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7 06:28:29
序论:在您撰写田径教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从大学田径教学在新时期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地位和作用上不难看出,大学师生应重视大学田径教学,并依据田径运动和项目的相关理论知识,用于大学田径教学,笔者在下文中将探讨新时期大学田径教育改革的对应举措。
1.1、大学田径教学中应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全方位发展为教学核心,并建构田径教学系统
当前大学的田径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长短跑、起跑技术的教授,应将互动式教学和合作性教学相结合,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田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采用探究性教学和情景式教学来提升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1.2、大学田径教学中应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为主要目标,构建田径课程的考评系统
大学田径教学的考评内容不但牵涉到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指标元素,还要照顾到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学习田径项目时的心理素质的考评,在实际的考评工作中应运用直接考评和间接考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同时在有关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运用上,要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考评模式,融合其合理、科学、适合我国大学田径教学实际状况的先进元素,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规范性设计。
1.3、从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准以及身体发展状况来对田径课程进行优化
大学田径教学课程的策划和设立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准和智力水准的高低———尤其是各类身体素质的实际状况,在此前提下对传统的田径课程进行规范化改良,以适应新时期的田径教学纲要和时展的需求。
1.4、课程设计多元化、灵活化
第一,田径课程在国外所有的大学中都是选修课,与其它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公共体育教学项目。虽然田径运动对大学生的身心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塑造价值,但这类运动并非完全适合所有学生。但是应该看到的是,田径教学项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极大助益的,因此,应改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田径的积极性。第二,在设计田径课程教案时,应使其多元化和灵活化,只有让学生体验到田径课程的魅力,他们才会去认真学习,并养成长期运动的良好习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学生唯有坚持一个或若干个体育项目的锻炼,才能全面提升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田径项目的设立上不应无目的性的删减某些“危险”运动,例如:撑杆跳、110(100)米栏、铁饼、标枪、长距离障碍跑等等,因为这些运动在大学生中也有拥护者,而其本身亦有一定的教学价值。美国大学有专业的撑杆跳高“校队”,有许多崇尚冒险的学生将撑杆跳作为自己的常规训练项目。这些所谓的“高危”项目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并且,当学生完全掌握了这些运动技能以及教练对运动项目进行规划后,其危险性可以控制在一个能够接受的范畴内。因此,我国大学应依据学生的身体状况,适当开展这些“高危”项目。
1.5、课程内容标准化、正式化
针对某一部分学生对田径运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开展合作性学习是可行的,但是对田径运动进行游戏化则不符合田径运动发展的潮流。而国外在初中或小学不设立田径课的原因是:中小学的运动场地、老师素质和学生素质使其无法设立标准化的田径训练课程。而非标准化、休闲化的田径运动则无法体现田径运动的真谛。田径运动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也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发展到如今,田径运动应该更加标准化和正规化,而教练也应将正统的田径技术和战术传授给大学生。我国大学里的田径课程,其思想和精神都是严谨的,它有一套独特的系统,并非所有的运动都适应现代的大学生。而这一论点对我国大学的田径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1.6、课程交流国际化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正式形成田径技术交流圈,这使得欧洲的前卫技术和美国高校的商业化模式相互结合,从而令欧美在田径教育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国际间的田径经验交流是极重要的。虽然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但是中国目前与其它国家的田径经验交流还未形成一个交流圈,这也正是大学田径项目发展受阻的其中一个原因。尽管改革开放之后,与国外的学术交流有所增多,但直接的课程交流还很少。
1.7、教学、训练一体化
我国大学田径课程教学是以田径技术为而核心展开的,其运动观念的树立,可以帮助我国大学生学习到“最正宗”的田径技战术。而正宗的田径技术一方面来源于生物力学原理;另一方面来自于技术解析。而研究结果表明:与田径运动的规律和运动员个人特征相符合的技术就是“最正宗”的技术。所以,田径教学不应过于呆板、枯燥或墨守成规,而应使学生了解其物理学原理,激励学生在训练中培养自己的“独门绝技”。也就是说应激励学生去发现和研讨。在进行田径教学的改革时,应采取教学、训练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该类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模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针对学生个体的传授和引导。使学生在体验、领悟田径运动并提升田径成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田径运动的真髓。该类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即是说,应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对动作方法不进行强制要求。在新历史时期,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已由一些专家率先提出。而在当今社会,只有会学习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提倡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型要求。田径课程的教学和训练一体化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教学形式,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学习活动中去,提升学生的合作式学习能力,是未来田径发展的大势所趋。
1.8、遵循田径课程的内在规律,调整部分课程的讲授顺序,发挥技能迁移的功用
因为田径教学学时数的减少和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田径项目的开展在大学中遇到了阻碍。为了保障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在实施田径教学的改革时,应依据田径项目的内在规律,调整教学课程的教授程序,将所有的田径项目分为走、跑、跳、投等四个教学版块。这样可以使同一环节的同一技术不再重复,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结束语
关键词:中职体育;田径教学;有效性
