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图书馆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2-12-26 14:38:28

序论:在您撰写图书馆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图书馆管理论文

第1篇

一、知识管理的产生

工业经济的高度发展,出现了以科技为生产力的知识经济。它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经济模式的转变引起了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化,知识作为生产资源进入生产中而使之成为资本确立下来。世界银行副行长瑞斯查德认为,“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汇率更重要的经济因素”[1],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是知识管理出现的直接动因。

信息技术大大改进了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手段,扩大了信息获取的范围,并使信息交流以更为高效的方式进行。这一切都为知识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知识管理的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知识管理是基于知识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提出来的,虽然人们对知识管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2],但从各种不同中的表述中,我们发现:知识管理就是组织间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一系列的过程。它是在组织心理学、图书情报学、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边缘科学,目的就是在达到目标和完成任务时最充分地利用知识的成果。知识管理力求在知识创新与知识利用方面来服务于实际工作,也就是说,它是一门从一个组织的知识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艺术。

目前,美国高等院校已经接受了知识管理这一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工作之中,目的就是为教学、科研提供最新的学术知识。

高校与高校图书馆人员通过教学、科研和服务活动把信息资源转换成读者需要的信息场所,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信息在工作人员的头脑里产生了显性的或隐性的知识积累。如何将这些集中于一个人或一个过程中的信息与知识被多功能的集体所拥有,通过知识中介,促进知识创新,形成智慧,从而增强组织竞争力,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高校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便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根据知识管理的特点,我们可以将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创建知识库、改进知识检索、改善知识环境、管理知识资产。

(一)知识库建设

就高校图书馆而言,知识管理首先得创建知识库,而创建知识库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体现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在馆员的中介作用下,能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需要的院系领导,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

我们知道,大多数一体化的图书馆系统包含有一个提供有关图书馆运作与读者活动信息的部分。这类信息可以被用来创造显性的组织知识,用来说明服务,引导运作,或衡量目标的实现。例如,当这些专题数据被加到原有数据库时,专题数据库就产生了。这些资料加上流通与网上评论就可以为潜在的读者提供传播信息的提示。以上情况说明,作为一体化图书馆系统日常搜集信息,可以被用来创造信息、共享信息,以改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通过现有资料创造知识,就会增加一体化图书馆系统的价值。同时,外部的知识库也可以用来达到组织目标。几年前,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的老师在发表学术著作时选择了质量为上、而非数量为上的标准,通过图书馆信息来决定他们将在哪一种期刊上发表他们的论文。近年来,清华大学图书馆在理论与研究知识库的创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数字化网络参考服务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二)知识检索

在创建知识库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还必须改进知识检索。知识检索是用来改进、检索和传递组织知识的,它往往是通过创造专家网络来实现的。这个网络是由个人与他们需要的专家组成,进而构建一个有共同兴趣的集合体。一种方法是由来自几个高校的各方面的专家组成网络,他们在一起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另一种方法是创造黄页。按照专家各自不同的特长,分成几类。除此之外,组织内部交叉培训,或与其他部门互相交换也是必要的。

美国的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已经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图书馆来改进目前图书馆的服务,以加强知识传递。虚拟图书馆强调服务的主动性。比如有选择的信息流通与有选择的文献传递。另外,研究咨询人员也会把研究团队的知识与虚拟图书馆的知识结合起来,以确认有用的研究信息,并把研究信息直接传递给读者。

技术创新能改进知识过程。如英国石化成功运用电视会议,减轻维修人员的体力,提高维修效率。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图书馆早在1990年的组织活动中即把E-mail当作一项战略资源来对待,结果使他们的组织效率大大提高。[3]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检索时效性要求高,针对性强。如果不能即时地根据用户所需输出知识,那么,不仅会让创建的知识库失去价值,浪费资源,而且将会给教学、科研乃至领导决策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多角度的检索点,使之具有全文检索、分类检索、主题检索、实时数据更新等功能的检索系统。以高校图书馆网站为门户站点,把分布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各种数字资料进行分类、索引、管理、应用,为各类用户提供搜索、浏览、下载、运行等应用服务。[4]

(三)改善知识环境

创建知识库、构建强大的知识检索系统之后,还必须改善知识环境。馆员主要是创造一个能够促进知识创新与传递的环境。如果图书馆工作人员拥有的关于读者的默契知识能够被系统中的工作人员所分享,那么就会出现更有效的图书馆主页。为了创造一个能够支持这种知识的环境,管理人员必须在员工之间创造有效的联系方式,必须能够提供信息资源。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是改进知识环境的一个好例子。它除了向其他数字信息资源提供一体化图书馆系统的有效链接外,还支持数字信息、出版项目在为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和整个组织传递文件的过程中提供接口。无论是图书馆还是电子出版项目都在这种合作性环境中受益。同时,图书馆还可额外获取内在价值很高的信息源。[5]

