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预科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2-11-23 08:55:29

序论:在您撰写预科学习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预科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优化;合作;教学;激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为此,应该采取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使英语课堂教学更能适应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本文拟探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采用小组活动的几个问题。

一、运用小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尤其是难以使学生的个性、主人翁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为了改革外语课堂教学,许多学校试行了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法,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成绩大面积提高。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是学生的独立活动,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人,都是积极主动的协调者和创造者。强化相互合作的小组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每次活动可从几分钟至一节课不等,视需要而定,每个小组的规模以4人为宜。通过我校两个班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活动方法,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言语交际环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扬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运用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现代外语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贯彻积极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通过思考归纳出语法规则,进而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维持有效的课堂学生小组活动的应是活动内容、方式的吸引力和高质量,而不是靠规定学生的行为。结合外语教学的特点,活动内容应尽量多样性。

1.开展小组表演,进行真实的场景演练

教科书中安排了很多交际性的活动,如信息交流、猜谜、做游戏等。运用小组演示法,设置情景,让组员按角色扮演书中的人物。在小组共同讨论作出完整的演示方案后,教师可以挑选几个小组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2.适当进行小组探索与创造,让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探索与创造在课堂上的体现是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自己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活动,总结语法规则,进而举一反三。小组共同探索和创造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在写作课时,表达Simon上周生病了,有的小组的学生采用了以下两种表达方法:

(1)He got ill last week.(2)He was ill last week.

还有一个小组的学生提出了其他的表达方式:

(1)He fell ill last week.(2)He became ill last week.(3)He was in bad health last week.

由于各小组学生相互补充,对于同一内容用不同语言结构进行表达的问题,在几分钟内便能圆满解决。

3.开展小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交际性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历来就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训练就是对书面信息的理解与吸收。在课堂教学中,小组阅读训练是让小组成员在一起共同钻研书本及有关阅读材料,强化巩固知识和阅读技能。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源,小组阅读后,通过笔答、口答、讨论、信息转换、测验、应用等渠道,把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果不断传递给教师。采用小组阅读训练,可使这种最直接最有效的反馈变得更及时、更详细、更确切,且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组活动尽量多样,及时了解反馈情况

实践证明,外语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小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1.小组活动内容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效应;

(2)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关系,又能为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创造机会;

(3)有利于教学任务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

2.小组活动形式

(1)小组竞赛。竞赛的形式可以是听写单词、翻译句子、讲故事、演短剧等,竞赛的内容可以是单次成绩赛、累计成绩赛、速度竞赛、语言表达能力赛等;

(2)小组互测。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互出试题测试对方,目的是检查学习效果,提供具体的反馈信息。教师必须及时指导检查,以保证检测质量;

(3)小组帮差。在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时,让全组学生共同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如果教师有选择地将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按比例混合编组,其效果更好;

(4)小组交流。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向全组报告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得到反馈信息,进行校正性复习;

(5)小组轮答。小组成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轮流回答,或者就事先布置的命题轮流发表演讲。一般让成绩好的、能力强的学生先发言;

(6)小组对答。小组活动时,一人提问,其他人抢答,然后轮换,或者组员两两结对,轮流进行一问一答。

总之,小组学习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出有效的小组学习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习的实效性和高效性,让小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高效,力争让每一节课变得更加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03.

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我校生化组是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的研究与实施单位,在学校课题领导组的指导下,成立了各学科课题研究小组。笔者作为初中化学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拟定了《信息技术课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初探》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并开展了实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有一些思考。现就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些个人认识和体会。

一、信息技术辅助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1.教育改革的需要。现代教育的思想、理论、观点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在教育改革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教师由“讲解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便应运而生,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很有必要性。

2.学生认知规律的需要。初中学生正值发育期,心理注意品质尚未完全成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充满兴趣。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产生学习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一些化学概念、理论、微观粒子世界不便认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其乐学好学,提高学习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几种教学模式

1.情景创设型教学模式。情景创设型教学模式是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地思考能力和联想、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概括知识,形成概念。

2.模拟演示型教学模式。模拟演示型教学模式,是指把自然规律和抽象的理论知识,或不易观察的微观事物、难于操作控制的实验等,利用多媒体CAI教学课件,通过大屏幕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自发地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从而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更深一步掌握概念起到很大的作用。

