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6 20:51:53
序论:在您撰写通用技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记得有一个曾经在国内引起轰动的的中日联合夏令营活动,在活动当中中方的小孩所体现出的生活技能上的缺失,让国人大吃一惊。而同龄的日本小孩却有着较高的生活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本领。鉴于此,很多有识之士当时发出感叹:国家危矣!那些祖国的明天竟然连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会,很难让人相信未来他们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上有很好的表现。而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实际上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小孩大多数都有着“高分低能”的问题,这和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有关。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一味的要求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除此之外什么事情都会帮你安排好,不需要小孩动手。生怕小孩子磕着碰着伤着,或者理直气壮的说不让小孩为这些生活琐事浪费时间。种种行为实际上从小就抹杀了小孩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造成上文所说的“高分低能”,而我们的学校也变成了批量生产如此产品的工厂。通用技术课程教授学生的就是一种设计与技术的理念和实际操作技能,让我们的学生从“高分低能”变身为“高分高能”。但从通用技术课程开设到现在我们并没有看到事情往可喜的方向发展,而是被一贯的思维所同化,成为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的价值观的附属物。而它本身想带来的工业化社会所需要的技术价值观却被淹没不见。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这种不重视主要体现在软件和硬件俩方面。
一、软件方面
首先,我们大部分学校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对技术类课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轻视心理。由于我们长期以来的文化传统中都有“重学轻术”的思想,尽管理论上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实践中,我们还是很难给予技术类课程其应有的地位。特别是在强调应试的高中段教育中,还是有着难以逾越的认识鸿沟,通用技术课改变不了它最终沦为“副课”的命运。要改变这个认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其次,我们缺乏专门的通用技术课师资,很多学校的通用技术课教师都是从物理学科、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甚至化学、生物学科转任过来。从知识、能力方面看,通用技术课程中主要内容如技术设计、技术文化、技术试验、技术产品制作等方面对转任的教师来说也都是崭新的。我们的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以往的那种灌输式教学,而通用技术课最怕的就是这个。通用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而我们的老师总是会担心学生无法做好,希望帮学生把问题都安排好,处理好。就像前面所说的家长一样,怕孩子出问题。殊不知,这些学生迟早都要进入社会,自己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求学阶段,没问题才是大问题。真的碰到困难了,他们都会学着尝试解决问题,这个思想是最重要的,也是贯穿整个通用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中的。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大多数在技术实践上也并没有很多的经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也会习惯性的多讲理论少实践。
最后,对通用技术的考查还没有形成完整、合理的评价体系,考查学生的学业成果主要是通过笔试来实现,这某种程度上也促使学生和老师走进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学生的背、练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二、硬件方面
一、课前――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
1、设计教学情境导入。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时,我拿两款不同的手机走进教室,让学生们来选择并说明理由,学生们兴趣高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顺势引入课题,一下把学生情绪带动起来,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体会到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通过合理地创设情境,不仅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用视频导入。教师可以展示一段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如: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三节“技术的未来”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人工智能”的电影,同学们很认真地看,然后接着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视频中得到什么启示?”进而归纳总结引入未来的技术将走向何处?这样使学生们对学习本节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课堂――培养学生素养,激发学习激情
大家知道,任何课程都有相同的特征:学生如果不愿意学习,教学就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是,一旦这门课程有了考试的支撑,无论多枯燥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我们教师想要达到的要求。而这门课程内容又偏重于技术思想与方法,似乎让人感觉到是一门无聊的课程,如果照本宣科,有可能影响学生对“通用技术”系列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教师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1、注重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
例如,在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对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能力与条件。接下来我指导学生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要求学生针对具体情况详细列出设计要求,考虑得越周到越好。我通过引导学生亲历技术学习过程来落实教学目标,即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技术活动,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生成多个设计方案,并加强了设计中的过程评价。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产生多样化的思维,形成规范的操作行为,实现情感、价值观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2、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信息技术是通用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把信息技术引人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这既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先进的思想和方法,也是学生要学习到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采用这一学习方法,马上就可以降低技能学习的难度,提高了技术学习的效率。