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03:59:51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课堂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地理生态课堂上的体现就是让课堂充满活力与激情,让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探究地位,得到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与教师关系融洽,积极与教师探讨问题。例如:在学习经纬线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为后面学习晨昏线做好准备。这种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让学生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又让学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准备,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
2.整体性原则
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之间的连贯性,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是一个整体。地理教学的过程就是生态课堂的运作过程,只有让地理的知识处于一个整体中,才有益于生态课堂的运行。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告诉学生,这一章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不好哪一章的内容,到后面都无法做习题。锋面系统跟天气的形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导学生树立地理知识的大局观,掌握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将地理知识串成一个整体。这样才有利于生态课堂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平衡性原则
生态系统中有平衡性这一原则,地理生态课堂当然也有这一原则。地理生态课堂追求的平衡,则是学生之间的知识接受方面的平衡,让学生平衡接受知识,才是地理生态课堂所追求的目标。学生在地理生态课堂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水平都得到提高,这将是地理生态课堂所追求的最高效的目标。地理生态课堂要求教学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建地理生态课堂的平衡性。例如:学习《大气环境保护》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知道环境中的平衡性原则,进而进一步理解地理生态课堂中的平衡性原则。平衡性原则能够让每个学生在地理课堂中都得到发展,提高成绩和学习能力。
二、地理生态课堂对于学生与教师的发展
1.构建生成性课堂
生成性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提出有参考价值、有创见的问题时,能够根据当前情境及时改变预设的教学计划,及时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的教学。它要求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照原先设置好的教学思路,应该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新的教学计划。构建生成性课堂是建设小学语文原生态课堂的策略之一。例如在讲到《锄禾》这篇古诗的时候,有的小学生提出:为什么要人亲自劳动呢?不是有机器么?这时教师应耐心地讲解当时机器没有发明出来,所有的耕种都是人们下地劳动,同时也渲染了农民伯伯的辛苦,鼓励大家珍惜粮食。
2.构建生命课堂
构建生命课堂是建设原生态课堂的又一大内容,它要求不仅要教育人珍爱生命,还要在潜意识里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并由此具备创造生命的价值,提升对生命反思的意识。“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突出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1.努力追求真实、扎实的课堂教学
语文原生态课堂,老师在课堂中着力引导学生扎实读书、认真思考、反复训练,依据课堂中即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教学的环节很多,按部就班实施“满堂问”的课堂减少,教学呈现出一种朴实、自然之美,课堂上,教师以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创设出凸显学生主体性的自由、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真正建立起了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显得真实而且扎实。
2.尝试变革传统、低效的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中“师讲生听”“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更多地考虑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满堂灌”是其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体现,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个性见解和真实感受。学生当堂动笔训练的时间在适当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课堂上得到有效运用。教师要能做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尽量兼顾全体,传统的一对一的低效教学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变。
3.积极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
不少老师通过做游戏、演课本剧、情境对话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知,创设了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为更高效率地学习打下了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关注学习习惯、问题意识的培养
以“问题”促进课堂中的点拨与评价.点拨与评价是教师贯穿课堂的重要活动和任务.要给学生留有消化、思考的空间,切忌灌输.教师通过评价抓住教学之纲,在评价的过程中了解学情发现新问题,用问题检验学生是否达标,用问题促使学生巩固与成长.即用问题评价促学习、评价促互动、评价促生长.评价要有针对性、及时性、层次性和有效性.对迁移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矫正,及时进行变式练习.
二、物理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向心加速度
1.物理课堂教材、析学情、分模块细致地分析人教版必修2第5章第5节《向心加速度》教材对这一概念的安排,可以将“向心加速度”的概念教学分为三个问题模块:
(1)分析向心加速度的方向;
(2)推导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
(3)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意义.再分析学生的具体学情,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概念和方法:
(1)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概念的意义和公式的推导;
(2)学会了受力分析,知道加速度与合力之间的矢量关系;
(3)刚刚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4)刚刚处理了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模型,掌握一定的化曲为直的物理方法.
2.串情景、做实验、提问题
(1)借助于教材中“思考与讨论”给出的例1、例2两个具体实在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到稍微复杂的实际情景所示,引导学生进行受力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
(2)运用演示实验,进行适当的点拨:首先,让橡皮条下端悬空,沿水平方向拉动细线缓慢地拉动套在细钢丝的滑块,模拟了没有提供指向圆心方向的力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接着如图3所示,将橡皮条的下端固定在圆心上,当再次缓慢地沿水平方向拉动细线时,可以观察到,滑块在继续沿拉线方向运动的同时向着圆心方向发生着偏移.其实这个实验的思想对于学生并不陌生,本章第一节学生观察过红蜡块的运动演示实验,借助这个实验现象,学生很快就能联系到进行运动的分解问题.
(3)有了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点拨,加之于演示实验清晰的现象,问题自然生成:如何分解运动?分解后如何求解向心加速度?
