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4 03:39:42
序论:在您撰写互联网发展趋势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金融贸易的形式我国金融卫星通信在网络中的运行,构建了全国电子联行系统、金融信息系统、金税信息系统和中国证券交易系统等。这些金融系统的建立直接使得现实金融交易的形式可以在网络金融发展中继续进行。因此,网络金融贸易的主要形式仍以传统金融贸易的投资、融资为主,只是贸易的途径有所变化。除此之外,互联网发展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各种金融企业如商业银行、借贷机构、信贷公司等实现了网络业务的发展。网络银行的出现和网上金融产品的购买使得目前的金融贸易从窗口化转为网络化。受网络支付形式影响,第三方支付平台成为互联网金融贸易的特有形式之一,专门针对网络人群的多种理财产品也纷纷出炉,如“余额宝”等。
1.2金融发展的途径在互联网环境下,金融发展的途径较传统金融模式有所改变。在传统金融模式中,金融发展依靠金融业务工作人员的推广以及金融机构所做的广告;而在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业务的开展可以通过多个平台实现:首先,网上银行业务开展使得原本银行卡所具有众多金融业务都能够在互联网中实现,银行系统中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银行可持有者所预留的联系信息进行银行业务推广,只需要发短信或者打电话进行业务推销即可,不需要进行一对一的现实业务销售;其次,由于网上银行的便捷性和节省人工等特点,为金融机构节省大量开支,将这些开支用于个人和企业客户所持有的银行卡的“返利”活动中,使人们能够更加主动地了解网络金融业务。
1.3金融业务的特点网络金融业务除了具有虚拟性、便捷性和节约成本等特点之外,还具有广泛性特点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这些金融业务特点同时也是互联网服务的基本特征。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广泛性特点表现在以网络银行为首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所推出的金融业务模式的相似性上,只要一种网络金融产品风行,就会有多加银行相继在网上银行中推行此业务或者积极与第三方金融平台建立联系,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多个网上银行的兼容就是网络金融业务广泛性的特点表现;网络金融的不受时空控制性也表现在网络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即在网络银行中进行支付、转账、查询、缴费等业务,不受银行营业时间和银行卡所在地的影响,网络模糊了银行系统的地区差别,使金融业务的服务时间完全做到了“24小时不打烊”。
2.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凸现出来的问题
2.1金融平台建设问题金融平台是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状态下的金融平台包括各大银行的网络银行系统、手机银行系统、具有支付功能的软件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信贷平台等。这些金融平台的发展历程不一样,在网络金融中的作用不一样,在网络金融中所占据的地位也不一样。网络金融平台建设的不协调使得网络金融服务和金融交易存在失衡的问题,例如网络银行能够承办的大笔存贷业务数量远远小于现实银行,这就意味着,网络金融平台建设本身还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即便是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于网上金融的认知度还远远低于其他日常生活行为。
2.2网络金融的安全风险问题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网络金融安全的风险越来越严重。在传统金融模式下,人们进行金融业务依靠银行单据,信票是纸质的,并且由三方保存,能够保证金融行为的妥帖,但在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中,金融交易双方不见面,所进行的交易实际上是信息的交换,交易双方也不能产生即时的、可以当做凭据的信票,金融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篡改,金融交易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很可能造成交易一方的巨大损失。
2.3金融业务载体的统一性问题互联网金融发展中还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互联网金融载体与现实金融载体的不统一。金融载体即人们实现金融交易时必须使用到的工具或者信息,如在银行窗口办理业务需要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等。作为互联网金融代表的网络银行登录方式不一致,有些银行采取U盾的登录方式,有些银行采用账户密码结合的登录方式,有些银行采用手机校验的登录方式,虽然不同的登陆方式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网络金融交易的安全性,但每种登录方式都与现实银行金融业务载体不同,一旦人们要在网络与现实中同时办理金融业务,就需要准备两种完全不同的业务载体,这阻碍了网络金融业务和现实金融业务的相互转化和有效联系。
3.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
3.1网络金融平台的综合建设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止于在网络上实现一系列日常活动行为,实际上互联网的发展必然引领人类社会进入完全的网络化时代。在网络中实现一切事务成为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主题,在此基础上,互联网金融也必将打破网络银行独占鳌头、第三方支付平台单一的局面。综合性更强、各种金融机构都能参与进来的网络金融平台建设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题。网络金融平台建设将实现多家银行的网络银行或手机银行的整合,使各种金融机构都能在同一个金融软件上显示出来,人们打开软件就犹如到了网络上的“华尔街”一般,只需要登录一次账号,就能够实现在多个金融机构中的金融业务办理。
