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本科德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10 10:23:55

序论:在您撰写本科德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本科德育论文

第1篇

这样的语文教育忽略了语文本身的意义,违背了学科设置的初衷,必然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让学生产生语文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

19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从此出发,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应该回归本真,进行去功利化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自然首先要关注听、说、读、写四大能力。本真语文课首先要关注学生读的能力。杜甫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学习一门语言的主要手段,这里的“读”不是指狭义的朗读,而是指广义的阅读。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固然是经典,但是样本单一且数量太少,起不到启迪思维的效果。每节语文课老师都应该有补充阅读的文本,这一工作甚至需要延伸到课外。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阅读品质养成,阅读量不断增加,语文学习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比如在《江南的冬景》课堂上可以补充《故都的秋》,课后可以补充《浙东景物记略》,补充了这两篇,学生们对郁达夫的散文会有较为全面的理解,比老师条分缕析地讲解会高明许多。读书有“不求甚解”一说,所以阅读切勿急功近利,必须允许合理误读。比如,有同学认为葛朗台节俭,有生意头脑,老师也应当允许。

中学语文教育一直忽略了学生听的能力,实际上人对信息的获取视觉占60%,听觉占20%。诗歌可以通过朗诵,体会其节奏美感,体会作者的情感蕴藉;散文通过品读,体会散文所营造的意境美。小说则通过听故事去构建自己的理想情境。听是一种直接感官能力,其所带来的感性认识甚至超过视觉;且听比看更为抽象,所以学生体悟到的往往是个性化的,对文本的理解便会趋于多元化。因此,本真语文课需要充分运用相应教学手段,充分发展学生听的能力。

写的能力在语文教育中被过度强调。作文被某些学生深恶痛绝,实际上是语文教育正在逐步削弱汉语的生命力。其实写作之所以被推到如此高的地位,就是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剥离这层功利色彩,写作应该让学生获得身心的愉悦,没有目的,没有技巧,没有分数。只有先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和厌恶才能开始谈写作。中学的语文课应该鼓励学生去写。比如,文中哪个人物你喜欢,哪句话让你有联想,甚至课上哪个同学表现好,都可以随时随地写下来。老师只要鼓励得当,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性而写,写作水平会在点滴的积累过程中不断提高。而本真语文课堂就是应给学生滴滴活水。

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说”的能力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这里的说不同于回答问题,也不等于小组合作讨论。虽然随着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不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说的能力仍然不甚乐观。在此,可以借鉴苏格拉底“诘问”的方法,即指出回答中矛盾的地方,使回答者直面自己的错误,从而思虑出更为准确的答案。这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得出答案。这才是说的真谛。

除了这四大能力之外,我觉得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思的能力。多媒体的诞生使得课堂丰富多彩,音乐图片等直观的形象固然能让学生快速的理解,但代价却是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造成了同学们的感受趋同。一想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跳出老师PPT上的那副画。而现代教育尤其强调人的个性化,所以本真语文课需要的是简约,而不是用直观形象替代想象。一支粉笔的语文课未必就不好,原始的有时最能接近事物本质。

学会“思”比学到知识更为重要,思考是一种手段,而知识只是一个结果。以古希腊三贤思想为奠基的西方文化是崇智的文化,而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崇德的文化。在知识极速更新的时代,中学教育对“学会思考”这一品质的追求前所未有,本真语文课堂要承担起“启思”的重任。

当然,以上所述的语文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真语文课以“读”为基础后盾;以“听”为重要手段;用“写”为表达感悟;用“说”提高境界;以学会“思”为最终目的。

第2篇

小学教育的本科论文

摘要:康德的教育思想向来引人注目,他把教育区分为“私人教育”和“公共教育”,前者是指以家庭为基本场域,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完成的教育。而后者则是以学校为主体展开的知识及德行教育。康德认为“公共教育”比“私人教育”更具优越性,因为后为受教者提供了前者无法呈现的交往性的公共空间,为学生明确权界、发展社会性品德提供了可能。就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境况而言,重申康德这一思想,显然不无裨益。