1现阶段中职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实际的中职田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在深深地影响着大部分体育教师,使其认为田径课程存在的意义就是比赛和竞争,然而这种观念在现在看来是片面的,田径教学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最重大的教学意义还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基本掌握相关体育技能,而不是仅仅以竞技为主要目的。教师教学目标的定位失误就会导致课程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甚至和教学目标背道而驰。1.2理论教学不够完善:有部分体育教师对中职学生抱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其文化基础不是很扎实,不能很好地了解并掌握田径教学的理论知识,因此在进行田径运动的理论教学时没有认真讲解动作技术要点,而是流于形式,机械重复课本上的内容,并没有向学生传授最为重要的发力部位等技术要点,而田径运动最为重要的就是动作要点的理解和掌握,这就使得中职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动作原理等,从而影响课程的正常教学,有违最初的教学初衷。1.3教学方法不具创新性:在实际的中职田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可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田径教学,不能实现田径教学的真正作用;除此之外,体育教师通常都会按照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授,懒于进行教学模式上的转变和创新,因此就会造成教学过程枯燥无趣、简单乏味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中职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使其对田径运动产生抵触心理。
2加强中职体育田径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提高教师对理论教学的重视性:第一,体育教师要对中职学生的田径理论教学重视起来。中职田径教学的主要教学项目是跑步、跳远、跳高(投掷)等,这些教学项目都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理论性,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基础才可以尽量减少受伤的风险,达到强身健体,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目的。教师在进行具体的田径技术要点分析的时候,可以使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进行动作的讲解如多媒体教学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认识到田径运动的魅力,实现体育田径教学的教学目标;第二,要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做好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专业设置和个人的身体素质等,在进行体育田径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适当增加或减少学生的活动量,灵活改变田径教学的教学环节,适当加入一些日常简易健身动作,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规则来加强学生的体育素质教学方法,还有一些疾病的预防方法等都可以向学生普及一下,给学生灌输一种健康的体育教学理念,改变体育田径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传统观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也坚持健身和运动,发挥好田径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2.2重视学生在体育田径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中职教学要紧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潮流,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课堂中注意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教学环节中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环节的制定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健康的指导理念,确定好教学目标之后就应该设计课程的具体环节了,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突出学生的重要地位,要彻底改变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占据主体地位的局面,实现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目的,帮助学生建立起终身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还要在明确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妥善平衡每一节课的教学难度,鼓励学生掌握新的体育技能,提高综合体育素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2.3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中职田径教学的教学目标:中职体育田径教学和其他的体育教学有一定的区别,体育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实际职业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这是中职体育田径教学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由于不同职业之间对身体素质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之前就要对学生的职业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根据不同的工种的职业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安排。这样人性化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职业,培养健康有益的生活习惯,在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中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完成教学目标。2.4改变旧有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模式的革新:旧有的传统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进行田径课程的讲解。在进行课程模式的设置上时,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喜好和身体素质,采用更为有趣的形式来进行课程内容的教授,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与田径教学有关的游戏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在现阶段已经成为了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中职体育田径教学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此,中职田径教学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变革教学方式,改进旧有的田径教育方式,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田径教学的教育水平,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做出一份贡献,使得学生能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来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作者:牛毅 单位:太原市财贸学校
参考文献
[1]黄小慧.提高中职体育田径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5).
