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城市建筑范文

时间:2023-01-22 17:01:52

序论:在您撰写城市建筑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城市建筑

第1篇

英文名称: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主管单位: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办单位: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种:双语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0232

国内刊号:23-1528/TU

邮发代号:14-2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2篇

哈姆雷特:你看到那边的云了吗,形状像一头骆驼?

波洛涅斯:我发誓,它确实像一头骆驼。

哈姆雷特:我认为,它像一只黄鼠狼。

波洛涅斯:那背像黄鼠狼。

哈姆雷特:或者说像一条鲸鱼吧。

波洛涅斯:很像一条鲸鱼。

——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第二幕,在城堡的大厅中

已经投入使用的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受到业内外的诸多关注,原因大致来自于两方面:

是作为大连新的地标建筑,其金属外立面的前卫外观和巨大体量引人驻足;二是建筑设计出自世界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蓝天组(coopHimmelb(1)au)”。蓝天组的主持人是奥地利建筑师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当今解构主义建筑的领军人物。

沃尔夫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蓝天组”名字的由来:“蓝天组不是一种颜色的表达,而是事务所的设计理念,我们希望建筑能够像云一样变化多端,变化无穷。”

事实上从一开始,我们就想建造可以像云一样变换的建筑和城市。因为我觉得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记》中所说的“但愿能够拥有有形之风”就是对建筑的最好描述。早在1968年,事务所成立之初,我们就想要立刻从根本改变建筑。”

回顾蓝天组的作品,确是以极端和非常规吸引眼球。围绕他们的总是这样些名词:复杂、含混、多元、并置、复合……这些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而逐渐运用于建筑描述上的词汇,极其集中的出现在了蓝天组的身上。

大连国际中心的设计延续了蓝天组“云”设计理念。建筑形体和空间复杂多元,扭动的曲面壳体造型,质感强烈的金属表皮,漂浮的空间。有人说这座建筑像飞碟,也有人说像贝壳。设计师表明:“我们的形式语言不是具象的,而是充满联想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大连是个重要的港口、商贸、旅游城市,目前正经历着对沿海棕色地带和开发区兴建的变革,在未来的十年里,发展的关键是:为游轮建立国际口岸,在复垦土地上建立新的城市发展,为连接特殊经济区域建设跨海大桥。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的设计任务是创造一个地标建筑,符合大连城市未来发展。它位于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中轴线的终点上,该中心将被视为向着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大连的精神景观。

建筑的形态是根据建筑正面出现的两个主要城市轴线的方向来进行组织的。封闭的环境进一步区分了会议空间,穿透了外墙和悬挑,从而创造一个空间多向性的建筑。建筑的主要功能为古典戏剧礼堂和灵活的多功能厅。“这与我们的设计哲学不谋而合,与其拥有两座单功能建筑,不如将其融合到一座建筑中,创造新的城市生活。”设计师解释,“城市的未来将是多功能建筑取代单一功能的建筑。因为当建筑对公众开放时,他不仅是投资公司的标志,它还展示城市的附加价值,重新诠释了公共空间的概念。在无个性特征的城市建筑物中它们是极具个性的特点。”

通常在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中,为了达到漂浮的目标,蓝天组删减尽可能多的柱子,追求空间造型的完整。这种漂浮所造成的结果是:建筑的具体功能让位于建筑的城市功能属性,地面被极大的贡献给了城市生活。建筑扮演了城市客厅,像慕尼黑宝马世界、法国里昂汇流博物馆,无一不是如此。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的内部空间组织是开放和流动的。在主剧院和会议空间之间,建有

第3篇

城市,瞬息万变的高级文明形态。

城市的建筑就是城市的灵魂,代表着城市的个性、品位、现状。上一代人离去了,上一代的城市建筑却把上一代这个城市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韵味记录了下来,周而复始。

她没有终止,总是在不断变化着高度或者风貌。有时,她会像凝固的音乐,有时,又仿佛是流动的影像……

如果把城市比做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从外表上看,便应是可以一目了然的,无论他是工人、学生、农民,还是知识分子。城市的性质,也正如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和内在素质,会从根本上决定城市形象,当然也包括建筑的形象。

一个人背着相机,游走在这城市里,留意身边的建筑,用相机随意或不随意地记录着所见,再将这些记录下的所见与摄友们分享。

每一代人似乎都可以说出自己和城市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

游走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里,要想捕捉某个影像,需要你每时每刻保持观察力,也许在你上班的路上,就可以看见有意思的画面。

拍摄建筑并不那样容易。在拍摄之前要观察光源,还要考虑建筑周围的环境,因为建筑需要衬托才显得生动。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在人流车流中往往站上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才能捕捉到一个理想的瞬间,有时还要冒险去爬高下低。

