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7 16:40:49
序论:在您撰写师资培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中等教育师资人才的主要基地。12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前途与命运,作为教育事业基础部分的基础教育与中等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必然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这对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笔者结合湖南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作进一步分析。
一、我校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逐渐淡化。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湘潭师范学院和湘潭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合并而成,有几十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历史,它凝集子几代人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两校合并后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师范专业,但学校基于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师范毕业生考研和到非教育领域就业的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考虑,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追求专业的学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的削弱。比如我校从2(0刃年到205年,师范类的招生人数依次是1841、1955、1553、1772、1589、1492,在校师范类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
(二)教师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我校目前尚缺乏教师教育的整体观念,对教师行业的师资培养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师资培养并没有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师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导致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程度不高,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衔接不够。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缺乏衔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辐射与职业教育师资的养成缺乏衔接,教师的双专业特征没有能够体现,不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
(三)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传统的“学科本位”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生的本体性知识掌握良好,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太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差。近些年来,实习单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师范生的普遍评价是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我们的学生不是自己“不会”,而是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会”。目前,在我校的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教育类的课程一般是“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再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以我校2(0)4级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为例,教育心理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犯学时(2学分)、教育测量与评价犯学时(2学分)、语文教学论70学时(4学分)。教育类课程总学时为18时(共12学分),仅占总学时数的8.2%。而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类课程普遍在20一30%之间。如美国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为73%(教育实习占21%),法国占巧%,德国占03%,新加坡占60%。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习时间短,模式单一,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师范生基本上采用四年级利用6周的时间集中到中小学进行实习的模式。在此期间,实习生除了进行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外,还要进行课外活动指导、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调研等。由于实习时间短,上述许多内容只是走过场,很多实习生刚刚进人角色,实习就已结束,加之实习期间经常受到就业和考研的干扰,使得教育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目前的实习只是一次性的,不重视“模拟实习”和“见习”的作用,实习生缺乏对中小学的感性认识,更不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二加强我校教师教育的若干举措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教师教育研究和管理
1.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顾问,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另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师教育工作相关的职能处室和教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教师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艺术三个研究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处长和人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和研究小组组长。
2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在学校教研经费中拨专款积极支持教育类课题的立项与申报工作,使教师教育研究常规化并提高针对性,以课题研究带动和提升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3.每年从教学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逐步建设好教师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训练的物质平台。
4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实行归口管理。教师基本技能归口人文学院,班主任工作技能、多媒体教学设计与操作、CIA课件制作等归口教育学院,艺术类课程归口艺术学院。提高教师授课的专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二)创新培养模式,适应不同人才的发展需要
根据教师的双专业性质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的“3l+”模式及部分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模块化,努力提高教师质量规格和专养成,后一年进行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享受师范生的待遇。培养方案模块化即非师范类专业在第四年都安排一个教师培养模块和专业深化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发挥非定向型师范的学科优势,并培养各种类型的师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
(三)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1.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育类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技能课两部分组成。教育理论课开设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和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技能课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等。通过调整,逐渐使教育类课程达到总学时的02%左右。
2精选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的适应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大师范类专业的师德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选择,做到有用和够用;选修课程要合理规划,必须有利于满足专业加深、专业转换或职业适应等需要而系统开设,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3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互通共享,提高利用率。协调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发挥CIA课件和网络等媒体资源的作用,实现多种媒体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四)加强教育实习,增强实践教学实效
1.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为了切实增强实习的实效,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教育实习:一是创造条件保证低年级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时间到中小学见习,增加师范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和归属感;二是增加试教、模拟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录像、“微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丰富和充实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真实情景感受;三是延长实习时间,逐渐探索周乃至一个学期的实习模式,让教育实习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一环。
2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采用“校内教师+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模式,聘任校外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充分利用校外导师所具备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拓展活动。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要建立所比较稳定的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一定建设资金,使其成为教师教育的实训基地和改革阵地。
(五)改善育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1.充分调动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
1.培训内容的同质化
首先,不同参训者培训内容的同质化。参训特教教师接受无区别无针对性培训,即不区分专业出身、不区分学校类别(聋、哑、智等),集中授课,讲授同样的内容。其次,不同培训班次培训内容的同质化。培训经常由不同级别的部门组织,但是培训的内容却互相重复。
2.培训缺乏实效性
一方面,培训内容的同质化致使特教教师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培训方法缺少灵活性,机械的讲授使参训特教教师处于被动地位,硬性接受新知识。参训者普遍感觉培训效果不佳。
二、翻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课堂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是通过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提供了新的路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实现培训的翻转,把课堂培训扩展到网络,从被动接受式培训转变为主动的交流式培训。