3.2网络金融安全保障更细致网络金融的安全问题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而网络金融安全问题的解决实际上也有赖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仍以2进制代码编程为基础,但在未来的信息技术发展中,各种生物科技也许能够参与到其中,每个人的网络金融数据信息将以特殊的,非代码式的保密形式加以保护,如个人在办理银行卡的同时写入指纹,而在手机和电脑的网络金融平台上也写入指纹信息,网络金融客户端的指纹信息与银行卡所记录的指纹信息一致,该银行卡所包含的一切网络金融交易才有效,这样就能够妥善保护网络金融客户的信息安全。
3.3网络与现实金融载体的统一伴随着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众多网络工具都越来越简便和小巧,人们倾向于将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边界虚化,追求现实生活的精致和高效,而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符合人们对网络社会发展的追求,即网络金融与现实金融的载体相统一。例如,网络银行的登录方式与现实金融业务的办理所需要的文件相同,使客户不受复杂的文件信息所困扰,又如,银行卡写入网银信息,使客户可以通过扫码登录网银,进而实现网络金融交易。网络与现实金融载体的统一是网络金融业务与现实金融业务统一的必经途径,也是网络金融未来发展的必然。
4.结语
[关键词] 学术出版经纪人 互联网+ 学术期刊 编辑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1-0056-04
Academic Publishing Agent:the New Career Position of Editors in Academic Journals in the “Internet+” Era
Chen Weipe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Fuzhou, 350002)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the editors of academic journals should take “academic publishing agent” as the new career position and strengthen the basic quality and skill of edi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ould master the digital publishing technology and method, and then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munication in academic journals b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ability, so as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influence and achiev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editor's profession.
[Key words] Academic publishing agent Internet + Academic journal Editor
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教授出版《数字化生存》[1]一书,预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短短数年间,预言成为现实。数字化出版为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也对传统出版造成巨大的冲击。《201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大趋势》指出:“尽管传媒产业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朝阳产业,然而以报纸为代表的部分传统媒介产品已经处于其市场生命周期的衰退期”,“报纸发行量事实上下降了25%左右” [2]。报纸遭遇的是“断崖式”下滑。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也面临极大的发展困境。“2005―2012年我国期刊总印数持续8年增长,达到33.48亿册,但从2013年开始每年总印数都在下降。从近两年的数据看,今后一个时期,这种下滑仍有持续趋势”[3]。
近年来,为应对数字化出版的挑战,我国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加入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龙源期刊等大中型网络期刊收录平台。网络期刊平台突破了传统期刊在时间、期限、篇幅方面的限制,为学术论文的传播、检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效地扩大了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但另一方面也带来弊端,甚至威胁到学术期刊的生存。首先,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的出版工艺、出版介质、出版流程及传播方式,对习惯于传统运作模式的编辑提出挑战。尤为关键的是,作者和读者对于学术论文的传播均有着较高的期待和要求,但传统学术期刊编辑对于数字出版时代的传播规律、传播工具及传播技术都有些陌生,在满足读者和作者的期待方面有落差。其次,数字期刊平台将传统期刊肢解,作为身份特征的封面、栏目、风格等不复存在。
最重要的是,学术期刊的中介作用被弱化。读者无需向学术期刊支付费用,即可通过互联网对学术信息进行检索、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等。自媒体出现后,作者可以绕开学术期刊,在互联网上已发表或未发表的研究成果,所有用户都可以对论文进行更改和“二次传播”。读者与作者之间,似乎无需学术期刊这一平台便能实现互动,传统学术期刊信息的权威地位逐渐消失,学术编辑作为“把关人”的角色被淡化。可以说,数字化时代将学术期刊及学术期刊的编辑带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且可以断言,前景更不容乐观。一旦学术评价体系变革,在数字化出版的浪潮中,传统学术期刊这艘“老船”恐怕将迅速沉没。那么,“老船”上的乘客――编辑,是否得弃船逃生?
