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艺术形态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06 08:32:17

序论:在您撰写艺术形态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艺术形态论文

第1篇

夹杂法无论表现任何形态,手工操作的印迹显而易见。

由此可见扎染虽然是手工操作但工艺原理却很高,技法多种多样,它作为优秀的传统印染手工艺,在华夏大地上传承了数千年并以其独特的结扎造型、染色装饰、丰润肌理、美观实用而受到历代人们的喜爱。一般来说,民间扎染强调实用性,几乎与日常生活不能分开,如衣料,床单,门帘,头巾,围腰,肚兜等。这些品种,以使用为根本,不但贴近生活,同时也表达出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文化艺术交流、设计艺术、手工艺交流的频繁,随着公共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变化与丰富,随着设计审美与观念的演化更新,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出现,传统手工艺开始逐渐向现代形态转变,现代扎染技术随之出现。

从广义上说,凡是现代制作的扎染制品都是现代扎染,但从严格意义上说,现代扎染必须不同于前人,要新,要有个性,要有创意,并能体现时代风尚,具有现代气质。模仿不是艺术,蹈常袭故是不可取的,只能看作师法前人的制作技术而已。基于这样的认识,经过多方探索和反复实践,扎染画技术逐渐发展起来。

扎染画是用针线和染料在纺织品上作画,亦用扎染的方法来塑造形象,展示主题,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由于形式不同,社会功能也随之而改变,不再以实用为目的,已经从实用美术的大体系中分离出来,贴上画的标签,衍化成为诸如漆画、铁画以及各种各样镶嵌画之类的一个新的绘画品种。

艺术视觉的转换也必然带来艺术形式的变化。扎染画的创作,意在寻求一种新的传媒载体,并以独特的创意在画面上形成一种新的图式,让人领略一种新的审美情趣。

扎染画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画种一种新的艺术形态,这种形态,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具有某种飘忽不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常常表现为一个振奋人心的偶然效果,它包含了难以捉摸或者根本无法理解的深邃而且奥妙无穷的美的体现。

第2篇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事物有多种特有属性,但有一个属性代表某类(或某个)事物的本质,这种属性是本质属性。事物的本质属性一定是事物的特有属性,而事物的特有属性不一定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历史唯物主义是考察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及其发展动力的理论,其着眼点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会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中,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考察文艺等对象是一种特有属性的把握。这个特有属性是不是本质属性,这一点应该进行严谨的论证。不少论者都认为,马克思并没有从本质属性意义上对文艺等对象进行考察,“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马克思不是文学理论家或美学家,他无意为文学艺术下定义,只是提出了问题。”[9]“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意识现象本身。

例如社会意识的内部结构和层次等,还没有来得及作深入的研究”,并引用恩格斯晚年的话为证[10]。而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是文艺等对象的特有属性,但不是本质属性。1.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思想、观念体系第一,权威工具书对“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判断都指向观念思想体系。《辞海》、《词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等的解释都大致相同,如《辞海》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解释为:亦称“意识形态”、“观念形态”。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这些工具书中,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都是观念体系。当然,意识形态存在于文艺等对象之中,那只说明后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是特有属性,而这个特有属性是不是本质属性则有待细究。第二,有关专著对意识形态的定义也大都指向观念思想体系。以我们目力所及,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还是后来的研究意识形态的著作,如汤普森的《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卢卡奇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俞吾金的《意识形态论》、宋惠昌的《当代意识形态研究》,这些著作对“意识形态”定义的关键词大都是“观念”、“思想”和“思想体系”。《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思想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对文艺、宗教等上层建筑进行批判,这就说明意识形态主要是一种思想体系。事实上,为了避免“意识形态”概念所带来的理解上的混淆,毛星认为应该把书名翻译为《德意志思想体系》,这样才更为切中,书名和内容才有一致性[11]。第三,“意识形态”的最初意义是观念、理念。“意识形态”的法文为idélogie,英文为ideology,德文为Ideologie,这些词均源于希腊文Ide,意为观念、概念、理念、思想;Ologie是“学”、“学科”、“思想体系”之意,所以,ideology本应译为“观念学”、“观念(思想)体系”[11],而不是文艺等上层建筑。2.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的本质属性并不全部指向观念思想体系第一,国内学界一般把文艺等对象的本质属性指向意识形态。以《辞海》为例,首先,《辞海》直接点明“艺术”、“宗教”就是意识形态,认为“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而“艺术”是“审美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其次,对于“法律”、“政治”和“哲学”的解释也强调了其意识形态性。其中,对于“哲学”和“政治”,没有直接说明其意识形态本质,但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哲学具有阶级性”、“阶级斗争,处理阶级关系成为政治的重要内容”;对于“法律”,有关解释没有涉及“本质”层面,但有“法律观点”、“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等词条,均强调“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法律观点”(或类似话语)。并且,其他的论著和教科书大多直接点明法律的意识形态性,如“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法律”[12]21。