1.翻转特教培训课堂的基础
(1)物质基础。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延伸到了网络,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学习。学校一般拥有机房,甚至为教师配备工作电脑。信息技术为翻转特殊师资培训提供了物质基础。
(2)知识基础。
翻转特殊教师培训课堂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和学习能力。首先,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普遍增强,有600多万中小学教师接受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约占应培人数的76%;其次,教师是知识型专业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最后,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3)理念基础。
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育的主导者理应是学习的践行者。自2010年翻转教育理念传入我国,很多教师成为翻转课堂的施行人,他们理解翻转的理念及优势、劣势,为翻转特殊教师培训提供了理念基础。
2.翻转特教培训课堂的优势
(1)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自定步调式学习。
参训特教教师具有离散性特点,传统培训未重视这一问题,对参训者进行无区别的统一培训,致使培训效果不佳。让参训者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是翻转培训的核心理念之一,遵从了特教教师的离散性特点。参训特教教师可以在培训前通过网络观看培训者设计的视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步调;学习困惑可通过网络和专家或其他特教教师进行交流以解答;实践困境可提交给培训者作为培训的案例。
(2)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连续性学习。
传统的特教师资培训具有非持续的特点,影响了参训特教教师的学习效果。翻转特教培训课堂为参训特教教师提供了一个具有张力的平台。无论是参训前、参训中还是参训后,特教教师都可以与培训者、专家、其他特教教师进行交流,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的连续性学习。
(3)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建构式学习。
建构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指导者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传统的培训以讲授法为主,培训者主导课堂,参训者成为机械的知识接受者。翻转特教师资培训课堂有利于特教教师进行建构式学习。互动的个性化指导是翻转培训的另一个核心理念,强调以参训者为中心。在培训前、培训后参训者可以通过网络就学习问题向培训者、专家咨询,培训中可以当面与培训者、其他参训者交流。
(4)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特教教师参加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用于教学实践,传统的培训实效性低,大部分教师无法学以致用。翻转特教师资培训可以帮助参训教师解决教学困境。培训前参训教师提交案例,参训中培训者会就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给予个别指导;参训特教教师可以在参训中与其他经验参训者进行交流;参训后培训者或专家对参训特教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
三、翻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构建
1.培训前的活动
(1)培训者。
首先,整合培训材料。培训者应以调查为基础,分析研究参训者特点,组织适宜参训者学习的材料。培训材料应力求易懂性、科学性、实践性。其次,明确培训任务。为提高培训时效性,培训者应明确培训任务,避免参训者学习的盲目性。最后,组织互动式学习。参训者应利用网络组织学习者互动交流活动,一方面便于了解参训特教教师学习的盲点、难点;另一方面让参训特教教师互相探讨,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
(2)参训特教教师。
首先,观摩视频,学习理论知识。参训特教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材料,观看学习视频和资料,学习理论知识。其次,案例提交与思考。参训特教教师把现实中的案例提交给培训者,思考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再次,寻求指导。对于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应寻求培训者指导。
2.培训中的活动
(1)培训者。
首先,重点知识及疑难问题讲解。培训者在培训中首先对重点知识和疑难问题进行讲解,排除参训者因难点和困惑带来的学习焦虑情绪,引导其进入学习状态。其次,典型案例研讨与分析。培训者选择的案例应具有示范性、指导性,有助于参训者理解、掌握培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再次,小组讨论与个别指导。培训者应组织培训课堂的交流活动,引导参训者进行讨论式学习;对需要个别指导的参训者给予特别指导。
(2)参训特教教师。
首先,独立探索。参训特教教师应对培训内容进行独立探索,实现知识的内化。其次,互动交流。参训特教教师应利用培训课堂积极参与互动交流,主动向培训者和其他参训者讨教。
3.培训后的活动
(1)培训者。
首先,跟踪指导。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特教教师的教学具有专业性及复杂性的特点。培训者在培训后应对特教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帮助其提升实践能力。其次,评估。跟踪指导后,培训者应评估培训效果,检验培训的有效性。再次,反思。培训者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反思,调整不足之处,为以后的培训打下好的基础。
(2)参训特教教师。
[关键词]资源浪费;负外部性;市场外配置;界定产权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凸现其资源短缺,而且主要是自然资源的短缺。按照目前的自然资源消耗量和自然储量,很难保持经济发展的平稳和实现预定的目标,甚至无法发展。资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不但不是地大物博,而且是人均拥有资源很少的资源贫乏国。二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消耗成正比例,加大发展速度所需要的资源相应增大。三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浪费。自然资源的浪费更加影响和放大了其它两个因素。浪费使资源显得更为贫乏,使发展中消耗比例更加扩大。同时,一头是不惜自然资源的流失与浪费,另一头是一定量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使得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缓解措施徒劳而无功。因此,认真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有效地遏制浪费,是我国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性需要。
一、自然资源成堆性浪费呈循环形结构
自然资源的惊人浪费呈现立体结构。从开发、生产使用到排出的各个层面都是大量浪费。首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丢弃性浪费。矿山的开采、土地的开发、草原的放牧、森林的采伐等方面的粗放式开发利用中,不能科学有效地充分利用,而是大量地闲置和丢弃,甚至是利用少,丢弃多。而且丢弃的难以回收。例如矿产资源的开采,《经济参考报》2005年7月10日刊文统计:“中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的回采率仅为15%,有些低至10%。”浪费的是采购的3倍还多,而且浪费的不可回采。专家称“拣肥丢瘦”的粗放式开采为“吃菜心”行为。其次,自然资源产品作为要素投入生产中的消耗性浪费。GDP的增长依靠资源的大量垫入而造成资源过快地消耗。《光明日报》在2004年12月27日刊文公布:“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耗资源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大手大脚的生产性消耗资源是又一种浪费。生产中不但不寻找替代品,而且不惜加倍地消耗。最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生产的排出损害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浪费。一是开发中对资源的破坏。《中国经营报》2004年12月4日报道:“我国煤矿采空塌陷率创高记录。平均塌陷系数为0.24(公倾/万吨)”。许多地面成漏斗状,找不到安全的地基,打的水井成了摆设,地表水被矿渣污染,导致村民被迫搬迁。二是过度使用造成的破坏。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非常规使用而大面积沙漠化,森林过度砍伐而成为黄土山坡。三是生产排放性的自然资源破坏。本不稀缺因为被污染而照样短缺。空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温室效应、酸雨的出现,优质空气变得稀缺了。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大原因是水资源污染后可用水太少了。
自然资源的多方面浪费有其共同的特征。第一,集聚性浪费。丢弃性浪费、消耗性浪费、破坏性浪费三者之间不是间断性的此起彼伏,而是齐头并进的浪费成堆。第二,自觉性浪费。生产者本应对浪费进行效用核算,尽量避免出现浪费。但是,我国的生产者不惜浪费而效用更佳。开采矿产“吃菜心”,可以节约收边料和开伴生矿的成本去开采更新的资源才是效用。生产越多,资源浪费成倍递增,但利润也相应增加。这是乐意的浪费,生产者并不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以减少浪费。第三,他人性浪费。生产者不吝啬浪费,但生产者以外的社会他人则因此而承担浪费的后果。代内和代际可用资源更少,污染了的环境治理由国家埋单和社会民众受害;开采地的搬迁是村民不是矿主等,生产者受益,社会他人受损。所有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因为价格对生产者并不起作用。稀缺的自然资源价格显著低于价值,浪费后影响生产成本的增量不明显;公有资源的公共产品性,浪费后没有计入生产成本,由社会他人承担。因此,生产者缺乏寻找替代品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放任于浪费之中。
二、自然资源的浪费缘自绕过价格的市场外配置
自然资源浪费的特征表明,因为是不惜浪费他人的资源,而不断地循环形的浪费。这主要是被浪费的公有物在市场外转化成私人产品时的结局。公有资源转化为私人产品的过程中,不是在市场上通过价格信号的导向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交易,是在否定或取代市场配置功能以后的市场外交易,而且是市场外绕过价格机制的外力性转化,资源的稀缺性不能从价格中反映出来。这样,形式上转化为私人使用,实质上仍然是公共资源,并且还存在着形式上都没有转化为私人物品的,比如空气的使用。价格不起作用的权利转让被经济学家称作市场外配置。市场外配置一般是行政权力配置和经济负外部性这两种主要方式组成。
经济负外部性产生是生产者浪费的动力。经济“负外部性意味着权利主体行使权利时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主体没有承担其行为的全部成本,部分强加于他人身上,在经济上表现为个人边际成本低于社会边际成本”。[1]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浪费是比较明显的负外部性。由于环境影响和破坏反映迟滞,加上我国环境意识及其制度跟不上生产的飞速发展,则生产的环境成本没有内化于生产过程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马凯指出:“许多资源性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价格中,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2]而且,生产者造成的许多污染和破坏一时难以量化,很难内化于生产者成本和反映在资源要素的价格中。生产和使用资源要素的企业缺少因成本约束的节约外力,浪费成本外摊于他人是必然的了。浪费成本强行让他人承担,并没有与他人谈判、交易和体现价格,纯属于无约束的生产者一方的自愿,受损害的他方是特定少数或不特定多数。因此美国经济学家范里安总结认为:“外部效应最主要的特征是存在人们关注但又不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3]被污染的环境就是市场外出售的商品。
最直接的资源浪费来自于无视价格的行政机关配置资源。自然资源征收和划拨中的大量资源流失是资源浪费的主要渠道。依靠权力含量决定资源去向的行政配置是市场外的权力处置,不是市场内权利配置。首先,行政强制征收后分配稀有资源。“最重要的制度环境就是,资源的拥有者和消耗者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都有公平地交易的权利。不幸的是,我们的市场环境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点”。[4]农村集体土地要转为城市工业用地,不是土地所有权人与建设用地者直接谈判,而是单向征收,行政机关按照统一的标准对资源所有者给予补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其次,稀缺的自然资源以行政特别许可形式直接划拨。资源使用权的取得称为特许物权。“特许物权是指经过行政特别许可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由于它是基于开发、利用土地之外的自然资源而享有的权利,故我国学者称为自然资源使用权”。[5]即是以招标、拍卖方式取得使用权,也是象征性的,实质仍是行政配置。《行政许可法》第53条规定:“行政机关按照招标、拍卖程序确定中标人、买受人后,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依法向中标人、买受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件”。采矿权取得时,国土资源部门发给采矿权人的是行政权力的采矿许可证,而不是民事财产权的产权证。最后,行政配置后,初使取得(或出让取得)的资源使用权又严格限制流转,很难形成自然资源配置的再流转(二级市场)。严格限制“使其他主体无法进入,自然资源的不可交易也就成为现实。中国法律并不排斥自然资源的使用,然而排斥了交易”。[6]我国的《民法通则》第81条及相应的自然资源单行法律都严格限制自然资源使用权流转。
