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区体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2-06-29 14:19:53

序论:在您撰写社区体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社区体育论文

第1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为研究对象,调查二者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对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提出建议。

1.2、研究方法

(1)调查法。科学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的调查法,是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有计划的、系统地收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一些历史状况以及现实发展状况的资料的方法。而本文则是通过对信阳市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现状以走访或者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从而在对信阳市的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做出更准确的了解之后,针对二者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2)逻辑分析法。在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仔细的阅读、分析、讨论之后,运用现代逻辑学的原理和知识分析信阳市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状况,并提出解决方案。(3)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明确的研究目的的指导下提出完整可行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在辅助工具的辅助下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相关资料的一种方法。而本文通过对信阳市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发展问题的观察,发现二者协调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以便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数据统计法。对走访和问卷的调查结果在统计之后做出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得出相对科学的结论。

2、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在科技的带动下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我国的大部分城市也基本实现了小康的目标,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当温饱已不成问题,对健康的追求就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更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我国,体育工作也坚持以全民健身为基础,这就要求体育不能再局限于学校,要体育社会化,把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联系起来,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一体化,使二者在资源方面相互补充,在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的同时,构建终身体育的发展模式。

3、学校体育及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问题

3.1、学校体育师资力量雄厚,但并未充分利用

(1)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不能很好地融入社区体育工作。以信阳市为例调查发现,零散的分布在各地区的体育教职工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强大的体育健身指导队伍,他们接受过科学的体育理论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有丰富的专业技能并掌握科学的教学以及训练方法,除此之外,他们接受过正规的教师资格培训以及思想道德的教育,所以,他们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很好地完成社区体育的管理工作。但是,这一支强大的师资力量却没有很好的与社区体育相结合,学校体育的教育对象在目前还只是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且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便无法继续进行学校体育的学习,因此学校体育没有很完美的与社区体育接轨,因此体育教职工只能在学校内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而没有参与进社区体育。(2)学校体育资源丰富,但却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信阳市现有的五所大学,约三十所高中,所拥有的体育场馆以及体育设施并没有得到很充分的运用,平时并不对外开放。而这些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条件相对好于各个社区的体育设施。在全国,学校系统拥有的体育场馆更是占到全国的68%。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多的是或自愿或在家长督促下写作业、看书,而剩余的为数不多的时间才参加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锻炼,例如羽毛球、乒乓球或篮球等,而大多数时间学校的各种体育场地、体育设施是闲置的。所以,虽然高校用有丰富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但是许多场馆仍然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3)没有普及科学的体育理念。深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影响,体育并不像知识那样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虽然也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并没有从全民族素质的角度去全面的认识体育教育的真正意义,而体育教育也并不像文化课教育一样被人们认为不可或缺,而现代的学生们因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更是无法与七零后、八零后的国民相比,而肥胖、近视等现代文明疾病的发病率却是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科学的体育理念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3.2、学校有专业的组织体育活动能力

学校体育拥有大量的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以及足够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来组织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能为社区体育的开展提供范本,为社区体育各种活动的开展提供咨询、指导等帮助,但是,由于学校对于将体育场馆设备外借而引起的设备清洁等方面的种种顾虑,使得这些资源还不能得到充分运用。

3.3、社区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受到资源缺乏的制约

以信阳市为例,社区体育尚处于发展时期,以公园、广场、公共场所空地以及住宅小区内的健身点等非正规的场地为主要的活动场所,健身器材不但种类稀少,数量也少,并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健身需求。另外,信阳市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二线城市,工业并不发达,经济也并不十分发达,从而每年投入到社区体育中的经费和用于体育建设的资源十分有限,这也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3.4、参加社区体育的人群老龄化严重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虽然我国现在的人口呈老龄化趋势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但是在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中年人口仍占50%以上,社会的主要人口仍处于工作、学习的黄金时期,而且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增多,家庭负担较之以前加重,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体育活动,在体育人口总量中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中年人所占的比例,也就是说,参加社区体育的人群老龄化现象严重。

3.5、社区体育的活动项目单一

以我国中老年人为主的社区体育发展并不迅速,还因为社区体育的活动项目过于单一,且大多集中在传统休闲、韵律表现那些更适合女性居民的类型,例如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广场舞,并不能吸引很多男性居民的注意。体育活动项目的单一有悖社区体育的初衷,不利于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只有建设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才能吸引居民的注意力,从而加快社区体育的发展。

