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9 23:02:34
序论:在您撰写会展专业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会展和会展教育
会展是会议、展览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由多个人集聚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体性的物质、文化交流活动。会展的外延很广, 它包括各种大型会议、展览展销活动、体育竞技活动、集中性商品交易活动等。会展最早起源于德国,迄今为止,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无烟的绿色经济,不会对城市造成污染。同时举办会展给城市带来的收益也是巨大的,一般认为,在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城市举办一次会展,能对该城市的相关产业拉动产生9倍的效应,带动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建筑业、商业、广告 、旅游、金融等行业的发展。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交换愈来愈频繁,举办会展成为人们展示新产品,促进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
以会展作为研究对象, 是会展成为学科的前提。1978年美国内华达大学饭店管理学院旅游会展管理在美国开设了第一门会议管理课程,德国瑞文斯堡大学于1986年成立了会展管理系。
我国会展专业最早由中央美术学院在1991设立,那时国内开展会展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2000 年 12 月 10 日的《证券时报》上,记者于凌波在《中国会展业迈向入世高门槛》 一文中曾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学院和专业机构设立会展专业,展览从业人员大多靠自我摸索,专业知识不足。在与国外展商竞争中必然会处于劣势地位,难以靠专业服务取胜。”
十几年时间里,会展专业在我国高校里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截至到2009年,全国至少已有123所高校开设了会展专业(其中高职院校97所)、76所高校在其他专业下设有会展方向定向招生(其中高职院校57所)。每年招收会展专业新生约达1万人。会展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二、我国会展专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与我国会展专业开设红红火火的情况比较起来,会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并没有那么好。据报道:“上海凡高展览策划有限公司天天在招聘,每天投入邮箱的应聘者简历众多,可就是难以觅到合适的人才。”“在宁波,1500人应聘华博会议展览公司的6个职位,招聘方开出了10万元年薪的诱人条件,却招不到一个合适的会展职业经理人。” 一方面很多公司需要会展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会展专业的学生却应聘不上这些岗位。针对这一问题,不少企业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从学校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多,但缺乏实践经验,工作不能很快上手。
实践在会展这一学科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会展专业著称的德国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一半。因此,许多专业人士指出:会展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没有太多高、精、尖的东西。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开设会展专业是都已认识到这个问题,特别是以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高专在开设这一专业时业已与诸如会展中心的会展企业开展了合作,确保了学生有到企业实践的机会。为什么仍会出现培养出来的会展学生应聘不上对口专业的情况呢?
(一)培养目标与实践实际的偏差
事实上,学生确实在大型的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但实践的岗位往往是引导、验证、接待服务员等层次较低岗位,学生所学的会展策划、会展营销等知识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经过几次这样的“实践锻炼”之后,学生怨声载道,甚至不愿意再去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
如是情况,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其所属学校对会展和会展就业市场的认识不无关系――一般认为,会展的顺利进行需要三类人才: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人才和会展支持人才,其中对会展核心人才的要求最高,需要的人数最少。会展强国德国的瑞文斯堡大学每年招收这方面的学生仅为70人,而我国相当大一部分高校的会展专业的目标定位都在会展策划,那么,这么多的学生想到本身就寥寥的岗位实习,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而引导、验证、接待服务员等岗位对劳动者的需求量非常大,自然欢迎学生去实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岗位虽然对劳动者的劳动技术要求低,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属于会展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高校是否把其考虑在培养目标之内?是否考虑到如何把这些工作做出特色、做得更好?若未考虑在培养目标之内,学生在实习中产生抵触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二)师资力量与实践要求的偏差
我国会展专业的师资力量绝大部分来自于管理、旅游、酒店、外语、中文等传统专业,进入会展可以说是半路出家。这些专业虽然都与会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绝不代表会展专业的全貌。老师固有的知识不能很好的与会展很好地融合,其他领域的知识欠缺,至于有会展的实践经验那就更谈不上了。没有参与过会展实践的老师如何培养得出能真正懂得会展的学生?创意是会展的灵魂,会展企业同样需要真正懂得会展的学生为他们带去会展发展前沿的、给企业注入活力的东西。而目前我们培养大多数的学生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那也就是说,在实践这一过程中,企业的需求并未得到很好地满足,那么企业积极性不高也在所难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宁波华博会议展览公司的合作活动说明了这一问题,华博公司大胆地安排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参与到其品牌展会“第五届中国国际家居博览会”的展会设计中。将自己的展会拿出来给学生们练兵,企业不惧怕风险吗?宁波华博会议展览公司董事长杨杰的解释颇值得玩味:“将‘家博会’作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考察实践对象,对我们而言其实是利大于弊,不仅能让我们对家博会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完善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令我们的服务对象――展商受益,但合作首先是基于对学校实力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师资力量是这次合作的保证,会展系主任吴亚生主持过众多品牌展会设计,屡获设计大奖,同时学校引入了荷兰、日本、英国留学归来的师资力量。可见,师资力量的强弱与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也紧密相连。