重要而稀缺的资源由政府直接配置,由于政府信息不完全、手段单一,而不能通过价格信息将资源配置给最值得使用的使用者手中,失去了价格导向的核心作用。同时,行政权力与社会强势集团最容易结为一体,尽量避开价格的约束。价格信息缺乏和规避价格的结果是资源使用权取得时的受让价格明显低于其价值。美国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价格本身总是起着配给有限的供给量的作用;它上升以便抑制过多消费;它下降以便刺激消费,减少生产和消耗过多储量。当政府插手干预供给和需求时,除了货币之外,还会有某些东西起着配给者的作用——而这样做时通常会伴随相当的浪费。”[7]
三、矫正市场外配置的关键是建立科学法律制度
遏制资源浪费的最好药方是矫正资源配置的市场外交易,在市场内让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合,达到资源配置最优。但这是一项长期的整体工程,不是那个部门在那几年就能完成的。比如经济的负外部性,一直是经济学家十分重视的问题,至今没有彻底内化负外部性的良方。根据我国自然资源产权状况和行政权力结构以及法制现实,应当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市场内的资源配置以遏制资源的浪费。
首先,明确地界定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8]“有关外部效应的实际问题,一般都是产权未能很好地界定的情况下发生的。”[9]矿山开采的采矿权、地下权、地上权、水使用权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清,相邻权受到影响;行政机关直接配置资源的权力与权利界定不清,权力作为价格信号决定资源去向;生产者使用公共的草原、空气空间的公共品出现的“公地悲剧”是产权主体虚化和不清晰;行政征收、征用、行政权严格限制市场流转属产权残缺等。这些都是因为产权界定不清。产权界定清晰,则能通过相应价格表达在市场上交易。因为物在市场上的价格交易实质,是体现在物上的权利交易,所以物的权利状态是市场外转化为市场内交易的基础,必须科学地界定产权。
其次,是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公共管理的职能不能直接插手资源的配置,这要求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市场配置的关系和功能定位。由市场价格配置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是市场的基本功能。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重点突出了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市场配置存在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出现市场失灵,“看得见的手”只能在市场失灵时起作用。政府弥补市场配置的不足,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如界定产权、制度安排、直接许可、许可后的监督和处理等。政府调控市场不是通过价格进入市场成为经济人,或者承担举槌的拍卖者,不能直接干预经济。这要从管理理念,管理能力以及权力本位各方面有一个根本转变的过程。其转变是目前所期望而且十分迫切的。
最后,法律制度创新。自然资源价值的实现是以自然资源的市场供给与配置为条件的,而市场供给与配置是否安排和怎样安排则是法律的选择。自然资源配置的法律并不缺少,门类齐全。法形式的完备不能代替法内容的科学。《行政许可法》关于自然资源的配置许可则不是有效安排。起草许可法的专家大都认为行政“特许的主要功能是分配稀缺资源”。[10]学术理论被《行政许可法》第12条第2项及第53条认可,行政机关配置稀缺资源“合理合法”。这说明,让政府将资源配置权返给市场的法律变革任务还很艰巨。要使市场外配置回归市场配置,号召性的政策只能助阵,根本出路在于与之有关的法律各部门合力构筑科学的资源配置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从制度的规范上让其无法在市场外配置,从制度上遏制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周林彬.物权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6
[2]马凯.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j].求是.2005,24
[3][9](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5,700
[4]秋风.资源浪费源于定价权错位[N].中国青年报.2004,12,4
[5]杨立新等.物权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3
[6]肖国兴等.自然资源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7
[7](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647
(一)培训教师资源贫乏
一是起点低。教师学历结构调查发现:初始学历为中专或大专的比例高达56%,本科44%,研究生学历为0,最终学历达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为75%,研究生学历占2.5%,专科以下比例占22.5%。与普通中小学的教师结构相比,学历水平高于普通小学,低于重点中学。二是培训的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培训教师一般都从普通中小学调入,既无教师培训的专业化训练,也无教师培训师的专业认证,与普通中小学教师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培训的专业化水平无从谈起。三是进修学习机会少,专业发展缓慢。调查发现,在教师培训者队伍中,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占8%,参加过省级培训的占56%,从未参加过省级以上培训的占36%,每年都有机会参加培训的占12%。四是业务骨干少,专业引领乏力。由于教师培训工作既无升学压力,也无规范的考评标准,被许多人认为是工作轻松的地方。有资历、没实力或不愿出力的人多,真正因工作需要考聘的业务骨干少。
(二)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没有保障
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向来低于经济增长的发展速度,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都是入不敷出。尤其是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更是缺乏保障机制。据调查,从2010年到2014年,教师培训拨款最多的区县累计拨款180万元,最少的仅有20万元。教师培训人均年拨款不足10元。有的地方政府不出钱,只出政策,通过培训收费以“培”养“培”。这不仅难以激发培训机构的热情,同时也不能激发参训教师或送培学校的积极性,因为政策性收费的负担要么转嫁到送培学校,要么转嫁到了参训教师头上。
(三)培训机构建设滞后
培训机构建设表现在多个方面:如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课程建设、硬件建设。仅就硬件建设而言,教师进修校常常不及普通中学。不仅因为它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活动场地狭小,图书资源、网络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也捉襟见肘,不仅难以适应参训教师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满足培训教师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调查发现,仅就图书资源建设而言,图书室藏书最多的约有8万册,最少的约有2万册。近五年添置图书最多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共添置图书约1.5万本,最少的添置图书不足1000本。
(四)课程资源贫乏,教师培训随意性强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出台以前,县级教师培训往往都是政策主导型或任务驱动型。要么像课程改革那样全面动员,全员参与,要么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完成一定的培训任务,要么根据培训机构的设想随意设计培训项目。教师培训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对教师专业发展缺乏一个长远的、整体的规划。每一次培训工作培训机构感到最困难的就是编制培训方案,如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的培训需求,避免培训雷同或重复培训成为培训规划的最大难题。县域教师培训资源贫乏,分配不均,使用效率不高,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成为制约县域教师培训水平提升的颈瓶。合理开发利用培训资源是走出县域教师培训困境的重要举措。
二、县域教师培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培训资源内涵极其丰富,凡是与教师培训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都是培训必不可少的资源。目前,县域教师培训中下列培训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一)培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育部前师范司司长管培俊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师的差距。”决定教师培训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但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包括培训教师资源、培训管理资源与参训教师资源的开发。
1.培训教师资源的开发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途径。第一,必须加强县级教师培训中心自身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一流的教师培训专职队伍。为此,地方人事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办法,选拔留用优秀的培训教师,对观念陈旧、知识老化,不适应新形势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妥善安置、合理分流。第二,通过严格考核、公开招聘的办法,从高等师范院校选拔优秀毕业生补充到培训教师队伍。第三,到基层中小学选拔一批师德好、素质高、能力强并有志于继续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到教师进修学校来工作。第四,与高等院校、中小学基地学校建立培训者培训的长效机制,通过高校中心模式、基地学校模式等加强对培训者的专业提升培训,提升培训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第五,通过上挂下联、外请内聘的办法,聘请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基层中小学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兄弟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优秀教师做兼职教师,组建起一支结构完善、学科齐全、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兼职培训教师队伍,使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示范有机统一,有效地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2.培训管理资源开发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历来是一个难题。教师作为培训对象本身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有的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县级进修学校的培训教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培训对象的教师角色短期内难以转换。同时,教师培训工学矛盾突出,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开发管理资源,一是应加强培训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才能够在参训教师中建立威信。二是倡导学员自主管理,增强学员的自主意识。有学者认为“有意建立共同愿景的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教师培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已有经验,发挥参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的参训热情与自我管理的能力。三是联合送培学校与主管部门参与管理。教师培训不单是培训机构独立进行的工作,送培学校与主管部门都是教师培训的利益相关方。促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教育质量提高,需要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关注。与相关各方及时通报教师参训情况,把教师培训纳入对教师的常规管理工作,建立教师培训、进修、评优、晋级考核管理的长效机制,必有利于在教师培训管理中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促进教师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3.参训教师资源开发