我们认为,如果文艺等对象的本质是意识形态,那么就意味着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和哲学的本质都是一种思想观念体系,这种表述并不能阐明法律之所以是法律、文艺之所以是文艺的质的规定性,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质疑(阿尔都塞认为这几个对象并不是一类事物,而有明显的区别:“伦理学、公民教育、哲学”是“纯粹状态的意识形态”,而“法语、算术、自然史、科学、文学”是“经过主导意识形态包装的‘知识’”[13]。可以看出,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马克思保持了一致性)。另外,令人疑惑的是,国内学界在很多场合使用“意识形态”时并不涉及其是文艺等对象的本质含义,而是仅仅当作“思想观念体系”来使用,如“近代中国第一场意识形态战争”,这句话中的意识形态战争当然不是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和哲学的斗争,而是思想观念的战争,当然也包括一些文艺等对象的斗争。“文艺等对象的本质是意识形态”论者或许应该对这些用法进行详尽的辨析,以释疑惑。第二,国外学界大多没有把文艺等对象的本质属性指向意识形态。以《不列颠百科全书》为例,该书对文艺等几个词条的解释均没有指向、甚至没有提到意识形态,如“法律”词条:由一个社会公认为具有约束力的该社会的习俗、惯例和行为法规组成的学科和专业。“文学”词条:用文字记录下的作品的总称。常指凭作者的想像写成的诗和散文……。“艺术”词条:用技巧和想象创造可与他人共享的审美对象、环境或经验。从逻辑上看,对文艺等对象的认识应该有较大程度的全人类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对同一对象的同一属性应该会形成大致相同的认识。我们在立论时或许应该和其他智者进行充分的对话,这样才能使自己观点的根基更加牢靠。以我们目力所及,几本主流的文艺理论教科书在论述文艺本质是意识形态这个问题上,大都倾向于独自深入、独自立论,较少充分引用、论述各方权威、代表性的观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根据毛星的研究,问题出在苏联人身上。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德语原文中,“意识形态”的本词是“Ideolo鄄gie”,“意识形态的形式(意识形式)”是“Bewu覻tseins鄄formen”,但解放前和解放初期从俄文翻译出版的米定•易希金柯主编的《辩证法唯物论辞典》、罗森塔尔、尤金编的《简明哲学辞典》,都只有“Ideologie”的条目,而没有“Bewu覻tseinsformen”条目,如此重要的条目居然没有收录,我们只能猜测是苏联人误以为两者是同一个意思,所以二者择其一。在米定主编的辞典中,对“艺术”条目的解释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艺术也像任何思想体系一样……”。这说明,他们把“(社会)意识形式”和“思想体系”混为一谈了,也就是把“Bewu覻tseinsformen”和“Ideologie”混为一谈了。据董学文的研究,苏联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编撰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的资料集的“出版者的话”中,明明讲到“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可是,到了书的开篇目录,却又以“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第一部分的标题,而所列举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学的十一条言论,没有一条可以表明应把“文艺”界定为“社会意识形态”。这本书于1962年由曹葆华译成中文出版,对中国学者影响很大[14]。“意识形态”的不合理翻译的暗示从一般的意义上看,意识形态指的是思想、观念,是内在、内核性的范畴,但中文的“形态”一词的意思的“形状神态”、“表现形式”,多指事物的外貌外观,是外在、表面的范畴,所以把“ideology”翻译为“意识形态”是不合理的。胡为雄教授认为应该把这个主要源于郭沫若的误译改正过来,郭沫若在流亡日本时把“DiedeutscheIdeologie”翻译为《德意志意识形态》(节译本),并于1938年由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1960年中央编译局编辑该书新译本时,本着“约定俗成”的原则,对该译法未作改动,从优化汉语、保持汉语文化的优良性来说,应对此予以纠正[15]。可以作出推测的是,由于“意识形态”中的“形态”和文学等对象都有形式、外观的特点,所以“意识形态”这个译法给了国人一些持续的暗示,从而把“意识形态”和文学等对象等同起来。这恐怕是“文艺等对象的本质是意识形态”论的一个潜意识的原因。