富有个性的建筑,这种个性可以表现在建筑的使用功能、规模、形体上,也可以表现在材料的质感和色彩上,还可以表现在具体的构件上,如屋顶、柱廊、门窗等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拍摄城市建筑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和读者分享。

1.巴黎新区的建筑,非常典型的一张建筑摄影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出因透视和广角镜头效果造成的变形。

2.透过民居往上看现代的高楼,是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对比。

使用Nikon D70相机,19mm超广角镜头。

3.冬天早晨暖暖的阳光,淡淡的雾气,远处的高楼轮廓依稀可见,和川流的行人与车辆组成了一幅很有趣的画面。使用Nikon D70相机,135mm镜头,光圈F8,快门1/250s, 用Photoshop后期调整色温为偏暖。

通过二维空间的平面形式来表现建筑

当摄影师用相机取景时,只有当相机保持水平,建筑的垂直线才会在照片中保持垂直。这就限制了用相机拍摄建筑的灵活性,特别是在地面拍摄高层建筑时,画面下半部的地面往往会显得过多,而建筑的顶部又无法被摄入画面。如果相机向上仰拍,虽然建筑的顶部被摄进了画面,但原本垂直地面的线条却会向上会聚,摄影中把它俗称为“透视变形”。所以一些专业的摄影师会使用特殊的移轴镜头和相机调整这样的变形,可是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可以使用广角或超广角镜头刻意突出倾斜线来表达视觉的冲击力或戏剧性构图(见图1、图2),或者使用长焦镜头压缩画面,使变形减少,使画面更富层次感(见图3)。对于取景,竖幅画面拍摄有利于表现建筑物的高大雄伟和街道的纵深感,横幅画面拍摄能较好地表现建筑群的林立。

用光线的变化表现立体空间

正确用光的含义是指控制光的方向、强度和光质,既要表现出受光面材料的纹理质感,又要能显示出阴影的层次而又不失细节。通常说,拍摄建筑物时,45度侧光是比较适合和常用的光线,但在表现外墙装饰为玻璃材料等现代建筑时,光照的角度就要灵活掌握了,要根据光线来表达你的主题(见图4、图5、图6、图7)。

4.夕阳在大厦的墙面上留下了柔和的金色阳光,使用Nikon D70相机,镜头70-300G,300端,光圈F8,因为明暗反差比较大,曝光-1。

5.逆光下,城市的道路就像河流一样,穿行的人们像是流动的音符。光圈F8,快门1/500s。

6.圣新大教堂的白色和蓝色天空,构成简单明快的色调,侧光的运用使得建筑的立体感非常突出。

7.教堂尖顶在树叶的背影中,指向深邃的蓝天,光与影体会的不就是那份信仰吗?使用Nikon D70相机,28mm~105mm镜头,105mm端,光圈F8,快门1/500s。

表现城市建筑中重复的线条和形状

画面上的线条是由相邻两种影调的分界线勾画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在构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线条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如直线(包括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曲线、折线、圆弧线以及重复线等等。还有就是像迷宫一样重复的形状,方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等等。

如何在这些繁杂的线条和重复的形状中寻找美感就是摄影者所要考虑的,包括线条的粗与细、实与虚、淡与浓之分等等。粗线条强,细线条弱;实线条静,虚线条动;淡线条轻,浓线条重。在构图中应尽可能充分利用线条的形式美和它们的艺术感染力,通过精心设计来提高画面的艺术性。在重复中寻找细微的变化,找到色彩或形状的搭配,使照片更具趣味(见图8、图9、图10、图11)。

8、罗马角斗场,由三道弧线和竖线构成的画面,使建筑表现出一种张力,宏伟而壮观,让人感叹人类文明的伟大。

10、四个重复的窗,就像四幅装饰画一样,仔细看,每个窗里的圣诞花都不太一样。

使用Nikon D70相机,镜头Nikkor-H Auto 50mm F2,光圈F8,快门1/125s。

9、11、有时色彩或者块、面,就是照片的主题,留意都市里那些时尚的楼群,你会发现像七巧板一样的画面。使用Nikon D70相机,镜头70-300G。

发现建筑与人的关系

建筑是一个让人活动的空间,在拍摄城市建筑的过程中去发现建筑与人的关系是必要的,建筑的目的是服务于人,有时人的活动可以衬托建筑。建筑的个性可以表现在人对于建筑的使用功能、规模、形体的各方面,也可以表现在具体的构件上,如屋顶、柱廊、门窗等等(见图12、图13、图14)。

12.在水泥森林里,忙碌的人们从这片林子到那片林子……使用Nikon D70相机,镜头Nikkor-H Auto 50mm F2,光圈F8,快门1/500s。

13.人们在节日里装点自己的居室,窗口的铃铛、雪花,还有窗玻璃映出的房子形成了一副很有意思的画面。使用Nikon D70相机,镜头Nikkor-H Auto 50mm F2。

14.悠闲的下午,慵懒的夕阳,照射在人们的脸上和斑驳的旧门上。使用Nikon D70,135mm镜头,光圈F8,快门1/200s。

以上就是一些拍摄城市建筑的心得,还有很多拍摄技巧和构思是在拍摄过程中总结出经验的,城市建筑那有趣的画面永远都拍不完。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了?