从根本改变了通用技术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从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来看,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在两者的整合教学过程中,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通用技术较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如在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中,可以让学生利用WORD或幻灯片的画图工具来绘制图型等;实践活动及研究性报告可以通过文档、幻灯片等工具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实验表明,课程整合后,学生在通用技术等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及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
三、课后――学业评价,促进学习
关键词:通用技术;实践;启发;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16-02
通用技术是新课程改革中在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技术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重点也是难点。作为一门新课程,它不同于其它传统课程,其教学应立足实践,提高学生课堂实践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目前硬件设施匮乏情况下,组织好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活动呢?本人经过多次新课程的培训和五年多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针对落实教学活动这一难题,谈谈个人的理解和做法。
1.认真领会课程标准,全面推行教材中的教学栏目
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①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②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③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④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⑤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理解整个技术设计规律,必须从教材涉及到的一般知识入手,全面推行教材中的教学栏目。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先进网络教学条件,创设好教学情境导入,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探索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例如:(1)《技术与设计1》的第一章讲完,我就布置学生以身边的技术发展为主题、让学生多方收集资料,以手抄报、小论文、辩论赛等多种表现形式对技术知识进行梳理和充实。在学生上交作品中,技术知识内容充实,画面形象生动。学生不仅学会收集资料和组织材料,还发挥个人在版面设计、绘画、制作等多方面的才能,培养学生更加关注自然、人文、社会。并从中精选一部分,在校园内开展学习通用技术手抄报展览活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通用技术内容奠定了基础。(2)如《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课本以陈晨同学设计制作木榔头为例介绍设计的一般过程,如果没有木榔头教具,老师讲解就显得比较枯燥,本人到一位朋友开的木器加工厂,亲自参与设计、加工,做了几个与教材相符的木榔头,拿在课堂上一亮相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找了几位同学做了技术试验。通过创设这一"很技术"的情境作为课的引入,使这节原本"很枯燥"的理论课上得丰富多彩,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讲设计一般过程,内容自然也轻松了许多。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设计一般过程内容的理解,课上还让学生自己设计承重桥梁,其中不少学生作品也不乏新意,在课上互相展示一下学生也挺有成就感。
2.通过设计理念的交流,培养学生语言交流的能力
"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这是形容一些人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一句俗话。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例如,可以让学生举行作品设计交流会、对某个技术产品的使用情况和制作思路进行介绍汇报。每年学校举办的艺术节,我们都把学生期末的优秀手工作品进行公开展评,让全校学生们都去参观,并让作品的制作者现场演示和介绍。教师也可针对与教科书中的某个知识论点开展分组辨辩论,锻炼和培养学生语言交流的能力。我们在《技术与设计2》的《系统与设计》一章的教学中,每个授课班中举行了辩论会,辨题为在一个系统中,各元素性能与整体性能之间的关系。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以3个人为一小组),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把整个辩论会过程拍摄为录像,以供学生们记念和保存。这样的课堂既生动,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3.燃学生设计激情,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按照课程标准,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不同的地方是,必须动手,不动手怎么改造世界?技术素养中有:技术知识、技术试验、技能操作、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特点要求。不是仅仅通过思考就能够得到的,所以要想使学生提高技术素养,必须有一个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课堂知识结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例如:(1)老师首先在课堂上,呈现技术与设计的有关文字、图片、视频启迪学生设计思路,落实操作项目,创建技术环境。让学生在这个在过程中了解欣赏技术设计,点燃学生的设计激情。(2)利用生活中可以找到或买到的纸板、吸管等简单材料,开展以班级为单位、个人或集体参赛形式的校级创意设计比赛。设计作品既有各种造型便携式小板凳模型,也有时代感很强的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帆船,神舟六号飞船、埃菲尔铁塔及桥梁等模型,(3)利用废旧饮料瓶,组织策划我校首届"水火箭"科技设计大赛。其中多件作品无论从造型创意、个性风格、色彩及工艺制作设计上,既体现火箭发展的前瞻性,也达到了设计风格鲜明、色彩搭配合理、工艺制作精美的要求,其中有五件作品发射距离超过50米,还有一件作品取得发射距离100.1米的好成绩。
