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基层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2-11-07 02:30:19

序论:在您撰写基层文化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基层文化论文

第1篇

作为基层文化单位,文化馆的人员数量是有一定限制的,而基层文化馆的日常工作又比较繁忙,一般情况下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在平时都有具体的工作内容,通常是在文化活动开展时才会被抽调到活动工作中来。这样的工作安排往往使得工作人员因为个人精力和工作准备不足,难以专心的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文化活动组织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和状态往往会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成败。所以这种因为工作人员安排的失误,对于文化活动的开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二、针对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加快基层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速度。为了更好的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文化馆的资金投入。同时文化馆应和社区、辖区单位等企业、组织做好联合群众文化共建工作,吸取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更多的资金投入可以使文化馆聘请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也可以购买或租赁更加专业的设施使用到文化活动中,增加群众文化文化活动的专业性和艺术性。同时文化活动共建的资源(如捐献的文化设施、建筑材料等物资)可以投入到文化馆的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来。如建筑材料可以为文化馆建设更专业的表演舞台,捐赠提供的电脑多媒体器材可以扩展文化活动的形式等。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加快文化馆的专业化建设进程,使之可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

(二)做好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查工作,建立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框架。作为专业的群众文化组织,文化馆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在群众中做好文化需求的调查工作。调查的形式不仅包括在居民内走访了解居民的需求,还主要包括在社区内开展联谊活动、在辖区内的学校、企业中开展文化共建活动,在网络上进行居民文化需求调查等工作,这些工作也可以很好地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众在文化需求上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很大一部分的群众可以参与到文化馆组织的文化活动中来。同时还可以利在调查工作中广集民意,采集到好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和想法,用来建立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框架,开展新颖多样的群众活动。

(三)调整文化馆工作安排,设立专人管理工作。在文化馆的人事管理中应为群众文化活动增设专业的管理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主要负责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如社区调研工作、聘请专业人员、协调舞台设备、演员组织等各类活动。专业人员的设立不仅可以使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活动工作更加专业化,还可以减轻文化馆内部抽调人员的压力。但是文化馆设立的专业人员是有一定标准的。这些标准包括需要有一定专业的艺术修养、组织和协调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等。专业管理人员的设立可以更好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做好协调组织的工作,同时还可以在活动起到带头作用。

三、结束语

第2篇

一、新形势下煤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改革趋向

以晋煤集团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改革为例,在贯彻十精神的基础上,晋煤集团以基层14万职工为教育本体,围绕“中国梦•劳动美”的主旋律,构建了一系列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比如为加强安全意识而举办的安全示警教育活动、安全文艺演出活动、基层安全宣讲活动。为提升基层人民知识文化素养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如“书香进一线”活动、“工读好书”征文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网络诵读展播活动等。为满足基层群众的娱乐需要,以不同节日为活动主题,构建相应的文娱系列活动如职工春节晚会、元旦迎春、国庆合唱比赛等。同时,新媒体、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也为煤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空间。可以说,如今煤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不仅仅是以往的吹拉弹唱等文体活动,更需要将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和职工安全生产需要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效地融入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改革中来。因此,在思想上需要企业工会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措施上不断进行灵活调整,在理论上不断提升对当前煤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认识,以带动当前煤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更具有创造性、时代性、规律性。