(四)管理知识资产

我国大部分图书馆每年都对它们的知识资源进行内部审计,但在审计的时候,只是简单地登记物质财产和容易数量化的活动,而对它们的知识财产获得的最大回报,却没有审计过。对于如何评估工作人员头脑中的知识,如何评估存在于他们活动过程中及产品中的知识价值,如何评估它们通过电子方式获取的与日俱增的信息却没有认真考虑过。相反,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知识资产的管理。如日本Kao公司和夏普公司就开创了一条创造与利用组织知识的途径。[2]这两个公司都定期地为员工提供创新的机会,讨论资源重新配置,然后迅速在全公司范围内决策。

三、结语

第2篇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作为医院医护人员信息服务机构的医院图书馆,要更好地履行其职责并发挥好医学知识导航和医学信息服务的功能,就必须实现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从传统环境到网络环境的转变,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网络化时代,信息环境的社会化和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作为医院有机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医院图书馆要更好地履行其为医护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必须实现从传统环境到网络环境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转变,并在网络化浪潮下求得发展和进步。

1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以及数字卫星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网络通讯科技飞速发展,网络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需求的产物和医院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履行其服务医护人员的天职。故要实现对医护人员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和社会化,有必要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医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1.1传统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弊端

传统环境下医院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是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它的服务必然是围绕提供以纸质文献展开,深受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严重影响医院图书馆为医护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质量。时间的限制是指在同一时间范围内,医院图书馆有限数量的纸质文献只能提供给有限数量的医院医护人员使用;空间的限制是指需要借阅医院图书馆纸质文献的医院医护人员必须到馆才能实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医护人员的信息需求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既不利于医院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传播,也不利于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的有效实现和加强医院图书馆在医院有机体内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1.2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优势

网络环境下的医院图书馆为医院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环境。医院图书馆的服务以因特网、中华医学网等综合、专门网络网站为载体和基础,通过Google、Yahoo、百度(Baidu)等网络信息搜索引擎能够为医院医护人员提供一个全方位的网络信息资源服务,能够有效及时地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的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同一时间范围内,同一信息资源可以近乎无限数量地提供给医院医护人员使用,医护人员只要通过网络端口就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地获取医院图书馆提供的网络信息资源。此外,部分医院图书馆还可通过协议的形式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在开放和提供自建数据库的基础上获得和使用协议医院图书馆的数字馆藏信息资源,避免造成数据库的重复建设和浪费,这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已有尝试,医院图书馆可以借鉴,尤以中医院图书馆更为合适。

2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可行性

2.1实现信息通讯技术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国家宏观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传播网络和共建共享系统不论在硬件或是软件方面都有其发展的良好空间和氛围。医院图书馆实现从传统环境到信息网络环境资源建设的转变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一转变,无疑是成熟的,当今社会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日新月异,承载技术的硬件也不断地更新升级,医院图书馆实现从传统环境到信息网络环境资源建设的转变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和保障性。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政府在财政上有能力支持医院图书馆实现转变,有考虑支持转变的决心和实际议事日程安排,医院在自身的建设过程中也将医院图书馆纳入医院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体和核心),医院图书馆实现其信息资源建设从传统环境到网络环境的转变有其保障性和科学性。

2.2医院图书馆要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对医院医护人员信息的有效服务,可以建立电子阅览室,连通院内局域网与因特网,配备存储容量大、信息处理能力强的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具备相当运行速度的计算机网络宽带,设置检索性能好的终端入口,在建设过程中遵循一定的事先整体规划。在构建网络环境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建立数据库,数据库的来源分为两类:一是自建数据库,其中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数字化是重要的部分,医院图书馆长期积累的传统介质文献信息资源具有自身专业特色,它们不但是医院图书馆网络化信息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医院的宝贵财富;二是购买数据库,满足医院医护人员对中外文文献的检索要求,比如中文的《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外文的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服务系统FMJS(即《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EMCC)+全文服务系统)等受用户欢迎的医学类专业数据库。医院图书馆在逐步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体系构建。

3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方法

3.1网络医学信息搜索

网络医学信息搜索,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可通过IE浏览器访问万维网(www)服务器模式,在地址栏输入所要访问医学类机构、团体的域名,即可登陆该医学网站,浏览其信息。