4、信阳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建议

由此可知,学校体育同社区体育相互协调,互动发展不仅具有深远意义,还是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的必由之路。二者相结合,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下面有以下几点需要明确:

4.1、构建学校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服务管理体系

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开设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招收自愿服务大家的热心市民,并请专业的体育教练予以培养,逐渐建立高素质的体育指导员团队,帮助并指导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以学校为主要的活动场地,以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为主要的活动对象建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学校与社区加强各自内部管理,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

4.2、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

各地的中小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等拥有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的学校应主动向周围的居民开放自身所拥有的体育资源,例如,向附近的居民提供锻炼场地,体育设施;并提供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或服务人员。为了不与学生的体育锻炼冲突,各校可根据本校的课程安排,分时段、分类开放体育资源。另一方面,发挥学校体育人才的优势,体育院系学生可在空闲时间担当社区体育的指导人员。社区方面则要建立必要的管理体制,并倡导大家爱护体育器材,注意运动安全,遵循管理制度。

4.3、构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的信息网络

第2篇

通过职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社区居民的体育理论和技能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能够进行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的组织指导工作。而更为重要的是社区体育的硬件设施明显的匮乏,需要借助于职高学校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同时,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需要相关理论进行指导,要加大对社区体育的研究力度,促使社区体育具有教育性,而职高体育具有社会性。

2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资源共享策略

2.1将职高学校体育资源对社区开放

要将职高学校体育资源对社区开放,这样丰富社区体育资源。职高学校的体育教师和技术人员向社区输送,去培养和指导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弥补了社区体育的教练不足问题。也职高体育组织机构服务于社区体育,以便逐步构建社区体育的组织机构。要鼓励职高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为社区体育的发展创造活力,也为职高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样也能够为职高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2.2加强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组织机构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使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应建立组织机构负责协调和制定发展方案,职高学校和社区选派代表负责进行资源共享的合作事宜,使双方的互动合作更加紧密和有更多的收获。

2.3社区体育为职高学校的体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社区体育组织机构可以动员社区内企业单位进行捐助,改善职高学校的体育设施,促进职高体育得到社会支持发展。社区体育活动能够推广和宣传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如舞龙、跳竹竿等。这样能够丰富职高体育教学内容,提高职高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优化了职高体育教学内容。

3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两者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定位的方向不同,其体育功能和结构内容也不同,这样造成对两者互动的体育功能研究不足,使得两者互动操作出现盲目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发展。这样的结果造成了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在实践与理论上的脱节。另一方面,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紧密合作,缺乏社会公益性支持。

3.2建立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原则

为了能够确保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合作互动良好发展,必须建立两者的互动原则。一方面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原则,只有确保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作为参与的主体具有平等的地位,才能进行充分有效的互动。另一方面要建立资源共享的原则。该原则是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合作的核心,双方的合作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互动促进。提高合作能更好地推广体育文化和终身体育的理念,使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都能够享受资源,产生良性循环的效果。

4结论

第3篇

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虽然名目不同,然而二者之间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都是体育学科的一种,都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从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分析来看,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有需要有一定的体育环境基础,高校体育需要有更多的体育项目、体育运动技术以及体育设备等等,需要全面、系统、科学的为社区体育服务,因此高校体育也是社区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高校学生在校园学习期间,能够更好的利用学校体育教学的知识来提高自身的体育技巧,从而掌握好体育健身的方式方法,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也能有所提高,在未来进入到社会后,也可以更好的发展群众体育,这也是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也离不开高校体育,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各项活动在未来都需要在社区体育环境下开展,高校体育作为社区体育的基础,也为社区体育提供了更多的更优质的体育项目,对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为了更好的促进社区体育的完善发展,就需要通过高校体育的发展来带动社区体育的不断进步,这样有利于社会体育教育观念的形成,对社区、学校以及家庭等社会单位的体育活动开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在体育项目和体育竞技比赛中也有一定的共通性,高校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以科学的、合理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够更好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而社区体育的发展也需要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们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的培养也间接的带动了社区体育的发展。由于体育项目的共通性,学生们在高校时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在未来也会带到社区体育环境中,从而更好的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而由于高校体育也是社区体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将会带动更多的人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从而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从长远来看,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也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过程,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民身体健康都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2我国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发展脱节现状及问题