传统的田径教学准备活动一般是由老师指导,采取徒手操、慢跑、柔韧度训练等常见教学内容,但是这些内容由于反复的常年使用,已经使学生们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体育教学的准备过程必须要做出适当的改革,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准备活动的基本要求,应用一些趣味田径来代替慢跑等形式。比如说,可以以“跑”为宗旨,进行“蛇形跑、听数抱团、钻山洞、老鹰捉小鸡、螺旋形跑”等形式的趣味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跑出兴趣、跑出欢乐,同时,体育教师还可以采取活动全身肌肉、预热全身关节和拉伸韧带等为目的的定位操、徒手操和行进操,帮助学生们达到健身的目的。
2趣味田径应用于体育课的基础部分
中职女生田径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决定了教学的主体,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不断和学习和以往的经验来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能够自觉地进入到各项练习的训练中,培养学生们对于负荷量和复合强度的承受能力。基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运动技术教学,运动技能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多变的、渐进的过程。如何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技能下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是快速形成动作技能的首要条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大量的案例都证明了趣味田径在体育教学中取得的显著成果。趣味田径活跃了课堂气氛,是枯燥的技术练习更加活泼生动,趣味田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快了学生们的动作技能形成。因此,教师在进行动作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以基本技术为背景的趣味性田径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到基础的技能和技术。比如说,在进行弯道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采用圆形跑的准备教学,还可以适当采取弧形和大弧型绕杆跑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弯道跑步水平。在抛掷练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们因单调和枯燥而产生负面的情绪,教师可以选用趣味性的抛准、抛远以及分组投掷比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在趣味性的教学过程中划分出固定距离的若干区域,设置出各种圆形和方格型的靶子,在每个落点区域标出得分,用比赛结果的累计得分来确定各组的胜负。这种趣味性的比赛教学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整体抛掷落点和抛掷方向控制能力。在教学实践当中应用趣味田径教学可以为各项练习赋予英雄主题的故事情节,比如说“炸碉堡”和“攻击堡垒”等游戏,既能够活跃课堂,又能够提高效率。
3趣味田径对中职女生体育课的影响分析
3.1趣味田径对田径课堂产生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中职女生并不是不喜欢运动,而是对体育教学的田径课内容不感兴趣,这是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体育行业的教育者,应该要充分地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存在的缺点,一定要杜绝墨守陈规,要关注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点。这时,趣味田径向体育课堂的引入就显得十分重要,趣味田径在体育课堂上的应用不仅减少了教师强制性的手段,而且灵活了教学方法,教学的内容更加的新颖有趣且富有逻辑性,能够不断地调动学生对于新活动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更深层地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够自主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3.2趣味田径对中职女生意志品质的影响
新课标指导下的趣味田径教学,要求学生们必须要具备高度集体意识,严格遵守趣味游戏的规则。在趣味田径的开展过程中,一般会采取分组练习、分组游戏和比赛等形式,从教学的实践成果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体育课上,小组长能够发挥主动作用,积极只会小组的集体行动,详细掌握小组内部的学习情况,主动地与教师沟通,学生之间也能够实现自由的交往,组内的同学能够相互帮助,小组之间又形成了相互的比赛关系,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比赛和对抗等形式,能够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击破苦难的精神,体育游戏中,学生们严守纪律的行为和习惯,集体活动中,学生们之间的协作和配合都非常有利于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的形成。所以说,趣味田径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优秀的品质以及集体的意识。
4结语
1.1、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展开的理论教学模式,学生受环境、社会、家庭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速度、能力倾向上都有着不同的体验,正因如此,教师则应有区别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使学生达到各方面均衡发展的状态。基于这种分层教学模式,教师将学生的个性差异视为了一种可以用于开发的教育资源,并加入了相应的个性化以及个别化的教育理念,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条件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得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尝试的机会,并从中有自我的体验感受,以此再作为衡量自身发展方向的依据。
1.2、实施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实施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种,因材施教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以及智力多元理论。其中,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过程当中,能够顾虑到学生的自我感受,同时还能够在面向全体同学之时,对个性各异的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致使学生能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主体性教学思想则是一个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培养的过程,在这一理论思想的演绎过程中,能够看到学生由原有的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认知的转变,体现了主体的一个主动发展的过程。智力多元化理论的提出来自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他认为,人的才能是多元化的,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体现,并且有个人的智力倾向与潜能体现。