可使用Ftp类网络检索工具搜索因特网的Ftp类医学信息资源,还有Gopher类、WAIS类等其他类别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都可用来检索相关医学信息。可使用搜索引擎,如Google、百度(Baidu)、Yahoo、搜狐(Sohu)等,它们其实是专门提供“检索”服务的综合网站,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类目录型检索,即将因特网中的信息资源收集起来按照类型分成不同的目录,再进行层层分类,用户查找所需医学信息时可按其分类一层层地进入,查其所需;另一类是基于关键词的检索,用户输入合乎逻辑组合方式的医学关键词(Keyword),搜索引擎根据关键词寻找资源的地址,再以一定的规则反馈给用户与此医学关键词信息相关的网址及其超文本链接,用户通过链接即可找到需要的医学信息。这些是综合性的网络信息搜索引擎,还有一类就是专门的医学搜索引擎,由于是专门的医学类引擎,能够进行深度标引,比综合类搜索引擎更易于广大医护人员使用,可以更有效地搜索到所需的医学类信息。

3.2网络医学信息过滤

医院图书馆在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对网上医学信息进行过滤。网络医学信息内容庞杂,信息的未经严格的审查,其可靠性是广大医护人员最为关注的,因此医院图书馆必须对网络医学信息进行过滤,精心组织后提供给医护人员,可通过编制专门软件或在网络医学信息采集程序中添加信息过滤功能来过滤网上医学信息。网络医学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及科研工作者利用这些医学信息学习和科研活动的成败,医护工作不同于其他行业,其服务对象是病患者,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利用网络医学信息时对其真实性的要求极其重要,因此医院图书馆对网络医学信息的过滤显得异常重要,务必确保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3.3网络医学信息评价

网络信息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按照评价主体不同可划分为用户评价法、第三方评价法和网络计量法。①用户评价法是指由相关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专业机构向用户提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由用户根据其自身特定的信息需求选择符合其需要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②第三方评价法是指由相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者和网络信息用户而言的第三方根据特定的信息需求制定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体系,按照一定的评价程序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③网络计量法是通过专门的网络技术对网站点击率、访问量及链接情况进行统计从而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一种方法。上述的信息评价法同样适用于医学类网络信息资源,其中的用户指的是医院的医护人员。按照评价指标体系不同可划分为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综合评价法和评价性元数据法。①定性评价法是指在一定的评价标准基础之上以用户评价与专家评议相结合对网络信息资源质量优劣所做的评估。②定量评价法是指利用网上信息评估工具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数量分析以评价优劣。③综合评价法是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比如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萨蒂(ThomasL.Saa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④评价性元数据法是指以元数据为基础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认证的一个过程。这类网络信息评价体系也可适用于医学类网上信息资源,值得借鉴。

3.4网络医学信息分析

网络医学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医院图书馆在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对网络医学信息进行分析,分析的指导思想应是满足广大医护用户的信息需求,要以医护人员的需求作为医学信息分析的尺度,以提供医护人员满意的医学信息服务为建设目标。有需求才有服务,需求决定服务,假如医院图书馆提供的信息不是医护人员需要的,提供的服务满足不了医护人员的信息需求,这种服务则是无效的,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医院图书馆则失去其为医护人员提供医学知识导航、医学信息服务的基本功能,在社会各类医学信息服务机构(如各类医学专题数据库提供商、专利数据库服务商等)不断涌现、医学信息服务行业竞争剧烈的今天,无法提供满足医护用户需求服务的医院图书馆很有可能被边缘化,因此医院图书馆提供的医学信息服务应以满足医护用户需求为根本目标,实现网络医学信息的有效分析,由满足医护人员信息需求的服务决定网络医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即建立“需求决定服务、服务决定资源”的医院图书馆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建设良好模式。

目前国内相当部分的大型医院图书馆在建设网络医学信息资源时未能以此为标准,而是有多少经费,建设多少网络医学信息资源,提供与此相应的医学信息服务,对于这种服务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医护人员的信息需求则未予以充分的思考,甚至没有出于这方面考虑的愿望,以至提供的医学信息服务根本不是医护人员需要的,服务不能满足需求,这种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可以说是无效的。医院图书馆要更好地满足医护人员的信息需求,还应使其提供的医学信息服务个性化,广大医护人员因其不同的专业和研究领域,知识层次和架构也不尽相同,对医学信息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图书馆应尽量满足医护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并以此

作为医院网络医学信息分析、资源建设的尺度之一。

3.5网络医学信息组织

医院图书馆通过网络医学信息搜索,可以找到需要的医学类信息,进而下载,但有些动态医学信息网上未组织,医院图书馆则须完成这项工作,医院图书馆组织网络医学信息资源时要有完善的组织体系、合理的组织方法、有效的组织框架,才能实现有序的医学信息组织。

参考文献

[1]谭全国.论图书馆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J].医学情报工作,2001,22(4):40-42.

[2]刘文清,尹哲.高校图书馆虚拟馆藏建设探讨[J].现代情报,2003,23(4):l1-12.

[3]付立宏.网络环境中图书馆的观念创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20.

[4]何茵.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中国医院,2006,(5):29-30.

[5]华危持,奚淑英.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变革[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1,10(2):25-26.

[6]张炳常.试论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5,25(2):56-57.

