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2 06:30:08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音乐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183-01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我认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是音乐教学的侧重点,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即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在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
一、开动脑筋创编游戏,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在教学中,学生对识谱总感到枯燥无味,难学难记。为了改变这些状况,提高学生的兴趣,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
如游戏1《音乐树》:将音符或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教师弹奏,让学生仔细听,然后在“树上”找到取下后并唱出卡片上的音符或乐谱;游戏2《给小动物找家》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带奏。如;小猫3、小狗11、小鸡777、小鸭6666、公鸡55等游戏时,要求学生把这些音符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家,请他进家门。通过这些游戏,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易懂易记,让学生对简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学生唱歌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歌,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唱好一首歌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但怎样才能唱好一首歌呢?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教师如果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从而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
如:我在教唱一年级的歌曲《火车开啦》时,由于歌词简单,旋律也简单,所以只教两遍学生就会唱了,但是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问:“同学们,你见过、坐过火车吗?能说一下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现在就坐着火车到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听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们心情又怎样呢?”这时,课堂气氛更活妖了,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中。这时我又问:“同学们,现在老师带你们坐火车去北京看看吧!好吗?”于是我又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像自己寞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的摇晃着小脑筋,甜甜的笑着;有的同桌兴奋的交流着感情;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的拍着手;还有的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等等,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浸染着美的色彩。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律动或表演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教学中,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教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1、启发学生律动即兴表演。2、找出跳得好的学生表演给大家看。3、总结出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4、个别检查。在表演时,教师应多鼓励、表扬学生。这样,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自制乐器伴奏,提高学习音乐兴趣
教学生唱好一首歌,就必须要培养学生有很强的节奏感。由于条件所限,教学中各种打击乐器不能达到人手二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自制打击乐器:
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袋人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作串钤;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锤;用铅笔敲文具盒当小鼓等。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如我在教唱《过新年》时,让全班学生分成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擦,第三组唱歌;第四组即兴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1.创新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引领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音乐是一场感官的盛宴,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好表现、活泼好奇心强烈等心理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以律动、即兴创作、游戏、乐器辅助等多种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吸引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1.1 游戏法。爱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设计出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课堂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实现"玩中学"。比如小学生刚接触音阶时,对七个音符的作用和表现完全没有概念,教师可组织进行"音阶找朋友"的游戏,将学生以两人为一组分为若干组,当学生A喊1时,学生B要快速唱出do,然后到学生B喊出2,学生B要唱出re,轮流互换进行。在热烈的游戏氛围中,学生能快速的认识记忆七个音符,并且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和有效提高了音准感。
1.2 即兴创作法。音乐课培养的不仅是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更是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表演能力,实施即兴创作法能有效实现以上目标。比如在上《快乐的音乐会》一课前,教师告诉学生,森林中的小动物邀请同学们参加音乐会,但是希望同学们可以为它们提供演奏乐器和演唱歌曲,然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组,给各个小组分配任务,有音乐技能,如会口琴、钢琴等乐器的学生分为一组,负责乐曲中其中一段的乐器即兴演奏;没有音乐技能的学生又可分为两组,一组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可以模拟乐器的器材,负责乐曲中其中一段的即兴演奏,如自制沙锤,自制架子鼓,而另一组则负责为乐曲进行歌词创编,并演唱。通过即兴创作法,学生不仅能将平时学习到的乐理知识学以致用转化为实践技能,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音乐课堂也成为了欢乐的海洋,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在演唱教学中加强实践性