二、基于以人为本原则煤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新时期创新战略思考

首先逐步完善现有软硬件配置,逐步构建和谐文明发展环境基层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都是以对职工实际发展需要的重视、了解、掌控为基础。为此,我们企业群众文化工作者可以从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方式入手,深入基层进行信息采集,以了解基层职工所需所求。以最大程度满足基础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诉求为改革之本,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要求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来,建立和完善职工活动场所,如健身广场、文化站、健身站、图书馆、文化馆、阅览室等,及时购置书籍并建立网络在线阅读室,以此保障员工之间的资源共享需要。将社区文化中心和健身中心作为提升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效率的核心,突出活动改革中基层群众是服务对象和服务享有者的主题,为基层群众构建良好、健康、充沛的文化环境。例如,晋煤集团在基层群众文化创新活动中,除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网络化的工作体系外,以矿区为区域划分,构建高配置的体育健身活动广场,促进基层群众健身、文娱活动向生产一线、社会广场延伸,综合体育馆、游泳馆、文化广场已成为每个矿区的标配设施。同时,作为模范体育示范单位,晋煤集团每年还会组织各类健康活动和体育比赛近400项,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其次坚持以人本位原则为调整基础,灵活调整活动表现类型当前煤矿职工组织架构中80、90后比例在不断提升,他们已成为矿工的主力军,创新群众文化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与喜好。比如针对80后、90后对互联网、竞技类等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便可定期为青年职工提供各类展现自我的大赛,如微电影创作赛、街舞赛、极限运动比赛等。也可以考虑到青年群体的成长需要,组织相亲会、交友会、户外拓展等。此外,针对中老年职工的文化需要,大力推进各类文娱活动,如广场舞、棋类讲座、书法讲座、健康讲座等,以此,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第三坚持创优创新理念,构建基层群众文化精品适合基层员工精神文化诉求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改革,可以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更为良好的“精神食粮”。由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不仅可以传播文化知识、丰富员工生活、提升煤矿企业形象,还可以增加基层员工企业自豪感和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具体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创新中,必须树立精品意识,深入挖掘潜藏在企业基层的群众文化创新潜力和能力,加大反映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作品征集和创作,构建企业精品文娱活动。比如,晋煤以基层职工文学爱好者的作品为内容编印《放歌晋煤》,大力鼓励基层职工发挥特长,参加国内各种文化赛事,文学、体育、文艺等方面。除逐步完善现有软硬件配置以外,以人为本的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改革和调整,同样需要逐步提升煤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比重,并从增进团队合作、部门交流角度,鼓励职工参与部门和矿区所组织的各类如矿区、市、省、全国性各类群众文化比赛,矿区专门提供稿酬来激励职工发表作品,组织并敦促职工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等。正是因为群众的智慧和建议可以为基层群众文化改革增加新鲜血液,在基层群众文化改革中需要加大对各级文化领域优秀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进群众建议奖励活动,以此来激发基层群众对文化工作创新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发动全员共同推进矿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繁荣发展。

作者:李秀英 单位:晋煤集团

第3篇

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之前,首先要对基层单位文化活动作综合分析与充分了解,对意义和作用进行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基层文化活动就是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宣传黄河文化和治黄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形势,促进文化建设,陶冶职工情操,积极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从而鼓舞职工士气,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宣传形势,教育职工,促进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对内向职工及家属宣传黄河事业发展形势,进行系统的形势与任务教育,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治黄使命;充分发挥其文化建设在治黄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强化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对社会发展、事业进步的推动作用。对外作为宣传黄河文化、黄河事业发展的主阵地和活动窗口,利用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体,通过广泛宣传基层文化活动,展现黄河管理部门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崭新精神风貌,让社会了解黄河需求、关心黄河事业发展。

(二)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娱乐健身,陶冶情操,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作用。

由于黄河基层单位工作生活环境相对闭塞,文化活动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要坚持以“面向基层,服务基层,面向职工群众”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好基层单位文化活动,加强基层单位文化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基层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管理与投入,丰富基层单位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

(三)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凝聚队伍,增进友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基层文化活动的娱乐性和艺术性,决定了职工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发地增强集体荣誉感,特别是体育活动和竞技比赛,更容易凝聚人心,团结一致,增强队伍的向心力。通过举办黄河防汛抢险知识竞赛和扑克、象棋、军旗、拔河、自行车慢骑等文化娱乐活动,不但能吸引广大职工群众踊跃参加,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而且增进了友谊,团结了队伍,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二、突出活动的群众性是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主题

(一)突出群众性是活动不变的主题

作为一种群众性的工作,基层文化活动要贴近职工,贴近生活,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实际,真实地反映职工群众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需求。把职工群众作为开展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和心愿,调动他们自觉参与活动的热情,结合治黄工作的实际,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满足广大职工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照突出活动反映群众性的原则,以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各类文化活动服务于职工群众,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开展文化活动中,要注意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不断创新。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种多样。要继续弘扬黄河文化,发展特色文化、民族文化,以此促进文化活动的全面提升和各项工作的良好运行。

