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才工作汇报范文

时间:2022-05-14 11:15:27

序论:在您撰写人才工作汇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人才工作汇报

第1篇

__年,我局坚持以十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国家人才发展指导方针和人才成长客观规律,以人口计生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实施人才队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人口计生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建设“四新襄垣”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统筹全县人口计生网络体系建设,确保基层人口计生工作机构、编制稳定和人员待遇落实。围绕人民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需要,科学整合现有资源、适当拓展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功能,将计生家庭老年服务、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范围。

一是实行职业发展鼓励政策,积极推进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落实国家、省、市人口计生委关于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要求,积极逐步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开展计划生育专业中级技术职称考试和培训工作,鼓励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执业制度。

二是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大规模培训生殖健康咨询人员。扩大宣传倡导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宣传倡导、行政执法人才应对新兴媒体能力的培养,提高面对媒体、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文明执法水平。

三是加强乡镇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与县委党校联合立项,合作举办乡镇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人口计生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与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为主题的培训班,开展人口发展战略、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转型发展专题培训;结合推进人口计生工作思路方法转变,完成对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培训任务。通过创造各种学习培训机会,加快培养人口计生事业发展急需重点人才。

第2篇

××县把培育壮大人才资源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对打造人才集聚的“绿色通道”,真正把人才集聚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一、紧贴需求规划人才。把吸聚优秀人才资源纳入××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规划”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制订发展目标,突出政策激励,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保证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每年年初,由县人才办、县人事局牵头对全县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详细掌握各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人才队伍现状以及人才需求情况。借助××人才网络平台,为企业招聘、个人求职、人力资源咨询等提供专业服务。实施人才服务绿卡制度,主动为重点骨干企业或是规模以上企业办理“绿卡”,重点掌握企业在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方面的需求情况。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及时提供人才信息、人才推荐等服务。在此基础上,编制全县年度人才需求目录,指导全年人才引进工作。今年,该县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实际需求,实施了人才引进和培养“十百千”工程,即年内引进和培育10名创新创业人才、培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100名、评定专业技术人才1000名,其中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努力,已引进和培育19名,超额完成年初目标。

二、制定政策吸引人才。针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性的变化,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引进优秀人才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木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工业规模企业的若干意见》和《实施人才派遣办法引进专业人才》等政策规定,在人才引进的层次、津贴补助、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支撑体系,营造出优良的引才环境。如2006年5月,该县采劝人才派遣”办法引进23名急需人才,探索出了一条网人才引进的新路子。派遣人才享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同等待遇,所需费用由县财政直接拨付到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由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直接发放,并按规定办理各种保险手续。据悉,该县近期还将出台《××县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其中规定服务外包企业引进具有本科以上高学历人才的将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

三、面向全国选聘人才。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变被动坐等选才为主动上门求贤,积极引进企事业单位急需和紧缺的人才。一是成立人才招聘团。由县人才办牵头,成立人才招聘团,统一组织人才需求单位外出赴高等院校招聘人才或者参加人才招聘会招揽人才。近几年,该县先后多次组团赴省内外几十所高等院校以及云南、黑龙江、安徽、南京、西安等十几个省市参加人才招聘会或洽谈会,引进本科以上人才近500人。同时,还针对关键领域和发展急需的人才,由县教育、卫生等系统组成专项招聘小组,分赴高校集中地区及人才聚集地,有重点地招引人才。二是定期举办人才招聘会。定期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吸引各地优秀人才来××应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才智。三是对于关键岗位人才实行公开选聘。把机关事业单位空缺编制进行梳理,拿出关键岗位,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公开招聘,办理入编手续。该县经济开发区、广电文化局等单位先后拿出网络主管、统计师、外经贸主管、总规划师、电视播音员、博物馆解说员等专业技术岗位,以5—10万元年薪酬面向全国招聘专业技术人才。

第3篇

城南园区、城南办事处成立于2004年2月,是经济开发区最早启动、开发建设较为成熟的产业集聚区。区域面积35.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1公顷,辖区常住人口6.89万人,流动人口5.46万人。下辖7个行政村,1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含4个村居合一的居民委员会)。园区规划面积14.7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