随着教师培训制度的不断变革,参训教师在教师培训中的选择权、自不断扩大,参训教师参与培训的愿望与热情将直接影响县域教师培训的规模与质量。第一,应积极宣传、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教师的参训意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明确要求:“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使教师把参与继续教育培训作为自己的必选项目。第二,应不断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激励教师的参训热情。调查表明,教师其实并不反感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反感的是参与低水平的继续教育培训。第三,协调教师培训管理,营造良好的参训环境。争取主管部门及送培学校领导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支持,为参训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必有助于正确处理工学矛盾,提高参训教师的学习热情。第四,加强学习需求引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面临的职业竞争与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调查发现78%的教师感觉压力很大或较大;47%的教师认为压力主要来自职业的竞争。参与教师培训,提升专业素养,是中小学教师参与职业竞争,改变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二)培训财力、物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培训要正常进行,离不开必要的物质保障,但县域教师培训机构多年来受财力、物力资源的困扰,使培训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培训水平难以提升。培训物质资源开发,应着重做好三项开发工作:
1.培训财力资源开发
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明确要求“教师培训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保证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本是地方政府的应尽之责,但各地对教师培训投入政策的执行不尽相同。一些地方仍然通过培训收费的方式,把教师参训的经费负担转嫁到参训教师或送培学校。开发培训财力资源,一方面应积极宣传有关政策,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切实保障培训经费按比例拨付到位;另一方面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提高培训机构建设的水平。同时,开发财力资源,还要善于吸纳社会财力资源,争取社会资金对教师培训的投入与支持。
2.培训平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进修校是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平台,但不是唯一的平台。开发利用平台资源,应突破教师培训的进修校中心模式,发挥多种培训手段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域外教师培训资源。一是发挥教师培训多层次网络资源的作用,早在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通过建设三网(“天网”、“地网”、“人网”)协同促进教师队伍提升的建议,“国培计划”也加大了远程培训的支持力度。时至今日,网络资源已遍及中小学校,但调查表明,教师参与网上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应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喜闻乐见的学习资源。二是建立教师培训的基地学校。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地方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一模式早在20世纪中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得到成功验证。三是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通过到中小学进行校本研训指导,使参训教师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与同行相互学习,引进校外教育资源加强对校本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参与度,促进全校教师共同发展。培训平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教师进修学校拓宽了培训空间,扩大了施教范围,培训效果与影响也必然随之升级。四是与培训机构附近的中小学合作,就培训场地、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的利用达成协议,实现培训与学习资源共享。
(三)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对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是教师培训成功的重要保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着重做好下列几项工作:依据《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选择开发课程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次课程改革的浪潮,教师教育也顺应时展的潮流加入了这一行列。2011年,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国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秉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从“信念与责任”、“知识与能力”、“实践与体验”几个维度明确了教师教育的具体要求。2012年,我国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对合格教师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成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2012年5月,为规范“国培计划”项目管理,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教育部依据《教师专业标准》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实际,研究制订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对教师培训的目标、内容、课程安排、实施建议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些《标准》的出台,为规范我国教师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统帅作用。县域教师培训应在深入解读《标准》的基础上,树立“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注重培训实践取向,针对问题解决,突出专业能力提升,服务教师终身发展”的培训理念,选择或设计培训课程,真正体现教师培训的专业性。
1.根据各类教师培训需求,精心设计课程资源
无论“国培计划”还是普通的教师培训项目,人们都逐渐认识到需求调研的重要性。英国的教师培训非常注重教师的谈判权、参与计划权和选择权。德国的教师进修学院也常常和州文教部、教育科学研究所合作制订教师培训计划,并且在培训方案制订前还要深入中小学校做广泛的调研,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我国的“国培计划”采用竞标的方式落实培训项目,方案申报中历来重视需求调研这一重要环节。从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到方法的运用、时间的安排都得考虑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县域教师培训,只有按需施培,因势利导,注重对教师的观念引领与能力提升,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县域教师的培训需要。
2.根据培训目标要求,灵活组织课程资源
每一次教师培训都必须有明确具体的培训目标。培训目标不同,课程的选择、设计、组织、实施必然会有所不同。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为目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为目的,则以活动课程为主;提高教师参与度,注重教学交流与对话学习,以现场培训为主;超越时间限制,体现自主学习,则体现网络课程的优势。县域教师培训应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灵活多样的课程内容与课程组织方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结合,现场培训与网络课程结合,基地培训与流动培训结合,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保障教师培训的质量。
3.根据培训教师的优势与特长,合理安排课程资源
教师培训的课程不象职前教育一样有统一的标准,规范的教材,它是在教师职业成长的过程中,针对教育教学的现实难题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而随机生成的。进修学校有限的师资必然难以满足各种类型参训教师的培训需要,在培训课程资源的设计上除了参考培训课程标准与教师的培训需求,培训教师的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再优秀的教师不可能每次培训都讲同样的内容,应考虑不同培训教师的不同的优势与特长,以适应不同参训教师的培训需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培训资源的作用,不仅避免资源浪费,有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变换教师、变换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可以增强培训活力,消除教师培训倦怠。
三、县域教师培训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县域教师培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将伴随教师培训始终。有效开发培训资源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扩大宣传,良性互动,积极争取政府投入
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培训机构保持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让地方政府认识到,教师培训是县域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争取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二)挖潜革新,充分利用、合理搭配现有资源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本身存在资源短缺的问题,但由于管理不善,使用不合理,资源浪费的现象依然存在。合理搭配现有资源应当强化内部管理,做到合理分工、职责分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比如,让不能胜任教师培训工作的教师到附近中小学代课或换岗,一方面可获得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师培训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换出一线优秀教师担负教师培训任务。
(三)与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等合作开发培训资源
