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3 15:19:03
序论:在您撰写文化空间设计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食物”和文化就紧密融合在一起,饮食创造了文化,文化也促进了食品的发展。后来由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有行无行的将饮食行业分离除开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餐饮行业与不同的行业相结合就成了不同的餐饮文化。餐饮文化的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文明的发展,通过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民族文化的交流,从而推动了餐饮文化的变化的发展,这种社会现象的呈现是多元化的,它既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餐饮文化风尚,也反映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的生产水平、文化积淀、生活习惯、文化交流、创造才能等诸多因素。餐饮业的发展是基于对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为基础,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促进人际沟通。从而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品质。餐饮文化正是在这样一个良心循环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各民族的饮食文化都与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有关。中国的烹调技术和多样化的美食文化丰富了中国餐饮风采的餐饮文化。
二、餐饮空间设计原则
(一)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原则
餐饮文化空间首先必须要满足其功能性要求。不同形状、主题和类型的餐饮文化空间,都要求我们在体现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满足其功能性及其空间使用的合理性。
(二)满足适应性的原则
不同习俗的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文化环境都会影响餐饮文化空间不同的设计风格。餐饮文化空间的设计不断引入新的概念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心理需求。但良好的文化和创意空间,如果很长时间就会让人觉得累,枯燥乏味的。这样的空间环境,不能视而不见,当一个环境失去了它的文化魅力,餐厅会死。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陈列饰品的变化来适应人们视觉的变化:桌布、窗帘挂画等软装饰可以经常更换,以达到新的效果:随着季节的变化可以不断推出新的植物,让顾客有一种变化的感觉:还可利用节日举行促销活动,来丰富餐饮文化的内涵。通过这些灵活的空间形态调整,使其花较少的钱,而达到新颖效果,让餐厅更具人性化,更具亲和力。
(三)满足经济性的原则
餐饮文化进入市场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产品的推广,扩大销售,提高盈利能力每一家餐厅都希望投入最少的资金能够获得最大的利润。高档餐厅不是昂贵决定的,否则你会使餐厅成为材料堆放场地。是否具有文化品味的场所,是看材料是否运用得当,是否合理地表达了设计思想。
(四)满足精神需要的原则
餐饮业的发展是成功的,竞争的焦点在于把握客户的心理活动,与文化品位来吸引消费者的信任,更高的餐饮文化空间的精神功能是餐饮业的发展的灵魂。
(五)满足技术要求的原则
材料是表达设计想法和概念的重要手段和媒介,一个好的餐饮空间的设计,结合不同材料的使用和加工技术,才能更完美的创造出不同风格的餐饮文化空间。
(六)具有独特个性的原则
餐饮文化空间的设计应该都是“特别”的,形态空间和其他的空间都有很大差别,以突出不同餐饮空间的环境特点,凸显他们设计理念的个性特征,把握好客户的心理需求。
(七)为顾客目标提供导向性原则
不以顾客需求为向导的盲目运作,有很多惨痛的教训。比如有些餐厅很主观的强调自己的设计思想,不管市场的需求,也不管客人的喜好,当餐饮业投入市场后顾客不能接受,而导致被迫关门。有的一味的追求高档,整个餐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当金碧辉煌的餐饮文化空间展现个人们时,造成了难以承受的消费误区,很多顾客只能望而却步。
三、餐饮文化空间的基本形态
中国饮食文化的空间形态是不同的,台湾省旅游局运输部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分类,对餐饮业分为餐饮文化产业,快餐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饮料,小吃店,其他食品文化产业。
(一)餐饮文化业
1.中式餐饮文化中国的餐饮文化在世界餐饮文化中也可谓是独树一帜。中国是一个伟大而重礼仪的国家,闻名于世界的中式餐厅,长期以来受世界各国的食客们喜爱。它品种繁多、口味多变,根据各个地方的地域和民俗特性,又发展出各个地方的餐饮文化。
2.西式餐厅文化西方文化是中国人对整个欧洲和美国的餐饮文化的统称,通常是指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的餐饮文化的代表,除了有一个共同的饮食文化,但也有自己的文化风格。西餐厅经营以套餐和自助餐为主。以其优雅安静的用餐环境,餐具精美,华丽的西方餐饮文化,柔和的光线被人们所喜欢。深圳雨花西餐厅极意营造优雅舒适休闲的进餐环境,在灯光等设施上制造温馨愉悦的感觉,结合事物的色、香、味,能给人回味无穷的精神享受。
3.日式餐饮文化日本的餐厅都可以感受到日本的文化。武汉第一家日式正宗烧肉料理店是汉和京都,它周到细致的服务,精致的器皿,美味的菜肴,悠扬的曲调,都充分展示了正宗日本料理的无穷魅力;宽阔的大厅,古色的桌椅,摇曳的翠竹,日式古典的包间、榻榻米。一切、都使时刻仿佛置身于浪漫的樱花国度用餐。
4.素食文化素食餐饮文化是谷物,豆类,蔬菜,水果为主的饮食文化。秦,汉,素食餐饮文化传统逐渐结合佛教,道教文化:素食文化,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随着浓厚的宗教色彩的素食文化,宗教信徒素食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二)快餐文化业
随着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与时俱进的快餐文化就像一股旋风。很快席卷了整个世界,快餐深深影响了消费者的习惯,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快餐文化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风格,独立的经营观念,独有的经营方式。标准化的加工大多采用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既可以节约劳动力,也可以减少操作加工减少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大多数快餐文化注重文化品位,重视外包装,用美丽的外表吸引客户,品牌的宣传,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快餐连锁店的扩张,所以它占有较大的食品市场。快餐的主要内容有:汉堡、薯条、三明治、炸鸡、披萨及一些方便的饮料等等。一次性的餐具既保证了餐饮的清洁卫生,使顾客放心大胆地就餐,也促进了快餐的发展。快餐店的餐饮文化和统一的品牌形象,已成为快餐文化醒目的标识,风格是简洁的,明亮的,很容易被熟悉的。
