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幸福哲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08-15 08:09:45

序论:在您撰写幸福哲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幸福哲学论文

第1篇

哲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该原理提出:在事物与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广袤的宇宙之中,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都存在客观的、普遍的联系,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阐释了“中国梦”之后,众多学者进一步地尝试着解读“中国梦”。程美东和张学成总结学界各方观点,将其归纳为三种:

(一)二元说

提出“二元说”观点的学者认为:汉语中“国家”是由“国”字和“家”字两个部分组成的,所以,“中国梦”也应当是由“国梦”和“家梦”两方面构成。

(二)三位说

“三位说”顾名思义就是从三个角度看待“中国梦”这个问题,即“从个体上看”、“从集体上看”、“从民族看”,它是富民梦、强国梦,它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复兴梦。“中国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所以,具体来说,“中国梦就是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这是“三元说”的基本思想。

(三)多维说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梦”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其分别从国家实力、幸福指数、文明形态、价值追求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中国梦”———进一步加强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幸福感、演进中华文明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不难看出,这三种观点对“中国梦”的解读,其实是存在着某些必然联系的。“三位说”是在“二元说”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和发展,而“多维说”又是以“三位说”为基点对“中国梦”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解读。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对其哲学含义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第一个方面,词语。“二元说”认为“中国梦”由“国梦”和“家梦”组成,这是在“国家”是由“国”和“家”组成,也就是字面含义的层面来说的,继而才有了“国和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认识”,即“国梦”和“家梦”是有接洽的。第二个方面,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两个方面的联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都是走在不断前进的大道上,这是纵向比较。从横向来看,我国尚有很多地方区域没有达到小康水平,所以说,“从个体上看,它是中华儿女的富民梦”;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得到迅速提升,但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需改进之处,所以说,“从集体上看,它是强国梦”;纵观整个历史,中华民族起起伏伏无数次,经历了数次大朝盛世,也遭受过无数强权欺凌,有过辉煌,也走过磨难。很多外国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充满干劲地力图发展,这是因为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说,“从民族看,它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复兴梦”。这是“中国梦”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

二、“中国梦”的哲学理论思维矛盾无处不在

第2篇

复旦大学2日在其官网发表声明说,此前媒体所报道的“泄密门”事件不实,该校向社会公开论文无任何营利行为。声明中承认,鞠川阳子在向学校提交论文时曾申请“绝密”密级,但其申请未获涉密认定。并且,当鞠川阳子提出申诉后,复旦经调查后仍认为其论文不涉密。

据了解,鞠川阳子已聘请了律师,并向复旦大学和销售论文的“中国知网”提出巨额赔偿要求。复旦发言人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这是她的权利”,学校将积极应对。

■ 焦点

1 复旦是否向网站出售论文?

复旦大学承认,鞠川阳子的论文确实提供给了“中国知网”,但“完全出于学术公益服务的目的”。论文稿酬由作者直接向杂志社领取。

复旦在声明中介绍说,2007年复旦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签订协议,加入《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该电子杂志社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教育部主管。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由该社“中国知网”实施网络出版。

鞠川阳子提供了一份交涉录音,其中一男子说,“中国知网提供的费用,研究生院也是拿不到的,而是交给了学校,不再给到学生个人”。鞠川阳子据此认为,这在事实上构成了学校出售论文。

复旦发言人说,有关人员不了解实际情况。学校与中国知网只有一笔论文采集费,“除此之外没有金钱往来”。这实际上就是中国知网给学校的成本补贴,每本论文10元钱”。

2 双方是否签订“保密协议”?

鞠川阳子介绍说,她在2009年10月完成复旦硕士学位论文,并同复旦签订了10年保密期限的保密协议。

她说,“现在复旦极力否认保密协定有效性,如果今天不承认,那就应该在入学时候就告诉我”。

但复旦发言人表示,如果学生要申请论文保密,必须是在论文开题时便同导师一起向学校提出。而鞠川阳子是在论文完成后向图书馆递交论文时才提出申请。“对于涉嫌要保密的内容,是有严格规定的。从申请单上看,鞠川阳子只是简单地填写了保密缘由为‘公司机密’,并勾选了‘绝密十年’,图书馆在看到该申请后,没有看到学校的涉密认证,认为不符合规范,便没有批准她的‘保密’申请。”鞠川阳子实际上并没有与复旦签署过保密协议。

3 谁有资格认定论文“绝密”?