在小学音乐课中,唱歌是最能直接体现学生音乐素养的一项学习内容,在音乐课中占时较多,教师也会花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的演唱教学中。但在实际教学中,演唱作为实践性学习,音乐教师会把教学时间花在各种音乐理论的讲解上,比如节奏、节拍、音区、音准等,还会亲身示范正确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发声、呼吸方法等,学生自我练习、摸索的时间却较少,导致学生陷入一种"知道怎么唱,却唱不好"的怪圈,所以教师要注意分配好理论教学是实操教学的授课课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集体、小组、一对一的演唱辅导中,鼓励学生大胆唱,放声唱。比如在小学四年级进入到二声部的学习中,此时学生已基本能识唱乐谱,在乐理上,教师可把三分之一的时间放在教会学生认识附点四分音符、附點八分音符、顿音记号、连线、升降号等,另外三分之二的时间则重点训练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比如在合唱中二声部最容易出现的音准问题,很多教师会狠抓二声部,其实这是避重就轻的做法,教师应该训练主旋律的稳定性,再加入二声部,对有音准问题的学生单独进行训练,利用循环呼吸的方法唱"u"或"m",训练他们的音准。总而言之,在演唱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实践和理论的关系,理论知识过硬并不代表能唱好歌曲,但能把歌曲唱好理论知识不会差到哪里去。
3.在音乐创编中加强实践
一 让学生提起兴趣来
不论学生学生任何知识时,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而体验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因为良好的情感体验总会伴随着兴趣的生成。而兴趣、好奇心才是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学生获得发展的真正动力。在教师平时设计教学方案时,一定要深入的去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比如在学习一首新歌时,可以设计出多种歌唱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在熟悉曲调之后,教师让学生一遍一遍地演唱,但每次演唱前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位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运用歌声、表演等方法,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熟悉了歌曲,还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入了解了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在以后也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和抒发出歌曲的情感来。在这样反复的体验过程中,学生不只是依靠歌词去理解音乐,而是从歌曲的音乐旋律、速度、力度等诸多表情手段去体验、表现音乐,感受歌曲在内容上、形式上、情感上的美感,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通过粗唱、细唱、精唱,使情感抒发步步深入,让学生从感性的愉悦层面上升到理性的情感共鸣、审美层面,审美情感的进一步调动、激发,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审美体验。
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之后,课堂秩序必定会格外的活跃。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都不强,学生一旦高兴的忘乎所以,场面就很容易混乱。但是如果老师太苛刻严厉,课堂气氛又会过于拘谨,学生战战兢兢,反应迟钝,教学计划不容易很好的开展。因此一定要给学生把课堂纪律列清楚。如果真的碰到令老师头疼的"淘气鬼",不妨适当地进行一下"冷处理",给学生一个严肃、信任的眼神,相信学生会明白这眼神中所包含的意思,自觉地收敛一下自己的行为。老师千万不可板着脸,高声怒斥学生,这样虽然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但是这样做在无形中也使学生和老师产生了距离。
再有一点,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的关键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觉得自己也是课堂上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旁听者。也就是说在课堂上一定要跟学生有互动。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就尝试着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说怎么办?"一类的话语,这样,既尊重了孩子们的意见,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而且针对小学生,老师要适当的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做得好的时候就要赞许的对他们讲"你真棒!";出现小错误帮他们纠正之后也要笑着告诉他们"要加油!"。学生年纪小,但是心思也是非常敏感的,有什么心情都会写在脸上,老师一定要多加注意。
除此之外,老师也要学着对症下药。比如从年级上来划分对待,即,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简单具体的事物易于接受,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的教具所吸引,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主要是根据直观形象的外在属性进行概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他们在游戏与娱乐中学习初步的音乐知识。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则不再单纯追求主要作用于感官的感觉上的需要,这时的学生开始需要比从前更进一步的得到知觉上的满足。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运用歌(乐)曲所表现的典型的意境与情绪,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到了再高年级,由于学生年龄增长和身体发育,在心理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就认识过程而言,有意注意逐渐上升到主导方面,使抽象思维有了发展的可能性。理解记忆能力越来越强,思维方式由以具体思维为主的形式逐渐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情感和意志方面也都有所发展。在这一时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性意学生的情绪,可适当讲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如名人与音乐、音乐家轶事、名曲诞生的趣事等。
二 让学生大声唱起来