近年来,园区、办事处紧紧围绕“五年再来一次大跨越”的奋斗目标,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坚持“打造实力园区,建设幸福城南”的发展思路,加快落实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区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85亿元,销售收入258亿元,利税21亿元,利润11亿元,服务业增加值22亿元,税收收入7.283亿元。今年1-9月份,共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65.19亿元,销售收入240.13亿元,利税总额19.38亿元,利润总额1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05%、24.09%、23.02%和23.08%;三产增加值21.46亿元,同比增长29.8%;实现财政收入5.86亿元。

二、人才科技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区人才科技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目标定位,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注重高层次、高端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注重产学研项目的合作开发与成果转化,注重人才队伍的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发与提升,主导产业呈现高新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态势,人力资源呈现专业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趋势,全区创新创业氛围浓烈,人才科技作为首要生产力,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运行保持稳步提升的良性态势。

目前,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家,民营科技企业35家,两化融合试点企业7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0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奇美),著名商标18个,名牌产品11个,2011年申报专利518项,获市科技进步奖11家,目前上市企业1家(东华测试)。

(一)人才科技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注重科学管理。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主抓人才工作。对人才队伍实行分类管理、错位发展、用其所长、尽其所能的原则,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挖掘人才、广纳贤才、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在管理上,尊重个人的首创精神,倡导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倡导优秀人才的传帮带,倡导科技研发人员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做到集思广益,推陈出新,更大程度地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内在潜能。二是注重政策落实。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科技部门对人才科技的激励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日益增多增大,各种创新基金、专项资金、科技奖项名目繁多,激励措施和重视程度日益强劲。我区职能部门及时向企业提供各类信息,引导企业用足用好上级政策,帮助企业有选择的申报科技项目、各类奖项、成果转化、创新基金等,让上级政策最大程度地落实到企业创新创业中去。三是注重保障服务。切实提升人才素质。上骐、永益、恒力等多家企业着力实施人才培训工程,与科研院所紧密联系,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人才培训活动,吸收最新的前沿科技知识和技能,保持同行业的领先地位。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想方设法为异地高端人才解决住房、家庭等方面后顾之忧,让其顺心落户、安心工作。为优秀科技人才提供必要的研发经费,搞好后勤保障,改善生活条件,尊重和肯定科技人才的贡献价值。

(二)招才引智平台不断拓宽

一是筑巢引凤。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加大研发中心的硬件投入,提高科技研发能力。依托现有的省级以上研发中心,本着“源源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双赢”的原则,引进录用高级技工、高端人才,以诚意打动人才,以实力吸引人才,以服务留住人才。目前,园区正在实施公租房建设工程,积极为企业外地工程技术人员解决生活住房问题。二是政府搭台。以转变职能、服务企业为宗旨,及时广泛地掌握基层企业的人才需求、技术难题攻关等信息,畅通供需渠道,帮助牵线搭桥,力争做到无缝对接,竭诚服务。动员企业参加上级组织的企业院校行、人才交流会、成果转化交易会、高端人才洽谈会等各类活动,搭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桥梁,让企业开阔眼界,把握发展先机。三是主动出击。改变过去“坐、等、靠”等传统人才招聘思维,主动出击,招引紧缺专业人才。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招才引智方式,提高针对性和稳定性。金秋竹、三马、宝骊等企业在与国外知名公司合资合作的同时,也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优秀科研人才引入本土企业,为进军国际市场、提升企业知名度、竞争力赢得了战略主动权,增强了后发优势。