2、分层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分层教学法是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新的尝试,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田径课教学课的基本效率。在大学体育中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进行有效地提高。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体现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分层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因为分层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建立的,所以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要求,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我的创新意识以及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以达到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第二,分层教学法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分层教学法在开展之前,会对学生的学习诉求进行调研,然后在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下,再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这样就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也应培养自身处理教学层次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相应问题;第三,分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自身对于学习的主动意识,自主学习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只有自发性的主动学习,才能够对学习成果有所保障,这也是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的主要途径之一。
3、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的应用原则
3.1、分层与动态管理
在田径课开始之前,相应的体育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完成对学生合理的分层,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以及能力倾向,这样才能够对学生做出综合的评价。在对学生完成分层情况的确立之后,还应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学生的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对学生进行动态跟踪,才能够清楚了解学生的现阶段的学习水平,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并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
3.2、分层备课与授课
教师在进行分层过程之后,需要根据教学大纲的相应要求,以及学生的层次分布情况,制定相应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主要目标导向,这样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其中,备课的目标一般有三类,一是按照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行分类,可以说这一过程是对学生的基本条件进行了一个综合;二是学生的发展目标,细分到单一项之后,能够对学生的不同方向的运动特长以及兴趣目标有所侧重,并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的兴趣;三是对学生的运动水平以及技能进行相应的水平提高训练。在层次目标制定之前,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层次程度上的学生的起点是不同的,应因材施教。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应有一个分层次的过程,根据不同层次方向上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同一层次上的学生应划分为同一组别中,这样能够做到集中的授课。
3.3、分层考核评价
分层考核评价也是分层授课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与分层授课状况相同,基于学生的学习知识水平以及能力层次水平不同,进行分组,然后统一划分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法有助于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观积极性,起到一个促进以及引导的作用。
4、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的具体应用
4.1、制定合理教学目标
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以及身体身体机能状况在进行分组之时,也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先天性的身体机能素质状况是不同的,应将教学内容进行层次目标的划分,使得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于身体机能状况不同的学生。而对于身体素质状况较差的学生,可以先制定提高身体素质的学习方案,而提高技术动作水平的方案则为辅助;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以及动作掌握应全面进行,但重点在于身体素质的专项提高。这样的分组教学有助于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并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4.2、教学内容尝试
在进行田径课之前,教师应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教学内容之中,而田径课是有别于其他的体育教学项目的,涵盖的方面很广,不仅对跑跳能力有所要求,还注重对学生的爆发力以及耐力性的培养,而不同的田赛与径赛项目对学生的身体机能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有些学生擅长于短跑与跳远,有些学生则擅长于耐力跑,因此,教师应制定不同的分组教学方案,并做到层次清晰,目标明确。不同学生的爆发力不同,教师在进行分组之后,能够对同一层次水平上的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并制定不同组别的训练计划。
4.3、分层教学实施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高校公共体育;田径教学
加强学校体育活动是推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将游戏教学法和田径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对田径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高校田径课程的教学工作,可以尝试将游戏教学法和实际发展的现状进行有效的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田径课的教学质量。
1游戏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