3.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的校园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学习任务驱动下,小组成员相互协作,收集信息、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完成学习任务,得出学习成果,培养了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体会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导航为引导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相对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信息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教学情境,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2.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直观形象化。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数为抽象,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化抽象为具体的优势正是直观教学的有效途径。

3.辅助实验教学,变只靠凭空想象为可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相关知识,但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于一些有危险的实验,改为信息技术模拟演示错误实验操作的后果,如给固体加热制备气体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产生的水倒流至试管底部造成试管破裂。一些难以实现的实验,如CO中毒实验,传统教学中只能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凭空想象,现在利用信息技术课件来演示,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到这些知识,加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能克服许多不便,扩大教学容量。运用电脑信息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其大信息容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教师若在教学中使用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来辅助教学,不但能增大教学容量,加大训练密度,还能减轻师生抄题、擦题等无谓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探究发现,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1.教师面临的挑战――资源库的建设。在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课件制作的技能,同时教师对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必须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精心设计、策划。因为要进行网络教学,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其主要内容有:虚拟化学实验室、网络课件库等,为了使资源库内容更为丰富,与新课程改革同步,资源库必需要不断补充、更新。然而,当前专门适用于课堂教学的现成网络软件很少,而且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和完整性,因此需要在一线课堂教学的化学教师参与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但这些工作对教学一线教师来说,不论在时间或技术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2.网络教学的开放性可能破坏课堂教学的完整性。由于网上资源异常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而使网络课堂教学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松散性和不确定性。现行课堂教学只有45分钟,虽然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对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有一定的预见性,但是由于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有不确定性因素,要使学生在45分钟内完成整个模式的教学流程,是非常紧迫的。

3.刻意滥用课件,势必影响化学实验的功效性。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具有形象、经济、有交互能力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明显欠缺。在虚拟实验中,一些感觉特别是嗅觉、味觉和触觉,学生是无法体验的,加上模拟实验的其他不“真实”性,学生也就不能形成对整个化学实验的正确感知,长时间使用这种模拟实验将会造成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感知缺陷。因此,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不可能代替动手实验,更不能使学生获得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和分配化学实验,以使实验功效趋于完美。

总之,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内容、巧妙的链接组合、多彩的演示效果等强大的功能,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强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探索精神。虽然它也有其不足之处,但在今后的网络课堂教学改革中,随着教师本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使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

(一)课程整合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量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辨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课程整合指的是,考虑到各门课程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广义的课程整合,即课程标准不变,但是相关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包括例子、练习等)、学习的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当这些互相渗透和补充的重要性并不突出,或者已经非常自然,到了潜移默化的程度,就没有必要提“整合”了,反之,就需要强调“整合”。

(二)当今世界对课程整合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课程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这种观点将课程整合的重点放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上。它突出计算机作为工具,去辅助各传统学科的教学。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目前是第一种模式占主流地位,第二种模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不发达国家的教育也积极加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行列中来。可以肯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整合的探究和实践

课堂教学向着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必将大大促进对未来一代化学的教育。如果说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能力和化学素质上的作用是不可低估、不可代替的教学手段,那么从现在开始,使用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将会异军突起,在体现和实现教学目的观、结构观、质量观和发展观方面将成为不可多得的形式。。

(一)利用多媒体软件解决物质结构教学中的难点

在《离子键与共价键》、《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两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模拟核外电子运动、化学键的形成和分子模型就会很成功。这一内容抽象、枯燥、难度大,用一般模型演示不能给学生以动感,而且容易使学生概念模糊。计算机的二维及三维的图象与动画模拟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形成离子键时电子的转移、阴阳离子的形成、离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平衡等都表示的清清楚楚。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并且能科学准确地理解化学键的实质和特征。

(二)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改进实验教学

对于药品太贵、装置复杂、反应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应用计算机模拟整个过程,并且将各步实验操作进行分解,反复演练,直到学生掌握为止。