三、如何解决上述实践中的问题
要解决“培养目标与实践实际的偏差”,首先要求学校对市场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哪些人才需求较大;以及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培养的学生需要胜任怎样的工作有清晰的认识,这样可避免学校盲目寻找实习单位以及实习岗位和学校预定的实习目标不符,造成时间、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另外,学校在寻求实践单位时也不能只盯着大型会展,应该放开视野,找到适合自己情况的合作单位。
要解决“师资力量与实践要求的偏差”,派教师到会展发达国家进行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会展人才,派教师到会展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者要求教师与行业协会保持紧密联系都是可行的。
但是,上述的措施操作起来随意性较强,推行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练”――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让“知识载体”和“实践载体”撞击出璀璨的火花需要制度的保障。也就是说,让“知识载体”(学校)和“实践载体”(企业)联合办学,使二者成为一个利益整体。企业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处于学生培养的主导地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具有了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的话,文中提到的实践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了吧!
参考文献:
[1]沈丽:《会展人才培养的“伤口”该敷哪味药》[J].中国会展;
[2]卢小金:《关于高校会展专业建设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 2006年第10期;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如火如荼的会展业发展,市场对那些既懂得会展相关理论、又能熟练操作实践的高级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高校会展专业因其应用型强、高的社会需求度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开设会展相关专业的高校已达两百多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会展业人才奇缺的市场状态。但纵观高校会展专业的发展史,笔者发现,由于会展教育起步较晚、师资队伍薄弱各院校的办学基础参差不齐等原因,会展专业教育的实际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实务教学环节是高校会展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而且学生经过实务教学环节也更容易适应未来的工作。因此,探析科学的会展专业实务教学法成为培养合格的会展人才的重任。
一高校会展专业开展实务教学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会展专业的实务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以期通过会展专业的实务教学的加强,培养出能够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首先,实务教学促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的贯彻。高校开展会展专业主要是为向市场输送理论基础深厚、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如可以开始会展实务课,带领学生到会展中心亲身体验会展活动,不仅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加强了学生与企业间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其次,借助高校学生与企业间的零距离接触,加速学生的“角色转换”。会展行业属于开放性、外向型的行业,尤其是会展布置的过程,特别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因此,通过实务教学,让学生在会展活动中逐步实现从“学生”到“员工”“角色转换”,培养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岗位技能的掌握。
再次,实务教学培养学生将知识转换为能力的素质。会展专业实务教学是一种互动的、交流式的教学模式,采取这种模式打破了以往的满堂灌的理论灌输性教育理念,为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创造了独立操作的实践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
最后,通过实务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更具有就业竞争力。纵观近年来的企业招聘信息发现,应届毕业生因其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只会纸上谈兵等问题而没有竞争优势,尤其是会展专业对应届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更高,往往都是因为没有实践经验而被企业拒之门外,因此,高校通过开展会展专业的实务教学能促进学生成为即拥有专业知识全面、又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全才和通才,只有具备这些能力的会展专业人才,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开展会展专业的实务教学势在必行。
二高校会展专业实务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国会展行业蓬勃发展,高校的会展专业仓促间应运而生,由于会展实务教育起步较晚,不少高校都是最近几年才设立会展专业,由于实践基础少和可利用资源相对短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校会展实务教学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实务教学场所与设施配套不全导致实践内容单一