(三)科技创新工程深入推进

一是做大重点科研项目。抓好技改项目的顺利实施。重点抓好上骐集团投资6500万元的交流矢量控制电机技术改造项目、荣联投资1.06亿元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及电缆组件项目和新程汽配投资1亿元的汽车零部件增产扩建项目等14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在建技改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30亿元。抓好永益铸管、民生科技、恒力集团等10家企业26个泰州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实施。抓好恒义汽配、卓然公司、迈能高科等14家企业中科院签约项目的洽谈实施。二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装备、技术和产品整体升级,提升产业档次,改变部分企业规模小、效益低、贡献份额小等不利局面。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以产业为龙头,市场为导向,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构建多形式产学研合作载体,促进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形成科技创新的支撑平台。今年力争建立市级以上科技研发中心3-5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2-3个,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高新技术产品10个。实施品牌创新战略。梯级培育市级、省级、国家级品牌,充分发挥区域品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依托科技推动产业转型,通过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目前,我区已迈开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步伐,提出了“以产兴城,产城相融”的发展战略,坚持强二优三,并重发展。在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汽配、冶金铸造等传统产业的同时,逐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形成传统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发展格局。同时,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城市底蕴,做美做优城郊大市场、商贸集聚区。抓好润晖国际广场、国际汽贸城、万都五金城的项目建设,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带动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发展。

三、存在不足及有关需求建议

(一)存在不足

虽然我区人才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转型发展的要求相比较,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高层次人才比重偏低,创新型人才总量不足,不能完全适应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单一,企业引才周期较长,引才成本偏高;三是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力度不够。培训缺乏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难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

(二)人才需求情况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未来一段时间,园区主要在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及光伏产业等领域有较大的人才需求,其中,理工科本科学历以上人才需求将占整个人才需求的25%以上。

(三)有关建议

1、加大人才科技工作投入,增强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加大上级各类人才科技政策的宣传,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举办大型、有特色的引才活动,特别是在各类招商引资活动中推进招才引智,扩大人才工作影响力;继续加大政策、资金、人力物力在人才科技工作上的投入,探索建立人才引进顺畅、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在人才创新、创业、科研成果转化上要多出台政策扶持并落实到位,增强人才科技工作的核心竞争力。

2、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发挥政府搭台作用

积极拓宽引才渠道,根据主导产业发展情况、重点企业需求情况、攻坚项目紧缺情况和创业平台建设情况等,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引才重点目录和人才预警目录,定期主动招揽人才。搭建各种形式的引才平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引才活动。积极搭建高端人才引进载体,策划并组织开展在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化人才活动,形成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形成发展环境吸引人才、企业品牌吸引人才、攻坚项目吸引人才、特色产业吸引人才、高端配套吸引人才的人才吸引链。

3、不断优化融资环境,激励人才创新创业

创投资金越发达,创新创业的活力就越大,人才科技的集聚度也越高。不断扩大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积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投向中小创新创业企业。

第4篇

一、 企业人才工作现状

1.求才若渴,优秀人才不断引进。员工招聘作为公司引进人才的主要渠道,一年以来,公司采取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两种方式齐头并进,引进大量人才。现已通过校园招聘,录取高校毕业生63名,其中专科10名,本科45名,硕士8名;进行社会招聘,录用了50多名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使其进入岗位便能起到领军作用;集团内部调动91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从业人员。至此公司人才体系逐步走向健全,真正做到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的结合。

2.凝心聚力,人才培训工作大力推进。公司坚持“目标统一,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注重实践”的原则,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公司培训、外出培训。现公司各部门及参建单位定期展开关于企业管理、专业技能及安全防范培训达96次,员工外出培训10余次,包括DCS系统工程师培训、直调电厂值长培训、企业常见劳动人事争议对策培训等等;另外生产准备部现有人员分别在省内多家电厂进入生产现场参加培训实习。公司通过丰富的“培训套餐”,使广大职工的素质不段提升、技能不断增强,促进人才职业能力从弱势向强势发展。

3.营造氛围,人才激励不断提升。公司对基建期为工程进度、检测规范、安全监督起到重大作用的员工进行奖励,提高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这一举措对其他员工也起到激励作用,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从合格走向优秀走向卓越,力争做有进取灵魂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员工。

4.同心协力,人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在“干部到讲台,培训到现场”的同时,进行 “人才+项目”的育才模式,使职工在自己的工作上岗位充分发挥能动性,起到人人顶起“半边天”的效应,促使职工迅速成长,打造成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现代化的人才队伍。