关键词:康德 私人教育 公共教育 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C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在教育学这一领域当中,康德的教育思想历来引人关注。作为在哲学史上发动“哥白尼革命”的重要启蒙思想家,康德的“教育学”问思无疑蕴含着巨大的考察价值。

在康德看来,如何开展良性的教育,这绝非易事:“可以把人的两种发明视为最困难的,亦即统治艺术和教育艺术的发明,毕竟人们甚至在他们的理念上也还有争执。”那么,康德如何开辟良好教育的路径呢?人能运用健全知性,摆脱“不成熟状态”,最终树立理性自主――这无疑是康德思想中“人的自我价值”这一命题的核心指向。可以说,这也是康德“教育学”话语中隐而未显的一个基本逻辑。而在对“教育”这一命题的探讨中,康德首先区分出两个概念:“私人教育”和“公共教育”。这里,康德视域中的“私人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基本场域,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完成的教育。而“公共教育”则是以学校为主体展开的知识及德行教育。康德指出:“教育要么是一种私人教育,要么是一种公共教育。后者仅涉及传授,而且这种传授可以始终是公共的。这种规定的实施则被留给前者。一种完备的公共教育是把教导和道德塑造这二者结合起来的教育。”

在康德看来,“公共教育”显然比“私人教育”更优越,因为首先,私人教育很大程度上只教会人一些生存技能,“父母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在世界上生活好”,无意发展“世界福祉”以及开掘人性以及人的相应秉赋的完善性。而且父母、家庭教育难免可能会给施教者带来性格缺陷。显而易见的是,康德强调“公共教育”,也即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种教育关心在“私人教育”中付之阙如的“世界福祉”,正在于它能弥足家庭教育的诸多不足之处。在家庭当中,施教者(父母)和受教者(子女)具有不对等的地位关系,父母在很大程度是作为监护者呈现的。正如康德所言,孩童无须操心自身的衣食问题,孩童作为被关心的主体,并没有平等交往展开的公共空间。而在社会教育,或者说学校教育当中,每个孩童都以普遍有效的学生身份出场,他们的身份差别在极大程度上被悬置,而互相以平等的地位交往。这正如康德指出:“因此人们在此学会衡量自己的力量。学会让别的权利来限制自己。这里没有任何人享有特权,因为人们到处都感受到阻抗,因为人们唯有通过成就出众才使自己引人注意。它提供了未来公民的最佳样板。”

人作为社会动物,其道德和才能必须在公共社会中才得以呈现。私人教育(家庭教育)则将教育局限于私人空间之内,它不能为人提供交往的可能,而这种交往无疑人的才能、心智、个性、道德得以发展和完善的最重要的平台。因为只有在社会交往中,人才会面临基本的善恶问题,而将他人置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框架,而在此基础上,明晰自我与他人的权界。

进一步说,学校教育作为公共教育中最重要的机构,有着家庭教育和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学校通过构建良好的交往机制,不仅有助于学习各学科的基本知识,更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例如,在学教教育中,具体开展的多样的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跃的课堂气氛等等都能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与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行为中履行各种有效性要求。

在具体的就教育学展开的问思当中,康德隐而未显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学校教育首先应该指小学教育,小学教育亦即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基础和做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它的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孩童,这也是个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小学阶段的孩童心智发展尚不健全,较为缺乏交往意识。因此,小学教育是发展个人禀赋、完善个性、提高人的社会品格的重要阶段。除此之外,小学教育对孩童的心智、道德、人格道德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孩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父母给予的私人教育,进入学校与教师和别的同学形成一个公共场域,其个体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社会性得到加强,老师与同伴在儿童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表现出对教师、同伴的依存性或同调倾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善小学教育不仅在于传授基本的知识,不仅在于学校或具体的施教者创造的良好学习条件、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构建发展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公共平台。这也正如洛克所言:“德行是坚固而真实的,教师不应该仅仅对之照宣读或随意谈论而已,而应该利用教育的工作与技巧,把德行赋予人的心智,让它在那里扎根……”这里,对于德行一词,我们不应忘记的是,它首先是一种社会性品质,唯有在公共领域的框架当中才能呈现出来。