第4篇

关键词:符号城市 建筑 标志系统 速度

正文部分:

标志系统与建筑

建筑,道路和绿地等元素一起组成了城市。但是行走在现代城市中,不管是在中国的北京上海,还是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你无法忽视的是城市中的标志系统:指示牌,广告牌,显示器等,如图1所示。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一书中,文丘里第一次提出了这些标志系统对于城市景观的重要性。他说道:“标志物能主导空间,而建筑则不足以如此,因为标志物比建筑形式更能形成空间关系。在这种景观中,建筑变成了空间中的符号而非空间中的形式。建筑的表意性变得非常小,‘标志物要大而建筑要小’,这才是第66号大道的金科玉律。”在这段话中,文丘里认为在拉斯维加斯这样的商业之都中,标志系统似乎已经凌驾于建筑之上了!

而在现在的建筑学教育中,标志系统一直被认为是建筑和城市的大敌。似乎车站设计的好,就不需要指示牌,商店的立面最好素雅干净,道路两边最好是纯净的绿化带。其实,这样的城市极其缺乏标志性,极其缺乏活力。拿本书中一再提到的商业区为例,如果没有大且醒目的广告牌,又怎么知道哪里是男装区,哪里是女装区,哪里是童装区?又怎么会确定这里是商场而不是政府大楼?

现代社会,标志系统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这种需求有时会要求建筑与图示、符号做某种结合:立面上出现了大幅的广告牌,或者被大型指示牌遮挡,周围挂上五彩缤纷的霓虹灯。这也许是建筑的失败,却是城市的成功作为一个负责的建筑师,我想合适的做法并不是把标志系统和建筑隔离开来,而是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为这些标志系统留出余地。

在某一次的城市设计,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武汉高校附近是极其缺乏标志性的,于是针对这一问题做了城市标志系统的相关设计。通过将校园特色与图像,文字,景观,¬¬已有标志物,甚至是声音的结合,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图2所示。将华师大门两侧的柱子改成翻版墙,用来张贴广告和学校信息;在华师边界的两边种上桂花树,用气味暗示学校的存在(华师的象征之一是桂树);在武汉理工的浮雕墙上,镶上彩色的瓷砖强调出并不抢眼的浮雕,学生们可以在彩色玻璃上刻画;学校旁边的一段临时围墙被改造成涂鸦墙,庆祝即将到来的100周年;在学校围栏的上面挂上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衫,以显示学校氛围;武大周围商铺的铭牌上,附上有樱花图案的半透明薄膜(武大以樱花闻名);武大周边人行道的拼图也改为樱花图案。

¬作为符号的建筑

当传统的标志系统不满足于信息交流时,建筑物有时也会变成一种符号,担负着标志物的角色,引导着人们,吸引着人们。文丘里曾经提出了“作为空间的建筑”和“作为符号的建筑”,引起将空间塑造作为第一要义的现代建筑师们的思考。他说:“蒙蒂塞洛汽车旅馆的标志的外轮廓就像一个巨大的高脚柜橱,使高速公路上的人们在看到汽车旅馆之前先看到它。这种形式化且标志化的建筑物是反空间的,它注重信息交流甚于重视空间。信息交流――作为建筑和景区中的一大要素――支配着这里的空间。”也就是说,在那样特定的环境里,建筑物的外部空间要重于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让别人产生兴趣,明白建筑的功能,吸引人进入,这是最首要的任务。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商业建筑大多形式鲜明,标志性强,如武汉光谷的球形商场和北京的福禄寿大酒店,还有本书中提到的鸭子型的鸭肉店(被人们称为“长岛鸭仔”)。

作为符号的建筑早已存在,“A&P停车场是凡尔赛时代以来巨型空间演进过程中的当地阶段…穿越意大利式市镇广场就要传谣四周高耸的建筑,而穿越这种景区就要穿越宽阔的巨型‘组织结构’…巴洛克式穹顶既是符号又是空间结构,它们的外部尺度比内部尺度大,为的是在其所处的城市地段中居主导地位,并传达其象征意义。”似乎以前的建筑在传达信息时更为优雅更为和谐,而后现代后期的“福禄寿“之流,对于感官的刺激过于粗俗直接,容易带来审美疲劳。