会展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化、全面化的体系,需要多方位的实践场所及大量的设施,为其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和保障。但是,由于高校会展教育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还没有为会展的实务教学建设起配套的设施及广阔的实践场所。例如会展实务教学非常重要的设施―――实验室,实务教学过程中,不仅对实验室的面积有要求,对实验室所采用的材料物质、灯光、音响等实验器具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目前的两百多所高校中仅有较少部分具备符合要求的实验讲学基地,通常情况也就是搭建一两个供学生参观或交流的固定标准展台或借助电脑进行信息查询。由此可见,现阶段高校的实务训练实践内容单一、低层次化、简单化,没有明确的实践目标,教学模式方面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更没有系统化、针对化的实践内容,学生仅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很难全面地、系统地学习会展活动的全部流程。
2校企合作形式单一,产学研结合度不高
会展业如火如荼的开展要求会展相关专业人才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由此可见,会展实务教学的产学研的结合度将直接影响会展人才的培养结果及市场竞争力。从目前开办会展专业的各高校来看,许多高校都在努力寻求与会展企业间的长期合作,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如一部分高校在会展企业建立了一批零散的学生实习基地,但是由于会展企业规模不大或者会展的不定期、不稳定召开导致会展企业的工作不能常态化的开展,又或者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一般不愿意接受实习生等等原因,致使高校和企业间的联系不密切,产学研的结合度不高。此外,即使部分高校与会展企业确立了合作关系,也仅能输送一部分较优秀的学生到企业进行交流和实习,这种方式的合作导致受益的学生人数少,效果不甚理想。
3会展实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指导能力有限
一般情况下,进行会展实务指导的专业教师不仅应具备浓厚的理论素养,更要有相关行业实习或从业经历,最好是曾经与业界保持深入广泛的联系。但从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具备上述能力和经历的教师非常至少。虽然也有个别高校把会展专业的教师送到会展业进行学习交流或者挂职锻炼,但是由于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这种锻炼不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致使专业教师无法有效掌握和了解行业的前沿动态,从而导致其对学生的实务指导也就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由此可见,会展专业教师培训和学习的重要性。
三会展专业实务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1扩充并完善高校实践教学基地与设施
实践教学基地与设施是高校开展会展专业实务教学的重要场所,其完善与否关系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然而正如上文分析,现阶段校内实践场所的缺乏是各高校会展专业的通病,并严重制约着其发展,如果盲目投入专项资金兴建,一方面缺少优秀的可以参照和借鉴的经验模式,另一方面,即使投入巨资兴建,利用效率也未必高。因此,高校在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方面可建立利用率颇高的会议场馆、休闲活动中心或体育馆来完善教学基地。在这些基地内,可定期将会展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班编组,以任务驱动或情景模拟等需要出发,经常安排学生在各种场所组织和宣传各种会展活动、文艺演出、大型活动或学校各类会议的组织安排等,并且每次会展活动设置相应的部门负责人和带头人,并统一接受高校相关部门的指导。高效率的校内实践基地既节省资金,又具有可操作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2探索校企合作共赢的实践教学模式
借鉴和参考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会展业发展特点及会展专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探索合作共赢的实践教学模式,如严格把关选取的企业,尽量选取综合实力强、在业内有代表性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大型会展企业,并且在基地内实现与企业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具体思路如下:首先,高校会展专业可与会展企业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可行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其次,会展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需要为高校会展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再次,高校会展专业根据企业的要求,一方面向会展企业输送实习生、合作开发项目,另一方面,不断根据实习生的反馈,调整实践性教学的要求;最后,根据会展企业的反馈,对实习生进行业绩评估。
3完善师资培训渠道,加大师资建设力度
高校会展专业实务教学中,师资力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会展专业人才的各项能力,因此,各高校不仅应加强师资的理论培训,更要完善其实践能力。会展专业实务教师应定期或不定期的与会展企业沟通,掌握会展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经常到企业学习、挂职锻炼或有针对性的培训锻炼,才能胜任会展专业的实践教学。此外,高校会展专业也不能脱离与业界的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会展业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讲座、作报告等,尽力打造会展专业理论和实践样样行的教师队伍。
总之,构建和完善高校会展专业的实务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进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可依据会展业发展特点和历程,理顺会展专业实务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结合会展专业实践教学的规律,努力构建适合会展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最终通过实践教学的多样性、创新性及市场导向性实现会展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晓波,王泽烨.会展专业教育实践环节教学的探讨与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0(7)中旬刊.