转换观念之后,我们才能够以全新的视角来观照小学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例如,课堂讨论本身并不仅在于更好地为学生澄清知识性问题,更在于课堂作为学校中最典型的交往场域而发挥作用。同理,课间及学校不定期的集体活动亦是如此,在一个悄然开启的“社会性”交往空间当中,学生面对密集的他者,在实际问题和个人利益等问题的考量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然会生出履行理想交往行为当中具体有效性要求的自我意识,以及面对他们不幸境遇的同情性理解。

第3篇

    本文拟就语文活动课的本质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语文活动课中的“活动”

    “活动”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且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何谓“活动”?认为,活动是人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其基本形式是实际的感性的活动,即变革自然、改造社会的外部实践活动,然后是其他形式的活动,如内部意识的、思想的活动等。主动与能动是活动的特征。活动既指具体的行为,又指抽象的行为;既指外部的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也指人的内部的心理过程。具体到教学领域,活动指在教育情境中学生认识世界与发展自身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吸收间接经验的活动,二是取得直接经验的活动。活动课中的“活动”指的是后者。活动课程最初是作为学科课程的替代物提出来的。其创立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认为传统的分科教学忽视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也割裂了儿童生活与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口号,主张“从做中学”,并进行教育实验,试图用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取代学科课程。在课程发展史上,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由于矫枉过正,犯了“有我无你”的错误,改革没有成功。但其理论对各国课程编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人们发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非冰炭难容。学科课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积累的大量知识,活动课程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实现两类课程的优势互补,是我国新的课程计划设计的基本思路。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关于活动课的基本特征,人们已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这就是“四性”。趣味性:活动设计以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为主要依据,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性:活动课涉及多种知识技能,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实践性:注重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知识技能的运用,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自主性:活动目标、内容及形式的确定,符合学生的意愿,活动过程主要由学生组织,教师扮演顾问和协助者的角色。很明显,活动课是一种与传统学科课程相对的新型课程。其基本特征的抽象与概括,是以学科课程为参照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活动课中的“活动”有着特定的含义(“活动”的狭义):它不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片为主要媒介的接受性、传承性活动,而是指变革现实的操作性活动。按照这一认识来考察当前的语文活动课,我们会发现其中许多不具备“活动”的特点。下面是几则摘自报刊的起示范作用的实例。修改病句。发给学生有病句的试题,学生当“医生”修改病句,对了给予奖励。唱读结合。教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师生齐唱《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温故学新。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指导学生回顾《的睡衣》、《温暖》和《一个降落伞包》。填字游戏。设计一些纵横交错的方格,填上一些字,留一些空格,让学生填字组词。……这里仅从“实践性”角度作一简析。乍一看,上面这些“活动课”均具备“实践性”,但其实践方式并未超出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的范围。换句话说,这些“活动课”算不上真正的语文活动课。“实践”是与“认识”相对的一个概念,指人们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感性活动。对数、理、化等学科来说,学科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认识过程,即通过接受方式,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而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虽然也要学习间接经验,但主要是培养言语实践能力。听、说、读、写是一种技能,“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叶圣陶语)。故“实践性”是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活动课的共性。二者在实践方式上有区别:

    第一,二者对象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围绕教材进行。活动课中的“实践”要解决的是课本以外的听、说、读、写问题。

    第二,二者难度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过程是间断的,任务是单一的,且有教师指导;而活动课中的实践过程是连续的,任务是综合的,实践中的问题基本上由学生独立解决。为发挥语文活动课的特有功能,设计语文活动课时应体现这种“区别”。

