4个改水改厕项目村———保安镇张沟门村和沙道子村,顺宁镇百草台行政村和保娃沟门村进行了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包括改水改厕前后情况,村民对于改水改厕的满意度情况等。课题组共发放问卷200份,获取有效问卷192份,问卷样本符合正态分布,问卷对比数据均通过卡方检验。访谈采用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共访谈当地村民7人,其中卫生室医生2人,小学教师2人,家庭妇女1人,学生1人,村干部1人。
水和环境卫生服务的获取改水以前,志丹县当地农村的饮用水及生活用水主要是井水以及河水,取水不便,很多农户家庭需要花上大量时间挑水以满足日常饮水及用水需要。改水项目的实施为当地农户取水用水提供了便利,69.1%的问卷调查家庭在改水后,家中有了自来水;不少农户家庭有了自家独立的水井;一些村深水井打造,用水情况有了很大改善。根据陕西志丹县4个改水改厕项目村的问卷统计,改水后,取水时间在10min以内的家庭达到了72.9%,而取水时间在40min以上的家庭仅为0.8%,改水使村民取水时间大为缩短。改厕以前,志丹当地农户家庭使用的厕所主要是简陋的茅厕或是露天的粪坑,70.2%被调查者的家中无独立的厕所。改厕后,被调查者家庭自家有独立厕所的家庭也占到了83.4%,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比例达到了72.0%。在访谈以及观察中,课题组成员也了解和观察到,无害化厕所一般都建于房屋的旁边,用厕的便利度相较于以前也大大增加。46.4%被调查者在改水以前往返厕所需的时间在1min以内,15.6%的被调查者在5min以上,改厕后,往返厕所在1min内的比例增加到了59.4%,而需要5min以上的比例降低到了8.3%。因此,水和环境卫生改善工作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大大提升了当地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品质。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使用情况42.4%和38.2%的问卷调查家庭认为“与5年前相比,所在区域的安全饮用水”有“明显改善”和“有一定改善”,改水后,卫生饮水普及,水质改善,这些都是改水受益家庭所深切体会的。在通有自来水的家庭,或是房屋附近有水井的家庭,取水用水都比较方便。但是通过村民访谈,一些村民也反应,虽然取水便利了,饮用水的水质有所保障,但是一些饮用水还存在异味,需要更好地监测。43.1%和41.5%的被调查者认为“与5年前相比,所在区域的厕所状况”有“明显改善”和“有一定改善”。改厕后有顶、有墙、有门、有便池、有粪便处理设施的无害化厕所代替了以前的简陋的茅厕和茅坑。在改厕以前,当地村民顾虑最多的雨天和夜间用厕不便、污水泛滥、臭味弥漫、不小心会掉下茅坑等问题在无害化厕所建立后都基本得到缓解或解决。使用沼气式厕所的家庭一般使用沼气作为做饭的燃料,给生活也带来了便捷。不过,调查中也发现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一些村民建成的卫生厕所未得到很好利用。三联式厕所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成本,这些都妨碍了水和环境卫生设施的后续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前期资金的浪费。目标人群的使用在问卷调查中,39.47%和48.68%的被调查妇女“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改水后饮用水状况,30.26%和48.68%的妇女“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改厕后厕所环境卫生条件,比例远远高于“不满意”的情况,问卷调查的女性对于饮用水和改厕的满意度达到了88.16%和78.95%,比男性对改水和改厕的满意度86.84%和77.88%还要高。同时,3.8%的被调查者认为改水之后“孩子上学方便”,21.80%的被调查者认为改厕之后“孩子上学比较方便”。在家庭妇女、教师、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水和环境的改善,对于家庭妇女,家务劳动变得轻松,用厕隐秘性得到保障;对于孩子,学校饮用水、厕所卫生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从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来看,当地村民、妇女、儿童对于水和环境卫生的改善都是相当满意的。村容村貌。绝大多数村民认为改水改厕后,村容村貌得到很好改善。61.8%和27.2%的被调查者“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改水改厕项目实施后,村容村貌变得更好了,7.3%被调查者“不太赞同”这一观点,而“不赞同”和“很不赞同”的比例仅仅有3.6%。自豪感。在进一步的问卷调查中,79.4%的被调查者在改水改厕后对于自己的村庄“更加喜欢了”,37.6%和45.5%被调查者认为在改水、改厕后,亲朋好友对自家附近环境给予“很高”和“较高”的评价。环境卫生的改善也促进了村民对家园的认可。肠道疾病控制和预防。29.3%和55.0%的被调查农户认为改水改厕后,自己及家人的肠道疾病有“明显减少”和“有所减少”。