(三)小吃店文化业
快餐店是深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成就。它象征着大众文化的审美意识,琳琅满目的小吃,实际上组合成了一幅文化和小吃快餐文化的美丽画卷。
四、餐饮文化空间设计的辅助的使用功能
(一)门厅
餐饮空间中的门厅就像小说中的序言,如序曲乐章,大厅是一个客人消费的前奏,是人们产生消费心理的空间过渡。文化在这里高度的浓缩。为了让客人在大堂简要了解主题餐饮文化,餐厅经营的品位和文化风格的重要体现,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餐饮文化氛围。
(二)小卖部
小卖部是餐饮文化里空间里的辅助设施,小卖部可以明确地告诉消费者我们为您提供了哪些餐饮产品,您想买什么餐饮产品,这些产品的品种及价格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心甘情愿地消费,从而达到促销的目的。
(三)卫生间
卫生间是为方便客人而提供的一个配套服务空间。卫生间布局得好坏,是否合理,是提升餐厅档次的一个重要场所,很多餐厅里设有多个卫生间满足不同区域的消费者,有为残疾人设置的专用卫生间,包间里面配卫生间更为客人提供了方便。卫生间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一场革命,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纯功能性的空间转变为一个享受的空间。卫生间已不再是以前仅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的场所,而加入了文化品位的设计理念,有的在卫生间里面设置了背景音乐,有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小品绘画装点其中,有漂亮的装饰陈列品,有植物,有功能齐全的化妆台,从中确实感到餐厅方面用心良苦所带来的温馨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文化的概念渗透了餐饮空间的每个角落,人们无处不感受到一次文化的熏陶。
五、结论
一、空间艺术与文化结合的必然性
早在几千年前的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努力试图摆脱蒙昧,走向文明。起初他们尝试着去建造自己的居所,以躲避寒暑和野兽的攻击,这都是出于本能的创造行为。当居住形式慢慢的固定下来之后,物质需求不再成为人类所担心的问题,于是他们的目光开始转向精神的需求,也就是对精神和文化的追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摩根认为“陶器的出现是人类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它是人类审美能力和创造提升的表现,为人类审美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这就跟中国古代陶器一样,虽然这些器具都是基本的生活用具,在创造的历程中算不上辉煌,但是它却开启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大门。中国的绘画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纹样和岩画,原始的绘画技巧虽然很幼稚,但是却已基本掌握了各种造型能力,也展现出原始居民对精神层次和文化的渴求。在先秦时期,青铜器、漆器、帛画等的绘画技法都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随着出现的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形成了文化装饰的初步原型。到魏晋时期,绘画艺术更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以顾恺之等为代表的画家引领了整个时期的绘画潮流,花鸟画、山水画等开始萌芽,人们开始尝试将名人画作悬挂于室内作为装饰,对文化环境的渴求度进一步加深。待到隋唐大一统时,社会稳定,物质繁荣,随着市井审美层次的提高,更多的艺术形式涌现出来,人们也越来越欣赏这种室内装饰和陈设的摆件所共同营造出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历经时代变迁,即使是现代社会的空间环境装饰也都把后期的文化配饰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对待。空间设计中的渗透着深刻的文化根基,从远古简易的茅草房到封建鼎盛时期繁复华丽的宫廷,再到当代奢华的星级酒店装饰,无不证实人类对于带有文化意境美的追求从未间断过。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空间设计艺术与文化结合是人类精神需求的必然产物。文化总是在不断的融入空间设计之中,它由古展而来已经潜移默化的融入了各个时期的文化,即是与时代文化的融合。翻开美术史的卷宗,对比后不难发现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有着共性也有着各时期装饰风格上不同的个性。由于思想文化与审美标准的差异,建筑装饰艺术也流露出时代的印记。有人把建筑称作“凝固的历史”,那么装饰艺术则应该是凝固历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筑技术与装饰艺术不可分割,他们共同承载了历史文化的内涵,所以空间设计艺术与文化必然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裂的联系,没有文化内涵的赋予就没有空间设计的底蕴支撑和发展进步。同时,设计艺术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肩负着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而空间设计艺术就是实现这种传承的艺术手段之一。空间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异域文化,不断丰富其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并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只有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才能够提升空间的氛围和品位;只有在空间设计艺术中注入文化要素,才能创作出充满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的空间。而在当今,装饰设计艺术又必须与经济文化相结合,这也是人类为了满足精神需求的必然选择。设计创造经济价值,经济社会推动设计艺术的发展,设计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双重推动下,艺术设计行业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新技术和新手段为设计思维的实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材料和手法,也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空间设计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也极大的丰富了空间艺术形式。结合各种主题文化,空间艺术中衍生出各种不同风格,如音乐主题酒吧,汽车主题酒店等等,结合流行文化又衍生出各式各样的餐饮空间设计形式。如,小城故事餐饮就是以流行歌手邓丽君为文化基础,开发设计出的餐饮经营模式,店面空间的设计模仿台湾小镇,播放邓丽君的怀旧名曲,还有以邓丽君为元素的环境细节设计等等。以迎合上个世纪末的一代人怀旧的心理,而这一批人正是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主力消费群体,以文化为主导的设计定位十分明确。
