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22:10:49
序论:在您撰写质量技术工作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省、市质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产业富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贴近政府,贴近企业,贴近民生,扎实开展质量兴县工作和“质量安全年”活动,以全面提高我县产品质量水平为目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风建设年活动
根据《××县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发20099号)精神和省、市局统一部署,我局参加全县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县局成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重点解决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理解还不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高;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宗旨意识淡薄,执行力不强,服务与把关能力较低;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履职与尽责不到位;学习意识不强,政治修养不够,业务能力差;思想作风不正,纪律观念差等问题,从思想观念、服务意识、工作方法和责任意识上消除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增强了全局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动性和执行力明显提高,干部思想作风明显好转,政治与工作纪律观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年3月20日开始,至2009年8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我局调研主题是如何做到“四个围绕”,即:如何围绕“产业富县”,做好名牌的争创和标准化服务工作,培育出更多具有××特色的优势品牌和名牌,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效益;如何围绕“工业强县”,积极为企业诚心服务,真心为企业排忧解难,督促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与质量管理水平;如何围绕“开放活县”,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杜绝违法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水平,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如何围绕建设“和谐××”,加强食品与特种设备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康。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质监部门的影响力,进一步达到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打造了一支符合时代特征、适应形势要求、善于攻坚克难的质监队伍;进一步提升了优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起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新形象。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了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按期高质完成。
(二)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年初我局就制定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学习和创建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县委出台的“五不准”及上级局的“六条禁令”的规定,加强对局工作人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推行政务公开,举办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服务全县经济建设的能力》专题讲座,对党员进行了《加强人品道德修养教育做一名合格的党员》等专题党课教育,同时开展了“三比三看”活动,即:比学习、看提高,比工作、看实效,比作风、看纪律,全面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正建设和精神面貌。一年来全局无违纪违规的行为和案件的发生。
(三)质量兴县工作 (四)标准化工作动,向省局报送了《致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促进山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经验交流征文和影像资料。
(五)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按照市局的统一安排,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共取得生产许可证 (六)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一年来,先后开展了6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
25人次,与主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检查特种设备45台(套),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3份,消除不安全隐患4处,帮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保证了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并强化液化石油气瓶的定期检验工作,督促液化气充装单位送检气瓶2000多只。
(七)质量监管和打假工作 (八)计量监管工作 总之,我局2008年工作有了新的变化,工作纪律明显增强,能主动履行职责,知觉学习,团结友爱,真正打造了一支政府需要,群众信赖,社会支持的质监队伍。
二、工作建议 2、随着“潘口”电站的截流,我县兵营、新洲即将成为库区,鉴于“鄂坪”库区的经验,建议早日对兵营、新洲库区从事采沙、捕鱼及乱搭乱建的行为出台相应的措施,为以后库区管理打好基础。
三、2012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兴县”活动,提高我县质量水平。围绕我县茶叶、魔芋、中药材、烟叶、蔬菜、林果、畜牧养殖等特色板块经济为实施质量兴县的工作重点,做好名牌产品的培育工作,重点培育梅子贡茶、灵山源魔芋酒、中药饮片系列产品,组织湖北银松、瑞城水泥争创“湖北名牌”产品,组织湖北龙王垭茶业集团争创湖北省“长江”质量奖。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省、市质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产业富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贴近政府,贴近企业,贴近民生,扎实开展质量兴县工作和“质量安全年”活动,以全面提高我县产品质量水平为目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风建设年活动
根据《××县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发20099号)精神和省、市局统一部署,我局参加全县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县局成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重点解决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理解还不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高;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宗旨意识淡薄,执行力不强,服务与把关能力较低;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履职与尽责不到位;学习意识不强,政治修养不够,业务能力差;思想作风不正,纪律观念差等问题,从思想观念、服务意识、工作方法和责任意识上消除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增强了全局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动性和执行力明显提高,干部思想作风明显好转,政治与工作纪律观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年3月20日开始,至2009年8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我局调研主题是如何做到“四个围绕”,即:如何围绕“产业富县”,做好名牌的争创和标准化服务工作,培育出更多具有××特色的优势品牌和名牌,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效益;如何围绕“工业强县”,积极为企业诚心服务,真心为企业排忧解难,督促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与质量管理水平;如何围绕“开放活县”,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杜绝违法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水平,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如何围绕建设“和谐××”,加强食品与特种设备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康。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质监部门的影响力,进一步达到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打造了一支符合时代特征、适应形势要求、善于攻坚克难的质监队伍;进一步提升了优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起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新形象。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了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按期高质完成。
(二)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年初我局就制定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学习和创建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县委出台的“五不准”及上级局的“六条禁令”的规定,加强对局工作人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推行政务公开,举办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服务全县经济建设的能力》专题讲座,对党员进行了《加强人品道德修养教育做一名合格的党员》等专题党课教育,同时开展了“三比三看”活动,即:比学习、看提高,比工作、看实效,比作风、看纪律,全面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正建设和精神面貌。一年来全局无违纪违规的行为和案件的发生。