在问卷和访谈当地的卫生室的医生中也了解到,改水改厕项目的实施,安全饮用水的普及以及粪便处理的无害化,使水质和卫生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从而使得以饮水传播和蚊虫传播为主的肠道类疾病的发生率大大下降。卫生观念及习惯。在调查自己和周边的人卫生习惯改善方面,38.7%和37.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明显改善”,55.5%和56.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所改善”,5.8%和6.9%的被调查者认为“和以前一样”,而“比以前差”和“比以前差很多”的比例均为0%。这说明,绝大多数当地村民对于改水改厕项目的实施对于其卫生习惯改善的促进持肯定的态度。但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当地村民一些落后的卫生观念和不良习惯,仍普遍存在,如:有相当一部分村民还是习惯于喝生水,如厕后洗手的习惯并未完全养成。经济促进。32.8%和42.9%的被调查者认为环境卫生的改善对经济促进“影响很大”和“有一定影响”。对于改水、改厕后,收入是否有明显好转,30.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明显好转”,56.6%认为“有好转”,而“比以前差”和“比以前差很多”的比例都为0%。对于改水改厕后村里投资增加的情况,19.8%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很大增加”,27.8%认为“有一定增加”,9.6%认为“增加很小”,25.1%认为“没有变化”,17.6%选择了“不清楚”。在调查及访谈中了解到,虽然一些村的蔬菜大棚经济、旅游业、蓄养业的发展与改水改厕带来的环境卫生的改善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村民对于改水改厕对经济促进作用及带来的机遇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
农村改水改厕推进使农民对于水和环境卫生的服务更容易获取,水质和厕所卫生状况得到良好的改善,妇女儿童等焦点人群对于水和环境卫生服务的使用的满意度提升。同时,水和环境卫生服务提供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水和环境卫生的现状不断改善,农民对于水和环境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改水改厕维护工作、农民意识等方面。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以及相关材料,课题组认为志丹在今后的改水改厕项目的推进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其一,改水改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应在继续推进改水改厕项目的同时,强调部门之间联动、精简服务供给环节、推进饮用水监测体系的建设、加强改水改厕工程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率。其二,加强卫生宣传与教育促进。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水和环境卫生,在改善过程中不仅能直接减少与水有关的疾病、减少劳动交易时间。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方法鼓励群众更积极主动参与到改水改厕项目中,使改水改厕项目成为转变农民健康认知、促进农民公共参与、转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贫困的重要途径。
韩国在2006年对卫生服务法案进行了修订并于同年10月27日颁布,新颁布的法案中有针对HTA的相关规定。此外,新的卫生技术评估的规则也于2007年4月正式颁布。为了使卫生技术评估顺利开展,韩国卫生福利部把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的项目委托给健康保险审查与评估局。至此,新的卫生技术评估机构正式建立。2008年3月,韩国成立了国家循证医疗合作局(NationalEvidence-basedHealthcareCollaboratingAgency,NECA),目的是促进医疗技术行业的发展进步。为了适应新的卫生技术评估工作,卫生福利部在2010年6月将原来有关卫生技术评估的工作、组织和人员全部从HIRA转移到NECA,并在NECA下面成立了卫生技术评估中心(nHTACenter)。这一阶段HTA发展的特点是HTA作为循证决策的工具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重视,HTA从机构层面到具体的操作层面都不断成熟,而且有国家法律的保障。HTA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HTA在帮助卫生决策和促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2卫生技术评估机构和人员
2.1HIRA的职责