有时建筑本身就是标志。的确,某些建筑在去掉外表的一切装饰之后,仍然可以辨认出它的功能。中国的政府机关大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国的政府大楼,公安大楼几乎都是一个样,高高的台阶,严整的立面,仿佛出自于一个建筑师之手。但是这样却极具辨认度,也成功的传达了官式建筑的威严,当然,官式建筑是否需要传达这样的信息也是值得讨论的,这里略去不谈。

建筑物作为符号传达信息时,有时并不完全依靠于其形象。书中说:“作为符号,标志物和建筑借助于它们的方位来界定空间“。迎向人群的建筑会让人感受到受强烈的公共性,而背向人群的建筑则显得公共性较弱,似乎不那么”欢迎人进入“。而一个直截了当的入口,一个干净利落的坡道,会很清晰的向人们传达这样的信息:这就是目的地!

速度于城市

现代社会,汽车对于城市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美国被誉为“车轮上的国度“,在很多城市都有汽车博物馆,可见其对于美国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刻和巨大。

以拉斯维加斯为例,拉斯维加斯是一座高速运转的赌城,交通体系发达,不仅人们的运动速度快,生活节奏也很快。这样的速度也带来了城市景观的变化。林奇曾经做过研究,发现,驾车人和行人沿路能看见的物体中,有一大半位于视线正前方并限于路边的物体,就像是戴上了眼罩(这就是为什么标志物要大而且要沿着道路。)……对于驾车人和行人来说,速度是决定视角的决定因素。速度增加时,人的注意力范围会变窄,从细节转移到整体感觉上,转移到有决定性的点上。“总体来说,在汽车引领的速度之下有效的传达信息,有两个办法。一是在视线前方不断直接的重复――如城市主干道上的广告牌。二是从很远距离都能看到的奇特的大尺度的建筑――如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图6所示。

慢速路边的建筑可以精致小巧,因为人们可以慢慢观赏,精密的细部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快速路边的建筑如果精致就实在是没什么必要,因为高速之下,是不会有人会注意细节的,有印象的只是总体形象。

除此之外,日益加快的速度也对城市中的标志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人能犹豫的时间变得很短,危险性也增强了。在本书中,文丘里提到:“……驾车人没有时间在危险而复杂的环形路网之中考虑反常的细节。他(或她)要依赖道路的引导标志,才能在快速行驶时识别空旷空间中的巨大标志。“可见,速度的提升对于城市景观的改变,从建筑物到标志系统,是全面而深刻的。

结语――广袤的原野和复杂的城市

在一片原野中的萨伏伊,柯布西耶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对住宅的实质进行了探讨,充分实现了“建筑五要素”的设想。正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单纯,建筑师能集中精力关注建筑本身的逻辑。

第5篇

目前世界城市以2%陆地的面积承载着全球50%的人口,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直接加剧资源短缺的矛盾,并且对生态环境、人口健康、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世界城市人口三分之二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其中贫困人口大约15亿,其中至少有6亿人没有足够的住房,11亿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

中国是世界上建筑市场最大的国家,几乎一半的建筑都在中国建设。

据统计,中国现有建筑430亿平方米,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中国年新增建筑16亿~20亿平方米,其中的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中国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的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0%以上。

城市里的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维持功能本身,因此建筑业是这个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城市本身还是一个综合体,建筑则与这个综合体的大部分系统紧密相连,比如小到供排水系统、通风采暖系统,大到水生态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小区和城市绿化系统,等等。

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条件,没有清洁饮用水和卫生设施乃至电力,非常容易发生传染病,生态、资源、安全、健康等问题交替出现,为人口文明进步带来挑战。也因此,新能源与各种节能减排技术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低碳经济潮流涌动,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新的动力。

“绿色建筑相关生态和绿色产业将蓬勃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

近年来,发展绿色建筑已逐渐引领世界城市发展潮流。绿色建筑所体现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成为创新建设发展模式,推进建设领域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向绿色低碳建筑转型,实现建筑业对环境的低碳排放、低污染、低影响,是中国建筑业和城市发展模式共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雨水的收集利用到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水安全的保障到空气污染控制、环境生态绿化等,都展现了城市未来经济发展将成为从资源到产品到再生资源这样一个物质循环流动的过程,为宜居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途径。”仇保兴说。

他提出,一个城市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绿色建筑方面,要把握绿色建筑设计五原则。