[7]郭继红.论网络环境下虚拟馆藏的建设[J].图书馆,2003,(3):48-50.

[8]康忠民,阮礼秀.高校学科导航库建设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5,25(4):217-218.

[9]盂连生,惠瑶.中国数字参考咨询发展概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l-4.

[10]符沼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4,48(4):11-12.

[11]马越.论数字馆藏服务绩效监控系统的建设[J].图书情报知识,2006,(5):15-18.

第3篇

1.图书质量存在问题

许多图书管理人员只重视对图书数量的收集,从而忽略了对图书质量的要求,没有认识到图书馆书籍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主要价值。再加上图书馆的书籍种类比较多,并且比较分散,还有一历史比较久远的书籍,因此,造成艺校图书馆里的很多书并没有使用价值,为学生的阅读和查找资料带来一定的困难,不易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2.获取的信息较为封闭

艺校图书馆的书籍主要对学校广大师生开放,不同于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源都是有限的上架图书,服务模式比较单一,且图书馆里的书籍资源只是广大资源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如同“沧海一粟”,使得师生获取图书太过于封闭化,把从图书馆获取知识作为唯一的渠道,易造成艺校师生的思维过于僵化。知识在不断地更新,仅仅依靠图书馆里的信息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3.网络信息传播带来一定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艺校也开始注重建设“数字图书馆”,把丰富网络资源和管理建设信息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图书馆的网络化虽然为艺校师生查找信息资源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信用和安全方面的问题,给艺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化建设带来了许多不便。

二、艺校现代图书馆的有效管理路径

艺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必须正确认识艺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途径,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人才的培养,构建良好的精神文明。

1.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就是指要始终以人为中心,不断地完善有效的激励制度和竞争机制,指导馆员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让读者能够公平、公正、方便、自由地在图书管理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让学生都能真正地享受这种理念的平等公正的服务,为大家在查阅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方便。

2.注重加强图书馆人员的素质

提高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不断加强对馆员素质的培养,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人员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培训,让他们掌握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3.加强对艺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

由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已经由传统的文献资源转化为传统文献资源和网络资源两个部分。努力实现图书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规范化,适度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订购一些电子图书、期刊以供学生使用,并且也需要开发网上资源,建立专门的指导信息资源库,构建一个虚拟的网络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最新的、准确的、快速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同时也要避免网络化资源带来的一些安全问题。

4.注重加强学生的需求与藏书结构相一致

要重视广大学生的阅读偏好,不能盲目地迎合学生的阅读兴趣,过多地订购一些娱乐性和庸俗的期刊和杂志,也不能根据特别的征订者的阅读偏好征订,或是偏重征订专业学术性较强的期刊,而应该根据艺校广大读者的阅读爱好征订,提高他们对图书阅读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图书中的信息资源,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第4篇

(一)开展围绕学院工作重点为主题的活动学院每年都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图书馆每年都根据学院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工作。如学院迎接国家评估专家组检查,其中一项内容是专家到图书馆现场进行检查。因此我们以评估检查为契机,提前进行规划和部署,将检查应达到的标准为目标,进行认真研究,确定阶段性的工作任务。为了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提出工作要求和口号。图书馆曾开展了以“奋战三十天,打好攻坚战,全馆齐努力,评建做贡献”为口号的活动。具体的工作内容,如图书馆一楼的旧书、过刊、报纸在搬入新馆后其类别呈混放状态,不能达到评估要求,应对这些图书进行重新分类、排架,整理难度极大,而且任务繁重,许多同志有畏难情绪。图书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明确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人。为了使这项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还召开图书馆动员大会,指出大家都应为学院评估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由于工作强度大,大家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有的同志手术后未休一天假坚持工作,有的得了重感冒也不休息,有的馆员的孩子参加高考、中考,他们也积极抢任务,有许多感人的事迹至今令人难以忘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完成图书整理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迎评做了较好的前期准备。实现了“奋战三十天,打好攻坚战,全馆齐努力,评建做贡献”的预期目标。

(二)开展以岗位练兵为主题的活动当前职工工资都和本人职称挂钩,因此每位同志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职称晋升,注意研究晋相应职称的标准,每个人都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一个目标,一旦达到,就会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出现对自己放松要求,对业务钻研出现懒惰的心理,因此就失去了在业务学习上前进的动力。馆员晋职称的阶段,业务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和读者服务的日常工作有些条件联系不是很紧密。如何调动馆员对业务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水平,是图书馆面临的普遍问题。每位馆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高效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是馆员都应努力做到的。如何做到高效,我们采取岗位练兵的形式,强化馆员岗位技能。要求馆员对自己管理的图书要做到心中有数,哪类书放在哪个架子上应了然于胸。图书外借进行岗位练兵的方式,就是根据图书馆工作情况,不定期进行岗位考核,确定时间和地点,把参加考核人员聚到一起,制出考核表格,烘托考核气氛。考核时随机指定几本图书,让其到书架上查找,记录查找时间,看其查找的速度。不同专业的读者来馆借书,馆员要能指明图书在哪个架子上,哪类图书在哪排书架上要如数家珍,让其他馆员扮演不同专业的读者,对参与考核者进行咨询,看其回答的准确率,给出考核分数。这种不定期岗位考核的方式,推动了馆员岗位练兵的自觉性。