HIRA成立于2000年7月,是依据国民健康保险法第55条而成立的一个通过执行严格、公平、高效的评估和审查来致力于提高国家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公共部门。它的主要职责是在卫生福利部的指导下审查医疗费用是否合理和评估医疗服务是否恰当以及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除了审查医疗费用和评估医疗服务外,HIRA还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通过研究和学习借鉴他国经验来为政府部门提供循证决策信息。在2007年之前,卫生技术评估工作由HIRA下面的卫生技术评估委员会来承担;2007年之后,对卫生技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工作转交给了NECA。但对卫生技术经济性的评估仍由HIRA负责[4]。
2.2国家循证医疗合作局(NECA)
NECA成立于2007年,隶属于卫生福利部,它的使命是为卫生领域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从而促进国家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人民健康。NECA下设了卫生技术评估的中心(nHTACenter)。卫生技术评估中心通过对新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从而为卫生服务的提供方、政策制定者和普通民众提供综合信息。对于卫生服务的提供方来说,评估也有利于他们合理选用新的卫生技术,从而有利于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5-6]。2.3卫生技术评估专家委员会NECA下面的卫生技术评估中心设有专门的卫生技术评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是根据卫生服务法案第54条而成立的。委员会由20名卫生保健领域的专家组成,分别是:9名医学专家、2名牙科专家、2名传统医药专家、2名患者代表、3名卫生政策和管理专家、1名法律专家和1名政府机构代表。在卫生技术评估专家委员会下面还设有6个分学科的特别专家委员会,分别是内科、外科、牙科、护理学、传统医药和其它医学学科,每个分学科委员会成员不少于30名(护理学科委员会暂时只有5名成员),所有学科目前总共有548位专家成员。评估一项具体卫生技术时,会成立一个顾问小组。顾问小组根据具体的评估内容从5个分学科特别委员会中挑选10名或者更多成员。顾问小组对具体技术的评估工作提供支持[6]。
3卫生技术评估过程
[7]首先,提出卫生技术评估申请。任何机构和个人(医药企业、医疗机构或者个人)都可以提交卫生技术评估申请。申请人填写申请表并准备相关文件,然后向卫生福利部或国家循证医疗合作局提交申请。卫生技术评估中心依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决定是否受理申请。评估委员会在决定是否受理申请时主要考虑:新卫生技术的一般特性,疾病特征和疾病负担,现有类似的卫生技术和它们的缺陷,新卫生技术可能对临床的影响和潜在后果,目前新卫生技术研究的质量和数量,国内外相关的卫生技术评估经验和评估的可行性等。是否予以受理会在提交申请之日起90天内告知申请人。正式开始评估前会针对评估对象拟定一个评估方案。如果是以系统综述的形式评估,专家顾问小组会举行3次或4次会议就评估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专业评估委员会的评估结束后,卫生技术评估委员会对它的评估结果进行二次评估和审核,然后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并提交给卫生福利部。卫生福利部收到评估结果60天内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公布的信息包括技术的一般特性、安全性、有效性、适应症、适用人群等。
4卫生技术评估的应用
对卫生技术进行评估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评估结果(证据)的应用。正如韩国循证医疗合作局的使命所言:致力于提供科学的证据,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维护公众的利益,促进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所以卫生技术评估的直接作用在于生产科学证据,为循证决策服务,最终目的是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公众利益。卫生技术评估在韩国的具体应用可概括为:(1)循证决策。比如卫生福利部根据卫生技术评估报告的结果来推荐那些安全有效的技术进入医保报销目录,扩大这些新技术的使用范围,淘汰那些落后的技术。(2)政策制定。卫生技术评估为卫生政策制定服务,比如在制定药物报销目录时,韩国强制规定只有那些同时满足安全有效和经济性的药物才能纳入报销目录。在韩国,如果药物想进入医保目录,必须经过药物经济学评价[8]。又如政府还根据卫生技术评估的结果来制定扶持某些卫生技术发展的政策。(3)指导合理选用卫生技术。卫生技术评估的结果可以为医疗机构和个人在合理选用卫生技术时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时评估结果的公开可以维护民众的知情权,促进卫生技术行业的公平竞争。