(二)反映生活是活动的重点内容

基层文化活动不同于专业的艺术交流和体育比赛,不要求在艺术层次和竞技水平上有过硬的指标,而是应以突出群众文化,反映基层生活、展现基层职工精神风貌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不断丰富离退休职工及职工家属的文化生活,积极吸收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关注黄河发展,继续为治黄事业发光发热。

(三)以自行创作为主要形式

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鼓励广大职工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结合基层生产生活实际,多创作反映黄河文化和职工群众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以生动的形式、朴实的语言反映一线职工的真实情感和真实生活。倡导“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爱国守法”的新风尚,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四)强化活动主体的培养

要注重对基层文化活动的主体职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要注重对有特长职工的发掘和培养。利用多种形式发掘和培养本单位的文化活动骨干,建立相应的文化活动骨干档案,规范、系统地进行管理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身处基层,与广大职工朝夕相处、荣辱与共的优势,鼓励他们以更加饱满地热情投入到文化生活活动中去,深入观察生活,发现题材、讴歌广大职工在新时期黄河精神的鼓舞下,扎根一线,以基层为家、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风貌。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是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的有力保证

(一)处理好“四个注重”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基层文化建设这一宏大的工程,关系到治黄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基层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基层文化建设要以“四个注重”为目标,注重职工的民利;注重职工的文明素质;注重职工的精神追求;注重挖掘和继承黄河传统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通过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最大限度地扩展黄河事业发展的文化资源,为实现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处理好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的关系

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是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的两个关键环节,没有党政主要领导的行政、资金支持,基层文化活动就没有可靠的物质保障,活动开展起来就步履艰难;同样,如果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职工群众参与的热情却不高,活动缺少了主体,仍然无法开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领导高度重视,真正把开展基层文化生活作为职工队伍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有力手段,纳入到全面管理工作中。需要各方面的积极支持,需要众手托举。要不断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形势,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为契机,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先进文化占领黄河基层文化阵地,使群众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三)处理好事业发展、生产经营与文化活动的关系

作为黄河基层单位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着辖区内黄河防洪安全、工程维护、提防管理、供水生产、生产经营等重任。基层文化活动作为促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要紧紧围绕治黄事业发展大局,在确保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以此促进治黄事业的健康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事业发展、生产经营与文化活动的关系,避免两个极端。一是以事业发展为重、生产经营繁忙为由,不重视或不开展文化活动,忽视文化活动对事业发展、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二是脱离实际,片面强调文化活动的重要性,本末倒置,甚至延误事业发展与生产经营,对单位造成不利因素和负面影响。只有处理好事业发展、生产经营与文化活动的关系,在确保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二者才能相互促进,从而发挥文化活动对事业发展、生产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涓涓细流,滋润着,四周草长莺飞;滚滚黄河,奔涌着,两岸巍峨茂密;巍巍黄河,容纳着,一片博大精深。黄河文化,犹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黄河人,更似黄河之水,激流勇进,永不停息。搞好基层单位文化活动,必须以黄河事业发展为前提,以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品味、推进黄河文化建设,促进黄河基层单位两个文明建设为重点,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宣传在治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典型,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事业发展、生产经营与文化活动的诸方面关系,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以良好的文化活动促进治黄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4篇

作为政府职能机构的组成部分,交通部门可以看做是国家经营的特殊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组织文化,为社会与国家经济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当前,我国正着力构建“公铁水空”的大交通体系,整个交通行业发生着从思想方针到工作实践的巨大变化,和谐、人文的观念更为深入地融入到我们的工作、服务中去。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这种文化建设不仅仅要“自上而下”,同时也应该“自下而上”。公路是“大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额。公路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隶属于交通文化。

二、基层公路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一)加强基层公路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基层公路部门如何使用当前形势的发展,如何在发展壮大自身实力的同事更为有效的为人民服务,为公路事业现代化服务、为构建社会和谐服务,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与研究。作为公路事业的核心与灵魂,公路文化建设凸显其重要性,既要符合地方实情,又要符合行业实际。