复旦发言人表示,学校在鞠川阳子论文是否涉密的问题上有过调查结论,不能认为其论文涉密,校内也没有发现涉密管理违规。如果说有问题,那是校内行政管理服务有不到位之处。

鞠川阳子对“只有学校才能认定保密”的做法提出质疑。她说,“我公司的商业机密为什么需要你认定,我自己为什么不能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而复旦发言人表示,复旦是根据国家的保密体系走的,这不是学校是否尊重其公司商业秘密的问题,“这涉及现有保密体系衔接的问题,不是复旦所能解决的。”

■ 连线北京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论文是否涉密由学校定”

昨晚,北大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在电话中向记者解释说,北大也有保密论文,但是否属保密论文须由学校来定而并不是由学生来定。“在学生确定选题后,就会确定论文选题是否属于保密论文”。

依照北大《涉密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及学位申请的保密管理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公开,定密申请一般应在论文开题时提出,涉密论文答辩不公开举行。

另外,在学位论文的保存和使用问题上,北大规定,在无密级的学位论文上,印刷本保存在图书馆学位论文阅览室,不提供外借但提供室内阅览服务;为存在馆际合作关系的兄弟高校用户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和交换服务,并保存交流档案。

“存在馆际合作关系的兄弟高校用户”,是指同北大签署有正式馆际合作协议的各高校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图书馆用户。北大会根据国家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和作者许可对学位论文电子版进行合理使用:为北大校区内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检索和阅览服务,北大会通过必要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用户控制,以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3篇

[关键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个体化护理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本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数需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据最近InterAsia在我国抽样调查35~47岁高血压病患者的资料显示,知晓率为44.7%,治疗率为28.2%,而控制率(低于140/90mmHg)仅为8.1%,其原因除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外,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按医嘱及时足量服用降压药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压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社区医护人员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疗过程中,往往忽视影响高血压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致达不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本文通过对本所2003~2006年间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影响96例(135人次)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个体化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影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3~2006年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共156例,发病年龄在35~59岁者占48例,占31%,60岁上者108例,占69%。其中有或有过不按医嘱及时、及量服药,或不经医生同意私自换药、停药、拒服降压药等不依从治疗现象者96例,占88%,累计135人次,其中男52例,女44例。文化程度:文盲19例,小学29例,初中31例,高中及以上17例。职业:农民46例,工人32例,干部18例。地域:城市53例,农村43例。

1.2调查方法问卷设计根据护理社会学,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进行设计的,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通过对96例(135人次)老年病人问卷调查,影响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1)知识缺乏;(2)药物的不良反应;(3)联合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4)所服药物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相适应,超过其经济负担;(5)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6)其他原因,共6项内容,由专人负责调查,根据病人直接回答的问题归纳分类。由2名调查员调查的结果,相符率达95%,本次调查问卷的信度可靠。

1.3调查结果见表1。表1影响96例135人次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构成比表1中结果显示:知识缺乏;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总人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和其他原因,4项原因占88.15%,是影响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剩余2项原因占11.85%。

2讨论

服药依从性是指病人对医嘱的服从或遵守,充分的依从是病人完全服从医嘱用药及护嘱,并产生相关的有效作用。服药依从性,即遵医行为,是指病人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高血压病服药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血压的效果。

2.1知识缺乏调查发现,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对自身所患高血压病认识不足但无显著差异,年龄组显示P<0.05,随年龄的增大,对疾病认识不足更为明显。调查过程中通过问询发现,病人对高血压病病情特点的认识不清,缺乏相关知识,以为该病同急、慢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常见病一样,病好了就可以停药了,血压降至正常了,也就可以停药了,不知道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多数需靠药物维持,且多需终生服药,在无监测血压的情况下,不可以私自停止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对高血压病的危害程度认识不够,特别是部分自觉症状轻或无自觉症状者,认为不痛不痒,不是什么大病,从而不重视服药治疗,导致服药依从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知识缺乏而致治疗依从性下降者40例,占29.63%。

2.2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些降压药物有某些不良反应。如钙离子拮抗剂所致的双下肢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致的干咳,使病人不能耐受,或因恐惧、担心发生其他相关危险,不能接受长期维持用药,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29例,占21.48%。

2.3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多数老年人合并有较多的慢性基础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大型临床实验HOT、UKPDS等证明要严格控制血压,约70%的患者需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目标血压越低,联合用药的比例及药物种类越多。这样一来,患者每日服用较多种类、较多剂量的药物,时间长了形成一种负担,部分患者虽然懂得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但因实施医嘱的意志力薄弱而造成拒服或漏服,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可见,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23例,占17.04%。

2.4 年服用药物的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下适应,超出其经济负担能力本次调查中,有10例因经济困难造成不遵医嘱,其中7例为农民,居住在经济条件差的边远山区。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中未能考虑到患者的实际经济状况,所服药物价格较为昂贵,经济上负担不起,加重了家庭负担,不能长期坚持服药,导致患者私自停药,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10例,占7.41%。

2.5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部分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发生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血管病并发症等疾病,而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出现误服、多服或漏服,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6例,占4.44%。

2.6其他因素如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有关知识,因此依从性好。对医嘱了解不清:由于医生交待不清,病人没有记住服药方法,而导致服药依从性不好。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患之间能经常互相沟通,护士能了解患者不依从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帮助其服药依从与日常生活之间达到平衡,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这部分病人共27例,占20.00%。