(三)质量兴县工作 (四)标准化工作动,向省局报送了《致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促进山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经验交流征文和影像资料。
(五)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按照市局的统一安排,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共取得生产许可证 (六)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一年来,先后开展了6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
25人次,与主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检查特种设备45台(套),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3份,消除不安全隐患4处,帮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保证了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并强化液化石油气瓶的定期检验工作,督促液化气充装单位送检气瓶2000多只。
(七)质量监管和打假工作 (八)计量监管工作 总之,我局2008年工作有了新的变化,工作纪律明显增强,能主动履行职责,知觉学习,团结友爱,真正打造了一支政府需要,群众信赖,社会支持的质监队伍。
二、工作建议 2、随着“潘口”电站的截流,我县兵营、新洲即将成为库区,鉴于“鄂坪”库区的经验,建议早日对兵营、新洲库区从事采沙、捕鱼及乱搭乱建的行为出台相应的措施,为以后库区管理打好基础。
三、2012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兴县”活动,提高我县质量水平。围绕我县茶叶、魔芋、中药材、烟叶、蔬菜、林果、畜牧养殖等特色板块经济为实施质量兴县的工作重点,做好名牌产品的培育工作,重点培育梅子贡茶、灵山源魔芋酒、中药饮片系列产品,组织湖北银松、瑞城水泥争创“湖北名牌”产品,组织湖北龙王垭茶业集团争创湖北省“长江”质量奖。
1、依据和机会
通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确定改进的方向和追求;通过数据分析,识别改进机会;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发现的薄弱环节和改进的机会;通过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的实施,避免不合格的发生或再发生。
2、改进方向和过程
依据“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要求,应实施如下改进方向和过程:
(a)证实产品的符合性;
(b)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二、分析和评价现况,提出改进方向。
结合公司本年度的内审和管理评审情况,提出以下几方面实施改进。
1、加强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加强生产过程抽查力度;
3、优化产品工艺方案,加强工艺文件执行的情况;
4、加强产品实现过程的标识状态管理;
5、加强质量体系培训;对过程检验人员,叉车工作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
三、改进措施和目标
1、在各个部门均实施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监督检查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2、加强生产现场抽查力度,关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各个工序加工;
3、一直以来工艺文件的执行情况流于表面形式,加强工艺过程控制;
4、对产品实现过程中确保设备状态完好,标识状态完整准确;
四、责任部门
质保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过程的归口管理,编制20XX年度过程监视和测量策划,完善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生产部:过程检验人员负责产品一次报检前的过程检验,做好产品实现过程的各种标识,便于生产人员操作方便;
技术部、工艺部:对焊接、冲压、喷涂等工艺文件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工艺文件,对特殊过程制定确认准则;
供应部:负责对元器件库做好标识管理;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公司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为目标,以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出发点,以提高广大员工安全意识及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为途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工作方针:创大业.树优势.建品牌.做精品
二.计划目标
把握新形势与要求,明确责任,强化安全管理意识,为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作出贡献。努力创新,寻求突破,争取质量的飞速提高。每位员工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安全工作是公司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确保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全体员工必须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研发管理和监察,规范研发试验流程管理,对研发过程中的原始记录等进行检查与规范,严禁修改.编造假数据;工作上寻求新的突破。
三.工作要点:
(1)认真解读有关法律法规,思想上高度重视:
针对目前单位现状,健全所内各项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力度,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层层落实,明确责任到个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单位各项工作稳定发展。
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力争做到事故上的防患于未然,质量上的提高。
(2)把握新形势与要求:
我们每一位成员都应该注意学习,了解新形势,把握新问题。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我国在中医药的应用.研究等方面无疑走在世界前列,然而中医药标准的制定与应用却一直是我国的软肋。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中医药遇到的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很多学科的传承仅靠口传心授,缺乏统一的标准,因而难以得到世界的公认。标准的缺失令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十分被动。当前标准化建设已成为各国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在WHO发展传统医药决议的引导下,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纷纷开展了传统医药标准的研究制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争取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期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在这一挑战下,我国的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进程已全面提速。
对于国内制药企业而言,近几年发展非常快。国内药企纷纷重组,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被兼并,一些大型企业也在逐渐成型。
(3)加强研发管理和监察,对研发过程中的原始记录等进行检查与规范,严禁修改.编造假数据: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必须提高警惕,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把研发工作和检查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每一步环节。在研发过程的原始记录不仅要记录好.核对好,还要保存好,及时检查,阶段性自查,坚决做到严禁修改.编造假数据。每一位员工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更要对公司集团负责。
(4)规范研发试验流程管理,杜绝试验的不规范.缺陷导致的伪结果产生。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客观性。
做到实验的规范性.安全性,严禁由于试验的不规范.缺陷导致的伪结果产生。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以前的安全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发生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同类问题的出现;对以后的安全工作进行细致的安排.布署,以减少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保障措施
1.领导协调机制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系逐步健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2.保证工作稳步推进,服务能力建设得以强化,研发实验水平进一步提高。
3.人才培养全面开展,从业人员准入管理进一步规范,研发工作实现突破。
4.严格规范研发试验流程管理,使研发工作健康开展。
5.加强对外交流,不断拓展,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客观性。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前不久闭幕的全市质监工作会议提出,要以首善的工作标准,充分发挥质监工作特色,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宣传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服务首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海淀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强调:我区要着力推进“南北中”三大功能区建设;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__;全面提高“四个服务”水平。