(三)开展以体育锻炼为主题的活动图书馆日常工作比较沉闷,天天与书打交道,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馆员对参与活动缺乏热情,久而久之,图书馆这个集体就缺乏活力,馆员身体素质也得不到增强。为了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培养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图书馆根据有很多同志由于离家远中午不能回家的情况,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组织开展了打羽毛球活动,并请教练帮助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大家打羽毛球的兴趣,有的馆员甚至双休日都相约来馆锻炼,因此馆员的身体素质普遍得到提高。由于馆员爱好不同,喜欢的运动方式各不相同,为调动每位同志参与活动的热情,我们同时组织了跳绳比赛和乒乓球练习。在跳绳活动中,为提高活动的趣味性,我们用秒表计时,查每个人每分钟跳的次数,以测其速度,同时测每个人连续跳的次数,以检验每个人的体力和耐力。由于跳绳运动几乎人人都会,经过锻炼后水平也会很快提高,因此大家热情很高,都能参与其中,不仅和他人比,还能看到自己水平的提高和耐力的增强,体验到跳绳这项活动的快乐。乒乓球练习由于要求技巧,刚开始只是打打练习球,但通过训练之后,有些馆员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增加了活动的主动性。

(四)开展以演唱馆歌为主题的活动为了营造图书馆文化氛围,提升馆员的职业骄傲,我们创作了图书馆馆歌。图书馆馆歌作为一种较为规范的文化形式,可以在图书馆较为正式的活动中演唱,这会使活动显得非常正式庄重,同时具有规范大家行为的作用。馆员演唱馆歌可以从中得到愉悦,受到启发,得到激励,会进一步产生图书馆归属感,从而内化为职业骄傲。当馆歌制作完成后,馆员们听后很兴奋,都说我们自己要正式在演唱会上演唱这首歌曲,在学院元旦文艺演出中,图书馆挑选了10名合唱队员,在演出现场,10位馆员身着崭新的馆服,精神饱满,嗓音甜美,表情富有感染力,加之歌曲旋律优美,演唱达到较高的水准,赢得了全体观众的阵阵掌声,受到学院领导和教职工的一致好评。演出后就连专业人员都赞不绝口,通过馆歌演唱较好地展现了图书馆员的精神风貌,提高了全体馆员的集体荣誉感。在演出现场我们进行了录相,把馆歌演唱时的精彩瞬间永久地保存了下来,学院电教中心还为馆歌制作了视频,在馆歌视频中放进了所有馆员的工作照片,以图书馆优雅的阅览环境作背景,因此受到所有馆员的喜爱。馆歌视频上传到图书馆网站,受到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馆歌歌谱也被收录在《中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大全》上,扩大了我馆在图书馆界的影响。

二、管理者要掌握和运用好两个原则

(一)任务均衡原则馆领导或部主任在给馆员布置工作任务时,要大体掌握任务的均衡,在进行同种任务分配时,尽量使要求完成的任务数量相等。比如集中进行过刊装订、期刊整理、图书录入等可以量化的工作时,为使责任清楚,增强公平感,分配任务时,尽量平均分配。这样做可以使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杜绝责任不清,相互推诿,工作拖拉。任务均衡原则的使用,主要是为加快完成任务的速度,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或者是因为任务不清容易产生矛盾的情况下使用。如果在一个群体中,大家都争先恐后,谁干多干少,大家感到无所谓,都没有什么怨言,也就没有必要做过细的分工。但作为管理者应做到心中有数,保护那些在工作中一贯任劳任怨的馆员的积极性。

第5篇

1.1参与图书流通工作图书馆与读者接触较为频繁的一项工作就是图书的流通工作。图书馆馆藏量庞大,涉及的内容广泛,图书馆根据书籍的内容和形式做大致的分类,比如小说类,实用百科类、基础知识类、实践应用类、期刊类等书库。图书流通工作是图书馆的一线工作岗位,每天接待的读者数量相对是稳定的,上下浮动不大,但是一般的图书馆在这一岗位上安排的人员是有限的,一般也就两到三个人左右,且的借还书时间相对集中在节假日,此时图书馆人流相对集中,特别是一些上班族会在周六日的时间带着孩子来图书馆借阅书籍,培养孩子从小看书的好习惯,孩子多了难免会喧闹,仅靠有限的管理工作人员无暇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维持好图书馆安静的秩序,因此急需在节假日有外援的协助。另外,许多的读者在借阅过程不愿意使用代书板,图书乱架错架的现象常有发生,且读者将书从书架上去下后,留下空位导致图书东倒西歪,参差不齐,颇不美观等等。这些行为无疑是给其他读者找书带来了麻烦,同时也增加了馆员的工作负担,影响了书库的建设工作。因此,让读者协会的成员参与到图书馆图书流通的工作中,由其协助管理人员整理书架,检查图书的清还情况,将读者归还的图书及时分类上架,从而提高图书流通工作的效率。基于此,也就要求对于这些协会成员进行基本的图书馆管理技能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图书分类排架的规律以及修补和装订破损图书的方法。