3对策

3.1加强健康教育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一旦确立,通常需要终生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经过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一般仍需长期用药,终止治疗后高血压仍将复发,所以及时进行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措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使他们了解该病的特点、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危害性,让病人及家属认识到高血压除了本身症状外,长期高血压还可以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提高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2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服药前向病人讲解药物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其临床表现,使病人心中有数,不慌乱,不恐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拮抗措施,保证不中断治疗:或用药前有预见性,估计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提前给予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3按阶梯给药,合理用药在治疗过程中,能通过非药物治疗,则不用药治疗;在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条件下,能单用,不联合,尽可能减少服药的种类和剂量,以减轻服药的负担。也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一些长效制剂、缓释剂、控释剂,以减少服药的种类和剂量及每日服药的次数,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4根据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合理选药根据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尽可能选用价格低、疗效肯定的降压药物,不追求新、贵、进口药物,使病人既能长期坚持治疗,又不失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5根据老年人身体生理状况,争取家属配合根据老年人身体生理状况,做好家属工作,指导病人家属学会观察病情变化,监督指导病人服药,争取家属互动参与,配合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提高服药依从性,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第4篇

关键词:感性直观;唯心史观;原子论;偶然性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0-0005-05

“新唯物主义”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称自己所主张的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唯物主义。正因如此,人们往往把1845年的《提纲》与时间上相差不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视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建立的标志,认为马克思是在吸收、借鉴和转化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构建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这种主流叙事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恩格斯。然而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就已经可以看到其新唯物主义思想的端倪,因此武断地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仅仅看作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移植是不够严谨的。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为数不多的以古希腊自然哲学史为主题的研究作品。马克思的兴趣显然既不在哲学史实的考察,也不在自然哲学的论证,而是力图通过对古希腊两位原子论者唯物主义观点的对比,发掘出足以冲破黑格尔观念论藩篱的思想资源。这在唯心主义哲学大行其道的后黑格尔时代,无疑具有理论上的革命意义。

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的研究上,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其第二部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物理学上的差异),特别是伊壁鸠鲁原子偏斜的讨论上。实际上正如马克思在论文的题目中表明的那样,他探讨的是古希腊两位哲学家自然哲学的差异,而原子论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如果仅关注对原子论的讨论,就会把《博士论文》矮化为自然哲学或哲学史方面的研究,实际上,马克思在论文的序言中早已阐明,他的研究不是细节的研究,而是“为了唤起对于这些体系的历史重要性的记忆。”[1]14换句话说,马克思力图通过对特殊问题的考察,探寻希腊哲学走向暗淡命运的普遍性原因,并借此达到挽救德国古典哲学的现实性目的。不以这一宏观的眼光来审视《博士论文》,就很难明白这一作品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意义,无法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整个发展历程。

实际上在后黑格尔时代,批判和超越黑格尔的观念论几乎是一切有野心的哲学家所努力的方向,而马克思《博士论文》所展现的批判也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与其他人不同,《博士论文》对黑格尔的批判更多体现对一种尚未完善的唯物史观方法的潜在运用。那么马克思这种唯物史观的武器来源于何处呢?长久以来,人们有这样一种印象,即马克思是借助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才得以打破黑格尔观念论的桎梏的,这实际上是受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影响。可是必须指出,虽然恩格斯晚年的这部著作力图阐明马恩两人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吸收和继承,但是恩格斯更多地是回应两人唯物史观成熟时期的理论来源,其关注点并不在《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在序言部分,恩格斯明确提到,“在这篇稿子送去付印以前,我又把1845-1846年的旧稿找出来看了一遍。其中关于费尔巴哈的一章没有写完。已写好的部分是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这种阐述只是表明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2]4就此来说,《博士论文》时的青年马克思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恩格斯并未言明,故而是值得商榷的。

况且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直到1841年才出版,此时马克思《博士论文》已经完成。从其对唯心史观所采取的批判方法来看,马克思运用了历史分析法,即回到历代哲人对伊壁鸠鲁讨论的语境和细节展开分析,并以此来驳斥黑格尔以精神发展逻辑所推演的哲学史框架,这跟直接否定精神造神运动的费尔巴哈大异其趣,因此简单地将其视为受费尔巴哈的影响是很难成立的。

那么青年马克思这种的唯物史观的萌芽会不会来源于时间上稍早一点的法国唯物主义者们呢?应该说,就唯物主义的某些自然观念方面,马克思可能受益于法国的唯物主义者,但是就唯物史观的构造方面,法国的机械唯物主义则受自身局限性而难当重任。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是这样地高于希腊古代,它在观念地掌握这些材料方面,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是这样地低于希腊古代。”[3]9这倒不是说古希腊的唯物主义成就一定比近代的唯物主义要高,而是说在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元哲学的工作上,古希腊自然哲学规定了后来唯物主义者的看待世界的思维导向,在这一点上法国的唯物主义者并没有实质上的超越。