4.会设计表现,培养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对结构、空间、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在通用技术中,图样、模型和符号也是一种技术语言,是培养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很好载体。不管是把设计的产品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看懂,还是理解产品,了解产品功能,都需要会绘制和识读各种形式的图样,有的还要制作出它模型。草图通常可以很好地反映产品的外观,它能把设计思想变成一种可以用来与人交流的直观形式。图形在传达物体的尺寸、形状及功能方面比语言更有效,而模型能有效地将设计理念变成三维的现实。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各种优秀设计产品的图片、实物、模型,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如在上《技术与设计2》中《结构与设计》一章中,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大自然中结构的精巧,我不辞辛苦找到了一个蜂巢实物给学生们看一看,摸一摸,学生们显然对这黄褐色的蜂巢奇特的六棱柱体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十分精密的建筑工程赞叹不已,并主动对六面形的特殊构造进行了探究。我适时地引导他们了解六面形结构的功能以及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飞机夹层、移动通讯机站,隔音墙等等),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
5.展合作学习,塑造人际交往智能
加德纳认为,人际关系智能是"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是人的智能最重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与人的交往与合作中对他人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据此做出的反应。
当今世界的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与创新以及生产与运用都离不开合作,合作不仅是人类的生存方式,还是人类达成某种目的的重要手段。我在通用技术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动手实验(造纸实验)、分小组进行某个观点的辩论、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的讨论等等。营造了轻松自如的合作学习气氛,降低学生的焦虑,使学生之间愿意沟通,愿意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这样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对合作学习的积极态度。
其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学会合作。合作技能包括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意见并适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从别人的语言、行为中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向,并能据此对自己做出适当的反应和调整;善于坚持原则,说服别人,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等等。这些学生在辩论会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合作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一件为难事,而是一种共同承担风险,分担失败痛楚、分享成功喜悦的经历。
6.课堂评价促创造激情
我在学生评价上也动了不少的脑筋。我设计了一份课堂评价表,把随堂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每节课前发给学生一份课堂评价表,让学生们将自己的上课感想和创作的灵感及时地写在上面,做到评价和教学同步,及时对学生的情况做出即时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及时发现学生宝贵的创造萌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把评价的时间适当地向后拖延,给学生留下充裕的时间,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 对学生的想法提炼加工,形成项目,申请专利,让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技术带给他的愉悦。同时,学校的领导对此也非常重视,在学校建立了科技制作室,同时在学校礼堂举办了科技文化节,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的创造热情。
总之,面对通用技术课程,我认为:技术课程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我们教学工作者应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 利用通用技术学科教材新颖,富有活力的特点,在通用技术课上培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所不能提高和训练的各种技能,为学生将来进一步的学习、生活以及进入社会大家庭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 江苏教育出版社 顾建军主编
关键词:通用技术;实践 ;启发 ;创造
通用技术是新课程改革中在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技术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重点也是难点。作为一门新课程,它不同于其它传统课程,其教学应立足实践,提高学生课堂实践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目前硬件设施匮乏情况下,组织好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活动呢?本人经过多次新课程的培训和五年多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针对落实教学活动这一难题,谈谈个人的理解和做法。
一 、认真领会课程标准,全面推行教材中的教学栏目
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
①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②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③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④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⑤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理解整个技术设计规律,必须从教材涉及到的一般知识入手,全面推行教材中的教学栏目。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先进网络教学条件,创设好教学情境导入,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探索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例如: 1、《技术与设计1》的第一章讲完,我就布置学生以身边的技术发展为主题、让学生多方收集资料,以手抄报、小论文、辩论赛等多种表现形式对技术知识进行梳理和充实。在学生上交作品中,技术知识内容充实,画面形象生动。学生不仅学会收集资料和组织材料,还发挥个人在版面设计、绘画、制作等多方面的才能,培养学生更加关注自然、人文、社会。并从中精选一部分,在校园内开展学习通用技术手抄报展览活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通用技术内容奠定了基础。2、如《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课本以陈晨同学设计制作木榔头为例介绍设计的一般过程,如果没有木榔头教具,老师讲解就显得比较枯燥,本人到一位朋友开的木器加工厂,亲自参与设计、加工,做了几个与教材相符的木榔头,拿在课堂上一亮相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找了几位同学做了技术试验。通过创设这一“很技术”的情境作为课的引入,使这节原本“很枯燥”的理论课上得丰富多彩,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讲设计一般过程,内容自然也轻松了许多。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设计一般过程内容的理解,课上还让学生自己设计承重桥梁,其中不少学生作品也不乏新意,在课上互相展示一下学生也挺有成就感。
二、通过设计理念的交流,培养学生语言交流的能力
