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0 03:08:56

序论:在您撰写中国古代建筑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第1篇

引言

建筑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是人类思想的寄托,更是人类进步的载体!它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的历史文化的传统,让我们站在今天回望一下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一、儒家宗法观念与古代建筑形式

儒家文化在中国一直占主流地位,它提倡以孔子所强调的“仁”和“礼”来治理社会。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为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董仲舒在五伦的基础上又详细论证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样君臣、父子、夫妇不仅是人伦关系,更是主从关系。对君王的无条件效忠成了绝对的伦理要求和道德命令。这样儒家文化其实是慢慢演变成一套具体实在执着于尊卑等级秩序的宗法轨制。随着历史的推进,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宗法伦理成为居室建筑的表现主题。宫殿是中国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规模也最大的建筑,是中国建筑的最主要的组成,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社会政治秩序,特别是强调统治者权威的特色。宫殿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除了满足帝王的物质生活需要外,更重要是以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突出帝王的权威。为了表达宫殿的尊崇壮丽,很早以来,中国就发展了群体构图的概念;建筑群向横向生长,占据很大一片面积,通过多样化的院落方式,把群中的各种各构图元素有机组合起来,以单体的烘托对比、远道的流通变化、庭院空间和建筑实体之间虚实互映。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来达到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从而渲染出强烈的气氛,跟人以深刻感受。它也同时做为一种文化深入到各个领域之中,影响着古代建筑的发展。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传统民居的产生和发展为例,它既反映了人们的生产状况,风俗习惯,民族差异,,同时又沉淀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社会意识。尤其是宗法伦理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空间构成与场景处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步渗入人类的思维,从而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这种看法 准确地道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意境。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建筑能形成有别于其它国家民族建筑文化的格局及体系,除受制于地域、 民族、气候、制度及历史等因素外,“天人合一”这个几乎贯穿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发展之始终的哲学审美观念,则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事实表明,遵法自然,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实际上成了古代中国人营构建筑的一种自觉意识和一种理想境界。但同时,另一种文化在社会的进步中相继产生,便有了道家的自然观。

三、道家自然观与中国古代建筑

自然观是人对生活中的可见的天然世界的认识。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这种自然观的影响下,我们看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营造活动(特别是园林)时,中国古代呈现出与欧洲迥然两样的设计思想。同为人工的经营,欧洲的主要造园要素时作为人的对立面的自然之物,在中国却包容着更多的甚至作为主题与灵魂的建筑物,欧洲园林程度不同地显示了人工管理、统治的特权的痕迹,而在中国,虽然树木也经过剪裁,却因不露痕迹和合于事物原来的特性与规律而被认为时“自然”的,“虽由人作,宛若天开”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环境追求的意境。可是,历史总要前进,社会总在发展,于是中庸之道走进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四、中庸之道与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任何事都是不偏不倚,即所谓中庸之道。这种机制使得中国建筑在整体上不曾出现欧洲建筑史上那种跌宕起伏的变化,始终沿着渐变的方向走到了近代。表现在建筑形式上,就是居中的思想,正所谓以中为贵。

西汉的长安城,就体现出了居中的思想,在西汉的皇城 里,重要建筑物,建筑群与都城中轴线的关系。汉长安城的中轴线是西安门至横门,再向南穿过南郊礼制建筑,宗庙与社稷分布其东西。都城中轴线的南段在未央宫 上,未央宫是西汉都城中枢,大朝正殿又是未央宫的主体建筑,大朝正殿即未央宫前殿,位于未央宫中央。都城中轴线南段即未央宫中轴线未央宫作为最重要的宫殿 就在其中轴线上。再如唐长安城,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居中思想,而由于这种中轴线的设计,也使唐长安城达到了一种新境界。以至于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必要 材料。都城的主干道朱雀大街,是其中轴线,朱雀大街宽150米,是当时长安城最宽道路,它处于都城东西居中位置。而自南向北,依次有都城正门明德门,朱雀 门,承天门中轴线北端正对宫城南北排列的三大殿,太极殿,两仪殿,甘泉殿。它不但突出了大朝正殿,宫城正门,皇城正门,郭城正门的突出地位,围绕中轴线, 宫室,官府,宗庙,社稷,市场,里坊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东西。并且其每个里坊设计也体现了居中思想。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作为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建筑体系是一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谐调的完备统一的体系,古典建筑体系处处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征,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古典建筑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因此可得出结论古代建筑体系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于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挖掘出两者之间更多深层的联系,以求对比当代社会文化状况,对传统建筑遗存进行理解和取舍;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对我们当代的建筑设计以某种启示,启发我们对于发扬传统建筑风格的精髓,指点我们对未来设计方向的探索。

总结

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这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要有一个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却是永远的必然。

参考文献

第2篇

我们必须承认,绘画是二次元的东西,建筑是三次元的东西。而且因为绘画的意图有各种各样,会影响建筑形象描绘的精细度和写实性。但同时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古代绘画对中国古建研宄的可行性。

二、研宄方法

中国绘画与中国建筑同可在视觉感知上为人所认识理解,只要掌握相关的研宄方法,研宄者可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提取较大信息量,再结合其他研宄方法,例如实务研宂以及研宄方式主要侧重研究阶段对资料的整理及罗列以及建立绘画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其可通过分类研宄以及比较研宄再将建筑活动场景模拟重现,为其研宄的对象进行手法性基础。再通过对研宄对象分析,得以在不同方面,中国绘画体现出的中国古代建筑研宄中的资料性意义。

1.1相关其他文献研究,深入了解中国建筑的文化及历史及区别等

通过中国绘画研宄中国建筑,在具备基本的建筑素养与中国绘画艺术研究素养的同时,我们需要把握一般的研宄方式,再确定研宄对象,在图纸与空间的转化过程中,逐个深入,全面研宄了解需要研究的客体。

1.研宄方式

1.1分类研宄

分类研宄是中国古代建筑研宄重要的方法。在通过中国绘画研究建筑时,可以对绘画作品进行相应时间或者类型的分类,也可对研宄建筑进行时间或者类型的分类。之后通过对其进行下文探讨的研宄方向的共性总结或差异性总结,而整体服务于中国古建研宄。品,对建筑比较。而横向比较则是通过罗列整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绘画作品展等方面的知识资料。最后配合其他文献以及实物调查深入探讨。又比如探讨宋朝建筑形式。以清明上河图为例,研究者可片段性整理图中不同建筑,进行分类,分类可按功能分或形式分类。按功能分类即分为:城镇,城防,宫殿,衙署,宗教,祭祀,文教,会馆,园林,村落,塔,桥,枋等。而按形式则可以分为:殿堂,楼阁,亭,台,轩,榭,塔,坊等。分类后整理,根据下文谈及的研宄方向,整理其相关内容,深入了解其共性及差异性,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对宋朝建筑形式做综合性了解深入。

1.2比较研究

与分类研宄不同,比较研究主要注重通过研究建筑与其余建筑的差异性,来综合分析其建筑形式,建筑文化的特点,以及建筑转变缘由。比较分析的条理性主要有建筑纵向比体现的同种建筑类型,来比较分析,以得出研宄到碉楼,毡包等建筑类型。这些信息皆为简单对比分析得出的初步信息,如果进行深入探讨,其绘画作品为古建筑研宄提供的资料性肯定更为充实。

1.3建筑活动场景模拟重现

同时,对于写实性较强的建筑绘画作品,比如界画,其记载的史料是相当充实的。对于这类绘画,在研究时我们因此描绘连续的城市建筑也成为可能。画家把想描绘的地区沿着主要街路,不同地区视点有所变化,但各个地区的景观都能正确描绘,以此来正确地描绘连续的城市景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彩虹方向的特点差异等信息。以横向比较分析为例,分析建筑形式特点。先将所收集的绘画作品进行整理分类,从绘画作品的色彩,主题,及其中涉及的建筑类型等进行比较。从上图简单分析则可以看出,相较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藏族更带神秘宗教色彩,其对多,防卫性较强。这类从写实性绘画中得出的信息,可以为建筑提供资料性较强。包括虽然《清明上河图》的绘画不能全面的全方位的表达建筑,但是其轴侧的表达方式,可以清晰的展现建筑的两面,再通过中国古代建筑一般所具有的对称性,以及一般所具备的建筑学常识,及尺度感受。我们可以模拟出当时建筑的基本形态。再通过绘画作品中所展现的细节花样图腾等,则可以近乎完美地复制出当时的建筑,以服务于建筑研宄。2研宄方向通过上文所提供的研宄方式,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绘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相联系。之后将研究方向确定,分析可以从怎样的角度来研宄建筑,即为研宄方向。从中国绘画的二元视角到中国建筑的三元体验,我们可以从绘画作品中展现的建筑本身的形式与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宄,以完整并补充人们对古代建筑的知识。