作者:庄东明 单位: 暨南大学 韶关学院

第3篇

一、公共艺术设计的造型

与其他艺术的造型一样,公共艺术的造型同样具有具象和抽象两种基本形式。在具象造型中,还有写实与变形之分,通常我们将那种再现性的,即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现实状态的描写,称为写实,而将那种非再现性的,即在保持事物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人为的同时是超常规的对造型进行夸张变化的描写,称为变形。在传统的造型艺术行为中,我国的造型写实手法与西方国家略有不同,西方国家的写实手法趋于科学,而我国趋于文学,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高超智慧和超自然的自在。而变形则是为了更好地适用于材料的特性及其工艺制作。在抽象基本形式中,造型元素的点、线、面元素得到了综合创造,使公共艺术与周围的人文景观环境得到了完美统一。

二、公共艺术的结构形式

第一,结构形式的透视。公共艺术的结构形式是与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公共艺术中,装饰构图的透视一般都被淡化的,有的甚至是完全不考虑透视问题的,也不考虑时间与空间、远景与近景、天空与地面、实景与虚景等造型因素,设计师可以完全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并根据环境条件自由地结构画画,如果过于强调科学化的透视关系会对建筑本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第二,形的适合。在公共艺术中,形的适合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建筑中可用于装饰的区域在形状、大小等方面可能是被限定了的,是一种不规则的状态,另一方面,在作品本身的构图中也需要体现形的完整性。所以,在处理形与形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往往要根据某一型的轮廓去创造另外一个型。

三、公共艺术的色彩

对于一切视觉的并利用造型的手段所进行的艺术活动来讲,色彩,无一例外的被视为极重要的构成元素而广泛和巧妙地运用着。公共艺术在色彩的运用上是存在自身的规律性和特征的,毫无疑问,这种规律性以及特征是建立在对于色彩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展开的,是对于建筑功能的依赖,是对大的人文景观环境的依赖。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周围的环境进行色彩选择。

第4篇

(一)情感趋势

社会生活的快节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资源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生活的工作人员,他们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这些压力需要得到适当的派遣,负责会给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带来损害。大多数人希望在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的时候能够有个释放压力的环境,希望能够有一个舒适的环境调节紧张的心情。生态型的环境技术设计,就是在人们的这种希望下生成的。由于生态型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性化的,人们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融合,在这种环境中不良情绪得到释放,所以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是遵循社会潮流的。

(二)艺术趋势

艺术本就来源于生活这种生活是指最原始和最本质的人与自然相处的生活。生态性艺术设计可以最大的还原生活本质,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追求。