“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这是形容一些人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一句俗话。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例如,可以让学生举行作品设计交流会、对某个技术产品的使用情况和制作思路进行介绍汇报。每年学校举办的艺术节,我们都把学生期末的优秀手工作品进行公开展评,让全校学生们都去参观,并让作品的制作者现场演示和介绍。教师也可针对与教科书中的某个知识论点开展分组辨辩论,锻炼和培养学生语言交流的能力。我们在《技术与设计2》的《系统与设计》一章的教学中,每个授课班中举行了辩论会,辨题为在一个系统中,各元素性能与整体性能之间的关系。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以3个人为一小组),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把整个辩论会过程拍摄为录像,以供学生们记念和保存。这样的课堂既生动,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三、点燃学生设计激情,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按照课程标准,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不同的地方是,必须动手,不动手怎么改造世界?技术素养中有:技术知识、技术试验、技能操作、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特点要求。不是仅仅通过思考就能够得到的,所以要想使学生提高技术素养,必须有一个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课堂知识结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例如:1、老师首先在课堂上,呈现技术与设计的有关文字、图片、视频启迪学生设计思路,落实操作项目,创建技术环境。让学生在这个在过程中了解欣赏技术设计,点燃学生的设计激情。 2、利用生活中可以找到或买到的纸板、吸管等简单材料,开展以班级为单位、个人或集体参赛形式的校级创意设计比赛。设计作品既有各种造型便携式小板凳模型,也有时代感很强的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帆船,神舟六号飞船、埃菲尔铁塔及桥梁等模型,3、利用废旧饮料瓶,组织策划我校首届“水火箭”科技设计大赛。其中多件作品无论从造型创意、个性风格、色彩及工艺制作设计上,既体现火箭发展的前瞻性,也达到了设计风格鲜明、色彩搭配合理、工艺制作精美的要求,其中有五件作品发射距离超过50米,还有一件作品取得发射距离100.1米的好成绩。
四、学会设计表现,培养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对结构、空间、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在通用技术中,图样、模型和符号也是一种技术语言,是培养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很好载体。不管是把设计的产品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看懂,还是理解产品,了解产品功能,都需要会绘制和识读各种形式的图样,有的还要制作出它模型。草图通常可以很好地反映产品的外观,它能把设计思想变成一种可以用来与人交流的直观形式。图形在传达物体的尺寸、形状及功能方面比语言更有效,而模型能有效地将设计理念变成三维的现实。
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各种优秀设计产品的图片、实物、模型,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如在上《技术与设计2》中《结构与设计》一章中,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大自然中结构的精巧,我不辞辛苦找到了一个蜂巢实物给学生们看一看,摸一摸,学生们显然对这黄褐色的蜂巢奇特的六棱柱体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十分精密的建筑工程赞叹不已,并主动对六面形的特殊构造进行了探究。我适时地引导他们了解六面形结构的功能以及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飞机夹层、移动通讯机站,隔音墙等等),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
五、 开展合作学习,塑造人际交往智能
加德纳认为,人际关系智能是“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是人的智能最重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与人的交往与合作中对他人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据此做出的反应。
当今世界的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与创新以及生产与运用都离不开合作,合作不仅是人类的生存方式,还是人类达成某种目的的重要手段。我在通用技术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动手实验(造纸实验)、分小组进行某个观点的辩论、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的讨论等等。营造了轻松自如的合作学习气氛,降低学生的焦虑,使学生之间愿意沟通,愿意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这样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对合作学习的积极态度。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育;学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162-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完善创新,通用技术在人们的心里早就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但是通用技术不少人觉得很陌生,高中阶段那么紧张的学习,还花时间精力去学那玩意有没有必要,其实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到处都看见有新的技术在应用,可是有很多人只能叹而观止。他们根本都不了解,更不懂得怎么去应用。其实通用技术(简称GT)在高中课程当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这门课程的设置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的。
在目前的中小学里,都有良好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是硬件条件很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为什么学生中学毕了业到了社会都变得不知所措,对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家用技术例如摩托车驾驶及维修,小轿车驾驶及维修等更是一无所知,家用电脑出了一点点问题就束手无策呢?有的人无法去使用或驾驭具有现代化办公的技术呢?我们也许会回想我们在学校里做过些什么,学到些什么?结果当初他们学习了很多内容,比如语文外语数学等等学科,然而认真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却没有印象,对其他一些知识更是一无所知。回想的结果是这样,面对这样的结果,刚踏入社会不久的学生也很无奈。没有技能防身那是不行的。面对这个问题,随着学校,社会的不断反馈,最后,得出了一个解决这样问题的办法,就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当然,在这里应该好好的说说关于这个通用技术,它在中学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样的模式是嫁接了大学学习的模式。目前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一些最基础的实用技术。这样是方便学生在他们自身的基础之上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课程,这些课程有社会方面的,也有家庭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广泛。当然,另外的一个方面,高中学生也有沉重的学习压力,他们不但要学习新的技术,也要学习其他很重要的教育部规定的基础文化课程课程,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在这两者的比较下,一个是在生活中的应用;一个是为了考更好的大学为以后学习更多的知识打下基础。两者之中,后者肯定比前者更重要。面对这样的选择,很多人选择的后者,但是也有很多人选择前者,他们觉得这是他们以后生活应该用到的,当然,当时的学生是没有几个可以想到这些事情。也许以后等他们长大了,才会意识到这样的结果。