这五项原则分别是:第一,建筑节能不仅要着眼于减少能源的使用,还必须考虑尽量采用低品质(低能值转换率)的能源,如地热能、太阳能:第二,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应用简单技术,如通风、外遮阳等,达到能源节约的目的;第三,利用低品质能源进行建筑整体性或基础性调温,利用高品质能源进行局部性、精细性调温,将成为绿色建筑设计的通则;第四,建筑将成为能源产生的单元,如屋顶计划中的太阳能利用;第五,从单一产能建筑走向集合――分布式绿色能源园区。

与此同时,绿色的低碳的城市,也将成为新的发展主流。在城市生态和绿色建筑方面,国内不少地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深圳是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走在国内前列的现代都市。“要发展低碳城市,就必须以绿色建筑为突破口。”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喊出了这样的口号。

业界评价说,深圳地区绿色建筑成功设计最关键的因素有三个,一是通风,二是遮阳,三是建筑立面绿色和屋顶绿化。与内地一些城市相比,深圳面积狭小,建筑能耗在全市能耗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使得它成为了全国惟一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达到100%的城市。

天津生态城的规划建设指标体系体现了复合生态原则,在生态评价上,体现了生态能量的要求,而且由生态河、生态链、生态走廊逐步向沿江、沿渤海湾延伸,交通是低能耗、低污染模式,倡导高密度混合型的土地利用模式。

再如曹妃甸,在这方面创新使用了多种评估工具,从零排放城镇、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开发新能源、中水回用、回收利用废弃物等理念,来探寻低碳城市的开发模式。

业内城市建筑专家说,人类不仅需要乌托邦式的梦想,更需要具有可操作、多样化、大众化的实践活动。城市的拯救不能仅仅寄托于未来的技术发展,更要注重那些现在就可用的“战斗武器”。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才有了中国与新加坡、英国、意大利、瑞士、德国等发达国家合作来建设生态城市的项目。这类生态城市一般设定居住人口为30万左右,以实用技术为技术主体;以绿色建筑为建筑主体;以服务业或新兴产业为产业主体;以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绿色交通为交通主体。

目前我国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深圳光明生态城,以及湖南长株潭和湖北武汉“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在规划建设中。中国正以最旗帜鲜明的姿态向“绿色建筑”“绿色城市”的方向迈进。

其实,所谓低碳,所谓绿色,并不完全需要“高科技”元素的支撑。

安徽的民居、陕西的窑洞――都具有冬暖夏凉的特征。现在陕北一些地方在建设新楼房,让住窑洞的老百姓搬进去,结果发现冬天取暖烧的煤是过去的三倍。后来旅游部门发现了商机,把空置的窑洞开发成宾馆租给游人住,反而很受欢迎。

第6篇

关键字:城市设计住宅区设计公共空间滨水地区人性化

由于城市设计这门课程刚学习不久,接触的也感觉比较浅,一时要以某个主题能好好的谈一下,确实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无奈之何,想就此谈开去,希望能借助平时广泛的阅读功底和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来弥补不足!以下,本文将以分论点从几个本人所想到和了解的方面来谈。

一、城市设计中的不能忽略的住宅区设计

早在1933年,当柯布西耶和他所领导的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所拟定的《雅典》中明确指出“居住是城市的第一个活动”时,我们就已经明白,无论何时、何地,居住环境的质量紧紧关系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乃至我们的生存!

1、好的住宅区设计对人心情影响的重要性;

一个城市最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就是人,而居住区,可以说是人们休闲、娱乐、生活最主要和集中的地方,它包含了无数大大小小个“家”和“家庭”,包含了人们众多的感情和寄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人们不但关注内部的居住空间,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充分营造一个好的、人性化的住宅区空间环境,对人的心情以及人们的生活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2、好的住宅区设计对整个城市形象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城市建设用地平衡中居住用地比例在25%~30%左右,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20~24平方米/人①,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占着如此大的比例,足可见其对整个城市环境及形象影响的巨大。从1998年开始的房屋改革,促进了城市房地产业的巨大发展特别是住宅商品房

所以无论从哪点而言,重视好住宅区的设计对整个城市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即使在现在看来,《雅典》中对居住情况提出的改进建议对我们来说依然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住宅区应该占用最好的地区,我们不但要好细考虑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的条件,而且必须考虑这些住宅区应该接近一些空旷地,以便将来可以作为文娱及健身运动之用。在邻近地带如有将来可能成为工业和商业区的地点。亦应预先加以考虑。

在每一个位宅区中,须根据影响每个地区生活情况的因素,订定各种不同的人口密度。

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我们应利用观代建筑技术建造距离较远的高层集体住宅,这样才能留出必需的空地。作公共设施娱乐运动及停车场所之用。而且使得住宅可以得到阳光空气和景色。