总之,我局作为综合行政和经济管理部门,必须坚决按照市质监局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在进一步了解区情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定位,贴近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质监作用;如何进一步提升技术机构的综合能力,更好地服务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和政府管理,服务社会民生和区域经济发展。
2014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牢把握“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的工作原则,在市质监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实施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推进质量强区战略为主线,坚持全面履职,依法行政,着力服务质量发展、自主创新与社会民生,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年各项工作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一)全面服务区域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1、加快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统筹、协调全区各部门,全面落实《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考核验收细则》,扎实做好创建工作中期评估。
2、完善质量发展激励机制。探索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推进中小学质量教育基地建设,设立海淀区“政府质量奖”,鼓励和引导海淀区企业争创国家质量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结合“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完善中关村科教文化游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积极引导企业推进标准创新,促进海淀区企业国际化。大力推进试点园区建设,鼓励海淀区企业和产业联盟参与国际标准创制。充分发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示范作用,整合全区农业品牌资源,推动海淀特色精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4、推进能源计量和民生计量体系建设,对全区7家重点耗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评价工作。结合全区诚信经营示范街、示范店评选活动,在中关村广场步行街、畅春园食街等街区相关商户中推进诚信计量。
(二)扎实抓好安全保障工作
1、将质量安全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坚决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两项考核指标:全区产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无区域性造假行为,不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2、坚持每半年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按照全区关于质量平安创建工作的要求,编制《质量安全信息》,每季度向各街、镇及相关单位通报。充分利用网格化社会管理和三级监管网络,建立健全区域性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全面统筹质量安全信息通报、分析、培训及宣传咨询等工作。
3、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抓质量”的监管方针,研究建立非发证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细化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并与证后监管形成有效闭环。
(三)进一步提升技术机构综合实力
1、技术机构做好迎接分类改革的准备工作。在首都食品检验技术协作联盟中充分发挥主导和领军作用。对于市局“引导第三方检验机构开展电梯检验”,要及时做好应对工作。
2、拓展检验市场,探索符合区域需求的检验项目。对检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加以充分运用,通过检验切实解决监管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四)继续加强自身建设
1、“十”期间是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新阶段
党的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党的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到年前是本市抓住筹办“世博会”机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十”期间,在本市城区与郊区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区要以快速度、高水平、可持续的协调发展为要求,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大发展、城乡面貌大变化、人民生活大提高。质量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技术监督是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标准为依据、以技术检验测试为手段,对质量(包括产品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认证、安全监察等)进行规范和监督管理的活动。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是现代化建设、发展市场经济、加快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基础和技术保障。在市、区二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及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下,质量技监系统干部职工坚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十”期间,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必将得到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给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入世”后,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进一步融合,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贸易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百姓生活,直接影响着各级政府部门管理经济、贸易、监督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及工作方式。在加快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应按照WTO规则及国际通行做法,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从总体上讲,要为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增强区综合经济实力服务;从具体方面考虑,实施技术监督的重点应在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相关领域,以市场准入制度为主的监督管理;服务的重点是政策引导、技术指导、帮促企业强化标准、计量技术基础,运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品与产品结构,增创名牌优品,掌握和运用贸易技术规则,跨越贸易技术壁垒,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构筑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立,让百姓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生活消费,享受到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因此加入WTO后给质量技术监督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十”期间质量技术监督任务艰巨、大有作为。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对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实践“”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执政为民、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更是全面正确依法履行质量技术监督职责的基础和保障。国务院于年3月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切实贯彻,做到五年有计划、年度有安排。为此,在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新一轮发展中,必须全面正确执行《纲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确保依法正确履行质量技术监督各项职责,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造福于民。
4、提高市场监督水平,要求加快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取得新进展。
信用是一种无形资源,能产生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有形财富。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基础条件之一。为保障的市场经济走向健康、成熟和国际化,市政府于2001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建立个人和企业的市社会信用体系的诚信系统。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工作,2003年,市委提出推进本市社会保障体系、社会诚信体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任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积极参与该体系的建设,及时准确提供有关企业相应的监管信息,并发挥该体系的功能,促进职能工作科学、规范,提高对市场、对企业的监管水平。
5、对照分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要求,当前存在以下主要差距、问题,需今后努力解决。