(二)基层公路文化建设包含哪些方面

顺应新形势要求,公路部门经历了多次职能转换,由原先的建设型部门逐渐向服务型部门转变。从工作实践看,文化建设应包含对内凝聚和对外扩散两个方面。对内,要形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兼而有之的公路文化;对外,要树立社会知名、群众认可、管理相对人支持的单位形象。

三、基层公路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对内凝聚的文化建设

作为公路行业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路文化是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保障。对内凝聚的公路文化包含了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三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制约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则是两者的思想保证,也是公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首先从公路的是物质文化建设来看,它指的是公路的实质状态,包括公路、桥梁、路容路貌、职工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公路技术、效益水平等非实体的物质现象,是整个公路文化的载体和外在标志。随着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公路人的辛勤努力下,一条条安全畅通、绿色环保的公路拉短了空间距离,将城市、城乡相互连接。其次是制度文化建设。形成切合地方实际、符合公路部门特点的规章制度,为促进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围绕“廉洁高效、安全畅通”这项目标,全面推进路政管理、规费征收、养护监管等工作有序开展并稳步提高。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制度文化应不断完善,并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是精神文化建设。公路文化的精髓便是精神文化。在公路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都是支持和维系公路职工奋发向上的源泉,是整个行业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所在,是公路行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及持续和谐发展的保障。随着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的要求,公路部门工作必须走的更好更细。然而随着道路的越来越平坦越来越便捷,投诉的现象却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是老百姓对公路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为此,作为服务行业的公路部门,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更新服务意识,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牢记以人为本的宗旨,着力构建和谐公路与和谐公路文化。

(二)对外扩散的文化宣传

公路文化建设的薄弱点更多的体现在对外宣传上。“酒香不怕巷子深”。公路人很多时候一心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却往往忽视了对社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公路部门发生的新人新事新气象,在做好公共服务工作的同时还应打理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对公路事业的关注程度,把公路行业最真实、最鼓舞人心的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一起关心公路,这对公路事业的发展无疑起着更为重要的推进作用。如何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就是要我们多走出去,让老百姓了解公路部门的机构职能,让大家知道公路事业的发展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改变宣传方式,变单一的平面媒体宣传为多样灵活的全方位宣传,应与报社、电视台、电台加强横向联动,让公路文化对外辐射的能力更加强大。例如,某段公路因特殊情况发生水毁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威胁,就要通过电台及时向车主提供路网信息,避免交通堵塞或意外事故的发生。这样既为群众提供了便捷,也使公路部门的形象更加的充实饱满,还可采取“热线电话”等形式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困难。

四、结语

第5篇

基层文化建设和发展和群众的利益是有很大关系的,在发展过程中,是一项难度较大、耗费时间也比较长,同时对于文化发展和建设要求较高的工作内容,在基层文化开展活动和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加大对文化建设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开展,不断地推广科学理论知识,才能够充分地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基层人员的科学素养培养,从而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文明建设的脚步发展。基层文化在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地利用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发展和建设需要,紧跟当前发展的时代性和广泛性要求,能够有效地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建设活动,不断地加强基层群众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促进基层群众素质的提升和培养。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文化活动多样性缺乏

在我国的基层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样式比较单一,文化产品供应较少,与当前我国复杂的基层文化活动开展方式完全不适应,这些对于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和发展进步起着很大的阻碍作用,严重阻碍着民众对于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的积极性,使得我国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群众对于文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形式化基层活动的开展,也使得基层文化建设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过于形式化,而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基层群众和文化活动之间的距离。

(二)文化队伍建设比较薄弱

基层群众素质较低,很多文化队伍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达到较高的工作效率,很多文化队伍管理建设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很难获得较好的发展。

(三)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资金投入力度缺乏,基层群众文化群众建设和发展就变得纸上谈兵,再加上各个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差距,使得不同地区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资金投入力度缺乏,使得文化队伍建设过程中各类配置不完善,经费不足,基层活动不能够顺利开展和进行。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策略及其发展方向探讨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新策略