2.1建筑本身的形式

从绘画中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本身的形式,即是注重建筑部分。其主要包括从古代绘画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研究建筑符号象征等。而再进一步探宄,则会发现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人们同样在空间形式上追求美好的个人世界,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兴起。如左图对文人私家园林的图解,外面纷纷扰扰,主人以园林的形式将自己的世界与外面的世界隔开。同样这类从绘画艺术到历史及地方文化背景,再到建筑类型研究可以与“为何宋朝楼阁建筑会兴起”“商周时期建筑的简陋古朴原因”等等研究相联系。研究需引用前文的研宄方式通过绘画主题的不同,来对绘画进行分类或比较等,再通过绘画主题与建筑类型的联系进行研宄分析。研究不同绘画主题对应的建筑类型(如下表),过程为建立绘画作品题材与建筑类型之间的联系,即因果关系探究。绘画作品作为一种二元的物质体,其在史料中最大的作用可能在于其对于符号及图腾等文化的记载。绘画作为文化的传播方式,从古到今一直与人们的思想生活相关。而其对于不同时期对于不同地域,其信仰与崇拜不同则形成的图腾文化不同。这些也会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得到剖析,无论是人物绘画,风景绘画,图腾绘画,还是建筑绘画,其中均会有体现。而该图腾文化转化为建筑语汇,则在建筑细部上体现,例如,鸱吻,脊兽,雀替,辅首,抱鼓石大样,悬鱼,各种雕刻彩绘等。所以在研宄复原中国古代建筑时,参考中国古代绘画会对建筑研宄的细节完整性产生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做研宄,其图腾绘画文化研宄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近期进行的老司城遗址复原图设计中,除参考考古报告,文献资料,实物测绘以外,对当地花瑶族居民的信仰及图腾绘画或刺绣作品的研宄也是必不可少。而这些图腾也可能会在其鸱吻等部分细节构建得以体现。按此理由复原遗址建筑也能使这类建筑文化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及资料客观性。

2.2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从“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的角度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是指,通过前文提及的

2.2.1从绘画研究建筑城市规划政策

通3D成及较及节点放大模拟现场的方《宋史?舆服志》也记载了宋代一般宅第制度”私居执政亲王日府,余官日宅.庶民日家.诸道府公门得施赣,若私门则爵位穷显经赐思者许用之.口口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用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由此可见.宋代宅第建设同其他朝代一样要遵守封建社会的整体秩序的原因了,因其非”官舍”。从《清明上河图》上反映的市井繁华可以看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并不强烈抑制工商的时代。《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东京的奢侈消费行为做了极其细致的描绘。其中对街巷的介绍一笔带过,详细描绘了酒店、饮食店和瓦子勾栏.即餐饮和娱乐场所。《清明上河图》中也有类似的反映,在所有店铺中酒店和餐饮占有绝对优势,以彩楼欢门装饰门面者除城内十字路口处刘家香铺外,其余皆为酒店。证明北宋东京的消费观念中,虽然“器物服玩”皆为奢侈消费的对象,但餐饮娱乐却是引领奢侈消费的最重要载体,超出其他消费。

2.2.2从绘画研宄城市界面

从绘画研宄城市界面以宋朝绘画作品为例。

三、结语

第3篇

对于装修、装饰特别讲究的中国古代建筑,都要美化组成建筑的各个部位或构件,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选用的形象、色彩而有所区别。房屋的基座和进屋的踏步分别是台基和台阶,给以雕饰,配栏杆,就显得格外庄严与雄伟。屋面装饰可以使屋顶的轮廓形象更加优美。如故宫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五脊四坡,正脊两端各饰一龙形大物,张口吞脊,尾部上卷,四条垂脊的檐角部位各饰有九个琉璃小兽,增加了屋顶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外檐装修有门窗、隔扇,是分隔室内外空间的间隔物,其装饰性特别强。门窗以其各种形象、花纹、色彩增强了建筑物立面的艺术效果。内檐装修是用以划分房屋内部空间的装置,常用隔扇门、板壁、多宝格、书橱等,可以使室内空间产生既分隔又连通的效果。另一种划分室内空间的装置是各种罩,如几腿罩、落地罩、圆光罩、花罩、栏杆罩等,有的还要安装玻璃或糊纱,绘以花卉或题字,使室内充满书卷气味。室内的顶棚是“天花”,即室内上空的一种装修。一般民居房屋制作较为简单,多用木条制成网架,钉在梁上,再糊纸,称“海墁天花”。重要建筑物如殿堂,则用木支条在梁架间搭制方格网,格内装木板,绘以彩画,称“井口天花”。藻井是比天花更具有装饰性的一种屋顶内部装饰,它结构复杂,下方上圆,由三层木架交构组成一个向上隆起如井状的天花板,多用于殿堂、佛坛的上方正中,交木如井,绘有藻纹,故称藻井。中国古代建筑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建筑物上施彩绘,它是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它原是施之于梁、柱、门、窗等木构件之上用以防腐、防蠹的油漆,后来逐渐发展演化而为彩画。其中和玺彩画属最高的一级,内容以龙为主题,施用于外朝、内廷的主要殿堂,格调华贵。旋子彩画是图案化彩画,画面布局素雅灵活,富于变化,常用于次要宫殿及配殿、门庑等建筑上。再一种是苏式彩画,以山水、人物、草虫、花卉为内容,多用于园苑中的亭台楼阁之上。

2中国古建筑装饰在现代包装设计上的应用

将平面设计与立体设计相结合是现代包装设计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上表现形式也同样如此。

(1)平面设计

像茶叶盒、月饼盒、酒类包装等在包装设计时,首先要通过外包装就能揭示或者映照内在的包装物品,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而现存的古建筑历史悠久、结构严谨、设计合理且具有浓厚文化内涵。如果这些产品的包装能恰如其分的运用古建筑元素进行图案的设计,不仅能体现其浓厚的文化底蕴,更能体现其产品的品质。同时对商品起到宣传、衬托作用。其次,应该把握好构图技巧。中国古建筑装饰是朴素与奢华的结合体,如民居类建筑偏重于朴素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宫廷类建筑则是以奢华、富贵、庄严为主;私家园林类建筑则追求典雅、幽静、舒适。在构图时要合理运用对比手法。如构图中图形的粗细对比、远近对比、疏密对比、静动对比等。同时,对一个包装设计来说,必须具备新颖的设计、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民族风格,而中国古建筑元素进行的包装设计正好满足这一特点。

(2)立体设计

包装的造型设计大多指包装容器的造型,它包括方型、圆型、异型等,容器形的长短宽窄和曲度变化必须符合“科学、牢固、美观、经济”的原则。如何使立体造型取得艺术美,与产品包装达到和谐统一,是包装设计的主旨。中国古建筑本身就是立体的,把这种有内部空间的结构作为包装的容器,本身就能体现立体感。中国古建筑装饰具有韵律感和秩序性,使人们看了以后感到柔和而优雅,表现出一种韵律美。月饼盒、茶叶盒、酒类包装等要体现韵律美可以通过提炼建筑装饰中的某一部分来实现,使其造型表现得既流畅又舒展。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古代;建筑;文化;特色

前言

我国古代建筑可以说是东方的文化以及哲学的载体,不但本身有着非常高的文化底蕴,同时在其平面以及外观上也能给人们一种生动并且实际的美的感受,在全球的建筑史的中所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特点。我们国家的建筑学界对于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及时有一些关注,可是对古代建筑文化特色的研究和探讨还是很不常见的。积极的总结我国古代的建筑特点,对我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以及继承还有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以及对民族传统建筑的弘扬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

一、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

中国古代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旧的文化传统,主要是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相互统一的,我国人文化中有着一种支配的地位神一般都是属于一种自然神,所以以伦理代替宗教,也就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种基础的品格。主要讲的是上下尊卑的一种礼制,在旧的文化中是包含了极大的影响力,以及有着最大的文化范畴。我国古建筑的不同门类也都展现出了相应的伦理文化的主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我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也属于是一部开展于东方大地的伦理学的鸿篇巨制,也是伦理的宗教化和审美化。到封建社会的末期,这样的一种制度在社会每个方面都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宋代的营造法式以及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可以说属于建筑著作的代表,规定了严格甚非常严厉的建筑工程的做法,这也是按照伦理的原则作为最高的文化思维尺度进行的。

二、风水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非常巨大

中华人们把大自然当做是母亲和故乡,普遍的理解为人和自然是血肉联系的、并且是相互对应的,人离不开自然,所以也就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和自然相亲和的这种哲学思想。如《周易》关于天和地以及人相互协调的思想以及老庄的道法自然和我自然以及返璞归真的思想。在古代的人们只可以栖息在山洞土穴的时候,按照需求就选择了临水和向阳以及背风的地方进行居住,主要是为了方便保温和防潮以及防兽还有防火,一直到了当代,人们在进行房屋的选择和建房屋也都要看风水,在山区则主要是以山为主,选择枕山和环水还有面屏以及向阳的地方;在平原则是以水为主要的依靠,选择四面水绕和背河的地方,就是说要选择整体的环境较好的地方,也就是风水好的地方去进行建筑。这是符合科学的选择。可以理解为风水学中有不好的东西也有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比如强调建筑还有其设计一定要注意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以及协调的关系,特别是是在风景秀丽的地方进行建筑,选址以及建筑物的体量和高度以及色调等,都一定要和景区的整体气质进行协调统一,不然可能就会产生对景区景观的人为的破坏。对风水术的科学内涵以及它的封建迷信外衣一定要进行区分。风水术在一定的含义上说就是通俗化的中国易学理论。在这样的深厚文化的影响下,我国历史上的兴国建邦和城市选址,和相宅都运用了风水术,佛教寺院的选址以及古代建筑的每个方面也都有风水理论渗透其中。