――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全区质量工作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各级质量责任制和质量奖励(激励)制度应予重点加强,充分发挥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对质量工作的决策、组织协调、督查功能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区质量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一些管理部门和企业中,质量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观念不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质量工作的措施难以到位;有关质量技术投入不足,技术管理基础薄弱,企业中标准化管理、计量检测、质量检验不完善不严格、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质量竞争力低下的状况未能有效改变。
――“科教兴区”、“质量振兴”、“名牌战略”的宣传、政策引导和组织实施的力度、广度、深度有待强化。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企业建立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产品质量认证、争创市级名牌中国名牌产品以及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等方面的进程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影响了我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
――近几年来,私营、个体、合作等小型企业及外省市注册的企业快速增加,其中有些企业单纯追求利润、经营管理粗放、质量法制意识淡薄、质量管理基础差、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力量与质量检测能力贪乏的情况不为鲜见少见。注册、实体在区外的企业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成为盲点、难点;甚至有些企业规避行政部门依法管理、质量诚信度差,个体户、私营企业中进货渠道与帐目无记录情况较普遍,违法违规行为难以查实处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任务繁重、力量不足。全区现有锅炉872台、压力容器2175台、电梯334台、起重机械407台、游乐设施18台、压力管道83367米、气瓶11万多只。特种设备数量每年以约20%以上递增。但技术含量低、安全系数差的小型锅炉约占60%,在服务行业(如浴室等)、五小企业(小化工、小服装厂等)中尤为突出;一些压力容器陈旧、缺乏技术资料,有些企业经营者和使用、操作者安全意识差,忽视、轻视管理,无证、违章使用、改造,未经检验合格使用等情况较突出。因此消除安全隐患、极需强化管理、检查、整治并实施长效管理。目前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管理网络队伍和行政管理及技术检验力量难以适应。
――在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随着履行法定职责的扩展和划入,质量技监系统人员不断充实、技术检测机构的检测装备逐步得到改善,经过多年共同努力,初步形成基本适应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技术监督体系,但存在着以下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员的观念更新、工作思路拓展、管理机制与工作方式的创新不快;二是人员的数量及专业业务知识更新和综合素质提高不快;三是作为技术保障和支撑的技术检测机构需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快提高检测装备水平,提升检测能级,充实相关人员、提高人员的科技档次,深化改革和管理创新、拓展检测服务领域;四是全局系统(局机关和三所)的电子信息化建设进展滞后;五是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因经费无财政预算拨款,自收自支几乎没有结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发展能力。
二、发展方针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积极应对我国入世的影响,把握好举办世博会和未来二十年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增强区综合经济实力这一主线,按照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和法制化的要求,从有利于构筑新型产业体系、有利于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着眼,进一步贯彻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标准化、计量为基础,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发挥技术基础、保障服务功能,切实把握工作的关键抓手和切入点,推进科教兴区、质量兴区,营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构筑社会诚信体系,在为区快速度、高水平、可持续、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中,质量技术监督事业与时俱进跃上新台阶。
三、发展目标
1、基本形成与国际通告做法相一致、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与检验、标准化、计量测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检测体系,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安全监察、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技术基础作用和技术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在实行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全面加强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等技术基础工作,促进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本区产品质量整体水平达到21世纪初期国际先进水平。“十”期间,10项以上产品获名牌称号、3项以上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支柱行业、重点企业以及重点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产品、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建立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3、建立监督抽查、质量监管、专项整治、质量执法相结合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到“十”期末,在市、区二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本区产品抽样合格率达85%以上。实施与WTO相适应的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取证管理与证后监管,做到区内基本消灭无证生产。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质量问题突出企业的监管跟踪检查及行业性区域性突出质量问题专项整治的有效性明显提高。在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等领域内强化质量监管和执法,基本遏制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的势头。
4、标准化工作实现“四个加快、二个推进”。加快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统一管理的全区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快建立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加快建立面向市场、反应快速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企业为主、广泛参与、透明度高的标准化工作运作模式。推进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应对贸易技术壁垒,提高产品质量竞争力,推进标准化在农业服务行业、信息化、社会公共建设与管理等重点领域应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到“十”期末,辖区内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9%以上;支柱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高新技术及创汇型企业的产品普遍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标率达85%以上);创建的区内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生产基地)达区级验收合格90%以上,市级60%,国家级20%。
5、计量管理工作实现“二个强化、三个提高”。强化对涉及国家利益、公众交易、健康安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计量器具的计量法制管理;强化对涉及公益利益、企业利益的计量行为和商品量的监督管理。提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测数据公正性、提高企业计量行为的诚信度、提高全社会的计量法制意识。“十”期间,计量标准器具受检率达100%,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行政执法的计量器具受检率分别达到98%以上,抽查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合格率达90%以上。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以“力争杜绝特大事故,遏止重大事故,控制严重事故,降低一般事故”为目标要求,实现“健全全区管理网络体系、推行二项安全责任制、三种责任到位、三个提高”。在全区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和各级责任制;在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单位全面推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各级安全责任到位、行政部门安全监察与管理职责到位、设备安全检验工作到位;提高特种设备的受检率、合格率、安全运行水平。在用特种设备定检率达100%、外检率达100%;锅炉、压力容器操作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达100%、新上岗人员培训率达100%;司炉工管理人员、压力容器管理人员的培训达98%以上。
7、加强区食品生产监督所、区计量质量检测所、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简称“三所”)的基础建设,检测实验室、网络信息化、队伍人才三项建设有新突破上新台阶,提高检测技术装备水平,提升技术保障能级、拓展检测服务领域。实施“五优工程”:优势的项目、优秀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优化的队伍和优美的环境取得新进展;形成与质量技术监督相适应的技术检测保障,与技术机构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检测服务能力。食品、农产品、涂料质量检验成为本市郊区各质检所中具有特色和优势的项目。