为了居民的健康,应严禁沿着交通要道建造居住房屋,因为这种房屋容易遭受车辆经过时所产生的灰尘、噪音和汽车放出的臭气、煤烟的损害。

住宅区应该计划成安全舒适方便宁静的邻里单位。”②

二、设计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城市是人的城市,为人服务,供人居住于其中。城市是我们人口聚集的中心,因为它能为工作提供便利,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城市是交流、学习和发达的商业活动中心,它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家庭,也汇聚了物质、精神和创造的能量。正因为“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居民点”③,从城市产生那一刻起,公共空间就是城市组成要素中不可能缺少的一部分。从中国古代的市、坊、园林到当代的公园、绿地、步行街、广场等等、无不体现了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的重要性。

在历史的进程中,公共空间用途的变化不是很大,公共空间总是被用作为聚会的场所、市场和交通空间。公共空间一直是人们相聚、互致问候的场所,一个关于城市和社会信息的场所,一个演绎重大事件的舞台:游行、狂欢、庆典、集会、行刑等,不一而足。这是因为在过去,大多数的活动都有赖于步行,城市在这三种用途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平衡。行人能便捷地走到约会、交易和交谈的场所,并在途中观赏景致。这种城市的功能是在同一个平台的公共空间上产生的。

但是,在20世纪,尤其是在工业化国家,三种主要的使用公共空间的方式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新的交通、贸易和交流的方式从根本下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使用城市的传统。19世纪末电车和自行车被引入城市,使人们有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并使市区迅速扩张。20世纪初汽车的引进使交通模式发生了剧变。特别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美国家,城市中的汽车交通快速发展,公共空间的范围和使用也随之而受到了影响。大量的机动交通没能与城市的传统功能和平共处,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平衡的城市功能被打乱了,开始不断产生新的冲突与矛盾!

在20世纪,城市作为市场也经历了剧变。小摊贩逐渐搬进了沿街道和广场四周的商店,然后又搬进越来越大的商场和超市,最后搬进了巨型的购物中心,它们开始逐渐远离市中心,即使是市区中设立的购物中心也完全是封闭式的,不再是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这类购物中心通常用着一条迷宫式的私有步道,联系小型广场和店面,而交易也就在室内进行。在这种情形下,所谓的“公共生活”以及购物的顾客实际上受到严格的控制,所有的活动和人际交往受到保安人员的监视。显然,这种市场已经从公共空间中脱离出来,成为了私有的领地。

20世纪也决定地改变了城市作为聚会和信息交流场所的功能。印刷及电子新媒体的快速而广泛的传播,使得向人们提供有关社区乃至全世界的无穷无尽的信息流成为可能。巡街大声宣读公告的人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间接交流的手段也不断出现,首先是电报,接着是电话、手机、电子函件和互联网。由小汽车和其他形式的交流通所带来的个人流动,以及廉价的长途旅行为人们相聚提供了新的机会。

城市作为居民相聚的重要场所这一传统作用完全改变了。而如今,这一现象也开始在中国的各个城市迅速蔓延。

在扬·盖尔和拉尔斯·吉姆松著的《新城市空间》中,他们通过对公共空间利用现状的分析,将城市分成了以下几类:

传统的城市——在这类城市中,聚会场所、市场和交通仍然在某种程序上得到平衡。

受侵蚀的城市——在这类城市中,某种单一的功能,通常是机动交通,以牺牲其他城市功能为代价支配了整个城市。

被遗弃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完全消失的城市。

复兴的城市——在这类城市中,人们以极大的努力在城市的三种功能:聚会场所、市场和交通空间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切实可行的平衡。④

而在如今的中国,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机动交通和停车场渐渐蚕食了街道和广场,城市空间越来越小。随着其他限制和诸如废气、噪声、视觉污染之类对人体有害因素的增加,城市生活在慢慢消失了。步行不再是一件乐事,甚至令人望而却步。由于缺少空地和环境恶化,在公共空间中休闲也不再可能。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城市中只存在最必需的步行交通,这还不得不与行进中和停着的汽车争抢道路

竞管无数的研究证明,城市的质量与公共生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依存关系,可在我们的城市发展和政府的政策中机动交通却越来越处于支配的地位。我们要做的究竟应该是对抗机动交通的发展、通过抑制机动交通的发展来保留和复兴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还是在依旧大力发展机动交通的同时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创造一个全新的、属于未来的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呢?我们所追求的究竟是眼前的利益还是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呢?

三、城市滨水地区设计的积极作用

人类离不开水,谁也不可能否定这句话,至少到现在为止!人类的历史见证着人类的发展,正因为有了水,才有了人类一步步的发展。从人类的起源到四大文明古国到如今的国际大都市;从“逐水草而居”到四大文明古国沿河流形成的自己的文化: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巴比伦的两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正是这些河流,孕育了我们的人民和文化!