1.各种制备反应的装置、演示实验一般比较复杂、现象不明显,可按教学要求设计一定的操作步骤、模拟演示实验装置和过程,尤其可以针对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设计一定的解释指导内容,及时反馈,比通过实验报告的反馈要及时、全面。例如,《原电池》利用计算机把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电极反应的微观变化模拟成宏观图景加以演示,弥补了化学实验为难以展现的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软件的运用交错穿插在学生实验和教师讲解之间,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使学生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2.对于一些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运用计算机辅助之后,可以更广泛的选材,扩大书本内容,提高对比度。例如:在《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这节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用计算机预先设计出每种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现象,这样学生可以在段时间内看到多个实验,对比记忆印象深刻,而且毒性较大的物质的反应现象也可以课堂上演示。可见,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不仅扩大了学习内容的范围,缩短了学习时间,节省了实验场地和药品仪器,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尽管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化学实验室中的实验,对于有条件做的化学实验我们应该尽量多做,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第4篇

关键词:化学课堂;导语;结课;高效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0-0094-02

导语和结课是一堂课的开头和结尾,都是课堂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开头开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开拓学生思维,为接下来的一系列教学行为做好铺垫;结尾结得好,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本课所讲的新知识的理解,可以升华学习效果,巩固教学成果。由此可见,如果能够把一堂课的开头和结尾设计好,整堂课的教学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导语和结课技巧的运用。

一、导语设计方法

1. 趣味实验导入法

教师在设计导入的时候,原则上来讲,越有趣的形式越容易发挥出好的效果。在化学课堂上,什么活动最有趣呢?答案无疑是实验活动。很多化学实验现象和反应过程都十分绚烂夺目,尤其初中阶段的实验更是如此。作为化学教师,当然不能浪费实验这一优势,在设计导语的时候,以趣味实验开启化学课堂之旅,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化学课,是初中三年级开始开设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当学生翻开教材看到密密麻麻的化学元素表,看到各种天书一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大多数学生会表现出迷茫和畏惧。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想办法打消学生的心理顾虑。而向学生充分展示化学课程的魅力,就成为第一堂化学课的重要任务。化学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首先,将两张白纸贴在黑板上,然后向其中一张纸上喷一些不知名的水状物,正当学生感到疑惑的时候,原本什么也没有的白纸上竟然出现了“大家好”三个字,这个神奇的现象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而此时,教师并没有停止演示,而是继续操作,将手中的一根木条点燃后去烧另外一张白纸,这个时候,白纸并没有像平常那样从外面到里面慢慢燃烧,而是呈现出一些规律性,学生仔细观看后,突然发现,白纸竟然被烧出了“大家好”三个字的轮廓。面对再一次的神奇现象,学生们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开始询问原因,对这些神奇现象背后蕴含的化学知识进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这种趣味实验的导入,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开始阶段就从心理上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好奇心和好感,这对以后的化学学习会形成良好的心理铺垫,从而有利于化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化学学习效果。

2. 复习引新导入法

作为一门完整的系统性学科,化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既是构建完整化学科学认知的条件,也会成为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在讲某些新知识的时候,常常会先复习一下以往学过的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通过对旧知识或深化或延伸来引出新的知识。这种导入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到陌生,又可以降低新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既有了思想上的准备,又有了知识基础,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自如。例如,在讲CO2的实验室制法之前,教师通常都会让学生先回顾一下之前讲过的有关O2的实验室制法,学生通过复习O2的实验室制法,不仅能够总结出一般的气体制取的基本步骤,同时,也可以为接下来对比两种气体制取方法的不同来进一步理解O2和CO2性质上各自的特点,从而深化认识两者的理论知识。又比如,在学习“碱的通性”之前,可以围绕“酸的通性”进行一系列的复习和探究,然后通过寻找两者之间的连接点,自然过渡到要讲的新知识“碱的通性”。以复习旧知识为桥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 精彩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有目共睹的,比起听课,大多数学生更喜欢听教师讲故事,如果教师能够在导入环节利用故事的吸引力来设计故事情节导入法,通过故事中蕴含的知识点,带着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要讲的知识空间,这样一来,教学内容就能很快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讲到“奇妙的二氧化碳”这一节课时,教师在上课之前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当地人称它为“死狗洞”,当人走进去时没有任何异常感觉,但如果牵一条狗进去,狗很快就会死亡,人们都说洞里有一个妖怪叫屠狗妖。有一天,科学家波曼尔进入到山洞里想揭开这个谜,他看到洞顶挂着各种形状的钟乳石,地上长的石笋湿漉漉的,波曼尔将火把接近地面,火焰慢慢变小,最后熄灭。波曼尔忍不住大笑起来说:“这屠狗妖不就是……”故事听到这里,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猜测的答案。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调动了起来,教师趁势导入新课,在这种愉悦、兴奋的状态中进入新课,教学效果较好。