[2]费斯威.高职双语教学的核心内涵及教材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3]董刚,杨理连.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互动[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
我们在会展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经历了,行业市场调研(特别是就业市场)——岗位能力要求调研——课程环节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四个阶段。
首先,通过行业市场调查,我们发现多数开设有会展专业的院校都面临一个问题:一方面会展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缺口大,导致全国不少院校都相继开设会展专业。但另一方面,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在会展企业的就业率却并不高。这种“供需不通”的情况让一开始信心满满,充满热情的大家都有点始料未及。
我通过调研后分析了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
1. 专业定位与初入职岗位间的延迟性
我们目前在教育部下发的《高校专业目录》中,只能看到“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但是无论是对本科生还是大专生而言,策划项目与管理的工作都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能胜任的工作。所以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仅强调策划的部分,会造成学生在就业时的认识误区。以为一入职就是干策划的,而不愿从一线的岗位锻炼起。在一般的组展公司,要想做到项目策划,至少是项目经理以上级别的职务者。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个几年到十几年的历练是不会有公司敢委以重任的。即使是在做活动策划的公司,也是由执行督导做起。所以,一个学策划的学生,必须经历一些初级岗位的锻炼,才有可能在熟悉了行业运作的基础上进入策划岗位。因为做策划的人,必须是一个对行业非常熟悉和了解,并且具备一定洞察力的职业人。
因此,我们在学生的专业引导上,也应该为他们树立从初级技能型岗位入职的思想准备,养成脚踏实地的职业素养。
2. 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尚需得到强化。
既然我们的毕业生是要从初级的技能岗位入职,那么对于他们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就成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经过调研,我们将职业入口定位在展会销售、客户信息整理、现场服务、执行督导和参展咨询等几个岗位上。
3. 目前整个国内会展行业尚处于标准未明的状态,企业分工也正在形成中。以致我们的学生在求职时摸不到门朝哪边开。
其次,针对行业调研的结果,我们对会展行业入职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将这些技能划分到各门课程中进行学习和训练。主要有:销售能力、电话营销能力、平面与3D设计软件的初步使用能力、简单预(决)算能力、英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三,在课堂教学环节,结合高职高专的学习特点,我们在改革中鼓励每门课的教师都以案例,实训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才会对接下来讲述的理论知识要点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这样一来课堂氛围也会活跃很多。当然,这样的课堂对授课教师的“双师型”素质要求也更高。只有在企业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才能驾驭得住这样充满疑问和变数的课堂。绝对不是勾勾书,备备课就能应付的。
最后,我们改革的力度还拓展到了考核领域,力求探索一条完善的配套考核体系,来检验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我院考试改革的步骤经历了如下的过渡:
1.逐步建立“技能题库”,将各门课程的技能点细分理清,成为技能考核的重要出处和考试题的衍生源。
2.在考核中融入技能考核,强调对课程知识点的系统应用。
以《商务谈判》为例,考核是以全班同学的分组商务谈判模拟为形式。
老师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后,提前一个月让同学们分好组,抽取谈判主题案例,再由同学们自行做好谈判准备。这期间,各小组都可以把遇到的问题随时跟老师交流。在评判的现场会请各位专业老师来进行打分和点评。
3.进一步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考核标准,试探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反馈。
以《会展项目策划》的课程为例:先是以一个学期的项目策划过程为线索,每学到一个阶段,学生就以小组为单位,出一个阶段的成果(如选题策划、展会市场调查等)。最后到学期末,成为一个完整的策划案。每个小组大概也是预留一个月的时间,来结合策划准备一份PPT演示文稿。考试时各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上台,分工进行策划案的讲解介绍。我们请来的是各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策划公司的负责人做评委,让学生的策划案经历现实市场的撞击。而且在每个小组汇报项目后还有专家提问环节,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刺激的考验。
其实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企业了解我们学生的水平,给他们一个向企业展示的平台,同时,也让学生能和企业一线的管理者和领导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同学们因为知道要接受企业的考核,也在准备过程中比较紧张和慎重,这样一来,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就在压力下加强了。