二、文化在空间设计中的体现
文化要素对于在空间艺术中营造高雅意境,提升空间的品位至关重要。对于服务对象来说,他们迫切的期望自己身处的环境能够充满文化氛围,正所谓环境影响人的发展,“孟母三迁”的典故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对于提升审美品位的和愉悦视觉感官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些都取决于文化在空间设计中的延续性。那么这种延续最终还是要落在负责营造空间的设计师队伍上,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会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在空间设计艺术作品中。空间设计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创造出一个符合人们精神需要的环境。那么这就要求设计师在掌握本专业相关理论和技能以及实践经验外,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要有广泛的艺术爱好和文学修养,并且要善于从历史文化中寻找艺术灵感,从生活和细节中寻求创意点。在设计师自身文化修养提高的同时,还要具备鉴别优秀文化的能力。也就是说,不管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需要对其有选择的延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立足优秀文化的同时,还要敢于创新和跨界。要利用新材料、新技术让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在空间设计中延续。总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不在满足单纯功能需求,而更多的是情感层面需求。人们在使用空间的同时还需要与空间进行着交流,空间因为有了文化的延续,才使其充满了活力。各种文化精髓就像遗传基因,它们通过设计师的手,以新的形式在空间设计中延续着。而由钢筋混凝土筑造的冰冷空间,因为文化基因的注入才显得生机盎然,和蔼可亲。这种注重精神文化的设计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的流行趋势。在新形势、新思想的推动下,以文化为支撑,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学习来自国内外的优秀理念,创造出更加经典和优秀的作品。
作者:马利广 戴吉祥 单位:新疆艺术学院
(一)主题餐饮空间设计前景
“主题餐饮空间”概念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美,中国大陆出现这种主题餐饮形式大概是在90年代。设计为餐饮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图纸,还需要通过设计树立品牌形象,使餐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文化附加值。主题餐饮空间设计为创建与发展餐饮企业品牌效应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强调了在体验经济下的设计与服务的重要关系,为餐饮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发了餐饮行业的结构调整。
二、餐饮空间设计主题策划
主题的构思与创意是由餐饮空间的功能需要和主题理念决定的,设计师需将设计理念与经营策划交织在一起,为设计项目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同一个空间因其经营策略、目标群体、功能需要甚至经济文化环境的不同,可以选择从不同的构思概念进入设计,通过选择合适的主题传达深层的主题信息,创造出引人入胜的空间环境形象。主题策划与确定应体现出顾客、经营者及设计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在餐饮主题的策划中设计师应服务于经营者的运营需求,满足于顾客对环境的心理期待,但不要进行过分的主题设计,以免削弱功能,主次不分。餐饮空间设计主题的策划与确立的设计要点为:
(一)定位准确
餐饮空间的设计主题需要设计师根据市场调研、投资分析、经营定位、目标群体、区位选择、菜系特点等内容,并经过与甲方充分的交流及沟通后才可确定。合理选择餐饮主题,以不同的经营定位来确定相应的设计形式与服务形式,充分考虑目标群体的需求特点,尽可能扩大受众人群,争取更多消费群体的支持,以延长其经营生命周期,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二)主题突出
主题餐饮空间环境应围绕既定主题渲染空间氛围,营造明确的识别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使主题成为容易使顾客识别其特征并产生消费欲望的产物。围绕包括产品、服务、色彩、灯光、空间、陈设甚至服务人员的着装及背景音乐的选择,都应服务于主题。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动态行为或科技手段来强化主题,如海底捞火锅餐厅内的功夫抻面表演等。
(三)创意广泛
创意是主题餐饮空间的设计灵魂,通过创意将餐饮空间变为物质与精神双重消费的场所。餐饮空间主题选题广泛,社会风俗、自然历史、文化传统、流行文化、现代科技等都可以作为设计构思的源泉及创作灵感,使空间成为餐饮文化的延伸。创意除了形式上的创新外,也可以是经营策略上的创新,以原有主题为主线针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多元化及深度化发展,以延长餐饮空间的生命周期。
三、餐饮空间设计主题表达
(一)以民族文化为主题
主题餐饮空间设计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不同菜式、不同地域、不同角度来诠释并创新文化,将文化符号渗透到主题空间设计的各个层面上,使整个空间的表现力具有更深的延展性。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力图营造出现代而又具有神韵的设计氛围,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例如“辽河渡口”餐厅设计(图1),其设计灵感源自辽河文化,将该地域文化中零散的元素整合为能够传达辽河文化独有文化底蕴的鲜活场面。经营者为契合餐厅文化主题,在菜系方面选择了经过精心挖掘地域食材和菜品改良的辽菜,让顾客在这种美食文化的就餐环境中难以忘怀,这种由“品尝美食”到“关注文化”的“渡心旅程”重构了餐饮文化的内涵。
(二)以形态元素为主题
以形态元素作为设计主题的餐饮空间形式较为常见,其主题可以是某种抽象元素,也可以是某种具象元素,如科幻元素、海洋元素、时尚元素等。人们对陌生空间的认识,往往是从整体到细部,再由细部到整体的反复交叉的复杂过程。主题元素的提炼、变形、重构、再生、表达是此类主题餐饮空间设计的关键所在,元素形象被赋予到空间可以是一种技术性元素,也可以是一种装饰性元素。例如波兰的森林主题餐厅,其灵感来源于波兰国家森林公园,由做旧木板经加工重构而成的连绵起伏的“山丘”,静静地屹立在山坡上的“高压塔”以及巨大“星空”背景装饰的墙面,为餐厅增加了空间的梦幻感和神秘感。
(三)以特定环境为主题
以特定环境为主题,通过塑造个性的、与众不同的形象,满足特定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期待”,使顾客得到具有个性的主题文化感受,如知青、音乐、摄影等特定环境的主题。这种追求“差异化”的个,是通过创造这种特立独行的“符号”来证明的,“符号”的差异性越强,意味着这种服务产品满足某类顾客特殊偏好的效用性越强。但细化程度越高,目标受众范围就越小,一旦主题选择不当就会造成经营的高风险,因此市场分析、主题的选择及主题文化的深层次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一年三班教室》主题餐厅设计,就是以80年代出生群体的心理特点而设计的餐饮空间。“怀旧”是80后群体餐厅设计的主题,旧物抓住了80后群体的消费心理需求,又符合环保的设计趋势。