二、结课设计方法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 合著网 演化分析

分类号:G250

引用格式:邹鼎杰.计算机科学领域科研合著网演化分析[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6, 1(2): 130-135[引用日期]. http:///paperView?id=23.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科研合作已经成为科学领域的普遍现象。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科研论文的合著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合作状况。通过研究论文合著情况来了解科研合作现状,发现科研合作规律及特点,能够帮助科研管理人员加强科研管理,启发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科研合作。

国外的科学计量学专家普赖斯[1]和D. Beaver等[2]最早对科学合作和科研论文的联名发表情况进行了探究,普赖斯认为大多数高产作者提高他们的生产率是由于存在一个集体的领导而使他们能比单枪匹马时完成更多的工作量所致。国内的文献计量学专家王崇德[3]、汪冰[4]等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合著率、合著程度等指标展开研究,通过量化的方法研究科研论文合著现象。随后M.E. Newman[5]、A.L. Barabási等[6]提出用网络方法研究合著关系,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合著现象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王福生、杨洪勇[7]基于2001-2006年期间发表于《情报学报》的科学研究论文作者数据构建合著网络,探索了该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李亮、朱庆华[8-9]以1998-2005年期间发表在《情报学报》上的880篇科研论文为基础构建合著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合著网展开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和边缘-核心结构分析;随后刘蓓、袁毅等[10]以2000-2006年被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情报学”主题相关的9 806篇论文为样本建立合作网络,分析研究人员合作紧密程度等特性。

然而,现有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图情学领域且数据规模小、时间跨度窄,通常以静态方式分析,缺乏动态分析研究。本文以计算机科学领域1975-2014年发表的约300万篇论文为样本建立合著网络,以年份为单位分析该网络演化特点,对比分析期刊合著网络和会议合著网络差异,揭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1 DBLP文献库及预处理

DBLP[11]是由德国特里尔大学开发和维护的计算机科学文献库,该文献库收录了计算机科学领域主要的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为计算机科研人员提供免费的文献检索服务。由于其更新速度快,收录论文质量高,很好地反映了计算机领域学术前沿方向,在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给计算机科研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权威性也得到了研究界的高度认可[12]。截至2015年8月,该文献库已经收录超过140万名科研人员发表的约360万篇文献,其中期刊文献约120万篇,占46%;会议论文约160万篇,占53%。本文提取数据集中1975-2014年40年间发表的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DBLP数据集以XML格式提供数据服务,每条数据记录包含论文标题、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日期等字段。期刊论文以节点标记,包含创建时间(mdate)和唯一标识(key)两个属性,以及作者(author)、标题(title)、刊名(journal)和发表年份(year)等子节点。一条典型的期刊论文记录属性见图1。会议论文以节点标记,所包含属性和子节点与期刊类似。由于各种原因,DBLP文献库收录时存在部分期刊或会议论文字段不齐的情况。笔者挑选出创建时间、唯一标识、作者、标题、刊名和发表时间这7个要素均齐全的所有记录,删除7个要素不齐全的记录。最终得到1975-2014年间发表的1 231 308篇期刊论文和1 607 382篇会议论文。本文运用java语言,采用sax大规模XML文档处理程序包处理所有文档。

2 合著网络构建

本文主要考察科研作者之间有无合作关系,不考察合作关系强弱,因此建立无向无权值合著网络。以姓名为作者标识,作为合著网的节点;对于任意两名作者,如果他们合著过论文,则这两名作者之间建立一条无向边。最初以1975年为基础构建合著网,然后以1975-1976年间为基础构建合著网,以此类推,最终构建1975-2014年间发表的论文合著网络,分析这40年时间内随时间推演网络规模、度分布等演化特点。针对特定论文数据集,构架步骤如下:①基于论文数据构建“作者―合著者”关联表;②根据关联表统计当前合著网络规模;③根据关联表统计节点度及该网络度分布;④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分析该网络连通区域,并统计最大连通区域节点占整个网络的比例。