3.建模型、共探究、得结论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营造自由平等对话的环境,是开展高效生态化教学的重要举措,在这个生态环境里,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有共同的合作学习目标,要通过合作探究,平等对话,相互协助完成教学任务。要构建这种生态空间,作为教师就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点,教师要放下架子,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教师不能简单地履行知识传播的使命,更要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成为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提出自己的认识,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只有教师放下架子,积极与学生合作教学,一种平衡的生态之美在高中课堂中就能得到呈现,平等的生态对话空间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2.从学生实际出发精选教学内容,捕捉人文思想
构建高效的生态课堂,教师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兴趣,能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整合课堂教学内容,精选知识,能够有效体现出知识的人文思想,要使知识能够被学生接受,乐于被学生接受和感悟,这样整合教学资源,才能有效构建生态课堂。比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一课内容时,作为教师就要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要考虑,本课知识如何被学生认同,同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使学生通过学习有所感悟和发现。在研究之后,教师可以确定教学方向,从学生喜欢的“钱”入手设计问题,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问学生为什么喜欢钱?如何获得金钱?什么是正当的获得金钱的方式,什么时是不正当的?不正当获得金钱会走入什么样的误区?等等,引导学生通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问题,这样,学生容易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强,同时,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可以深刻认识到一味地追求吃喝玩乐就会走进享乐主义的误区,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积极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从生活到书本,从书本到生活,学生能够感受到政治学习的价值,感受到政治知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学生有所感悟和认识,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生态课堂。
3.探索灵活创新的教学设计
生态课堂不仅要追求趣味,还要求实现自主与合作学习,要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他们的个性化得到发展。因此,小学品德生态课堂教学方案应该贯穿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活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活跃。以六年级《成长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这就让众多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四年级《我的家长在变化》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样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观察我们家长在十年中变化最大的地方,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在这些活动中,灵活地使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都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
二、小学品德生态课堂教学方案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要实现课堂教学生态化,就必须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要实现学生之间的平等,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不同的学生,在基础、智力、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也就导致学生在相同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接受知识的程度和取得的成绩不同。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努力实现学生个体的共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多观察学生,给予学生真切的关爱,不歧视差生,也不优待优生。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的状况,要尽量照顾每个层次的学生。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课后辅导,给予其安慰,消除他们的挫败感,给予他们关爱,帮助其树立信心,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鼓励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总之,要实现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态化,教师就要尽量重视学生的个体,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发展。
三、贴近学生生活,开展实践活动
要实现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态化,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苏教版的小学品德教材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在教材中儿童的名字都是作者特意取的,而不是传统的“小明”“小红”,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更加真实。另外,教师应该多使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进行举例,尽量拉近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减少他们的抵触心理,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教师还应该多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无疑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态化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实践教学能够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实践教学也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性,使课堂始终维持活跃的气氛,不仅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还能够极大地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以五年级《到外面走一走》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外面世界的不同,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社会中的各种因素。
四、结语
生态外语教学审视和构建微观层次的课堂教学系统,是把它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来看待的,既要求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材、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又要注重课堂教学系统的协同进化,进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整体涌现。也就是说,生态外语教学要求生态课堂必须是有机整体的、动态演化的课堂情境。正是生态外语教学这些特点和要求,使得在现实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课堂,需要关注的系统层次、要素关联、环境影响等方面较为复杂,进而使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面临从认知到机制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
1.理论认知的缺失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英语课堂还较多地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还处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关系中,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往往去指责学生在学习动机、态度、策略、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而忽视从一个更大的环境影响中、相关关联中去寻求原因。大学英语教学中,生态课堂的构建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到课堂是其实一个生态系统,从而无法克服教学中出现的效果不理想的“怪圈”。也正是对于生态课堂理论认识上的不清楚,给生态外语教学的深入推进带来了较大的思想障碍。
2.教学方法定位不准
回顾英语教学的历程,教学实践中创造和运用了诸如听说法、任务法、情景法、交际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在教学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有关教学方法的探讨更多的是脱离了教与学的具体环境与条件,并且在教学现实中,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大量出现使得教师往往陷入方法选择和运用的难题,这主要是与我们对每一种方法的定位把握不准,对方法进化理念的理解不深直接相关。还有就是在采用教学方法的思维上,总是运用简单的、线性的思维方式,强调以一种方法取代另一种方法,寻找一劳永逸的确定方法。这些都给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方法体系带来了制约。
3.进化机制的缺乏
在实际英语教学中,遵循的还是一般的单向的过程机制。也就是把英语课堂教学只是作为根据教学大纲落实课程内容的过程,而课程内容的落实又仅仅是作为权威的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客观上抑制了课堂中诸因素的互动与课堂教学本身的发展,甚至破坏了课堂的自然生态,使原本活生生的课堂失去了活力。而这正是缺乏使课堂达到协同进化的有效机制保障的结果。高效进化机制的缺乏,使得我们无法很好解决课堂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带来的不可预见性的内容,进而导致课堂生态失衡,产生意想不到的消极后果。
二、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的对策
根据生态外语教学对英语生态课堂构建的内在要求,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中面临的生态课堂构建难题,要做到把英语教学课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对待,真正构建起英语教学的生态课堂,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
构建大学英语的生态课堂,首要的就是树立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在审视外语课堂教学的本质时,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深刻地剖析,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全新的观念。树立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强调师生与外在环境的互动;关注课堂教学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种因素,并把正确处理因素之间关系作为构建生态课堂教学的关键一环;始终坚持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英语课堂教学,等等。这些观念的树立,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弊端,为构建生态课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注重生态课堂环境创设
外语学习是学习者的知识和经验与自然、物质、社会与人文等环境互动的过程。生态课堂特别注重环境的影响,犹如生态环境对于整个人类生存的意义,这也是生态外语教学情境性特征的现实表现。所以,在构建生态课堂时,要特别注重课堂环境创设。当前,在英语教学实际中,就是要营造师生、生生等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与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合的虚拟应用环境,以及真正为了语言理解、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
3.整合多样化教学方法体系