8、加快质量技监信息化建设,实现数字化管理。局机关计算机房建设完善公务网、内部局域网和接入互联网三大网络设备;计算机电脑和辅助设备等硬件配置逐步达到人均1台(套),基本形成现代化的网络办公环境,通过信息化应用,规范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9、以严格实施《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和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规章为主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依法履行好质量技术监督职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十”期间,各级工作人员无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行政执法错案率为零、行政复议案件复议决定撤销率为零、行政诉讼案败诉率为零。
10、实施人才高地建设战略,在引进招聘、在职培训管理考核、奖惩激励、选拔任用等方面,创新人事管理工作机制,实现队伍人员的素质高水平,结构高优化、流动高活力、能力高适应,形成一支政治强、作风硬、懂管理、业务精,具有开拓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质量技监队伍。
四、主要措施与任务
1、进一步健全全区质量工作网络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质量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检查,研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增长质量与效益的有关质量工作重大政策,增强对全区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质量工作的指导、组织协调和督查,强化各级质量工作责任与考核,完善质量奖励制定并定期实施奖励。
2、以建设责任型、法制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要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政策引导、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上来,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方法,加快管理方式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步伐,为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创造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的竞争环境,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简便、真诚的服务,强化安全健康领域监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实施品牌、名牌战略,深入开展“质量兴区”、“质量兴业”活动,实施“扶优扶强”和开通质量技监服务直通车活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管理技术创新、加强质量技术基础和科学管理,提升企业质量工作水平和产品质量竞争实力。在全区深入开展质量法制、质量知识的宣传教育、咨询服务活动,增强全社会关注质量、促进企业经营者(厂长、经理、业主)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和科学质量观,在生产经营中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4、实施“金质工程”,开展质量技术监督的宣传、服务活动。加大对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监督抽查结果质量好的产品和企业的宣传力度,以引导公众合理消费。实施打假执法责任制,充分发挥“区打假办”作用,建立打假执法信息网络,开辟打假维权的快速通道。以地方街道、社区、商店、超市为区域(单位),开展无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商品的示范区(店)活动。多种形式开展“扶优治劣”增强实效。
5、改进管理工作方式,推进质量监管实现两个转变:由单一的依法监管转变为引导企业自律、加强政府监管、发挥市场机制、社会舆论监督四管齐下的监督模式;由单纯的事后监督查处转变到以生产领域为主、狠抓源头,以监管、查处与帮助整改、服务提高相结合,促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产品的动态管理。
6、改进监管工作方法,严格监管措施、增强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有效性。完善实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各项工作规范,严格许可证的受理、审查、取证后续监管环节,确保获证产品质量持续合格;从本区实际出发,建立健全质量监督重点产品目录,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抽查规定,规范对抽查产品不合格企业后处理措施,并执行到位;严格无证查处、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
7、制订并实施“十”期间采用国际标准五年计划,推动一批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国际标准的转化;加大标准化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宣贯和监督实施的力度,达到宣贯一项(系列)标准,推动一类行业贯标、提高一批企业质量水平;加强标准化岗位人员培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广泛参与、标准化行政部门快速反应、高水准服务的标准化工作机制与运行模式;加强标准化资料库建设,切实做好有关贸易技术壁垒的预警信息和有关应对措施、建议快速告知相关行业、企业,帮助企业超越“壁垒”、促进出口;以物流信息为重点积极推动现代化物流标准化应用与建设。
8、按照建设农业现代化目标,围绕农产品的品种、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等,从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推进具有特色的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完善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标准、品种质量标准和生产操作技术规范。推进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地方名特优农产品生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农产品、优质种源、植树造林绿化等各类标准化示范区(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和验收;加大相关农业标准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和向广大农户养殖户示范推广工作,提高农产品及加工的质量水平,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
9、拓展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和质量管理,以商业、旅游业、社区等为重点,加强食品标签、住宅装饰装修验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等强制性标准的宣传和实施监督,开展有关商品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标准及产品质量、计量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引导、示范、推广工作;在社会公共建设和管理领域,进一步拓展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准化的推广应用,提高衣食住行等人民生活质量水平。
10、强化计量法制管理:严格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含授权机构)的监督检查与管理,确保其在资质范围内规范开展检定、校准,出具公正的检定测试数据;严格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考核发证、复查换证和证后监管,从源头管好计量器具;按医疗单位、集贸市场、加油站、眼镜制配场所、餐饮业、超市大卖场大商业等行业特点、地域分布,严格实施在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管理和检定周期内的突击性抽查暗访及专项整治活动,使计量管理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1、对涉及公众利益的计量行为和商品量,实施政府监管为主,引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重点抓好集贸市场、加油站、超市大卖场中电子秤、公平秤、加油机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监督检查,处罚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创建示范市场、“双信”加油站活动,强化企业自律计量行为;广泛开展计量进社区宣传活动、向公众公布计量诚信情况、引导公众合理消费和参与计量监督。
12、分类管理工业计量。重点抓好涉及安全、环境监测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管理;指导、帮助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推行向社会承诺其产品净含量符合国家规定的“C”标志;加强企业计量管理培训和指导,帮促企业建立以确保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为重点、适应本单位生产经营的计量管理体系,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和计量行为诚信度。
13、通过巡查、回访、年度审查、监督抽查等手段,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类分级,确定监管频次,并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一般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培训,受培训率达到100%;加强对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持证(健康合格证)达到100%。同时严把准入关,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都必须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生产加工大米、小麦粉、醋等28类食品的企业都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
14、落实各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分管人员,社区(行政村)巡视人员,在用设备单位专管人员,建立健全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三级网络体系。分层次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设备专业知识基础等培训学习考核,全面提高管理网络人员素质,并制定各级人员职责,签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书。