毫无疑问,时代迫切需要传统学术期刊编辑完成新的职业定位。
2 “互联网+”思维与“学术经出版纪人”职业新定位
【关键词】 产业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智能化 可穿戴设备 网络安全
一、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
互联网正在从以消费互联网主导时代向产业互联网主导时代转移,互联网经济开始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产业互联网的产生和迅猛发展,推动着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同时不断向物流、交通、金融、传媒、教育、卫生等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从改变消费者的个体行为习惯向改变企业的运作管理方式与服务模式的发展模式转变。
二、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化加速向传统行业渗透,各行业对于信息化建设和接轨互联网的需求显得异常迫切。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领先者。预计到2017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增长4.5倍,接近6000亿元,是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跨界融合的日益深入,企业级应用逐渐起步,移动金融、移动教育、移动医疗的领域将会产生新的发展动力。
三、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地位
移动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点和促进信息消费的核心产业,已成为我国转变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新热点;成为信息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业务领域。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以其巨大的信息交换能力和快速渗透能力,通过定向整合生产要素,来扩展新的创造空间,从而改造甚至兼并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国家出台“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引领国内互联网+产业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发展迅猛,带动软件、存储、和显示等产业发展,借助政策和发展东风,互联网+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大有可为。
四、移动互联网趋势研究
4.1智能手机增速放缓但应用高速增长,产业从技术驱动向需求驱动演化
移动互联网保持高速增长和创新态势,预计未来智能手机将逐步增速放缓,而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加速发展,互联网应用移动化不断加快,在全球移动互联网更新换代和WLAN的普及下,互联网内容形态发生深刻变革,社交多媒体应用快速扩张,移动互联网内容分享迅速从文字快速过度到图片和视频。
4.2可穿戴设备将使智能终端多元化发展,新的终端与应用初步酝酿
随着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水杯等出现,智能终端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随着新一代iPhone升级,智能终端进入创新瓶颈期,但可穿戴设备带动第二轮硬件创新潮。2014年以来,主要的跨国企业利用其产业生态系统优势加快组织硬件与应用产业链,共同推动可穿戴设备商业化发展,并带动新兴可穿戴应用服务,创造新业态,带动移动医疗、移动健身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4.3移动互联网进入企业级应用时机已至
传统企业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实施跨界融合,O2O市场成功沉淀大量用户,用户对移动端的粘性和需求呈爆炸式增长。凭借便携、触屏、高清的丰富体验,移动设备正悄然改变着企业的商务运行,人们开始将金融服务、图表、设计、个人事务管理等迁移至移动端,企业级应用厂家将研发重点转移至移动应用平台,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移动解决方案”与客户沟通,移动互联网产品成为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奠定企业级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
4.4网络安全将产生新的商业机会
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迅猛增长,移动设备存储了大量的隐私数据,安全隐患逐渐暴漏出来,网络威胁带来的负面事件也频频发生,成为影响国家安全、产业发展、个人隐私的重大隐患。未来几年,伴随着云计算大规模应用,移动互联网市场蓬勃发展,网络安全建设将成为全球的关注重点,提供数据备份与恢复、云系统、数据加密等服务的公司会越来越多,将助推网络安全领域新商机不断产生。
结束语:现在移动互联网已进入蓬勃发展期,PC互联网加速向移动端迁移,移动互联网产业也已经成为整个信息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竞争激烈的领域,用户规模不断扩张,产业格局日趋合理化,新的终端及应用酝酿而生,新业态逐渐显现,未来移动互联网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将逐渐延伸到更多产业领域,渗透到各行各业。
参 考 文 献
[1]马敏,王旗. 中国移动互联网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4
[2]杨焕.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界面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关键词】学术期刊 移动阅读 挑战 对策