三、农业的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文化的材料模式以及组成的语汇。我国古代建筑通常都是都比较平缓,又能够让建筑群体在地面上向周围进行有序的展开,以象征严肃的人间的伦理秩序并且时我国古人又受阴阳和五行说的限制,觉得木头盖的房子就是阳气的体现以及生命的所在。这就让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黄河流域的中华先民,不但有着取之不尽的森林木材以及适合用不同的方法建筑房屋的黄土,也更喜欢用木头建造房子,于是土和木就成了中国古代建筑使用的主要材料。而以土和木两种材料的掺和选择,也就决定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技术和结构以及空间组合还有艺术的形象。

四、以诗的性情做为主要的思想的自然风景式

园林可以说在我国古建筑中有着主要的地位,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风格独特的建筑之一。我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和掘地造山,布置房屋和花还有木,并选择环境,组织借景,组成有着自然情趣的园林。还通过对大自然风景素材的概括以及精炼,建造出的理想意境,是自然景观的展现,不只对自然的单纯仿造。它总是把玲珑小巧的建筑物巧妙地组织在山和水之间,令之每一景都有诗情画意,任何空间空间都有浪漫的情调。这种诗情画意通常都展示着主人以及士大夫阶级的思想情调,以追求悠闲雅逸的意趣为原则,并且也让我国古代园林的布局还有一些具体作法有着山水画式的独特的风格,这正如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所讲,中国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这就是中国园林最基本的特点。这也是它和别的国家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唯一不同的地方。并且,老旧的建筑形式和装饰以及色彩,还有绘画和文字、雕刻以及诗词的方面也和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有着不能分割的关系,通过它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以及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些特征。更加准确的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深刻的文化内涵,掌握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是研究以及设计还有保护和抢救、弘扬民族传统建筑的主要组成。

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世界上的建筑文化的发展上,研究中国的古老建筑的平面外形还有其自身的深刻文化内涵,对我们继承以及弘扬民族传统建筑和民族精神,并且更好地吸纳一些外国优秀建筑的建筑特点,丰富还有发展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创新现代建筑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哲文.论中国建筑文化中国建筑文化大观[C]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振复.东方独特的大地文化与大地哲学[C]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第5篇

关键词:古代建筑;装饰题材;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1-0027-10

建筑装饰,一直存在于人类的建筑艺术创作活动中,是人类建筑审美语言最直观的物质化表述方式,人们通过雕刻、彩绘、镶嵌、塑造等处理手法赋予建筑外部形貌以独特的美感,以具体而生动的形象题材叙述一个建筑的思想内涵和社会精神。因此,可以说“装饰,不仅赋予建筑以美的外表,更赋予建筑以美的灵魂”。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除了在空间、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显示其独特之外,更以其丰富多样、精巧绚丽的建筑装饰令人惊叹。无论是北京故宫这样庄严雄伟的皇家宫殿,还是远在边陲的云南大理白族民居;无论是繁华都市中商贾云集的会馆,还是偏僻山村里家族祭祖的宗祠,其建筑中的梁、枋、檩、椽、柱、斗棋、门楣、天花、柱础、山墙、屋脊等无不展现出形式各异、绚丽多彩、涵意深刻的装饰。一些国内外建筑学者干脆直言:“中国建筑是装饰性的建筑。”

诚然而言,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风格丰富多变、题材内容多样、处理手法娴熟、色彩绚丽、材料运用广泛以及雕刻工艺精巧等,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的确是独树一帜、赫然超群。它不仅有官式装饰与民间装饰之分别,而且地域性、民族性的个性特征也十分鲜明。与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建筑装饰不同,中国建筑装饰尤其在题材方面所表述的文化意义更是极为广泛、寓意深长,它涉及社会伦理、宗教、文学、戏曲、绘画、风水、生活等诸多内容,上至天文、下到地理,纵穿历史、横贯江河,既包含严肃的伦理说教和人生哲理的题材、又充满生活情趣、诙谐而活泼的题材,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建筑所蕴含的多元化文化和深厚的人文精神。

一、装饰题材的发展与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装饰,大概以距今约5000多年的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村女神庙建筑遗址中出现的“彩绘”、“线脚”等为已知最早的建筑装饰实例。比其稍晚的是陕西省临潼县姜寨建筑遗址中龙山文化时期的居室,地面刷饰白灰以求光洁和防潮。

夏商时,因诸事皆“惧鬼崇神”,青铜器装饰采用绳纹、云雷纹、环带纹、夔纹、饕餮纹、象纹、龙纹、凤纹、鹿纹、蚕纹等抽象化的纹样为题材,由此可推当时的建筑装饰题材亦大体相同。根据相关考古发掘资料,此时建筑装饰的部位可能是人们认为建筑中最为瞩目或显著的构件,如大门的兽面铺首、屋面瓦当的装饰等。西周晚期,出现半圆形瓦当,纹饰以素面为多,也有重环纹、纹、回纹、兽面纹和饕餮纹,如陕西宝鸡市扶风召陈村的西周晚期大型建筑基址发掘的半圆瓦当纹饰即是重环纹(图1)。

春秋战国,建筑装饰日益兴起,不仅瓦当有装饰纹样,而且瓦钉上也有,同时装饰题材更加丰富,除云纹、山气纹、星光纹、兽面纹和饕餮纹等纹样外,还出现鸟、鹿、犬等动物图像题材以及文字装饰题材的半瓦当,如:河北燕下都出土的瓦当以饕餮纹和山云纹等装饰题材为多,尚有少量的对鸟纹。再如,临淄齐故城出土的瓦当以太极气树纹(图2)及太极气树双兽纹为多(图3)。此外,建筑山面、梁架和蜀柱等部分构件也开始有了装饰,其中蜀柱的装饰采用了植物题材,如《论语・公治长》所载:“臧文仲居蔡,山节藻税。”与此同时,建筑装饰也逐步形成了比较严格的等级规定,《礼记・明堂位》曰:“山节藻税……天子之庙饰也。”可见,前述文献中“臧文仲”已经逾越制度规定了。东周末年,王朝逐渐衰落,诸侯逾制现象常有发生,正如汉代荀悦《汉纪・文帝纪上》所说:“及至周室道衰,礼法隳坏,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节藻税。”

秦代,沿袭战国阴阳思想的影响,瓦当装饰题材大量运用各种阴阳气旋错行的纹样,如咸阳窑店出土的秦瓦当(图4),其纹饰表述“外部十气纹为十干,左旋;内四阴数右旋 ”。此外,还有表示“八节之气”的瓦当,中乳为阳、八向左旋气纹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图5)。此外,秦代瓦当装饰还有花蒂纹(如陕西淳化县下常村出土瓦当)、动物交颈纹(如陕西凤翔铁沟村出土瓦当)等。

及至汉代,建筑瓦当的装饰题材发生很大的变化,装饰纹样更加丰富,除初期继承和保留战国至秦代的纹样外出现了新的纹样题材,其中有:神兽、星相、文字、动物、几何图案等(图6、图7)。不仅如此,在宫殿、祀庙和陵寝等重要建筑的铺地砖、空心砖、条砖上还出现了装饰有几何纹、龙纹、文字和建筑图案等题材的模印花纹,反映了汉代建筑砖瓦构件装饰题材的多样性特征(图8、图9)。

汉代的地面建筑虽然存留不多,仅存于世的为分布在四川地区及河南登封一带的石阙、山东地区汉墓的享堂石祠、北京西郊的汉墓墓表以及西安附近的汉代陵墓石像生等,但是从这些遗留建筑和石像生上,依然可见一些地面建筑局部构件装饰题材的运用情况,如四川雅安县高颐墓阙的母阙顶部檐下可分为三个部分,上段饰有以祥瑞神兽、羽人、舞乐等为题材的浮雕石刻,中段则装饰以三朵斗棋以及棋间雕刻舞乐人物,下段四角雕刻力士人物鼎承整个檐部,中间装饰兽面浮雕;此外,母阙的阙身上部则雕刻车骑出行浮雕图案,子阙檐部也饰有斗棋、神兽等(图10)。

汉代地下墓葬建筑中大量画像砖石上的装饰题材更是充分地展现了汉代建筑装饰的社会文化风貌特征,其中既有描绘墓主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又有表现向往神仙世界的图景,前者如江苏睢宁双沟发现的汉画像石中雕刻墓主的出行、宴饮、舞乐生活等内容(图11);后者如山东沂南汉墓中的门楣石、立柱上装饰题材描绘了传说中的冥界图案,内部石柱、斗棋雕刻成象征羽化成仙的附翼形象(图12)。从中可见,汉代社会不仅追求现实的享乐生活,而且还在独尊儒家文化的同时,依然崇尚先秦的神仙观、阴阳观以及民间流行的五行思想。

根据目前全国发掘出土的汉墓画像石的考古研究资料表明,不同地区汉代画像砖石的装饰题材内容有所差异,河南南阳汉画像石早期题材为建筑、历史故事、星宿图像等,中期题材为宴饮生活、舞乐百戏和出行图等,晚期题材为门吏、动物等(图13)。商丘一带汉画像石的装饰题材主要为祥瑞、神仙、辟邪、珍禽异兽等。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装饰题材比较丰富,主要为生产劳动、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祥瑞神兽等(图14)。江苏徐淮扬地区的汉画像石的装饰题材主要是神话故事、祥瑞神兽、神仙人物、宴饮出行、舞乐百戏以及建筑形象等。四川地区汉画像石的装饰题材则是生产劳动、宴饮生活、车骑出行、舞乐百戏、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神仙人物等(图15)。陕北地区以绥德为代表,装饰题材则以农牧、畜牧、狩猎等为主,也有一些神仙人物和祥瑞神兽等内容。