(四)以技术手段为主题
技术与材料的快速发展,在空间设计中借助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高技术手段,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的共鸣,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技术、形式、结构的相互统一,通过技术再现真实的主题环境。还有一些主题餐饮空间运用了高科技派的设计手法,不断出现高工业化、高科技感很浓的铝材、槽钢、玻璃等,使就餐过程变得新奇而刺激,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欲望。例如“Conduit餐厅”,一切从简单出发,利用金属管材不加任何修饰,只是在色调上做了微妙处理,利用现代的构成手法,将“线”转化为“面”,使设计不失整体感,给人以强烈的工业感和科技感。
四、结语
1.1传统的典型装饰元素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装饰,其典型的装饰元素有:第一,字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字画是最优秀的艺术载体,包括楷书、魏碑、行书、漆画、壁画、色油画及各种器绘等,将这些元素融合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并以悬挂的形式出现,则可以达到较好的装饰效果。第二,雕刻,由于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在石头上进行平面剔底浅浮雕,也可以在砖和木板上进行局部的高浮雕和横竖纹衬底浅浮雕,其中,应用最多的则属于平面低浅浮雕、横竖纹衬底浮雕,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一般将雕刻作用作为室内空间的隔断,也有将雕刻作品作为背景墙面的装饰。第三,器皿,主要包括罐、盘等传统工艺之作品,由于器皿的材质比较丰富多样。例如,石器、玉器、陶器等,将这些工艺制作品作为现代建筑室内空间墙面、柜子等部位的悬挂设计,可以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第四,装饰图案,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演进,将原始陶器及青铜上的纹样作为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元素,并应用在现代室内空间的各个角落,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其中,原始社会的装饰纹样种类较多。例如,民族服饰上的图样、各个朝代中神话人物图样等。第五,织物,传统的丝、棉、麻等各种织物材料通过编制、刺绣等多种手段都可以描绘出一些优美、天文形象的内容,将这些织物应用在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例如,抱枕、窗帘、坐垫等。
1.2现代文化空间设计的策略
针对上海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可以发现大多数现代建筑都比较注重外在设计元素。例如,上海博物馆的设计,其注重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在博物馆内,展示的珍贵文物有青铜器、陶瓷器等,同时也有雕塑、玉器等,但是,却有很少的民族工艺馆,虽然外在的设计元素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的民族特色是现代空间设计的关键。因此,在现代文化空间设计中,应将民族文化应用在室内设计中。例如,56个民族服饰上的图样,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这就要求设计师需要以当地的发展速度和文化来创造出地域风格,将文明的历史气息融入现代建筑空间和室内环境空间中。虽然现代空间设计的发展逐渐向世界流行文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严重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室内空间设计的开展启迪了设计师的创造思维,但其更注重共性化的创造,若片面地开发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而不注重室内空间设计的文化档次,则容易导致室内设计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严重脱节。因此,注重民族风格的新发展,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将传统的文化思想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有效融合,产生新的民族文化和风格,使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充分体现传统的民族特色。
2结束语
展示空间设计指的是提前做好计划,根据计划拟定某个主题,确定此次展示的目标,选定某个特定场所,对所选定的物品进行设计和摆放,达到具有某种特色的信息传递效果。其主要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可以在商店、广场等公共场所对某些物品进行陈列。在不同的环境、场所,会展示出不同的艺术文化特色。展示空间设计不仅渗透着文化气息,也体现着不同的专业特色。其旨在通过营造一个独具特色、拥有个性色彩的艺术文化空间场地,向公众传达设计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展示空间设计内容丰富,不仅蕴含深刻的文化色彩,也充满时代特色,采用各种新颖的方法和设计技巧,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样式。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传递,展示空间设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发挥着文化交流与传播媒介的作用。
二、文化对展示空间设计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演变,博大精深的文化呈现出多维度、多视角的表现形式,文化在设计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的设计中,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在设计中都被设计师多次利用,虽然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日益发达,设计的手法和工具都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在设计中文化理念和现代文化气息仍有着重要作用。展示空间设计讲究符号信息的表达,注重色彩的搭配、场景的适宜,既要有现代设计的艺术美,还要有传统文化特色,讲究一定的规律性、线条的美观性,力求空间展示既独特又不离奇。如,有的展示空间的设计讲究大气、稳重、祥和,体现出中国文化中的中庸思想;有的讲究线条对称、方圆有序,体现出中规中矩的文化气息,具有十足的中国风格;有的不拘泥于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科技,讲究意蕴和时尚,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中国文化。另外,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展示空间设计中也体现出不同的特色,根据不同的民族特色、地理条件,设计师在展示空间设计中会结合当地或某一特色民族文化进行设计,在创新与传承中寻找两者的结合点,达到既有设计又有地域或民族文化特色。设计都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创新设计并不是简单的超凡脱俗、标新立异,只有充分结合文化元素才能更好地进行空间设计,获得美的效果。