在“快餐文化”的时代,人们通常选择最方便快捷的渠道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移动阅读具有的阅读空间趋向移动化、阅读时间趋向碎片化、阅读主体趋向多元化、阅读方式趋向互动化这四个方面特点赢得了很多受众,导致纸质媒体市场严重萎缩,面临着空前绝后的生存危机。
迄今为止,学术期刊经过了很长的纯粹纸媒时期、纸媒和PC互联网并存时期。虽然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学术期刊仍然无法完全摒弃纸媒和PC互联网,但随着移动阅读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期刊逐渐移动互联网化是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碎片化信息改变大众阅读习惯
据统计,2012年,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开始超过PC电脑上网用户,并且快速增加。到2016年,我国智能手机保有量将超过10亿部。毫无疑问,人们的衣食住行医娱教科文等都快速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阅读平台从纸质书本、PC电脑转移到移动终端,越来越多的机构、组织和个人不可避免地卷入这一变迁潮流,社会大众的阅读模式会受到重要影响。传统阅读方式往往要求读者在特定空间里进行阅读,对阅读空间常常有设备、灯光、器材等系列条件要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已经不受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不需要特殊的场所条件;由于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较快,相对完整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移动阅读终端的便携性特点,在等待、休息等碎片化时间里进行阅读,达到利用时间和吸取知识的双重目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获取阅读资源的便捷性、经济性都大为改观,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取“高大上”的阅读资源,阅读主体从专业化走向多元化;传统阅读方式往往具有“单向传播”特点,为作者与读者提供阅读互动的途径较少,有限的互动途径往往由于成本大、成效差而束之高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朋友圈、微博和一些移动阅读平台自身具有的互动功能让作者的“被认同感”和“被点赞”的内心需求得以快速高效实现,让读者的读后“表达欲望”和“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展现。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移动阅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从纸质媒介到PC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移动阅读实现了知识传播革命,移动阅读重新建构了新的阅读方式,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阅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阅读兴趣,社会大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新媒体兴起让学术期刊发展面临挑战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等的应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强势兴起,都让传统行业面临巨大的危机。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期刊由于自身编辑与刊发方式存在速度慢、周期长等因素,发展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大部分学术期刊仍然沿着现行“纸媒+互联网”模式,其中部分优质和权威学术期刊由于拥有忠实用户而没有受到移动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也容易为部分学术期刊形成一种假象:即使可以无视从而拒绝融入移动互联网,学术期刊发展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其次,一部分学术期刊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潮流,主动调整期刊发展策略,借助移动阅读技术设计期刊移动互联平台,积极对外推介,扩大自身在学术界和社会中的影响。
三是少数学术期刊仍然坚持传统纸媒时代做法,没有官方网站,投稿仍然依靠邮寄方式,与外界沟通主要依靠是固定电话。这类学术期刊在期刊界和学术界影响日渐式微,个别学术期刊面临停业关门的危机。
在移动阅读时代,绝大多数年轻读者倾向于在移动阅读平台查阅学术期刊,通过传统的纸质期刊和PC电脑上网的方式越来越不被年轻读者群接受,即使是权威、优质学术期刊也明显感受到移动阅读带来的读者群的变化。
作者群和读者群正逐渐迁徙至移动互联网,部分学术期刊由于没有及时转型,面临着丧失作者和读者的双重危机,导致期刊运营困难。其中一些核心期刊尚能通过收取版面费来保证期刊编辑部门正常开展工作,非核心期刊若是无法依靠有限的财政拨款维持运营,如何生存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学术期刊应提高移动互联网化水平
学术期刊作为我国期刊方阵的重要成员,应该认真面对发展困境,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办刊模式,从“内容为王、渠道为零”、“内容为主、渠道为辅”转为“内容与渠道并重”,实现期刊专业化水平和移动互联网化水平的双重提高。
搭建期刊移动互联平台
学术期刊可以利用QQ、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推进期刊网络化建设。学术期刊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号,建立期刊信息服务平台。平台除了介绍期刊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外,可开设当期目录、过刊目录、期刊检索、稿件查询等移动在线服务。学术期刊应通过利用APP,更好地实现碎片化阅读、增强互动功能、提升阅读体验。