5、采用科学合理的人才机制,选好人、用好人、培养人、留住人。公司还通过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努力实现满足岗位需求、保证人才储备、实现梯队建设的人力资源目标。工程建设伊始,首先,聘请在业内拥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专家为顾问,分别从安全、工程质量和预决算方面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跟踪与把关。其次,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上,按照一岗双人的配置思路,主要专业配置两人,达到岗位的AB角互补和培养后备人才的目的;根据工程进度,实时引进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从设计优化、招投标到工程建设、安装,对工程进行全程参与把关,使得作为项目业主的我们亲自参与到施工单位的建设中,更从质量管控、设计优化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为实现优质工程的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第三,对今年3月招聘的应届毕业生进行边顶岗边学习的实习培训模式,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探索了一条干一个工程培养一批人才的新路子。第四,公司个别部门面对员工较年轻、工作经验欠缺的情况,仍将其放在重要岗位加以锻炼,通过有经验的师傅进行传、帮、带,同时采取让新员工每周进行一次技术讲课或业务知识专题学习培训的方式,来提升自身技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下阶段人才工作的重点打算和工作思路

1.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全方位推动人才强企战略。现阶段人才总量和质量尚有提升的空间,针对这一问题,公司下阶段将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从薪酬、奖励、保障等方面尊重、关心、留住人才,进一步实现公司造就优秀专业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的人才战略,使人才强企战略得到全面的开展。

第5篇

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去年以来,我市不断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加强新型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培训网络。

一是外向化培训。以县区为单位选拔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省内外大中型企业挂职锻炼,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企业经营管理和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党员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固镇县城关镇党员李保成从浙江学习回来后,筹资2000万元引进先进设备,扩大自己面粉厂的生产能力,与农户签订优质小麦种植合同,发展订单农业,成为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禹会区秦集镇东周村组织党员到山东寿光、宁阳,江苏华西等地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发展了以西葫芦为主的大棚蔬菜3000多亩。

二是专业化培训。利用党校资源,与高校联手开展村干部学历教育,提高村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发挥农业、科技、劳动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定期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建立“三下乡”常下乡制度,进村入户开展“科技进万家”活动,并印发科技服务卡,实行电话“点题”预约培训和预约服务。充分发挥电教设备和远程教育设备作用,市、县电教中心每年制作发放各类技术电教光盘2万多张。

三是基地化培训。在新马桥建立了蚌埠市农村党员干部“双培双带”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除了聘请一批专家、教授为兼职教师外,还发挥身边致富能人事迹真实、项目直观、技术实用的优势,成立“土专家”师资队伍,同时建立市级“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和小区40个,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教育培训效果。培训基地每年有针对性地培训2500多名村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社会化培训。政府组织、部门引导、社会筹资,建设了一批民办专业技术培训机构,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村各类专业协会的作用,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培训,聘请专家举办讲座,形成了人才培养社会化的新机制。怀远县包集镇腾元村党员高秀荣致富后,办起了家富富侨培训中心,先后培训1200多人,并输送到重庆家富富桥公司在全国各地的连锁店工作,她个人在南京也开设了一家由培训学员参股的分店,带动全镇3000多人从事足疗保健服务,目前学员开设的足疗保健中心遍及上海、南宁、桂林、合肥等十几个大中城市,每年为群众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

第6篇

一、总体情况。今年以来,**镇持续优化人才服务,通过各村微信群、“海丝**”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大对人才各项政策的宣传,积极推动人才摸底、高层次人才申报、人才项目申报等工作。目前,我镇有泉州市高层次人才5名(涵盖第二至第五层次)、南安市高层次人才13名、申报企事业单位“人才之家”2家。

二、工作开展情况。上半年,镇党委定期到各村了解工业、农业生产和人才需求状况、指导人才工作。在服务活动中组织相关人员到基层听取征求意见,并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课题形成调研报告。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加强东大村百香果生产基地建设,建成宫占村荔枝标准化基地和金中村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选派1名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基层服务;推荐3名专业技术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入选南安市农民讲师团;获评泉州市高级人才称号2名,南安市高级人才称号4名。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指导金山水稻专业合作社、金桂荔枝专业合作社、东联优质稻推广协会开展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推荐东联优质稻推广协会参评福建省十佳农技协。