三、展示空间设计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信息
展示空间设计传递的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传递出社会、经济、科技、自然等综合信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不同领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展示空间设计师向人传递一种空间艺术信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抓住人文符号信息的传递尤为重要。现实生活中,人文空间符号的形式反映着现实社会环境。只有在展示空间设计中注重人文信息的传递,才能在公众活动的场所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交流空间,在展示中使人获得愉悦和舒适的感受,形成精神的力量。在传递人文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净化心灵,形成正能量,把传统文化的积极信息不断传承下去。
2.传承地域文化特色
目前,越来越多有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展示空间出现,这不仅体现出展示空间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也表现出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在展示空间设计中,要注重结合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加以设计,在设计的手法、色彩、风格上要融入民族文化元素。除了注重从室内、室外建筑文化元素中提炼,也要注重从精神文化中吸收。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展示空间设计,都要充分运用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营造出具有地域文化色彩和民族特性的个性化的展示空间。这样既应用了不同的特色文化元素,也彰显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展示艺术效果。
3.展示空间设计中文化信息的创新
一、湖湘文化的定义与溯源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既包括物质财富,又包括精神财富。[1]两者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有机联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文化。所以我们要深入地了解湖湘文化,也要从一个宏观全面的角度去审视它。
(一)湖湘文化的定义
湖湘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分支,它经过多年来的丰富与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文化特质。从时间跨度上说,湖湘文化是自两宋时起发展到近现代的一种地域性文化;从空间跨度上说,湖湘文化是指湖南省境内的区域文化。在前人对于文化的定义语境下,湖湘文化可以被定义为是一个自两宋到近现代的湖湘人民在本地区创造的风俗、道德、艺术、知识、实物、信仰和其他在社会上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的复合体。湖湘文化自成一派,有着丰富复杂的文化系统。具体来说,其内涵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湖湘文化中的生活民俗和日常习惯,即湖湘人民对于家庭生活、考学升官、生老病死、节假庆祝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然后是湖湘文化中的物质财富,即反应湖湘人民的观念变迁的历代物质载体。如各种湖南的古代文物、流传下来的湘式建筑风格、生活中的劳作工具等等,都在向人们传达着湖湘文化的广博与绚烂;最后是湖湘文化中的精神特质。湖南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价值观念等表现湖湘人民精神世界的内容,也是展现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湖湘文化的源头
想要了解湖湘文化的形成原因,就要从它的历史人文和地理环境的源头来追溯。首先是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双重作用造就了湖湘文化。中原文化即儒家思想和行为准则经过多年的渗透和影响,成为湖南地区的正统思想;而以屈原闻名的荆楚文化则代表着本土文化,群苗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虽蛮野刚烈,却血性十足,有着强烈的本体特色。儒雅清俊的中原文化与刚强野性的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磨合,便形成了湖湘文化刚毅、倔强的独特风格。其次是湖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湖湘文化的重要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所处环境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湖南地区一面临湖,三面靠山,其内部也多是群山,交通很不发达,信息比较落后。而且因地理环境关系,其夏季十分炎热,到了冬季则异常寒冷。春秋两季同样时冷时热,骤晴骤雨,十分易变。在古代时期因其气候条件的恶劣,成为历代官员的放逐之地。尽管后来湖南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发展,成为丰足的“鱼米之乡”,但是这种地理和气候环境的恶劣还是将湖南人民锻造出憎恶分明,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二、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与文化展
现室内空间设计是一个西方概念,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对于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强调的是整体性,是从整个建筑群落的角度下对其进行评断,很少强调建筑室内空间的独立性。而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我国的建筑领域也开始注重起室内空间的设计感和文化内涵。
(一)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