(三)社会趋势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是发展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追求,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现在的城市俨然就是一副钢筋水凝的世界,我们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转变这种生活方式,人类对自然也从改造发展到了保护。生态型环境艺术满足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发展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本特性环境艺术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即外部环境设计和空间环境设计。在外部环境方面,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将外部环境与人们生活能够相互融合,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在空间环境设计方面,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要保证人们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必备的生活设施可以正常使用,资源能够合理的利用。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有:高效性、持续性、多样性和可循环性。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高效性,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对于非再生资源做到使用率最大化,减少浪费,并且实现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收益;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持续性主要体现在,设计的布局以及使用的材料能够满足人们的长期使用;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的多样化上,以满足不同消费的需求,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循环性,主要体现在对使用的材料的循环利用上,在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或化学方法分解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策略

(一)社会性设计策略

环境艺术设计的社会性设计策略,是指设计人员在作品设计中,要遵从社会性和生态性,不要盲目地追求艺术化。目前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考虑到当前的环境情况,设计者在设计作品使更多的应该从目前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这个层面出发,创造符合环境情况的能够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作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艺术拿环境作为牺牲品。现代社会中,一些设计人员为了追求艺术效果对环境状况置之不顾,虽然作品的艺术效果让人们钦佩,但是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弥补的。设计者追求艺术性无可厚非,但是不顾环境的盲目追求艺术是不可取的,也不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当今社会人们更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平衡和谐的艺术形式,而且从长远来看,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平衡的艺术不仅能够实现设计者的设计目标,而且对环境也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如果我们的设计师能够将设计融入于环境当中,那么这种设计比起以牺牲环境为前提的设计,将更能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一些企业或电台在举办活动时为了追求活动效果,使用大量彩灯作秀,漂亮的灯光效果是得到了人们的赞叹,但是对电力资源的浪费是不能忽视的。

(二)安全性设计策略

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安全性设计策略,需要设计者考虑到人的安全和自然安全这两方面的内容。人的安全这方面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在设计时,人的安全要放在第一位,如果设计中有安全漏洞,那么这种作品不能成为一件合格的作品。例如,在对喷泉等水景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人的安全,在喷泉的旁边应该设置有护栏和警示牌,防止孩子由于贪玩而落水。同时喷泉等水景的深度不易过深,以防有人不幸落水被淹。自然安全这方面来说,设计者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周围环境适当造型,而且还应该考虑到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周围环境的建筑材料。造型方面在融入环境的前提下,适当造型以牢固为主;在材料选择时应该使用方便回收和拆卸的材料。例如,在小区环境设计中,由于空间限制,一些景观设计与车辆停靠场所有所重叠,这样很容易对在景观处玩耍的小朋友的安全造成威胁。还有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情况遗留下安全隐患。设计者不仅肩负设计的责任还肩负观赏者的安全的这份责任,所以在设计作品之处就应该考虑到作品的安全性。

(三)舒适性设计策略

环境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的需要。好的环境艺术设计在物质方面设计中的采光,照明等要高于日常的生活质量;在精神需求的满足方面,能够使人们的心情得到放松,情趣得到陶冶,并能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世界上很多生态村的成立正验证着以上观点。例如位于苏格兰最北边的芬德霍恩生态村,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和舒适生活相融合。设计师在住宅设计上多使用玻璃等,保证无能光照充足,屋顶上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在房屋的建筑材料上使用的是完全无毒的材料。在屋顶和墙壁上采取加厚处理的方式,这样在夏天由于室内可以储存冷气而不至于过渡使用空调等,在冬季保暖的同时又可以节约煤炭等资源。同时还建立了风力发电的装置,在设计上不仅满足人们的艺术追求而且最大限度的满足对资源的利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舒适的度的要求,还能最大的保护环境,将社会建设与环境保护融合起来。