2.1学校体育师资力量雄厚,但参与社区体育工作少

学校内体育教师及离退休的体育教师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比率很低,在职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里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比率极低,其参与积极性低于离退休人员。

2.2学校体育资源丰富,有效利用率低

大多数学校采取封闭管理。为了便于学校管理,体育场地通常6点以后就关门,无形中造成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浪费,不能与社区形成优质体育资源互利共享的相应。

2.3社区体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

受制于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的不同,体育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区体育设施、场地不均衡;二是社区体育活动经费不均衡;三是社区体育指导员和管理组织不均衡。

3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对策

3.1抓好全民健身的宣传工作

在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过程中,要特别抓好宣传工作。一方面要注意大学体育政策的对外宣传。另一方面要注意体育文化知识的宣传,以打造有影响的大型比赛,还可在每学期举办一个“体育文化宣传周”。同时,大学毕竟不同于社会,社区人员的大量进入对大学纪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所有进校人员的宣传管理,预防负面影响的产生,保证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后形成互动式良性发展。

3.2高校体育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当今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也需要对外开放,一个团体的发展需要对外开放,高校体育要树立社会大体育的意识,不但要搞好校内的体育工作,还应为社区体育出谋献策积极参与,为全体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尽一份力。高校体育的发展同样需要主动走出去,大胆请进来的策略,高校应对社区居民中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提供不影响教学条件下的宽松政策,鼓励社区居民进校体育锻炼,对进行体育场馆锻炼者进行合理的收费,通过多种途径促使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在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中促使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3.3搭建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合作发展的组织管理机构

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内的学校体育负责人和居民代表三方构成社区体育委员会。在组织机构的管理人员上,除少数必要的专职人员外,多数可由业余或兼职人员担任。在经费来源上,除少量的政府投入外,多数应由活动创收等市场渠道及企业的赞助来解决,组织机构的活动地点选择为社区内较有影响力的体育场馆,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进行会议交流,对开放中的有关事宜进行决策和管理,从而加强了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性,使其向经常化、规范化方面发展,从无序、松散向有序、有计划的趋势发展。

3.4政府及相关部门参与宏观调控

第4篇

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

学校体育教学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着注重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现象,学校现行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的内容陈旧,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不够,没有形成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和社会体育衔接;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的功能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现代体育教育的一个相当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体育兴趣——体育爱好——体育习惯——终身体育”的自然过渡,而现行的学校体育还远未实现这一目标,表现出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学校体育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学校体育有着丰富的人力、物力和文化信息资源,但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偏低。我国教育系统从事体育工作且受过高等体育专业教育的人才约占总数的80%,学校更是聚集了大量优秀的体育人才,但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却很少在学校以外的环境中得到发挥;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报告显示,全国共有体育场馆549654个,其中67.7%在学校,而学校体育场地在课余时间的利用率并不高;以传授体育知识、指导体育技术、传播体育文化为主要任务的学校体育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也显得更加滞后[4]。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相对完善我国学校体育的管理是在校长或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各部门多管齐下,各负其责,校工会主要负责教职工文体活动;团委和学生会主要负责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校体委主要负责运动队的训练和体育竞赛的组织;体育部(教研室、教研组负责体育教学和体育相关的业务指导;教务处主要负责学生体育成绩管理;后勤处负责场地建设、器材购置、维护等;学生体育社团是在学校团委的直接领导下,由社团干部组织其成员于课余时间在校内寻找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其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团委资助、企业赞助和会员缴纳的会费;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分工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工作效率。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各类体育场馆中主要用于群众体育的只有10%,而且存在着开放利用率低、场地项目结构不合理、适应群众体育需求的场地严重缺乏等现象[5]。社区体育的经费不足社区体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政府的资助,近几年政府资助主要依靠发行体育彩票,每年约30%的体育彩票发行收入用于社区体育的建设;二是市场运作和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捐赠,市场运作主要依靠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和其他商业行为,而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捐赠规模较小,对社区体育的开展只能起辅助作用[6]。因社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投入巨大,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的经费十分有限,而社区体育自身的市场化运作尚未成熟,社区体育建设经费一直以来都严重不足,这也是阻碍社区体育发展的一大难题。社区体育人群的年龄分布不均衡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人口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人群的年龄呈现出“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即老年人和儿童的人数较多,中、青年人的人数较少[7]。社区体育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政府过多的承担了应由社会组织所承担的职能,管理存在越位现象;管理体制中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管理组织的稳定度不高;以街道办事处及其相关机构为依托的社区体育的管理机制不尽合理,街道办事处在未来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将会逐步被撤消,这将使社区体育管理出现断层;社区居委会目前集自治、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经营管理等多种职能于一身,使其无法全面承担社区体育的管理职能等等[8]。社区体育的人才资源不足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人才保障,包括组织管理人才、健身指导人才、经营人才等,其中组织管理人才是推动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人才,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网络化体系尚未实现,社区体育的管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与社区体育的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社区健身指导人才多为兼职,其年龄结构集中、性别结构单一,其专业技术等级和文化程度都偏低,在数量上也严重不足[9]。