3 合著网演化分析

3.1 整体网络属性

表1显示了以1975-2014年间完整数据为基础构建的期刊合著网和会议合著网的基本属性。期刊合著网作者人数约93万,共123万篇,平均每人3.55篇;会议合著网作者人数约107万,共160万篇,平均每人4.52篇。可以看出,计算机科研人员更倾向于以会议的形式发表科研成果,进行科研合作与交流。其原因是会议能够为计算机科研人员提供面对面交流机会,更有利于科研信息的快速交换,启发科学研究。会议合著网平均合作者为7.73人,高于期刊合著网的6.90人,说明科研人员在发表会议论文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合著,这与会议论文的时效性和新颖性要求更高、同等质量论文需要更多科研人员参与才能完成有关。从连通性角度考虑,两者最大组元(组元指网络中的连通区域)节点数与网络总节点数比例均在80%以上,且第二大组元所占比例极低,说明合著网中除极个别的孤立节点外,绝大部分作者已经处于同一个连通区域,作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发现会议合著网的最大连通区域较期刊合著网大,会议论文的合著情况好于期刊论文。

本文认为产生上述特征的因素可能有以下3个:第一,科研难度增加以及科学家乐于合作共同解决难题是促进科研合作的主要原因。在一个研究领域发展早期,科研人员倾向于解决基本问题,这类问题比较直观、所需投入的人力较少;随着基本问题的解决,复杂难题需要科学家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人类乐于合作的天性也促使科学家走在一起,以更为高效的方式共同解决难题。第二,2000年以来计算机和互联网市场的迫切需求刺激了该领域的发展。通过两类合作网网络规模的增长可以明显看出,2000年以后网络规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科研人员参与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本文认为出现这种明显变化的原因是2000年左右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一大批人员参与到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第三,会议对论文的时效性要求更高,同等质量的科研论文需要在更短时间内完成,这样从客观上要求科研人员加强合作,提高科研效率;同时会议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面对面形式的科研信息交流,可能是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参与会议的原因之一。

基于海量数据的合著网分析能更加准确、全面地呈现一个学科合作的发展现状,但因为面临着数据处理难题,传统的个人电脑几乎无法完成一些常见指标(如网络直径等典型参数)的计算。在下一步工作中,笔者将进一步探索如何高效地进行海量数据处理和巨型合著网络的分析和计算。

参考文献:

[1] 普赖斯. 小科学, 大科学[M]. 宋剑耕, 戴振飞, 译. 北京: 世界科学社, 1982.

[2] BEAVER D, ROSEN R. Studies i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part I. the professional origins of scientific co-authorship[J]. Scientometrics, 1978, 1(1): 65-84.

[3] 王崇德. 科学论文作者的研究[J]. 情报学报, 1982, 1(2): 220-225.

[4] 汪冰. 我国自然科学期刊论文合著现象研究[J]. 情报学刊, 1990, 11(5): 335-339.

[5] NEWMAN M E.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J]. Working papers, 2000, 98(2): 404-409.

[6] BARAB?SI A L, JEONG H, N?DA Z, et al.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network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s[J].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02, 311(3-4): 590-614.

[7] 王福生, 杨洪勇. 《情报学报》作者科研合作网络及其分析[J]. 情报学报, 2007, 26(5): 659-663.

[8] 李亮, 朱庆华.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 情报科学, 2008(4): 549-555.

[9] 朱庆华, 李亮. 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 31(2): 179-183.

[10] 刘蓓, 袁毅, BOUTIN E. 社会网络分析法在论文合作网中的应用研究[J]. 情报学报, 2008, 27(3): 407-417.

[11] [EB/OL]. [2015-11-08]. http://dblp.uni-trier.de/db/.

[12] 窦炳琳,李澍淞,张世永. 基于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J]. 计算机学报, 2012, 35(4): 741-753.