5经验和启示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人员主要的研究结果产出方式、卫生技术管理决策人员对各种产出方式的偏好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对其差异进行分析。并描述不同职称、教育程度的研究人员所采用的研究成果产出方式以及不同机构、教育程度、行政级别的决策者对研究成果产出方式的偏好情况。采用预调查的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完善;正式调查时,对每份回收的问卷进行复核;问卷录入时,采用双人背对背录入的方法以保证数据的质量。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卫生技术管理决策者调查问卷203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决策者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55.2%;发放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者调查问卷561份,回收有效问卷382份,研究者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68.1%。调查对象详细情况见表1。
2.2研究方和决策方对不同产出方式的偏好情况
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人员和卫生技术管理决策者对卫生技术评估结果产出方式的偏好情况见表2。约有2/3的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人员常用的产出方式是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其次是完整的调研报告和调研报告概述,而最不常用的产出方式为在网页上研究结果、通过报纸等媒体展示研究结果、在非科学杂志上刊登文章、通过广播电视展示研究结果。对于卫生技术管理决策者而言,约有60%的决策者希望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者通过完整调研报告展示其研究结果,其次分别是通过公文初稿和调研报告概述。而对于在网页上研究结果、通过报纸等媒体展示研究结果、在非科学杂志上刊登文章、通过广播电视展示研究结果,决策者的偏好程度也最低。
2.3不同职称、教育程度的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者内部比较
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下、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3类研究人员所采用的研究结果产出方式较为一致,最常用的3种产出方式依次是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完整的调研报告和调研报告概述。而对不同职称的研究人员,正教授与讲师及以下的研究人员采用的研究结果产出方式较为一致,最常用的3种产出方式依次是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完整的调研报告和调研报告概述。而职称为副教授的研究人员,其最常用的3种产出方式依次是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完整的调研报告和国内会议报告,见表3。
2.4不同隶属部门、行政级别、教育程度的卫生技术管理决策者内部比较
就不同隶属部门而言,完整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概述、公文初稿是卫生部门和医保部门的决策者最为偏好的3种研究结果产出方式;而药监部门的决策者在完整调研报告和调研报告概述两种研究结果产出方式之外,还偏好国外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就不同行政级别的决策者而言,他们均偏好完整调研报告和公文初稿两种研究结果产出方式。此外,处级以上的决策者还偏好调研报告概述,而科级以下的决策者则偏好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对不同教育程度的决策者而言,具有博士学位的决策者最为偏好通过调研报告概述展示的研究成果,其次是公文初稿、完整调研报告、国外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而具有硕士或学士学位的决策者则最为偏好通过完整调研报告展示的研究成果,其次是公文初稿和调研报告概述,见表4。
3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结果产出方式的偏好程度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研究方和决策方之间,不同行政单位、不同行政级别以及不同教育程度的决策者之间。为促进卫生技术评估在决策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并进一步推进科学决策、循证决策,特提出如下建议。
3.1加强与决策方的沟通交流
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人员应进一步加强与卫生技术管理决策者的沟通交流。一方面有利于传递自己的思想理念,增进研究方与决策方的合作与互信;另一方面有利于及时了解卫生决策者的工作进展及面临的问题、明确对方的决策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卫生技术评估研究,进一步促进评估证据的决策使用[9]。