15、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留隐患”工作方针。下移工作重心,以特种设备现场为重点,加强特种设备的普查整治、专项检查、执法查处、长效管理。严格各类许可“入口关”;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取缔技术含量低、安全系数差、污染严重的小型汽水两用锅炉,整治“五小企业”中压力容器;严格事故调查处理追究责任人员;完成在用压力管道的检验。实施事前监管与事后执法相结合、监察检查与服务指导相结合。运用信息化技术、设计专用网页,对各单位特种设备的自查自报、管理检查、安全监察信息建立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并将不良记录信息输入本市社会诚信体系。
16、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单位全面推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层层签约、责任到人。严格各单位建立健全每台特种设备自购买(出厂)起的原始技术资料,直到报废(或转让)前的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检验、管理资料(设备档案)。使用单位有严格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及安全运行(使用)管理制度;设备应严格凭有效的检验合格证使用;人员严格凭培训考核合格瓷资质上岗;操作(使用)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范规定;制造单位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工艺规范、出厂检验把关。
17、围绕提升技术检测能级,加快检测所、特种所(检测机构)的实验室建设步伐,加大对检测技术设备的改造、扩项、升级等投入力度,更新、添置一批科技含量高、检测精确、快速简便、先进实用的检测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逐步淘汰传统、陈旧、落后设备;区计量质量检测所要对食品、农产品、涂料三类产品检测设备在原有特色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凸显优势,为进行国家(级)实验室认可创造条件并加强化工产品检测设备与实验室建设,适应区产业发展需要。加快“两所”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业务办公自动化、工作程序规范化、检测管理工作信息化处理,建立检测结果数据库,加强与市局和各区县检测所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
18、围绕实施技术检测“五优工程”,以深化改革、创新争先为主线,加强队伍人员管理和检测业务管理。改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从单纯的人事管理向人才资源开发利用转变,引进人才与在职培养并举,考核、淘汰与聘用激励相结合,着力解决缺乏一专多能、一人多证和高技术检测仪器操作与管理人才及检测业务管理人才的难题,提高中高级技术职务人员的比例。“十”期末,区计量质量检测所人员中,大专以上占总人数75%以上,研究生占总人数10%以上;技术专业人员占总人数80%,中级技术职务人员、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占总人数比例45%、15%。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人员中,高级工程师达2―3人,工程师达5―6人,具有检验师资格人员占检验人员的50%。
19、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强与市局、区政府(信息委、财政局)联系,争取支持、指导,按照市局统一规划和区局分级建设管理原则,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既符合质监政务要求又满足本区政府行政需要的网络体系,制定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加强各级人员培训,结合部门工作职能和业务特点,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查询服务、行政管理、执法办案等方面加强应用,实现工作程序规范化、电子化,建立各类行政业务管理、信息数据库并动态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按照市社会诚信体系组成要求,各科室依据职能及时准确地将代码(新证及变化信息)、企业各类取证信息和不良记录信息等有关企业监管信息传输到市局信息中心。
20、以全面正确执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抓手,以实施《行政许可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行政人员学习通用法律知识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专门法律知识,深入开展行风建设、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各项行政纪律,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加强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各项制度建设,严格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政务公开、推行行政管理(许可、监管)责任制,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监督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质检总局坚决制止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七禁止”规定(禁止乱发牌证、禁止乱办班、禁止乱收费、禁止乱评比、禁止乱执法、禁止乱许可、禁止乱摊派)。严格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错案责任和行政管理中失职、失察、渎职责任,切实提高公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和能力。
21、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深化人事管理改革,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把好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招聘)关;对各级人员实施管理、执法、技能资格(质)证、复合型人才的在职继续学习培训;继续推行全员年度工作目标绩效管理的公开评议考核与末位处置、科室人员双向选择任用、中层干部推荐比较审议聘任、后备领导干部择优培养、考察、公开竞选等人事工作运行制度,不断优化队伍人员结构,提升队伍整体素质,适应事业发展。
五、重点项目安排
1、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大楼建设项目(包括局机关、下属三个所的办公室,计量质量检测实验室,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实验室,食品检验实验室等,含经费);
2、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信息化建设(含局机关、三个所,含经费);
3、区WTO/TBT应对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含经费);
4、新五年(2006―)区采用国际标准实施计划;
5、新五年(2006―)区农业标准化实施计划(含经费);
6、区主管部门、各镇(街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巡查专用车辆配置(含经费);
7、化学工业区(漕泾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前景与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专题调研;
8、化学工业区(漕泾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前景与建立计量公正站可行性专题调研;
9、区百姓家庭应用天然气前景调研与建立检定天然气表计量标准装置可行性调研;
10、引进设备中标准化和非法定计量单位情况调研与应对措施分析;
11、区计量质量检测所食品、农产品、涂料检验能力扩项升级与申办国家级实验室认可;
12、人员:特种所从现有18人增至20―30人;食品所、检测所在现有人基础增加高工或研究生的紧缺人才;
13、常规性专项经费预计:(列入区财政拨款)
(1)区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费每年10万元以上
(2)技术检测装备费:特种所每年10―20万元、检测所每年35~50万元。
六.政策建议(工作建议)
1、制定区质量奖管理办法(含质量奖的分类、等级奖励办法),每2―3年颁发一次;
2、制定对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成效显著的企业(个人)奖励办法;
3、举办区名、特、优、新产品(含农产品、工业品)展示展销推介会(宜结合质量月活动举办);
200*年,全省质监系统根据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的中心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住“抓质量、保增长、促发展”的全省质监工作指导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打基础、树形象、做贡献”,奋发进取,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一)抓住民生工作,坚持把确保质量安全作为质监工作的生命线。
全系统以组织开展 “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为抓手,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把好厂门,从源头确保质量安全,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以实际行动保民生、护民利。
1.“抓源头、把厂门”,扎扎实实抓好质量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质量档案管理,对4356家生产企业质量档案进行清理,查漏补缺,定期深入企业进行巡查。在加强服务的同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今年新增加22家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全省目前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达181家;全年有3家实验室通过资质认定,2家机动车安全检定机构通过资格许可。重点组织了19个产品的全省统检和区域性统检,448家企业生产的474批次产品的平均合格率92%。
2.强化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2196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了自查自纠、整改工作;全省8类食品均未检出非食用物质,合格率达100%的产品为乳及乳制品、酒类、调味料,合格率较高的产品为米面制品、淀粉制品、豆谷制品。加强企业帮扶工作,今年有80多家食品小作坊通过条件改造,达到了市场准入要求,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