由于考核是建立在学生对本门课程所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上的,所以在考试过程中甚至会涉及到原来学过的其它知识。如《商务谈判》考核中,我们的学生就灵活运用了“商务英语”、“涉外经济法”、“公共关系”及“商务谈判”等知识。《会展项目策划》的考核中,也是综合运用了“会展文案写作”、“广告创意”、“财务基础”、“平面设计”等课程的知识。这对学生也说,也算是一种对知识的大综合运用。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女| 26岁(1989年4月23日)
居住地:厦门
电 话:157********(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年3个月]
公 司:XXX伟创力公司
行 业:外企
职 位:机动小组组长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学 校:厦门理工学院
自我评价
我个性开朗,自律性好,擅于总结经验;注重信诺,具有高度责任感;我的时间管理能力很强,工作有条理;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组织与执行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压力下工作。四年的会展专业学习,让我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多次的实习经验,使我在展览与会议流程方面的策划能力、操作和执行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基本上我能从事会展(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场馆租赁、奖励旅游等)及其相关项目的调研、立项、招商、招展、营销、推广、实施、预算、运营管理及评估工作。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外企
目标地点: 厦门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策划专员
工作经验
2013 /7—至今:XXX伟创力公司[1年3个月]
所属行业:外企
机动部 机动小组组长
1.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如人力资源部的职工信息整理与入档;
2.负责在机场接待与会人员和大会现场的咨询服务和就餐安排;
3.积极配合分责人的工作,学习了如何组织和管理露天集会活动,以及了解露天活动举办应该注意的事项;
4.学习了大型外资生产企业的组织架构与日常管理。
2012/7—2013 /7:XXX会议中心[ 1年]
所属行业:政府机构
策划部 策划员
1.负责赢时代全球搜索引擎营销大会的会前资料准备,咨询以及现场服务;
2.积极学习会议的操作流程,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会议的出席率;
3.进行完整的实践操作,自己的提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完成了现场讲解人员的分配与管理;
4.获台交会优秀志愿者称号。
2011/7—2012 /7:XXX博览中心[ 1年]
所属行业:展会
策划部 实习生
1. 负责厦门国际石材展观众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2. 根据项目要求进行拦问和定点访问,克服被拒绝的心理障碍;
3. 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与客户沟通,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
4. 认真完成问卷填写并及时追问观众真实意见;
5. 获厦门会展协会优秀信息采集员。
教育经历
2007/9 --2011 /7 厦门理工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 本科
证书
2010/6 大学英语六级
2009/12 大学英语四级
关键词:会展专业 企业 合作 培养 学生 实践能力
我国会展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呈现出的发展态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在中国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知名会展,如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西湖国际博览会,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等。2010年世博会,对会展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业,对人才需求更加旺盛。
一、会展业对人才的需求
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成为国际潮流,在这种大背景下,国际会展业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国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同样保持着健康和快速发展的态势。会展业的发展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同时,也对会展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会展专业人才的加入也为会展业的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后续力量。正如被誉为德国“会展行业第一人”的贝恩斯所说:“会展在德国能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大批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参与其中。”