综上所述,汉代画像砖石装饰题材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反映现实生活、人物活动和生产劳动等生

动场景为主,同时也有展现神话故事、神仙人物和祥瑞辟邪等寄托精神的画面,由此折射出汉达的社会经济、深邃的文化意识、娴熟的雕刻艺术、先进的模具制作技术以及丰富的生活内容等。

此外,汉代陵墓中随葬的陶楼明器,也非常直接而具象地反映了当时的建筑特征,其中不少实例很清晰地呈现了一些建筑部位的装饰形式,不过这些装饰并非是独立的,大都结合建筑构件外露部分进行形状美化的装饰性处理,如屋顶正脊两端做成飞翅状、大门门楣上的门簪做成方形或菱形以及大门上安置铺首的形象(图16)等。但是,陶楼明器上的窗棂却颇具有装饰性,装饰纹样有斜纹格、锁纹、菱花格等(图17)。

魏晋南北朝时,儒学衰落、玄学兴起以及佛教在民间广泛流传,导致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发生巨大转变,另外加上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促使建筑装饰题材出现焕然一新的变化。

一方面,继承和保留了汉代的部分建筑装饰题材,如北齐时期邺城宫殿遗址发掘的云纹、文字、莲瓣、人面瓦等瓦当装饰题材。另一方面,产生了新的装饰题材,如:铜雀台遗址所发掘出的东魏北齐时的“石螭首”建筑装饰构件、兽面铺首、石门墩以及陶制鸱尾,北魏时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石雕柱础(图18),北朝洛阳宫殿脊兽方砖(图19)以及南朝陵墓神道两侧排列着神道柱、天禄、麒麟、辟邪等装饰物,却是这一时期特有的题材造型。此外,还有一些石刻反映的建筑形象中屋脊两端所采用的鸱尾、兽面等构件装饰(图20),则具有厌胜驱邪镇脊的装饰功能。

特别是,由于中原汉文化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和从西域传来的波斯、印度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装饰题材中又出现了莲瓣、缨络、卷草、火焰、飞天、狮子等许多新的外来装饰元素,如河南登封嵩岳寺北魏砖塔,塔身门额做成火焰尖券形,上饰三个莲瓣,券角饰有对称的外券旋纹;塔身转角砌出倚柱,柱头饰火焰宝珠与覆莲,倚柱之间佛龛内外有彩画痕迹;龛下部基座正面两个并列的壶门内各雕一尊狮,立卧各异、造型雄健。

隋唐时期的佛教装饰题材基本承袭了南北朝的内容,但风格更加圆润、饱满和柔美。装饰纹样由单一纹样转向组合纹样,如:卷草凤纹、狮鹿卷草纹、佛像迦陵频加卷草纹。除此而外,还出现了新的纹样形式如:回纹、连珠纹、海石榴凤纹、葡萄纹、团巢纹、宝相花等。而此时的瓦当装饰纹样则与以往不同,也由莲花与连珠两种题材组合而成。

其他建筑装饰题材的变化,如塔门两侧出现持剑武士的雕像、柱础刻覆盆莲花、须弥座束腰转角刻力士人像等,这在河北房山县云居寺小塔、山西平顺县海会院明惠大师塔以及南京栖霞寺塔等建筑中均可见例。另外,在南京栖霞寺塔各层塔檐垂脊端部出现了螭首垂兽的做法;唐代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五代卫贤《高士图》等一些绘画中的建筑山面则出现了“悬鱼”形象。在唐献陵等墓前神道一侧有“鸵鸟”石刻,这种新的动物题材反映了唐代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北宋商业经济和技术工具发展很快,城市变得空前的繁荣,市民生活多样化,园林、娱乐性建筑大量兴建,风格趋向细致工整,柔美绚丽。此时的建筑装饰,重要建筑除有正脊吻兽外,垂脊上也有垂兽、走兽,而且正脊吻兽一改隋唐“鸱尾”的形象,转变为具象的“龙吻”或“鱼龙兽”。其事例均可从《清明上河图》城楼屋顶、《中兴应桢图》的王府、《文姬归汉图》等大批宋画中的住宅屋顶得以见证。瓦当装饰纹样题材有兽面、花卉、花纹等。此外,北宋建筑中还有以“盘龙”、武将人物等装饰柱子的,前者如太原晋祠圣母殿前檐柱饰雕盘龙;后者如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石雕柱。另,河北省赵县陀罗尼经幢中出现仿写自然山水的须弥山、城阁和狮象等为题材的装饰内容。北宋彩画采用卷草、宝相花等植物题材,其中梁枋端头装饰题材为“如意头”、“云头”和“剑环”等,这些题材应用于官式建筑或其它重要建筑中,并成为《营造法式》规定的彩绘样式。

辽代建筑总体上继承了唐代风格,天花、梁檩枋等构件以飞天、卷草、凤凰和网目纹等为彩画装饰题材,如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但建筑外檐装饰题材却有较大变化,如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正脊采用“吻兽”,垂脊走兽四件、嫔伽一件;山西灵丘县觉山寺塔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饰有佛像、力士,平坐栏板以几何纹、莲花等为装饰题材。

元代推崇喇嘛教,由地区带来了一些新的装饰题材,北京居庸关云台基座上的券石和内壁上的天神、金翅鸟、龙、云等装饰纹样,正反映了这一装饰新特征。另外,宫殿建筑采用红色配金龙的方式涂饰柱子,并用毡毯、毛皮和丝质帷幕装饰塔壁,显示了蒙古统治者的生活风习的沿袭和影响。而道教建筑大多以道教人物为题材,在道观大殿墙壁上绘制巨幅的宣教壁画,如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水神殿、河北曲阳县北岳庙德宁殿等。

明代初期经济尚在恢复期,主要建筑活动为城市建设、海防城堡以及宫殿陵寝等,加上明初令律制度严格,所以建筑装饰发展缓慢。明中叶以后经济繁荣,尤其是江南地区民间建筑活跃,出现了会馆、戏院、旅店等新的公共建筑,建筑装饰活动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各地住宅建筑装饰题材丰富多样,木、砖、石三雕装饰发展起来,同时形成了不同地域的装饰风格。此时,官式建筑装饰趋向程式化,题材固定单一,手法缺少变化;而民间装饰题材内容却极其丰富活泼,有:花鸟鱼虫、山水风物、人物故事、历史典故、戏曲艺文、吉祥文字、伦理教化、祥瑞神兽、琴棋书画、文字四宝、生活场景、风雅器物等,特别是一些建筑物件自身,随着结构功能的退化而逐渐演化为纯装饰性构件,从而成为新的装饰题材。

清代中叶以后,建筑装饰艺术走向堆砌、繁缛、琐碎的风格,但地区性特征更加鲜明,并形成北京、江浙、安徽、广东、福州、山西、云南、新疆、等地区性装饰风格或流派,其中以苏派、徽派、晋派、潮派最为突出。苏派以砖雕见长、徽派以木雕见长、晋派以石雕见长,潮派以灰塑见长;且各派题材特征明显,苏派文儒清雅、徽派商儒兼蓄、晋派尊古重礼、潮派崇礼随俗。此时期建筑装饰题材突显建筑空间内、外有别,相比较而言内檐题材更多样、繁华,外檐则简约、清朗。可以说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的一个集大成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具备了各种装饰题材类型,而且装饰工艺技术、雕刻绘制手法更加多元化,并且与园林、家具、陶瓷器等装饰题材趋于同化。明清后期建筑装饰还受到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欧洲大陆新建筑装饰题材、装饰风格和装饰手法的影响。

二、装饰题材的类型构成及其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极其丰富多样,若仅依据其纹样、图案、功能、内容或装饰部位等某一种进行分类难以涵盖全部,因此,只有综合归纳分类,方可完整表述其类型构成、功能作用、部位特征、思想内容及文化意义。为此,根据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历史发展情况,对现有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综合划分为:云气星象类、祥瑞类、几何类、文字类、动植物类、神话传说类、生活场景类、历史典故类、历史人物类、宗教类、戏曲类、山水类、器物类、建筑构件类以及其它特殊类型等。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类型如此之多,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也是非常罕见的。

1 云气星象类:雷云纹、气纹、日月、北斗星相等。

2 祥瑞神兽类:龙、凤、麒麟、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白泽、辟邪、獬豸、天马、天龙、天鹿、夔龙、饕餮、螭、虺、虬、等。

3 几何类:环形纹、锯齿纹、波形纹、折线、曲线、回纹、龟背纹、菱形纹、曲尺纹、编织纹、(万字)纹等。

4 文字类:瓦当、照壁、柱枋、匾额、牌坊、牌楼等上的文字、对联、题字以及与室内装饰结合的字幅。

5 动物类:狮、虎、象、鹿、马、牛、羊、猴、鸡、龟、兔、狗、鼠、猪、鱼、喜鹊、蝙蝠、鸳鸯、锦鸡、鹰、蝉等。

6 植物类:松、竹、梅、兰、菊、牡丹、荷、莲、桔、柿、桃、杏、桐、柳、柏、槐、榆、梓、、茶、水仙、石榴、山茶、灵芝、琵琶、玉兰、海棠、百合、芙蓉、桂花、葵花、腊梅、芭蕉、茉莉、栀子、红蓼、绀蓼、月草、葡萄、芍药、瞿麦、太平花、宝牙花、宝相花、万年青、金盏花、雁来红等。