三、总结

第5篇

关键词:自画像;绘画;艺术语言;时代性

1、自画像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意义

自画像是艺术家为自己所画的肖像作品,达芬奇、丢勒、伦伯朗、库尔贝、凡高、毕加索等许多画家们都在画史上以自画像著称。这些自画像是画家本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真实的写照,是忠于自己内心感情的表现,自画像创作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是艺术家自传式的记录。同时,在画布上又可以自由的表达艺术家对人生、社会、艺术的见解。

自画像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出现及发展,与人们的自我意识苏醒和自我价值体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同风景画一样,是从西方宗教画中分离出来的。在早期绘画,创作者自身的形象是无资格出现在画面中的。画家们被视为体力劳动者,卑微的手艺人,为上等社会所鄙视。到15世纪晚期,达芬奇等艺术家们认识到艺术家不是卑微无知的匠人,而是具有文化和艺术修养、通晓自由学科和科学知识的社会精英。这时期画家自身的形象开始出现在历史或宗教性的作品中,艺术家们开始在自己作品的一角留下本人的形像,画家通常是将自己装扮成故事中的人物出现在画面中,渐渐的画家自己的形象在画面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大,并不断向画面的中心移动,直至后来的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把自己画到了画面的正中心。这是艺术家社会地位以及自信心提高的一种表现,展示和炫耀自我修养、社会地位、服饰、仪态等。艺术家表达了他们关于提高艺术和自身的地位,重塑自身形象的理想和愿望,自画像也成为人们希望探知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一个窗口。

2、自画像作品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和作用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它的历史背景和客观现实环境等因素分不开的。绘画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形式,它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受诸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时代就会出现不同的艺术观念,产生出新的艺术流派及风格,不断地赋予艺术以新的生命,从而推动艺术的发展[1]。自画像艺术的发展变化就是一部西方美术史的演变发展过程,传统的自画像是以真实的表现自我为目的,准确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为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改变了中世纪艺术家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法,他们把真实地再现自然面貌当作绘画的宗旨和技术能力的体现。这种绘画形式从15世纪到17世纪以后发展到更加成熟,自画像在这时期产生并发展成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

19世纪中叶,这个时期画家们在自画像的处理上己不再是单纯的灰暗调子,而更多的是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或者把自己和现实生活的道具结合在一起表现。同时在描绘自己的画像时,衣着随便自然,不加修饰,显得纯朴实在。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活跃于巴黎的革新艺术家们,他们反对传统的绘画形式,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思想,探索绘画自身独力的价值,摆脱了历史、宗教题材的束敷。从这一时期开始,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经历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风格流派,世界艺术的现代性开始来临。

印象派在自画像作品中更加侧重人物的自我、精神状态的描绘,强调人物的现代性,他们更自由地使用了色彩、线条以及由色彩和线条构成的抽象形式,他们认识到这些纯粹的绘画语言似乎更能表达他们所要表达的东西[2]。绘画作品展现的是人物性格与心灵世界,传达画家情感与艺术理念不再仅仅是通过写实手段,而是通过背离传统,淡化真实,强调对绘画语言实质的开拓手法来实现。20世纪抽象、变形、立体、象征、表现等等流派并存,自画像同样被画家们用来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形式。画家们更加注意人物的内部特征的描绘,人物外部特征被加以主观处理,对象的外部特征并不重要,画家只是从中寻求抒发内心感受的契机。在现代绘画的各种流派中,艺术家没有什么固定的美术标准,艺术家根据各自的天性和自己的本能进行制作[2],作品充分体现了那种表现“内在需要”的艺术追求,绘画在此己发生了“面目全非”的改变,艺术家的主体精神开始解放,造型和色彩被抽离出来获得新生,现代艺术在突进中开始催生更新的语言[3]。

艺术大师们的自画像,无论哪个时期,都是对自我个性的表达,自画像是他们转移、减轻内心痛苦的手段,在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同时也是他们艺术的实验田。艺术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发掘自我意识。自画像就象艺术家的自传,展现了艺术家的技艺、思想、自信、审美观及社会地位。总体来看,自画像的产生和发展是从注重人类个体的外部特征转向内部特征,从描绘具体的个人转向非特定个体,从古典的传统法则转向注重内心情感加以主观处理的转变。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画家观察、认识世界方式不同,作品的语言风格也不同,这些因素对于生活在现今时代的艺术家思想同样具有启示作用。