会展人才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属于多种专业人才的集合。会展活动需要多种类型专业人才的配合。根据会展组织和服务活动对具体知识的要求和一般专业知识结构的差异,会展专业人才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从事会展经营管理人才,包括规划与行业管理、服务管理、场馆经营管理、融资与财务、项目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商务与服务管理等人才。第二类是进行会展活动总体策划与市场推广的人才,包括活动策划与组织、国际公关、市场营销、布置广告等人才。第三类是为会展活动提供专项服务的人才,包括会展场馆设计建设、设备保养和维护、会展场馆装潢、展台设计和搭建、会展软件系统开发及维护人才。第四类是会展教育研究人才,包括专家学者、教师及科研人员、行业协会培训管理工作人员、信息统计人员、刊物网站编辑和技术人才。
我们根据市场的普遍招聘需求,将五种需求较大的人才做一个归纳:
第一种是会展设计师。主要负责现场观察展位位置,构思展位主题、展览形式,设计制图,安排场地布局,并能现场指导安装人员以及展览礼仪的企划等。
第二种是会展项目策划。会展项目策划人员是会展企业的关键人物,其主要职责是:开发新主题,赋予现有的展会项目新的元素,拓展其深度与广度,使原有的项目规模化,效益最大化。因此,对这种人才的要求较高,如出色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英语流利,熟悉会展运作流程,有营销或项目策划经验,市场调研经验。
第三种是会展销售。主要从事国内外展览业务联系,是会展业中必不可少的职位。对这一种人才的要求是必须有销售经验,能够使用电脑等工具,且销售经理应毕业于市场营销或相关专业,有广告、展览的销售经验,并对会展市场的运营有多年的经验。
第四种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行业内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会展项目负责人,主要职责为承接会展项目,负责所承接项目的组织、实施,完成部门下达的创收指标等工作。一般要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熟悉会展业务,能独立承接会展项目,英语熟练,并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公关、协调能力。
第五种是服务员。会议现场服务人才是承接着会议现场各种智慧的碰撞交流,掌控现场秩序与效果,体现展会文化层次的优秀服务人才。一般要求酒店管理、外语外贸专业或有一定专业技术背景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具备较好外语沟通和对展会主题的领悟能力,具备现场组织协调能力。
专家总结出会展业的两大特点:高度综合性和极强实践性。欲成为抢手会展策划和经营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如很强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等。
要让会展专业学生具备市场对会展人才所要求的能力,除了具备应有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应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实践是一种有效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符合现代会展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通过“校企”合作这样一种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会展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除了在课堂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因此,让学生走出校园,加入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价值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院校及培训机构的方法,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请会展公司领导,给学生作讲座。这样的活动可以每年举办2-3次;可以请会展业资深专业人士开设讲座,将会展的各个环节具体化,并对人才需求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及要求,更好的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带领学生观摩开幕式。这样的活动可以每个月组织1―2次。特别是有大型会展的时候,在会展前要求学生结合会展相关知识去观摩开幕式现场策划和开幕式组织流程。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提出展会的问题以及自己对展会的见解,参观结束后,还要组织学生讨论,并对此次活动写出心得。
第三,带领学生参观展会。我们的学生可以感受到展会的热烈气氛,观察不同的展会的不同之处,以及每一届展会的突出的主题及呈现出的不同特征,深切体会到展会与国际主流发展的态势。同时,要求学生深入到展区、展位仔细观察展位搭建和产品展示,特别是与参展人员的接触交流。
第四,可以采用会展志愿者的方式或者顶岗实习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会展的一些具体工作。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会展的举办期间到会展公司参与会展的举办。由于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我们可以让他们从一些基础工作开始,如:商管部销售(负责现场秩序和玩具销售);游乐部卡通(卡通扮演,娱乐助兴);前厅部接待(微笑服务,游客引导)等。
第五,给学生提供招商招展的机会。学校可以与一些展览公司合作,排除学生加入他们的招商工作当中,让学生以展览公司的名义开展招商招展工作,这对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第六,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项目建设当中。学校组织会展专业学生根据会展公司的某个具体的展会项目组成小组,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提出一整套关于展会项目的创意及策划方案,由会展公司选取全部或者部分,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可以获得一定的行业参与机会或者报酬。因此,会展专业学生得到锻炼,会展公司得到创意和策划,达到“双赢”的效果。