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切实为群众服务、谋发展。基层文化建设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地考虑到群众的利益问题,以群众建设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得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基层活动的建设过程中,并且更好地促进基层文化的发展建设。对于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的构建,只有有一个良好的基层文化队伍,那么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邀请专业的人员进行文化指导,制定各种文化制度相关的考核管理活动,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基本文化素质,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从而明显改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通过和高校合作的方式,引进高校管理模式,从而为基层文化队伍增添活力。在基层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增加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政府不断地加强扶持管理政策,能够激发群众的积极性,确保基层经费能够满足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要求,从而帮助群众更好地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方向探讨

在当前经济和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要全面地认识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基层文化活动建设过程中,加强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使得更多的外来文化融入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地去了解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够从国外先进的基础文化建设过程中学习有用的知识,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能够在原有的民族文化基础上不断地加以改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文化也能够更好地和世界文化之间进行相互交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理念,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当前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时期,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全面发展,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和谐文化石非常重要的发展理念和发展依据,只有拥护和谐文化,拥有和谐理念,那么在发展过程中,才能够不断地以和谐文化为基础,建立适合的基层群众和谐文化,开展相应的基层文化活动,从而在不断地进步过程中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断地创造满足人民群众发展,适应社会时展的文化。

四、结语

第6篇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和时代意义

1.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企业环境的需要。人的思想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石化企业因和地方接触机会频繁,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很容易钻进企业。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有选择地吸收和排斥驻地周围环境中的不同文化要素,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气氛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创造一个构建石化企业职工精神支柱,体现当代职工崇高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的文化环境。2.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方式的需要。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是单方面的思想灌输,用行政命令、简单说教来规范和改变干部职工的思想行为、心理情绪以及价值观念,这样硬灌输往往会给干部职工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引发逆反心理,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企业文化建设强调的是一种素质建设,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企业文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不断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素质。3.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创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工作平台的需要。信息网络连接千家万户,使干部职工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更为经常,社会思潮、社会风气和社会改革对干部职工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刻,这就要求建立更为规范、经常、有效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企业文化使是促使这一系统形式的有效平台。在文化建设上,干部职工们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到社会上学知识、学技术,基层单位还可以通过组织参观先进单位的工作、生活、生产等一些活动。同时,也可邀请一些地方单位、社会力量参加到各种活动中,通过开展油地联欢或油地座谈,加强油地之间的横向交流,把交谈的空间让给干部职工,把交谈的内容引向干部职工们最关心的问题。通过地方的专家、模范的现场交流、现场传授等方式容易在干部职工中产生感染力和震撼力。

现阶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赋予企业文化鲜明的时代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火热的企业生活,紧跟时代的节拍,才能具有更鲜活的内容。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高擎时代的主旋律,充分反映时代的发展要求,用艺术的手段再现社会生活中的先进典型,用鲜明的政治导向引导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塑造优良作风,使企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昂扬进取的工作斗志。要以同志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用干部职工喜爱看、容易学、好理解的艺术手法再现荣辱观的具体内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目标,不断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2.抓好工作的有机结合,发挥企业文化精神动力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建设,要围绕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企业生产力来抓建设,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把企业文化大舞台构建成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等各个方面的“大讲堂、宣传队、打气筒、练兵场”,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各项工作融会贯通。3.充分挖掘有效的载体,推动企业文化持续健康的发展。要借助地方优势,实现文化资源共享。要利用油地共建、文明单位创建等时机,有选择地与驻地一些注重文化发展、拥有先进理念的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充分利用共建单位的人力、物力资源。要因地制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重点和一般的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在不断总结和完善中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教育、引导、陶冶情操的目的,为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本文作者:刘建刚工作单位:濮阳市中原油田

第7篇

金融文化是有关金融活动中各项制度、章程、措施、经营理念、经营目标、自身定位、价值取向、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以及客户感觉的总和,是保证正常金融秩序、约束金融主体行为及对其他行业产生影响和让客户感知的无形“意识集合”。金融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问题,在规范市场行为和促进市场发展中是重要的武器,是有效监管的重要辅助手段。

金融文化作为金融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必将是影响和支配干部职工行为的直接的、无形的动力。因此,系统地抓好金融机构的文化建设工作,对处理各种复杂关系,调动金融机构中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 、当前金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服务管理不够新

在激烈的竞争中,系统内各级行都已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与现实差距,也更加重视服务工作。尤其是周边兄弟行,都加快了服务管理创新的步伐,涌现出了许多服务管理上的新制度、新办法、新举措,走在了我行前面。