由于传播技术的局限,传统纸质期刊普遍采取慢速、单向的交流方式,互动的效率极为低下,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术期刊通过采用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开发期刊APP移动客户端等方式建立移动互联平台,形成编辑、作者和读者的立体多维互动途径。
形成编辑、作者的立体多维互动途径
加强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是办好学术期刊的重要方式。在纸质媒体时代,编辑和作者之间是依靠邮局寄发稿件来进行联系,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仅有的固定电话联系也只能交流稿件修改意见等有限信息。到了PC互联网时期,通过电子邮箱寄发稿件极大提高了学术期刊的工作效率,为编辑和作者之间进行快速高效的交流提供了便捷途径,但仍无法做到即时交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微信、QQ和期刊APP,编辑与作者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完全改变了传统纸媒时代和PC互联网时期的交流方式。
创新学术期刊营收模式
学术期刊市场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在保持期刊纯正性、学术性和规范性的同时,实现期刊收支平衡甚至获得一定的利润,这对于学术期刊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用户付费多元化、便捷性、安全性将进一步提高,通过移动互联平台实现付费下载查看学术论文将是学术期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学术期刊采用移动互联平台的初期,尝试实行免费下载期刊论文模式,积累用户数量,增强用户粘性,提高学术期刊市场占有率;对于已经采用移动互联平台的权威期刊,实行以比PC互联网低的费用下载查阅期刊论文的方法,这将能以“薄利多销”的方式实现期刊营业收入的不断增加。最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企业在移动互联平台进行广告宣传,效果将远远超过纸质媒体和PC互联网。学术期刊可以适当在期刊移动互联平台开放广告业务,吸引优质企业刊登广告,增加盈利收入,改善办刊条件,最终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单位:辽宁报业传媒集团)
[参考文献]
论文题目:互联网环境下购物中心商业模式研究以百度与万达合作模式为例 一、选题背景
进入21世纪,中国零售业的大型综合商业形态:购物中心在我国兴起。购物中心是一种大型的零售设施或零售网点,在西方被称为shopping mail,也叫shopping center。购物中心通常由发展商承建,而后将经营面积或店铺出租给零售商或其他类型的服务经营者,由承租者从事商品与服务的经营活动。发展商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租赁关系,发展商收取租金,并向经营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条件下,购物中心之间的竞争激烈,传统的购物中心商业模式开始发生变化,其经营范围从线下经营逐渐扩展到线下与线上同步经营,购物中心开始独立扩展网络商业模式,或者通过与一些大型网络服务公司合作的方式,抢占网络市场,形成020电商模式。我国首先参与到互联网020模式的购物中心当属万达企业。20XX年8月29日,百度、腾讯与万达召开会,宣布在香港注册电子商务公司一万达电商。虽然阿里巴巴也一直在布局电商服务的020模式,但是仍旧处于萌芽状态,其他购物中心对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探索也刚刚起步。就目前来说,万达与百度、腾讯的合作属于首个购物中心与网络服务商合作的案例。因百度与腾讯在网络服务方面具有很大差异,全面研究的话难以深入有序,因此本研究主要关注万达与百度的合作模式,提出互联网背景下购物中心新型商业模式的优劣势以及发展趋势网络营销论文开题报告络营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万达企业与网络服务公司主要采用账号体系打通、会员体系、支付与互联网金融产品、建立通用积分联盟、Wifi共享、产品整合、大数据融合、流量引入等方面的合作。万达电商主要从事服务电商业务,而不关注实体电商,通过生活服务类的020服务,百度与腾讯通过原有平台整合推出万达广场、酒店以及度假区业务的服务。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购物中心网络模式的研究不多,当前管理购物中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下发展模式,表现出购物中心与网络平台研究分散的现象,因此研究购物中心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从理论上说,能够弥补其研究的不足;从实践上说,互联网商务已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趋势,购物中心进入互联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对互联网环境下购物中心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对专家指引购物中心商业模式发展以及网络平台的选择,促进其商业模式发展的完善,表现出积极的实践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购物中心是一个由零售商店及其相应设施组成的商店群。作为一个整体的管理,购物中心通常具有几个核心商店或者品牌服务,周围围绕着其他店铺。购物中心周围交通便利,建立有停车场、饮食餐厅以及电影院等娱乐设施,满足顾客购物需求的同时满足其娱乐性的需求。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建立购物中心,相对于国外,我国的购物中心一般缺少核心商店或者品牌店铺。通过向外出租以及招商的形式,购物中心吸引各个类型的企业参与到购物中心店铺中,购物中心的管理者对于这些店铺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租金等获得报酬。