因而马克思的这种唯物史观来源,很可能就是其主题所表达的,来源于古希腊的唯物主义。这里古希腊唯物主义既是他研究的内容,也为他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启示。马克思没有借助近代的费尔巴哈或法国唯物主义者的方法来反对黑格尔,反倒是求助于古希腊的唯物主义的源头,从活生生的历史语境中和感性直观来反思黑格尔唯心史观所预定的“必然”逻辑。因而,其主题选择比较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的超越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方法论意义了。

伊壁鸠鲁追求快乐主义的恶名及其与德谟克利特类似的原子论,往往令许多哲学家们武断地认为其思想无非是对德谟克利特的抄袭;然而马克思却发现了伊壁鸠鲁的独到之处,并坚信如果能够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精华予以析取,进而将其优点引入唯物主义,就有可能克服当时观念论哲学的困境并发展出真正的可以影响世界的的实践哲学。而要进行这项工作,就要完成这样几个任务:首先就必须阐明伊壁鸠鲁在哲学史中被误解的原因,并通过这一过程揭示出唯心史观固有的内在矛盾性;其次必须指出伊壁鸠鲁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古希腊唯物主义的理论优势;最后,借助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来重构被唯心史观一再歪曲的哲学发展史。遗憾的是《博士论文》最后一部分亡佚了,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前两个部分却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而从这一部分及相关的七个笔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此一哲学工作的步骤与我们所设想的逻辑基本符合。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以唯心史观解读伊壁鸠鲁的批判

马克思首先对历代先哲们关于伊壁鸠鲁的种种误解进行了批判。这一批判工作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任务,一是从肯定方面看,要重新显示出伊壁鸠鲁哲学的价值;二是从否定方面看,要批判之前的哲学史中的错误看法。而在进行哲学史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实际上批判了三个对象:1.哲学史中对伊壁鸠鲁产生误解的哲学家们的具体观点;2.哲学史中误解伊壁鸠鲁的一般性的唯心主义思想倾向;3.黑格尔所继承并系统化的唯心史观。

为什么要区分这三者呢,这是因为归根到底马克思的任务是指向对黑格尔唯心史观的批判,但是为了论证的需要,这些不同层次的批判又必须被综合起来。如果不能准确地区分,就有可能迷失于细节而忘记了马克思的任务。

实际上,“哲学史”概念本身就是黑格尔的发明,正因为有了“哲学史”的视域,历史上的哲学争论才不致沦为偶然随意和无目的的诡辩,而成为可以被系统化综合看待的演进历程。马克思接受这一概念的积极因素,但是却不认可其所谓绝对精神的神秘必然性。马克思在论文中说,“希腊哲学看起来似乎遇到了一个好的悲剧不应遇到的结局,即暗淡的结局……说发生、繁荣和衰亡是每一个人事方面的事物所注定了必定要走一通的铁环,这确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真理……不过英雄的死亡与太阳的西落相似,而不像青蛙鼓胀了肚皮因而破裂致死那样。”[1]13

正是在唯心史观的逻辑推演下,伊壁鸠鲁的命运就被黑格尔裹挟到其绝对精神的运动系统中。在马克思看来,这恰恰暗示了伊壁鸠鲁不同于唯心史观的真正价值,因为只有具备唯物主义价值的东西才会被黑格尔刻意整合并忽略。

同时,黑格尔对伊壁鸠鲁的偏见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历史中唯心主义传统的模仿和必然结果。即,正因为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哲学家都对伊壁鸠鲁怀有偏见,认为其思想是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唯物主义的别子,才会有黑格尔对其的轻视。因此,马克思要想驳倒黑格尔,就要先揭示出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对伊壁鸠鲁的理解为什么是错误的。

(一)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

如果以亚里士多德(约公元前384―前322)作为古希腊哲学的最高峰,那么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年)和伊壁鸠鲁(约公元前341―前270年)两人恰恰处在分水岭的两边。人们自然就会根据历史顺序,认为后者剽窃了前者,普鲁塔克甚至把两者的不一致解释为伊壁鸠鲁只吸收了错误的东西。

然而仅凭时间上的先后和学说上的相似这两点就得出后者剽窃前者的结论就未免过于武断了,因为不同之处也可能恰好是后者对前者的改进。马克思发现,历史上的确也曾经有人看到过这一点,但遗憾的是由于罗马帝国和基督教意识形态的偏见,这种理解在历史上被湮没了。马克思说,“当西塞罗说伊壁鸠鲁把德谟克利特的学说弄坏了的时候,他至少还承认伊壁鸠鲁有改进德谟克利特学问的意向,还想张开眼睛去看它的缺点;而当普鲁塔克说它的思想不一贯,并说他对于坏的东西有一种天生的偏爱时,因而也就怀疑他的意向,那么莱布尼茨则甚至于连他善于摘录德谟克利特的能力也都否定了。”[1]18这其实揭示出哲学史逻辑之外的问题,即历史的和文化的现实环境对哲学思想的筛选。就此而言,并不存在真正超越历史与阶级之上的所谓价值中立的评价,某种思想能不能被尊重和接受,必然要受某时某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这现象本身就是时代经济生活的反映。