2.2基层银行员工对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认识肤浅

企业文化建设在基层银行还属于新鲜事物,不少基层行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不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和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其表现为将企业文化建设混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员工的业余文体活动;将企业文化只理解为喊喊口号,写写报告;将企业文化建设完全依赖于现在新兴的银行形象识别系统,而不是去关注文化的内核。

2.3激励与惩戒机制力度不够,导向不明确

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根源在于内控制度缺乏科学的量化评价体系,好与坏的区分标准模糊。并且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往往以“是否造成损失”作为评判标准,当违规没有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产生经济效益时,往往对存在的违规行为既往不咎,致使员工合规得不到奖励,违规受不到惩罚,甚至反而会获益。这样不合理的机制使得员工觉得合规与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时候为求业绩甚至刻意违规操作,导致金融文化氛围难以形成。

2.4重利轻义广泛存在

“无奸不成商”说的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中的重利轻义的投机文化。商人为了利益可以利用各种手段,甚至是损人利己的奸诈手段来实现其目的。近几年来重利轻义的事例依然屡见不鲜,如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毒幼儿疫苗事件等等,这些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至今仍使得人们群众心有余悸。遍观这个金融机构市场,从领导层、管理层到市场参与者都是重利轻义的,对金融市场上的契约和法的精神都是轻视的。

三 、借力金融文化发展金融机构的方法与具体措施

3.1文化建设需要持之以恒并因材施教

文化管理创造的是一种需要内外兼修的管理。在金融机构工作中,由于每个人的具体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不同,所处的地位以及所受的教育影响不同,从而使得每个干部、职工都有自己一定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比如兴趣、习惯、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等都构成了人们各部相同的心理状态。因此,灌输金融文化建设的时候要持之以恒并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第一,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的企业管理理念,进行不同层面的解读和广泛的宣传,其目的是要使这些理念能被全体员工所认同、接受。

第二,文化理念是无形的,只有转化为制度和行为准则,才能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但是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强调的营造一种氛围。

第三,管理必须也必然体现在经营过程中,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管理的效果也就是通过员工的自觉行为和团队一致的面貌为社会所接受。

3.2拓宽交流渠道,吸纳对银行战略发展有益的员工价值观

银行网点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是以员工为本,但它的重要性仅仅落实到引导是不够的,还应当充分拓宽员工内部、员工与管理层的交流渠道。对我行来说,是基层网点,员工与负责人接触相对轻松一些,但基层员工和比其职位更高的人交流时就会感到压力,下级只会按照指令做事,鲜有建设性的意见反馈给上级领导,从而形成了一种阻碍正常交流的文化气氛。

3.3建设个性化营销服务文化

银行是经营信用的企业,银行所从事的是货币、有价证券等有形与无形资产的交易与流通,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银行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银行的员工必须恪守诚实信用原则和职业道德,必须更加遵守诚信原则。银行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人们对它的信任和银行自身的信用,失去诚信基础,银行就无法生存。

在银行自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前提下,建设好个性化的营销文化,树立独具特色的营销理念。

第一,创造优美环境,以此吸引客户。通过设置优雅的环境,配齐各种便民设施,使客户拥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第二,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大力推行“人性化、差别化、多元化”服务,精心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品牌,全面提高服务客户能力。

第三,创新服务品种,追求增值服务。实行“以客户满意”为标准的“需求服务”和“增值服务”,追求让客户尽可能享受到超出预期的服务结果,从而对银行产生信任感、忠诚度、依赖感,不断提升银行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4强化内控文化教育

实施员工内控培训和考核认证针对当前内控文化现状,要切实加强内控文化的教育培训。内控文化作为通过教育和传承下来的行为习惯,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累。因此,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内控文化的学习、交流和宣传就显得极为重要。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职业操守教育,促使全行干部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业绩价值观,让其认可并接受“内控优先”“、内控与发展并重”“、内控就是效益”等价值理念,进而能够认可、遵守并自觉执行规章制度。要坚持全面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每年规定每个员工应达到相应学分,实行学分管理,按照学分取得相等级应资格认证方可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