3、现代自画像的创新性与时代性

在十九世纪以前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多为表现宗教故事、历史故事、贵族人物肖像为主要题材,这当然是由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今天,在现代自画像绘画中,如何展示自己的作品语言,如何用具有当代性的思维去思考,如何吸收和创新是重要任务之一,这是我们当代画家所应研究的课题。处在不同时代的画家,个性有可能有相通之处,但是他们个性体验、生存的环境肯定不同,即使是同一个时代,也肯定会呈现不同的个性体现。同样是语言,艺术作品也需要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跟观者交流,这样就需要艺术家用自己独特的个性语言来表达绘画的内涵。绘画的表现语言就是一种表述方式。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规范,当代绘画吸收了现代绘画发展的一些成果,结合了现代艺术的一些观念和技术材料。从绘画的手段以及对绘画特点的认识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了新的创造与探索。传统的写实手法以不足以表现新时代了,现代油画以真切的审美感受面对变化了的社会现象,去探索真实,表达出新的感受。寻找画家独特的绘画风格追求,以期让绘画领域呈现出更丰富的面貌。

对于自画像绘画语言的形成,时代感和当代性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都给绘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借鉴影像、数码,利用新材料等科技手段,已成为当今艺术家常用的手法,很多艺术作品在媒材上已完全打破了以往艺术种类的划分界限。不拘一格的媒材方式使艺术派生出形形、生机勃勃的新的语言形式[4]。今天,我们正处在一场大变革的前夜,人类自身所创造的网络空间正在彻底重塑人类社会的空间,人类的生存空间正在被重新定义。知识洪峰时代的到来和由网络技术的信息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使每一个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主体[5]。它给绘画提供了图像形式想象的无限可能和绘画手法创新的课题。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学习和借鉴传统的绘画经验,大师们在自画像等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作出许多传世之创,为我们今天的自画像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是我们学习自画像绘画技巧必须研究和继承的传统,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向传统学习,没有传统就没有创新,传统提供出一块坚实的平台,以便艺术家向上跳跃。在对某一阶段大师作品作深致研究,对个人的艺术品味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们可以从大师作品中领悟到大师的精神所在,大师们把他们的精神留在画布上,留在语言的表现中。我们继承的不能是表面形式,我们的时代在变迁,我们的生存环境在改变,我们的认知在拓展。因此,要用我们当代人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才是绘画的真谛。

4、结语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图像时代,人们不需要高超的技能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影像和照片。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如果还是完全用以前的绘画方式来创作,那必将被淘汰。自画像语言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必须要发展,更要有当代性,这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世界高科技突飞猛进,我们的认知世界也在不断变化,艺术呈现多元的态势。作为绘画题材的一种“自画像”来说,在这新世纪也应有着不同的内涵与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曲欣超写实主义绘画[M]广西美术出版社19961

[2]王健超越性思维[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3,85

[3]叶强、王朝刚、郑力抽象绘画语言简明教程[M]重庆出版社20069

第6篇

1.1影视音乐的制作团队日益优秀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日益增加,而音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影视热潮的到来,各种各样类型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竞争之大也不言而喻。因此,很多影视作品除了在角色人选上拼杀,在主题曲创作方面也择优而取。这种发展让很多在音乐上有一定造诣的创作型人才有了施展的空间,优秀的人才汇聚一堂,使得整部影视作品的音乐创作团队愈加优秀。

1.2高科技的合理运用

传统的影视创作中,影视音乐都是由歌手自己弹唱或请人弹奏自己来唱。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很多高科技器材出现,从创作到编曲到和声,都可以通过电脑软件制作完成,甚至是歌手的每一个音都可以单独做调整,这时的音乐创作省时又省力,也就有更多的好作品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1.3音乐类型从单一变得多元化