3.紧贴国计民生问题,狠抓执法打假工作。突出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开展专项打假及节假日市场整治行动,组织执法人员、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开展 “农资打假下乡宝岛行”等活动,坚持加大日常巡查执法力度,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6700余人次,查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659.23万元;查处案件562宗,立案案件367宗,结案343宗,涉案货值5万元以上案件31宗,当场处罚案件195宗;罚没款560.8万元,罚款到位530.57万元,销毁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1.77万元,责令改正97起。积极开展家电下乡产品专项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260余人次,检查家电销售网点232家、汽车销售点6家、摩托车销售点42家。
4.以民生计量为重点,切实强化计量监管工作。突出旅游市场计量专项整治,共出动检查人员500多人次,检查海鲜排档116家,对12家涉嫌计量违法单位进行处罚,对31家短斤少两严重的海鲜排档在媒体上予以曝光。积极与交通部门沟通,开展出租汽车的联合执法检查,处罚了8辆利用计价器宰客的不法出租车。继续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共抽查20家企业34个批次的产品,净含量标注合格32个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率为94.1%;净含量检验合格批次为26个批次,净含量检验合格率为76.5%。我省继农贸市场计量器具实行免费强制检定后,今年省财政又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器具、出租车计价器强制检定费用纳入年度预算。对37家获证18个月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和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完成2家技术所授权考核的复查工作,20项计量标准的考核(复查)。完成约6万台(件)强检计量器具的检定。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对37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国家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相关部门联合推动能效标识的应用。
5.狠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以专项整治以及整治“回头看”为重点,出动执法人员389人次,检查压力管道元件和起重机械使用单位175家设备544台,发现隐患24处,隐患整改率100%;出动执法人员975人次,检查347家锅炉使用单位,发现安全隐患18处,责令限期整改,并当场捣毁了6台“土锅炉”;检查电梯使用单位204家电梯1198台,排查隐患433项,立案查处违法单位4家,隐患整改率96.3%。在国庆安全保障工作期间,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011人次,检查632家单位2117台特种设备,排查治理隐患311处,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178份,查封设备75台,立案处理违规单位8家,罚款16.4万元。通过企业自查、隐患排查、缺陷治理,全省没有发生特种设备较大以上事故,出色完成了博鳌论坛年会、“印象·海南岛”、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
(二)抓住海南经济特点,坚持把服务经济作为质监工作的主战场。
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建设国际旅游岛,实行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
战略,也是海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紧紧围绕这些中心工作,坚持以实施质量兴省战略为抓手,下大力气抓农业标准化,抓三亚市建设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抓对大企业、大项目的服务,特别在应对金融危机工作中,我局将保增长、促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及时出台了十大措施,出台了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具体办法。
1.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促进海南热带农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五批12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部通过目标考核,所生产的产品全部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认证,东方祥麟果菜基地通过良好农业规范(gap)一级认证。41个第六批国家示范区建设顺利进行,各示范区细化工作目标,明确示范责任,召开动员大会,一些示范区制定了多项地方标准,热带兰花栽培、质量分级等标准还填补了我省农产品标准的空白;一些示范区调整示范模式,澄迈福山咖啡示范区将咖啡种植、加工、品尝结合起来,首次将观光农业纳入示范区建设;了《黄瓜生产技术规程》、《石斛兰栽培技术规程》等一批农业地方标准。
2.大力推进服务标准化,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夯实技术基础。全年完成了14项服务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全省服务地方标准总数达到35项,一批服务标准化试点企业还组织制定了200多项企业标准。重点落实三亚建设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工作,构建了更为完善的三亚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明确了三亚旅游业的重点、主导标准,制定了35项涵盖“食住行娱购游”等旅游六大要素、具有三亚旅游特色的地方标准;制定工作细则,将工作任务落实到有关部门、企业,切实推进试点工作正常运行。
3.大力推进工业标准化,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采取送标准上门、分行业培训等办法,帮助企业熟悉和弄懂标准,备案企业产品标准454项。qc小组活动在企业广泛开展,通过加强认证监管提高质量认证有效性,今年上半年我省百户重点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等级品率89.11%,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4.加强质量兴省组织协调工作,推动质量兴省工作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深入开展。召开全省质量兴省工作会议,制定出台《200*年海南省质量兴省工作目标责任分解》,明确提出了今年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主要任务目标、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推动了质量兴市、兴企、兴业活动深入开展。各成员单位,各市、县政府纷纷召开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质量兴市(县)、质量兴企(业)活动,形成了浓厚的重质量、守法律、讲诚信的社会氛围。对市县工作进行了检查考核。
(三)抓住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带好队伍作为促进质监工作与事业发展的基本点。
强化大局意识,坚决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总局、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强化权力制衡,不断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重大事项决定权,对行政处罚权、行政许可权、技术检验检测权的监督。建立执法人员廉政档案,直属局局长实行述职述廉制度,并请监督对象、老干部、相关部门、群众代表参加评议。
1.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提高队伍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省局机关等第一批活动单位,今年主要是开展“回头看”,按照整改方案认真进行整改。各直属局作为第二批单位,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十分重视,活动开展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积极与质监工作实际相结合,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边学边改,两手抓,两促进,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效果。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活动。
2.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开好民主生活会,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制定了年度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专题会议,与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
3.大力转变职能,认真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管理事项下放工作。省局所有行政审批工作全部集中到省政务服务中心,并实现零投诉和100%的满意率;向市县移交的3项事权顺利行使。
4.启动全系统基本建设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方案,在总局和省政府支持下,落实了一批技术机构的技改项目,开始了一批省级所和市县技术所实验室建设。
二、20__年工作思路
20__年,我局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制定我省“十二五”质监事业发展规划,强化功能、强化手段、强化基础、强化队伍,全面履行工作职能,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加快质量振兴步伐
1.扎实推进“质量兴省”工作。进一步加强
宣传,通过开展质量月、“质量诚信”高层论坛、全社会质量教育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认真总结5年来我省质量兴省工作经验,制定下一步全省质量振兴战略框架和质量兴省年度工作计划及目标责任分解,发挥牵头单位作用,做好协调和督查,切实推动质量兴省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质量状况分析。着力抓好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工作,加强对各类质量信息的采集,为宏观决策和质量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一是深入研究质量水平评价指标,积极争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二是进一步做好顾客满意指数测量工作,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3.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法制意识和质量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按照分类指导和帮助原则,努力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统一和规范企业质量档案建立工作,梳理和完善现有信息,动态收集企业信息,做到适时更新,使之成为质监部门开展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信息平台。