在欧洲主流的神学和哲学影响下,唯物主义的哲学非但不会被重视,而且无法逃脱被边缘化的命运。且不说普通人不会关注其细节,即使饱学之士也往往会忽视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之间的内在差异,而把他们进行粗略的归类。正是在这些原因的作用之下,伊壁鸠鲁被当做对德谟克利特的粗略模仿才成为唯心主义哲学史上的共识。

(二)从知识论的角度看

伊壁鸠鲁的哲学强调感性直观能力,这对于以沉思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哲学传统来说必然属于异端。对此黑格尔是心知肚明的,“伊壁鸠鲁并不把存在看作一般的存在,而看作感觉到的东西,把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意识看作本质的东西……这样也就很明显,既然把感觉到的存在认作真实的东西,那么概念的必要性也就根本被取消了,一切便分崩离析而失去了思辨的意义,而是肯定了对于事物的一般流俗的观点;这样,事实上它并未超出一般普通人的常识,或者毋宁说是把一切降低到一般普通人的常识观点”。[4]48黑格尔的讽刺,实际上代表了整个西方哲学传统对伊壁鸠鲁的否定,这并不难理解,特别是在康德之后,德国唯心论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远离感性直观。然而,马克思却看到这种对伊壁鸠鲁哲学狂妄自大的否定恰恰说明了西方哲学已经病入膏肓,哲学必须再一次从理性的天上走入感性的人间。

(三)从伦理学的角度看

伊壁鸠鲁的哲学最容易被误解为享乐主义,因为伊壁鸠鲁把感性直观作为一项原则,所以如果不仔细分析就难免就会演绎出这样一种理论结果,即伊壁鸠鲁承认肉体的欢愉就是幸福,所以在中世纪伊壁鸠鲁的作品会被列为禁书。另一方面,历史上的哲学家们虽然能够比较公允地对待伊壁鸠鲁的伦理学,黑格尔甚至说道德学是伊壁鸠鲁哲学中最好的部分,但是却总是力图把这种伦理学变为自己唯心主义道德系统中的教条。马克思讽刺天主教的伽桑狄时说他总是力图“使他的良心和他的异教的知识相协调,使他的伊壁鸠鲁和教会相适合,这当然是白费气力的。这正如一个人想要在希腊名妓雷伊斯的皎洁美好的身体上披上一件基督教尼姑的道衣。”[1]9由此可见,历史上对伊壁鸠鲁伦理学的两种极端态度,实际上都不可救药地误解了伊壁鸠鲁。

对马克思来说,这些误解在另一个侧面反倒证明了伊壁鸠鲁的特殊价值。在形而上学上坚持原子论的唯物主义态度,必然会反对空洞的纯粹思辨;在认识论上坚持感性直观的原则,必然要求伦理学上对幸福目标的践行。这就给予正在寻找突破黑格尔唯心主义困局的马克思最为有力的武器,然而这一武器究竟能不能被运用,还需要被进一步检验和阐明。也就是说,马克思必须证明伊壁鸠鲁的哲学具有超越其他唯物主义的优势,即他的原子论不能仅仅是某种突发奇想的先验设定,而必须是能够获得合理证明的认识条件,这实际上就是马克思《博士论文》第一部分的主要工作。

二、两种唯物主义自然哲学的差别

一提到两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差别,就难免让人想到原子论;在继续讨论之前,这里有必要稍微对古希腊的原子概念进行一点澄清。在古希腊哲学中所运用的“原子”概念不同于近代物理学中的“原子”概念。近代物理学把原子假定为组成事物的最小颗粒,这就意味着借助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原子是可以被经验到的。而古希腊的原子说到底是一种形而上学概念,它绝不在经验之内,而毋宁说是保证经验得以成立的某种理念。亚里士多德在谈论德谟克利特时,也没有把原子作为其哲学的核心概念来看待。他说,“留基伯与他的同门德谟克利特以“空”与“实”为元素,他们举“实”为“是”,举“空”为“无是”:他们并谓是即不离于无是,故当空不逾实,实不逾空。”[5]14亚里士多德的意思很清楚,即德谟克利特哲学的根本原则是“实”与“空”这一对相互对立统一之范畴,即使把此处的“实”定义为原子,这个“实”也不是经验意义上的“实物”,而是先验意义上的“是”。因此要理解马克思对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评价,就必须清楚这一论证的关键并不在经验领域,而是在形而上学领域。

《博士论文》第一部分第三节对两者自然哲学的区分是一般性的区分,这不同于论文第二部分对两种原子论具体细节的区分。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既然一般性的区分是两者的主要区别,那么为何篇幅只占用了一节,而原子论只是形而上学中的一个部分,为什么还要把它单独拿出来并用一章的篇幅来讨论呢?