一、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求知需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卢梭也曾指出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我们要从教学内容上去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以产生快乐情绪。例如,小学一年级教材《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刚从幼儿园或学前班来到小学的儿童,没有很强的学唱歌曲的求知需要,而有很强的听故事方面的求知需要。教师如果单单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自然不能满足其需要而引发快乐情绪。我在上这节课时,把准备好的一面国旗拿出来,问:“同学们看看这面国旗是什么颜色的,中间有些什么东西?”一名学生回答:“红色。”另一名学生说:“还有五角星呢!”教师说:“对极了,但你们知不知道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里面啊有个非常精彩的小故事呢!”学生们顿时被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看小国旗,又看看老师,都盼望着马上知道这故事到底讲什么,一团疑问在他们心中希望解答。在这种气氛下,教师开始讲故事。学生都高高兴兴地听着,引发了学习的快乐情绪。音乐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丰富课堂的现实内容,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不知不觉中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使音乐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在音乐中亲身体验情感,以情感体验来学习、感知、掌握歌曲。在求知的兴趣中自动、自悟,达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音乐素质。
二、教学过程中收获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快乐情绪并不总是由求知需要的满足来激发的,有时候成功需要的满足也可以引发快乐情绪。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对成功的渴望和需求。它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便体现为成功需要。满足成功的需要,不仅会产生快乐情绪,更有助于增强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古人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成功需要的满足。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多加表扬、多加鼓励,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音乐是唯一要求当众表现的课程,在音乐课上,我们要培养学生有勇气、有自信、有表情地歌唱。给学生提供机会,为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音乐教学应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给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
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
开展音乐小擂台活动。新课程中贯穿始终并强调的是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因此,每节课利用前后2~3分钟,请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的内容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决定。可以是独唱、小组唱、独奏、歌表演、诗朗诵、讲述音乐小故事、生活小品等。学生们事先都做了准备,通过表演,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学生的胆量、表演能力都有了提高,同时开阔了视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三、在娱乐活动中享受快乐童年
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的需要本是人的天性,处在身心发展阶段的、活泼好动的儿童更有这方面的强烈需要。正如杜威所说:“经验表明,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乐事,儿童管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学习也比较容易了。”
例如,一年级新教材歌曲《动物说话》,这是一首非常形象生动的歌曲,在学生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时,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鼓励学生扮演各种小动物,边唱歌边表演,很快学生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教师加以引导:“你们还能不能说出其他的动物?”同学们都踊跃地说着:“小羊说话咩、咩、咩。”“小狗说话汪、汪、汪。”并让学生用歌曲的形式唱出来。这样,学生在娱乐中自觉不自觉地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
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活动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个性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例如:在教学“音的高低”这一环节,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及打击乐,让学生分组去敲一敲、找一找、听一听、辨一辨,去感受音的高低。然后运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对音的高低的初步了解,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去感受、表现音的高低。这种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探索的活动,会形成内发的持久不衰的学习动机。
四、真诚真情给学生以喜爱信任
著名教育家夏D尊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与尊重学生的言行,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才能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态度,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例如,在教师节那天,我特地在五年级安排了《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的学习。上课了,我把事前准备好的一支大红蜡烛放在讲台上,点燃后,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蜡烛,这时我说道:“同学们,你们瞧,红烛不惜把自己化成滴滴蜡油和缕缕青烟,却把光和热奉献给了人类,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我按下了录音机的按钮,让学生初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学生们沉浸在敬师、爱师的气氛中。有个学生激动地说:“现在我更清楚了,有许多可敬可颂的老师,他们为培养我们,做了无私的奉献,老师们这种奉献精神,不正是红烛精神吗?”老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已深深地印入他们的脑海,老师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更加伟大。
关键词:小学音乐;悦纳音乐;教学方式
悦纳式的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以及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使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融入社会以及去悦纳他人。悦纳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把学生领进一个丰富多样的学习过程。
一、悦纳音乐教学,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进行学习