室内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它建立在建筑本体之上,是对建筑的二次完善和再设计。[2]所以室内空间设计与建筑设计十分相似,但又有些许不同。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在设计时都要考虑工艺、材料、造价、功能性等方方面面的可行性,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不同之处在于,建筑本体注重的是整体性和宏观性,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而室内空间设计则更注重细节,在意的是各个构造之间的连贯与合理,保证满足人在室内的舒适度和情感需求。可以说,在室内空间设计的语境下,人本位的思想更为突出。此外,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还应考虑到一个重要的因素,即设计风格。风格是风度与品格的结合。它体现的是设计师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造诣,更多的强调其精神性。一个好的设计风格能够触动人心,不仅要有艺术的外在形态,也要有艺术的内在韵味。可以说,风格是一个成功的室内设计案例的关键所在。
(二)空间室内设计的本土文化展现
虽然室内空间设计是一个外来概念,但是为了让西方设计思想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生根发芽,首先应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奉行的是宗法制,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家的概念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一直是集体大于个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例如中国最典型的四合院,其空间布局就严格按照辈分资历进行设计,体现出中国的伦理文化。具体来说,空间设计所展现的本土文化构成分为三类。首先是室内空间的布局和外形,与西方的空间设计理念不同,中国的传统建筑强调的是生活的趣味性与艺术性,对于功能性要求不高。其次是室内空间的结构。即构成空间的框架,这就涉及到建造人民的材料选择、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方面。例如,中国人偏爱木材,他们认为,木材吸收了大自然的灵气,会使居住的人生活更加富足美好。这其中也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后是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装饰。恰到好处的美化装饰可以为空间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对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空间的装饰充分体现了民族特点。
三、湖湘文化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在室内空间设计领域中,地域的差异往往会带来文化表现的不同。[3]近年来,随着湖湘文化的崛起,学术领域的研究者纷纷将目光转向它。如何将湖湘文化的特色和文化精髓很好地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成为每个设计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以下试举两例,来展示湖湘文化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应如何应用。
(一)心忧天下思想在空间设计中的展现
湖湘文化的核心思想即是“心忧天下”,无论是古代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还是近代的“救中国必从湖南始”,湖南人一直对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抱有着一腔奉献的热血和极高的责任感。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忧天下”的精神一直贯穿始终。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室内空间的设计理念,我们在进行空间设计时,同样应抱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为他人着想的使用感。如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兴起的“绿色设计”理念,即是强调保护环境与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放在设计首位,避免材料的浪费,尽量使用环保材料,以减少对居住者的人身损害和对环境的污染。这与“心忧天下”的核心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二)实事求是精神在空间设计中的体现
在湖南的文化殿堂——岳麓书院中,高悬着一块“实事求是”的牌匾,这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精神指导。古往今来,在湖南地区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引下进行了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成功改革。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空间设计中,则可以体现为设计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作为一个考虑全面的设计师,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不能一味只追求视觉上的绚烂和不切实际的美感,还应求真务实,考虑到材料的造价、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居住者在此空间中生活的便捷度和舒适度。才能在符合预算预期和实用性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高水平艺术风格的室内空间作品。
四、结语
在造园手法不断改革创新,造园艺术不断继承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园林文化也逐步形成。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中国古典园林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其中,江南园林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既然园林文化可以指导造园家们更好地设计园林,那么在适当修改后,其同样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进行“文人空间”设计,以营造一个“园林式”的高校校园。
1.1因地制宜的思想宅园多是因阜掇山,因洼疏地,植以树木花草的“城市山林”。这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1.1.1适宜的场地设计在中国,传统园林分布广泛,数量巨大,但各个园林之间都有所不同。在园林的设计中,往往由实际的地理条件出发,根据现有的土地面积、水域分布等环境因素进行设计,使园林能充分利用现有环境中的有利条件,也使园林与周围环境互相协调、融为一体,如怡园占地较小,故引入假山、池塘等元素来体现其灵动,颐和园面积广阔,故采用真山、湖泊突出其宏伟。以上便是因地制宜的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同时,其也能应用在大学校园的设计中。大学校园的设计同样需要充分考虑到校园周围的地形、湖泊等环境因素,并以此为设计依据。以厦门大学本部为例,校区占地167hm2(约2500亩),用地压力较小,故校园中常见大面积的绿化及水域。校园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故在校园中央设置了“芙蓉湖”,既能涵养水源,又能供游客与师生游玩。晴朗的清晨或午后,在湖边总是聚集着三三两两的学生在讨论问题、交流想法,或是父母带着孩子游玩嬉戏,抑或是来闽旅游的游客们谈论着厦门的风土人情、所见所闻。