7 纹样类:卷草纹、流苏纹、冰裂纹、花形纹、回纹等。

8 器物类:琴、棋、书、画、文房四宝、佛八宝、暗八仙、青铜器、玉器、古陶器、古漆器、象牙器、香炉等。

9 历史故事类:二十四孝、负荆请罪、郭子仪拜寿、岳母刺字、桃园三结义、梁山聚义、竹林七贤、文王访贤、木兰从军、杨门女将等。

10 神话传说类:东王公、西王母、蓬莱仙境等。

11 祈福吉祥类:五福捧寿、鲤鱼跳龙门、三羊开泰、凤凰戏牡丹、挂帅封侯、马上平安、麒麟送子、龙凤庆寿、连年有余、喜禄封侯、双嚣临门、喜上眉梢、平升三级、五子登科、六合同喜、连中三元、鹿灵合欢、榴开百子、金玉满堂、春光长寿、平安如意、八仙祝寿、三星高照等。

12 历史典故类:渔樵耕读、凿壁偷光、孟母三迁、胡人驯狮、鹬蚌相争等。

13 宗教类:莲花、飞天、角兽、力神、塔刹、相轮、水烟、日月元光、佛本生故事、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等。

14 戏曲类:三国演义、封神榜、水浒传、西厢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戏文场景。

15 建筑构件类:雀替、隔架科、如意斗棋、天花、藻井、盘龙柱、栏杆、门窗花棂、挂落、脊兽、垂柱、悬鱼、惹草、鼓墩、上马石、拴马桩、照壁、须弥座、铺地、景窗等。

以上装饰题材中,云气星象类当为最早产生的装饰题材纹样之一,考古发现在商周建筑的瓦当和其它器物上出现,后来一直延续到汉代。云气纹作为建筑装饰题材,反映了早期人们对宇宙天地本源的认知,“气分天地而后生万物”,以“云气”象征天体宇宙来装饰建筑屋宇的瓦当,可见古人将屋顶比作宇宙天空,其间云气流动,生生不息。

文字类装饰题材,也是使用最早的装饰题材之一。由于汉字具有象形、会意、谐音、转义等特殊意义,加上中国文字自身具有独特的形式美的艺术特征,经后人不断提炼成为中国特有的装饰艺术题材。因此,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常见的装饰题材。

动物类的装饰题材,也是早期比较常见的装饰内容。这恐怕与原始社会游牧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当时,人们以猎获凶禽猛兽为荣耀,象征男性的勇武和力量,因此部落男子以狩猎技能高低确立社会地位。迄今为止非洲一些部落中男人能否娶妻自立门户,取决于他们捕获猛兽的数量。此外,凶禽猛兽的神化,也许是当时人们认为猛兽具有某种特殊的神奇力量,或是神的化身,所以许多原始部落将其作为自己部落的守护神供奉。随后,人们又以“善恶”将“神兽”社会化,从而产生祥瑞的神兽与恶煞的神兽,分别赋予其“吉凶”不同的代表意义,如:龙、凤、麒麟、鹤、鹿等为祥瑞神兽,而饕餮等为邪恶凶兽。善恶不同,装饰功能与意义也就不一样。后来,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动物装饰题材,这些题材更多地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祈望,“龙凤呈祥”、“麒麟送子”、“鹤鹿同春”等祝福美好未来的装饰题材应运而生,并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常用装饰内容。“狮”、“象”等动物题材是随佛教传人而出现的新题材,其最初具有宗教意义,后来逐渐融入世俗社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吉祥题材。“狮子”,最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一是发音与“喜”相谐,二是有镇宅驱邪的心理抚慰作用。

植物类装饰题材,比之动物类题材要略晚一些。西周半瓦当中的树状装饰题材,据考古研究推测为接天地之气的神树。上古人认为高大入云的树木是登天通神的捷径,上接天宇下通黄泉,故为“神木”。因此,西周至汉的瓦当等建筑构件上常见此装饰题材。在早期文学诗歌中常常借用花草咏物寄情,据有关研究统计《诗经》所涉及的植物大致有二百八十种之多。由此可见,植物题材是早期人们在农业生产劳动中借物抒情的对象,是籍以表达和比喻爱恋的人或事物的品行和姿貌等,后来被士大夫文人“格物致志”而比拟道德品行,并逐渐成为建筑装饰的格式化题材,如《离骚》“以盈室兮”,其中“”即苍耳,因长满刺而代喻小人;蕙、兰等则被用来比喻君子。所以古代士大夫文人咏唱的“松、竹、梅、兰、菊”就被以赋予美德的象征而作为建筑装饰常用的题材。

戏曲类装饰题材,是在明代中叶之后才出现的,具有打破严格宗法制度下住宅序列空间的单调沉闷气氛,创造娱乐生活环境的积极作用。同时,透过戏文人物,也赋予一定的伦理教化意义。历史典故类、历史人物类等题材功能,主要为教育族人和子孙如何遵守儒学的修身为人的法则,如何勤劳耕读进身功名、精忠报国、光耀门庭等。祈福吉祥类题材是大众喜见的题材,应用极其广泛,反映古代人们追求家庭和谐、健康长寿的美好生活愿景。

建筑构件类,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建筑形式与结构的不断演进与成熟,一些建筑部位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时,以自身形态为装饰题材,并针对造型进行恰当的艺术处理,展现其优美的装饰性效果,如江南地区园亭等建筑翼角起翘,以其舒展、柔美的曲线将整个建筑屋顶塑造为“如鸟斯革,如荤斯飞”的形象。而另一些具有结构功能的建筑构件,在建筑不断美化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原有的结构功能,仅保留了构件的基本外形并转变为纯粹的装饰性构件,如“斗棋”构件,就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装饰题材。

三、装饰题材的社会功能与意义

1 社会等级制度的标志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与建筑形制等级相一致,也是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重要标志。装饰题材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制度的影响,题材内容反映了使用者的身份与社会地位,例如:商周时,兽面铺首是封建社会帝王诸侯建筑正门装饰的象征。魏晋时屋脊饰有鸱尾的门庑以及唐代的乌头门都是当时贵族府邸大门的地位标志;宋金至明清门窗中的“纹隔扇”是官式建筑的装饰形式。明清时,“龙凤”题材是皇家建筑专用的装饰题材。为此,对于建筑装饰题材的使用,历代封建王朝制定了严格的条律规定,如商周时“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尚书・大传》),汉代则“按旧制,三公黄阁听事鸱尾。后主特赐摩诃开黄阁,门施行马,听事寝堂并置鸱尾。”(《陈书・肖摩诃传》),唐代“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施悬鱼、对凤、瓦兽、通袱、乳梁装饰。……庶人所造屋舍,不得过三间四架,不得辄施装饰”(《唐会要》),宋代“凡庶民之家不得施重棋、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宋史・舆服志》),元代

“诸小民房屋,安置鹅项衔脊,有鳞爪瓦兽者,笞三十七,陶人二十七”(《元史・刑法志》),明代“百官第宅,明初禁官民房屋,不许雕刻古帝后、圣贤人物及日月龙凤、狻猊、麒麟、犀象之形……。公侯……屋脊用花样、瓦饰、梁栋、斗棋、檐桷、青碧绘饰,门三间三架,黑油锡环。”(《明史・舆服志》),清代“亲王府制……绘金云雕龙有禁,凡正门殿寝均覆绿琉璃脊,安吻兽门柱丹垩,饰以五彩金云龙纹,禁雕龙首……余各有禁,逾制者罪之”(《大清会典》)。

龙凤图案在建筑装饰中,标志着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与帝王建筑相关的装饰才能使用。同样是宫殿建筑,主次不同的功能建筑采用的装饰题材也有等级高低之分,如皇家彩画装饰中依据等级分为和玺彩绘、旋子彩绘和苏式彩绘三种形式,其中和玺彩绘等级最高,采用的题材为龙图案,色彩以金色为主。而苏式彩绘等级最低,题材选择比较自由活泼、风格素雅,花鸟鱼虫、村舍山水、人物故事等均可。此外,建筑大门装修中,官式建筑大门可以使用“铺首”、“门钉”、“斗棋”等作为装饰题材,但一般民居住宅严格规定不得使用。因此,民居的大门装饰就显得比较简朴,江南地区的民居大门采用“竹片拼花”构成回形或其它几何图案进行装饰。门簪的雕饰题材,以荷花、葡萄、梅花、牡丹等,根据住宅主人的社会地位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多寡。