1.引导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启发W生的思维
教学课堂不只是为了学习知识,还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里程。学生的学习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是作为一名教师要明白,不能让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让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自身在不断的学习和成熟。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音乐与学生的生活的相互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发现音乐美的时候也能够体验到生活美,更加的热爱生活。例如学习《新年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一首故事来展开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春节的风俗习惯。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及风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有更大的兴趣来学习音乐,来满足自身的求知欲。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悦纳他人和自己
音乐体现的是一种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以及魅力的结合体,正是因为这些才让学生对于音乐进行很好的学习。教师就要通过音乐教学课堂把音乐自身的魅力带给学生。用音乐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这样学生就会不断的完善自己对音乐学习的学习态度。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助,既能够帮助学生还能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学生也要在学习的时候勇于接受他人的观点,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很好的学习音乐,并且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悦纳自己。
二、在进行悦纳音乐教学时教学要提高自身的要求
1.悦纳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的机会
新课程的改革,强调了每一位教师都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音乐的教学课堂中尽情傲游。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中能够运用自己所特有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体验音乐带给自身的乐趣。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课堂中把整合式和个性的发展进行结合,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对于学生全面的发展有些家长就非常重视利用学生休息的时间给学生安排各种兴趣班,让学生的技能能够实现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好好的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伴随着音乐的响起而进行表演,这样即能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很好的发展和锻炼,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心里。可能也会有些学生在音乐方面没有天赋,这时就需要老师对她们进行鼓励,采用多样化的方法使她们能够对音乐产生兴趣。
2.悦纳音乐应结合书本以外的内容进行教学
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只是一个抽象性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这也是教学的基本知识。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课堂的时候,不能只是看重书本上的内容因为书上的教学内容也是具有局限性的,但是书本以外的教学内容却是无限的。例如三年级以上的音乐教学课本就增加许多少数民族的教学歌曲,但是这些歌曲都是学生所不熟悉的,如《其多列》(云南哈尼族)《转圆圈》(撒尼族)《北京有个金太阳》(藏族)等,这些歌曲都是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民族的风俗特点来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特点以及歌曲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寻找相关的歌曲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了解,例如《哇哈哈》《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哈里罗》《保护小羊》等。学生就会被这些来自各种民族的歌曲所吸引,还会想象生动形象的动物,和高山流水的情景,甚至会想象到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唱出这些歌曲,还会伴随真音乐的响起跳起舞来。
3.悦纳音乐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器乐教学;兴趣
新一轮的课改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观念进行课改实验,因此,在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引起了广大音乐教师高度的关注。器乐教学能大大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音乐课。现在器乐教学已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器乐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在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方面将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器乐教学的意义
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音乐课堂生动有趣。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与演奏乐器时,手脑并用,能锻炼学生的平衡和协调能力,逐渐使学生的动作灵敏,智力得到开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对他们来说是想去学习的不二法宝。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学好音乐,就必须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让学生从内心喜欢上音乐课,这样才能有效推动他们不断探索和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根据小学器乐教学的性质,“有趣”和“乐趣”是器乐教学中所必然出现的心理现象,教师要掌握学生这一心理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对策,提高学生对器乐的兴趣。如,在学习竖笛时,先简介竖笛的结构、发声原理、演奏方法和音阶指法,并鼓励学生认识到学竖笛并不难,只要自己想学,就一定能学好,这样有效地调动了他们主动吹奏的兴趣。
三、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器乐