芙蓉湖已成为厦门的旅游景点之一。在绿化方面,由于学校西部地势平坦,植被以成片的棕榈树与大草坪为主,如芙蓉湖边的大片草坪与棕榈林,棕榈树干挺直,树形优美,美化了校园,也表达了厦门大学对各地游客的热情。校园东部位于狮山脚下,地势渐高,植被种类繁多。在规划中保留了大部分狮山脚下原有的植被,使校园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坡地上行走时,周围绿树掩映,微风习习,让人恍如在山间穿行。(图3)与厦门大学占地167hm2(2500亩)相比,河海大学鼓楼校区的占地面积不到66.7hm2(1000亩)。作为清凉山的一部分,校园内地势起伏较大,坡地较多。然而,在合理的规划下,山体坡地很好地起到了调节空间的作用。校园内的低洼处、平坦处、地势较高处分别安排了足球场、教学楼、科技馆等各具特色的建筑。在校园中行走,时平时陡的道路也为师生增加了一分惬意和悠然。同时,校园内多变的地形很好地切割了视线,增加了校园的层次感。以校园内的友谊山为例,国际教育学院被安排在了友谊山的山顶,山坡四周种植着茂盛的植被,其间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向山顶。走出友谊山,山顶的建筑便隐藏在了植被的遮蔽之间。视线的分割让校园各个功能区相对独立,使其特点更加鲜明集中,从而让校园更有“看头”。
1.1.2“廉价”的植被选择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首先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顾及到季节的变化;其次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与“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形成强烈对比,说明传统园林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大片的草坪每年的灌溉、养护都需要很大的成本,却没有很高的实际使用价值,造成了较大的浪费。与大片草坪的高额养护成本和较低的使用效益造成的浪费相比,河海大学本部的绿化则体现出了较高的价值。作为清凉山的一部分,河海大学本部校园内的植被品种较多、较杂,但大多来自当地耐以生存的自然植被,平时并不需要过多的养护,师生也可以自由地在绿化中学习、放松,由此实现了绿化的低成本维护与高效益使用。且植被高低错落,结合起伏的地形、自由的道路,加上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景致,妙趣横生,总会带来意外惊喜。
1.1.3特色的景观文化塑造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图画,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如:狮子林因园内石峰林立,形状多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留园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园林尚且如此,作为专业性极强的高校理应特色鲜明。在这方面,一些高校的校园建设则比较成功,在校园设计中体现出了极强的专业性,如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以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为例,河海大学的校园文化很大程度上便在其校园内的水景观中体现了出来。在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南3个位置分别设置了东湖、廉池、西湖3个人工湖,在面积最大的东湖沿岸安排有长椅,可供学生休闲放松,或是进行户外学习。每天早上在湖边都有学生朗读或是背诵英语。东湖不但有观赏作用,同时也具有其实用性。在雨季,校区内的雨水可以排入东湖并储藏在东湖内,在降水比较少的时期,东湖内的水便可以被水泵抽出用来浇灌草坪、树木等。此外,校园内还有三峡广场、小浪底音乐台等充满水利特色的景观和建筑,从这些特点鲜明的元素中我们便可以感受到河海大学最具代表性的校园文化———水文化。又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全国航空航天类排名第二的大学,在将军路校区的规划设计中更是把学校的航天特色充分凸显了出来。观察其教学区的俯视图,可以发现其布局形似一个直升机。校园中心的草坪修建成了螺旋桨的图案,四周的教学楼围成了机身的形状,校园东部马路上横跨过的天桥组成了机尾。在四周绿化的映衬下,整个校区就像一架即将从停机场上升起的直升机。同时,校内还有直升机模型等标志性元素。在校园的整体布局与细节安排的共同作用下,其航空航天特色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1.2含蓄的空间布局规划
空间的延伸、渗透与层次,空间的延伸对于有限的园林空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的延伸意味着在空间序列的设计上突破场地的物质边界,它有效地丰富了场地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即“流动空间”。江南园林主要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的关系处理,古典私家园林的内部空间通常按照功能关系划分区域和院落,其中包含了若干个空间层次和主要景物。主要的构成元素则有山石、水、植物、声音、光线乃至气味。2.2.1组景手法由于文化传统与审美趣味的差异。中国人多倾向于取含蓄隐晦的方法使艺术作品引而不发,显而不露,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每每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精彩的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组景手法是指把一些景象重新组合成新的景象,从而产生新的意境与趣味。古人总结出的组景手法多种多样,接下来本文将从在高校校园设计中较为常见的廊道与亭台、景象的显隐性两方面展开讨论。廊道,其目的是为行人遮风挡雨,是行进过程中的景。亭台,其目的是让人驻足小憩,是静止时的景。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廊道中行走的师生往往是在去教室、或是完成某项工作的路上,正如我们在人生路上前行。廊道告诉我们生活应该向前迈进。而亭台,往往是我们思索的地方,我们在这里驻足思考,思考我们的大学生活抑或是我们的人生。亭台象征着我们应该时不时停下脚步想一想,望一望。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为师生遮挡了风雨和烈日,提供了支持与保障。廊道与亭台的组合,象征着每一所大学对师生的庇护与关爱,以及对他们人生的建议:思考与奋斗。正如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东湖两侧的凉亭与廊道遥相对应,相印成趣。对景象显隐性的处理可以很好地避免校园空间过于“直白”的问题,师生或游客在校园中行走时,眼前的景象会随着所处位置的不同而不断改变,从而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高校校园在处理显隐性时最常用的手段是通过绿化的安排来达到不同景象的“露”与“藏”。如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将建筑隐藏在高耸的乔木与茂盛的灌木之间,在路上行走只能从缝隙中隐约看到建筑的轮廓,而再向前走几步越过这片植被,整幢建筑便一览无余了。通过对景象显隐性的利用,可以避免“硬对景”,从而增加校园景色的趣味。(图6)