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的体制和机制障碍

各市教育局和各学校体育相关机构都没有设立与社区体育相关联的组织;各市体育局以及社区也没有设立与学校体育相联系的机构,双方通常的联系和沟通都是通过体育活动的热心人促成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体制存在弊端学校的体育教学体制模式忽视了学校体育在发展人的心理和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忽视了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和兴趣,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体育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严重影响到学生成年后对的体育态度,“终身体育”的理念并没有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贯彻[10];此外,目前我国部分学校的体育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学生们在学校所学到的体育技术、技能毕业后在社会上几乎用不上,而与生活相关的身体锻炼的实用技能和方法在学校教学中又学不到,出现了学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运动相互脱节的状态[11]。学校与社区体育组织缺乏联系目前学校与社区之间还缺乏一个可以协调相互之间关系和利益的机构,该机构的缺失导致了二者间未能实现良好的沟通与协作,使二者间的信息、人才、场地设施资源等不能得到高效率的共享与利用,这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资源配置不合理,现有体育资源未能实现互补目前社区体育的人力、物力资源的配置大都依靠行政手段,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规律,社区体育的发展必须有效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将有利于社区和学校的体育资源实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此外,学校体育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也过于单一,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体育的机会十分有限,而利用社区体育资源正好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教育部门应适应社会转型期的需要,改变传统思维,创造条件建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互补的运行机制[10]。学校体育缺少对外开放的意愿学校的安全问题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一大障碍,学校体育资源的对外开放会加大校内的人身、财产安全及治安问题的隐患,而事实上学校通过加强管理仍然可以有效控制风险,这需要学校方面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甘愿牺牲眼前利益以换取学校体育的长期利益;学校体育工作者为社区体育提供的指导或服务很多时候都是无偿的,这也会大大降低学校体育工作者服务社区体育的积极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对外开放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维护费用,这些都会降低学校体育对外开放的意愿。

第5篇

1.1景德镇被调查的社区老年人基本情况。被调查社区老年人中男性相对较少一些,男性比例为47.5%,女性为53.5%;

1.2被调查老年人对体育健身服务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1.3社区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内容满意度的结果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对社区体育健身服务内容有着不同的看法存,对于健身知识的指导是否专业化,是否能够满足每位老年人的需要,大部分被调查者持有反对的意见;对于社区老年健身体系的管理是否科学可行,超过半数的老龄人表示不赞同目前的管理方式。有一半左右的老龄人认为社区服务的宣传力度还存在着缺陷;部分老年人认为社区现有的体育锻炼设施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并且对于这些设施收费也持有怀疑态度。一半以上的老年人认为社区应该加强对于体健身服务体系的建立,加强在老年人群中的宣传力度。唯一令人满意的是,社区就健身的环境而言还是得到了大部分老龄人的支持,大家也承认社区在这些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并加以肯定,希望社区老年体育健身体系的不断完善,真正的使老人有老有所养的归属感。