依山傍水,临水而居,临水地区往往是一座城市发展最早的地区,人与水和谐共生,关系融洽;在中国古代城市,不少滨水区都曾经是异常繁华之处。然而伴随改革开放和工业的发展,滨水地区因其交通优势,成为工业、港口的聚集区,空前繁荣,对经济效益的狂热追求往往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重工业的衰退,许多城市滨水地区都走向了萧条、衰落的境地,但随着“以人为本”价值的回归,也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要求,滨水地区终将会再次成为城市的重要区域,承担起城市的重要功能,变成环境优美,公共活动集中的。

去年在我省吉林市成功召开了“中国吉林·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国际博览会”,从与会专家学者的相关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因为环境的恶化、汽车拥有量的大量增长,城市的许多原有的公共空间正一步步被机动车吞噬,但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的一步步重视,许多原有的重工业、污染工业被拆迁、取缔或者破产!而这些重污染企业又有不少都是临水的,所以在这里,从整体上考虑,加强城市滨水地区的开放公共空间和城市设计实际上是可以和旧城改建结合起来一起开展的!而且从我们上次小区地段调查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旧城区环境其实相对与新城区而言是极差的,我想在旧城衰退之前就因地制宜的结合整体城市设计有计划的复兴应该是我们所考虑的问题!

在“中国吉林·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国际博览会”的相关发言中,就把滨水地区的发展方向及其所能起的作用进行了概述:

1、历史保护;主要针对至今仍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城市滨水地区,重在修缮、复原,维持原有格局,保护历史风貌。

2、改造及再开发;由于城市的发展,原有的滨水地区相对于城市的区位、其形态、职能等均发生了变化,滨水地区在城市中的作用需要重新定位,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再开发等,使其成为城市的重要场所。

3、新区开发;随着城市的拓展,城市化地区的扩大,原有的并不承担城市重要功能的滨水地区,需要从头开始,创造出一个满足现代城市功能、市民生活需要的滨水地区。

4、经济发展;创造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契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

5、空间整合;通过城市设计建构完整的滨水公共空间,完善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

6、景观环境;改善滨水地带环境,提升景观品质,创造更吸引人的城市环境面貌以为城市的各项功能服务。⑤

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城市设计所作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城市设计是与其他城镇环境建设学科密切相关的,关于城市建设活动的一个综合性学科方向和专业。它以阐明城镇建筑环境中日趋复杂的空间组织和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对象所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⑥

第7篇

关键词:标志性;意义;城市精神;城市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是一本书,打开它就能通过不同的字符欣赏到不同的风景。建筑就是城市的字符,字符的风格与排列组合反映出不同城市各自的特质与品位。标志性建筑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识别符号、城市名片和城市象征,是一个城市特质最直接、最浓缩的表现,而且更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追求,艺术地记录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最终成为一个城市品牌,使人们用最短的时间对一个城市产生最深刻的印象。

一、标志性建筑的概念

标志性建筑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标志性”,标志在《设计辞典》中解释为具有象征意义和内涵的视觉符号和图形;二是“建筑”,它有作为建筑的一切构成要素,可是建筑单体,也可是群体建筑。关于标志性建筑,本文拟概括为:具有标志性、反映象征意义和内涵的城市重要单体建筑或建筑群体。

标志性建筑在英语中常与“La ndma rk”对等,翻译为“地标”或“地物”,但标志与地标是两种不同层面上的概念,地标偏重地理层面,形象新颖、体形突出的建筑可能具有地标性作用,但并不是所有形象突出的建筑物都具有标志性特征,只有同时具有心理和地理意义上的标志作用的建筑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标志性”建筑。

二、标志性建筑的特征

标志性建筑之所以能够代表一个城市,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主要因为标志性建筑的成立一般具有以下五个特性:

2.1建筑具有的特殊功能。比如皇家建筑--北京天安门,她雄伟宏大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是开国大典的主席台,具有其他建筑无可相比的特殊性,无可争议的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纵观世界各地的著名标志性建筑,如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红场”,美国的“自由女神”、“白宫”,法国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无不以其特殊性,担当起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2.2标志性建筑通常由国家或世界公认的著名建筑师设计,这也是赋予建筑特定标志性的前提。当然也有例外,如悉尼标志性建筑D悉尼歌剧院,丹麦建筑师在35 岁设计的时候是无名的,如果没有有名的建筑师发现他的作品,那么悉尼歌剧院就被淘汰了。但经过时间的检验,当初被公众口诛笔伐的颇具争议的设计方案逐步得到人们的公认,丹麦设计师约恩•乌特松46年后荣获建筑界“诺贝尔”大奖,被誉为“悉尼歌剧院之父”,历史再次印证了这样的事实: 建筑是时间的艺术,是凝固的音乐。