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域外教师培训机构及中小学合作,引进培训教师资源,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培训专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校专家的引领作用,一线教师的示范作用与培训基地的阵地作用,实现培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提炼总结,生成积累培训资源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学前教育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起点。农村学前教育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目前山东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待。影响山东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很多,突出的问题是师资队伍。山东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状况到底怎么样?幼儿园、儿童、家长对师资的满意度如何?带着以上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对山东省农村学前教育师资进行了抽样调查。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有关部门制定山东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提高山东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为师范院校培养适合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合格师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客观需求: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呼唤大量合格的师资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得到空前重视。1999年6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2001年,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教育部《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十五”期间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2006年,全国“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适时抓紧制定学前教育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2007年11月,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今后五年的立法工作重点。《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中西部地区乡镇幼儿园建设。修订《幼儿园建园标准》。研究制定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到,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广大农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逐渐走上富裕路的农民把目光投向了“教育投资”,“从娃娃抓起”的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的发展,家庭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妇女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改变,需要有相应的学前教育机构担当起照顾和教育学前儿童的责任。课题组在对农村幼儿园进行调研时,随机对家长(父辈或祖辈)进行访谈,他们普遍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都表示应该而且也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但进一步的访谈得知,入园幼儿与当地政府部门统计的适龄幼儿出入较大。
问及原因,他们列出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本村或附近没有幼儿园,送到较远的地方不方便。
课题组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农村乡镇十几个自然村,只有一个幼儿园,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适龄幼儿入园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发现,由于大多数农村幼儿园不够正规,幼儿园教师不够专业,已经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对幼儿园、幼儿教师充满了种种担心和不满。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一般都会考虑把孩子送到县城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
毫无疑问,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广大农民对学前教育需求的急剧增加,为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现实无奈: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堪忧,整体不容乐观课题组的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虽然在近十几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数量不足,流动率高,后继乏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严重短缺是一个全国性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据2005年的统计,我国幼儿园的师生比平均为1:30.2,农村幼儿园甚至达到了1:36.1,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1:7-8的师生比。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小丫跑两会———民生心愿大调查”中有位网友留言:
“农村幼儿园现在还缺少国家的支持,孩子多教师少,专业的幼教更少。有的班级七八十个孩子,只有两个老师,孩子都管不过来。”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同志在2008年全省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我省幼儿教师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城市幼儿园教师与幼儿比例为1:16.3,农村更高达1:25.88,远远超出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一村一班一师现象严重,导致教师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影响了保教质量的提高,也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山东绝大多数农村幼儿园的师生比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也超过当地教育部门规定的幼儿园师生比标准1:12,不少幼儿园的师生比达到1:30、1:40,“一人一班”现象严重,更有甚者是“一人一园”———一个人兼有园长、教师、厨师、保育员等多重角色,这样的师资状况已严重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题组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数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幼儿园没有任何国家投入,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几乎完全靠“以生养师”。这里的教师,不仅工资低且没有保障,再加上工作条件差、工作强度大、无编制、无职称,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加入其中。即使已经加入此行业的教师也很不稳定,一有合适机会,就会走人改行。调查表明,有80.5%的人有换工作的念头,有61.9%的人有强烈的换工作的念头。课题组通过对幼儿园园长的访谈证实了这个数字的准确性。园长告诉我们,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都不愿意干,每年费九牛二虎之力招到几个老师,大多工作时间不长就辞职不干,超过一年的很少。
课题组抽样调查显示,现在坚守农村幼儿园岗位的教师,年龄普遍偏大,40岁以上的超过60%,平均年龄在38岁以上。有一所幼儿园,一共有三个教师,最小的45岁,最大的58岁,次大的56岁。课题组到此调查时,正好赶上这所幼儿园开展活动,在舞台上“奶奶老师”表演很投入,在台下的课题组成员几乎都控制不住辛酸的眼泪。
在这些幼儿园的教师中,可以被幼儿称作“阿姨”
的寥若晨星,如若这些老教师退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不是数量足不足、专业不专业的问题,是有没有人干的问题。在访谈中课题组还得知,能够在农村幼儿园坚持下来的教师之所以还在坚持,大多不是安贫乐道,而是在等待着、期盼着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有朝一日能洒落到她们身上。
2.职前教育薄弱,专业素质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说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专业精神是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具有专业精神的人对工作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热爱,他们工作时能进入一种忘我境界,是教师教育人格和伦理的核心,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因素,具有基础性价值。专业知识是教师教育工作成功的知识和技能性保障。专业能力是指教师要具有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调查发现,山东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整体上来看比较低。如,在“为什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的调查中,只有20.6%的人是“喜欢孩子,自己愿意”;79.4%的人是被家长强迫或找不到其他工作,不得已而为之;有80.5%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就换做其他工作。被调查的教师中,师范类幼儿教育或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仅占3.8%,大多数是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后,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方面的专业教育就直接进入幼儿园做教师。还有一部分教师是中专毕业或者是职业学校毕业,由于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临时进入幼儿园工作,甚至还有一部分农村家庭妇女,她们完全是凭着“喜欢孩子”这样的一种热情而成为幼儿教师。尽管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教师填写的都是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但课题组在访谈中了解到:她们中的一部分人是从职业中专或职业高中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这些职业学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着专业性不强、质量不高的现象。这些幼儿教师中的大部分人是在从事幼儿园工作后,通过函授、电大,或到当地教师进修学校、职教中心进修获得幼儿教育文凭,所受的“专业教育”不系统、不全面。其中,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只占23.4%。
由于受专业素质的局限,不少农村幼儿园在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小学化”“成人化”倾向。如,教学活动主要是识字、算术等小学低年级的学科知识,教学语言仍以方言为主,教学方法以简单的老师教、幼儿学的灌输式方法为主。遵循幼儿的心理规律和兴趣,灵活地调整或随机生成适宜的教育内容,鼓励幼儿主动探索,自主发展的场景少之又少。课题组对幼儿家长的调查显示,农村幼儿园中,师幼感情融洽、幼儿“非常喜欢”上幼儿园的仅占入园幼儿的15.3%“,一般”的占55.6%;在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正确了解保教内容和方法方面,“好”和“较好”的占19.7%,“一般”的占33.3%“,差”的占47%。可见,在农村幼儿园中,师幼关系及与家长沟通方面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专业”特质。