3.2根据需求采取不同的产出方式
作为卫生技术评估结果的利用方,决策者对评估证据是否被最终采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不同职称、不同单位、不同教育程度的卫生技术管理决策人员对卫生技术结果的产出方式有不同的偏好,因此研究人员在向不同特征的决策者提交研究结果时,应尽量采用对方所偏好的产出方式,以便提高决策者对评估证据的认可度。
3.3完善激励机制
目前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人员较常采用的产出方式多为在国内期刊上发表文章,不同职称、不同教育程度的研究人员均体现了这一偏好。这可能与现行科研考核激励机制对发表学术论文的重视有关。为了提高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人员对评估证据使用情况的重视程度,建议逐步完善激励机制,适当强化对研究成果实际利用情况的考核和相应激励。
3.4提供相应的支持与指南
促进相关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结果的决策利用,还需要有所在研究机构提供人员、财力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如制订将卫生技术评估证据转化为决策的指南、对将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决策的研究人员或研究团队给予一定奖励,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雇佣专门的人员负责开展卫生技术评估结果的传播和决策转化。
3.5强化对普通公众的传播
一、目标
根据《省卫生厅应急能力评估实施方案》及《卫生应急能力评估编制》(以下简称《评估标准》)为标准,通过开展评估,真实反映和检验我县卫生应急能力状况,查找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薄弱环节,逐步整改,不断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实现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目标。
二、内容
卫生应急能力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体系建设、装备储备、应急队伍、培训演练、宣教科研、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善后评估八个方面。
(一)体系建设。包括卫生应急体系纳入政府和卫生部门规划情况,以及卫生应急经费保障、预案和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和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等情况。
(二)装备储备。包括卫生应急装备目录和标准制订、物资调用机制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和管理制度健全等情况。
(三)应急队伍。包括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等情况。
(四)培训演练。包括卫生应急培训中长期规划制订、综合培训演练中心建立和培训演练活动组织等情况。
(五)宣教科研。包括卫生应急宣传教育材料编印、公众知识宣传、志愿者培训、媒体沟通和科研合作等情况。
(六)监测预警。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完善、事件报告和监测工作开展、风险评估机制健全、信息等情况。
(七)应急处置。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急响应启动、事件信息报送、队伍调派、物资调运和事件处置等情况。
(八)善后评估。包括卫生应急处置纳入政府奖惩、补助、抚恤和补偿等制度保障情况,以及卫生应急工作总结和评估制度建立情况。
三、实施步骤
(一)2014年10月20日前,各被检单位成立本单位的工作小组做好自查工作,并就自评中发现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将本地、本单位自评结果材料(文字版+电子版)报县卫生局应急办。自评结果材料包括《评估标准》各项得分详细情况、自评报告。
(二)2014年10月30日前,县级督导组对各被检单位进行第一轮督导,现场将存在问题进行反馈。
(三)2014年11月7日前各受检单位将第一轮督导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向县卫生局应急办进行报告。
(四)2014年11月8日至11月20日前,县卫生局将适时组织督导组在省督导检查之前再次按照《评估标准》,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抽查单位等方式,进行现场复核。