专家建议,会展教育要走持续健康之路,了解会展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及人才结构的平衡。培养目标应以高级管理人才为主。加强“校企”合作,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根据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工作基本指导性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所知,与会展专业相关的专业名称有“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艺术与技术”两种。其中“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专业代码是 110311 S,11为学科门类“管理学”,1103为“公共管理类”,“会展艺术与技术" 的专业代码是050427S,05为“文学”学科门类, 0504艺术类, S均表示在少数学校试点。
查找教高函〔2004〕3号和教高函[2005]7号“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名单”两份重要文件的附件1而知,2003年经过教育部批准的“会展专业”试点全国高校本科学校有2所,即上海外贸学院、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为3所,他们是沈阳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广西财经学院。此外,2004年全国还有317个申请设立的新专业未能获得教育部的批准,在这些没有获得批准的新专业中,共涉及全国200多所大专院校,2004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会展专业”的学校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河北经贸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四所大学。根据教育部教高函〔2004〕3号文件中的意见,没有同意增设专业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专业论证不够充分,新专业的名称不够科学规范,以及有些专业布点过多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广州、杭州、四川、重庆、哈尔滨、昆明等地有50-60余所大专院校设立了会展专业和专业方向,对于开设会展管理专业或者会展管理专业方向的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来讲,连续两年来5所大学新专业的申报成功,无疑给各个学校开展会展专业建设工作提供了成功的案例,是一个积极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引导会展专业的健康发展,至于该专业的专业布点、学科属性、专业建设、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师资结构、教材建设、科研建设、招生就业等相关问题,有待相关部门和专家进一步探讨。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会展专业能够办出特色,由更多开设会展专业的学校入能够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批正式开展专业招生,也希望正在选择未来大学专业的学生更多的关注会展专业,投生我国的会展事业。
2003年教育部批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校名单
853 上海师范大学 110311S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四年 管理学 865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110311S 会经济与管理 四年 管理学
2004年教育部批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校名单
478 沈阳师范大学 110311S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四年 管理学 751 上海大学 050427S 会展艺术与技术 四年 文学 1988 广西财经学院 110311S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四年 管理学
目前在我国开办会展学历教育的119所学校,会展专业名称情况如下:
本科会展相关专业名称有: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艺术和技术、专科为会展策划与管理、广告与会展。专业类别分别属于综合、工科、财经、语言、师范、农业六个大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业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专科教育也在进行。此外,一些中职学校还设置了会展旅游等专业。
2004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开办 “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当时获得正式批准开办该专业的学校只有上海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和广西财经学院。与此同时,教育部批准在两家院校――上海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设立“会展艺术和技术”本科专业。使会展专业名正言顺地出现在高校专业名录上。