3.职后培训缺失,自主发展意识淡薄课题组的调查表明,目前从事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员,参加工作后从没有接受过培训的达72.3%,接受培训的时间累计达10天以上的仅占0.5%。这说明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严重缺失状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从农村幼儿园的主办方来看,由于多数幼儿园属于民办性质,受到社会经济取向的影响,让员工参加职后培训会增加办园成本;同时,考虑到农村幼儿教师因没有编制产生的个体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园方也不愿主动出资让幼儿教师继续进修培训;还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一个萝卜一个窝”,派出一个员工参加培训,整个幼儿园的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从员工方看,由于每个教师担任的教育教学任务异常繁重,工作时间长,即使教师想参加培训也没有时间;何况,教师本人微薄的工资收入,维持生计都显艰难,也根本无力支撑自费培训。可见,是“经费”与“时间”使得农村幼儿园教师想通过参加培训促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希望化为泡影。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教师对通过“自修”和非系统、非正规培训获得专业成长的自主发展缺乏内驱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教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更高层次的追求。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没有正式岗位编制,没有职称评聘,缺乏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所以,绝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教师只是把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在内部评价机制上,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对教师的评价和工资的发放都是重“量”(所带班幼儿的多少)而轻“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与经济收入并不直接挂钩。这使得不少农村幼儿园教师产生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工作疲于应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我们认为,农村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缺失,自主发展意识的淡薄,与农民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
4.社会地位严重失落经济收入是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山东统计信息网2010年1月公布的资料显示,2009年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119元①。课题组的抽样调查发现,抽样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月平均收入为618元(不含大约占4%的有正式事业编制的公办教师),工资水平仅相当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远没有达到“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要求。微薄的收入,与她们繁重而琐碎的保教工作的负荷和专业化的身心付出极不匹配。此外,农村幼儿园教师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也无法落实。课题组的抽样调查表明,抽样地区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办理社会保险的情况是:缴纳5种保险的占6.3%,缴纳1-2种的占21.7%,大多数教师没有缴纳任何保险。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农村幼儿园将给教师缴纳保险的100—150元钱随工资一起发放,已统计在工资收入中。如果这种情况按“已缴纳”论,那么月工资收入就要再扣除至少100—150元。一位从教多年的幼儿教师说:
“默默无闻的工作了30多年,被冠以老师的称呼,却一天老师待遇也没享受到!!挣那几百块钱,说达不到温饱真的不夸张。”身份不明确使得广大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角色遭遇尴尬。人们常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来比喻教师职业,但是,当我们把视线投向农村幼儿教师时,却看不到她的光辉和神圣。她们是以“合同工”的形式招聘进幼儿园,在幼儿园的主办方和人们眼里,农村幼儿园教师就是一个“看孩子”的“打工者”。虽然孩子们懵懂地称她们为“老师”,但在教师的花名册里却找不到她们的名字。我国《教师法》早已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教师”身份。《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教基【1991】8号)规定“农村学前班教师与当地小学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托幼工作等意见》(鲁政发【1985】112号)规定“农村幼儿教师享受民办教师同等政治待遇,其报酬与同级小学民办教师相同”。但在课题组的调查中,在“是否有教师编制”一栏中,回答“没有”的占95.4%,在“您本人的职称状况”一栏中,回答“没有”的占96%。少数有编制的老师绝大多数是在农村小学大规模的“合班并校”后,由小学教师转岗过来的,所评职称也是在小学任教期间评聘的。他们没有编制,没有职称晋升与评聘,天天履行教书育人的“教师”之实,却无“教师”之名。正是这种身份的模糊,让众多农村幼儿教师彻底成为我国整个教师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理想期待: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培养合格的农村幼儿园师资上世纪末开始的教师教育布局调整,使山东省幼儿教师的培养规模大幅度缩减。
“由于中师改革和撤并,我省只剩3所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渠道骤然减少,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经过多年积累,幼儿教育欠账也越来越大。2006年出版的《山东教育绿皮书》(2005年度)68页指出:2004年我省幼儿教师缺口已达62191人;62页载明:
据测算,从2005年到2010年,我省需增加幼儿专任教师13万名。之后,虽然教育厅积极采取措施,重新确定了8所专门培养幼儿教师的“中师”,并鼓励其他高校扩大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仍然无法满足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我省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新局面》的讲话中提出,山东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30%以上,幼儿园园长、教师持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可想而知,山东省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
鉴于以上分析,课题组认为,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当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大力培养专科层次、适应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型师资,为实现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满足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对学前教育师资的需要做出应有的贡献。
1.制定政策,吸引大批优秀学子志愿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
教师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的质量以及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源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所培养教师的素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十年来,青年学生报考师范的热情锐减,进入师范院校的生源素质呈下降趋势。
进入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幼师(幼儿中等师范学校)的生源相比更是大幅滑坡。从高中进入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虽说经过高中的强化训练,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较好,但毋庸讳言,这些学生也是高中毕业的“七类”、“八类”学生。因为按照高考录取批次,专科二批之前有本科一批、二批、三批、专科一批外,即使在专科二批中,也还有“一类学外语、二类学中文,三类报学前”的差别。据入学后班主任、辅导员了解,学生报学前教育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处于“有学上”的考虑,是无奈之举,这样的学生根本不具备起码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志趣。另一方面,由于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数量严重不足,各高校为了避免生源流失,会通过降低门槛,以求完成招生计划。即使已经录取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培养,毕业时她们往往宁肯到一些公司打工,也不愿意去幼儿园工作,更没有人去农村幼儿园工作。可以想象,让这样的学生成为胜任为人生奠定基础的最重要的幼儿教育工作,将要经历一个怎样艰巨的过程。可以理解,即使主观和客观付出高额代价,在很多时候的回报却是低微的,如此的生源质量与学前教育师资高素质要求实在相悖。
为此,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大力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职业素质。首先,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况,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突出的问题是将农村学前教育纳入财政统筹,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建立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和财政补贴标准,建立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社会保险制度,落实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设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为正式聘用的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职称评定,并与其工资待遇挂钩。以此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其次,要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免费教育,择优选拔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事农村学前教育的优秀初、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再次,要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实行定向培养制度。
2.恢复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
“面试”制度,招收高素质的学生进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它要求学生既要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同时还要具备基本的身心条件和艺术素质,特别是对心理、身体、形体健康状况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等基本的艺术素质要求相对比较高。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招收初中毕业起点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生时,各个学校都要先对考生进行面试和基本的艺术素质测试,使生源的身心素质、艺术素质条件有个基本的保证。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编制,待遇保障不力,报考生源严重不足,各个学校相继取消了面试和艺术测试。使得生源质量每况愈下,从源头上降低了学生的基本素质。高中毕业进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各方面发展都趋于成熟,可塑性比较差,专业技能先天不足。
对她们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困难重重,往往在主客观付出巨大的努力后,收效甚微,有的确实无法达到培养规格要求。让这样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对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不仅于事无补,还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因此,恢复对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面试”,通过对其进行职业志趣和艺术素质的潜质鉴定,遴选可造之才,不但是培养合格学前教育师资的需要,也是未来国民素质提高的关键。
对自身素质不适合做学前教育工作的学生,动员她们及早选择其他专业,既是对学生本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3.准确进行专业定位,有机整合学科门类,全面提高专业素质专业定位不准,会造成学生自我专业定位的偏差和职业心理准备不足。
准确的专业定位,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按照职业要求规划自己的未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农村幼儿园教师需要具有扎根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专业精神,需要有比较扎实的理论修养,比较熟练的教育技能,比较高的文化和艺术素养,还要具有比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定位应是:面向农村幼儿园,培养适应农村学前教育的合格师资。