马克思的这一设计大概出于以下考虑,即原子论虽然只是形而上学的一个部分,但却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因为它直接决定某种唯物主义的基础是否牢固。如果丝毫没有论证,只是凭空把原子和虚空作为自然哲学的基本原则,那么这种自然哲学即使是唯物主义的,也仍然是一种独断的迷信。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德谟克利特,最为核心的原因实际上就是他对原子的规定和说明,因此必须给予最大的篇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般性的区分不重要,恰恰相反,一般性的差异暗示了马克思以伊壁鸠鲁哲学为武器批判黑格尔唯心史观的目的。

综合考虑《博士论文》对两种自然哲学的一般和具体的双重论证,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考察伊壁鸠鲁对古希腊唯物主义的创新与超越。

(一)在真理问题上的分歧:两者对现象与本体关系认识的差异

马克思发现,两位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承认“原子和虚空”的形而上学原则,但是德谟克利特在对这一原则的运用中却出现了巨大的矛盾。

这个矛盾最先表现为“真”的问题。真理问题表面上看是属于知识论问题,实际上涉及形而上学问题,因为知识论问题只关注认知的条件及过程,而真理问题却关注认知的对象和前提,涉及对世界的设定。德谟克利特在这些问题的表述上的确粗糙,一方面由于他坚持现象与本质的差异,认为除了本体(或者说原子、实有)为真以外,其他一切现象都是主观的因而是不可信的,这样他就把真理存在的基础给否定掉了。而另一方面他又发现现象显然是被灵魂所把握的,而灵魂则是实有的本体,既然如此,那么被灵魂所把握的现象显然也应该具有真理性,这样他又把真理性的标准从认识论上树立了起来。马克思将这一情况称为德谟克利特的“二律背反”。其实说到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德谟克利特在追求本体的同时不愿意承认感性所获得的现象的真实性,这就等于在本体论上坚持唯物主义的同时,在认识论上却坚持唯心主义,如此一来怎能不产生矛盾呢。

而伊壁鸠鲁却克服了这一矛盾,他坚持感性确定性的第一原则,认为“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报道者”,而概念必须以感性所获得的现象为标准进行校正。这样来看,伊壁鸠鲁的原子理念就不是一种先验设定的东西,而是借助经验所推演出来的东西,当然由于并不具有更多文献上的支持,马克思也没有就此继续展开。

这却给人们留下一个问题,一个如此重视感性确定性的人,为何没有将这一经验论原则贯彻到底,反倒还笃信原子论的形而上学,休谟不就是太强调经验而最终成为了怀疑论者吗?马克思后文中的解释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一疑问,实际上伊壁鸠鲁区分了“始基的原子”与“元素的原子”,前者是质料性的,类似于近代物理学中的原子概念,而后者则是构成性的,具有形而上学原则的意味。因此不要小看伊壁鸠鲁强调感性确定性的认识方式,这一认识方式本身其实就是他的原子论原理。马克思说,“正如原子是他的原理一样,同样他的认识方式本身也是原子论。发展的每一环节,对于他,立即就转变成一个固定的、仿佛通过空虚的空间从它们的联系中分离开了的现实;一切规定性都采取了孤立的个体性的形态。”[1]45因此虽然表面上看,伊壁鸠鲁可能有坚持感性确定性原则而放弃原子论的倾向,但是实际上他以另外一种动态的方式理解并承认了原子论。也就是说,他坚持的感性确定性本身实际上是“元素的原子”的实践过程,而他借助这一行动所否定的原子,则是质料意义上的“始基的原子”。而这种放弃也不是彻底的放弃,最终它必然通过元素原子的运动重新被构建出来。

(二)寻求知识与追求幸福:两种哲学目标的差异

由于德谟克利特在形而上学问题上坚决区分本体和现象,因此处于本体领域内的原则就不可能对现象界产生影响。但是同时由于他在认识论问题上,又坚决认为只能通过经验才能达到本体的认识,所以他又必然广泛地涉猎一切实证知识。“古代的轶事就算是一个传闻吧,但也不失为一个真实的传闻,因为它描述了德谟克利特的本质的矛盾。据说德谟克利特曾经自己弄瞎他的眼睛,以使感性的目光不致蒙蔽他理智的敏锐。正如西塞罗所说,这个自己弄瞎眼睛的人也就是那走遍了半个世界的同一个人。但是他没有获得他所寻求的东西。”[1]21