四、工作要求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海南省东、中、西部各6个乡镇卫生院共62名学员为调查对象,通过个人访谈、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理论试卷考核和临床实践考核等方式获取评估资料。调查对象中参与问卷调查者62名,参与理论考核者51名,参与临床实践考核者29名,参与访谈或小组讨论者41名。理论试卷为评估组根据培训班次自拟,均为选择题,试卷的卷面分值100分。临床考核为评估组根据基层医务人员需要的技能分类拟定了考核标准,分别为门诊病历分析与书写、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测生命体征、打结与拆线操作、换药操作、全科医疗病例综合分析和处理、医患沟通和接诊能力等8项,并给每项考核标准拟定了评分细则,每项考核总分10分,由评估组聘请的长期从事基层临床医疗工作的专家在现场对学员进行测试,由于时间有限,专家根据情况随机从8项考核标准中抽取一项对每位学员进行考核。理论试卷和临床考核标准均由三级甲等医院的相关专家进行审核。另外,评估组还查阅了理论培训负责机构海南省第三卫生学校的相关教学资料对评估资料进行补充。
1.2方法采用KirkPatrick的四层次模型评估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该模型的4个评估层次是:反应层次、学习层次、行为层次和结果层次〔1,2〕。见表1。该评价模型的具体应用如下:①反应层评估: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训人员对培训项目的印象,包括对培训科目、教师、设施、方法、内容、自己收获的大小等方面的看法等。②学习层评估:采用自测试卷的形式,测量受训医务人员对医学诊疗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③行为层评估:深入观察受训人员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行为的变化,以判断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这个层次的评估包括受训人员的主观感觉、下属和同事对其培训前后行为变化的对比,以及受训人员本人的自评。④效果层的评估:通过居民两周患病率变化来评价。
2结果
2.1反应层评估
2.1.1培训科目设置学员对课程设置的评价表明,认为基本合理的占66.1%,认为非常合理的占33.9%,没有人认为不合理。
2.1.2教学硬件条件教学硬件条件主要包括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培训学员对教学环境和设备的评价以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居多。见表2。为了对教学硬件做总体评价,现以表2中四个评价变量即理论课教室环境(X1)、实践基地环境(X2)、理论课教室多媒体设备配备(X3)、实践基地医疗设备条件(X4)满意度构成比为基础数据做模糊评价分析,构建满意度矩阵R如下,第一行为X1满意度构成,即不满意为0%,基本满意为45.16%,非常满意为54.84%,第二行至第四行分别为X2-X4满意度构成。评估认为反映教学环境和设施的四个变量X1-X4权重相同,将4变量权重经归一化处理,可得到指标变量X1-X4的权重矩阵A,A=[0.250.250.250.25];反映教学环境和设施的总体模糊评价矩阵B可计算如下:模糊评价矩阵B的结果表明,教学硬件条件满意度评价:不满意占0.88%,基本满意占45.64%,非常满意占53.49%。
2.1.3教师及教学过程评价学员对理论培训教师及教学评价从教学态度和教学过程2个大方面(每个方面分若干条目)进行了评分,每条目满分10分,6分及格(勉强合格)。总体上看,各条目评分均在8.5分以上,即各条目均为优秀。学员对临床实践培训老师评价,认为带教老师水平较好和较高者分别占52.60%和45.60%,对于老师在带教中52.60%表示基本满意,有35.10%表示满意。见表3。
2.1.4学员培训效果自我评价培训后,46.80%的学员表示能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45.20%的学员表示只能部分理解,还有8.10%表示大部分不能理解。在对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上,表示能掌握者35.00%,只能掌握一部分者占58.30%,6.70%表示大部分技能不能掌握。
2.1.5学习态度和出勤绝大多数学员培训的态度认真(63.90%)或者较认真(36.10%),大部分学员(79.70%)从未缺勤,少部分(20.30%)缺勤次数少于3次,无缺勤次数超过3次者。
2.2学习层评估
2.2.1理论考核卫生院卫生人员理论培训由海南省第三卫校负责,他们在培训前对学员进行摸底考试,培训结束后再次考试。各班次两次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除了第三卫校的自我培训考核,项目组也对学员进行考核,检测培训学员对医疗诊治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结果显示,学员理论考核情况不够理想,总体得分中位数是44.0分,最低分14.0分,最高分是80.0分。各班次考核情况看,仅妇产科平均得分数刚刚及格60分,其余班级得分平均不到60分,最低的是超声和检验培训班,平均28分。见表5。
2.2.2临床技能面试考核原则上,每位参与评估理论考核的学员都需接受临床技能面试考核,由于实际操作情况,比如学员较忙、不配合、评估行程紧等,未能对每位学员做临床实践考核。该次评估从51名参与理论考核的学员中,实践考核了29名学员。学员考核得分中位数为8.84分,各考核项目得分中位数均在8分以上。从学员专业的角度分析,各专业得分中位数也均在8.5分以上。见表6、表7。
2.3行为层评估这个层次的评估主要包括受训人员的主观感觉、领导和同事对其评价,以及学员本人的自评。评估方法为问卷调查法。