1.4景德镇社区老年人体育健身期待的服务内容。我们都知道不同年龄的老龄人对于体育健身有着不同的爱好,并且就算是同一年龄的老年人,因为身体状况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都会有自己所钟爱的体育健身项目。所以为了能够了解不同老龄人的需求,从而选择需求最为强烈的项目进行建设。定期的开展各类问题活动,创建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营造出老年人群中的健身热潮。社区积极完善各类健身设施,打造良好的健身环境,为不同的老年人制定出不同的、适合自身的锻炼计划,加强老年人群中的体育健身知识的教育,致力于提升老龄人的健康状况。有一半的老年人认为政府应当正确的加以引导,促使这一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5景德镇社区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老年服务体系的建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政府的重视度还不够,宣传的角度和力度还有待改进、缺乏体育健身知识在老龄人群中的普及以及非常重要的是相关专业管理人才的匮乏。部分人缺乏对于老年体育健身知识,想锻炼但是不知道从何做起,有些甚至因为没有合理的健身体系,而使得健身效果不佳或者甚至出现适得其反的状况。缺乏专业的指导,没有专业的管理工作人员来调动大家锻炼的积极性,没有足够的体育健身设施,这些都是限制这一体系发展的原因。景德镇政府对老年社区体育的资金投入缺乏,造成社区该项服务收费也是颇受争议,也是遏制该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1)景德镇社区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硬件设施不能满足老龄化趋势的要求;

(2)景德镇社区老年体育健身活动专业性管理人才严重匮乏;(3)景德镇社区老年体育健身服务体系不能为老年人提供适合他们的锻炼任务,无科学性的依据;

(4)景德镇社区老年体育健身没有系统性的体育锻炼知识的普及,宣传的力度角度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2.2建议

(1)完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老龄人健身环境;

(2)加强对于老年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老龄化即将到来的要求;

(3)社区应适当的聘请专业的健身教师为每位老人制定出合适的锻炼计划,并在锻炼过程中提供专业性的指导;

第6篇

农村社区体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社区体育环境。农村体育活动地点所处的地理和气象环境构成了农村社区体育的自然环境。农村社区体育的社会环境是指人类为提高自己的物质文化水平而创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组织的总和。农村社区体育的人工环境既指在人力作用下形成的运动场地或高度人文化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由此看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系统主要是由农村社区体育观念(心理要素)、体育制度(行为要素)、体育器物(物质要素)、自然资源、人文社会资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等诸多要素的统一和协调,它们共同构成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生态系统。

二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相关政策指导

不到位、实践相对落后长株潭获批两型社会建设以来,小到地方政府,大到国家政策层面,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步伐相比,体育经费投放、场地建设、人才保障等远远落后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其它领域,且缺乏相关的政策指导。笔者于2013年底查阅了两型社会获批以来长沙市体育局、株洲市体育局、湘潭市体育局、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两型办等主管部门以及湖南省政府信息公布平台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结果显示: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湖南省政府颁布的1005个文件中,涉及有关两型社会的政府文件为20个,体育方面的文件为1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湖南省体育局及长株潭地方体育局颁布的文件14个,其中有关体育方面的文件8个。从高校科研来看,有关两型社会的研究为9081(个/篇),其中论文6753篇,硕博论文1358篇,课题970个;有关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体育方面的研究为1093(个/篇),其中论文476篇,硕博论文476篇,课题141个(见表1)。由此可见,体育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依然停留在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中,而与两型社会对接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还没有得到湖南省政府相关部门的相对重视,其生态化建设没有与两型建设的总体目标同步推进。这与笔者2011年初所检索的结果基本一致。调查同时显示:长株潭高校体育教师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相关的体育论文、有关体育生态化发展的立项课题,在数量上居高不下,说明高校体育教师对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体育及体育文化的生态化,态度是积极的和有信心的。

(二)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欠缺整体规划、无借鉴经验

根据湖南省“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跟进”的两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首先应当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中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特征,长株潭的人文、自然、体育发展等因素去规划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以长株潭的总体规划为切入点,对长株潭建设过程中已经编制且审批通过的14个规划和已经编制但在待审的4个规划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18个规划中,只有4个规划涉及到有关体育方面的内容,且都语焉不详。例如《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建设管治规划》中只涉及“运动”“体育场地建设预留用地”和“奥林匹克运动”等简单的词语;《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中笼统提到了把洞井-跳马作为体育休闲区,并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和承接体育培训,把昭山打造成体育休闲公园,把湘江列入体育休闲区域等;《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空间开发与布局规划》有简短两句话涉及把长沙的圭塘规划为体育中心、株洲河西打造成文化体育基地、湘潭酝酿体育休闲等;《湖南省“十二五”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纲要》也只有寥寥数语要求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城乡文化体育均等化。由此可见,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既无具体规划,也没有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同时,两型社会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前期的经验借鉴,其范围内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探索性和曲折性很明显。可见,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的实践操作,都缺乏整体规划和经验借鉴。