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和人们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影视艺术中的音乐作品也开始发生变化。早期的影视作品,大多以古典音乐和较为平和的音乐来烘托,而目前,大部分影视作品中加人了流行因素,甚至更有些影视音乐中掺人了摇滚元素,动感的音乐节奏让观众们耳目一新。此外,也出现了一些针对性的音乐,如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戴黄金甲》中的片尾曲—《台》,唱尽了凄凉,恰如其分地衬托了影片到最后的悲惨结局,为该影片完美收尾。

2现今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

2.1音乐的整体特质

2.1.1内容的特指性

艺术的整体特质都是精髓所在。影视音乐中,音乐的整体性尤为重要。首先,在内容上显现的特指性。音乐是一种不分国度的语音,更能方便沟通。例如,当在你闭着眼睛听音乐时,脑海里会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个场景,或许是一片幽静的薰衣草地,或许是一望无际蔚蓝的大海,又或许是铮铮铁马黄沙漫天的战场。这些就是音乐所创造的的奇迹。内容所指性是通过丰富的配器、音乐的旋律,以及人物的和声等,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1.2人物角色的元素化

影视作品的元素是最能抓住人心的,所以影视创作人也开始把各类元素渗透到影视作.pAA中。例如,(新白娘子传奇》大部分都是借助于演唱“黄梅戏”的方式来完成的,让观众在枯燥的观看剧情的过程中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如,由周杰伦导演的作品《天台爱情》,更是被誉为影视业第一部多元素电影,其中有舞蹈、武打、舞台剧等众多元素,为影片的票房贡献了力量。

2.2语汇系统的艺术形态

对千艺术而言,语汇系统的独特性,可以从根本的以一种独特的形态进行支配。影视音乐作为一种跨界的艺术,其语汇系统显得更加的重要。首先就是包容及节奏形态。一切艺术的骨架就是包容,自然影视音乐也不例外。例如,古装戏中的征战、武打,警匪片中的擒拿、枪战,现代剧中的蹦迪、飘车。这些场面,影视音乐都能将场面所具备的动感节奏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影视音乐借助着这一表达要素,可以实现听觉节奏的有效统一;同时,运用较为便捷的方式,将影视音乐的包容性充分的体现出来[[2]。其次就是运动旋律的形态。音乐作品中,最重要的无外乎就是旋律。例如,恐怖片中,跌宕起伏的旋律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充分利用好旋律,使其在影片中发挥其重要价值,也是一部好的作品最需要具备的。3影视音乐的合理运用

在一部影视作品中,除了主题曲片尾曲以外,其作品中很多地方都会应用到音乐。影视音乐在作品中的应用,主要分为声画同步、声画对位,及声画对立这三个方面。例如,在《泰坦尼克号》中,以具有苏格兰凄婉情感的风笛,将观众带人画面中,眼前呈现的事一望无际的大海,静谧却带着些伤感。这种略带带人的表达方式就是声画同步。声画对位,就是音乐与情节相符合,声音与画面所给人呈现的,是同样的场面。声画对立,就是潜在体现人物此时内心深处的心理想法的一种表达方式[[3]04总结

第7篇

【关键词】柳公权 文字形态 美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86-01

一、柳体楷书的审美特色

柳公权楷体书法传世较少,其中多以碑刻和拓片的形式流传至今,他最为出名的书法作品《神策军碑》、《玄秘塔碑》、《金刚经》,是其书法创作水平的典型展示,对后世楷体书法发展影响也最为深远。柳公权大量运用内撅法进行字体造型设计,偏爱提、顿、回、折的使转方式,回笔在中心勾出,字体清瘦又保持一定硬度,这些都是柳公权书法中的造型语言,所展示出的高雅和优美其他书法家很难效仿和企及。他的存世作品用法完备,刻画较为细腻,当代练习楷体的学习者,多以柳公权的书法作为模板和标准,所以柳公权楷体书法的影响力,虽历经几千年而历久弥新。