(二)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全力保障质量安全
1.继续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一是加大监督抽查频次,扩展重点企业产品质量统一监督抽查覆盖面,对重点问题产品实行跟踪抽查,加严检验,增强针对性,提高可比性,逐步建立健全重点产品全过程监管链条,确保源头产品质量安全;二是不断修订更新我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通用细则,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的规范性;三是对全省统一监督抽查和专项监督抽查情况,按照产品、产业、区域特点、企业类型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形成分析评价报告,定期向省政府和社会通报,增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四是强化对抽查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严格实行公告、曝光、整改、处罚、召回等措施。加强案件处理情况的跟踪督办,提高监督抽查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紧抓构建完善监管长效机制这个中心,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确保我省食品安全。一是针对性开展食品风险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报告、早处置”,切实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测制度;二是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监督检查企业内部质量运行状况,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三是开展重点地区和行业整治,建立重点区域治理整顿机制,防止出现区域性和行业性的质量安全问题;四是以我省13类高风险产品为重点,坚决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
3. 继续加大执法打假工作力度。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对食品、建筑钢筋、特种设备等重点产品执法打假工作,严厉查处涉及质量安全的大要案件,不断探索扩宽对水、电、气、油、话等涉及广大群众消费利益质量、计量违法行为的执法打假领域;二是继续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证后监管力度,重点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三是结合“3.15”活动,继续组织化肥、农药等名优农资产品送货下乡活动,把产品质量监督和农资专项执法打假工作延伸到田间地头,全面规范我省农资产品质量,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强1236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建设,积极受理并认真落实产品质量申诉调解工作。
4.继续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是通过签定安全责任书等形式,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安全责任,严格层级监督和责任追究;二是制订危险源单位监管办法,加强危险源监管;三是继续开展工业气瓶、动式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专项整治,集中治理安全隐患;四是加强证后监管,力争监督抽查率达到25%以上;五是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
(三)健全标准管理体系,助推产业经济升级
1.抓好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根据地方特色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继续完善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在保证地方标准制定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在农业、服务业和资源节约等重点领域,加快地方标准制修订步伐,不断完善标准体系。
2.加强服务业和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快三亚市、海汽运输集团两家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的试点建设工作,切实提高服务标准实施的有效性,确保两家试点单位在年初完成试点评估任务。同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带动海南邮政物流、龙泉集团落实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继续抓好在建的第六批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工作,重点扶持精品示范点,争取3-5家示范点开展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工作。
3.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加强与主管部门的合作,指导大型企业积极开展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继续完善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工作的管理,提高企业标准备案工作质量;加强对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工作的指导工作。
(四)加强民生计量工作,深化能源计量工作
1.实施计量惠民工程。一是深入社区乡镇,免费开展生活计量器具检测工作;二是是继续开展全省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工作,实现定量包装生产企业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9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合格率80%以上;三是继续开展月饼和化妆品包装的计量监督检查,促进企业完善计量监督管理制度,治理商品的过度包装。
2.提高计量监管水平。一是加强强检计量器具检定工作,确保实行免费检定的集贸市场、眼镜店和医疗卫生单位的强检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达到100%;二是督促电、水、气经营企业对“三表”实施首次强制检定;三是加强对加油站的日常监管,做好全省加油机防作弊的升级改造工作,建立健全加油机长效计量监管机制;
3.深化能源计量工作。一是组织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主体意识;二是对全省39家重点企业开展监督检查,提高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受检率和检定合格率;三是在全省开展9项产品能源效率标识监督检查;四是开展企业能源计量合格确认工作,建立和完善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和检测体系,提高能源计量检测能力和水平。
(五)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树立质监良好形象
1.加强法制工作。一是认真执行海南质监“五五普法”培训大纲,明确培训所要求达到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二是针对性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养;三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廉洁性审查,保证各项工作章可循。
2.规范执法行为。一是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入贯彻执行《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试行)》,加强法制监督,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全面提高办案质量;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年度行政执法大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保证依法行政;三是继续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改进审批制度。一是健全和完善审批公示、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改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二是全力抓好“网上申报与受理”的工作,争取在20__年内运行;三是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做好其他后续拟下放事项的落实工作。
4.组织好立法工作。一是与省人大法制工作机构和省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密切联系,开展我局20__年立法建议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立项。并在立项的基础上,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立法调研、条文起草工作;二是组织清理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地方法规、地方规章,结合实际,通过立法渠道对现有地方法规、规章进行立、改、废,进一步提高地方法规的有效性。
(六)加强质监队伍建设,夯实事业发展基础
1.突出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根本宗旨教育、民主集中制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八荣八耻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关,提高领导干部识人用人的综合能力,促进事业发展。
2.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一是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二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和年度述廉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三是配合“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党风廉政教育,促进全系统工作人员巩固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四是进一步完善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