(三)农村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差、生态观念淡薄

湖南素有“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和“二八月乱穿衣”的俗语,长株潭处于湖南省南高北低马鞍型的中、北低地势地带,成“品”字形排开,其广泛的农村居住范围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促使长株潭农村社区居民,在体育习俗的养成和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体育文化的形成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的体育陋习根深蒂固、体育生态意识贫乏、体育生态规范或缺、体育生态教育贫瘠等状况,促使农村居民对体育器材的保护、体育场地的维护、体育行为的约束、体育活动的组织等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认同,从而出现体育场地的随意占用、体育器材的恶意损害、体育广告牌的任意涂改以及乱扔垃圾、烟蒂、随意吐痰、破坏周边绿化等情况。调查显示,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被占用情况较为严峻,有87%的体育场地被部分或全部占用,略低于湖南全省农村体育场地全部或部分占用92%的水平。同时,长株潭范围内有湘江、洞庭湖、仙女山、九郎山、岳麓山等名山名水,给农村社区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性和选择性。长株潭农村社区居民长期分散的生活环境导致其在体育生态观念、体育生态意识、体育生态项目选择等方面也有不尽人意之外。

三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策略

(一)强化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的政策指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政府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应重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文件,如有关加强长株潭农村居民体质监控工作和开展“全民健身示范乡镇”工作的政策和文件,以保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有序推进。从运动场地建设、运动器材配置、运动环境维护,到村落、社区、乡镇的体育生态运动场所的配备,都应当指示到位、政策到位,保证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乡镇文体办要在政策文件指导下,制定相关的具体实施方案,如《ⅹⅹ乡关于体育文化周开展工作实施方案》《ⅹⅹ村关于成立“健身秧歌队”“腰鼓队”的通知》等,并报政府相关部门备案,以保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循序渐进,也保证其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同步并行。

(二)加快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发展规划,加强试验区建设

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要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规划,与两型社会建设同步推进。要通过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试验区建设和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体育运动项目实践两个方面来加快整体规划。从农村社区体育设施的配置、经费的投放、运动场馆的建设、体育从业人员的配备等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布局。尽快出台相应的规划,如《长株潭城市群体育资源共享规划》,以保证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在其生态化及发展方面有章可循。试验区建设,首先要围绕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以大河西、天易、昭山、云龙、滨湖等先导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列入绿心地区和示范区的实施方案中。出台相应的如《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来加快和规范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生态化建设,再根据实施方案进行规划、布局、实施。其次,通过对绿心地区及先导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将试验区经验向周边农村社区辐射,编制出台《长株潭3+5城市群体育发展规划》,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生态体育运动项目,要以长株潭农村社区地理位置为切入点,以洞庭湖、湘江为经线,仙女山、九郎山、岳麓山为纬线,公共自行车项目为网状覆盖面,力求打造一个集赛龙舟、登山、自行车于一体的原生态体育运动项目。

(三)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的体育生态意识,加强体育生态行为规范和体育生态道德建设

第7篇

关键词: 社区音乐 音乐主体 音乐本体

相对于全国众多发达城市呈现出的社区音乐现象来说,区域社区音乐现象仅仅是冰山一角,但是,无论是在地理还是文化上,它们都是隶属于一个文化圈里的思考范畴。目前,社区音乐显现出两大问题:音乐主体的迷茫与音乐本体的混乱。