1.2参与期刊阅览室管理工作现代图书馆内通常除了普通的书籍之外,借阅量最大的就是各种期刊杂志,期刊杂志的读者流量多,由于图书馆所定报刊年年增加,一般阅览室仅会安排一两个管理人员,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吸收读者协会的成员参与阅览室的管理工作,值班的成员除了做好正常的管理工作外,也可以负责签到、排序和整理归类书架上过期书刊、装订成册以及清洁等细碎繁琐的工作,帮助馆员承担一部分的管理工作,提高期刊部管理的效率。

1.3参与图书采编工作作为图书馆的中枢部门,采编部负责图书的采购、分类编目等一系列图书上架前的加工工作。为了进一步充实馆藏资源,采编部的每年购进和要加工的新书数量都在不断地的增长,且有时还要承担一些上级指派下来的图书加工任务,采编部工作量之繁重可见一斑。让读者协会的成员参与到图书的采编工作中,协助馆员做图书上架前的加工工作,如验收图书、盖馆藏章、贴条形码、磁条、色标等,帮助加速图书的加工速度,使新书尽快上架与读者见面。

1.4参与电子阅览室工作现代图书馆除了设置常规的纸质版的借阅室之外,通常还配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开放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8点到晚上6点左右,一般在周六、周日都是正常开放的。电子阅览室一般都是读者最为集中、人员流动最大的地方,在这里读者仅通过网络就可以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文献和信息资源,所以电子阅览室很受读者的欢迎,同时也很容易人员爆满。在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由读者协会的成员参与电子阅览室的管理,由工作人员从旁指导,负责开关机工作、巡视工作,保护设别安全,解答读者的疑问,以及室内清洁工作,确保读者有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

2结语

第6篇

图书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阅览人次某个时间段的统计,还可以实现对阅览人才日统计、周统计、月统计等,有利于期刊部门相关研究者对读者到馆时间规律性的研究。不仅如此,该系统还能够按照读者系别进行统计,不同系别读者的期刊阅览次数一览无余,期刊部可以参考这个统计结果对阅览次数比较少的院系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调整期刊种类、加强宣传等,进而不断增加这些院系学生的阅读量。此外,该系统还能够统计期刊被借阅和复印的频率,及时地把出现的问题解决掉,有助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利用该系统还可以对读者开展宣传、辅助和引导工作,比如针对根据读者以往借阅书籍的目录,分析其阅读兴趣,有针对性地推荐给读者相应的书籍、文献等,如此不仅有助于期刊的订阅和采购,还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当前是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与时俱进,很多图书馆纷纷开始采用计算机处理图书管理的各项工作,比如编目、分类、记录、借阅等,应运而生的还有各种图书管理软件,未来计算机在处理图书管理各项工作的比重将逐步加大。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在图书管理行业地位的不断提升,图书资料数字化是未来趋势,而网络是图书资料数字化信息的载体,也是数字化图书信息传播的有效工具。准备和提供统一格式的信息,使各种统计工作简化,使信息成本最低。全面系统地保存大量的信息,并能很快地查询和综合,为组织的决策提出信息支持。及时全面地提供不同要求的、不同细度的信息,以期分析解释现象最快,及时产生正确的控制。利用数学方法和各种模型处理信息,以期预测未来和科学地进行决策。

2RFID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

2.1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分析高珊(沧州市工人文化宫)管理科学RFID应用到图书管理中是未来图书馆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利于图书馆尽快实现现代化建设。有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的图书馆已经开始逐渐向基于条形码识别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软件、条形码识别等多种技术于一身的数字化管理。采用该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但与此同时也使图书馆面临很多的挑战,容易出现图书借阅、归还混乱问题,并且采取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时存在的问题,比如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差、管理和服务水平滞后等问题,没有在转变图书管理方式后得到妥善解决。