第4篇

我校紧紧将“两园”基地实践作为校本德育课程,大力组织开展农耕实践活动。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每周二、五的中午各班组织开展农耕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基地开展翻地、种植、管护、浇水、施肥、除虫、收获等各种农耕劳动,让学生认识各种农作物、各色蔬菜、水果的生长等,学习各种农业劳动,让学生出力流汗,锻炼身体和意志,让学生懂得劳作的辛苦,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和感恩。我们还利用每两周一节的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基地实践活动,结合教材要求,大力进行基地农耕实践,在基地活动中,学生动眼、动手又动脑,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综合实践课教学效果很好,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我校围绕“两园”基地的校本德育课程建设,切合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既降低了教育成本,又实现了教育便利,同时又备受学生的喜爱,这样一来,课时、教材、师资均可顺利落实解决,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眼界,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勤劳上进、关爱他人的品质,激发了学生自主、协作、创新的热情。

二、立足于学生特点,建设“真真好少年”校本课程

“真真”是学校“好少年”的形象标识,是一个文明、健康、进取的美丽天使,是学校的一个育人目标,是全体学生成长的追求目标,“真真好少年”是我校一个着力建设的德育品牌。针对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如小学生的好奇喜胜、好动喜赛、好孩子定向等特点,我校立足于学生特点,贴近学生实际,大力建设“真真”校本德育课程。一是构建“真真小当家”校本课程。我校依据小学生好奇喜胜的心理特点,依托少先队组织,大力开展以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三自”德育模式为特色的活动,大力构建“真真小当家”校本德育课程,并作为一项深化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常规内容,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课程在培育“真真好少年”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构建“真真英雄会”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好动喜赛的特点,我校构建“真真英雄会”校本德育课程,设置了25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个性竞赛项目,通过“真真英雄会”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好学上进的动力,营造了校园你追我赶的喜人氛围。三是构建“真真在飞翔”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好孩子定向”的心理特点,我校结合雏鹰小队活动,设置了“真真好少年”的学习、科技、健体、文艺、友爱五个大大的奖章,构建“真真在飞翔”校本德育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三、立足于社区人文,建设乡土校本课程

我校所处位置优越,周边德育资源丰富,依托这些活动便利、触手可及的优质社区人文资源,我校大力进行德育课程改革,构建了乡土校本德育课程。一是依托香山景区,建设香山文化校本课程。我校紧紧围绕香山景区,大力开展香山文化的传承弘扬教育。开展春、秋游香山活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香山的美丽,倾听香山的美丽传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适时开展香山美丽传说的故事比赛、香山手抄报、中队板报、摄影等比赛活动,掀起校园香山文化学习、了解、传承的热潮,极大地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二是依托香山陵,建设红色教育校本课程。我校依托香山陵这个红色圣地,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每年都会举行清明祭扫革命烈士活动,深情缅怀革命先烈,接受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净化。同时开展了追寻香山陵革命烈士足迹的活动,让学生收集家乡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开展征文、演讲等比赛,让学生受到红色教育。学校还编写《香山陵革命烈士故事集》的红色教材,让红色教育深入学生心灵,内化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激情。三是依托长江村,建设新农村校本课程。我校紧密运用长江村这一乡土教材,建设校本德育课程。组织学生赴长江村,参观村史馆,激发学生对党的敬爱之情;走进长江村的工业区、社区老年活动室等地,深入了解长江村的社情民意,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爱之情;学校组织的小记者进行参观采访,并用他们拍的照片举办图片展览,让学生观看,展望美好的未来。丰富的校本德育课程,为真真好少年的良好习惯培养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走出了一条校本德育课程的新路,取得了育人新成效。今后我们将不懈探索,开拓创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丰富的校本课程中。

参考文献:

第5篇

本文拟就语文活动课的本质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语文活动课中的“活动”