二、柳体楷书与同期楷体书法的区别与联系

唐代的书法受到长安城的建造规制影响,开创了九宫格式的字体间架结构研究法,而柳公权的书法因其内撅式的造字方法,在纳入到九宫格时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柳体楷书的汉字是由中宫向四周辐射的,用另一种角度来看也就是中宫收紧,与同时期颜真卿的楷体书法相比较,法度严格的柳氏楷体与开放且视觉张力十足的颜氏楷体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颜真卿的楷体书法在笔锋回转的时候多采用细弧线转折用笔,给人一种含蓄圆滑的落笔风格,而柳公权用逆锋方劲直转,形成瘦劲、硬朗的起笔转折用笔风格;两种楷书在风格上都继承了隶书的力度和笔锋,尤其以悬针竖、钩挑出锋等方面都借鉴了隶书风格,但是更进一步对其进行了优化和完善。

三、柳体楷书对于楷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柳公权书法中的线条边沿装饰成分处理不是从一开始就受到其他书法家和文人的认可,米芾就曾经批判柳公权以及欧阳询的书法风格:“柳与欧为丑怪恶札祖,其弟公绰乃不俗于兄。筋骨之说出于柳,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米芾认为,柳公权的书法作品过度追求法度,使得书法作品无法展示出作家的自由思想和澎湃的情怀,扼杀了书法作品的生命力,降低了书法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这种论调虽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从楷体书法的发展历程来看,米芾没有看到形成强烈个人风格和富有个性化的装饰性成分的运用对整个楷书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柳公权书法中接近标准化的钩挑达到了楷体书法的顶点,具有鲜明的视觉识别效果,对于明确字体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柳体楷书对于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

柳公权生活的时代正处于颜真卿书法风行一时的阶段,颜真卿的书法特色对柳公权书法的影响非常深远。在柳公权早年的书法作品之中,能够明显的感觉出有颜真卿书法的痕迹。这充分说明了他善于学习其他优秀艺术家的有点,同时又能够杂糅百家进行有个性特色的再创造。他结合北碑结字用笔的处理手法将颜真卿外拓的结构方法加以收紧,将颜真卿提笔按过的圆转转折加入方折,将运笔过程中的线条转折的痕迹展示在线条外部,形成了有硬度的转折用笔特色。柳体楷书将颜真卿的楷体书法进行了演化和升格,两者联系紧密又各具特色,因此后世在研究楷书时经常将二者的书法作品相提并论,称为“颜筋柳骨”。柳体楷书用笔极为干练,字形整体感官为方劲有力同时又清瘦硬气,内涵丰富同时又内敛低调,富有骨感美,它的整体外观偏向于瘦长,文字的中心高于水平点,接近黄金分割的文字比例比较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总体来说,柳公权楷书内撅法结构汉字,提顿折转的转折方式,回笔回钩的处理钩笔形式,刻画细腻,堪称完美。但同时也将楷体造型推向了极致,后世很少有其他楷体书法艺术家再有此能力将楷体向更高层次推动。所以,柳体楷书发展到近现代,已经不能再给后人带来再创造的视觉素材,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临摹学习,通过法度严谨的高成熟度作品给人们学习楷书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徐春兴. 试论唐楷书法在汉字演变中的重要作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92-95.

[2]李亚旭. “意在笔前”与“忘机兴发”――唐代书学之创作心理论[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08:133-136.

[3]陈振濂.楷书成形后书体演进史走向终结的历史原因初探――书法与印刷术关系之研究[J]. 书法之友,2001,03:3-9.

[4]淦铭.骨力神力刚劲骨体精致严谨骨气立骨铮铮柳公权创“柳体”名至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J].中国地名,2014,0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