2.2RFID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RFID电子标签具有以下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对读者身份进行识别,有助于跟踪和清点图书;二是能够有效保障图书的安全。在图书管理中应用RFID比采取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更加简单、快捷,应用RFID在图书馆中只需要通过单一的操作就可以简单、高效地处理图书馆的相关工作,进而保证图书馆的高效、正常运行。具体来说,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由于大大缩减了图书借阅、归还流程,使得图书馆管理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二是由于网络替代了部分人工劳动,不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优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模式;三是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读者的满意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四是有利于图书资源的清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都在逐步提升,图书馆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读者的服务需求。具体来说,使用RFID图书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影响。图书信息、个人信息、服务信息更加私密、安全、可靠。支持更长时间的图书馆服务时间和开放时间。缩短读者借阅/归还时间,优化图书管理模式。高新科技技术可以带来全新的体念和服务。

3结束语

第7篇

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实行的“刚性管理”

高层管理者对馆员行使绝对权力,将自己和馆员隔离开来,形成二者之间的对立。这样的“北风”管理只能使馆员和管理者之间、馆员和图书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馆员内心缺少温暖、归属感和安全感。这种形成双方对抗的管理方法很难实现人与人内心的亲近与信任,也很难实现组织的整体和谐。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管理者往往以强制执行的口吻下达指令,基层馆员感受不到上层管理者的体恤与关爱而易产生抵触情绪。“刚性管理”容易造成两种局面:一是馆员做事敷衍,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馆员“裹紧大衣”,只求努力保护好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愿为图书馆的事操心费力、出谋划策。试问:这样的图书馆怎么能有发展的后劲?如何适应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又如何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南风法则告诉我们:以柔制胜是管理的王道,温暖胜于严寒。管理者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虽然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因为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已开始实行人性化的“柔性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者在馆员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可见,高校图书馆要想加强馆内上下级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可以从南风法则中汲取智慧。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就长得矮小、单薄,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就是共生效应[2]。事实上,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如英国卡迪文实验室在1901—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共生是指组织所有成员通过某种互利机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共同生存发展。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既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共生系统中的任一成员都因这个系统而获得比单独生存更多的利益,即“1+1>2”的共生效益。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寻求更广泛的协同共生,使自身通过共生系统的支撑而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强调内部合作,而且各馆之间也在尽力推进各种联合服务,地区之间的协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合作并不多。由于高校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普遍偏低,处于边缘化,不受重视,图书馆的作用尚未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此外,图书馆的业绩往往是隐性的,馆员的业绩与师生的业绩无法挂钩,图书馆还是一株单独生长的矮小“植物”。如果图书馆、学科馆员能够进一步嵌入到院系中与教师科研队伍“共生”、嵌入到学生的学习科研实践过程中并与之“共生”,那么图书馆势必会呈现出更加繁盛和强大的生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辛巴杜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3]。然后,辛巴杜把停在布朗克斯区的汽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同样放在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的汽车,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车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被偷走了[3]。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且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那么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3]。久而久之,这些“破窗”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犯罪就会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滋生并逐渐猖獗。我们可以从破窗理论中得到这样的启示: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进一步扩展。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3],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破窗理论折射到图书馆领域,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各个方面遥遥领先,其成功的关键是注重细节、高瞻远瞩。有些图书馆可能一开始的“破窗”不多,但因为没有加以关注并及时修补而导致更多人打破更多的“窗户”,于是“破窗”多于“好窗”变得司空见惯了。例如,有些读者在图书馆大声说话、接听手机就是一个碍眼的“破窗”,这是因为开始时图书馆没有采取有效手段对这种行为进行干预和遏制,以致后来越来越多的读者被这种现象同化。如果图书馆在开始时就对大声说话者以温馨、妥帖的方式加以规劝和制止,那么势必会使读者养成使用图书馆的良好习惯,营造一个安静、有序、温馨的阅读环境。因此,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必须高度警觉,关注那些看起来是偶然、个别、轻微的“过错”和细小矛盾,并及时加以解决,以免更多的问题和矛盾接踵而来。

管理法则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启示

南风法则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高校图书馆要和谐、健康地发展,必须提高管理“温度”,善用“温暖”法则。同时高校图书馆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图书馆对待基层馆员要实行温情管理所谓温情管理,是指图书馆管理者要尊重馆员,理解馆员,爱护馆员,表扬和赞美馆员,亲近和信任馆员,认真倾听馆员的心声,帮助馆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馆员在职继续深造,为馆员搭建更大的展示平台。感人心者,可先乎情。图书馆在以读者为本的同时也要以馆员为本,在刚性管理制度中揉进柔性管理的元素——“人情味”,而且要体恤馆员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并尽力帮助解决,使馆员真正感受到上级管理者给予的关爱和温暖。如此一来,图书馆从上至下的关系是顺畅、和谐的,管理者也可以赢得馆员真心的拥护和工作上的全力支持。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是得到爱和尊重。同样,馆员也希望得到管理者的表扬与赞美,而温情管理恰恰能够满足馆员的深层心理和情感需要,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温情管理能够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如果图书馆实行温情管理、处处关心馆员、事事尊重馆员,那么将最大限度地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如果馆员在工作中倍感舒适和温馨,就会在服务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这种传递给读者,使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建立起更加亲密的互动关系。同时,温情管理能激发馆员的潜能和聪明才智,使馆员敢言敢行,喜欢接受挑战性的工作,并乐于不断创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充沛的工作精力为图书馆做出更大的贡献。温情管理能够增加馆员对图书馆的忠诚度温情管理能够激发潜伏在馆员身上的善性,使馆员心甘情愿地发挥作用,乐于在工作中展现自己,产生良性竞争,增进图书馆内部的相互信任,增加馆员对图书馆的归属感和荣誉感。#p#分页标题#e#