2.3.1学员的自我评价65.00%卫生院学员表示培训后自己的收获很大,35.00%的学员表示收获一般。在问及“培训的收获”时,45.90%的学员表示在“临床思维”方面有所提高,62.30%的学员表示在“理论知识”方面有所提高,68.90%的学员表示在“临床技能”方面有所提高,还有39.30%的学员表示在“医患沟通技巧”方面有提高。
2.3.2领导和同事对学员的评价采用问卷打分法调查了学员所属乡镇卫生院的领导和同事对学员的评价情况。问卷有8项指标,每个指标评分满分10分,6分为及格。调查对象按照评价指标,根据学员培训后在单位的表现情况进行逐项评分。见表8。为了得出领导及同事对学员的综合评分,在对变量n1~n8进行综合评分时,应考虑各变量的权重,该次评估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见表9。综合考虑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只取因子Z1和Z2,两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4.92%,Z1和Z2因子权重分别为各自贡献率占两者累积贡献率的比,即Z1权重ω1=0.6392/(0.6392+0.1100)=0.8532,Z2权重ω2=0.1100/(0.6392+0.1100)=0.1468。由于因子载荷反映了因子对于指标的贡献,即指标在因子上的权重,令因子载荷为F,因子权重ω,则指标权系数,对β做归一化处理,可得到指标最终权重W=β/∑β。各指标权重为W,则综合评分S=n1*w1+n2*w2+……n8*w8。见表10。全部评价主体(领导和同事)对学员综合评价分数平均为(8.61±0.87)分。领导对学员综合评分均分为(8.39±0.25)分,同事对学员综合评分均分为(8.67±0.13)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2),既两者对学员的评价相同。各评价项目领导和同事对学员评价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领导和同事对学员的评分均在8.3分以上。不同地区对于学员的综合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1577)。见表11、表12。
2.4效果层评估项目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基础医务人员的诊疗能力,提高居民的认可率,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最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故采用居民的健康水平改变来评价项目的培训效果,评估组在进行培训评估前对海南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现状进行了基线调查,资料显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0.72%,培训项目结束后评估组再次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两周患病率为20.2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3)。
今天下午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许昌市创卫迎检工作的一次动员会、攻坚会、冲刺会。刚才,申武装副市长做了一个很好的讲话,对存在的问题、对创卫迎检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对创卫迎检技术评估这十天之内的8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我完全同意,请同志们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3句话:
一、认清形势,广泛动员,实现既定目标
近几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我市的创卫工作通过了省级考评,通过了国家暗访,通过了省级整改反馈的考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4月7日动员会上,对技术评估的迎检工作进行了安排,时至今日仅仅100天。在这100天内,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正视问题增压力,各司其职明责任,强化领导抓落实,取得了很大成效。方方面面动员起来了,三区一县和市直有关单位动员起来了,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势头,解决了一些突出的问题。现在到国家爱卫会技术评估只有十多天的时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别是从刚才申武装副市长分析的问题来看,对照标准,查找不足,我们在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农贸市场管理、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整治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我们自己都不满意,对照标准,是很难通过的。因此,对迎接技术评估工作务必要高度重视,如果这次通过不了技术评估,几年来全市干部群众在创卫工作中付出的辛勤、付出的努力、洒下的汗水,就会化为泡影,我们就无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特别是要克服麻痹、松懈、畏难、厌战的思想情绪,对创卫迎检工作进行一次再部署、再动员,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把各方面工作做实、做好,确保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志在必得、一举通过、夺杯拿牌”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注重落实,确保全面达标