二、高职会展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会展专业的名称主要是会展策划与管理、广告与会展。但根据高职的培养层次和特点,会展策划与管理这个专业名称是值得商榷的。高职会展人才培养定位的决定因素是市场需求,而专业名称是专业定位的直接体现。几年来陆续毕业的高校会展相关专业学生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供不应求。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同时并存,一是认为会展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另一种说法是会展教育存在泡沫。二种说法大相径庭,其关键的差别是对会展概念认识的差别。现在我国普通民众大都认为只有会议与展览是属于会展范畴,其中展览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为公众所关注,但实际上展览行业本身并不长期需要非常大量的从业人员,把目光紧盯展览,当然就无须如此大规模开展会展学历教育。然而,在我们看来,只有使用MICE的概念,即会展涵盖会议、展览、奖励旅游及节事活动,才能真正把会展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充分显示出来。而站在这个立场上看,会展专业毕业生的走向,就不仅仅是为会议或展览,应有更广泛的空间。
许多专家认为,会展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人才、辅助人才、支持人才。第一类核心人才是专业的会议或展会策划组织人才、这部分人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运营能力,对会展有宏观把握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属会展业高端人才,要求高、需求量少。第二类会展辅助人才是指场馆管理人才和展位搭建等方面的人才;第三类支持人才是指服务性人才,如翻译、物流、广告、旅游和饭店人才等。
目前各个学校会展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各有不同,但“会展策划”是大多数院校人才培养的共同点。对于会展人才需求而言,策划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此类人才在整个会展业犹如“金字塔”的塔尖,需求量极其有限。如果高校招生仅仅是为了满足展览策划公司的需要,则大可不必在高校开设太多的会展专业,设置太多培养会展高端人才的专业,高职院校更是如此。
会展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到的专业非常之多。如果只是笼统地讲会展人才,专业设置过于宽泛,不利于学生掌握真正有用的知识。如果学校把专业锁定在会展的某个环节上,也可能限制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全日制的学历教育就不同于短期培训。学生用3―4年时间学习,学生及家长的投入很大,如果导向错误难以就业,后果将十分严重。
许多考生与家长选择“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策划”二字起到一定作用。策划意味着高层次人才,仿佛都是舞动商场的帅才,然而这只是一种愿望与错觉。大型会展策划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是专科层次的教育难以给予的,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专家认为,拥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至少需要有8―10年的磨砺,才有可能成为成熟的会展策划和管理人才。专家的话或有可商榷之处,但值得思考。
三、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教育向事件管理发展的可行性
参考国外会展相关专业名称,以美国为例,根据培养方向不同而有所侧重,如在商学院设置的就是“事件管理Event Management”(美国普渡大学),在旅游学院或酒店管理学院设置,有内华达大学“旅游与会议管理系The Tourism and Convention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设会议管理专业( meeting and convention management)乔治华盛顿大学旅游管理设“事件与会议管理专业”(Event and Meeting Management)
事件管理涉及:
1、文化庆祝:节日,嘉年华,宗教事件,游行,文化遗产纪念
2、艺术/娱乐:音乐会,表演,艺术展,颁奖典礼
3、 商业/贸易:市场与销售,消费者贸易展,展销会,博览会,国际会议,公关事件,筹款会
4、体育竞赛:专业比赛,业余比赛
5、教育/科技:研讨会,学术会议,年会
6、休闲:游戏,娱乐性体育,喜剧类事件
7、政治/国家:就职典礼,名人到访,政治集会,授权仪式
8、私人事件:个人庆祝,包括周年庆典,家庭节日,成年仪式,婚礼;
9、社会事件,包括聚会,狂欢会,团聚会。
可见,事件管理所涉及的范围更广,社会需求更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愿意把私人聚会及各种活动交给专业人员打理,以免去临时的忙乱或是暂用物品的租用或购买的麻烦。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数年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大力的增大以及观念的改变,事件管理的服务需求会有迅速的增长,这正是一个学生走向社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好项目。因此,以“事件管理”作为专业名称,可以规避会展人才泡沫风险,并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有更广泛的适应性。事件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是
为各种会议、商品交易会、重大事件、营销活动、沙龙、私人聚会等活动的组织培养跨学科的全能多面手。他们主要胜任于项目主管或销售主管等职位,能够从大局整体上管理和组织各类活动。课程应围绕事件类项目的组织和市场化管理这一内容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技巧。教学过程中要从活动发起、反应能力、技巧和安全设置等方面综合开发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传播能力。在我国,事件管理人才目前是属于全面告缺人才,发展空间大,就业前景广阔。
以“事件管理”为专业名称的不利因素在于,最近几年,国人逐渐对“会展”有一定了解,对“事件管理”知之甚少,对专业的推广方面需要有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