共生效应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启示是:共生共存、和谐发展。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发展,寻求联合共生是一种发展趋势和策略。共同生长、繁荣和发展是共生的目标,高校图书馆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借鉴共生效应理论,开阔眼界,寻找能够共生的对象。谋求与数据库出版商的共生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数据库并非一次性商品,而是需逐年购买并只能拥有使用权的特殊商品,因此数据库出版商和高校图书馆之间不是纯粹的买卖关系,还有合作共生的伙伴关系。没有图书馆的需要和支持,数据库出版商就无法生存;没有数据库出版商的产品质量保障,图书馆无法正常提供服务,建设数字图书馆更是无从谈起[4]。不可否认,数据库出版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图书馆的目标是谋求最低的价格和最佳的性价比,“二者就像行走在平衡木上,供需价格平衡是数据库出版商与图书馆合作共生的关键,这需要相互间的妥协、互让,找到平衡点,从而达成图书馆、数据库出版商、用户三赢之平衡共生状态”[5]。谋求与图书馆联合体的共生CALIS(China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BALIS(Beijing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是图书馆之间共生的两个典型成功案例。CALIS的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其下设文理、工程、农学、医学4个全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华东北、华东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7个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1个东北地区国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为全国高校用户提供最全面、及时的文献保障服务。

BALIS于2007年11月正式启动,下设原文传递、馆际互借、资源协调、培训4个中心,其建设目的是:在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依托成熟的系统平台,充分利用北京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高校间便捷的网络环境,采用集中式门户平台和分布式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北京地区的高校读者提供原文传递服务。这两个图书馆联合体促进了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益,使广大高校师生受益。随着大家对这种共生效应的一致认同,图书馆界将会出现多种形式的“共生”,为图书馆带来蓬勃生机和活力。谋求内部广泛交叉协作——阶段性共生高校图书馆可以鼓励馆员尝试跨部门或跨项目小组的协作。由于馆员的知识结构、技术专长、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科研水平等各不相同,通过协作可以相互学习、切磋,从而相互影响、启发,使思想得以碰撞和激发。如此一来,对于提高馆员的思考深度与广度、提升馆员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与院系的核心科研团队结盟,成为永久性共同发展的有机体。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双翼,相应地,高校各院系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高校图书馆在这种环境下大有可为,应主动寻找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共生共荣的合作伙伴。近年来国外图书馆界已经成功地推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在大学教师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随时提供指导和帮助,缩短了教师查找资料的时间;同时,学科馆员熟悉了科学研究的过程,采取主动方式进行高端信息推送服务,为学校决策者提供情报研究咨询服务,为其制订学校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性信息支持。依据共生效应理论不难发现,影响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各种“共生”问题,如管理者与馆员的共生、馆员与读者的共生、馆员与馆员的共生、图书馆与图书馆的共生、图书馆与院系的共生、图书馆与数据库出版商的共生等。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这些“共生体”的作用,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在可能存在“破窗”的情况下,首先要在大环境中建立一种行为规范;其次,明示其违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再次,在“窗户”被打破的第一时间进行修补,要建立一套危机预警机制和系统,防微杜渐,把危害减到最小。建立人性化的文明服务准则图书馆应给馆员和读者明示:什么样的行为是被肯定和被倡导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妥当、不合理、不受欢迎的。明示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使读者和馆员明确各自的行为准则。图书馆的环境建设与形象塑造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广大读者和馆员的共同努力和积极维护,因此图书馆要建立更加透明、可行的服务规范,约束馆员和读者的行为,从而达到良性促进、激励的目的。细化工作内容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中心,保障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其基本使命。图书馆要树立良好的馆员信息道德,细化各项工作内容,不放过任何“漏洞”或者“破窗”,从小事做起,给予读者正面、积极的引导。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有了“破窗”不要紧,关键是要有发现机制,并及时修复“破窗”。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者和馆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修正并改进服务缺陷。例如,有的图书馆赋予读者管理职责和权利,使其在各个服务环节中找问题,从而促使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赢得广大师生的信赖和支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