2.3标志性建筑的规划选址大多在城市区域的特殊的地段,在某些城市关键性节点或者在城市特定的中轴线上或者在城市比较有争议、敏感性的地区,周边有开场空间,有良好的视觉视线效果,并与周边环境完美结合,充分体现区位地段优势特点。

2.4标志性建筑具有重大的历史事件背景或与一些特定的历史性人物有关联,成为一种历史纪念性的标志性建筑。如青岛五四广场的“五月的风”。众所周知,五四广场因而得名,1919年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导火索是青岛的问题。自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中国人民就一直为收回青岛而努力。1914 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1919 年1月,在法国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提出收回青岛等正当要求,却遭到英、法、美、日等国的拒绝,并强行将青岛转让给日本。北京学生于5月4日举行游行示威,强烈要求拒绝签约,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中国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粉碎了日本企图永久侵占青岛的阴谋。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下,终于在1922年12月12日收回了青岛。鉴于青岛与“”这一特殊的关系,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建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五四广场中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2.5历史上包括现代的一些偶发事件,这个偶发事件也许不是太具革命性、历史性的纪念性事件,纯粹是偶发事件,包括灾难,同样促成了标志性建筑的诞生。如世贸中心双塔楼,在9.11事件前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但9.11以后它的遗址也成了标志性的建筑,纽约市政府抓住机遇开辟成旅游景点,在周边包括地铁出入口放置了大量照片,极大的激发了美国人的爱国热情。再如5.12汶川大地震后中国侨联灾后援建的北川中学将着力打造成北川县的标志性建筑,建成后北川中学将蕴含苦难与希望、爱心与关怀、坚强与重生、奉献与参与。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成为全球华人爱心的见证地。

三、标志性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们常说, 建筑是凝固的音符。标志性建筑是一个文明城市的“城市名片”, 我们对一个陌生城市的认识往往是从标志性建筑开始, 它也往往是我们对一个城市记忆的尽头。标志性建筑的内涵应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能反映出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是向外界标志城市独特存在价值的商标和载体。因而, 越是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内涵的标志性建筑便越是具有张力和生命力。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形象代表。提到北京, 标志性建筑当然是古典的天安门; 繁华的上海则以外滩的万国建筑群为代表; 古城西安的形象代表是古城墙和大雁塔; 拉萨的标志性建筑是布达拉宫; 香港标志性建筑首推维多利亚港⋯⋯这些标志性建筑已经融入各个城市的血脉, 充分展示了其人文历史、地域特色与个性魅力, 成为举足轻重的城市品牌和无形资产。

四、标志性建筑发展的趋向

4.1文化与技术的结合。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是城市文化的表征,反映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我们强调标志性建筑的精髓是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但它必须与现代的技术结合, 我们不必、也不可能再用传统的砖、木、石构造今天设备齐全、功能复杂的建筑。不少标志性建筑本身就记载着建筑发展的历史, 如英国的水晶宫、法国的艾菲尔铁塔, 在材料、技术、造型上都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它们开创了玻璃与生铁在建筑上的广泛运用。因此, 标志性建筑不仅要注重文化内涵, 也应该注重体现新的建筑思潮, 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包容性。

4.2构建多层次、多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布局。

标志性建筑是一个文明城市的城市名片, 是一个城市的城市符号。在城市建设中, 我们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城市中建立多层次、多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布局。以标志性建筑影响范围和水平, 既要构建能代表城市整体形象的城市级标志性建筑, 在城市的各个市区又要构建区级的标志性建筑, 甚至再细分到社区、街道, 使每个区域都具有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大家喜爱认可的标志性建筑。用标志性建筑来构建城市区域, 使整个城市形象更加鲜明、直观, 促进人们更好的认识与记忆城市, 为人们留下一个美好、清晰的城市意象。

4.3保护与发展并进。

在高速发展的城乡建设中, 城市建筑遗产被破坏、拆除的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很多历史性标志建筑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标志性建筑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郑州市的“二七”纪念塔被周边现代建筑的高楼大厦包围, 显得毫不起眼。这说明标志性建筑的自身保护与周边环境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协调。

结束语

城市标志性建筑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历来受到各方的关注与重视,可今天对它的研究与探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中国面临的城市化中,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沉积,有利结合地形地貌、合理地规划、布局,采用先进的材料、技术,建设好城市中标志性建筑是城市优美空间环境营造与城市个性特色形成的必备手段。

参考文献

[1]周拥军,郑卫民.标志性建筑的原生与创新.中外建筑.2007(2).

[2]牛建宏.走出标志性建筑的误区.中国建设报.2003.10.30.

[3]戈晓芳.“标志性建筑”要体现中国特色.广东建设报.2005(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