第6篇

小学数学 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13-01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虽然训练时间有限,但对于每一堂数学课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课堂练习,我们很难保证学生能透彻了解数学的知识内涵和本质意义。然而,笔者在长期调查和实践后发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大多把研究和实践的视角放在如何授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如何设计课后作业上,很少有人关注课堂练习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往往出现依赖课本练习、课堂练习设计随意性、题目不具代表性、结构单调失衡等弊端。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提些建议。

一、针对性: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导向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一般都能够向学生呈现出较好模仿习题模式或类型的练习题,学生虽然表面上表现出对习题已经掌握,但往往还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一方面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课堂练习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把握的要点,没有针对学生的知识漏洞设计出相关的题目,以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改正错误,通透理解数学知识要领。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当认真钻研和调查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规律及数学教学的特点,在把握课标、教材、学生及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目。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第二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为了帮助学生完全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引导学生对三种三角板进行一番探究后,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对“不断变化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把握有难度,于是可以设计这样两道练习题:

出示一个木制可变动的三角形,通过不断变化三角形的形状来让学生动态理解三角形的三角和问题;

请全体同学根据自己喜好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利用测角器量出所画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分层性: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点

个体差异与生俱来。如果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始终以整体化形态出现,把学生看成是类化或物化的一般等同物,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同样内容、同样难度、同样数量的课堂练习,并高度期望所有学生经过同样的课堂练习能够一致达到对课堂知识的通透理解的学习状态,那么,这不仅将会毁坏学生独有的数学个性表征,还会对处于低层级的学生群体产生致命的伤害。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应当从学生的原始发展状态出发,考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设计出难度、内容、数量都具有一定层级性的练习题目,使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富有弹性。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设计出三层题目:

①全体学生必做题

4.7×6.3-6.3×5.3

5.08×4.5+3.9×5.5

2.5×(10+4.4)

②全体学生选做题

7.8×4.7+7.8×1.3-7.8

2.5×4.4+2.5

③提升题

1.25×8+2.8×1.36+1.36×7.2

5.8×58-4.2×5.8+4.2×58

这三种题目不仅体现出难度的梯级差异,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可选择的平台,包括“乘法分配律”的基本知识和算法,对于巩固学生即时知识和信息,内化“乘法分配律”运算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趣味性:以学生动机诱发为取向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往往直接取材课本练习题,直接安排学生完成与例题相似的课本练习,一方面减轻学生的课后压力,另一方面直接取材,教师无需耗费太多时间进行准备和设计,但这种做法常缺失创新性,而且只能以文本的形式出现,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应当渗透一定的趣味性,在取材、组织、设计和实践上都应融趣味性和科学性于一体。

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一、前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而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和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设计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以下就谈谈自己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CAI)或辅助学(CAL)的认知工具,而是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所创建的教学环境,是信息化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赖以持续的情况与条件,最终的目标是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要紧紧围绕“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创建进行“整合”。“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主要是提倡“能力整合”。能力整合指的是通过研究“资源整合”和“过程整合”的这种课程整合形式。这种能力的整合是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分享、应用的能力和传输、创新的能力。“整合”的落脚点是教学结构的变革,改变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可能达到有效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取得“整合”的实质性成效――“学习共同体”。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讨论、共享资源、信息、解决问题内化知识和方法,意义建构。让学生对方案进行反思、诊断、改进、补充完善的群体探究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知识应“让学生自己找出来”。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找出来”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参与实验。例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完之后,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由于学生已具备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础,在引导学生分析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我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并做个别必要指导。这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比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只观看效果要好的多。学生根据教师的启发,自己(或合作)设计不同的实验装置图,通过和老师、同学们交流、合作,最后形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结语

传统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忽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运用于探究式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乃至创造性都能普遍地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体现出来,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较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于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就是教学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的主要标志是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只有发生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这种改变,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师生共同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是师生关系的主宰,而是倾向于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关系式“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着平等、民主、自由、尊重、理解、友情、友爱;是一种平等对话、相互共享的新型合作关系,师生间的共享不仅是一种“文化共享”、也是一种“责任共享”、更是一种“精神共享”,在教学中营造信息化环境,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这正是我们素质教育目标所要求的。

参考文献:

[1]刘红梅.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及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Z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