适合小学阶段器乐教学的主要器乐有儿童打击乐器、简易的民族乐器等。音乐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情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器乐进行教学,必要时还可以从小学音乐教材中进行选择、改编,鼓励学生自制简易器乐,这样不但能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器乐的选择如果选用恰当,可以有效加速器乐教学的进程,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并且能培养学生对器乐的综合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反之,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
总之,课堂乐器教学的普及给校园增添了生气,给音乐课堂注入了活力,给师生带来了欢乐,既愉悦了心情,又陶冶了情操,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器乐教学;小学音乐;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40-01
音乐教学的传统模式就是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放在首位,单纯地训练学生识谱、视唱和唱歌,教学内容单调,方法也比较简单。器乐教学只是在课外进行,学校组织少数学生学习器乐演奏,其目的也只是为了演出比赛。而现代的教育观念,尤其是素质教育认为,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普及性的艺术教育,可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其中会演奏乐器是感受、理解、欣赏、表现音乐的一种能力。所以现在要求乐器进课堂,每位学生都会演奏一种乐器。通过器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能力,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还能陶治情操,美化心灵。
一、器乐教学乐曲的选择
任何器乐教学,都是通过一定乐曲的练习进行的。而小学器乐教学乐曲教材的选择受到乐器品种的约束,特别是许多优秀的大型经典曲目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由于该乐曲主奏乐器学生不能掌握,或由于长度和难度等原因,它们无法直接进入器乐教学课堂,而且还要尽可能避免那些枯燥无味练习曲的出现,所以应该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与乐曲作为练习教材,最好是我们音乐课里面学过的歌曲。选择既适合学生器乐,又具有审美价值的乐曲,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为了拓宽学生的器乐曲目和加强操作实践,器乐教学还应该和唱歌结合起来。学生在唱歌教学中所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他们通过学习演唱后,不仅对歌曲的曲调比较熟悉,而且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表现也都能了解和掌握。在这种前提下,如能用自己的乐器器乐出来,是提高学生器乐兴趣和发掘优秀器乐曲目的有效方法。
二、选乐器,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也是学习乐器的源泉。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其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乐器以及乐器的普及性。由于小学音乐课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此,选用的乐器应该是简易型的乐器。但是简易不等于简单,它既要易学易奏,又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符合音乐审美的需要和要求。此外,在制作上也要力求工艺精细,能够给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形象。
器乐教学的乐器品种应该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和有固定音高的乐器,都可以选择一些进行学习。就小学音乐课的器乐教学来说,仍然存在一个合理选择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器乐教学中,必须根据小学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乐器,才能保证器乐的顺利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奏。易教易学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我们音乐课中引入竖笛和口风琴,因为这些携带方便,经济实惠,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我们还提倡让学生自制简易乐器,以达到乐器的普及。
三、学方法多样化,让器乐教学有声有色
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把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音乐美的探索、表现和鉴赏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技能时,尽量避免那些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将器乐技巧融于音乐作品之中,通过乐器和乐曲所蕴涵的美感来激发他们学习器乐的信心。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我归纳了一下几点:
器乐讲解示范法:这是器乐教学新授课中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是教师结合乐曲,简介乐器的特点和基本演奏的方法。主要通过教师本人对器乐演奏的姿势、指法、呼吸等要点进行规范性的操作表演,使学生能够通过看和听直观性的了解该乐器又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既方便、灵巧、有趣,又能立竿见影获得器乐教学实效。
器乐综合训练法:这是在以器乐为主的综合课中常选用的基本教法之一,能将各种器乐教学手段与不同的训练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独奏与合奏能力。能集中优势,用时短,收效快,便于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提高。
器乐合奏指导法:由于器乐教学是通过课堂集体教学形式进行的,因此器乐练习和器乐的形式应该以齐奏、合奏为主。这些器乐形式虽然不能像个别教学那样可以集中精力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但是它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品格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器乐演示法:只有激发学生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情绪,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当然,器乐课堂教学也并不排斥少数有兴趣爱好专长学生的能力发挥,如安排他们领奏、休息时请他们独奏表演等,既满足了这些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也为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和观摩的机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器乐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辅助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是培养演奏家、音乐家。只要能辅助教学,为教学提供有利的服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都应该加强。这不仅能促进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更为课堂音乐艺术形象的塑造增添更亮丽的光环,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龚春燕等主编.小学课堂新模式探索.1999.