通过文献检索可知,在我国已有的理论研究中,普遍认为:现代社区音乐教育的原理在于把音乐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对成员进行的教育过程,并预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然而,即使是在已有的以社区音乐教育为主体的音乐理论研究中,也很难按照其理论描述在现实中找到显现的原型。也就是说,在社区音乐研究文献中,对社区音乐教育进行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已有的音乐教育成规中加以研究者对社区音乐教育各方面的一种假设。事实上,我在对具体社区的实地考察后发现,社区音乐的“教育”概念基因在于以下方面:成员在音乐体验过程中的互相学习、接受、传播、组织过程。这里面包括了对专业音乐者的请教与接受其培训。因而,社区音乐教育主要从这个点上外延开来。其强调的是外部因素,而非其自身的内部要素。因此,众多的研究理论都缺乏实践意义与价值,也脱离了社区音乐研究的本体。

诚然,社区音乐的产生总是离不开普遍地参与到音乐传播中的种种社会因素。一方面,社区音乐现象是个人音乐体验和社会文化互动的结果,考察音乐现象,需要将其放到一个更大的文化语境来审理其意义。进而,在音乐文化研究的视野里,体现出对社区音乐现象的分析中引入“文化”的概念,也即将音乐活动作为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进而凭借对“音乐文化”的思考理清现代社会中人类具体音乐活动的文化性质,从而达到对当代意义上的社区音乐的理解。另一方面,社区音乐类别的选择,以及类型的表现方式同样受到不同文化层的外在组合与选择的外在驱动,同时,体验者依据自身的感性素质能动的参与、组织、传播音乐体验的类别及其表现形式,对于社区音乐来说,也成为核心意义上的内驱力。

一、我国社区音乐发展中的问题

社区音乐活动是我国社区结构中受众人数最多的一项互动交流内容。当前,数亿人常年参与,并且,社区音乐现象所呈现、建构和传播的文化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文化构成之一。但是,当前社区音乐自身的取向却不稳定、不明确,在音乐规范和音乐选择方面陷于一种混乱的境况中,从而造成了我国社区音乐在文化反映、建构和认同上的危机。当前社区音乐活动、传播中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从深层看来,都直接指向音乐文化的这种困境与危机,而这种困境与危机又直接影响到社区成员的心态健康和价值取向。

这一困境与危机表现为以下两大问题。

(一)音乐主体的徘徊

社区音乐是什么?社区音乐需要向什么认同?这两大基本问题的含混构成了社区音乐在表征与认同上的困境。这使得社区成员在选择和整合现实音乐资源方面陷于无能为力和随波逐流之中,使得大众在参与和接受音乐活动的过程中陷于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破裂与矛盾。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任何音乐活动得以开展都是因为音乐自身具有表现成员的世界观,因为表征现实需要使音乐活动的展开与成员文化选择构成一个连贯性的内在逻辑,通过这一逻辑来凝聚统合成员各自的音乐经验。然而,这些都往往表示着不同的音乐观察、音乐认识、音乐评价的取向。传统上,音乐的任何行动或言论都很明显地受到雅俗价值的牵制,在我国雅俗音乐的传统认识中,关于音乐创作与活动的审美标准是最基本的结构逻辑和体验目的,善恶报应、歌颂功德、弘扬纲纪渗透在音乐中,体现在节奏与旋律的关系中,蕴含在音乐体验中的情感态度与审美趣味中,并形成稳定的、约定俗成的一套音乐模式结构。而在当下,开放的音乐空间与个人审美趣味的趋同性早已不复存在,音乐资源的开放性、数字音乐应用的互动性、音乐活动平台的自由性与封闭的音乐教育模式互相抵触,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音乐与社区成员失去了它内在统一性,失去了它对生活和文化价值的介入能力,显得支离破碎。

与这种价值失范相伴随的是音乐审美趣味遭遇挑战。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动,信息实现全球共享、文化多元、价值体系混乱,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活动的表象更容易显示出对现实的逃避。

(二)音乐本体的混乱

音乐本体的混乱是社区音乐的另一个表象。

目前,社区音乐在传播理念上还没有形成学术界广泛认同的一种认识,但可以借鉴学术界对传播理念上总结的三种基本类型对社区音乐进行归纳。我将社区音乐从传播理念上分为:主旋律音乐、人文音乐、大众音乐。它们分别指向三种不同的文化负载与社会功能诉求:主旋律音乐反映主流政治文化,代表国家意识形态,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维护政治正确的舆论导向;人文音乐反映精英音乐知识,保持对世俗音乐的距离感、批判性和超越性,关怀人类基本价值和精神需求;大众音乐的特征对应于大众通俗文化,紧贴大众的欲望运作,具有浓厚的自由度,旨在娱乐和自我满足。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音乐元素和结构逻辑,也就是在不同的去向上明确了社区音乐应该表达什么及如何表达的问题。三种类型社区音乐共存一体,在相互冲突中相互交融。