我国20XX年末的购物中心有364个,其中主要是集中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购物中心数量达到121个,占据30%的比例,而二三线城市的购物中心数量比较少。仲量联行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冯建强预计2017年购物中心数量将会增加到600多个,其中表现出面向二三线城市发展的趋势。冯建强提出当前我国购物中心发展繁荣,但是其在吸进商户入驻、吸引消费者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如果购物中心选址不当以及销售方式与管理不当,将会面临淘汰。根据20XX年四季度房地产市场报告显示,购物中心的房产类型交易成交量同比下降61.1%,购物中心的写字楼空闲问题非常严重,达到40%左右,随着房地产政策的调整,这一数据还会持续增加。
本文根据购物中心的独特性和新环境构建商业模式,涉及到购物中心的中心地理论、同类聚集理论和零售需求的外部效应理论。中心地理论是CMstaller (1934)年提出的,其根据购物中心的发展需求以及竞争方式分析,提出购物中心定位的高低取决于购物中心内部商铺的数量以及定位内部设置以及外部消费者需求沟通构成了购物中心的中心地理论。在中心地理论中,消费者购物时,对商品具有一个心理定位,其购买商品花费的时间、金钱以及距离的综合如果超过心理定位,购物中心对于消费者的意义就会减少。按照中心地理论,假设消费者购买产品属于一次性行为,购物中心为了吸引消费者,或者通过建立在消费者对于购物中心道路心理距离之内,或者降低产品的价格以弥补其时间以及距离的付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是对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购物中心商业模式进行研宄,研究从互联网模式下的购物中心商业模式产生背景、有关概念与理论出发。在对于购物中心的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消费者需求特征,提出购物中心互联网商业模式,并以百度万达合作为案例,具体分析购物中心电子商务模式的优劣,劣势以及发展趋势。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参考文献
[1] Allan Afuah. Business Model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Approach [M] Boston,Massachusetts: McGraw-Hill, August 2004.
[2] B. Mahadevan. 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 An Anatomy[J] .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Summer 2000,42 (4):55-69.
[3] E. Deanne Brocato, Clay M. Voorhees, Julie Baker.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of Cues from Other Customers in the Service Experience: A Scale Developmentand Validation[J]. Journal of Retailing. 2012 (3)
[4] Edward F. Konczal. Models are for Managers, not Mathematicians [J] Journal ofSystems Management, 1975, 26 (1):12-14.
[5] Edward F. Konczal. Models are for Managers, not Mathematicians [J] . Journal ofSystems Management, 1975, 26 (1):12-14
[6] F. A. Dottore. Data Base Provides Business Model [J] . Coraputerworld, 1977,11(44):1-3.
[7] Gary Hamel. Innovation as a Deep Capability [J] Leader to Leader, Winter,January ,2003, 27 (1):19-24.
[8] Gene M. Alarcon, Jean M. Edwards, Lauren E. Menke. Student Burnout andEngagement: A Test of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J]. The Journalof Psychology. 2011 (3)
1学术信息资源发展趋势
学术信息资源是指通过学术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各种相关信息,也指从事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图书专著、标准、专利、研究报告、演示报告、实验操作说明等多种文献类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近20年的时间里,学术信息资源的发展便经历了纸质文献资料、数字图书馆和数据库学术信息、到目前电脑手机可随时随地下载的开放获取信息资源.数字化和开放获取成为学术信息资源管理和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为了适应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更高效地保存、传播、利用学术信息资源,很多学术信息的产生便采用数字化的形式,即使是纸质文献也大多转为数字化的形式.数字学术成为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知识传播的主要方式,和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学术信息数字化的环境下,资源形态、用户服务、发展模式等都正在发生改变[1-2].开放获取是在学术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的海量增长,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数字学术环境下,开放存取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理念、出版机制和资源获得方式在研究机构、图书馆、学术社群等的积极推动下不断拓展和深入.