而伊壁鸠鲁恰恰相反,尽管他一再强调感性直观的重要性,但是他却并不因此就毫无节制地汲取一切经验。这是因为,伊壁鸠鲁唯物主义的哲学目标不是为了获取纯粹的知识,不是那种把握本体,而是最终指向幸福的生活。因此伊壁鸠鲁始终把他的哲学看做活生生的实践哲学,具有伦理学意义上的现实关怀。“伊壁鸠鲁在哲学里面感到幸福和满足。他说,‘你必须为哲学服务,如是你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一个人倾心降志以从事于哲学,他用不着等待;他立刻就会得到解放。因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1]22通过伊壁鸠鲁,人们最终发现哲学最根本的任务不是“真”,而是“善”,这也是人们寻求知识的目的和真谛。如果知识无助于人们获得生活的幸福,那么此类知识的价值何在。

通过这一比较,马克思发现德谟克利特虽然是唯物主义,但是他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内在矛盾性却决定了他的唯物主义最终不但会走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而且无论拥有多少知识,也只能在空洞的理念世界中徘徊。反观伊壁鸠鲁的哲学,则始终把感性直观的现实作为判断的基础,把生活幸福的现实关怀作为实践的原则,因而伊壁鸠鲁的哲学是健康的实践哲学,这才是马克思努力寻找的打破唯心主义哲学的钥匙。

(三)必然与偶然:现实的可能性是自由的条件

如果说实践的原因是要把握本体,实践的结果是要获得幸福,那么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内在矛盾就注定了他这种唯物主义的悲剧,即一方面无法追溯到实践的原因,另一方面无法获得实践的结果。哲学家实践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世界和思想之间建立一般性关系的过程。而这一悲剧就造成了德谟克利特把必然性作为现实世界的反思形式。换句话说,德谟克利特对必然性的强烈要求实际出于他对待实践问题上的绝望。

伊壁鸠鲁不但避免了这一困难,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进一步对必然性和偶然性进行了重新规范。在他看来,必然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他的意思是指必然性由于超出了人类经验认知的范围,因此必然性不是可以被直观把握的概念,而是被推论出来的概念。也就是说,偶然性和主观任性都是可以通过直观被把握的,人们只有在观察到偶然性和主观随意性之后,在掌握了经验资料后才有可能推论出事物发展顺序的规定和联结,即必然性。因此,马克思指出伊壁鸠鲁的必然性是一种有条件的必然性,即“在有限的自然里,必然性表现为相对的必然性,表现为决定论。而相对的必然性只能从真实的可能性推演出来,这就是说,有一系列的条件、原因、根据等等,那种必然性是通过这些东西的中介的。真实的可能性就是必然性的显现。”[1]24而偶然性对他来说则只是一种具有可能性价值的现实性,而抽象的可能性则正是真实的可能性的反面。所以偶然性要么是被感性直观直接捕捉到,要么则是通过理性自身的想象所获得。以这样一种视角来看待世界,当然不免有其消极意义,但是伊壁鸠鲁的本意并不是否认一切联系和原理,而是认为物理学中的定理恰恰不是第一重要的,说到底定理所规定的必然性的出现也是建立在人类构造的偶然性基础上。因此,自由才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向人类敞开,人们通过实践去追寻自由并获得幸福,才是可能的和可以被期待的。对自由的规定才成为马克思进一步来论述原子偏斜的目的。

三、结语

麦克莱伦在评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动机和旨趣时写道,“马克思选择这一题目是想通过考察希腊历史上相似的时期来阐明当代的后黑格尔哲学境况……黑格尔哲学正是由于它的完整性和普遍性,从而具有非现实性,并且反对着这个继续被分裂的世界……马克思认为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两个可供选择的替代:要么无力地模仿以前的东西;要么进行真正的彻底的变革。”[6]27的确,当唯心史观成为新的宗教,绝对精神化身新上帝的时候,如何能够打破这一悲剧的命运,重新发现一条自由之路,就成为后黑格尔时代哲学家的必然使命。

马克思在为唯物史观寻找出路的过程中,再次发现了古希腊唯物主义的丰富资源。与德谟克利特的内在矛盾相比,伊壁鸠鲁对感性直观的重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偶然性与自由辩证关系等问题的阐释无不令人印象深刻,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看到了哲学中另一条隐蔽的林中小路。虽然青年马克思此时还没有投身于“改变世界”的革命实践,但是他对伊壁鸠鲁的哲学史意义上的辩护和他对伊壁鸠鲁感性直观的褒扬,已经迸发出了哲学革命的火种,就此而言《博士论文》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算作唯物史观的理论萌芽。正是在马克思的重新诠释下,由伊壁鸠鲁开启的具有朴素辩证意味的唯物主义实践哲学最终为马克思在20世纪重写哲学史提供了锐利武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博士论文[M].贺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古典哲学的终结[M].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7.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译.人民出版社,1984.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83.

[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5.

第5篇

接下来,詹姆斯对这121人作了详细的分析。他发现,有50人是这个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甚至还有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他们又为什么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詹姆斯发现,这些人对物质没有过高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很能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

于是,詹姆斯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减少欲望、修烁内心来获得幸福。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幸福。

他的导师在他的论文结尾批了一个大大的“优”!