诚然,这种分类是一种既成事实,它反映了转型期社区多元文化并存、多种音乐力量角逐的社会现实处境,表现出社区音乐领域内部的文化结构。然而,这种分类也深刻地体现出当前音乐本体的迷茫,对当下社区音乐本质属性的追问在这种既成事实面前被悬置或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似乎社区音乐的文化属性就是这三者的合成体,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模糊甚至混淆了社区音乐到底是什么。

对音乐本体的认识含糊,就会导致在社区音乐的本质、审美本质、社会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认识上产生偏差,使得音乐观念及文化选择建筑在不稳定的基础上,陷入社区音乐理论探究的困境中。

当今的社区音乐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出主旋律音乐娱乐化、通俗音乐主旋律化,社区音乐文化也因此出现了从多元分化走向整合统一的内在要求。伴随着音乐文化属性的混乱,社区音乐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了音乐意义的失衡。

社区音乐作为一种面向大众传播的互动空间,在具体的社区音乐形态中,往往会由于对某一音乐功能的过度强调,造成其他音乐意义的缺失。长期以来,主旋律社区音乐更强调意识形态引导,人文音乐更强调音乐审美关怀,大众音乐更强调欲望娱乐观赏。在三个层面关系失衡的情况下,社区音乐就会出现诸多问题,或只是感官刺激和精神虚幻,或是沉浸于个人艺术感觉和狭隘的文化意识追求中。

二、社区音乐现象的启示

针对社区音乐问题,社区音乐现象的启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建设音乐主体

社区音乐现象在这方面给我的启示首先在于:立足自身的音乐传统。从文化属性上来说,传统是自我认同的来源,同时任何新音乐(新文化)的建设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根基。

其次,传统音乐的现代化,意为用传统固有的音乐资源及其文化属性去开拓社区音乐及其文化属性的作用空间。

最后,必须让传统音乐在当代社区环境中得到新的活动形式,让传统音乐的深层价值观成为当代意识形态的核心。

(二)明确音乐主体

明确音乐本体,承认大众音乐与主流音乐在社区音乐中并非对立,二者可以互相包容社区音乐提供了一种通过承载大众音乐意志、文化选择而实现自身音乐活动的范示。在这里,社区音乐的大众化特征,非但不是社区音乐开展的障碍,且成为音乐的一种文化认识方式和运用机制。

我认为不应把大众音乐与主流音乐对立起来思考问题,而应重视社区音乐在娱乐之外的文化建构作用。一方面,社区音乐活动的展开与建设不仅是单纯的娱乐属性,而且也是强有力的教化工具。另一方面,必须承认主流音乐只有扎根于大众音乐之中,才能被大众认同。在目前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的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主流音乐意识形态需要借用新的话语来表达和重构才能转化为一般的大众音乐意识形态而被接受,成为一种主流音乐民间化和普适化的最好载体。

总之,一方面以大众音乐为特征的社区音乐现象表现出多元化的对象、音乐形式,以及世俗化的音乐内容,同时,这种形式为成员提供了受音乐教育和终身享有音乐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社区文化高度体现了全民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丰富性和多元性,是一种大众文化,为人人提供建设文化和享有文化的机会。两者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首要和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马达,许冰.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2.

[2]金世余,马达.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3]宋艳玲,马达.社区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艺术研究,2008.3.

[4]厉以贤.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7.5.

[5]厉以贤.社区教育本土化[J].中国远程教育,2004.2.

[6]厉以贤.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学习社会[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

[7]厉以贤.美国社区学院[J].中国远程教育,2004.18.

[8]管建华.当代社会文化思想转型与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8.2.

[9]管建华.21世纪音乐教育观念的三个转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2.

[10]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家布鲁诺・内特尔的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想[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4.

[11]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4.

[12]于润洋.关于我国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想法[J].人民音乐,2002.11.

[13]季毅.社区音乐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2009.13.

[14]李欣.文艺雅俗观的变迁与思考――文艺雅俗之辩、变与辨[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