2学术信息资源的存取运作模式
当前,科研工作者获取学术资源的途径越来越多.学术信息资源的存取运作模式主要有四种:1)传统或数字图书馆模式,其中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的网络模式,它们主要为高校、科研机构或社会公众等特定目标人员,一般是公共服务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模式;2)机构知识库模式,供机构内外用户共享的学术文献数据,并具有协助教育科研机构知识资产保存和知识管理;3)各大数据库模式,包括CNKI、万方、维普、超星等单独发展的数据库,一般是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发展模式;4)互联网公司创办的文库模式,如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网等;5)期刊网站模式,一般是单本或多本期刊的网站,可自行上传论文资源,供目标读者阅读下载.图书馆和机构知识库模式一般是由高校、科研院所支持和管理,而且机构知识库是由高校或科研院所图书馆进行组织建设[6-7].它们具有经费来源稳定,学术信息资源针对性、实用性较高等优点;缺点是服务对象相对单一固定,访问人员数量有限,存在着学术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全文数据库是广大学者获取学术资源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重庆维普是我国的三大全文数据库,收录文献类型包括期刊、博硕论文、会议论文、报纸等.全文数据库并不意味着收录了全部期刊文献,而且其报道时效比纸质期刊有所推迟.对于购买了数据库资源的科研单位,科研人员下载文献仅限于在单位IP范围内,而没有购买数据库资源的单位科研人员,更需要自己付费才能下载.在文库模式下,用户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多个领域的资料,同时可以上传平台所累积的文档,供其他网民分享[8-9].该模式的一些作品版权问题存在争议,另外,其信息检索功能较弱、学术信息资源的可信性无法保证也导致文库模式无法成为主流的学术信息资源利用模式.期刊网站对于固定读者是最实惠方便的学术信息资源使用模式,一般更新迅速,但是资源单一,仅适用于少数科研人员.
论文关键词:电信业融合;发展趋势;组织结构
一、引言
从本世纪初开始.全球电信业进人了以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电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视频技术的融合.推动了全球新一轮的电信改革,具体体现在产业融合、业务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等多个方面。2008年.电信业又迎来新的融合格局:即从ICT(InformationandCoinlnuni.cationTechnolog’y)单一产业链结构,逐步向TIME(Tele.conr,Internet.MediaandEntertainment)型复杂生态系统的转变。业务融合使得电信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驱动模式逐渐转为业务驱动模式.这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电信业的融合趋势“融合”给电信运营企业组织结构带来了巨大影响。电信运营企业要想在“融合”中赢得竞争优势,必须适时调整组织结构那么如何认清电信业融合的结构因素?融合如何对电信运营企业组织产生影响?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深入剖析电信运营业的融合趋势.探究该趋势对电信运营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提出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几点建议
二电信业融合的结构类型
1.电信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既包括产业内融合,又包括产业间融合,具体指产业链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在广度上是指产业链主体不断增加.已经部分实现融合的新电信产业将进一步和娱乐产业结合。在不久的将来,电信产业(T)、互联网产业(I)、传媒产业(M)、娱乐产业(E)相互问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并融合为新的“TIME”生态系统在深度上是指不同业务提供者的逐渐融合.如美国Verion能够提供基于FIOS网络的固话、互联网接人和数字电视的三种业务捆绑服务。电信产业融合最明显的表现为全球电信运营企业越来越频繁的并购。以台湾移动市场为例.1997年1月,台湾正式开始电信自由化,共发放了八张GSM行动电话执照,六家集团得标,它们分别是:太平洋通用电讯(台湾大哥大)、远传电信、和信电讯、泛亚电信、东信电讯、东荣国际电信。当时.连中华电信在内.台湾移动市场上共有七家电信运营商。到2006年6月台湾大哥大合并泛亚电信后,台湾GSM移动市场上只剩下中华电信、台湾大哥大和远传电信三家移动运营商。其中。先是1998年12月和信电讯合并了东荣国际电信.接着是2004年远传电信合并和信电讯,然后是2006年1月、7月,台湾大哥大分别合并了东信电讯、泛亚电信。短短十年时间。仅台湾移动市场上就发生了四起电信运营企业合并案.可见电信运营业合并趋势之迅猛。
2.网络融合。网络融合的趋势来源于电信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上的一致性使得不同的网络在网络层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在业务层上形成互相渗透和交叉。网络融合既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融合,即三网融合,又包括电信网内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的融合(即F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