2 社会伦理教化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的另一个社会功能就是“成教化、助人伦”。自汉代开始由于董仲舒推崇儒家思想,汉代帝王独尊儒术,致使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文化充分地浸润了儒家的宗法人伦思想精神,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一直贯穿着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历代统治者大力推崇仁义、孝悌、忠信之类的伦理道德,即“天地之行美也”、“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以纯其美”。尤其是自南宋程朱理学兴起以后,社会进一步崇尚儒家严格宗法礼仪,以儒家的人伦思想教化民众,因此,中国古代建筑更以严谨有序的平面空间布局形态,忠实地体现了这种宗法制度的社会人伦关系,而建筑装饰题材更是充分反映出“家国同构”宗法伦理特征,宣扬封建宗法伦理的“忠孝义节”、反映儒家文化的“二十四孝”、以“松竹梅兰菊”标榜传统文人节气等的装饰题材不断贯穿于各类建筑中,尤其是民居住宅建筑更是突出。山西灵石王家大院高家崖东堡院中,在两侧厢房裙墙的四个转角立石上雕刻着“二十四孝”图面刻画生动,高度位置适合儿童观看,这是王氏宗族作为弘扬孝悌、教育家族子孙孝敬父母长辈的一幅幅生动的教材。另外,牌坊也是古代社会作为旌表“忠孝节义”的纪念性建筑,如贞洁牌坊、孝义牌坊、功德牌坊等,其具有的社会作用就是弘扬儒家所崇尚的社会伦理美德,颂扬妇女、事孝父母、扶贫助弱、精忠报国等功业,教化社会民众识仁义、知廉耻,像这一类装饰性建筑在中国古代城镇村落成为社会最为广泛和普遍的标识。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涉及社会人伦教化装饰题材的还有如“文王访贤”、“孟母三迁”、“竹林七贤”、“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梁山聚义”、“岳母刺字”、“杨门女将”、“木兰从军”等内容。

3 祈福辟邪与禁忌警示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充满了古人祈福求吉的意愿,人们通过美好的题材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功名前程等寄予极大的希望和追求,如山西灵石县静升古镇文庙前的元代石雕照壁上,雕刻了“鲤鱼跃龙门”的画面场景,以此作为对前来文庙祭祀孔子、祈求功名的学子们的美好祝愿。另外,在居住建筑生活空间中还以间接的方式和形式,借助建筑装饰,以各种题材进行组合构成吉祥的图画,如鹿与荷花、喜鹊与梅花、花瓶与大象、蝙蝠与寿字、凤凰与牡丹等,通过语言谐音转义为“六合同春”、“喜上眉梢”、“太平有象”、“五福捧寿”、“富贵高升”等吉祥成语,从而在心里和精神层面获得幸福的抚慰与喜庆的满足。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民族一样,中国古代社会也普遍流行着各种禁忌文化,人们出于驱凶求吉、祈求平安幸福等目的,在日常活动中对于居住、出行、生产、营造、商贸、交往等行为进行的场所、时间、环境、对象等,根据社会公认的禁忌法则来判断和确定是否对自己或家人有利和适宜,尤其是对于自己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环境更是如此,如古人认为住宅方位若有悖于风水、或门窗朝向相对等则是不吉之征兆的禁忌。因此,在营造住宅和装饰建筑时,人们往往选择那些传说中创造的具有超自然力量、并可以寄望保佑自己避受伤害的善良神兽或宗教法器(如阴阳八卦图、佛八宝、道八仙或道八宝)等装饰自己居住空间的关键部位,以求得镇守辟邪、保护宅第安宁的心灵慰藉,常见的事例就是当某民居对着路口或巷道交叉处的墙角被认为是“犯冲”时,房屋的主人就会请人在此树立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文字的石块作避邪应对处理。此外,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还具有警示、告诫和行为拒止等象征意义,如松江方塔园中明代砖雕照壁,原是松江府城隍庙山门外的影壁,其上砖雕题材取自民间传说,说是世间原来有一种贪婪无比的怪物,吃遍人间金银财宝,犹贪心不足,妄想连天上的太阳也吞吃,结果蹈东海而亡。以此题材雕刻装饰,其意义在于警戒世人不可贪得无厌。

四、装饰题材的空间意义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装饰题材的作用不仅仅是修饰建筑空间,有时还对空间具有强化、限定、警示和引导作用。装饰可以通过题材内容赋予建筑空间以某种涵义,尤其是当某一装饰题材已经成为社会共同的、约定俗成的概念或被大众赋予某种特定的文化意义时,那么这一装饰题材在建筑中的运用就会给予空间某种新的诠释语义。比如历代帝王陵墓前的甬道空间,由于安放了石羊、石马、石狮、石人、石阙、石柱等具有特殊含义的装饰物,甬道空间就具有特殊仪式的性质,并被限定作为空间序列的辅助过渡功能,进行仪式活动的人一旦进入这一空间,行为将受到仪礼制度的约束,而上述装饰物则以某题材语义警示和引导从事仪式活动者的行为。再如“照壁”,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具有某种风水意义的装饰性建筑,它是构成一定空间围合与限定的重要元素,但若照壁中装饰题材不同,照壁的意义就会不一样,像民宅照壁装饰吉祥花卉的题材,则表示居住空间和谐,给来访者以亲和的空间感。若是佛门照壁,则又装饰“佛”或“南无阿弥陀佛”的文字题材,作为规范佛教信众和香客行为的特殊语言,提醒和告诫众生进入佛门净地,不可妄生杂念。

古代建筑中的牌坊或牌楼,常作为村镇、街巷或建筑群入口的装饰性标志,具有强化和限定入口空间的功能,如安徽皖南棠樾等明清古村落村口的“忠、孝、义、节”牌坊群,既是整个村落人口空间的限定标志,更是社会道德模范的精神标杆,它是封建朝廷对整个村落宗族杰出伦理的表彰,是整个宗族的自豪与骄傲。又如,北京故宫天安门前的华表,又名“望君归”,而门内的华表,又名“望君出”,这内外各一对华表寓意深长,表达对身处太和殿高堂的君王以施政警示,前者寄望君王常出皇城巡访体察天下百姓之疾苦;后者则希望君王外出巡察,不要留恋外面的山水美景,及时回归处理国家朝政。

建筑空间的划分,有时也可通过不同的装饰题材加以区隔。苏州拙政园西园部分的“鸳鸯厅”,就是对内梁架构件采用不同的装饰方法、运用不同的装饰题材,将大厅空间分隔成北南“一阴一阳”两个不同的意向空间,北厅梁架以圆作,南厅梁架以扁作,所谓“一雌一雄”,形同鸳鸯;同时也以“鸳鸯”喻意大厅空间的琴瑟和谐之意。

建筑装饰题材有时却被用来表述非常含蓄的图式语言,暗示某一空间的功能或性质,以告知某一特定部分的社会群体(如乡里、宗族等),提供空间性质和功能的可识别性,防止逾越礼制行为的发生,如浙江永嘉县芙蓉古村内部街巷交叉路口地面铺设了不同的装饰图案题材,挖掘了大小不同形状的池塘,构成“七星八斗”的空间识别系统,使不怀好意的侵入者寻找不到退却之路,从而保障村落整体的安全防御。又如江西吉安钓源古村中某宅第,其院落内部各功能房间门窗小木装修用不同的生肖动物和植物作为装饰题材,标示各房间使用者的性质和空间功能,从而避免非家族成员的冒失误入。类似这样的以装饰题材标识和限定建筑空间的事例,在中国民居住宅建筑中比比皆是。

此外,园林中以文字楹联或匾额题字作为装饰题材的目的和功能,一方面是作为对所属建筑性质和特征标识,另一方面更是促使建筑与园林中的景观及其环境产生联系,激发人对空间景境的审美联想,如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中的匾额题字,将亭、池、月、人联系起来,激起人的空间想象力,营造诗情画境般的景观意境,又如拙政园内“与谁同坐轩”之题字,亦为同理。

第6篇

本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在世局艰困的大环境下起步,凭着少数学者的学术自觉与抱负,从传统诗文评的基础上,建立了学科的规模格局,而为数不多的大学,相继设立文论史以至文论专书的课程。透过建制,树立学科地位,更有效培养研治古文论的专门人才,普及有关的学科知识。当今中国古代文论在中文系知识结构中比重日益增强,是抗战前的草莱状态所始料不及的。由于古代文论是中文专业的重头戏,近年来,“教程”或“选读”这类讲义式读物和补充教材如雨后春笋,反映社会对有关知识的入门指导需求甚殷,显示古文论已经是中文系课程结构中理所当然的部分。港澳地区专业院校中文专业无不开设文论史或文论专书如《文心雕龙》等必修或选修课,一直维持1949年前国内大学的课程架构,未受国内和台湾这样那样的外来干扰,学术问题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讲者尽情发挥,悉性解读,没有官家意识形态的框架,亦当然不存在外来的扶持,所以一切精彩皆尽在课堂的教学,如徐复观之在新亚研究所,苏文擢之在中文大学,陈湛诠之在岭南学院,他们的讲论,各自展示精彩的生命演绎,文字撰作反而不显真面目。所以,若计较学科文字成果,港澳地区实无足观,根本不可和大陆及台湾相提并论,但薪火相传,于言传身教的过程中,令学科宗绪不坠,有赖于是。因此,于总结大中华古代文论研究,不能一概以文字成果来衡量。