“活动”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且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何谓“活动”?认为,活动是人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其基本形式是实际的感性的活动,即变革自然、改造社会的外部实践活动,然后是其他形式的活动,如内部意识的、思想的活动等。主动与能动是活动的特征。活动既指具体的行为,又指抽象的行为;既指外部的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也指人的内部的心理过程。具体到教学领域,活动指在教育情境中学生认识世界与发展自身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吸收间接经验的活动,二是取得直接经验的活动。活动课中的“活动”指的是后者。活动课程最初是作为学科课程的替代物提出来的。其创立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认为传统的分科教学忽视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也割裂了儿童生活与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口号,主张“从做中学”,并进行教育实验,试图用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取代学科课程。在课程发展史上,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由于矫枉过正,犯了“有我无你”的错误,改革没有成功。但其理论对各国课程编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人们发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非冰炭难容。学科课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积累的大量知识,活动课程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实现两类课程的优势互补,是我国新的课程计划设计的基本思路。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关于活动课的基本特征,人们已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这就是“四性”。趣味性:活动设计以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为主要依据,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性:活动课涉及多种知识技能,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实践性:注重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知识技能的运用,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自主性:活动目标、内容及形式的确定,符合学生的意愿,活动过程主要由学生组织,教师扮演顾问和协助者的角色。很明显,活动课是一种与传统学科课程相对的新型课程。其基本特征的抽象与概括,是以学科课程为参照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活动课中的“活动”有着特定的含义(“活动”的狭义):它不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片为主要媒介的接受性、传承性活动,而是指变革现实的操作性活动。按照这一认识来考察当前的语文活动课,我们会发现其中许多不具备“活动”的特点。下面是几则摘自报刊的起示范作用的实例。修改病句。发给学生有病句的试题,学生当“医生”修改病句,对了给予奖励。唱读结合。教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师生齐唱《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温故学新。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指导学生回顾《的睡衣》、《温暖》和《一个降落伞包》。填字游戏。设计一些纵横交错的方格,填上一些字,留一些空格,让学生填字组词。……这里仅从“实践性”角度作一简析。乍一看,上面这些“活动课”均具备“实践性”,但其实践方式并未超出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的范围。换句话说,这些“活动课”算不上真正的语文活动课。“实践”是与“认识”相对的一个概念,指人们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感性活动。对数、理、化等学科来说,学科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认识过程,即通过接受方式,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而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虽然也要学习间接经验,但主要是培养言语实践能力。听、说、读、写是一种技能,“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叶圣陶语)。故“实践性”是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活动课的共性。二者在实践方式上有区别:转贴于

第一,二者对象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围绕教材进行。活动课中的“实践”要解决的是课本以外的听、说、读、写问题。

第二,二者难度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过程是间断的,任务是单一的,且有教师指导;而活动课中的实践过程是连续的,任务是综合的,实践中的问题基本上由学生独立解决。为发挥语文活动课的特有功能,设计语文活动课时应体现这种“区别”。

二、语文活动课中的“语文”在“活动课”前面加上“语文”一词来限定,旨在将语文活动课和其他科的活动课区别开来。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活动课中的“语文”特色不够鲜明。这与传统语文学科课程教学长期找不准自己的立足点颇为相似。究其原因,语文本身的综合性和基础工具性给语文活动课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带来了困难。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科和其他学科本来就不在同一层次上。不管哪一个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但并非有听、说、读、写活动的课都是语文课。除语文外,所有科目只是借助听、说、读、写活动来完成自身的任务,并不以学习语言为目标。语文单独设科时便给它规定了特有任务:这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能力及习惯。作为语文学科课程的搭档,语文活动课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这一任务。与上文所说的语文活动课的“学科化”相反,当前语文活动课的“非语文化”现象也较突出。虽然符合“活动”的特征,但活动设计主观上或客观上偏离了目标。例一,带学生参观烈士事迹展览,回校让学生写感想。例二,指导学生用彩纸拼图案,然后说说图案是什么意思。例三,组织学生进行种、养活动,然后让学生说说种养经过和收获。上面的活动课都有说或写的活动,但如果从计划到实施缺乏语文训练意识,很可能上成思品课、美术课和自然课。这种情况时有所见。那么,在语文活动课中怎样突出“语文”特性呢?这就需要抓住“言语交际性”这一重点。学科课程教学主要根据教材来指导学生练习言语交际;语文活动课应提高要求,引导学生通过言语交际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使言语活动产生社会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言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言语习惯。这样定位,既体现了与最初的活动课的渊源关系,又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第6篇