幼儿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其特殊性在于专业活动的实践性大于理论性。幼儿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身心极具可塑性和发展主动性的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因此,她们的教育专业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当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从教能力的培养,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重,使学生的教育实践成为一系列从早期开始的、经常性的、贯穿于职前教育全过程的活动。在“全程实践”理念指导下,根据实践教学本身的规律及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实践体系。
首先,要围绕培养目标,有机整合各学科门类。鉴于学前教育阶段的特殊性,幼儿教师的知识涵养应具有综合性特点,力求知识广博和宽泛。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在整体知识观的统领下,打破原学科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基础、实用、够用”为整合原则,将“教什么”的学科以“问题为核心”整合为自然科学基础和社会科学基础,将“怎么教”、“为什么教”的学科按职业需要整合为语言、科学、健康、社会、艺术五大领域。
其次,应将艺术类课程作为专业课程来建设。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幼儿师范学校,师生对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类课程非常重视,这些课程曾经是幼师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她们积累了大量的艺术技能训练的经验。
这就使她们以深厚的教育底蕴、出色的艺术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跨入大学行列的学前教师教育,由于过分注重课程的理论性、专业性,认为艺术技能不过是一些“雕虫小技”,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被淡化。在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术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专业课家族成员通常只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史等,艺术类课程一般不在其中。艺术类课程由于不是专业课而不被重视,客观上已经或正在弱化。众所周知,幼儿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并不是要像中小学那样通过上课学习系统的知识技能,而是通过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艺术技能是用得最多、发挥作用最大的技能。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应当把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列为专业技能课,进而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再次,要改变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广“做—学—教—做”的模式。这里的“做”即从事学前教育的实践能力。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从“做”开始,最终又回到“做”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始终围绕着“做”这个中心,“做”成为教和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使教师的“教”更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的、面面俱到的、替代式的讲授,从而调动“学”的积极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强化实践意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为此,必须彻底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各门课程的考试办法,将解决教育教学现场问题的实际能力考试与现行的理论书面考试有机结合,并改变书面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
4.加强就业教育,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投身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使命感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攀高、“城市本位”的思想。追求起点高、薪水高、条件优越的工作单位是正常的,本无可厚非,但农村、基层、偏远落后的地方更需要有人去建设、去开拓,广大的农村幼儿园更急需人才。师范院校要通过就业教育,使学生认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城里的幼儿园,经过长期的人才储备,无论是学历还是专业水平都比较高,刚毕业的专科学生已不再是紧缺的人才,即使历尽周折进入这样的幼儿园,通常园方也不会提供多少优惠政策,短时间内很难凸显自己的优势,脱颖而出;广大的农村幼儿园,则极度缺乏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幼儿园师资,对于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在农村幼儿园领导、同事的眼里,是专家和人才,他们会尽其所能为人才提供发展的广阔天地,这就更容易施展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师范院校要努力通过就业教育,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就业场所的理想与否不以待遇的高低来评判,而以其自身价值的实现来衡量,树立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崇高的就业观。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引领他们热爱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立志扎根农村,树立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崇高理想。当然,这些教育都是建立在政府大幅度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经济、社会地位的基础之上。否则,空头的说教没有多少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6年统计分析资料∥教育统计报告[R].第二期(总第三十期).
[2]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试行)[S].2009.
[3]于冬青,梁红梅.中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8,(2).
[4]朱婉霞.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9,(8).
[5][7]张志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我省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新局面[EB/OL].山东学前教育网,2008210206/2010203215.
[6]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东教育绿皮书(2005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8]罗旭.张承芬委员:关注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EB/OL].
ZCOM电子杂志网,2010203206/2010203215.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政策实施力度
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行政部门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强政策实施力度,保障各级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的稳步发展。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特殊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专业性,在人才招聘、保障机制、培训机制等方面给予政策的倾斜;其次,各地方可根据教育部对教育师资的具体要求先行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任职资格标准,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标准建立奠定前期基础;第三,对出台的相关政策应有具体的执行标准和问责机制,以保障各单位在实施过程中的可监督性和可评价性。
2、发挥高校教育专业优势,多元化培养特殊教育人才
在借鉴国际经验、采纳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以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为依托,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平台,借鉴先进国家做法,合理选择课程,并与地方残疾人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一批实践基地。除此之外,还应结合中残联对残疾人教育的师资认证,在高校教育专业大力培养教师人才,以提高他们将来指导社区和学校残疾人学习的能力。在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权的高校中,加大对特殊教育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硕士、博士层面重视对特殊教育各领域问题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以特殊教育方向硕、博士生为研究资源的金字塔式人才培养模式。
3、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制定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
教师专业标准是各学科教师教育、考核、任用和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我国目前正在着手制定普适性的教师专业标准,对于各学科的教师标准尚未有明确的规定。而特殊教育教师标准,因其对象的复杂性和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在学科知识、基本规范、专业能力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要求,我国应尽快制定出普通学校融合性教育教学的双师型教育师资、特殊学校专业型教育师资的不同标准,严格入职管理,才能把好教师质量这一关。美国双资格教师证书项目(普通教师资格证+适应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的做法值得借鉴,我国可以采用分阶段的形式,先设立国家最低标准和地方标准,以不同等级制度考核来获得高一级的资历。
4、结语
[论文摘要]从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特点及现实证券市场的制度环境看,现阶段我国推出的开敲式基金应做以下三方面的翻度剖新:融资制度创新、金融衍生品创新和基金评级体系的创新。
随着2000年l0月《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的颁布.有荚开放式基金的话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荚注.开放式基金的推出.无疑是我国证券市场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者的又一重大举措,但在众人一片叫好之中,我们仍应保持一份持尊,仔细分析开放式基金的正常运作需要哪些制度环境,我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是否具备开放式基金正常运作的制度条件.为开放式基金的推出我们还要做哪些制度刨新,这些都是在开放式基金推出之前必须处理好的现实问愿。
[论文关键词]开放式基金制度约柬融资制度创新
一、开放式基金的特点夏其潜在运作风险
对比封闭式基金而言,开放式基金的最明显特点在于基金单位无发行限额规定,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水平高.经营业绩好,则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就舍不断增强.基金规模也就像滚雪球似的不断增长.基金管理公司可收取更多的管理壹.基金持有人也可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实现双方的共赢.也正缘于此.开放式基金的推出能较好地发挥储蓄——投赘的转化功能,比较好地解决证券市场资金供给方面的问愿但另一方面,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经营管理差.投资运作时不以基金持有人利益量大化为原则,甚至损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剐其在广大投资者问就会丧失赣以生存的基础——信誉,其所管理的开放式基金就可能面临被不断赎回、清盘的危险.