10多年后,詹姆斯已经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教授。他的一位学生,叫爱德华,选了一个与詹姆斯当年十分类似的论文题目――《幸福的源泉》。詹姆斯看到了,很感兴趣。他把当年那121人的联系方式又找了出来,让爱德华去调查。

第6篇

接下来,詹姆斯对这121人做了详细分析。他发现,有50人,是这个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甚至还有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他们又为什么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

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詹姆斯发现,这些人对物质没有过高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享受着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

最后,詹姆斯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减少欲望,修炼内心来获得幸福。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幸福。

他的导师在他的论文结尾批了一个大大的“优”!

十多年后,詹姆斯已经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教授。他的一位学生,叫爱德华,在准备毕业论文时,选了一个与詹姆斯当年十分类似的题目――《幸福的源泉》。詹姆斯看到后,很感兴趣。他把当年那121人的联系方式又找了出来,让爱德华重新去调查。

几个月后,调查结果反馈回来了。当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收回69份调查表。这些年来,这些人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而那50名成功者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选择了“非常幸福”,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这次选择了“痛苦”和“非常痛苦”。

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爱德华陷入了沉思。最后,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都不会持久,都将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222-01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题目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篇论文比较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些差别。肯定了伊壁鸠鲁对原子偏斜运动和人的主观自由的论述。

马克思在论文中反驳了认为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相同的观点。这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原子是否做偏斜运动。结论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者对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所采取的态度不同。德谟克利特认为人对自然现象的判断是不可靠的,而伊壁鸠鲁则认为感性世界是可靠的。正如马克思在文中所说,“当德谟克利特把感性世界变成主观假象时,伊壁鸠鲁却把它变成客观现象”[1]。这种对自然哲学的态度还可以从伊壁鸠鲁遗存下来的基本要道中看出:

“如果天空中的怪异景象不会使我们惊恐,死亡不令我们烦恼,而且我们能够认识到痛苦和欲望是有界限的,我们就根本不需要自然科学了。

如果不清楚地认识整个自然,一个人就不能在最关键的事情上消除恐惧,就会生活在神话造成的恐惧中。所以,如果没有自然科学的话,就不会获得纯净的快乐。”[2]

德谟克利特试图获得对客观自然现象的认识,而伊壁鸠鲁的研究更多地服从其伦理学目的,使人克服对未知的恐惧,进而使人得到内心的平静。不仅其自然哲学的观点,他的反宗教的思想也是基于这种目的。伊壁鸠鲁认为人要取得幸福应该更多地借助自身的力量,人需要的外部的东西并不多,只要人克服了恐惧、欺骗、就能实现自由。

这种靠人的观意志达到自由幸福得到了马克思的认同。与斯多葛伦理学更多强调宿命不同,这种伊壁鸠鲁的观点更多地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在实现自由方面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不断探索很快放弃了用伦理学方法去探讨人的自由。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作出了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号召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剥削阶级,建立工人阶级执政的政府。从而从根本上保障更广大人民的自由。而只有这种阶级性质的国家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民主。在剥削阶级社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外在条件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马克思所在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往往受到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争取自由首先应该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只有无产阶级掌握了生产资料,自由的实现才有可能。

经济社会在不断变化,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为实现每个人自由的客观条件相较以前已有了重要的改观。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改善民生,使实现自由的客观条件更加有利。另一方面,也许是当今社会更需要解决的是人的主观自由的问题。自由从来不是被人赐予的,而是一种被人的主观意识感受到的。这样就回到了伊壁鸠鲁与马克思所思考过的命题,在唯物主义条件下人的自我意识自由的问题。如果没有了神佛我们该如何克服似乎与生俱来的恐惧、不安与。

终极关怀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探讨的主题。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的存在在于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外部的身体感觉似乎总给人带来痛苦,这样人只有借助于自己的思维能力来获得存在的愉悦。于是亚里士多德把幸福定义为一种理性的沉思活动。认为人应该过一种与获取知识相关的活动。也即是与人的思维相关的科学、艺术等的创造。更多的人过这样的一种生活的社会,才能是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才是每个人自由自足的社会。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实现每个人的客观自由的条件在迅速改变。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我们更应该思考人的主观自由的问题。也正如其在博士论文的出版序言中所说的,“他们是自我意识的哲学家。这篇论文至少将表明,迄今为止这项任务解决得多么不够”[3]。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分析,我们可以作出以下结论:1、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探讨人的自由的开始,并从伊壁鸠鲁的哲学开始思考在唯物主义条件下人的主观自由的问题。2、可以把马克思早期对自由的探讨称为自我意识自由的探讨。把后期借助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思考自由称为外在自由的探讨。3、当实现自由的客观条件逐渐实现的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寻找实现人的主观自由的条件。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文化的发展繁荣,并让更多的人享有文化发展繁荣的成果。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法学院

作者简介:郭随磊,汕头大学法学院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