面对社会发展的情况,老师应该知道怎么去做,面对学生,作为通用技术课老师应该给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在正确处理基础文化学习与通用技术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极其有限的课时内,更多去了解现代技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作为通用技术老师虽然自己不是这方面专家,还有不少问题靠自己去学习研究,我们也应该知难而进,主动向有教学内容有专长的人士请教,力求把技术知识讲授准确清楚。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学生学习掌握现代技术提供了机会,老师们通过学习,也通过和专家的探讨,获得了新的理念以及解决教学难题的办法。当然每个学校或者地区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过程中,首先是老师的视野和业务水平都在学习中锻炼,使得老师们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认识新事物和新问题的时候,可以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新课改的逐年深入,我省的通用技术课已近四个年头,我紧随郑州市这支先锋队勇往直前。郑州市以综合课为主课型模式,以多功能笔筒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将结合本校及教材的特点谈谈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在现阶段通用技术课程的师资、设备设施、评价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要想真正上好这门实践性很强课,有效的教学实施就显得优为迫切。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感悟
通过近四年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参加了各级教育部门举办的通用技术课程培训与交流活动,我对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下面谈谈我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得一些感悟:
一、深化对通用技术的认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
开始接手通用技术课时,我对通用技术还很陌生,时而感到非常郁闷,有很多困惑。我是物理学专业的,在高中教了三年物理。突然转到这个陌生的领域不免有些恐慌,在学校领导的鼓励下、在市教研室的带领下,我们雄心勃勃的上路了。我们提出了评价的问题;如通用技术的地位问题,通用技术教学中的问题等等。到现在,有些问题解决了,有些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当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时候感到郁闷,但是通过一段时间以后,认为我们学校对通用技术是重视的。教学上的困惑也在逐渐减少,前途逐渐明朗。
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理念在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这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为通用技术的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首先,通用技术教师应研究教材,同时可以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这是对通用技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通用技术教师只有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思想和观念,广通博览,努力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素养,才能真正“授人以渔”。
二、创新教学内容,正确选择生活中的案例
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是旨在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课程目标,通用技术学科特点,结合高中学生实际情况,比如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班级整体素质等开展针对性的有效教学。
例如:我在讲《产品的使用说明》时,用了“桂枝茯苓丸的案例”之后让学生辩论,“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一丸,你认为厂家的说明书这样写有问题吗?(出人命了,谁的责任)请陈述你的理由。”学生分为正方、反方,进行辩论。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对产品的使用说明书重要性的认识,当学生若干年之后设计和制作说明书时,认识程度就会大大提高,他至少会考虑到说明书编不好可会出人命的啊。
技术实践源于生活,但不是所有的技术活动都能够在生产、生活实践的真实场景里呈现。在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选择技术实践、技术设计的案例或设计匠心独运的活动,引导学生去体会设计的过程,形成良好的技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掌握技术思想和方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发挥到极致,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亲历技术过程,激发学习激情
任何课程都有相同的特征:学生如果不愿意学习,教学就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教师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技术实践中来。
在《技术与设计1》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亲历包括设计、制作、试验、交流、优化、评价在内的技术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对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从而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接下来我指导学生在所发现的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针对问题详细列出设计要求,考虑得越周到越好。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使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提起了学生的兴趣。从最后实施的情况来看,最大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拓展动手实践泛围
通用技术缺少试验设备,缺少试验条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在困境中开展好通用技术的教学,达到技术课程标准中的最低标准,这是每个学校和通用技术老师普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人无完人,金无赤金,任何一项技术,任何一件使用的物品或多或少多存在着技术性或使用方面的缺陷。让学生拿实际生活中的物品作改造对象,或物品的二次利用,或制作相应的模型展开教学试验,以此为切入点,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利用课本中的方法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增加了课程的实用性,又解决了教学和设备之间的矛盾。
(二)提升评价手段,有待专业指导