1.1游戏教学法的内涵。游戏教学法,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教学,利用游戏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或轻松、或欢快、或激烈的的活动氛围中,通过竞争,不知不觉的将教材规定的内容学会,并通过不断的、多方位的刺激学习者的兴趣点,进而让学习者掌握更多的技巧,最终促成技能的形成。简单的讲,游戏教学法就是将“游戏”和“教学”两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引发学习的连锁反应的教学方法。1.2游戏教学法的意义。田径项目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也是最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的体育项目。大学生群体学习者在年龄上还处于青少年时期,有着蓬勃的朝气,活泼好动。在心理上,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会积极主动参加,但是正是由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往往他们对事物不能怀有持之以恒的耐心。研究发现,青少年更喜欢欢快和谐的群体活动氛围,但是田径项目由于其体育特征的限制更趋向于个体行为的张扬。为了能够上好田径课,推进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就要适时地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将枯燥的个体项目和趣味盎然的群体游戏相结合,满足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实现“边玩边学”的教育理念。
2高校田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的可行性
2.1与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相符。高等院校是人类思维和精神发展的摇篮,不但要培养学生相应的技术技能,更要为国家培养一批身强体健的栋梁。传统的体育教学单一无趣,教学方式程序化,学生在周而复始的重复操作过程中,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在量的积累上无法达到掌握技能所需的质变要求,无法牢固掌握相关的动作要领。游戏教学法的介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比找到差异,因兴趣产生思维的连锁反应,进而更好地处理各项技巧,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而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要领。以往的高校体育课程的田径教学,较多地受到了传统课堂教学思维的影响,要求学生必须严格地遵守课堂纪律,按部就班地学习各项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对课程学习的厌倦情绪。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养成,不是光靠认真听讲就可以掌握的,人体动作技能的养成是需要不断地操作,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改进动作结构。传统的说教模式的教学只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对技术的认知模棱两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学生甚至由于个人的心理内因造成对技术学习的恐惧,不懂装懂,主观拟造知识结构,造成对知识的错误理解,从而改变学习轨迹,吸收和学习到错误的技术技能。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体育心理学的观点亦认为,如果人们怀着愉悦的心情去接受某种观念,会更易于掌握[1]。要实现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就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潜能,游戏教学法由于其群体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恰好满足了这个要求。2.2与田径项目的教学特点相一致。体育运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形成的过程,每一个动作、每一项技能都需要付出大量的练习,不断修正错误的动作,完善正确的动作,这样才能熟练掌握动作要领,达到技能的成熟。田径的运动技术要求较高,从事田径运动时由于项目本身特点,伤病是无法避免的,即便是非专业运动员的参与者,虽然进行的是动作比较简单、强度较低、难度较小、技术要求不是很高的技术技能的学习,但是也很容易产生拉伤、疲劳、意外损伤等事故,为了减少学习者损伤的发生,让参与人群更主动、乐观地学习田径技术,需要从教学方式上加以琢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方法多为讲解、示范和练习,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学习者的认知和学习加以强化,但是课堂的教学效果却不佳。虽然能保证课堂秩序,但是每一堂课都相当无趣。原因主要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师在课程讲授时为了便于知识的表达,习惯分解技术动作的要领,结果不但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辛苦,同时学习者也很吃力,不仅如此,由于经常性的意外损伤也造成学生对田径技能学习的恐惧,学生提不起来兴趣,对学习新的技术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效率非常低。但是游戏教学法的引入,由简单游戏到复杂游戏,由单一技巧游戏到复杂技能协调游戏,由个体游戏到群体性游戏,改变了学生对以往枯燥乏味的田径项目的认识,学习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玩乐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大大减轻了。
3在高校田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的优势
3.1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高校的田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无味,大学生所处的生理阶段是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的时期,往往不能长时间地把精力放在一个项目或者技能认知上面。从田径教学的历史来说,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田径教学内容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大学生在经历了从小学到高中的重复教学后,不管其对田径技能掌握的熟练与否,但是周而复始的操练会磨灭了他们大部分的学习激情。要想让大学重新获得对学习的兴趣,就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点,教师通过游戏教学的方法来进行田径教学,使得学生产生新鲜感,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好奇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控制好引入游戏教学法的时间,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对田径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得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3.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游戏教学法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群体性,需要团队的合作。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也要培养学生荣辱与共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一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团体合作的能力,只有学会与团队合作共赢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因此,利用游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既能使学生很好地认识和学习技术规范,还可以促成其技能的形成,同时激发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成熟。3.3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竞争是游戏教学法的另外一个特点,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任何的体育活动势必要产生名次,名次的形成必将会有竞争的出现。学生走入社会之后也会遇到各种竞争,面对竞争应该具有不服输、勇于拼搏的精神。所以,在培养学生专项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锲而不舍、面对竞争勇于争先、面对失败敢于面对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在田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例如跨栏跑的游戏教学法,既可以丰富田径教学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学生克服跨栏失败甚至受伤的恐惧,增强自信心,不轻言放弃,勇于拼搏。