学科的格局规模已根本确立,当下只有补充与修正,但不表示修补的功夫次要,其实同样耗费学者精力;前修未密,后出转精,经过代代努力,方能令学科达至比较成熟的状态。学科的发展犹如生命体,新陈代谢,势所必然;而遗传基因,亦令生命体代代保存其独特面目。尽管学科内容有更新补充,亦不会令古文论的学科格局面目全非。因此,学科前辈不必因后起之秀的冲击而耿耿于怀,而秀出学者亦不必以一时创发而盛气凌人,甚至党同伐异。近数年司空图和《诗品》的论争是一例。无论怎样说司空图和《诗品》,都不足以影响一门学科的格局,若学界目光紧盯着此,反酿成不必要的意气之争,由此而导致的偏颇,加深了中国学术界的门户之见,这实非文论研究之福。因此,学术胸襟在未来古文论学科发展至为重要,古文论的学术生命,兴旺与否,实有赖坦诚的治学态度,以宽容互赏相激励;宽容是对不同见解的肯定,互赏不掩善;不因人废言,亦不以一眚掩大德。方今很多研究重复“劳动”,原因实不全在学术消息的不灵通,更多的是有意抹杀。这只会导致学术研究在原地踏步,甚至萎颓不振,对学术的新陈代谢极为不利。因此,既需尊重权威,也要重视无名后进,同时更需要独立思考判断。文学研究含强烈的个性特点,能独立思考,不囿成说,是显露研究个性的起步,学术生命始见苗头。至于视学术为公器,研究者以公心对待学问,则尊重个性特点的同时,可免于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走火入魔的地步。因此,新世纪的古文论研究,应该驰骋广漠,学术格局恢宏,而造境精微,各尽其才,各展所能,带领整个中国文学研究的步伐,尽现轩昴的生命活力。

古文论的研究带有综合的性质,既主导文学才情的舒展,也包容哲学浩博精微的造境,亦蕴含史学通鉴全局的识见,至于文献考索等求实的朴学功夫,自不可免。现今藏上海博物馆的先秦楚简,知情人士相传有先秦儒家诗学文辞,若传言属实,则大可补充先秦至汉一段时期的文论内涵,而更重要的是令学术界正视儒家在文论构建上所起的积极作用,从学术思想深处慢慢矫正百年来文学研究界简慢儒学的积弊。不过这批竹简文字久不刊布,未知是否独占材料的私心作祟。材料固然重要,但对古文论这门学科而言,其大体规模已定,即使材料完全公布,亦属补充性质,不可能改变学科的外延和内涵,因此,对这些出土新材料亦不必寄予厚望。反之,在传世文献中,还存在多不胜数的材料留待发掘整理,就以明代文论及古代文体论来说,黄佐的《六艺流别》便久遭忽略;至于唐宋儒家著述中的文论材料,亦多不受重视。若不先存简慢之心,以求真备全的态度治学,则传世文献中文论材料的整理,犹如对新世纪学科的“基础建设”。整理材料,解释材料,若先入为主,适足以入主出奴;因此,通鉴全局的史识至为重要,以识力驾驭材料,真伪自可鉴别,轻重自有鉴裁。若死守当今学科的分类领域,便不可能开出恢宏的学术生命。 畛域分明,是当今学院派学术的特点,但对古文论研究来说,无疑筑墙自困。古文论研究和学术思想及哲学的关系至大,古文论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学的哲理性省察,像孔子以《大雅》中“思无邪”一语概括《诗三百》,引诗以说诗,背后便有非常深刻的哲学意义,若草率地以泛道德论来解说,再任意引申为儒家重道轻文,则与原意相违不啻千里。若把“思无邪”放在向重“中庸”的儒家义理来理解,结合《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的批评,便不可能率意妄断。因此,罗宗强教授力主文学思想的研究,实深得学科三昧!复旦大学中文系主持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已完全刊布,在世纪结束前为学科的总结奉上珍贵的献礼;至于《原人论》等三部专著,从三个方面树立古文论的大旗,学术之功甚伟。新世纪初期,文学思想的研究和整理应提上日程,透过文学思想打通艺与道的畛域,重新接上艺道并存的文学传统。

第7篇

关键词:建筑营造法 龙庆忠 学术 思想 特色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537(2008)09-0170-07

背景

龙庆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提出了建立在历史研究和实践应用基础上的建筑历史与理论教育体系,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建筑研究生培养中付诸实践。龙先生的建筑历史与理论教育体系包括防灾、保护和设计营造法三大方面。由于龙先生年事已高,在其最后的学术生涯中,主要培养了防灾方面的研究生,同时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建筑防灾研究室;在保护方面,龙先生也培养了研究生,并亲自指导了广州南海神庙等岭南重要历史建筑的复原设计。长期以来,以龙先生的助手或学生为主的华南理工大学(原华南工学院)建筑历史方向的学者,为华南地区文物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对上述两个方向而言,龙先生在古代建筑营造法方面的学术探索和成就不太为学术界所了解和注意,这笔学术遗产需要进一步发掘整理和深入研究。龙先生的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散见于其手稿和部分中,也见诸其建筑教育和言论中,影响了其学生和同仁。在本文看来,龙先生的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不仅是一种设计法则和设计规律的分析,同时也是对历史建筑营造实践中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的探索。龙先生在这方面的探索更多的与其对建筑防灾,建筑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其研究方法体现了鲜明的特色,可为今日研究所学习、借鉴。由于此前这一课题未曾得到系统的总结论述,本文仅仅是一种尝试性的初步解读。在解读过程中,本文将重点对部分与古建筑设计法则(主要表现为数理关系和尺度规律)直接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结合龙先生的其它文献,探讨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的学术思想和研究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论,主要采用了工匠世代相传的方式得以延续。专论建筑的传世文献极少,地方性的、民间的建筑做法更是缺乏文献资料。现存的古代文献如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都反映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探索,表现为以上述两种文献为主,结合实例的分析研究。例如梁思成先生对清代工程做法则例的研究……陈明达先生对宋代营造法式的研究……等。在他们的基础上,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对中古以来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探索不断有新的进展。

目前对于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研究,暂不考虑建筑实例稀少的唐代以前各时期,就唐代至清代这一时期而言,仍存在一些难点,例如下列课题

①宋《营造法式》提及的“材”模数制在唐至元时期实例中的应用程度和表现;

②清《工程做法则例》、《营造算例》、《营造法原》和实例的对比研究,我国古建筑实例少有大量精确测绘,公开发表更少,受限于此,这方面研究进展不多;

③模数营造法则从宋《营造法式》到清《工程做法则例》的演变过程,包括元、明时期的断代专题研究等。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受限于上述①和②两方面的成果,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④地方性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近年来,部分建筑学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地方性和民间建筑的工艺、地方传统工匠经验等领域的研究。这一转向,是对传统建筑史学以官式建筑营造法则为主流研究方向的拓展,是对近二十几年来对民间建筑(主要是传统民居)研究的深化,也是对近十几年来在建筑史学理论研究的反思后更为贴近历史主体、历史事件和历史实践的方法论转移。

龙庆忠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概况

1 成果文献

龙先生对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大量的研究手稿中,目前其手稿仅整理出一部分,以《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为题于1989年出版为论文集。其中收入的下列5篇论文属于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方面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下文文献名后括号内为本文编号、文稿完成日期、文集页码)

《中国塔之数理设计手法及建筑理论》(文献Ⅰ:1987年6月;P16)、《营舍之法》(文献Ⅱ;完成时间不详:P87)、《论石券桥之设计思想》(文献III;1982年;P104)、《中国木构(梁枋柱桁椽等)由厅堂中间柱梁依次折减的计算方法》(文献Ⅳ:1986年3月P110)、《中国古建筑上“材分”的起源》(文献V;1982年之前;P246)。占论文集收入18篇论文的近三分之一,具有相当份量。在论文集所收的其它各篇中,有部分内容也涉及建筑营造法则的研究。此外,龙先生1986年1月完成的论文稿《论中国古建筑之系统及营造工程》(文献VI)也是一重要文献,1995年发表于《华中建筑》。

2 研究周期

在《论中国古建筑之系统及营造工程》序言中,可以发现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关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956年、1965年、1978年,

1985年均分别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论文中相应的表格实际上也已经在上述各个年代完成。这三十年(实际上应考虑更早时期的探索)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正是中国建筑史学界对宋代《营造法式》及其反映的营造法则的进行探索并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其中比较典型的研究成果包括

(1)梁思成先生主持的《营造法式》注释研究工作。这一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因而中断,1983年出版了研究成果(仅有上卷)。

(2)陈明达先生对宋代《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探索研究。这一工作源于其20世纪60年代初期对山西应县木塔的研究,到1981年出版《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

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一古建筑“营造法式”的持续研究,正如其同时代的建筑史学者们一样,是对主流课题的关注。

3 研究条件、研究资源

如同那个时代的所有其他学者一样,龙先生是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着自己的研究工作。现代中国古代建筑史学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调查研究,研究者掌握的实例资料不足对建筑营造法则、尤其是尺度设计法则的研究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到目前为止,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很多研究文献仍集中关注于《营造法式》等历史文献的文本阐释,大量进行实例数据验证的文献仍显不足。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龙先生的文稿中比较多的引用了实例的

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参证以日本的资料例,如文献Ⅰ对日本古塔资料的引证、文献Ⅳ对日本中世纪建筑资料的引证等。这种中、日对比研究,在当代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中仍显不足。此外,大量引证经史文献阐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同时代的建筑史学研究者的共同特征。

由于时代的限制,当时尚不可能展开对地方性和民间建筑的工艺、地方传统工匠经验的深入研究,以及将地方和官式做法进行比较研究。但是龙先生在其学术历程中,很早就注意到了地方民间营造的经验,并进行历史的分析。如在1930年表的《穴居杂考》一文(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一期),应属最早关注民居建筑的论文。