评价手段丰富,有及时评价、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并设计了最佳外观奖、最佳创新奖、最佳个人贡献奖等奖项,但是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解决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必定有其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手段,而这一点正是在目前情况下最缺乏的,这样在具体评价时,不能完全给出学生最具信服的说服力,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往往凭直觉经验得出评价结论的成份多。
四、探索前行中的问题
(一)专业师资缺乏
目前,各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因为学校缺少相应专业的教师,多是从担任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科目经过短期培训转型而来,并且国内各高校尚未开设通用技术教师培养的相关专业,所以通用技术教师最缺乏的是专业知识。需要加大教师专业培训。
(二)课程资源缺乏
通用技术的教学决不是单一模式的,应该是丰富的、开放的、多元化的。资金缺乏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瓶颈问题,但是,我国教育的资源配置呈现出重高考科目轻非高考科目,重城市地区轻农村地区的情况。目前,部分学校只有一位任课教师,在校内没有同伴互助,只有课程标准、教材,有的并不去充分阅读、加深理解;没有可借鉴的先前经验,培训的机会不多,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交流等平台更少,缺乏理论和实践的专业引领。
(三)通用技术课程评价的疑惑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检验学生素质教育成果,如何对通用技术进行评价,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换句话说,“通用技术要不要高考”。一些人认为:“通用技术教育不宜上升到必考高度”。通用技术列入高考会使新课改变味,可能会走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另外一些人则以为:“通用技术不列入高考,这门课程就要夭折”。列不列入高考,这是通用技术的生命所在。评价就是控制,评价结果的运用决定了被评价事物的价值,通用技术的评价结果不能被运用,通用技术课程就要失去了它的价值。通过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初衷将会变成泡影。然而通用技术课程的未来走向逐渐明朗的今天,通用技术课改成功,需要产生通用技术课改精神。通用技术课改精神是什么?要靠大家在实践中去创造、去概括、去总结。按课程改革的要求,通用技术老师需要有敢于负责、敢为人先、不断创新、不断解决问题的精神。
总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我们还在摸索,我们感觉要上好这门课还是有很大的压力。在实施教学时,通过引领学生经历不断的发现问题──应用技术──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理解技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的技术本质。我想,在课程改革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通用技术课程乃至整个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应试教育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2]《技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第一版.
一、良好的环境是课程顺利开设的前提
领导的重视、信任和支持是顺利开课的前提,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我们教务处庄教导、校长室陈校长非常关注课程开设,明确指示要按要求认真的开课,还亲自与负责上课的老师做思想工作,鼓励大家要大胆地尝试,不断学习和总结,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资料和宝贵经验。
我们还成立通用技术课集体备课小组,小组成员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多方查找资料,制定出我们上课的计划和列出和准备教学需要的素材。网络资源共享和同事间的密切交流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较好地把握信息技术课的课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二、认真学习,渗透新的教育理念
现代生活离不开技术,通用技术课就是为了适应这一种需求而开设的。学习、理解、应用课程标准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评价及管理的依据。通用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有责任、更有远见、更具有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以更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和一定的科学精神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技术创新的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观,积极、负责、安全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对技术使用、评价、选择、改进、决策、创新的能力。以下基本理念要渗透到整个通用技术课里:
(一)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学生必修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在兴趣、生活经历、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及其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通用技术课程应当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技能训练,强调学习中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统一,注重在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共通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正处于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批判精神、逻辑思维能力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学习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想象、怀疑和批判,要营造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应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应通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透视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加强人文因素的渗透:当代社会,技术与科学、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通用技术课程应当通过具体的技术实践使学生理解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两者对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所具有的同等意义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深化学生的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注意将技术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因素,自然地融入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使其滋润学生的心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