4在田径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4.1场地的安全因素。学校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往往具备相应的设备场地条件。学校体育只能应地制宜,在现有的硬件基础上结合项目的特点加以教学练习,由于条件所限,势必会在活动过程中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田径课程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激烈的跑动、跳跃等动作比较频繁,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首先考虑学生的安全,尽可能地保证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活动,消除学生的不稳定心理因素,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2对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游戏教学法的根本在于通过游戏的介入,让学生在群体性的激烈竞争过程中,对学习产生兴趣,但是由于体育项目和游戏客观存在的不可预测性,难免会有意外伤害的产生,如果游戏课程在设计上不够严谨,容易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产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作为体育活动主导者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挥集体合作的精神。例如,春季、夏季和秋季是发展游戏教学最好的时间,冬季天气较为寒冷,冰冻、积水现象严重,学生活动时很容易骨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青少年处于争强好胜的年纪,在比赛过程中很容易起冲突,教师要给学生带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正能量思想。很多游戏教学发生率需要用到器械,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及时检查,有效保证学生的安全。只有将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降到最低,多做防患于未然的准备,避免学生因为伤病产生的负面心理映射,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将游戏教学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作者:张晓鹏 单位:太原学院
[参考文献]
[1]蔡锡元,李淑芳.体育游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9.
[2]文岩,李小铭,张亦平.游戏在体育课上的运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1(3):34.
[3]杜祥居,赵利鹏.游戏教学法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84-85.
[4]郭建锋.游戏教学法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1(9):218.
[5]唐学军.浅谈高职院校田径教学中快乐法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44-46.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能力
新形势下,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培养基层教师的重要基地,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突出自身专业的特色,更要加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田径教学作为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田径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田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效地把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本领。
1.1田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掌握现代田径教学与训练理论的能力、掌握田径教学目的和原则的能力、挑选教材的能力、制定田径教学计划的能力、编写田径教案的能力等。
1.2田径教学实践能力。包括选择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讲解与示范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突遇问题解决能力、合理安排负荷能力、纠错与指导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等
1.3田径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学生成绩评定能力、裁判能力、构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能力等
2.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必要性
2.1符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田径教学能力是体育师资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在现今的考试中,我们仍存在着忽视对学生能力的考评。学生的教学能力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中才能得以提高。在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中,要合理确定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比重。转变田径教学的指导思想,要培养大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而体育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形式之一。因此,把提高教学能力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是很重要的。
2.2适应社会的必然需要。现代社会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现代人要适应社会必须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适应社会,否则,必然会落后,而被逐渐加快发展的社会淘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田径教学力求适应体育大市场,发挥其锻炼、健身、教学和竞赛的作用,立足基础教育,丰富其运动内容形式,把民族的、本土的运动项目融入到田径课堂中,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2.3提高自身能力的必要途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面临的工作对象复杂且富于变化,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和实践能力。而教学能力则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实践能力,是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必然途径。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学习内容。目前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从而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未来体育教师的岗位也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经历,所以,完善田径运动教学是很重要的。