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这次会议的总体部署,按照申武装副市长提出的要求,采取过硬措施,抓住重点,破解难点,确保技术评估时全面达标。当前,要突出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薄弱环节。就是除四害、市容环境、五小门店管理,以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单位和社区卫生的整治问题,这是我们一直讲的薄弱环节,是难点工作,也是工作重点。其中关于交通秩序问题我强调一下,今年以来按照畅通工程的要求,我们在交通秩序上下了很大力气,加大了投入,取得了一些效果,交通事故减少了12%。但现在的问题是市民的交通意识不强,比如骑自行车走机动车道、骑摩托车占用超车道的现象就很多,公安交警和新闻媒体,对这些现象能不能公开曝光,让大家讨论讨论,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强化交通安全意识。二是突出抓好各条迎检线路和备检线路的综合整治,确保这些线路万无一失。既要抓面,也要抓点,这些必检线路、备检线路一定要抓好。三是倾力解决好夏季影响卫生状况的关键问题。也就是蚊蝇密度过高、市容环境卫生反弹的问题。客观地讲,今年老百姓反应蚊蝇的密度降低多了,但是按照专家提出的实现“视线之内不超过三个苍蝇”的要求,还是一个难点,这项工作如果抓不好,就要一票否决。所以,必须下大力气,加大消杀的力度,这个难点工作做好了也就成了一个亮点。济源市*年创卫就是在七月份,就是靠蚊蝇的密度消杀这项工作,赢得了技术评估专家们的赞赏,当然其它工作也都做得很好。同时,夏季夜市、早市的问题也要一并抓到位。四是关于拆迁工地、建筑工地的围挡作业问题。这个事情我讲过多次,一个地方拆迁之后,肯定还要建设,要建设就必须设个围墙,这是一个城市起码的要求,请建委和属地管理的地方把这件事情彻底解决好,长效坚持巩固下来。五是关于创卫宣传教育的问题。前一段时期,魏都区爱卫办经常给大家发个手机短信,提供一些创卫知识,实际上这是挺好的事情,也是一种温馨的提醒,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市民的卫生知识,进行创卫工作的宣传教育,新闻媒体在这方面也要做的更好一些,比如在电视上打些飞播、在报纸上搞一些健康知识宣传。这一方面是创卫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希望把这项工作认真的抓一抓。总之要通过这些重点工作,特别是通过刚才申武装副市长讲的工作要求,实现三个方面的工作目标。第一是通过这次打攻坚战,通过这次创卫迎检,使我们创卫工作付出的辛勤努力得到专家的认可;第二是通过这次打攻坚战,通过这次创卫迎检,使我们的创建成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第三是通过这次打攻坚战,通过这次创卫迎检,使我们的创卫成果经得起群众的评价,让群众满意。专家的认可、时间的考验、群众的评价,达到了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我们创卫迎检也就实现了目标。
三、严格督导,严格检查,落实责任追究
为进一步加大督导的力度,市创卫指挥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评估督导工作的通知》,在已经建立的十个专业督导组的基础上,实行了市级领导专项督导任务分工负责制,请各位市级领导按照要求,各司其职,抓好督导工作,特别是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要“全天候、全方位、高频次”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要实行严格的公开曝光、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创卫工作具体问题的有效解决。关于责任追究问题,上次会议上,毛万春书记和我都已经讲过,今天我再次重申市委、市政府的意见:在这次技术评估中,凡是因为工作不力、整改工作不到位、影响了全市创卫工作总体部署的,是市直的问题,要追究市直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责任,是县(区)的问题,要追究县(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责任,并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许昌市创建工作效能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规定,兑现奖惩,决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