完善农村人才信息库。按照包村挂点要求,各包村挂点班子负责各挂点村农村实用人才情况摸底调查,并适时充实完善镇本地发展人才信息库,还建立完善了我镇铜鼓籍在外人才信息库,使各类人才基本情况一目了然,为镇党委、政府提供了丰富详细的人才资料,充分发挥了人才库的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人才总量不足。由于我镇地处南安北部半山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存在人才资源较少、人才质量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大部分人才主要集中在政府、医疗、教育等部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养殖业、种植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接下去,我镇将加强人才工作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借助村级换届,充分挖掘党政人才,提高自身培养人才的能力。以集聚各类人才为着力点,做好人才的信息收录工作,继续把未发现的人才收录进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完善全方位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

第7篇

一、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提出“双工程”思路

工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一个互为促进、互为推动的过程。对于企业而言,大型工程既是企业发展的大机遇,更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机会和最优平台。因此,企业必须把握大机遇,利用大平台,培养大人才,促进大发展。

****石化10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是中国石化推进南方基地建设的“十五”重点项目和广东省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设备国产化率最高的首座百万吨级乙烯。把改扩建作为企业振兴的新起点,高质量建好装置,高水平安全经济开车,真正成为规模大、效益好、人才多的名副其实的大企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把握和实践科学人才观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抓住历史性机遇,把工程建设过程作为培养人才的过程,坚持实施装置改扩建和人才培养“双工程”,利用工程建设特殊时期的有限时间培养人才,在工程建设的大实践中锻炼一批建设和管理大型石化工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确保实现人才建设和工程建设“双推动”。

二、创新理念,与时俱进组织“双工程”实施

(一)组织思想大讨论,推动理念创新,促进能力提升。理念影响观念,思想决定行为。抓人才培养首先从人的思想抓起。通过抓理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转变,促使干部职工自觉激发提升自身素质的内动力,增强奋发有为的主动性。

1、以理念更新促进观念转变,提升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新的理念和新的观念能够促进人迸发一股强劲的内动力,有效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在工程建设的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任务,提出不同的理念,并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灌输,促使干部职工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不断适应新的要求,提高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石化加快人才成长的有效举措。譬如,在工程建设开始,及时提出“今天的投资是明天的成本”的理念,促使各级管理者千方百计强化管理、用心管理,节省工程投资。又如,在生产准备期间,为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出“必须经过对口装置的实习培训,必须严格进行上岗考核取证,必须签订安全开车承诺”的理念,促使广大职工深学知识,苦练本领,夯实过硬的操作技能。再如,在装置开车阶段,又相应提出“安全开车是天职,经济开车是水平”的理念,促使广大职工不断优化开车方案,减少开车损失。

2、以思想转变促进行为改变,培养奉献和苦干精神,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石化工程建设一般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需要干部职工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尤其要弘扬无私奉献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石化通过宣传鼓动和集中培训等途径,倡导“投身改扩建,奉献在乙烯”理念,提出“万众一心,抓紧时间,埋头苦干”的口号,引导干部职工认识到大工程受大锻炼、大锻炼出大人才、大机遇在真把握,从而形成自觉行为,全身投入改扩建工程建设和生产准备,主动在工作中锻炼、在奉献中成长,为工程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培养出了一大批具备管理大型工程建设的优秀人才。

(二)打造成才大平台,优化用人机制,促进潜能发挥。

“人得其位,事适其人”,这是人才使用的最高境界,也是激励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通过把关键人才放到关键岗位锻炼,运用关键人才发挥关键作用,辅之以有效的激励措施,打造人才发挥潜能的良好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和工程建设双推进。

1、优化用人环境,发挥人才优势,盘活人力资源。人才的优化,关键是选择适合的人到适合的岗位上工作。领导层面“压担子”,从整个公司调遣有大型工程建设经验的精兵强将参与改扩建,根据工程进度和生产准备需要,调整、充实工程项目经理部领导,新装置配备副主任主管生产和设备,通过竞聘上岗,实现人员的最佳优化,发挥领导最大潜能。基层骨干层面“调位子”,以增产不增人为目标,实现内部合理调配,将7套新老装置分别合并为同一个车间管理。同时,从没有改扩建任务的车间抽调120多名骨干职工支援改扩建装置,既为他们提供崭新的成长平台,又充分利用具有相关装置生产实践的经验,加快综合型人才的成长步伐。领导和骨干两个层面的人才优化调整,为一大批有才华、有抱负的人才提供了施展的机遇,一批经验丰富务实肯干的骨干被安排在工程组织指挥的关键岗位,最大限度激发了人才资源的潜能。