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3.1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技术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才能注重加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
3.2丰富拓展教学内容,适应社会新形势。由于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比较宽松,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针对学习目标尽量多设计几项教学内容,供教师和大学生根据课堂情况进行选择,以满足实现学习目标的需要。在田径课内容的设计中,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培养大学生能够运用和创设各种手段进行健身的能力,加入新型的田径项目如: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课程,才能增加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事业得繁荣发展。]更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普通体育院校体育育专业是培养合格标准,面向现代化的全面、系统、新型的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在田径普修课中,教师应在传授基本技术、技能、知识的基础上同时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有实战的空间去发挥和探索,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促使学生在课前要去翻阅大量的资料,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和自学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
3.4修订教学大纲,加强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指导性。教学大纲是指导一线教学的重要文件,体育院校本科生教学能力的形成也同样需要从教时间达到一定程度以实现教学能力形成的。鉴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对教育实践课可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采用实习、见习等多种教学模式,适当调整田径课教学计划,在技术课教学前安排基本理论课讲解,进一步加强理论课同技术课的紧密结合。将教育实践课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的学习过程中,促进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及个性能力的发展。
面对当今社会的转型,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体育教师人才需求标准的转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才质量与社会的不相适应性,体育院校要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能力,为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优秀体育教师做好一切工作。
参考文献
1.曲飞.论大学生田径教学能力培养及教学改革对策,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
1.1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方法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改变以前单纯的只重视基础知识和技术掌握,现在更加重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我院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如下:在每节课教学过程中,抽出30分钟给予学生独立从事田径专项技术教学,一堂课(90分钟)后60分钟再由教师进行的技术教学。在学生所自主进行的体验中,由学生独自完成体育教学的30分钟的内容设计(每次由1名同学担任教师的角色,其余同学为学生角色),首先由教师提前一课次让试教的学生了解下次课教学的任务与要求。担任主持教学的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出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并根据中学体育课教学特点,认真做好课案设计,内容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教学内容、手段、方法运用,以及教学组织要求等。同时要求针对中学体育素质教育娱乐性、趣味性的需要,设计安排一些与课堂田径技术有关的游戏内容,并按照规定写好详细的教案。30分钟体验教学结束后,要求其余同学对其课的设计、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根据各方意见和自己的看法进行综合性的评价。通过30分钟体验教学情况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体验现实中体育教学情境,通过体验当教师角色来获得对未来当教师的真实感受,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多轮的体验教学,也提高了学生从事体育教学的能力。
1.2教案的编写能力
教案又称教学计划,是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文件,也是每位教师的授课的教学依据。在调查中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学生在教案编排上内容完整格式准确,在内容的创新、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和环节衔接的合理性上都非常优秀。但值得提出的是大多数同学所用的教案都是电子版。电子版的略势就是格式确定直接填写内容就可以,这样时间长了久而久之就会遗忘格式的细节。应更改为手写版,这样使学生不单对课程的编排有合理创新的能力,并且对教案标准合理的格式的完全掌握和对格式的创新创造了前提。
1.3技术动作表现能力和技术动作表现的标准程度
对于教师来说技术动作的表现能力和示范动作的标准程度对于一名体育教师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教师的技术动作的示范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了解和体会到动作的做法,通过模仿学习动作。标准的动作示范和优秀的动作表现能力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本体感受(例:双臂侧平举时,会出现双臂略向上的情况。培养学生对双臂平举的本体感受),及时的纠正错误的动作。现在大四田径专修的学生技术表现能力及技术动作示范标准,有教学示范的能力。也就是说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对学生的动作表现能力的培养是成功的。
1.4对见习生的要求
见习生一般都是生病或者受伤的学生,无法正常的参与上课,坐在一旁观看学习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上课时在对见习生的任务安排上不够明确严格,只要求学生对本堂课的教学体验和上课的流程做下记录,有的甚至没有要求并没有要求见习生对每个环节记录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做课后总结。只通过观察而不进行总结,是不能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和对整个上课过程中每个环节关键性的认识。
1.5对完整技术的讲解能力
田径运动中项目的完整技术的讲解能力和教学能力是田径学生必须掌握的“手艺”。在调查中田径学生通过教学体验中的徒手操讲解和对专门性练习的安排中对专门性练习的讲解,已经不断的提高了对动作的讲解能力,可以说现在学生的对动作的讲解清晰、准确,可以说对动作的讲解能力非常优秀。
2.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