正是出于开放式基金具有可随时挂基金持有人购买和赎回的特点,使得开放式基金的运作风险要远大于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量主要的风险其过于随时要应付基金持有人赎回要求的流动性风险。我国股市经过效十年的发展.上市公司巳经超过1100家,通市懂占GDP的比重也达蓟5O左右,但我国股市仍是一个新市场.投机性矗,指散被动幅度太是其主要特征.当遇到突发性事件或调控政策出台时,指散大跌,开放式基金所投资的股票也注定难进厄运.在大多效投资者抛售狂潮的冲击下.开鼓式基金的单位资产净值也势必下降.而基金持有人为了避免所持有的基金单位进一步眨值,也势必要求尽早尽可能高价地赎回基金单位,如果基金管理公司所持有的流动性资产不足以满足偿付基金持有人赎回需求、而又无其他融资逢径可供选择的话,势必撼售手中段票来满足偿付需求,这样注定会进一步加剧指效的下跌.进而又进一步加尉投资者的恐慌情鳍,从而形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更有甚者不捧腺有形成股灾、金融危机的可能.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均受到损害因此.在开放式基金推出之际,必须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环境进行客观分析,并相应的进行一些制度剖新来满足开放式基金的运作要求.
二、我国现阶段推出开放式基金的制度约束
从理论上而言.开放式基金的推出是与开放程度较高、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强的证券市场系在一起的,证券市场的规模太小、品种单调,而且质量低劣(映乏投资价值).其显然不适宜投资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结合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环境,在现阶段推出开放式基金的制度约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与投资基金有关的法律体系还未建立.投资基金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无明确规定。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制度设计的重要功能在于合理界定权利边界.只有权利界限清楚,责任才能明确、才能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减少外部效应。但目前,投资基金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还仅是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来加以界定.并且该《暂行办法》主要是针对封闭式基金而言的,没有充分考虑开放式基金的具体特点,这样.权利和义务界定的不明确、规章制度的前瞻性不强.在实际运作中就会加大制度运行成本,造成额外的效率损失.不利于证券投资基金业的长期规范发展。
(二)我国现在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均不利于开放式基金的发展首先从市场规模来看.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l100多家.流通市值两万多亿元封闭式基金规模BOO亿元左右,在这种状况下就已经出现基金大规模交叉持股的现象.那么如果再推出总额为200—300亿元左右的开放式基金.在可供投资品种有限的情况下.开放式基金问不交叉持股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基金大规模的交叉持股势必降低所持股票的流动性.在开放式基金遇到基金持有人大规模赎回基金单位时,很易产生流动性危机。其次从市场结构而言。目前我国的投资基金仅能投资于A股和国债.投资品种有限从美国和香港的情况来看.投资品种非常多.有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市政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并且其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机会.对比之下.使得事实上我们管理的基金面对的是单一市场风险.如果国内沪、深指数大幅爆趺.势必给开放式基金带来相当大的运作压力-
(三)有关金融制度设计,主要是融资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不利于开放式基金发展的规定。由于开放式基金随时面粘着基金单位的赎回要求.在出现巨额赎回、基金资产又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变现的话,就会对jl缶时性流动资金产生一定的需求。对此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由托管银行向基金提供短期信贷.该种信贷属于“过桥贷款”的性质.主要是为了给基金一个调整资产结构的机会。但目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却规定:禁止“基金管理人从事资金拆借业务l动用银行信贷资金从事基金投资。这些规定的本意是限制基金进行信用交易和超出自身的能力进行投资.主要是针对封闭式基金而言的.但对于在开放式基金的情况下.上述规定却存在较大的限制。
(四)金融衍生品方面缺乏开放式基金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交易工具。开放式基金的发展特别需要有做空机制.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仅有做多机制。任何一个投资者想参与中国证券市场,必须由最初买人股票开始l而实现最终盈利.也只能由卖出股票结束加之我国证券市场属于新兴市场的特点,使得事实上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是很大的.这样·开放式基金虽能通过投资组合来肪范个股间的非系统性风险.但仍要承担较高的系统性风险。股指期货交易的缺乏可以说是开放式基金正常运作的一大瓶颈。
(五)缺乏合理的基金评级体系和权威的基金评级机掏。目前三大报是以基金净值来对基金运作能力进行排名的,在这种制度设计下。就会诱使基金管理人采取片面提升净值的捷径——对个股进行控盘式操作来提升所管理基金的单位净值.而不是在风险和收益的结合中,寻找最佳平衡点。运作开放式基金如果沿用旧的封闭式基金的思路,势必引起开放式基金所持有股票的流动性大为降低,易引发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危机。况且,在基金发起设立时,其投资目标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有明确规定的,有的是成长型基金.有的是优化指数型基金.不同投资目标的基金其运作思路肯定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如果单一用净值作为评价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水平的硬性指标的话.明显带有不合理性,也易引发基金管理公司间的恶性竞争。另外.从基金评估机构而言.美国基金业的快速发展与基金评圾机构的配套发展也密不可分.当前美国基金评级机构与股票评级机构、债券评级机构一起成为资本市场信用评级的三大支拄.并以严格、客观、公正保持投资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而我国目前却缺乏此类公正独立的基金评级机构
三、推出开放式基金的制度创新工作
(一)在融资制度创新方而.可考虑在即将出台的《投资基金法》中允许托管银行向基金提供短期信贷。这是现实制度环境下的最优选择。同时,为肪止基金管理人从事信用贷款投资.可考虑对借款的用途和比例进行限制。如规定基金借贷的最高限额为基金净资产的,并且仅限于用于支付赎回申请的要求。由托管银行对基金提供信贷支持。主要考虑到基金资产规模的大小和托管银行本身利益密切相关.基金的稳定经营对基金托管人也是有利的.并且托管银行对基金资产状况最为了解.可以有效地对基金管理人进行监督.保证借贷资金按规定用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