生态课堂构建体现在教学方法上,表现出典型的“后方法时代”的方法论特征,这就要求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提倡多元化,强调方法的动态演化、方法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这也就意味着,生态课堂的方法构建上,要把握生态原则,要以课堂教学中的关系、效果为关键,统摄教学中其它因素,从总体上整合包含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方法体系。在方法体系的整合中,注意把握每种方法的“生态位”,确立每一种教学方法的自身价值,并在不断丰富整合中实现方法体系的创新。
4.建立生态课堂协同进化机制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则是指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环境等生态因子在课堂生态系统中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三方面所构成的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元互动关系网络。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强调一切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生态整体动态平衡的追求与维系,其主要特征包括整体性、开放性、互利其生性、协同变化性、自动控制性、可持续发展性等。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提出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二、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生态角色”的定位
(一)教师是课堂生态关系的协调者
在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生态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而教师的身份与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努力协调课堂生态中各种生态关系之间的平衡。要想平衡好各种生态因子间的关系,教师就必须做到尊重、理解并爱护自己的学生,尽可能以平等、理性、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帮助学生缓解彼此间的误解与矛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来源。尤其是面对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种多样的现实,教师职能也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大学英语的课堂生态中,教师所担当的角色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包办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开放性学习的探究氛围,借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以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及行为习惯,进而实现对学生一切学习活动的引导性。此外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语言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外语思维和表达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指引学生努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引导外还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诱惑,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关注于学习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合适的手段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尤其让学生在新课题的认识和研究上以及对前沿知识领域各种资源的学习上产生一定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各种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一定水平的互联网技术,借用多种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及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师是课堂中的旁观者
就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往往扮演的是知识接受者的角色,教师则是知识的知晓者和传播者。这种情况下就树立了教师在课堂中的绝对权威和统领地位,使得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难以得到足够的锻炼和发展。长此以往,则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性,降低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中教师应更多地扮演旁观者而非统领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应尽量不要介入到活动中,而应多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活动,而教师只需做到组织并维持好交流活动的秩序,控制好时间和活动的大致方向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参与到活动中,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并得到更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五)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的本质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虽然教师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受学生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很可能在交流中出现语法上的错误而难以得到纠正。此外,教师旁观者的角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在课堂中的安全感和自信,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必须在组织教学和管理课堂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当然,这种合作不是教师与全班学生的合作,而是教师与各个学生小组间的合作。也就是说在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活动时可以有意识地加入到各小组的讨论中,并在学生阐述完后以建议的方式指出学生的错误,而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对话,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大学英语课堂对教师“生态角色”的能力要求
(一)强化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
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板书能力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尤其是对于英语老师而言,必须加强英语语言表达技能的训练,在掌握相关的语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更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加强英语交流实践等,使教师自身所储备的知识能有效地转化为口头语言、板书或多媒体技术的表达,进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强化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
强化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的准确性、扩散性以及独创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并充实自我,尤其是应该时刻关注科研、学术问题的最新动态,尽可能多参加一些相关的学术会议或研讨会,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之中,通过这种方式拓宽自身视野,强化自身思维扩散以及创新的能力。
(三)强化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课程安排以及教师自身形象的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这首先要求教师必须熟悉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并依据社会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论,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转变教学模式。只有做好教学设计,教师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对英语感兴趣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生态课堂中扮演好引导者以及激励者的角色。
(四)强化教师课堂评价与效果预计的能力
教师在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教学中同时充当着旁观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因此,如何对两种角色的职能加以区分,如何实现两种角色间的相互转化等就成了教师必须思考与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课堂评价以及教学效果预计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教师才能通过预测学生的反应,估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进而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并做出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宜的教学行为。
(五)加强教师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及判断能力
除了强化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外,加强教师对自己学生情况的分析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及把握。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生态主体,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具有准确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尤其是教师要学习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从而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学生调节好学习的心态。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教学的实际效果以及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应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定位教师“生态角色”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质量下滑的情况,而探析并明确定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生态角色也有利于明确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通过教师生态角色定位与实际教学案例的对照,分析目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这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英语教学工作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认真分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生态角色的定位,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合理有据的反思,并通过自身行为与角色定位之间的对比,总结自身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明确下一步改进的方向,从而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师观察力的敏锐度以及对课堂教学的领悟能力,进而使整体的英语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三)有利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落实
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生态角色的定位与教学行为的观察、分析、解读、研究等,有利于我们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相结合,通过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乃至教学实践,进而提高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