4 学术史影响

现发表的龙先生文章由于主要是由后人据其手稿编撰而成,其中有不少编辑上的不足,文字缺漏错乱也有;在表达上,文章具有明显的手稿特点,包括大量的参考文献内容的摘抄引用和计算,大量符号的使用等,同时由于时代的限制,龙先生的文稿在表达上很多时候无法满足今天所谓学术规范的要求,另外,文稿也有强烈的研究者个人特色,包括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微言大义式的一些表述。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今日将这些文章作为纯粹的建筑设计法则研究文章进行研读,对这些文章在学术史上发挥影响带来了消极的作用。

龙先生在1980年代进行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教育中,主要培养了建筑(包括城市)防灾方面的研究生。龙先生教育特点是在其自身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指导研究生继续探索,其成果往往是在龙先生手稿基础上的扩展和深化。可以想见,如果天假以年,龙先生是可以在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的。今天我们对于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方面的文稿,应加以重视,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主要文献评述

前述的6篇主要文献(文献Ⅰ~Ⅵ)可以分为四类。

1 文献Ⅰ

文献Ⅰ针对古塔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进行研究。其思路源于《营造法原》中外塔盘外阶沿之周围总数和塔总高相等的制度,由此得到了竖向尺度和水平尺度的基本关系。再通过各种实例数据的验证和分析,探索古塔各层高度、边宽的相互关系以及层间递变规律。由于古塔作为具有强烈仪式象征作用的多层建筑,其尺度一般具有较规律性的取值,这种倾向数理分析的方法是有效的。论文初步提出以下基本观点

(1)多边形楼阁式塔的公式是基本关系式,总高H=底边周长C=n×底边边长a(n为边数);

(2)以(1)式为基础,对密檐塔提出了参考关系式,总高H:塔底层之边长a=4~4.8,以4为多;

(3)各层塔身宽w:塔身高H=1/3~2/5。以1/3为古制,并提出以此取值代表古塔的台殿式传统;作为对比,部分密檐式塔首层为光平无柱的高塔身,是为阙榭式传统,其首层塔身宽与塔身高之比可达到1.2。尺度规律的探索联系形态和制度,并互为促进,这是古建筑营造法则研究中的重要学术传统,在陈明达先生《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4)对于密檐式塔,结合砖皮数分析尺度,这就摆脱了纯粹的数字分析而联系到工程实践的可行性,是一可贵的研究思想。

2、文献Ⅲ

文献Ⅲ是对官式石拱桥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进行研究。此研究源于王壁文先生的《清官式石桥做法》(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四期62~114页)。这篇文稿相较于文献I,更典型地体现了龙先生探索古建筑数理设计手法的分析手段。不同于西方文化对几何作图法则的重视,这种以数字比例为主的见解也见于陈明达、莫宗江等学者的理念中。

3、文献Ⅴ

文献Ⅴ是对《营造法式》所提到的“以材为祖”制度的历史考证。龙先生在文中对“材”、“章”等作了辨析,并对八等材的数列规律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龙先生指出7寸材的特殊性。文中引《说文通训定声》“材,木挺也,从木才声。才方三尺五寸为章。唐人言一檀,章双声,故言木之盛曰千章。”又引《类编》“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日。”作者还引用其它古代文献,指出:“材是条直横长有一定尺寸的木挺。章是这种材的计量单位。”并据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月梁剖面为7:5,以及《营造法原》对界搁栅用7寸×5寸,提出“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日撞。”中“方”为立方之义,方三尺五寸为一根标准方桁的体积,表示为0.7尺×0.5尺×10尺=3.5立方尺。故7寸×5寸可能是唐代的一种标准用材,这一见解后来也出现在其它研究者的文章中。材的概念源于基本构件,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以材为祖”的思想,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模数,这一点在评价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思想上也需加以重视。

4 文献Ⅱ、文献Ⅳ和文献Ⅵ

它们是关于古代官式木构建筑营造法则三篇重要文献。其内容各有侧重而互有补充。

(1)文献Ⅱ借用《梦溪笔谈》关于北宋俞皓《木经》的论述中“营舍之法”及其上中下三分的思想,意在对房屋整体设计作一通盘论述。其中“上分”的屋顶部分论述甚简略,“下分”分析台基以及栏杆的制度的论述则甚为细致亦少见他人研究。“中分”部分包括中分与上分的木构件在设计上的联系是全文的重点。其主要思路是综合比较《营造法式》、清式做法和《营造法原》中基本木构件的尺度关系,辨异求同。文献Ⅱ似乎成文较早,并未系统提出尺度设计的法则性结论,不过,文献Ⅳ和文献Ⅵ的基本思路和部分前导性观点此文中已经形成(文献Ⅱ中有关柱径与桁檩径关系讨论的小段文字再现于文献Ⅵ中)。

(2)文献Ⅳ则是综合比较清式做法、《营造法原》和日本中世纪(引自关口欣也的著作)三种对于房屋主要木构件尺度的计算方法,并概括为一个一致的传统法则;在一座建筑中设定一个主屋(即明间、正间等),决定其主要构件尺度后,向上和四周递减尺寸。这里最先决定的主要构件在《营造法原》中是大梁围;清式和日本中世纪则是用柱径。文献Ⅳ未涉及宋式的讨论,其主要用意不在于法则的推演,而是张扬此种技术传统的实用和经济价值,以之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

(3)文献Ⅵ似可作为龙先生建筑营造法则研究的代表。前文已提到,该文稿历经三十年始成,1986年成稿后始终未发表,10年后才发表时龙先生已经离世一年。恐怕不能作为定稿看待。文稿分为三部分,大体对应于3个时期的探索,并对应于文章中的3个附表。

①表一成于1956年,显示出对于数列规律的重视,类同于文献Ⅰ、文献Ⅲ:同时也关注各间递变规律,即文献Ⅳ的研究内容。总的来看,表一是一个较为理想化的数列体系。

②表二成于1965年。按文中序言,这部分工作是从《营造法原》、《清式

营造算例》、《营造法式》三书制度比较中取得它们在建筑种类、用材、椽平、阑额高、桁径、柱径等关系,分为八项。这里的八项是按照《营造法式》八等材划分的,实际上这部分研究的主要贡献也在于为《营造法式》原文未明确的部分制度性内容提出了新的探索途径和观点。其探索途径的关键是利用《营造法原》的制度来推算《营造法式》的开间取值,本文尝试将原文中推演过程简化改述如下:

按《营造法原》,有下列关系式(围径比按3计算):

a 桁围=正间面阔×(1.5/10~2/10),有:开间=(15~20)×桁径(围径比按3计算)

b 柱围=正间面阔×2/10,有:开间=15×柱径(围径比按3计算)

c 大梁围=内四界深×2/10,有:椽架平长-4×梁高(梁围比梁高按10/3计算)

d 正间面阔×0.8=次间面阔

e 阑额高=柱高×0.1

根据《营造法式》,桁径取1材~2材(这里取桁径而不是取柱径进行推算,是由于宋式柱径相对较大)、四椽袱取2材~3材、次间面阔按2倍橡架平长、阑额高取2材,各项代入上面关系式,并相互复核,可以得到

f 正间面阔=20~30材

g 次间面阔=16~24材

h 椽架平长=8~12材

i 柱高=20材

上面是本文根据按原文思路推算的结果,可作为参考。如按原文表二,则较多直接采用了尺寸值,并以等差数列方式给出。

③表三成于1978年,增补了砖、瓦等项目,并把建筑类型调整为7大类,以当心间方的取值划分。

在本文作者看来,文献Ⅵ的最重要成果是在表2的部分。根据表2的内容完全可以在当时(1965年)就提出一个《营造法式》材分制度下各项建筑指标取值的解释系统;如果龙先生在1980年代前后更多倾心于此,那么我们今天将会读到两种关于《营造法式》制度研究的经典:龙先生的和陈明达先生的。这将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了其学术思想。本文尝试概括为:

1 基于道德感与实践感的规范性研究取向

相对于纯粹的实证性研究,以历史文献为主的营造法式研究,不可避免的都具有规范性研究取向的特点。身处现代中国古代建筑史学的开创期和建立系统中国建筑理论的动力,无疑会加强研究者的这一倾向;而在当时掌握的实例资料不足的背景下这一研究取向似乎也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在梁思成先生的《清式营造则例》和陈明达先生的《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这两份经典文献中均可发现这种规范性研究的特点。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规范性研究取向,并非出于一种对建立宏观统一理论的纯粹学术偏好,而是在其强烈的历史感和道德感支持下的实践方向。生于农村、长于动乱的旧中国,长期关注底层民众的营造实践,都促成了龙先生独特的学术关怀。在《序言》中,龙先生指出,“学习、研究、编写建筑史的,好像是‘知死’,实际上是在‘知生’。因为人死了的东西不仅包含着它生的时候那种活泼生气,而且会影响和推动人们去再生产。这就是知生的必要和所以。……”这反映了龙先生历史研究的学术思想。

2 面向民间的经验性研究取向

龙先生的文稿中多处综合比较《营造法式》、《营造法原》和《清式营造算例》的制度,用共时性的方法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尺度规律。这种研究方法固然也是属于规范性的研究,但却另有值得考辩之处,而且也是不见于同时代其他学者的独特视角。这种从设计角度出发的研究方法论,其背后的根据是中国民间传统营造经验的稳定性,对木构件材料力学性能认识的稳定性。正因为如此,才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忽略宋代和清代的系统差异、甚至官式和民间的系统差异,根据常用尺度的比例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构件的高跨比、细长比之类),探索历史文献未能明确的某些营造法则。在文献Ⅵ中,这一方法的运用最为突出。

3 面向社会的系统研究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