    本文拟分析的一句名言的情况:当你拥有的唯一工具是一把锤子,所有问题开始像钉子。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解释和分析主题,分析了“锤子”我们是知道的方法,并讨论如何解决这类似于用在知道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适当的方式“钉子”的问题。

    Topic:“When the only tool you have is a hammer, all problems begin to resemble nails” how might this apply to ways of knowing, as tools, in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Solve problems with suitable ways of knowing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tends to analyze the case of a famous saying: When the only tool you have is a hammer, all problems begin to resemble nails. In this article, we explain and analyze the topic, analyze the “hammer” we have that is the way of knowing, and discuss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which resemble the “nails” using suitable ways of knowing in the process of pursue knowledge. Firstly, The definitions of The basic ways of knowing are provided. Then, It is indicated that how to solve problems with suitable ways of knowing.

第7篇

关键词:农科院系;毕业论文;培养计划;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030-03

在本科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检验,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办学质量的体现[1]。因此,尽管毕业论文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2-3],如:时间安排不合理、选题创新性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指导不够到位、场地、经费严重不足、论文质量下滑[4-6]等等,也不宜废除[7],只能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大幅度改革,完善方案,科学的解决存在问题,才能不断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农科专业受专业特点和研究对象的影响,试验周期长、实践计划安排难度大,费用高见效较慢,不同课题(如小麦、玉米、棉花、中药材、果树、花卉和各类蔬菜)难以在同一时段实施,加之实习经费及实习场地的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农科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实施过程和论文质量评价等方面分析了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简述了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在这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为进一步完善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建立论文质量保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整本科教学计划中关于毕业论文的安排及思考

原教学计划中毕业论文多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主要考虑到所有的专业课第七学期才能学完,学过专业课后,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指导,掌握了基本实验方法,才有可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实验,这种安排从理论上讲也比较合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实验周期较长的问题,只好把与种植有关的毕业论文提前一学期开题,其他专业或室内实验仍在第八学期进行。第八学期学生就业压力远大于毕业压力,学生认为论文可以将就而就业不能将就[8],所以论文质量下滑在所难免。

在当今新的社会大环境下,要想保证论文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就要对现存管理及教学环节进行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学环节的体制改革,合理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将毕业论文环节渗透到专业教学实践中去。按照这种思路,在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农科学院将所有专业课在第六学期全部结束,第七学期安排综合实习或科研训练,第八学期做毕业论文。这样安排学生可以从第六学期暑假开始选择留校或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一来拉长了论文实验时间,同时给学生留下考研复习与联系就业较大的时间自主空间,从根本上避免了考研与实习、实习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冲突,确保理论教学质量和毕业论文的时间。

二、完善本科毕业论文实施方案

新的本科毕业论文实施方案,是从第六学期开始,经师生双向选择选定导师,第六学期3月开题,第六学期4月至第八学期实施,根据课题类型及作物种类,师生自定实验开始时间和进度,第八学期3月统一中检(实验基本完成为中检合格),第八学期6月初答辩。这样的实施方案比较切合农业类专业特点,照顾到各种实验的差异性,便于适时开展研究。部分室内分析任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考研面试或就业灵活安排在第七学期寒假或第八学期初进行。第八学期毕业论文工作以补充实验、资料整理和撰写论文为主,时间足以保证。这样的安排,在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上,较好兼顾了毕业生的考研和就业。

三、强化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

1.成立论文题目审查小组。从多年来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情况看,开题一直是最不受重视的教学环节,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开题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影响不大[9],以致使有些论文题目太大或太小或缺乏研究价值等严重问题。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以学科为单位,以系主任为领导,成立3~5人的毕业论文题目审查小组,负责本学科论文题目审查工作,审查不合格的要求改题或换题,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题目的“大、小、难、易、空、旧”问题再度发生,确保论文题目的科学、合理,使毕业论文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