1.2.2放大了的空间效用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往往并不是由单个建筑来体现,而是通过创造建筑的群体空间来展现。换句话说,传统建筑通过抑与扬,大与小,曲与直,内与外相结合等手法,将各单个景象联系起来,达到1+1>2的效果,从而营造出了丰富的景观画面。抑与扬的结合是一种为了前后形成反差,从而收到强烈艺术效果的一种艺术上手法。以河海大学本部为例,刚进大门是一条狭长的道路,两侧分布着闻天馆、研究所等建筑。而沿着窄道走了400m之后,空间突然空阔起来,便看见了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碑广场,广场上种植着数百棵参天的梧桐。在道路的行走时的压抑之感与广场的开阔相对比,将广场的旷大衬托得淋漓尽致,让每一个经过的师生都能感觉到此处的庄严肃穆,生出敬畏之心。抑扬结合的手法往往可以让景象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加深游览者的印象。大小对比常指在较小的空间内营造出阔大的意境,以苏州园林最有代表性。一些学校的校本部由于地处市中心,用地面积非常有限,于是众多高校的校园设计都力求既满足教学需求,又避免校园给人过于拥挤的感受,如河海大学校本部,通过借助地形、空间分割等手法营造了内涵丰富的校园空间,让师生在校园的不同部分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曲与直的对比,其重点主要在曲,通过曲的构造,可以让画面更有层次。厦门的鼓浪屿上建筑密布,道路大都是曲折的小路,而曲折的小路尽头,往往便是热闹的集市或是空旷的海滩。南京师范大学北门入口处的规划与其相似,初入大门便是一条蜿蜒的林间小路,沿着小路翻过一个小山坡经过图书馆,看似已经没有路,而继续向前走才发现原来树林旁便是篮球场与足球场。校园需要幽静的场所,一方面为了营造宁静治学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同学提供了户外学习的去处。曲折的林间小道很好地创造了一个比较隐秘、寂静的空间,满足了同学对户外学习场所的私密性、安静的要求。内与外的交流最直接的体现便是透过窗子看到窗外的风景。内外空间的交流需满足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例如便于室内采光、过滤室外杂音等。同时,学校的特殊性要求室外环境还应该为室内的师生提供绿色景观,以供师生在课间远眺、放松。内外空间交流最理想的情况体现在苏州园林中,即室外的景象通过窗户如同画一般成为室内景观的一部分。在苏州留园中,透过长廊古色古香的花窗可以看到长廊另一侧树木的虬枝,两者互相映衬就像是画框里的一幅画。
2如何营造内涵丰富的校园空间
上文分别从3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可以用来指导校园空间设计的主要思想和手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校园任何一处空间的设计往往是众多思想、手法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相关手法后,应该思考如何把这些手法的优势融合起来,综合运用到校园各部分空间的设计中,以设计出内涵丰富的校园空间。下面,本文将从灰空间与室外园林式空间两个部分的设计来讨论如何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综合运用到校园空间的设计中。
2.1灰空间的利用灰空间,是指从室内到室外的过渡空间。它的存在消除了室内空间与室内空间的隔阂,使两者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有机地整体,这也符合传统“阴阳调和”的思想。在校园内广泛使用灰空间可以避免现性主义建筑过于棱角分明的形象,把校园打造成一个更柔美、更和谐的学习场所,有利于避免在新校区中普遍存在的环境与人的距离感这一问题。灰空间的思想在很多设计中都有体现,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廊结构。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中,廊结构得到了最大化的使用。校园中的宫殿式建筑建于民国时期,在相邻建筑间用长廊相连接。长廊的作用很多,一方面,在刮风或下雨等恶劣天气时,长廊为来往的行人与在教学楼之间穿梭的师生提供了很好的遮挡,蕴含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另一方面,长廊作为相邻建筑之间半封闭、半开敞式的通道,也加强了建筑之间的联系,使建筑群更有整体感。此外,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灰空间设置中,体现出了灰空间的设置也可以借助植被等自然元素来完成。利用已有的环境资源,将教学楼前的古树的树阴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既营造了贴近自然的校园氛围,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课间休息放松的场所。
2.2室外园林式交流空间的营造与中学相比,大学教育强调自主学习。这意味着仅有传统的教室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新的场所。为了帮助大学生将学习场所拓宽到教室外,大学校园内需要设置户外学习场所,这也满足了部分同学在户外学习的习惯。此外,现阶段在各高校内普遍存在老师和学生缺少沟通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引导师生思想改变的同时,为师生提供优美的交流空间也至关重要。因此,下文将主要从户外学习场所和交流场所的安排来讨论校园室外空间的设置。在河海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学生都倾向于在僻静的自然绿化空间内进行户外学习。同时,在户外学习场所应该具备的条件中,支持人数最多的是安静,其次是有舒适的座椅。为了营造安静的氛围,可以通过绿化带将空间与周围的建筑、道路分隔,树木的遮挡同时还具有在夏天遮挡阳光,减小风速等功能。在桌椅方面,既不能设置过于密集使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也不能过于稀疏造成“一座难求”的情况。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在会议楼西侧是一个人工湖,湖边布置着长椅与石桌石椅,在四周被枝叶茂盛的乔木遮蔽,把它与周围的人行道分隔。由于环境清幽安静,并且设置了便于学习的桌椅,经常有学生在此进行户外学习。交流空间的设置应同时达到其实用性与美观性。为了达到其美观性,交流空间仅仅是一块空地显然是不够的,可以将其安排在草坪或是树荫中,与周围的建筑、道路等环境融合。一方面能让师生有一个较为平和的心情,有利于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另一方面,交流空间本身也成为了校园环境的一部分,在校园内营造了宁静治学的氛围。在实用性方面,为了便于师生在课后进行交流,宜把交流空间设置在教学楼附近,而一般用于学生之间或是休闲放松时使用的交流空间则无此限制。综合考虑到实用性与美观性,理想的师生交流空间可以在教学楼附近设置一片草坪或树林,在其中安排座椅,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例。而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形式比较多样,可以是一小片树林,或是小巧的建筑小品形式展现。道路作为连接校园各部分的工具,也有其重要作用。如果校园内普遍采用比较狭窄的人行道,不利于车辆便捷到达校园的各个部分,在高峰时期也不利于人流及车流的顺利疏散。而如果普遍采用较为宽阔的车行道,则会影响校园各个功能区相对独立性与整体性的体现,并且使校园显得空旷、直白。因此,在道路规划中,需要将主干路,次干路与人行道有机结合,即保证校园各部分之间交流的便捷,也有利于校园人文气息的养成,正如图12中长江大学的交通规划。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