2、完善激励机制,形成带动效应,调动成才积极性。完善的激励机制,是人才能否顺利成长的关键因素。通过灵活运用对突出人才“政治上表扬,经济上奖励,组织上信任”的激励方法,推动人才建设工程不断向前迈进。改扩建期间,坚持每周评选优秀学员、开车标兵等先进典型,以“报上有名、电视有声、网络有影、激励榜有像”的形式进行表扬激励。对于解决工程建设和装置开车难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在经济上给予重奖,以形成闪电激励效应。结合工程进展的各个阶段侧重点,开展专项劳动竞赛,强化职工对单机试运、系统联试和突发事故的处理控制能力。对新装置基层领导实行择优上岗,对于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突出的人才,安排到关键岗位挑大梁,让能力强的有机会、工作好的有奔头。激励机制的活用,调动了突出人才的积极性。如化工分部总工程师吴浩被任命为第一分区开工总指挥,发挥其业务熟悉的专长,激发了他工作的潜能,在改扩建过程中成长为广东省重点工程“模范科技工作者”;女班长湛贞现场流程过硬,被聘为甲方施工总代表,确保了全国最大、全部采用国产化技术和设备的聚丙烯装置的施工质量。

(三)开展全员大学习,提升全面素质,促进人才成长。****石化10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装置大量采用自主创新技术和国产化装备,对生产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转变思维,创新职工培训方式,能有效地全面提升全员素质,促进人才成长,为开好、管好新装置储备人才。

1、推行“拔高”式培训,深化全过程学习,提升人才对改扩建工程的适应性。“拔高”式培训,是指培训目标高于岗位工作目标。具体而言,就是主操掌握班长技能、班长具备主任素质、工艺人员掌握设备知识,设备人员了解工艺技术。通过拔高目标,交叉互学,培养了“综合型人才”,既为投料开车提供双重保证,更为装置今后的安稳运转和人才储备积蓄能量。为达到这个目的,从设计阶段开始,改扩建装置的工艺和设备等生产管理人员就积极介入,通过参加装置的设计、施工、生产的全过程,深入掌握新装置的工艺技术要点,设备的内部结构和运转性能。对于抽调到新装置的操作人员,采用选择性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岗位操作技能。由于拓宽了视野,掌握了相关技术,在后期的设备单试、投料开车全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层、技术层还是操作层,都能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处理遇到的难题,更快地适应新装置的开车。

2、推行“学员制”管理,创新人才成长机制,提升职工成才进取的能动性。操作人员是具体驾驭装置的主体,能否培养一支掌握全面技能的操作人才队伍,成为开好、管好改扩建装置的关键。****石化采用“学员制”管理,对抽调到改扩建装置的操作人员,在培训期间打破原有身份,岗位和收入待遇上统一调整为培训学员,结合日常培训效果实行动态岗位轮换制,变月度绩效工资为“学效”工资,并把日常培训效果作为重新选择上岗的重要依据,建立起培训竞争机制,激发了职工“学技能、争做为”的热情,促进了人才全面成长。

三、相得益彰,紧密结合取得“双推动”成效

(一)推动工程优质建设,打造行业典范,产生标杆效应

优秀人才有效支撑和推动了工程的优质建设。以64万吨裂解装置安全经济一次开车成功为标志,****石化10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于2006年9月16日成功投产,成为全国首座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作为中国石化大型工程建设的探索,产生了“装置规模大、自主创新技术多、设备国产化程度高、投资省、工期短、开车优”等六个标杆效应。中国石化集团总经理称赞:“****乙烯改扩建工程是我国大型乙烯改造高速度建设、高标准中交、高水平开车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